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海南省統旅遊業數據

海南省統旅遊業數據

發布時間: 2020-12-07 20:47:33

『壹』 旅遊業占海南省GDP的百分比是多少

由海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和新華社海南分社共同編制的《海南國際旅遊島旅遊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海口市發布。
《報告》顯示,海南省旅遊業收入佔GDP比重遠遠高於全球和中國,2014年達到最高值14.47%,較基期增加了1.67個百分點,甚至高於廣州和北京這樣的大都市。也說明了海南旅遊資源的豐富性,也為海南的經濟發展定下一個良好的方向,周邊省區市用了40-50年的時間旅遊才發展到現在的水平,而海南卻用了十幾年時間,旅遊發展就達到了他們的水平。

『貳』 求1993-2009年海南省旅遊業從業人數以及旅遊業從業人員收入。

這些數據由於統計原因,沒有列入統計范圍,所以你是不可能找得到的。

滿意請採納

『叄』 哪裡能找到海南省旅遊業從業人員的數量情況啊最好是從2004年到2010年

可以從海南政務網上找海南年鑒啊,裡面有很多產業的,一般在網上都可以搜到

『肆』 海南省做啥生意適合90後除了旅遊業

分析一下,什麼生意你最適合做。你擅長的,自然就是你容易收獲的。創業回首先要定位自己答和市場的。根據你的特點選擇致富之路,道理都一樣,勤奮、專著!如果會成功。那必定在升出的價值里包含了你的辛苦。要把握好你的社會關系,當然是利用上關系。如果沒有太多關系,一般都是消費者忠實度比較高的行業,不容易受到關系的影響難以介入。包括,餐飲、娛樂、生產等行業。如果你要做個體,那校園小店、2元店、飲食業,是當今小投資見效最塊的快的行業。而且大小比較靈活。資金多了可以擴大。資金小的話夜市、地攤幾乎不要什麼投資。當然,還可以選擇網路開店.

『伍』 2008年海南旅遊業發展情況海南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2008年海南旅遊業發展情況
2008年海南旅遊業克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免簽證和落地簽證暫停等因素的影響,實現平穩增長,全年接待旅遊過夜人數2060萬人次、增長10%,旅遊總收入185億元、增長8%。
近年來,海南省景區(景點)的建設明顯加快,到2008年,全省共有各類旅遊景區、參觀點69家,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遊區等7處景區(景點)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景點)。與此同時,全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尤其是旅遊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進一步緩解。海口、三亞等五個城市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2008年,中共海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建設「國際旅遊島」旅遊發展戰略取得重大進展——國務院在2008年4月已函復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海南進一步發揮經濟特區優勢,在旅遊業對外開放和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積極探索,先行試驗,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海南發展旅遊業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國務院復函還批准海南省在海口、三亞、瓊海、萬寧四市各開辦一家市內免稅商店,以方便國際遊客旅遊購物。

海南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海南建省辦特區以來,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發展旅遊業,通過確立和實施「一省兩地」的產業發展戰略,將旅遊業作為海南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努力把旅遊資源的潛在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產業優勢。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海南省旅遊行業已擁有國內許多地方所不具備的資源、環境、政策和法律優勢,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功能齊全、協調配套的產業體系,以觀光為主,度假、會議為輔的海南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已初具規模。
海南省將在2018年,基本建成國際旅遊島。到時旅遊業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與國際基本接軌,旅遊服務基本達到國際水準,實現海南旅遊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高,而到2028年,海南將建成世界一流的國際旅遊島。旅遊產品達到國際水準,城市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現代服務業等適應世界發展潮流,綜合環境能滿足中外遊客的各種需求,成為國際熱帶海島度假休閑勝地。
中國投資網 2009-2012年海南旅遊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陸』 海南發展旅遊業給當地居民就業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一、海南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

隨著海南旅遊接待能力的持續增強,旅遊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產業對相關產業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以觀光為主,度假、會議為輔的海南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已初具規模。

(一)旅遊業發展水平。

一個地區接待遊客的人數和旅遊收入水平,是判斷該地區旅遊業發展情況的重要量化指標。2004年海南接待遊客1402.88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1372.02萬人次,佔全部來瓊遊客總數的 97.8 %;接待海外旅遊者 30.86萬人次,占遊客總數的2.2%。2004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11.01億元,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04.24億元,占旅遊總收入的93.9%。

