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福建春節旅遊的地方好玩的地方

福建春節旅遊的地方好玩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0-12-09 17:43:47

㈠ … 春節福建去哪旅遊好玩

歡迎來漳州詔安遊玩
詔安的旅遊,並沒有發展起來,正因為如此保持了專它的原汁原味,景點:烏山屬紅色之旅、九候岩山石水之美、懸鍾古城海邊靈秀、金光明寺晨鍾暮鼓,驚險刺激的哈溪漂流,傲雪寒冬的梅花園,怪石嶙峋的石腳桶……

詔安還有很多特色的小吃美食、詔安的海鮮大排檔滿大街都是好吃的有鐵爐港海鮮大排檔、後林海鮮大排檔,
詔安的甜湯、菜頭粿和蚝烙是詔安人夜宵的最愛,大街晚上的甜湯攤位常常人滿,體育中心附近的蒸食膳家的菜頭粿和蚝烙堪稱一絕不管是夜宵還是午晚餐,都是詔安人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下的美食。
詔安的貓仔粥,各家有各家的煮法,懶得煮的就去保欽家或者五一菜市場邊上的貓仔粥店裡來一份。
另外麥熟估計整個中國只有詔安有,這個只有各人家裡才會做一般過年後到立夏都會有人吃,過了這個時間就沒人吃了,特別的味道出門在外的詔安人最是念想。

㈡ 春節福建周邊哪些地方比較有特色,好玩

寧德白水洋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漳州火山公園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榮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武夷山游覽勝地,一般是指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公里的小武夷山,它方圓百餘里,自成一處勝地,向稱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為特色,有「三三、六六」之勝。三三是指迂迴曲折的九曲溪兩岸的36作山峰。碧山丹水,一曲一個景,曲曲景相異。
鼓浪嶼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面積1.78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等。鼓浪嶼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鼓浪嶼各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
湄洲島
湄洲島位於海峽西岸中部的湄洲灣口,陸域總面積14.35平方公里,人口3.9萬,1988年省政府批準的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和1992年國務院批准創辦的首批十二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也是國家4A級旅遊區。全島林木蓊鬱,港灣眾多,岸線曲折,沙灘連綿,風景秀麗。環島優質沙灘長達20多公里,可建海濱浴場;還有6千餘畝防風林帶,是理想的度假勝地。島上分布著13處金色沙灘和5公里長的海蝕地貌,有各類風景名勝20多處,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觀。主要景點:湄洲媽祖祖廟、鵝尾神石園、湄嶼潮音、黃金沙灘、海島植物園。
清源山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遊客。
我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閩海蓬萊」意境區內的羽仙岩下。1988年月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冠豸山
連城冠豸山(豸,讀zhài),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與武夷同屬丹霞地貌,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位於福建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以其天生麗質於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景區」,1994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組成。
青雲山
國家級AAAA重點景區
位於距福建省永泰縣城10多公里的嶺路鄉,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雲而得名。景區面積4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山高林茂,雲霧飄渺,岩奇洞怪泉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珍稀植物——桫欏和羚羊、獼猴等。主要旅遊景點有雲天石廊、火煙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場、天池和狀元洞、紅軍洞等。 還有著名的溫泉之鄉等。目前開發了眾多新的旅遊項目,如蹦極、攀岩、漂流等。
白水洋
白水洋景區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質地貌現象而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主要景點:五老峰、白水洋.百米沖浪滑道、燕潭、下洋、紗帽岩等。
洞宮山風景區
洞宮山風景區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屏南鴛鴦溪上游,山風光綺麗,風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且與周寧九龍際瀑布及屏南鴛鴦溪毗連,素有20山洞,26深潭,49個景點之稱,是個未經雕琢,沒有工業污染的自然風景區。主要景點有虹溪岩圈,麒麟岩,觀音望南海,九層瀑布,蒼龍飲水及近年建成的舞中橋,人工湖等。
太姥山
太姥山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四十五公里,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氣勢雄偉,奇岩怪石,千姿百態,景色獨特,蔚為奇觀。主峰海拔917.3米。登臨絕頂,極目東海,水在天際流,峰從海中出,不愧以「山海大觀」著稱於世。
整個風景區面積為92平方公里,分為太姥山嶽、九鯉溪瀑、晴川海濱、桑園翠湖、福瑤列島五大景區;還有冷城古堡、瑞雲寺兩處獨立景點。擁有山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等眾多自然景觀,以及古剎、碑刻等豐富人文景觀。
1988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㈢ 春節去廈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廈門科技館——科學的樂園
如果是夏天到廈門,從火辣辣的高溫炙烤中,走進科技館大門一瞬間,你會發現這里簡直是——天堂!26℃的大空調下,每個毛孔都張開了,盡情地享受這淋漓酣暢的涼氣!裡面不僅是孩子的樂園,很多項目也很適合大人體驗。最新開放的飛越影院,隱身人、鏡子迷宮、機器人秀、神奇小屋等等,都是不能錯過的。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廈門植物園——清新洗肺之旅
早上到植物園里來一次洗肺之旅,植物園裡面有許多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喝茶聊天,好不愜意。或是躲進雨林世界,穿行於茂密叢林,享受清爽的水霧迷漫。開放時間:5:30—18:30
環島路——海浪沙灘逐夕陽
租輛自行車在環島路上騎行,找片細軟的沙灘嬉戲,或漫步在浪漫的木棧道邊看日落……在這條海濱綠色長廊上,海風習習吹來,隨時都可以駐足欣賞、沉醉在迷人的風景之中。
廈門大學——高校文化之旅
各種古老又極富特色的建築散落校園中,藤蘿纏繞、高大的木棉和古老的榕樹將廈大裝扮的宛如植物園。裝點著歷屆畢業生塗鴉的芙蓉隧道,山光水色幽秘美麗的情人谷。這里不僅風景優美,文化氣息也很濃厚。現在進廈大,要憑身份證,記得帶哦。
中山路——閩南街市風情
中山路是廈門最繁華的一條老街,也是一條直通大海的街。一邊欣賞有著濃郁的南洋風情的建築一邊逛特色小店,彷彿置身於古老如畫卷的景色中,感受廈門的古老風味。1980燒肉粽店裡的沙茶麵、擺攤的葉氏麻糍可以吃看看。
五緣灣濕地公園——原生態自然美景
這里有一片很大的的濕地生態園區,被稱為是廈門的城市綠肺。小橋,亭台,殘蓮,碧綠的水草……看看優雅的黑天鵝,走走濕地迷宮棧橋,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五緣灣直達公交車比較少,地方大,比較不好找。
,。,。

