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旅遊景點有個洞叫什麼洞
⑴ 杭州有多少個旅遊景點,叫什麼名
杭州來新西湖十景:雲棲竹徑源、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杭州樂園
杭州黃龍洞圓緣民俗園
杭州金沙港文化村
杭州餘杭博物館(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館
杭州杭州碑林
杭州西泠印社
杭州浙江省博物館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杭州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杭州中國印學博物館
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
杭州中國絲綢博物館
杭州夏衍舊居
杭州肖圃
杭州題襟館
杭州風雨茅廬
杭州章太炎故居
杭州蘭陔別墅
杭州湖天一碧
杭州張聞天居所
杭州句山樵舍
杭州胡慶余堂
杭州王文韶故居
杭州梁詩正故居
杭州葛嶺抱朴道院
杭州汪庄
杭州郭庄
杭州劉庄
杭州秋水山莊
杭州夏衍故居
杭州郁達夫故居
杭州於謙故居
杭州胡雪岩故居
杭州西湖十景:三潭印月、南屏晚鍾、雙峰插雲、雷峰夕照、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平湖秋月、蘇堤春曉、麴院風荷、斷橋殘雪
⑵ 杭州黃龍洞裡面有什麼景色
杭州西湖介紹
杭州西湖,是一處以秀麗清雅的湖光山色與璀璨豐蘊的文物古跡和文化藝術交融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她以秀麗的西湖為中心,三面雲山,中涵碧水,面積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為5.68平方公里。沿湖地帶綠蔭環抱,山色蔥蘢,畫橋煙柳,雲樹籠紗,逶迤群山之間,林泉秀美,溪澗幽深。90多處各具特色的公園、風景點中,有三秋桂子、六橋煙柳、九里雲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以及近年來相繼建成開放的十多處各具特色的新景點,將西湖連綴成了色彩斑斕的大花環,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風雪各有情致。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它景點還有保俶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
西湖不但獨擅山水秀麗之美,林壑幽深之勝,而且還有豐富的文物古跡、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跡遍布,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還有39處文物保護點和各類專題博物館點綴其中,為之增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行知提示:
1、交通:到西湖旅遊可以乘坐1--5路旅遊專線車,為自動投幣,車票票價2元,還可以乘坐公交車到自己想到的目的地,公交車多為自動投幣,車票票價為1元,另外,還能在西湖租一輛自行車做環西湖的自助旅行。
2、門票:部分景點門票價格(參考)
靈隱飛來峰 20.00 岳廟 20.00 六和塔 15.00
虎跑 15.00 茶博館 10.00 南宋官窯 10.00
花港觀魚 10.00 麴院風荷 10.00 郭庄 10.00
三潭印月 20.00 動物園 15.00 六和塔登塔10.00
玉皇山 10.00 植物園 10.00 雲松書舍 5.00
章太炎館 3.00 蘇東坡館 2.00 柳浪聞鶯 5.00
杭州碑林 2.00
杭州西湖風景簡介(一)
雲 棲 竹 徑
位於五雲山南麓的雲棲塢里,為林木茂盛的山塢景觀,翠竹成蔭,溪流叮咚,清涼無比。長一公里的雲棲竹徑,兩旁翠竹成蔭,小徑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徑而下,嬌婉動聽的鳥聲自林中傳出,整個環境幽靜清涼,與鬧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適輕松,爽心悅目。
滿 隴 桂 雨
西湖秋遊,日賞桂,夜賞月。賞桂以南山滿覺隴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詩篇中每每以桂入詩,都是西湖北山靈隱、天竺一帶寺廟所植。而滿覺隴秋賞桂花,是明以後才形成規模氣候的。滿覺隴亦稱滿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條山谷。吳越時,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圓興院,後改滿覺院,地以寺為名,花大約也是寺僧所植並漸成大觀。
桂花學名「木樨」,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性喜濕潤,滿覺隴兩山夾峙,林木蔥蘢,地下水源豐富,環境宜於桂花生長。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為主要經濟來源,一代傳一代,終於造就了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戶戶皆植桂,屋前後,村內外,滿山坡,路兩旁,一叢叢,一片片,一層層,舉目皆是。每年中秋前後,幾番金風涼雨,秋陽復出之時,滿樹的桂花競相開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誠如清人張雲敖七言絕句《品桂》所雲:「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細小而量大盛開時,如逢露水重,往往隨風灑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樹叢中,沐「雨」披香,別有一番意趣。滿隴桂雨入圍新西湖十景後,滿覺隴村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間舉辦西湖金秋桂花節,南山一帶,車水人流,道為之阻,西湖秋遊又添一大韻事。
