美國旅遊數據
A. 關於旅遊的概念
「旅遊」從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游」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
字根
旅遊(Tour)來源於拉丁語的「tornare」和希臘語的「tornos」,其含義是「車床或圓圈;圍繞一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這個含義在現代英語中演變為「順序」。後綴—ism被定義為「一個行動或過程;以及特定行為或特性」,而後綴—ist則意指「從事特定活動的人」。詞根tour與後綴—ism和—ist連在一起,指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所以旅遊指一種往復的行程,即指離開後再回到起點的活動;完成這個行程的人也就被稱為旅遊者(Tourist)。
概念定義
旨在提供一個理論框架,用以確定旅遊的基本特點以及將它與其他類似的、有時是相關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動區別開來。國際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義,1942年,瑞士學者漢沃克爾和克拉普夫
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及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
技術定義
用它來為統計和立法提供旅遊信息。各種旅遊技術定義所提供的含義或限定在國內和國際范疇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技術定義的採用有助於實現可比性國際旅遊數據收集工作的標准化。 世界旅遊組織和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推薦的技術性的統計定義 旅遊指為了休閑、商務或其他目的離開他她們慣常環境,到某些地方並停留在那裡,但連續不超過一年的活動。旅遊目的包括六大類:休閑、娛樂、度假,探親訪友,商務、專業訪問,健康醫療,宗教/朝拜,其他。
其他相關定義
交往定義:1927年,德國的蒙根·羅德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從狹義的理解是那些暫時離開自己的住地,為了滿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種各樣的願望,而作為經濟和文化商品的消費者逗留在異地的人的交往。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旅遊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
目的定義:20世紀5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旅遊研究所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可以理解為是暫時在異地的人的空餘時間的活動,主要是出於修養;其次是出於受教育、擴大知識和交際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參加這樣或那樣的組織活動,以及改變有關的關系和作用。
時間定義:1979年,美國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馬丁·普雷博士在中國講學時,對旅遊的定義為,旅遊是為了消遣而進行旅行,在某一個國家逗留的時間至少超過24小時。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各個國家在進行國際旅遊者統計時的統計標准之一:逗留的時間。
相互關系定義:1980年,美國密執安大學的伯特·麥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可以定義為在吸引和接待旅遊及其訪問者的過程中,由於遊客、旅遊企業、東道政府及東道地區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切現象和關系的總和。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旅遊引發的各種現象和關系,即旅遊的綜合性。
生活方式定義:我國經濟學家於光遠1985年對旅遊的定義為,旅遊是現代社會中居民的一種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是:異地性、業余性和享受性
現代旅遊業定義
(1)定義旅遊的三要素 盡管上文中所提及的技術定義應當適用於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這兩個領域,但是在涉及國內旅遊時,這些定義並沒有為所有的國家所採用。不過,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國際通用的定義中的三個方面的要素: ——出遊的目的 ——旅行的距離 ——逗留的時間 (