㈣ 春節福建哪裡最好玩

閩西的土樓值得去,客家菜味道甚好;漳浦的火山地質公園,六鰲半島版的抽象畫廊都可以去看;權武夷山應該很好,就怕人多;泉州,有開元古寺,有伊斯蘭教堂,,只是西街舊城這會也都在拆遷了;福州,三坊七巷可以走走,還有沿江的江濱公園,爬爬鼓山,還有步行街榕城古街;寧德的俞山島有上萬畝的天然草場和天然湖;還有廈門的鼓浪嶼等

㈤ 想春節期間到那個地方旅遊又便宜又好玩

春節可以去峨眉山、廈門、北京、雲南、鳳凰古鎮。

1、峨眉山

冬季去峨眉山滑雪場體驗各種好玩的雪上運動也是比較有趣的,另外還可以泡溫泉。四川的溫泉水質優良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美容潤膚,滑完雪之後泡溫泉也是十分愜意的,是1-2月最適合旅遊的地方。

2、廈門

廈門這個城市是一個充滿小資情調的城市,很多年輕人喜歡去廈門。廈門的鼓浪嶼風景很美,去廈門大學逛一下去廈門小吃街品嘗各種美食小吃,還可以去日月谷的溫泉泡一下溫泉消除疲憊,去海邊吹吹風沙灘漫步也是比較愜意的事情。

5、鳳凰古鎮

鳳凰古鎮有著「中國最美的小城」之譽和「畫鄉」的美稱。在這里有很多古街遺跡,無論是沱江河邊的吊腳樓,古樸優雅的石板街,還是遲暮後燈火闌珊的酒吧一條街,都值得我們去駐足。

㈥ 福建省春節有哪些好玩好看的民俗

閩北武夷山、泰寧大金湖、將樂玉華洞;
閩西連城冠豸山、永定土樓、梅花山、龍岩龍崆洞;
閩中永安桃源洞、石磷石林;
福州市、永泰青雲山;
閩東太姥山、楊家溪、三都澳;
閩南泉州市、廈門市、東山縣、龍海火山地質公園。
很多,不一而足。
一、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福建的東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橫亘著武夷山脈,西南有博平嶺山脈,東北是太姥山脈,大海和高山峻嶺嚴重地阻礙了福建與外地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福建處於與外鄰相對隔絕的狀態,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福建歷史發展在隋唐以前嚴重滯後於中原,並使境內不同地區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現將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一)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四至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一帶。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福建各地都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如生活在閩江下游的「曇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簡單的語言,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粗放的農作,用石錛、石刀和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漁獵和採集;有了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能製作出相當精巧的陶器,並具備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實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為單人葬,極個別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側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隨葬品,說明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還有拔牙習俗,反映了有原始巫術。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他們習於水性,擅長行舟,工於紡織。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奉龜為神話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安放於船形棺木內,再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祈求死者靈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與原始宗教信仰相輔相成的巫術在閩越人中也相當盛行。閩越人流行斷發紋身的習俗,《漢書·嚴助傳》說:「(閩)越,方外之地,劗發紋身之民也。」這實際是原始巫術的「模仿術」,剪去頭發、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用以嚇走水怪。如《說苑·奉使》所稱:越人「劗發紋身,燦爛成章,以象龍子者,將避水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閩越族的後裔一直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俗。越巫在秦漢時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宮中建越祝祠,設越巫,用越人的「雞卜」,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並逐漸佔主導地位