(二)旅遊產業規模。

由於看好海南發展旅遊業的良好前景,社會各方面對海南旅遊業關注不斷增強,投資持續增加,旅遊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據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海南省從事旅遊經營的法人企業有 845家,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 7.78 %;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主營業務收入38.31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4.94 %;資產總額196.49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業單位604家, 客房總數50334間;床位103305張。住宿業中旅遊飯店296家,客房總數37119間,床位78705張。旅遊飯店就業人員31297 人,資產總額116.10億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業人員2729人,資產總額13.65億元。旅遊經營企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198家,占旅遊企業總數的 23.4%;私營企業 275 家,佔32.5%;外國和港澳台企業71家,佔8.4%;有限責任公司137家,集體企業55家,股份合作22家,聯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分別是22家、45 家和20家。這表明,海南的旅遊企業中私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呈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格局。

(三)旅遊產品開發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海南省不僅在發展旅遊業中逐步整合優化傳統的觀光旅遊項目,而且根據旅遊資源特點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精心營造旅遊熱點,突出發展休閑度假、會議旅遊、節慶活動等能充分體現海南自然、文化歷史特色的各種專項旅遊產品,有效提升了旅遊產品競爭力。一些特色旅遊項目在國內已有一定影響,取得良好的示範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遊區,是集海南生態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檔次較高、特色鮮明的旅遊觀光景區;以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為代表的一批建築風格各異的度假休閑酒店群落成了國內遊客冬季避寒的首選度假之地;博鰲亞洲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海南會議旅遊的興起和會議層次的提高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包括台達、亞龍灣、博鰲在內的省內16家各具特色的海濱型、山地型高爾夫球場的分布密度在國內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區(景點)的建設明顯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處景區(景點),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遊區等7處景區(景點)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景點)。與此同時,全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尤其是旅遊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進一步緩解,旅遊點的可進入性顯著增強,在交通、通訊、水電供應等方面,基本能夠滿足現代旅遊業發展和國內外遊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協調配套、功能齊全的旅遊設施供給體系。海口、三亞等五個城市也因此而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四)旅遊法律和產業政策。

旅遊法制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遊局組織制定了《海南省旅遊規劃大綱》;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國推出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訂《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遊市場管理規定》;並於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行了《海南省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總體規劃》目前也已獲得通過。與此同時,為加快開發海南的旅遊度假資源,國家還賦予海南許多鼓勵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如海南對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持普通護照參加5人以上的旅遊團隊,可以在15天內免簽證;國家還特許海南省擁有國際三、四、五類航權開放政策。所有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海南旅遊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首先,從旅遊產業的宏觀功能看,由於旅遊產業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業,也不是一般的第三產業,而是關聯度高、涉及面寬、帶動力強的綜合性產業。它在國民經濟和第三產業中處於一個產業群的核心地位,發揮著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核心作用。旅遊消費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購、娛等6個部門,而旅遊業的關聯帶動作用,不僅體現在直接為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景區景點帶來客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地帶動和影響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等行業發展,進而還能刺激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起到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國民經濟素質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遊增加值48.84億元,佔全省GDP的6.0 %,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4.6%。

其次,從旅遊產業的波及和連帶效益上看,海南發展旅遊業是建立在國民經濟較低水平之上的,作為先導產業,相對其他產業,旅遊業的效益不僅表現在旅遊收入上,還更多的體現在社會效益上。即利用旅遊經濟的綜合性的特點,通過對旅遊業的投入開發,可以帶動一定范圍內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全面發展。「旅遊搭台,經貿唱戲」就是在這種模式下旅遊業功能的形象化說明。例如,海南旅遊業與房地產業的互動作用在這幾年表現得相當明顯。不少經濟條件優越的國內遊客利用黃金周旅遊期間在三亞和海口等地購置房產,從而帶動了當地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城鎮經濟結構出現歷史性變化。旅遊房地產已逐步成為海南房地產業在國內促銷的品牌和優勢。