虎 跑 夢 泉
西湖勝景,湖山相依相連,這相依相連的「使者」,便是三南雲山間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澗。位於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則是西湖從多名泉中的翹楚。虎跑泉的得名,始於佛教神話傳說,實際上這是歷史上西湖名泉的開發、保護、利用乃至留存與佛、道信徒及寺觀興衰休戚相關的一種世俗的折射。
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經岩石的節理和間隙匯成的裂隙泉。它從連一般酸類都不能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滲透、出露,水質純凈,總礦化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的含量高,是一種適於飲用,具有相當醫療保健功用的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故與龍井茶葉並稱「西湖雙絕」。
龍 井 問 茶
龍井,一句龍泓,龍湫,位於西湖西南的風篁嶺山。五代此地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已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贊美。相傳龍井與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故名。且龍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攪動時,水面會出現一條分水線,彷彿游絲擺動,然後慢慢消失。龍井泉水清澈甘洌,與虎跑、玉泉合稱西湖三大名泉。龍井茶更負盛名。清乾隆皇帝曾到此採茶種茶,老龍井還留有「十八棵御茶」遺跡。乾隆還題「湖山第一佳「五個大字,並將過溪亭、滌心池、一片雲、風篁嶺、方圓庵、龍泓澗、神運石、翠峰閣定為」龍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將這里評為「龍井問茶」新景點。
九 溪 煙 樹
九溪,俗稱「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源發翁家山楊梅嶺下,途匯清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清頭和方家九溪,曲折隱忽,流入錢江。
十八澗系指細流之多,流泉淙淙。九溪與十八澗在八覺山下的溪中溪餐館前匯合。一路重巒疊嶂,茶園散處,峰迴路轉,流水淳淳,山鳥嚶嚶。晴天秀色可餐,陰天煙雲飄渺。明詩人張立贊道:「春山飄渺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清代學者俞樾游後賦詩說:「重重疊疊山、曲曲彎彎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均道出了「九溪煙樹」的無限風光。有林海亭、望江亭、溪中溪、人工瀑布等新景點。
吳 山 天 風
山是西湖南山延伸進入杭州城區的尾部,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南界由紫陽、雲居、金地、清平、寶蓮、七寶、石佛、寶月、駱駝、峨眉等十幾個山頭形成西南—東北走向的弧形丘岡,總稱吳山。吳山不高,但由於插入市區其東、北、西北多俯臨街市巷陌,南面可遠眺錢塘江及兩岸平疇,上吳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
吳山為山不高,主位獨好,林茂泉豐,山上山四通八達,南宋以不,祠廟寺觀越建越多,至明清,商業店肆紛紛擠入,步步樓台,處處寺廟,香客遊人摩肩接踵,一片熱鬧景象。 城隍廟是吳山上最大的神廟,仿宮殿式建築,基址可尋。 廟內空庭中古木參天,氣象森嚴,大時樟樹至今鬱郁蔥蔥。在人們心目中,當年的城隍廟不可等閑視之,以至連山名也因此廟而順口叫做城隍山了。
阮 墩 環 碧
西湖有三座人工島嶼: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慶五年(一八00)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後,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島的,故後人稱之為阮公墩。又因其泥軟地低,常為湖水浸漫,俗呼其為阮灘。阮公墩成島後,雜木蔥蘢,蔓草萋萋,天真未鑿。
一九八一年,島上建環碧山莊。這是一座仿江南私家另墅格局建造的庄園式園林,芳名《環碧》,告訴人們她借景湖光山色的獨特優勢。庄內揭出大 於林杪之上,隨風招搖,頗存古風。 島上矮籬圍出庄園,園內茅屋竹閣,有環碧小築、雲水居等,輕盈靈巧。庭前屋後,植有香樟、楓楊、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寧,又講究朴質。島邊近水處,別設憶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號芸台)治湖堆島、留績西湖之意。
環碧庄建築內部陳設古樸淡雅。日間, 乘船來訪者可在此品茗、小酌;晚上,有莊主《員外》率一幫《家僕》、《侍女》著古典戲裝與來客共行仿古 游樂文娛活動。
黃 龍 吐 翠
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隱藏著頗具道教洞天福地氣象的黃龍洞古跡南宋以來這里作為湖上五大祀龍點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黃山積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內涵與寺觀園林景象於一體面的黃龍洞闢建為仿古游樂園,入選新西湖十景。