秦代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設立閩中郡和閩越國,但由於均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所以漢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響。西漢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亡閩越國,為絕後患,模仿秦遷六國貴族於咸陽的策略,把閩越族的貴族、官吏、軍隊以及部分百姓強制遷往江淮一帶。《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嚴重後果,盡管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遁於山林湖泊之間,終因人口銳減,使原來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愈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漢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孫吳據有江東,以福建為後方基地,故重視對福建的治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採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繼而在福建設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五縣,後在侯官設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設立溫麻船屯。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扎軍隊,派遣官吏治理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於福建,同時也有一些士民避禍閩中,從此,揭開漢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西晉至五代,大量中原漢人不斷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批入閩,漢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佔主導地位。同時,一些漢族與土著通婚,閩越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時期:保留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生齒繁毓。據統計,宋嘉定年間(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戶,比唐開元年間(713~742年)增長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正如詩人張守詩句所雲:「憶昔甌越險遠之地,今為東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長足進步,文化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還有數以百計的書堂遍布城鄉,莆田有「三家兩書堂」(李幼傑《莆陽比事》卷6)的記載,福州有「學校未嘗虛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類二》)的說法。因讀書風氣十分濃厚,福州是「城裡人家半讀書(祝穆《方輿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出現「比屋連牆,弦誦相聞」(何喬遠《閩書》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於教育發達,讀書風氣興盛,故福建科舉鼎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佔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國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冠。宋代福建涌現出一大批名揚中外的傑出人才,有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慈、史學家鄭樵和袁樞、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億、慢詞大師柳永、詩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庄,等等。時人周必復頗為自負地宣稱:「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南宋群賢小集》第13冊《端隱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榮昌盛之時,逐漸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各個區域之間交往不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因而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許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發源地逐漸式微甚至湮沒,而在福建卻被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在福建舊志書中,有關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猶有古意」之類的記載隨處可見。以傳統歲時節慶為例,志載:「風化所被,古意猶存。至如歲時節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羅源縣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從而帶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商品意識較強,富有冒險性格和開拓精神,對外來文化和民俗採取較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內地人民的淳樸、守成和不輕易冒險的民風形成強烈反差。

(四)明清時期:民風漸趨奢侈、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層的形成,民風趨於奢侈。在福州,據記載:「夫婚嫁侈靡,珠玉瑩煌,商財賄也。博戲馳逐,樗蒲百萬,作色相矜,必爭勝者,重失負也。游閑公子,飾劍履妖服,怒馬揚揚過里門者,為富貴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泉州的奢侈之風更甚,恥貧誇富成為時尚,「習俗之趨尚為豪奢。」不但商賈、胥役之輩「美服食,仆妾輿馬,置良田好宅,履絲曳縞,擲雉呼盧,以相誇耀,比比而然。」就是「家無擔石」的貧寒之家,也「非色絲盛服不出。」「雖家非素封,亦恥居人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形成恥貧心理。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地區,儉朴傳統也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嘉靖時(1522~1565年)建陽「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陽縣志》卷3《風俗》)乾隆時光澤「嫁女猶從厚,設宴必欲豐。少年衣裝必尚華麗,城鄉演劇,耗費無窮。」(清·乾隆《光澤縣志》卷4《輿地誌·風俗》)一些鄉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習,如尤溪「平民鄙儉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縣志》卷3《風俗》)同時,隨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加上倭寇侵擾,賦役繁苛,大量自耕農破產,其中一部分人無所事事,民間賭風、爭訟盛行。《南安縣志》載:「嘉靖被寇以後,一切失業細民,率趨賭博、椎剽、囂訟之計,以幸旦夕。」《同安縣志》亦稱:「賭風盛行,匪自今日;賭弊最甚,莫如頭家。」(轉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類似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帶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國時期:新舊民俗並存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有的農民淪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為商,做小本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嬗變。中西文化發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內地,出現許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體,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育嬰堂等先後在各地出現。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陋習,嚴重地腐蝕著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歐化民俗還波及鄉村,《長汀縣志》載:「蓋邑人漸染歐化,踵事增華,奇技淫巧之事,聲色貨利之食習,駸駸乎遍及各鄉,尤以城市為最。」(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

