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南山文化旅遊區的ppt
㈠ 南山文化旅遊區的三大主題公園是哪些
南山文化旅源游區共分為三大主題公園。
南山佛教文化園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夠啟迪心智、教化人生的園區。其主要建築有南山寺、南海觀音佛像、觀音文化苑、天竺聖跡、佛名勝景觀苑、十方塔林與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
中國福壽文化園是一座集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突出表現和平、安寧、幸福、祥和之氣氛的園區;南海風情文化園,是一座利用南山一帶藍天碧海、陽光沙灘、山林海礁等景觀的獨特魁力,突出展現中國南海之濱的自然風光和黎村苗寨的文化風情,同時兼容一些西方現代化文明的園區,主要建築有滑草場、滑沙場、黎苗民族風情苑、神話漫遊世界、黃道婆紀念館、海洋公園、海底世界、花鳥天堂等。
㈡ 海南南山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公司由北京神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海南南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中神舟投資以現金方式出資385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南山公司38115萬元,占注冊資本的99%。2002年9月首旅股份(600258)以現金33000萬元受讓擬受南山限公司持有公司74%的股權。
法定代表人:楊軍
成立時間:2002-08-30
注冊資本:38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60000000184658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
㈢ 急需一個有關海南旅遊介紹的PPT,要求中英文對照
三亞不大,買份地圖就能自己玩,不用跟團。具體圖在網上都可以專搜到的、
下面是我去的攻屬略、 在網上提前訂好往返機票,我們上次是在「去哪兒」上面訂的票,整體來說還比較實惠。「攜程」也不錯的,可以多對比下!
住的話可以選擇更實惠、自由、溫馨的家庭旅館,比傳統酒店有人情味得多,我們住過的三亞「人字拖家庭旅館」就不錯,網上預訂的,性價比很高。。也可以找旅館租個帳篷,免費住在海邊的沙灘上,哈哈~~
吃的話直接去第一市場的海鮮加工吧,其實跟春園差不多,價格還實惠,又能逛逛其他的特產,吃吃別的特色小吃,經濟又實惠。
三亞必去的景點就是 西島和蜈支洲島選一個,情人灣、皇後灣和龍仔灣潛水選一個,呀諾達熱帶雨林、檳榔谷和亞龍灣森林公園選一個,珠江南田溫泉和田園小魚溫泉選一個,有老人或者小孩的話可以考慮南山和猴島。以上這些都是跟團去劃算滴! 然後三亞灣椰夢長廊、亞龍灣、天涯海角就可以自己去。潛水總是不能錯過的哦,在神奇的海底世界暢游,忒刺激了。另外,現在三亞免稅店對國人開放了,購物也不錯哦,哈哈!
㈣ 海南三亞景點介紹ppt
很多啊,熱帶天堂森林公園,蜈支洲島,天涯海角,南山寺,大小洞天,三亞千古情,亞龍灣海底世界,蝴蝶谷,玫瑰谷,西島,鹿回頭等等
㈤ 急!急!急求一個關於海南省文昌市旅遊景點介紹的PPT!!!!!!!
網上提問海南省文昌市旅遊景點不如用網路搜「私人導游」聯系個地接導游,在當地接您為您提供旅遊服務!