黃龍洞山門到二門之間,有一段長而曲折的游步道,若從空中俯看,猶如一條游龍沿路古木修篁, 花草清池, 矮牆漏窗,頗多可賞景物。它在寺觀園林構成上稱為《導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對遊人起著由俗入清、調整心、漸入佳景的作用。
黃龍洞的假山,以渾重的黃砂石塊依照山勢、地形的起伏抑揚而砌築,或孤峰獨立或聚石造型,或堆疊成峰。遠望,石峰如林,重巒疊翠;入內,迷離曲折,剔透空靈,雄渾格與秀逸兼而有之。這與蘇州園林假山以精緻典型見長的風格迥然有別,顯示了山林寺觀造園藝術貼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著痕跡的長處與魅力。
黃龍洞竹景歷史悠久,竹徑通幽又是一絕。剛勁挺秀的大毛竹高達十多米,匯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卻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愛;竿細色深的紫竹,據說早先引種自普陀山;羅漢竹、筆桿竹、黃金嵌碧玉竹等點綴在假山、庭園等處,風韻蕭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體方有如削成,而勁挺堪為柱杖,亦異品也》。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小雨初霽,暖風拂面,這里的牆邊、路旁、山腳、庭後,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塊, 勢不可擋; 有的兩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園里園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玉 皇 飛 雲
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每當風起雲涌之時,佇立山巔登雲閣上,耳畔但聞習習之聲,時有雲霧撲面而來,飛渡而去。湖山空闊,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為[玉皇飛雲]:以其壯闊、崇高而入選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
寶 石 流 霞
西湖三面雲中,葛嶺、寶石山自成一體,景色奇特。它們的山體均由侏羅系凝灰岩構成,其中最多見的是熔結凝灰岩。這里的山岩呈赭紅色,岩體中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紅色小石子,每當陽光映照,滿山流韋紛披,尤其是朝陽或落日紅 光灑沐之時,分外耀目, 彷彿數不清的寶石在斷斷生輝。寶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寶石山東巔,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聳的外形,與好的[美人]別稱十分相合。這位[美人]誕生於北宋初年,原為九級磚木結構,直到明代重建時,依然保持這種與六和塔斯、雷峰塔並無太大差異的結構。現在的磚砌實心式樣,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時仿自清代原樣,雖不能登臨了,卻以其漂亮的[容顏]和所處的顯要位置而成為引人矚目的西湖勝景標志物。
杭州西湖風景簡介
蘇 堤 春 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曲 苑 風 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麴院風荷 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 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 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平 湖 秋 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斷 橋 殘 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柳 浪 聞 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載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
花 港 觀 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雷 峰 夕 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雙 峰 插 雲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 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黨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
南 屏 晚 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三 潭 映 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
⑶ 中國十大溶洞有哪些
織金洞、黃龍洞、騰龍洞、本溪水洞、芙蓉洞、崆山白雲洞、石花洞、玉華古洞、梅山龍宮、雪玉洞。
1、織金洞