這一時期,民間服飾、器用、交際、婚俗變化較大。在服飾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發垂辮。辛亥革命前後,男子有剪辮之舉,城裡人學西方剪短發。女子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剪發者漸漸增多。官員在清代著官服,有錢人家長袍馬褂,出門以坐騎、轎子代步。辛亥革命後,官員著中山裝、長袍,出門或以轎車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裝革履,使用懷表、座鍾、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禮儀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見到達官貴人要下跪作揖,畢恭畢敬,官場更有各種繁文縟節。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場儀節,見面行握手、抱拳或舉手禮;在婚姻禮俗方面,少部分人沖破封建舊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似往昔之鋪張;在教育方面,新型學校增多,還建立了女子學校。許多華僑熱心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一些民間陋習如停柩不殯、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賽會等被明令禁止,雖然其中有的習尚因令行不止而遠未消除,但已大有減少。在廣大農村,傳統歲時節慶、生產習俗、民間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動仍無多大改變。但總的趨勢是封建性減弱,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居主導地位。

(六)1949年以來: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的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繫上,根本改變舊社會窮人與富人、下級與上級的等級尊卑關系,確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關系,大家以「同志」互稱,友好相處,互助合作。共產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了舊時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群眾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踴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蔚然成風。在生產習俗上,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舊時的求神治病、禱告祈雨等愚昧落後習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習俗上,城鎮居民多著列寧裝、中山裝,農民穿本地裝,尚青、藍色;出門旅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舊時的坐轎、騎馬現象明顯減少,以至消失;生病求醫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共識,舊時「信巫不信醫」的陋習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氣力徹底杜絕吸食鴉片、賣淫嫖娼、纏足等丑惡現象。在婚姻禮俗上,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事新辦,逐漸蔚然成風;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婚事大操大辦,受到抵制和輿論批評;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流行數千年的童婚、溺嬰、納妾等行為被明令禁止。在喪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勵喪事從簡。農村雖沿襲土葬,但風水堪輿、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漸淡化。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推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歲時節慶上,仍保留傳統節日,其內容已賦予新時代特色,更加豐富多彩。除表演舞龍、舞獅、演戲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鋪張浪費、祭祀鬼神等舊俗逐漸淡化。遇公歷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歡慶節日,城鄉一般要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游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而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個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還十分重視對畲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本省少數民族的狀況進行調查和民族采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少數民族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發展,一些陋習也逐漸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地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嚴重扭曲。傳統節日除春節外,多被禁革,過春節也要「革命化」,除夕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一不準舞龍、舞獅,不準演唱傳統戲劇;人們服飾單一,傳統的旗袍等服裝均被禁止。各地廟宇大多被摧毀或封閉,或改為倉庫、學校,菩薩、神像均被搗毀,甚至許多文物、藝術品也被作為「四舊」加以破壞、燒毀,等等。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撥亂反正,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隨著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事業的不斷發展,福建一些傳統民俗得到恢復,同時形成一些新風尚。在生產方面,自落實農業生產責任制後,農民自覺學習新技術,普遍使用農葯、化肥、農膜、農機具和優良品種,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生產結構,實行多種經營,積極發展商品經濟,出現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種養專業戶。鄉鎮企業興起,改變了幾千年來農村的經濟結構,深刻地影響著廣大農民的生活;在生活習俗方面,逐漸改變服飾單一的狀況,款式、花樣千姿百態,青年人更加講究穿著打扮,美容店在城鎮隨處可見。飲食追求多樣化,風味小吃得到恢復,軟飲料和西式食品進入尋常百姓家。逐漸富裕起來的城鄉居民講究住房舒適、寬敞,城鎮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鄉村也建起水泥樓房。家用電器在城鎮已經普及,在廣大農村也漸漸多起來,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婚姻和生育的觀念發生根本變化,「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只生一個好」、「男女都一樣」等新觀念已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計劃生育成為新風尚。城市基本上廢除土葬,普遍推行火葬,葬俗也日趨簡朴。傳統節日得到恢復,節慶活動的內容愈加豐富多彩,有些節日還舉辦商品展覽會、物資交流會、經貿洽談會,卡拉OK、舞會、電話拜年、喜慶電報、饋贈鮮花等新時尚滲透到傳統節日中;在宗教信仰方面,信仰自由的政策重新得到確認,被破壞或禁廢的寺廟迅速恢復開放,修葺一新,宗教活動逐漸納入正常軌道。與此同時,封建迷信活動也死灰復燃,在個別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勢。另外,曾被破除的陳規陋習諸如婚喪喜慶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變相買賣婚姻等在一些地方有所抬頭。總之,陳規陋習的徹底破除,社會主義新風尚的真正形成,尚待時日。

二、福建民俗特徵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的內容與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只是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並以傳統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福建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徵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個來源: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漢之前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秦漢以後,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唐朝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其二)對唐前期閩南地區民族融合的情況作過這樣的描述:「漳北遙開郡,泉南久罷屯。歸尋初旅寓,喜作舊鄉鄰。……土音今聽慣,民俗始知淳。……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相訪朝和夕,渾忘越與秦。……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藝文》)閩越族的部分習俗成為歷史遺跡,還有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它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志稱:五代時,閩北多為江北避亂之民,所以「備五方之俗」(《八閩通志》卷3《地理》),閩西也「由唐歷宋,風聲氣習,頗類中州。」(陳一新《贍學田碑》轉引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志》)福建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

