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義烏春節旅遊

義烏春節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2-07 21:31:09

Ⅰ 義烏小商品市場商戶春節後初幾商戶能到齊

農歷12就開市了 一般農歷12就都到齊了

Ⅱ 義烏稠江中心衛生院春節放假時間

醫院都有輪班的,不會放假

Ⅲ 有沒有人招幫他開私家車回家過年的過了春節在幫他開回義烏的

現在是春運期間,回家過年應該沒有幫開私家車的。

Ⅳ 義烏市春節習俗

當前位置:首頁→春節習俗→迎春

迎 春

根據華人的計時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點鍾開始,因此傳統的迎春時間多 在晚上11時正。不過,現代大多數人是在午夜12時正迎春。

一般華人仍有迎接財神爺的習俗,人們也在這一天涌到寺廟去許願或祈求平安。

飲食是人類本能的需求,也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中國飲食,獨樹一幟,舉世公認。對於中國這個最講究吃的國度來說,飲食的重要性遠在男女之上。春秋時有人因為吃不到異味而殺了自己的國君,歷史上那麼多的人一頓飯花費萬錢,在歷史上的一些時代,飲食簡直就是中國人全部的生活。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 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一、面點的始源

面點,即正餐以外的小份量食品,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面點,包括主食、小吃、點心和糕點;狹義的面點,則將比較粗放的主食、部分小吃排除在外。從面點演變規律看,是先有主食、小吃、後有點心、糕點;從主食進化到面點,需要一段發展過程。

我國主食出現很早。「古人」或「新人」學會用火,在薄石板上烤食野生植物籽實的時候,就可視作主食的開端。雖然這種食品的十分簡陋,但它已具有麵食的某些屬性。經過幾十萬年摸索,到了新石器時期,先民能夠將舂去(麥夫)皮的整粒穀物烤、爆、煮、蒸、製成比較香美的飯、粥、羹、糗(穀物熬熟後晾乾搗粉),這又是主食的完善和發展了。屈家嶺文化遺址,發現一口口徑876厘米,高344厘米,容量6250立方厘米的陶鍋,經考證,這是5000——4600年前煮米飯的器具,一鍋可供50人吃。由此可見,那時的主食製作已是相當技術的。不過,在商代和商代以前,主食品種仍較單調,在公元前21世紀問世的甲骨文中,目前尚未發現有關精細麵食——面點的文字,所以如此,是當時物質技術條件還不能滿足面點生產的基本要求。

進入西周,由於農來生產的發展,則提供了較前充裕的原料(如五穀、五畜、五菜、五果、五味之類);由於手工業生產的進步,則提供了製作工具(如杵臼、石磨、石碓、蒸鍋、陶餅鐺、青鈾刀具等);再加上早期祭祀和筵宴的需要,有了一批專門從事廚務勞動的奴隸,早期面點始在宮廷中誕生。

根據目前的史料,西周到戰國早期的面點約近20種。它們的用料主要是用稻米和黍米。可整粒煮,可破碎蒸,還可製成糊狀烙;餡料有肉、蜜、酒和花卉,造型多系圓型,其屬性介於糕與餅之間;還有的則是將飯、粥、羹、糗等主食加以精製。它的品種有「面」(爆熟磨碎的大麥)、「糜」(米粉與肉醬煮糊)、「餌」(蒸糕或蒸餅)、「(飠侯)糧」(行軍的干糧)、「蜜餌」(加蜜的粉餅)、「酏食」(酒發酵餅)、「糝食」(米粉加肉丁制餅油煎)、「(米巨)(米女)」(蜜與米粉和成環狀煎熟)、「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以及「芳糗」、「糗餌」、「粉粥」、「糕糜」等。

二、面點工藝的銳變

進入秦漢魏晉南北朝,由於植物油問世,出現了精巧石磨、「火盛湯涌」大蒸籠、方便鐺烤爐、一次成型禽獸模具和鑿孔竹勺,普遍使用酸漿發酵法和酒粥發酵法,再中上「胡餅」工藝的引進,面點工藝發展發生銳變,形成中國面點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潮,標志主要有四:一是原料多系粉狀,米麥皆用,糕與餅的區別明顯。二是廣泛使用發酵工藝和模具成型,品種多達數十,風味各不相同。三是面條已系列,多為片狀、條狀或環狀,有蒸、煮、烤多吃法。四是創新品種特多,相繼推出包子、開花饅頭、發酵品、乳製品、蛋製品、果製品和蓮蓉點心,造型也較前講究。