織金洞,位於貴州省織金縣官寨苗族鄉,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沖河南岸,距省城貴陽120公里。地理坐標26°38′31″~26°52′35″N, 105°44′42″~106°11′38″,公園佔地面積170 km2,海拔900~1670m。
1980年4月,織金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此洞。織金洞現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之首; 「中國最美的旅遊勝地——「中國十大奇洞」之首。
中科院下轄的《中國國家地理》等國家級地理研究部門也給予高度贊譽,稱其為「中國溶洞之王」,「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
2015年9月19日(日本時間下午17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填補了貴州沒有世界地質公園的空白。成為貴州省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
2、黃龍洞
黃龍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核心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被列為國際旅遊洞穴會員、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點)、中國旅遊首批知名品牌、湖南省最佳旅遊景區、湖南省著名商標、張家界旅遊精品線之一,享有絕世奇觀之美譽。
2005年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旅遊溶洞」。2009年,黃龍洞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旅遊奇洞」。
3、騰龍洞
騰龍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地質公園,距湖北利川市城區6公里。景區總面積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於一體,以雄、險、奇、幽、秀而馳名中外。
1988年,經25名中外洞穴專家歷時32天實地考察論證:騰龍洞屬中國目前最大的溶洞,世界特級洞穴之一。
198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審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級權威刊物《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震撼騰龍洞"。因為騰龍洞的宏偉蓋世,海軍69l艇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利川艇」。
騰龍洞以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宜人的氣候條件,是旅遊、療養、探險、地質考察的理想之地。
2015年12月,利川騰龍洞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
4、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際旅遊洞穴協會亞洲會員單位,是至今發現的世界第一長地下充水溶洞,被贊譽為「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一此洞天」。
本溪水洞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東北35公里處,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廟後山6個景區組成,融山、水、洞、泉、湖、古人類文化遺址於一體,沿太子河呈帶狀分布,總面積200平方公里。
水洞景區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現開發地下暗河長3000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洞頂和岩壁鍾乳石發育較好,千姿百態,泛舟游覽,使人流連忘返。
溫泉寺景區,泉水溫度可達44℃,日流量400噸,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廟後山古文化遺址,是中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對研究遼東古人類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價值。
5、芙蓉洞
芙蓉洞是一個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於第四紀更新世(大約120多萬年前),發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雲質灰岩中。洞內深部穩定氣溫為16.1度。
芙蓉洞主洞長 2700 米,游覽道1860米,底寬12-15米以上,最寬69.5米;洞高一般8-25米,最高48.3米;洞底總面積37000平方米,其中輝煌大廳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面積 1.1 萬平方米,最為壯觀。
整個芙蓉洞的最大靜態和客容量為185000人。同時被譽為「世界三大洞穴」之一。2011年7月6日,芙蓉洞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A(5A)風景名勝區。
6、崆山白雲洞
崆山白雲洞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邢台市臨城縣境內,是崆山白雲洞風景區的主要景點,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莊市86公里。