3.少數民族習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為世界著名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載:「胡賈航海踵至,其富者貲累巨萬,列居郡城。」(清·光緒《泉州府志》卷75《拾遺》上)他們有自己的學校--「番學」,信仰伊斯蘭教,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些外來民族雖然後來基本上與漢族融合,但一些特殊習俗卻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傳入福建。特別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漢族民俗固然為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自成體系的,如閩越族的一些習俗就被漢族所繼承。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閩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入閩的漢族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相當普遍。《閩書》載:「福州……田則夫婦並力而合作,女作多於男。女人能轎,取女轎三十戶以應內宮之役。」(《閩書》卷38《風俗》)晉江的「婦女芒屩負擔,與男子雜作;百工技藝,敏而善仿。」(清·乾隆《晉江縣志》卷1《輿地誌·風俗》)閩越族的部分後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獨特習俗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漢族民俗,並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

2.不同地區漢民俗的融合。中原漢人遷徙福建,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以中州移民為主,還有不少是來自其它地區的漢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些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福建後,漢族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港,「民夷雜處」,「市廛雜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謝泉州到任》)泉州漢民對外來文化博採廣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地區的,除道教、佛教、民間宗教及其他民間信仰外,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各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這些外來的宗教不但為僑民所信仰,在漢族中也擁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相處,互相交融滲透。

(三)區域性

福建漢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區,由於他們入閩的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帶來的中原漢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入閩後,又因與當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等原因,逐漸形成許多不能相互通話的方言區。連城、清流、大田等山區縣,竟然沒有本縣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鄉村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紛繁復雜著稱於世,在中國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區流行。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區而存在著差異。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內流行,媽祖的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爺、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客方言區,等等。
在同一方言區內,不同府、縣的民間信仰又有所差異。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輔順將軍馬仁、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義將軍倪聖芳、輔仁將軍沈毅的宮廟在漳州府屬各縣較多,廣澤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擁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區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各府、州、縣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在同一縣內,每個鋪、境、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鋪94境,鋪有鋪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廟130多座,奉祀著100多尊神靈。境主神的神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民俗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其一般的內容與形式,對絕大多數社會成員來說,具有無形的約束力,即所謂「約定俗成」。但在具體的民俗活動中,在操作上並非整齊劃一的,有著一定的可塑性,一般可繁可簡,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可能進行取捨選擇。福建民俗繁簡程度的差別相當大,一般說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各種儀禮比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繁縟,達官貴人、富豪之家比貧窮之家講究排場。以婚喪喜慶為例:自唐至清,「六禮」作為基本的婚姻禮俗普遍為百姓所接受,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差別很大,達官貴人、富豪之家嚴格遵循「六禮」,儀禮繁瑣。而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絕大多數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閩南地區更甚,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之說。但閩南地區的不同市縣,或同一市縣的不同鄉村、同一鄉村的不同人家,喪葬禮俗的繁簡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更不敢奢望舉行壽誕之禮,能煮碗壽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甚至終生沒做過一次壽誕。類似的情況在福建的民俗中普

㈦ 春節福建自駕游

如果你真想去的話就不要聽兩種人的話,一個是導游,另一個就是說某地方不好玩的人的話,這兩種人都是不知道玩的。

1、福建武夷山的岩茶和丹霞地貌一樣迷人,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去蛇園看看,找真正的農家,不要聽街上拉客的胡說。
2、客家土樓,漳州的華安南靖,龍岩的永定,都有,很棒,那是人類生存智慧的閃光點;客家的圍龍屋,與土樓交相輝映,九廳十八井,最能體現漢文化中的左昭右穆的大族聚居特色,屋前塘屋後圍,風水之說流傳。
3、廈門是一個小資城市,秀麗如少女,一身外洋氣質,彭浪嶼上的領館風情,東南為之傾倒。
4、泉州更是廈門之後必去之處,如果廈門代表的是閩南文化中的精英,那泉州就會更加的生活化一些,更多草根的動人。美麗的惠安女身上藍白黑,風情萬種,秀美的尋浦女更是用花枝紀念祖輩曾居洛陽的記憶,節時的泉州定然花香滿城。開元寺兩石塔更是迷人,上頭的雕刻宣講的是一堂無聲的民俗課。
5、福州,福建的人文中心。煙台山桃花山的領館區和巷陌,走一遍會穿梭時空;沉浸在江水中央的金山寺,那上頭的朝陽落日,會讓你感悟人生;三坊七巷之中曾走過禁煙的林則徐寫《與妻書》的林覺民,還有冰心女士;羅星塔下或者還可以緬懷一下馬江之戰。聽一聽閩劇,看一看從光州固始來的漢人們現在都長成什麼樣子了。

福建多好玩,幾句話如果講得完,那就真不好玩了,只看你會玩不會玩。

㈧ 誰能提供幾條春節在福建省內一日自駕游的路線!