2)對出遊的目的定義 以該尺度為基礎的定義旨在涵蓋現代旅遊的主要內容。 ——一般消遣性旅遊,非強制性的或自主決定的旅遊活動。他們只把消遣旅遊者視為旅遊者,並且有意把商務旅遊單列出去。 ——商務和會議旅遊,往往是和一定量的消遣旅遊結合在一起的。參加會議公務旅遊也被視為旅遊。 ——宗教旅遊,以宗教活動為目的的出行活動。 ——體育旅遊,與重大體育活動聯系在一起的旅遊。 ——互助旅遊,新興的一種旅遊方式,通過互相幫助 ,交換等互助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住宿,互助旅遊不但節省了旅費,而且因為當地人得介入,更深入的體驗當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觀。
(3)對旅行距離的定義 異地旅遊(Non—10calTravel):許多國家、區域和機構採用居住地和目的地之間的往返距離作為重要的統計尺度。 旅行距離:確定的標准差別很大,從0到160公里)不等。低於所規定的最短行程的旅遊在官方旅遊估算中不包括在內,標准具有人為和任意性。
(4)對逗留時間的定義 過夜遊客:為了符合限定「旅遊者」的文字標准,大多數有關旅遊者和遊客的定義中,都包含有在目的地必須至少逗留一夜的規定。 「過夜」的規定就把許多消遣型的「一日游」排除在外了,而事實上,「一日游」往往是旅遊景點、餐館和其他的旅遊設施收入的重要來源。
(5)其他方面 旅遊者的居住:在進行市場定位和制定相關市場戰略時,了解旅遊者的居住地要比確定其他的人口統計方面的因素,如民族和國籍等更為重要。 交通方式:主要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規劃,一些目的地通過收集遊客交通方式(航空、火車、輪船、長途汽車、轎車或其他工具)的信息來獲得有關遊客旅行模式的信息。
國際組織定義
(1)1937年,第一次定義國際旅遊者 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間,世界國際旅遊收入增長迅速,因此在統計上迫切需要有一個更准確的定義。1936年舉行的一個國際論壇,國家聯盟統計專家委員會首次提出,「外國旅遊者是指離開其慣常居住地到其他國家旅行至少24小時以上的人」。1945年,聯合國(取代了原來的國家聯盟)認可了這一定義,但是增加了「最長停留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限定。
(2)世界旅遊組織的定義 1963年,聯合國國際旅遊大會在羅馬召開。這次大會是當時的國際官方旅遊組織聯盟(英文名字的縮寫為IUOTO,即現在的世界旅遊組織,英文縮寫為WTO發起的。 大會提出應採用「遊客」(Visitor)這個新詞彙。遊客是指離開其慣常居住地所在國到其他國家去,且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訪問的國家內獲取收入的旅行者。遊客包括兩類不同的旅行者: ——旅遊者(Tourist):在所訪問的國家逗留時間超過24小時且以休閑、商務、家事、使命或會議為目的的臨時性遊客 ——短期旅遊者(Excursionists):在所訪問的目的地停留時間在24小時以內,且不過夜的臨時性遊客(包括遊船旅遊者)。 從1963年開始,絕大多數國家接受了這次聯合國大會所提出的遊客、旅遊者和短期旅遊者的定義以及以後所作的多次修改。 在1967年的日內瓦會議上,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提議,應該建立一個單獨的遊客類別。旅遊者至少要逗留24小時,然而,有些遊客外出遊覽但於當日返回了居住地,這些人被稱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這類遊客包括了不以就業為目的的一日游者、遊船乘客和過境遊客。短期旅行者很容易與其他遊客區分開來,因為他們不在目的地過夜。
而永久居留,並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
B. 未來十年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是
金融分析行業
金融分析師即CFA,他們是一些接受良好教育具有優秀金融理論素養經過專業認證的高級金融人才。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的不斷涌現,金融分析師這一類人才十分搶手。以上海為例,未來2年上海對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擁有CFA資格只有30人左右,所以高薪、爭搶就在所難免。
傳媒行業
伴隨互聯網的勃興,新媒體不斷涌現,傳媒行業目前人才需求出現多樣化和市場化趨勢,專題編導、演藝經紀、製片、錄音師等職位也呈現出多媒體發展的特色。而中國作為全球傳媒業受眾最多的國家,佔世界受眾的20%,電視觀眾超過9億人,預計每年還會以一千萬戶的速度增加。隨著國內行業准入許可度的加大,外資公司進入傳媒業數量將越來越多,傳媒行業的人才競爭與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互聯網應用習慣出現顯著變化,包括新型即時通信、微博等在內的新興互聯網應用迅速擴散,電子商務類應用穩步發展。隨著國家對網路版權保護的重視和一系列相關保護正版政策措施的出台,網路廣告收入將繼續保持高增長,超過報紙廣告收入,逐漸接近電視廣告市場規模。
同時,隨著三網融合的發展,形成互聯網電視、IPTV、網路電視、數字電視、手機電視等多種新型電視方式,這些方式既為廣電有線網路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兼並重組漸成行業發展熱點。
三網融合中極有可能領跑的是視頻業務,有理由相信,互聯網與電信和廣電結合在傳媒領域可擴展的空間沒有止境。前瞻預測,互聯網在未來的十年內將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具個性化、最有生機活力和商業價值的重要媒體。