㈥ 海南島南山文化旅遊區的導游詞
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生態奇觀南山樹屋:南山佛教文化苑內有世界罕見的海回岸沙壩,根植在這七答公里長沙壩上的呈原始狀態的酸豆林亦是不可多得的世界奇觀。美國夏威夷樹屋公司在此投資興建了數棟樹屋,狀若鳥巢,奇特別致,渾然天成,可觀可住。遊客置身其中,聽蟲唱鳥鳴,聞濤聲鍾音,品海風林韻,實天籟也。
㈦ 海南省課件ppt
海南省,簡稱瓊,別稱瓊州,位於中國南端。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陸地面積加海洋面積)第一大省,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島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
海南省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對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成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南省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南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
據明代《正德瓊台志》記載,海南島在唐虞三代稱為「南服荒繳」(繳:邊界),在秦代稱為「越郡外境」。這說明海南島在當時為祖國轄區荒遠的邊界[2] 。海南島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主要是崖州,位於中國最南端[3] 。
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為揚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統一嶺南廣大地區,在南方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並將中原幾十萬人遷徙其地。其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秦龍川令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南越國勢力遍及海南島。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師平定南越之亂。元封元年(前110),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治今瓊山)、儋耳郡(治今儋州)。屬交州刺史管轄。這是海南島歸入中國版圖最早的兩個行政地名,標志著中央政權對海南島直接統治的開始[2] 。元帝初元三年(前46)春又罷珠崖郡,下詔放棄珠崖郡,設置朱盧縣,隸屬交州合浦郡。65年間,海南島在中央王朝管轄之下。
東漢建武十九年癸卯(43),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而省朱盧縣。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67)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加強了東漢王朝與黎族先民的聯系。
三國時期,東吳黃龍三年(公元231年),吳大帝孫權派兵平定交州[2] ;吳赤烏年間(238~251)在雷州半島設立珠崖郡(治今廣東徐聞),領徐聞、朱盧、珠官3縣,屬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吳大帝孫權派兵平定交州東吳時期,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4] 。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並入合浦郡。朱盧改為玳瑁。合浦郡領合浦、南平、盪昌、徐聞、玳瑁、珠官6縣。屬交州。不久廢珠官縣。西晉時,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4] 。
南北朝時,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置崖州,統於廣州。時儋耳歸附俚僚首領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請命於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書》均載「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峒」,是為「海南」一詞的最早記載。崖州設置,此事意義重大。從漢元帝罷撤珠崖郡之後,歷代州郡治所均設在大陸,對海南地區只是「遙領」而已。至南朝梁時,始在海南本土設置崖州,有效地管轄海南島全境。
隋朝煬帝時,海南島共設兩郡(珠崖郡、臨振郡)十縣,珠崖郡治設在義倫縣。後從珠崖郡中分出延德、寧遠兩縣、設置臨振郡。珠崖、臨振兩郡,由揚州司隸刺史管轄[2] 。
唐代改郡為州,設崖州、儋州、振州、萬安州、瓊州等5個州共22個縣,統屬嶺南道管轄。海南簡稱「瓊」系來源於唐代的瓊州[5] ,屬嶺南道。後屬南漢。
宋元時期
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平南漢[2] 。
宋代,設一州和三個軍,瓊州領五縣,南寧軍領3縣,萬安軍領2縣,吉陽軍領3鎮[2] ,自始總領海南地區。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海南島設置瓊州路安撫司,隸屬湖廣行中書省。至元十七年,隸屬海北海南道[2] ,道治在今雷州市[4] 。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改為瓊州路軍民安撫司。元文宗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又改為乾寧軍民安撫司。不久,升定安縣為南建州。元惠宗至正末年,海南改隸廣西行中書省[2] 。
明清時期