福建省內自駕游 七大路線
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玩就玩,隨心所欲,這就是自駕游的魅力。為了方便車友們出行,我們的自駕游版又和大家見面了,這期先推薦給大夥的是省內八大經典自駕路線。

1 、永春牛姆林,安溪清水岩

行車路線:廈門—泉州—南安—安溪—湖頭鎮—橫口鎮(牛姆林)—湖頭鎮—蓬萊鎮(清水岩)
具體行程:從廈門出發,到安溪(約60公里)。繼續走省道經過湖頭鎮、劍斗鎮、橫口鎮,再往北走2公里就到了牛姆林(約130公里,全程需4個小時),晚可住牛姆林。返回湖頭鎮(一個半小時),往金谷鎮,轉縣道到達蓬萊鎮,清水岩就在鎮上。
景點推薦:牛姆林是在閩南地區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景區還有高空索道、滑草、射箭等遊玩項目。清水岩供奉的是中國百仙之一的清水祖師,它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之地。

自駕游提醒:

住———牛姆林比較適合夏天或者秋天遊玩,夏天是避暑勝地,秋天可以摘蘆柑。冬天的話可能比較寒冷,建議住賓館,不要住小木屋,怕寒氣重。
吃———永春的小吃很多,特別值得推薦的是榜舍龜、石鼓白鴨湯和甜甜的白米曲酒。安溪有名的特產除了茶葉,還有湖頭米粉、工藝竹編、藤編等。

2 、德化九仙山、石牛山、岱仙瀑布

行車路線:廈門—泉州—豐州鎮—洪瀨鎮—永春縣—德化縣—赤水鎮(九仙山)—南埕鎮(石牛山)—岱仙瀑布
具體行程:從廈門出發,走省道,途經豐州鎮、洪瀨鎮、梅山鎮、永春縣,到達德化縣城(約110公里)。繼續往西走30多公里,到達赤水鎮,吃午飯。中午直接上九仙山,上山路程有10公里;從德化縣城出發,往東走,途經赤水鎮、南埕鎮(四五十公里),然後就順著旅遊路線牌上石牛山(約22公里),下山,往水口鎮方向走,距離水口鎮還有約2公里,就可以看到岱仙瀑布了。

景點推薦:石牛山上很多岩石都有神奇的傳說,且山洞也很多,可以四處轉悠。而岱仙瀑布為華東地區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如果是夏天去自然可以去玩玩水、沖沖瀑布。去九仙山的路上就有經過戴雲山,戴雲山是自然保護區,不是旅遊區,所以車子只能開到半山腰,要步行上去,比較艱難。德化冬天還時有下雪,對很少見到下雪的福建車友來說,雪景自然別有一番風味。

自駕游提醒:

住———據說德化家家戶戶都有兩條水管,一條冷水,一條熱水直接引自山上的溫泉,所以家家戶戶都可以泡溫泉的。如果在德化住宿,賓館里也都有泡溫泉的設施。但是下雪的地方還是不推薦自駕車去,因為南方人都不習慣走結冰或下雪的道路,容易打滑,很危險。

行———上石牛山的山路有22公里,都是急彎,而且路面只有4米寬,山海拔又有1700多米,所以很陡峭,車主一定要小心。休閑購物的話,德化的陶瓷當然不能錯過。

3 、永泰青雲山、閩侯十八重溪瀑布

行車路線:廈門—泉州—莆田(下高速)—永泰縣—嶺路鄉(青雲山)—赤壁—呂溪龍山—閩侯南通(十八重溪)

具體行程:廈門上高速,莆田下高速(170公里)。走324國道穿過莆田市區,往福州方向,經過西天尾鎮、秋蘆鎮、白沙鎮、庄邊鎮,進入永泰縣,直接到嶺路鄉(70公里)。青雲山風景區就在嶺路鄉里;從永泰縣城出發,走省道往閩侯方向,一路經過赤壁、呂溪龍山,進入閩侯南通的十八重溪。

景點推薦:青雲山主要是看瀑布了,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落差80多米的青龍瀑布。還有一線天、白馬雙溪、白馬瀑布、水簾仙境等經典景點,春天多水季節去好。赤壁景區也是看瀑布,從永泰到閩侯的一路都是景點,可以一路玩下去。閩侯的十八重溪是現在很多福州人特別喜歡去的地方,春天去可以垂釣,夏天則可以游泳。有些戶外運動愛好者來這里組織溪降等戶外運動。

自駕游提醒:

游———永泰在很小范圍內就聚集了許多好玩景點,有探險精神和時間的車主可以慢慢探索。玩個兩三天是不夠的。其景點也比較分散,最好請導游指引。

吃———在永泰不要忘了帶些蜜餞回來配茶,永泰的李干真是百吃不厭,還有栗子也非常誘人。

4 、三都澳、楊家溪、太姥山

行車路線:廈門—泉州—寧德三都澳(下高速)—霞浦縣楊家溪—太姥山

具體行程:從廈門大高速路口上高速,往福州方向一直走,到寧德高速公路「三都澳出口」下高速;赴三都澳礁頭碼頭(水泥路面,約8公里);後開車赴楊家溪,牙城下高速(高速100公里+省道約16公里);還需要穿過一大段鄉間小路。從楊家溪去太姥山,在牙城上高速,經秦嶼鎮上太姥山。

景點推薦:三都澳不僅是著名的深水避風良港,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景區周圍有著名的斗帽風景區及「將軍頂」「筆架山」「海上仙猿」等風景名勝。在三都島可以看到曾經的西班牙哥特式天主教堂、修女院;楊家溪漂流全程有16公里半,春天的溪水飽滿,綠樹抽芽;秋天滿山楓葉紅遍。這兩個季節的楊家溪最美。太姥山石景林里,有各種民間傳說。

自駕游提醒:

吃———在海上漁排餐廳可以吃到人工養殖的海鮮珍品大黃魚。

行———下高速進入霞浦縣城後,一路都有風景區的路線提示,照著開就可以了。但是要穿過一個比較繁榮的市場,然後走的都是比較狹窄的鄉間小路,所以這段路車子要小心慢行。

5 、龍岩青山綠水游

行車路線:廈門—龍岩—雁石鎮(龍洞、天宮山)—連城(冠豸山)—培田(古民居)—培田會議遺址—小池鎮(上高速)

具體行程:廈門林後上高速,到龍岩下高速(200公里);下了高速就進入往漳平方向的省道,走到雁石鎮,然後順著旅遊路標再走20多公里到龍洞。天宮山與龍洞方向相對,從雁石鎮往左走幾公里路就進入天宮山景區,上山15公里。從龍岩出發,走319國道到達連城冠豸山(160公里,需2個多小時)。從連城出發,途中可以拐到文坊、培田,看看培田古民居。然後拐出來走319國道,路過朋口鎮、新泉鎮、廟前鎮,到了廟前鎮可以拐進古田鎮看古田會議遺址,還是原路返回走319國道,到小池鎮直接上漳龍高速,回泉州。

景點推薦:龍洞是個天然溶洞,洞中有山,有水,大小石鍾乳千姿百態。天宮山是閩西著名的佛教聖地,海拔有2000多米,爬到主峰後就感覺像站在雲端上,漫步寺中,晨鍾暮鼓、梵音繚繞。冠豸山屬於丹霞地貌,山雖不高,風景倒還秀麗奇特,有號稱陽剛天下第一的石柱和陰柔第一的石門湖石縫。

自駕游提醒:

游———冠豸山的景點很多,要先跟導游講好,不然一些風景很好的險峰導游會故意省略。最好是先去後山坐船游石門湖,再登山從前山下,這樣不會擁擠,不需要等船。中午湖上有陽光,傍晚再到山上看日落,逆游冠豸樂趣多。

吃、住———如果時間比較多,晚上可以住在天宮山上。山上寺廟有很多客房供遊人香客住宿,價格很便宜。

6 、玩轉三明

行車路線:廈門—泉州—沙縣—將樂—泰寧—永安—泉州
具體行程:從廈門或泉州晉江上高速,到達三明下高速(約3個小時)。走205國道到沙縣,游覽淘金山;從沙縣走省道,行車3個多小時,到達將樂,進入將樂白蓮鎮,上龍棲山,上山需半個小時;從將樂出發到泰寧上清溪,行車需5個小時,在上清溪漂流返回泰寧,前往大金湖,約30公里路。從泰寧出發,萬全鎮、黃潭鎮、南口鎮、白蓮鎮、明溪縣、莘口鎮,然後走205國道,直接到永安市,桃源洞在城北205國道
旁,約9公里。從永安走205國道,到三明上高速可返回泉州。

景點推薦:由於很少旅遊車隊會專門到沙縣,所以感覺沙縣的民風特別淳樸。將樂龍棲山上有梅花鹿養殖場。泰寧上清溪漂流,曲折穿梭、丹崖幽林,很原始純凈。大金湖的一步一景也名不虛傳。從泰寧到永安的這條路是特意挑選的,一路等於是沿河而行,路上景色綺麗,有十幾座大大小小的發電站,在明溪可以看到華東落差最大的水庫。

自駕游提醒:

行———在上清溪漂流時,只能把車子放在漂流口,漂完後,盡頭離出發的地方有20多公里,如果是集體出遊,可以派幾個人打的回去把車開到漂流盡頭。游大金湖也是一樣,在快接近下碼頭時船主一般會建議車主雇的士或摩托車返回上碼頭取車。沙縣到將樂這段路不好走,因為旁邊在建高速公路,破壞了原來的路面。白蓮鎮到明溪縣的路也不好。