手機行業
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5
律師行業
伴隨經濟的迅速發展,相關的各種經濟糾紛及貿的完善,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通過法律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的重要性。所以,律師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預計到2020年律師人數將達到300萬,會成為未來最有前途的職業。
律師之所以是十分高尚的職業,因為社會上非常復雜的矛盾結點都是由律師這個行業來調整的。當發生矛盾時,如果是很小的矛盾,當事人之間可以通過簡單的商量就能夠解決。一般
C. 美國航天局日前發布聲明,199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顯示它已抵達太陽邊緣。
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你應該找得到
旅行者1號目前離太陽144億公里,是海王星軌道的3倍還多一點
D. 東盟博覽會有什麼意義
中國-東盟博覽會不僅表現出經貿成果、經濟效益和政治、外交的新平台作用,還體現在培育了一種充滿活力的新的文化系統——中國-東盟博覽會文化。
中國-東盟博覽會文化是一個依託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和發展,以促進中國與東盟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為主題,以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為目標,以創新理念為內核、對外開放為發展方向、國際化運作為外在表現形式,相互關聯、由內而外共同發生作用的新的觀念系統。
經過連續三屆的運作,博覽會文化已經逐步形成並不斷成熟。博覽會文化的力量是一種「軟實力」,既有對中國與東盟合作發展的文化推動力,又有對承辦方廣西發展的文化推動力,促進了廣西新理念、新機制、新思路的形成和發展。
E. 美國旅行者2號飛到哪裡了…新聞上說經常它發回了不明數據…
都飛了三十多年。可能出現故障了。有些專家猜測與外星人,有關。但美國目前還沒有發表嚴論。不這么說。哪有爆炸性新聞寫呢
F. 現在做什麼行業前景比較好呢
進入新時代,最火的行業肯定是網紅直播和視力康復機構:
網路的興起,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已達6億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指出,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和65.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研究報告,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我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巨大的護眼需求,必將引領下一個新經濟風潮,加盟德致堂,事業更輝煌。
G. 人活著究竟為什麼
人活著究竟為什麼?阿拉斯加州有一種動物叫「紅桂魚」,到精力充沛的產卵時期,整個身體變得通紅美麗無比。 這時它們會沖過急流險灘,冒著被狼、灰熊捕殺的危險直往上游,為的是繁殖後代。
當雌的結束排卵後,雄的立刻爭分奪秒開始你爭我奪,相互殘殺,為的是爭奪體外受精權,當它們各自完成天命後便張大口、定上神,再也不會動了。沒有人教它,也沒看見自己的父母這樣做,但它們都一模一樣代代相傳。
人與它們區別在哪? 當你完成了整個使命後,最後也不是留了點什麼,自己卻閉上眼睛,世界上再沒有你!
誕生生命不可缺的分子核苷酸,其復雜程度的數學量等於這些核苷酸所能形成的不同排列的總和,足以充滿整個宇宙的隨機組合之中,只有一次組合是可以產生第一個生命。所以你是多麼不容易的一次人生啊!
若來到這空氣傳遞的物質空間短短100年的地球人,意識只停留在三維空間和不可逆時間的初級唯物觀,活著就只是為了完成繁殖後代的使命;從沒跨進高層次的宇宙意識真領域找到真生命。那麼隨便怎麼活,就算是當上了皇上,豈不都與紅桂魚、蟲獸、動物沒兩樣,只空在世上經過一下,等於沒出過世。
相比僅有45億年歷史的地球,人類的科技文明歷史也僅僅是過去的200年間的一種有思維的生命史。因此,有理由相信137億年 發展史的宇宙及其他星球,那裡應該也有智慧的生命存在,至少人們已經發現、如天體運行規律等無法解釋的更高科技文明的存在。
這就說明天上有智能生命的存在,這智能生命就是祖上傳授下來的神。既然有更高級的智能生命神的存在,就會有真信息在地上,那麼真信息在那裡呢?
國際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出版的DVD的封面明白寫著:「科學上難以解釋的問題,生命起源無疑是其中之一;……科學家不久前斬釘截鐵地認定地球上的生物完全發源於地球,因為地球含孕育生命的物質。但此物質事實上是太空所擁有的基本元素,在宇宙中隨處可見。」
文章又說:「40億年前的地球環境非常惡劣,地球無法提供生物生長的環境,所以地球形成生命的理論(「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1])馬上被推翻。
事實《聖經》已明白告訴世人,地球是不會毀滅的。但是太陽掛在天上,誰曾醒來說:「太陽肯定不是我造的」 ? 水火放在地上,誰曾醒來想到說:「水火又是誰造的呢」?