崆山白雲洞形成於5億年前的中寒武紀,是我國北方一處難得的岩溶洞穴景觀,崆山白雲洞是全球同緯度最大的溶洞,開發有為「人間」、「天堂」、「地府」、「龍宮」、「迷宮」五個洞庭,洞內四季恆溫17℃,主要景觀150多處,沿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
7、石花洞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南車營村,距京城55公里,為七層溶洞,上下高差150米。現一、二層全部和三層、四層部分已對外開放,游覽長度達2500米。
石花洞原名「潛真洞」,自發現至今已500多年。因洞內雕有三尊大理石佛像,曾改稱「石佛洞」,香火曾盛極一時。
石花洞是國內發現的岩溶洞穴中集規模大、洞層多、沉積類型全、次生化學沉積物數量大的洞穴,其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與聞名中外的桂林蘆笛岩、福建玉華洞、杭州瑤琳洞並稱中國四大岩溶洞穴。
8、玉華古洞
玉華古洞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距福銀高速將樂互通口3公里。古洞總長5公里,有藏禾、雷公、果子、黃泥、溪源、白雲六個支洞,共169個景點。
它形成於二億七千萬年前,由海底沉積的石灰熔岩經過三次地殼運動的抬升和億萬年流水的沖刷、溶蝕、切割而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如今正處於發育生長期,是一處勝景天成、如夢如覺、自然幻化的人間仙境。
9、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是湖南最大山脈雪峰山(古稱梅山)的腹地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湖南省新瀟湘八景景區、首屆湖南大眾最愛旅遊目的地。
梅山龍宮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資水河畔,是一個集溶洞、峽谷、峰林、絕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於一體的大型溶洞群,有九層洞穴,探明長度2870餘米,已開發游覽路線1896米,其中包括長466米世界罕見的神秘地下河。
整個洞府分為龍宮迎賓、碧水蓮宮、玉皇天宮、龍宮仙苑、龍宮風情、龍鳳呈祥六大景區。
10、雪玉洞
雪玉洞地處豐都鬼城的長江對岸,位於龍河峽谷險峻陡峭的岩壁之上,是重慶市著名的溶洞型景區,佔地15平方公里,景區內珍稀動物(獼猴、野豬、紅腹錦雞等)與成群溶洞、蜿蜒河流、飛瀉瀑布、凌空峭壁、懸棺等景點和諧一體。
周圍地區更擁有悠久的土家風俗,形成了獨特的龍河文化。雪玉洞是龍河旅遊景區溶洞群中的精品,也是三峽庫區長江旅遊黃金線上一朵新興的奇葩。
雪玉洞全長1644米,現已開發游覽線路1166米,上下共三層,分為六大游覽區:群英薈萃、天上人間、步步登高、北國風光、瓊樓玉宇、前程似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十大奇洞
三潭印月 位於西湖三島之一的「小瀛洲」附近。北宋蘇東坡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時,挖湖泥堆積成島基。防止西湖再度淤積,立三座瓶形石塔為觀察標志,名為「三」。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岳王廟
岳王廟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場所。岳飛是南宋初抗擊金兵的主要將領, 但被秦檜、張俊等人以「莫須有」罪名誣陷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飛遇害前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岳飛遇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背負岳飛遺體,越過城牆,草草地葬於九曲叢祠旁。2l年後宋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 並以五百貫高價懸賞求索岳飛遺體,用隆重的儀式遷葬於棲霞嶺下,就是現在岳墳的所在地。嘉泰四年(1204年) 即岳飛死後63年朝廷追封為鄂王。
靈隱寺飛來峰
靈隱寺的特點:一是環境清幽靜謐.一般的寺院,前面往往比較開闊,以炫耀法門的氣派.而靈隱寺卻處在群峰環抱的山谷中,雄偉的北高峰作為靈隱寺的靠山,嶙峋的飛來峰成了秀美的案山,一泓"冷泉"流貫寺前,使靈山、靈峰、靈水、靈鷲及有關飛來峰的浪漫傳說融為一體,使人恍如置身於仙靈所隱的超凡脫俗的境地。
黃龍洞
黃龍洞又名無門洞、飛龍洞。據傳有和尚名慧開在此建寺修行。一天,一聲驚雷山裂,有清泉自石中出,有傳說黃龍隨慧開而來,因名黃龍洞
虎跑夢泉
虎跑泉為杭州名泉之一,水質純凈,甘冽醇厚。用虎跑水泡龍井茶,清香溢口,沁人心脾,被譽為西湖雙絕。郭沫若曾賦詩贊道:「虎去泉猶在,客來茶甚甘」。虎跑泉水有較大的分子密度和表面張力,在盛滿水的杯子中輕輕放入硬幣,硬幣能浮在水面而不沉。即使水面高出杯口達三毫米,水也不外溢
宋城
宋城參照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畫意設計,是宋代 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生活風貌的縮影,整個建築顯 得淡雅古樸。
穿過高大的城門樓,只見一條小河貫通南北。河中 船隻往來穿梭,兩岸樓閣矗立,楊柳低垂。身穿宋代服 裝的商販在此經營著仿古酒茶。城中經常有魔術、民間 舞蹈及雜技表演,還有中國古代婚禮儀式的表演。
┊W┊W┊W┊。┊u┊t┊u┊2┊。┊c┊o┊m┊這個給你 很有用的哦
參考資料: ┊W┊W┊W┊。┊u┊t┊u┊2┊。┊c┊o┊m┊
⑸ 杭州市旅遊景點有哪些請詳細介紹一下!!謝謝!!