漢魏六朝面點的興盛反映在兩個方面。

第一,記述面點的古書較多。擇其要者便有史游的《急就篇》、楊雄的《方言》、劉熙的《釋名》、崔宴的《四民月令》、高承的《事物紀原》以及《後漢書》、《晉書》、《齊書》、《荊楚歲時記》等。其中,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系統介紹了白餅、粉餅等20餘種面點的製作方法,首開食經詳載面點譜的先例;束皙的《餅賦》是我國第一篇謳歌面點的文學作品,裡面描繪了豚耳、狗舌、薄壯、牢丸等10餘個品種,將它們的色、香、味、形、介紹得淋漓盡致。

第二、花色品種豐富,有「胡餅(近似燒餅)」、「蒸餅」(最早的饅頭)、「湯餅(水煮揪面片)」、「截餅」(牛羊奶調和面團炸成)、「春餅(現代春卷的前身)」、「索餅」(較粗的濕面條)、「髓餅(用骨髓、油脂、麵粉制的爐餅)」、「環餅」(類似麻花)、「面起餅(酸漿發酵)」、「酒溲餅(酒粥發酵)」、「雞子餅(添雞蛋調制)」、「豚皮餅(先烙後煮)」、「蓬餌(早期蓮子糕)」、「棗(米備)(早期果餡蒸糕)」、「切面粥(面團製成棋子狀蒸熟,澆肉湯食)」、「粽子(用濃草木灰汁煮)」、「(米壹)(糯米和蜂蜜、棗子、粟子混勻,外包蘆葉蒸食)」以及「糕」、「金餅」、「劍帶」、「案成」、「粲」、「餛」、「水引」等。

三、面點製作的精細化

隋唐五代宋金元時期,是中國面點全大發展的新階段,有五個鮮明的特色。

第一,面點製作技術大幅度提高,面團,餡心、澆頭、成型和熟制方法都多樣化了。在面團方面,發酵面團有酵汁發酵、酒酵發酵、酵面發酵、對鹼酵子發酵四種;水調面團有冷水和面、沸水燙兩種;油酥面協和日趨成熟,還有綠豆粉皮、雞蛋面團等。在餡心方面,配製出了各種肉餡、菜餡、雜餡以及豆沙餡、水晶餡、蜜脯餡與果仁餡。在澆頭方面,葷素並用,有澆在面上的,有和於面團和中的。出現甘菊冷淘等珍品。在成型方面,可擀、可漏、可壓、可剪、可雕,注重模擬飛潛動植的圖形。在熟制方面,蒸、煮、煎、炸、烙、炒、燴諸法並用,還有石子饃、竹筒板等古法。

第二,出現規模較大的面點作坊和麵食店。象隋唐的長安,長興坊賣(飠畢)(飠羅),輔興坊賣胡餅,頒政坊賣餛飩,勝業坊賣蒸糕,專業化傾向明顯,出現面點名師「花糕員外」和「張手美」。五代的南京,推出「健康七妙」,春餅能照見字影,餛飩湯可以磨黑。發展到宋代,汴京和臨安都有專業餅店數十家,有的一家便有20多個爐子,甚至50多個爐子。

第三,花色品種空前豐富。改進的品種有100多餘種,象蜜糕、粟糕、糍糕、社糕、新樣、滿麻、寬焦之類;創新的品種有面(飠追)、薄脆、餃子、角子、河漏、水團、麻團、月餅、元宵、撥魚、燒麥、五福餅、卷煎餅、油炸果子、禿禿麻失等,其中,百味餅、古樓子、鶻突、雕酥、八方寒食餅和單籠金乳酥等都相當精緻。

第四、節日點心、筵席點心和食療點心受到重視。節日點心方面,除了漢魏六朝已有的春餅、粽子、重陽糕外,又增添二月十五的涅盤兜、重五的如意圓、伏日的綠荷包子、中元的孟蘭餅、臘日的萱草面。筵席的點心方面,一是多,二是小巧,象宋皇壽筵中便有雙下駝峰峰角子、蜜浮酥捺花、白肉胡餅、太平(飠畢)(飠羅)等10餘款;而《韋巨源食單》則有貴妃紅、漢宮棋、玉露圓、金鈴炙20等多品。食療點心多載入醫籍,知名度高的是神仙粥、牛髓膏、五味子湯和生薑末餛飩等50餘種。

第五,少數民族面點傳播快,中外面點進行交流。這時,契丹的年糕、金的軟脂、西夏的花餅、蒙古的溯羅脫因、維吾爾的天花包子,回回的哈兒尾、女真的高麗粟糕等都在中原流傳;同時中國面點東傳日本、西傳義大利,東南亞的婆羅門輕高面和西域的搭納等也傳入中國,飲市場相當活躍。