希奇的是,從2010年才開始,被抄得火熱的「瑪雅歷法2012年」主題,3000年前的《聖經》創世記、民數記等多處又隱藏有「朋友將延後」暗示著;「朋友延後」與「火震動國家」重迭著。《聖經密碼》解開的第171頁:猶太5772年(公元2012年)早就在密寫在地球毀滅下方;彗星將撞擊地球。也有一段話說慘劇會被阻止、會被阻擋;將會被擊碎、趕走、我會把它撕成碎片。那麼「朋友延後」,這么好的朋友是誰呢?
來自《新華網》的信息說:「2004年,天文學家發現,適當體積及軌道位置方向的小行星將成為地球潛在的威脅,而每天都有無數星體在靠近地球。
希奇地是, 2013年2月17日《環球時報》第16版報道:真的延後到2013年2月15日俄羅斯烏拉爾地區隕石進入大氣層,爆炸威力相當於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30倍。俄羅斯科學院在周5發布的一份聲名表示:這顆隕石重達10噸,直徑約3米,它以每秒鍾16-19公里的速度沖向地球,在距離地球30-50公里的高空爆炸。
據俄羅斯之聲報道,俄羅斯的博客中放錄了有關烏拉爾上空隕石墜落的新照。在這些照片上能清晰地看到某物體追上隕石,將其擊穿並飛速地離去的鏡頭。
2015-04-07 15:13:00環球網作者,責任編輯張懷元報道題:「危險的地球:被上百萬的『太空炸彈』包圍」文章;「2013年2月,俄羅斯烏拉爾聯邦管區車里雅賓斯克發生了100多年來最大的隕石撞擊地球事件。……」
若是外太空掉下隕石在空中自我爆炸,炸後所冒的煙理該從上往下垂直的。然而十分希奇的是,該報道圖片清楚地看見,卻是與地平線平行地冒煙。可見這就是某物體追上隕石,將其擊穿並徹底粉碎後,帶著殘渣飛速地離去的鏡頭,殘渣都不允許往地球掉,造成對地球人類的損害。
筆者註:「科學家說:一個巨大小行星曾以10億顆原子彈的威力撞擊地球,從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也就是說,一個巨大小行星接觸地球大氣層都不會在空中暴炸,與一個巨大小行星相比,一顆直徑約15米,7000噸的隕石只是太小了。不管如何,凡只稱乎隕石的,在大氣層沒有外力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自我暴炸。
2012年8月6日《參考消息》第8版轉載【美國每日科學網站8月4日報道】題:傳回的最新數據顯示「旅行者」到達太陽系邊緣,文章:「美國航天局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星際空間邊緣3個變化的重要標志中,其中兩個標志正在以過去7年來最快的速度發生改變。從「旅行者」1號宇宙射線探測儀獲得的數據顯示,7月28日一天中,來自太陽系以外的高能宇宙射線大幅增加了5%。來自太陽系內部的低能粒子水平下降了一半。……」科學家預計,「旅行者」1號最終進入星際空間後,低能粒子將減少到零。」
美國德州西南研究院科學家、星際邊界探測飛船首席研究員大衛·麥科馬斯說:……然而,星際邊界探測飛船卻發現了一條狹窄的光帶,竟然比太空中的任何天體都要明亮兩三倍。」
科學證據證明,我們的太陽系,每26000年就會進入一個精神高能量的光子帶。地球跟隨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大園圈公轉。剛剛靠近光子帶邊緣旋園圈公轉時,太陽系就會有半圈進入光子帶。越往宇宙中心旋轉就越往光子帶進入,最後整個太陽系進入光子帶,往宇宙中心方向旋轉前進。
曾於1987年3月16日通過光子帶邊緣7天後離去;此後,每年以增加14天的時間通過光子帶,1988年則為21天,1996年為133天,1997年為147天,2000年為189天。只因為剛好進入光子帶的一個空洞邊緣,所以才渾然不覺。
但是這次卻不再是經過。到了預定的日期,整個太陽系將完全地進入一個精神高能量的光子帶主流中,到時,會有更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發生。
上次我們離開光子帶是10萬年前的亞特蘭蒂斯王朝,如今已過了10萬年。也就是說神從復造了這個天地開始,我們又要進入光子帶了。
這光子帶正是《聖經》中當年亞當和他的妻子夏娃因違背了造物主,吃了善惡果,被趕出了「伊甸園」後安設在東邊「發火焰四面轉動」的圓圈的基路伯[2]。