我覺的最好玩的還是瑤琳仙境又稱瑤琳洞,縱深1公里,總面積達28000平方米,位於浙江西部的桐廬縣瑤琳鎮,距杭州80公里譽滿海內外的瑤琳仙境,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之一。2002年躋入國家AAAA極風景旅遊景區行列。
據清朝乾隆《桐廬縣志》載:"瑤琳洞,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闊二丈許,梯級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狀若雲霞錦綺;泉有八音聲若多鼓琴笙;人語犬聲,可驚可怪。蓋神仙游集之所也……"。
在離現洞口二十米左右的老洞口上,鐫有"瑤琳仙境"四個大字。右邊石崖上還留有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桐廬知縣楊葆彝的題刻,在三洞廳石壁上,留有"隋開皇十八"、"唐貞觀十七年"等字跡。因年代久遠,已被一層透明的碳酸鈣結晶覆蓋著,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還有一處被膠結的大炭層,據有關專家用同位素檢驗、分析,證實這是二千九百多年前西周時期古人用火的遺燼。此外,還發現了散落於各洞廳間的東漢印紋陶片,五代、北宋的古錢,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等。其中有一面銅鏡,刻有桐廬籍詩人徐舫的字型大小"方舟"兩字。
一股不知來蹤去影的地下水潺潺有聲,穿行迂迴引導著您步入這撲朔迷離的神奇世界。進入「仙女聚會」的第一洞廳,「獅象迎賓」開如一道貌岸然屏風門,左邊一頭蓬發雄獅,右邊一群長鼻大象,恭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過迎賓門,眼前是一座燦爛的「宮殿」,30米高的穹頂上氣象萬千,五彩繽紛的鍾乳石猶如繁星閃爍,又似彩雲飄浮。洞廳中央,一尾巨大的「鯉魚」正從瑤池上歡騰躍起。高高居上的「廣寒舞台」,彷彿有仙樂悠揚,仙女舞袖。「蓬萊宮闕」煙嵐繚繞,影影綽綽變幻莫測,讓人遐想連翩。「銀河飛瀑」無論從地質構造上看,還是從景觀欣賞上說,均屬罕見。這方溶岩石瀑高7米,寬13米,如同冰山雪融,雖無聲響,卻彷彿有雷鳴之聲,縈回於耳,堪稱天下奇觀。
毗鄰石瀑有條歷時幾十成年形成的7米高的水秋石柱,酷似天安門前九龍盤繞的華表,秀麗挺拔。沿途山坡上,遍布細巧景石,一絲絲、一層層,相疊而上,形似靈芝,故名「靈芝仙山」。山中有一隻小巧玲瓏的石蛙,質如美玉,藏身在岩洞里,呼之欲出,對面有一伏地石獅,狀如閉目養神,一獅一蛙共同守衛著靈芝仙草的重任。還有氣勢壯觀的「石幔垂台」、形象逼真的「石竹叢林」、綽約多姿的「玉蘭幽香」、憨態可掬的「熊貓戲球」……琳琅滿目,使人目不暇接。
地形跌宕起伏的第二洞廳,峽谷幽深,清泉緩緩流過。水邊一支石筍,宛若白鬍子老翁悠頭垂釣,有人說是姜太公,也有人講是嚴子陵。生龍活虎的「群獅廳」最為誘人。在一片白色的石筍中,有大小50多處狀若雄獅,或蹲、或躍、或抖鬣長吼、或奮蹄騰越、或相互戲耍,姿態各異。屹立在第二洞廳尾部的懸崖上,有一根高大的石柱,頂天立地,高約14米,直徑4米左右,景稱 「擎天玉柱」,大有「力拔山兮氣蓋世」之概。
在第三洞廳西南隅的「三十三重天」,石筍漫天,層層疊疊。有人把它比作唐代敦煌大壁畫,那是彩霞東升,瑞氣氤氳;那是仙鶴舞步,孔雀開屏;那是花團錦簇,神女曳裙……這大千世界難以用語言描繪,全憑您自己的觀察和想像了。左而有一塊5。5米高的石壁上鐫刻著一首宋代詩人柯約齋描寫瑤琳仙境的七言律詩,古人在詩中就把這個夢幻般地瑤琳洞比作「仙境」、「壺中天」、「蓬萊島」、「桃花源」、「武陵村」。隨著曲橋延伸,進入「石林迷宮」,迎面一支上大下小,重約千斤的石筍「瑤琳玉峰」,如一位身披白綢、手捧鮮花的女神,亭亭玉立,是瑤琳仙境的瑰寶,被定人瑤琳仙境的標志。與瑤琳玉峰遙遙相對的是一幅冰棱狀下垂的鍾乳石和形同仰首海獅的石筍相對峙,鍾乳石不時滴下水珠,形成「海獅接水」景觀。不遠處,高高蹲著的一株石筍像嫦娥身邊的玉兔,那欲奔未走的形狀,好像在同遊人說:「仙境美,玉兔下凡不思歸」。駐足片刻,不能不使人發出「凡人思此不思歸」的感嘆。
瑤琳仙境,是奇詭無比的洞天世界。它的神奇,為人們想像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瑤琳仙境應景而生,為人們的壯游再添樂趣
瑤琳仙境自開放以來,以其"幽、深、奇、秀"的瑰麗景觀和優美的生態環境,贏得了中外遊客的熱烈贊賞。1982年,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厥文游瑤琳仙境時欣然題詞:"瑤琳洞曲折有致,為全國諸洞冠。名謂仙境,信不誣也。"