住———在將樂龍棲山野營,全山海拔1600多米,而野營是在半山,早上起來氣溫是2攝氏度多,所以想野營的人一定要帶足衣物。而且冬天不要嘗試,可以住到山上的賓館。

吃———沙縣城裡有一個專門的小吃一條街,一兩百種小吃,就算是一樣的拌面和餛飩,那味道也是絕對和街邊沙縣小店裡的不一樣。

7、 武夷山

行車路線:廈門—泉州—南平(下高速)—建甌市—建陽市—武夷山市—桐木關(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具體行程:廈門或泉州華大上高速,往福州方向,到南平下高速(需3個半小時),走國道205線到建甌市,換省道約45公里到建陽市,繼續走省道約47公里進入武夷山市。再走30公里到桐木關,就到了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從泉州到武夷山,開車要大半天時間)。直接在景區吃午飯,下午開始游覽。

景點推薦:武夷山共有5個景區,一般是半天游一個景區,比較不會匆忙。天游峰是武夷第一勝景,有不登天游等於白游之說,但山高路陡,體力消耗比較大,要做好思想准備。而九曲溪是武夷靈氣所在,有不坐竹排等於白來之說。所以這兩個景點是一定要去的,且不要放在同一天。

自駕游提醒:

吃———武夷山有農家菜可以選擇。特別推薦辣味的嵐谷熏鵝、五夫田螺,特產有梅鄉的竹筍、武夷山岩茶、蛇類製品、紅菇等。

住———春節期間是旺季,所以旅店最好提前預訂。武夷山的賓館各個等級的都有,價格比較多集中在一兩百元左右。在武夷山度假區里,夜晚各種娛樂活動很多,酒吧、網吧、足浴一應俱全。推薦華夏民族城大型歌舞表演。

行———武夷山的旅遊道路建設已經很完善,走的都是高速和省道。景點很多,各個景點之間可以開車往返。

㈨ 春節去福建,哪裡比較好玩哦

廈門最不能錯過的地方當然是鼓浪嶼拉,還有幾個比較出名的就是南普陀,萬石山,集美旅遊區。小吃最地道的當屬水煮牛肉,還有煲仔飯、鷺發的木瓜船、美麗華的肉骨茶等等都不錯。
漳州最不可錯過的就是:漳 州 土 樓非常有地方特色,還有就是趙 家 堡、銅 山 城、陳 元 光 墓都很好玩。
小吃可以嘗嘗:九層粿、蝦仔炸、熏魷魚、芋仔飯等等。不過到漳州還有一個稱號就是「水果之鄉」那裡的水果好又便宜。
到泉州則可以到「泉州十八景」看看,具體的景點如下:
清凈寺、天後宮、清水岩、東關橋、老君岩、草庵摩尼教遺址、鄭成功陵墓、蔡資深民居、清源山、九日山、開元寺、洛陽橋、平橋安、六勝塔、靈山伊斯蘭、教聖墓
小吃:面線糊、肉粽、海螺、土筍凍最值得介紹的還是蚵仔煎。
福州較出名的景點就是:鼓山風景區、西湖風景區、壽山石文化觀光村、北嶺避暑山莊 等等
小吃:魚丸、蠣餅、注油鰻魚、還有佛跳牆。
以上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希望能幫到你,不過你才有起天的時間可能沒辦法到那麼多地方去,建議你選那些標志性的景點去,等以後有時間了再慢慢游覽。

㈩ 福建周邊春節期間有哪些好玩的比如三明。寧德,龍岩等地

江蘇就會有雪啊,08年廈門沒下雪嗎?但是這些地方下雪帶有偶然性,不會天天有。去北方好了,尤其是東北,整個冬天基本都會看見雪啊,尤其是黑龍江,旅遊這些地方的風景吧,不值得,太冷了,都被雪蓋了,還不如南方呢,樹啊,花啊,草啊,山啊的,還是南方的多,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就是了,看這些還是暖和天來。 \r\n \r\n冬季來北方唯一值得的是滑雪和看冰雕雪雕,中國只有這里黑爾濱才有(長春也有,但黑爾濱的出名更壯觀),也只有冬天的中國才有,看看這些最好在晚上看。來之前要看看天氣預報,非常的冷的!穿軍大衣不為過,還要穿棉褲棉鞋,帶厚帽子厚手套最好是棉帽面手套圍巾,最好只留兩隻眼看看,當然露臉也沒問題的啦!!因為那裡的冰塊有的都有1米厚,你想想是多冷吧。 \r\n \r\n另外最好白天去,晚上就住那附近,因為在郊區嘛,晚上回來不方便還特冷,除非你是跟團的有車方便的,住的就別擔心冷了,北方冬天的屋裡特暖和。對了,如果照相的話,因為太冷電池一會就會凍沒了,多帶一塊電池或相機了。祝你們玩的愉快!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