四、面點體系的形成。

中國面點發展到明清,出現了第三個高潮。其表現一是製作工藝的深化。不僅出現質地優異的「飛面」和澄粉,發酵方法與油酥面團完善,發明肉凍等特殊餡料,而且成型方法多達30餘種,並採用混合加熱法成熟。二是花式繁多,新品迭出。一方面舊有品種不斷擴充花色(象面條就推出抻面、刀削麵、五香面、八珍面、伊府麵、擔擔面、油潑面、鵝面、魚面等40多個花色),相繼載入各種筆記或食譜;另一方面,地方小吃脫穎而出,以特色風味獨領風騷(如金陵薄皮包、淮揚三丁包、蘇杭湯團、閩粵土筍等凍、湘鄂豆腐乾、馬蜀紅油水餃、雲貴餌絲、松滬南翔饅頭、徽贛鳥飯團、冀豫四批油條、甘寧泡兒油糕、京津狗不現包子、秦晉羊肉泡饃、冀豫四批油條、甘寧泡兒油糕、內蒙哈達餅、西藏的推、新疆的抓飯等。三是節令點心定型和筵席的點心的規范化。在節令點心中,幾乎二十四節,節節有食,月餅有幾十種,臘八粥各地不同;在筵席點心中,祭筵有供點,婚筵有喜點,壽筵有壽點,茶果席有茶占,滿漢全席有套點,東南西北,各成章法;特別是在民族酒筵中,民族點心五光十色,風情濃郁。

在這種情勢下,中國面點體系初步形成。面點有京式、蘇式、廣式三大流派;小吃有北京、天津、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廣東眾多分支;點心有北京宮廷御點、山西民間禮饃、蘇州市肆粉點、無錫太湖船點、揚州富春茶點、上海南翔花點、廣州早茶細點、杭州靈隱齋點、回民開齋節點、滿族敬神供點、蒙古氈房奶點、藏胞標花酥點等著名的系列,百花齊放,五彩紛呈。

五、面點生產的革新

辛亥革命之後,由於世界食品科技迅猛發展,飲潮流不斷變化,以手工方式生產的中國傳統面點面臨著挑戰。為了在競爭中圖強,面點生產工藝努力革新。首先是注意選用新型原料,如咖啡、蛋片、乾酪、煉乳、奶油、糖漿以及各處潤色劑、加香劑、膨鬆劑、乳化劑、增稠劑和強化劑,提高面團和餡料的質量,其次是近照營養衛生要求調整配方,低糖、低鹽、低脂肪、高蛋白、多維生素與礦物質;大力開發健美面點、滋補面點、食療面點和特殊工種的營養面點。第三是積極使用現代機具(如原料處理機具、成型機具、熟成機具、包裝機具等),改善成品的外觀與內質,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第四是開展科學研究,培訓技術人材,出版面點書刊,活躍做到配方科學化、營養合理化、生產機械化、風味民族化、儲存包裝化和食用方便化。這樣,面點在飲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為突出,愈來愈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在我國古代,酒被視為神聖的物質,酒的使用,更是庄嚴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廟、奉佳賓而不用。形成遠古酒事活動的俗尚和風格。隨釀酒業的普遍興起,酒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動也隨之廣泛,並經人們思想文化意識的觀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較為系統的酒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內容涉及人們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其形式生動活潑、姿態萬千。

酒與民俗不可分。諸如農事節慶、婚喪嫁娶、生期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酒都成為中心物質。農事節慶時的祭拜慶典若無酒,緬情先祖、追求豐收富裕的情感就無以寄託;婚嫁之無酒,白頭偕老、忠貞不二的愛情無以明誓;喪葬之無酒,後人忠孝之心無以表述;生宴之無酒,人生禮趣無以顯示;餞行洗塵苦無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情懷無以傾述。總之,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離開了酒,民俗活動便無所依託。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禮儀風尚就已緊密相連,並且公式化、系統化。當時,曲櫱的使用,使釀酒業空前發展,社會重酒現象日甚。反映在風俗民情、農事生產中的用酒活動非常廣泛。

夏代,鄉人於十月在地方學堂行飲酒禮:"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友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詩經·七月(豳風)》)此詩描繪的是一幅先秦時期農村中鄉飲的風俗畫。在開鐮收割、清理禾場、農事既畢以後,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屠宰羔羊,來到鄉間學堂,每人設酒兩樽,請朋友共飲,並把牛角杯高高舉起,相互祝願大壽無窮,當然也預祝來年豐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代風俗禮儀中,就有冠、昏(婚)、喪、祭、鄉、射、聘、朝八種,大多又酒冠其中,有聲有色。例如:男子年滿二十要行冠禮,表示已成為成年人,在冠禮活動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則用酒」(《中國文化史》),慶賀自己走向成熟。此間無論是味菁的醴,還是味濃的酒,都成為祝福生命的聖水。