本著"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和"洞內是仙境、洞外是花園"的建設方針。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現已形成洞內、洞外全面綠化、設施文明的景區。景區面積達48萬平方米,林木覆蓋率達95%以上。在1983年中國第三屆溶洞會議上,瑤琳仙境以"洞穴景觀好、科學保護好、開發利用好"的"三好"標准,被評為"科學建洞的典範"。2000年世界旅遊洞穴會議首次移師到亞洲並在瑤琳仙境召開,瑤琳仙境進入世界著名洞穴之列。瑤琳仙境在世界旅遊溶洞的大家庭中,也一定會大放異彩。
⑹ 國內洞穴旅遊景點
中國最美的十大奇洞
織金洞
織金洞位於貴州織金縣城東北面二十三公里官寨鄉東街口。1980年4月,織金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此洞。織金洞囊括了當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種沉積形態,它既是一座地下藝術寶庫,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館,堪稱「世界奇觀」。 織金洞是我國著名的喀斯特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1988年國務院審定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與紅楓湖、龍宮、黃果樹大瀑布三個國家級風景區共同形成旅遊黃金環線。
黃龍洞
黃龍洞是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中著名的溶洞景點,因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世界溶洞全能冠軍」「中國最美旅遊溶洞」等頂級榮譽而名震全球。現已探明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洞體共分四層,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經中外地質專家考察認為:黃龍洞規模之大、內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學的所有內容。黃龍洞以其龐大的立體結構洞穴空間、豐富的溶洞景觀、水陸兼備的游覽觀光線路獨步天下。
騰龍洞
騰龍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鄂西南邊陲城市---利川市,屬大巴山與武陵源交匯部,地處清江的發源地。跨東經108°21'---109°8',北緯29°44'---30°39'。洞中有5座山峰,10個大廳,地下瀑布10餘處,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主洞支洞互通,無毒氣,無蛇蠍,無污染,洞內終年恆溫14一18℃,空氣流暢。洞中景觀千姿百態,神秘莫測。洞外風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龍吞江瀑布落差20餘米,吼聲如雷,氣勢磅礴。
貴州龍宮
龍宮,與享譽中外的黃果樹風景區毗鄰,共同構築了貴州黃金旅遊線路。之所以稱之為黃金線路,其一是名瀑名洞,風景資源互為補充,相映生輝;其二是黃、龍旅遊板塊在貴州旅遊的龍頭地位,相當於廣西的桂林、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是貴州眾多景區中開發時間最早,目前遊客最多、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的旅遊景區。龍宮是全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到龍宮旅遊,能有效地避開大量的輻射,長久居住對人體有奇特的療效功能。
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位於湖南省中部,隸屬婁底市新化縣。相傳黃帝登熊山,將靈額蔥籠的九龍峰點化成九條青龍,沿九股清泉游入可通五湖四海的九龍池。九條青龍游入資水,被梅山油溪石竹灣的風光靈氣所吸引,高興得在水中游、雲中飛、洞中舞,久久不願離去,一住就是幾千年。新化古稱梅山後人便把這個岩洞叫做梅山龍宮。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廟後山6個就景區組成,沿太子河呈帶狀分布,總面積42.2平方公里。在本溪市東北35公里處。大廳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碼頭可同時停泊遊船40艘,泛舟則可暢游水洞,欣賞水洞之大、水洞之長、水之深、飛瀑之美,然後,你不得不驚嘆:「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此一洞天」。