明代海南設瓊州府,領儋、萬、崖三州10個縣。清代海南建制仍沿襲明代[2] 。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軍揮師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帥歸降。同年十月,海南島改乾寧安撫司為瓊州府,並改吉陽軍為崖州,南寧軍為儋州,萬安軍為萬州,3州隸於瓊州府,仍屬廣西。不久又將南建州改為定安縣。洪武二年六月,改廣東道為廣東行省,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從廣西劃撥廣東管轄[4] 。洪武九年,海南島屬海南道。
正統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倫縣並入儋州,崖州附郭寧遠縣並入崖州,萬州附郭萬寧縣並入萬州,也就是說,州治所在地的縣,歸並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機構重疊。瓊州府領3州10縣,並成了明代的定製。
明代南海諸島改歸崖州管轄。明代還把「歸附」的黎族編入圖、都、鄉等基層組織,隸於州縣,和漢人一樣納糧當差。
清初承襲明制,西沙群島(時稱「千里長沙」)和南沙群島(時稱「萬里石塘」)隸屬於瓊州府的萬州管轄。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4] 。
清代,於海南設置瓊崖道。下屬瓊州府(治今瓊山府城),領1州8縣:瓊山(治今府城)、澄邁(治今老城鎮)、定安(治今定城鎮)、文昌(治今文城鎮)、會同(治今瓊海市東北)、樂會(治今瓊海市東南)、臨高(治今臨城鎮)、儋州(治今中和鎮)。
崖州直隸州(治今三亞市崖州區),崖州歸隸瓊州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升為直隸州。領4縣:感恩(治今東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縣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縣)、萬州(治今萬寧市)。萬州光緒三十一年降州為縣。
清代在海南設瓊州府,轄3州10縣,故史稱「十三州縣」。清末改設一府,1直隸州,1州,11縣。
1858年6月27日簽訂的《中法天津條約》共42款,另有《和約章程補遺》其中增開瓊州(今海口)、潮州、台灣、淡水、登州、江寧六口[6] 。
中華民國時期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設瓊崖道於瓊山府城,置道尹治理全島[2] 。
南山海上觀音
南山海上觀音 (5張)
中華民國初期,海南島的建置仍襲清制,置瓊崖道,共轄13縣:瓊山、澄邁、定安、文昌、瓊東(即清代會同)、樂會、儋縣(1912年儋州改縣)、臨高、萬寧(1914年萬州改萬寧縣)、昌江(因與浙江省昌化縣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縣(1920年崖州改稱崖縣)。
民國元年(1912年),海口所改稱鎮。
民國十年廢道制。
民國十五年,海口鎮脫離瓊山縣建市。
民國二十年(1931年)2月13日,撤銷海口市,復歸瓊山縣。
民國二十一年,曾擬劃為特別行政區,但未實行。當時行政區稱為瓊崖,直隸於廣東省。
民國二十一年八月改「撫黎局」為「撫黎專員公署」,加強對黎族地區的統治。民國二十四年廣東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區劃分為白沙、保亭、樂東3縣,推行鄉保甲里制。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瓊崖綏靖委員會公署於海口[2] 。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廣東省分設9個行政督察區,海南為第九區,專署設海口。1946年,瓊崖辦事處和第九區公署設於海口[2]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海南特別行政區成立,隸屬行政院,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公署、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設在海口[2] 。
㈧ 想知道三亞南山寺,南山旅遊文化景區,海上觀音都是一處嗎
是的,南山寺和海上觀音是南山文化旅遊區里的主要建築。
相關介紹:
1、南山寺:
位於海南省三亞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遊區內的「佛教文化公園」中。1998年4月12日建成。現有仿唐建築仁王殿、天王殿、鍾樓、轉輪藏、東西爬山廊、東西配殿、金堂等建築群,總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整個建築氣勢恢宏,為中國近五十年來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場。
2、海上觀音:
位於海南三亞市南山風景區.,是一面是手拿蓮花,另一面是手拿金書,還有一面是手拿佛珠的一體化三尊造型。該寶相庄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台,金剛台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
(8)海南南山文化旅遊區的ppt擴展閱讀
相關景點:
南山主要景點有南山寺、海上觀音、不二法門、觀音文化苑、天竺聖跡、佛名勝景觀苑、十方塔林與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其中,108米海上觀音是當之無愧的亮點之一,是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菩薩塑像,聞名全海南的鎮島之寶。
1、兜率內院
兜率是界名或稱天名,譯作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是欲界之天處。佛教中認為欲界六層天中的第四層天,分為內院和外院,其內院為彌勒菩薩之凈土,外院則是天眾的欲樂處。
2、金堂
即大雄寶殿,唐朝時稱為「金堂」,史出《佛祖統計》:東漢明帝「夜夢金人,感夢求法」的典故。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大雄是稱贊釋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
㈨ 歷年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整一年的旅遊營業收入
這是他們內部的數據哦,還有通過納稅去判斷,最好有認識的人才能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