而《聖經》創世紀3章24節:「於是把他趕出去了」。這決不是造物主的疏忽,更不是作者或印書的人失手。而是神有意明明地告訴世人,不是指把人趕出地球上叫「伊甸園」的地方,仍舊放在地球的另一個地方。地球上也沒有一塊「伊甸園」有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基路伯。
這個單數的「他」就是指連亞當和夏娃一起的整個地球,被神趕出遠離宇宙中心造物主的身邊。因為在天上人的手裡萬物都是活的,都只是造物主的一顆細胞而已。
越靠近造物主宇宙的中心,能量就越高,因為能量來自創造主。那裡不受時間的限制,不會衰老,所以剛趕出伊甸園東、基路伯外的初期祖宗時代,人還能活900多歲。
我們的太陽系離那宇宙中心越遠、空間度愈小,能量就越低,時間速率就越快。在宇宙的邊界,時間的速度為無窮大,而能量卻體現出無窮小。在人類所生存的空間里,時間的速度等於可見光速。
因人越來越惡,離宇宙中心、天上人之樂園就越來越遠,一直來到今天低能量的第三次元物質世界,人類壽命僅120歲。
所以現今處在短短100年就死的第三度空間物質世界的人類生命,還談不上叫生命,只停留在狹隘的唯物世界觀的人類,尚還屬低級模擬的生靈。
進入光子帶之後,隨之人類也即將進入宇宙意識的高級領域,人體脈輪里的生命能量與主耶穌基督放在地上的復活真道《聖經》神的話──宇宙生命能量(神的靈)的融合。活化人類的12股DNA信息能量場,意味著回歸到造物主當初造人的原點,哪時才稱得上真生命。但是首先必須要進入主耶穌的人性,也就是魂的重生,神的靈才能進來。
瑪雅人也談論到2012年冬至的天象,這一天的太陽將與銀河系的黃道 (Ecliptic) 和赤道 (Eqator) 所形成的交叉點完全重合。此時的太陽恰好落在銀河系的縫隙中,或者說銀河系「座落」在地球上。也就是地球、太陽、銀河系中心連成一線。按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這就像是為地球開了一扇「天門」,是個會令人類產生大規模轉化的「天體排一」現象。
然而我們的太陽系只要進入這個星系裡,至少是第四度空間。也就是說,太陽星系即地球即將轉形進入第四次元的天狼星系。到時只有部分因著天上人的能量、耶穌寶血所拯救的子民,將要進入空間轉換之門,第四度空間新紀元、承受第五度空間的全新文明時代、下屆基督永遠不死的永恆生命紀元的新世紀的來臨。
創世記 2章8節: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
以色列國復活回歸,屬地上的回歸;而這次仍是用耶穌的寶血造就了一批屬天上的真生命的回歸。不再是受時間概念限制的第三次元、而是進入定性宇宙的開始,因為會死的生命還不是真生命。
現今的地球正在啟動向著為信靠創造主的人預備的,靠近造物主宇宙中心的第三層天,──四度空間前進。
哥林多前書15章53節: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變成」原文作「穿」下同〕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神已許諾人類:「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只等世界無知的人類魂生命重生、醒悟過來能悔改;希望個個都能進入,下屆定性宇宙的新紀元,得著不死的永恆真生命。
[1]括弧內筆者註:一直至今文化較落後的國家,還是無知地以達爾文的偽科學《物種起源》作為生命起源在普及。
[2]示意圖中文筆者注,來源:librarising.com
H. 有誰知道關於美國遊客來華旅遊的統計數據,和市場報告或者我們關於美國遊客來華應做些什麼開發或營銷措施.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昨日表示,我國首站赴美人數從2007年的71萬人次增版至2011年的136萬人次,年均增長17.6%,在美權人均消費達7107美元。
據統計,2011年,我國赴美團隊遊客平均停留11天,在美人均消費7107美元,增長14%,總消費77億美元。而在最近8年間,我國在美旅遊消費有7年的增長率都超過了30%。
邵琪偉說,統計顯示,2011年美國來華旅遊平均逗留12.6天,人均消費2348美元,給我國帶來約33億美元的旅遊收入。最近10年來,美國在華旅遊消費總計達25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