芙蓉洞
重慶武隆芙蓉洞,中國國家4A級旅遊區、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惟一作為「洞穴」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提名地。其龐大的洞體,豐富的洞穴沉積物不但征服了各國洞穴專家,更倍受眾多前來觀光的遊客青睞。在紐西蘭基督城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項目獲全票通過,武隆喀斯特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喀斯特一起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崆山白雲洞
崆山白雲洞是河北4A級景區,它集地質地貌、水體景觀、地質構造、岩溶洞穴、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為一體的「人間仙境」。其總面積298km2,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98km2的奇洞、險山、美林、豐水、名勝遺存,2005年8月被國土部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一片天賜的好山好水,為臨城鬼斧神工地鍛造出一派無限的風光。
石花洞
石花洞又叫潛真洞,位於北京房山區南車營村,距北京城區五十公里,距房山十五公里,因洞體深奧神秘幫稱潛真洞;又因洞內生有絢麗多姿奇妙異常的各種各樣石花又叫石花洞。 經中外洞穴專家考查,認為石花洞內的岩溶沉積物數量為中國之最,其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與聞名中外的桂林蘆笛岩、福建玉華洞、杭州瑤琳洞並稱我國四大岩溶洞穴。
玉華洞
中國四大名洞之一玉華古洞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距福銀高速將樂互通口3公里。古洞總長5公里,有藏禾、雷公、果子、黃泥、溪源、白雲六個支洞,共169個景點。它形成於二億七千萬年前,由海底沉積的石灰熔岩經過三次地殼運動的抬升和億萬年流水的沖刷、溶蝕、切割而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如今正處於發育生長期,是一處勝景天成、如夢如覺、自然幻化的人間仙境。
⑺ 蝙蝠洞的杭州蝙蝠洞
可能是舊時有蝙蝠在內棲息,所以才被稱為這個名稱吧!雖然現在裡面是一隻蝙蝠版都找不到,但一聽這個名權稱,心裡還是有點懼怕。生怕那個象老鼠一樣的東西會咬住你吸血。蝙蝠洞里沒有蝙蝠是真的,夏季時到成了遊人納涼的好地方。洞頂是空的,說他是洞,卻好像只是一條裂隙,長長的也找不到一塊象樣的地方可以安坐。洞內是如此,洞外卻是平地一塊,別看如此這樣的空地,夏天卻擠滿了人,盡管是洞外,家中的空調卻也只能甘拜下風啊。
離此洞不遠的地方,再下行二十餘步,又可見一洞,長扁的斜在山間,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卻有許多人下到洞底去看個究竟,或許這個也叫蝙蝠洞,卻也同樣沒有一隻蝙蝠可以瞧得見。
⑻ 杭州旅遊景點介紹,30各自左右
我知道的沒那麼多來,不過我自推薦野生動物園。 額。。突然來靈感了 。。
一湖:西湖
二峰:南高峰、北高峰
三泉:龍井泉、虎跑泉、玉泉
四寺:靈隱寺、凈慈寺、聖因寺、昭慶寺
五山:孤山、鳳凰山、玉皇山、寶石山、吳山
六園:湖濱公園、西山公園、長橋公園、中山公園、老年公園、兒童公園
七洞:煙霞洞、水樂洞、石屋洞、千人洞、紫來洞、紫雲洞、黃龍洞
八墓:於謙墓、張蒼水墓、秋瑾墓、徐錫麟墓、陶成章墓、章太炎墓、陳伯平墓、岳飛墓
九溪:青灣、宏法、渚頭、方家、佛石、雲棲、百丈、唐家、小康九個山塢的溪流
十景: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鍾、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聞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