周代的婚姻習俗,已經走向規范化、程式化,由提親到完婚,已形成系統,各個環節都有專門的講究,男子若相中某一女子,必請媒提親,女應允後,仍有納采、問名、納吉等過程。婚期至,「父醮而命之迎,子承命以往,執雁而入,奠雁稽首,出門乘車,以俟婦於門外,導婦而歸,與婦同牢而食,合巹而飲。」新婚夫婦共同食用祭祀後的肉食,共飲新婚水酒,以酒寄託白發到老的願望。周代時興射禮,雖等級有三,但「凡射,皆三次,初射三耦射;再射三耦與眾耦皆射;三射,則以樂節射,不勝者飲。」酒在射禮中成為敗者的懲罰之物,情趣無窮。

周代鄉飲習俗,以鄉大夫為主人,處士賢者為賓。活動過程中,「凡賓,六十者坐,五十者立」。飲酒,尤以年長者為優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風在以酒為主體的民俗活動中有生動顯現。

三代風俗禮製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它「集前古之大成,開後來之改政」(《中國文化史》,傳承沿襲,不少風俗現象仍保留至今,近現代民間習尚的婚禮酒、喪葬酒、月米酒、生期酒、節日酒、祭祀酒等等,都在周代風俗文化的「八禮」中尋到源。

時推風移,民谷活動因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其內容、形式乃至活動情節均有變化,然而,唯有民俗活動中使用酒這一現象則歷經數代仍沿用不衰。

生期酒:老人生日,子女必為其操辦生期酒。屆時,大擺酒宴,至愛親朋,鄉鄰好友不請自來,攜贈禮品以賀等。酒席間,要請民間藝人(花燈手)說唱表演。在貴州黔北地區,花燈手要分別裝扮成鐵拐李、呂洞賓、張果老、何仙姑等八個仙人,依次演唱,邊唱邊向壽星老獻上自製的長生拐、長生扇、長生經、長生酒、長生草等物,獻物既畢,要恭敬獻酒一杯,「仙人」與壽星同飲。

婚禮酒:提親至定親間的每一個環節中,酒是常備之物。打到話(提媒)、取同意、索取生辰八字,媒人每去姑娘家議事,都必須捎帶禮品,其中,酒又必不可少。婚期定下,男家又酒肉面蛋糖果點心一應俱全,躬請姑娘的舅、姑、婆、姨,三親四戚。成親時,當花轎抬進男家大院,第一件事就要祭拜男家列祖列宗,燒酒、豬頭、香燭擺上幾案,新人雙脆於下,主持先生口中念念有辭,最後把豬頭砍翻而將酒緩緩灑於新郎新娘面前。之後,過堂屋拜天地,拜畢,新人入洞房,共飲交杯酒,寄託白頭相守、忠貞不二的愛情。洞房儀式完畢,新人要雙雙向參加婚禮酒宴者敬酒表示致謝,此時,小伙們少不了向新婚夫婦勸酒,高興起來,略有放肆,逗趣、玩笑自在其間,婚禮酒宴充滿民間特有的歡樂情趣。

月米酒:婦女分娩前幾天,要煮米酒1壇,一是為分娩女子催奶,一是款待客人。孩子滿月,要辦月米酒,少則3、5桌,多則2、30,酒宴上燒酒管夠,每人另有禮包1個,內裝紅蛋、泡粑等物。

祭拜酒:涉及范圍較寬,一般有兩類,一是立房造屋、修橋鋪路要行祭拜酒。凡破土動工,有犯山神地神,就要置辦酒菜,在即將動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魯班是工匠的先師,為確保工程順利,要祭拜魯班。儀式要請有聲望的工匠主持,備上酒菜紙錢,祭拜以求保佑。工程中,凡上樑、立門均有隆重儀式,其中酒為主體。二是逢年過節、遇災有難時,要設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戶要准備豐盛酒菜,燃香點燭化紙錢,請祖宗亡靈回來飲酒過除夕,此間,家有以長幼次序磕頭,隨及肅穆立候於桌邊,三五分仲後,家長將所敬之酒並於一杯,灑於餐申述四周,祭拜才算結束,全家方得起勺用餐。在民間,心有災難病痛,認為是得罪了神靈祖先,於是,就要舉行一系列的娛神活動,乞求寬免。其形式仍是置辦水酒菜餚,請先生(也有請花燈頭目)到家裡唱念一番,以酒菜敬獻。祭拜酒因襲於遠古對祖先諸神的崇拜祭奠。在傳統意識中,認為萬物皆有神,若有擾神之事不祭拜,就不會清靜。(祭拜酒中的一些現象,因屬糟粕一類,在民眾中已逐漸消失。)

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說就是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我國的春聯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公元964年(後蜀廣政二十七年)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畫有神像的桃木板,舊時認為可以避邪)上題寫對 句,以試才華。可是,當群臣們把對句寫好給孟昶過目時,孟昶都不滿意。於 是,他親手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

新年納余慶 佳節號長春

Ⅳ 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進口商品館商家春節什麼時候放假

差不多到農歷12月26 左右放假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