第三,從旅遊行業的特殊性來看,由於旅遊業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決定了旅遊業是一項勞動密集型行業。2004年全省旅遊企業直接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由於旅遊業的帶動性強,許多相關產業都可以藉助於旅遊市場的持續繁榮而活躍,開拓消費領域,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員,形成地方就業的主渠道。

此外,旅遊業相對於其它行業而言,所需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資金投入不大,成效較快,適於文化技術相對落後、資金缺乏而又急於擺脫困境的中西部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的需要。通過旅遊業的開發,與外界進行人員、信息、技術及資金的交流與溝通,可以帶動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的山區其他經濟產業的開發與建設,對於主要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邊遠山區,能夠直接起到幫貧解困、弘揚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說旅遊業是關聯全社會的產業,旅遊業的發展與衰弱,已經不是旅遊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影響國民經濟全行業發展的問題。

『柒』 從海南省發展全域旅遊中我們可以得到全域旅遊與產業融合怎樣的關系

以旅遊業為發展核心,帶動了農工商發展,各要素重新配置後,又影響旅遊業的發展。
傳統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關系。

『捌』 海南省旅遊職業學校

這個沒有強制要求。
海口旅遊職業學校是海南省海口市教育局與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局1993年聯合創辦的一所綜合性旅遊中等職業學校,是北京市西城區旅遊職業教育集團成員校,是海南省一級示範校,是教育部評估認定的「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全國德育工作先進校」;2002年被教育部等三部委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玖』 海南儋州旅遊業發展的好嗎

儋州市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悠久的歷史給儋州市留下了眾多古跡,並且多為宋代以前的古跡,如漢代伏波井、中和古鎮、東坡書院等。儋州本地居民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下,這里的人民愛好吟詩作對,使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有許多民間詩社。儋州人也喜愛唱歌,其中儋州山歌和調聲最為盛行,「儋州調聲」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石花水洞地質公園位於海南省儋州市國營八一總場的英島山下,距儋州市30公里,是目前我國成功開發的緯度最低的天然溶洞,形成於140萬年前。整個景區由內景區、石林景區和熱帶果園觀光景區三部分組成。是一個集科考、觀光、科教為一體的綜合性園林景觀。洞內有石鍾乳、石筍、捲曲石、單晶方解石花等極具觀賞和科學價值的景物,其中捲曲石被專家稱為「國家極品石」。水洞曲折蜿蜒,光怪陸離,五彩斑斕,在水洞輕舟漫遊,猶如遨遊龍宮,美不勝收。
2,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被批為旅遊景點。海南千年古鹽田被譽為最早採用日曬的制鹽場,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間制鹽工序的古鹽場。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鹽田村仍有30多戶鹽工,每天都在這片鹽田上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古老方式勞作。
3,熱作兩院植物園位於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鎮西郊,是中國熱帶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植物標本園,佔地32公頃,1958年建立。被中外譽為「熱帶植物王國」。
4,中和古鎮位於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為儋州州治,是海南比較古老的一個小鎮,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謫居三年於此。由於蘇東坡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幾百年來,這里的人都很愛吟詩作對,中和古鎮享譽「詩對之鄉」。這里古跡不少,鎮東有東坡書院、桄榔庵、東坡井等,宋代建築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兩個城門,可見當時的宏偉規模。
5,白馬井古跡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主要景觀有「白馬湧泉」和伏波將軍廟。傳說漢代英雄馬伏波將軍南征時,因將軍的白馬用蹄刨沙湧出清泉而得名。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漢代雄而造伏波廟設伏波井。
6,磷槍石島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西部沿海,是由珊瑚、貝殼、海灘崖、次生珊瑚礁組成的珊瑚島,屬珊瑚礁分布區的北緣,周邊海域有珊瑚26種,活珊瑚覆蓋度在5%左右,礁盤面積3.3平方公里。地處恆大海花島西部約5.8公里處,四面鄰海,為海南國際旅遊島西部黃金海岸的重要節點。

『拾』 海南旅遊業發展的怎樣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經濟增速達到22%,遠高於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有六項經濟指標居全國第一。借建設國際旅遊島之勢,海南大力發展服務型、開放型、生態型經濟,目前,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正在形成。2010年以來,海南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其中一是旅遊業呈強勢。由於近年來海南加快實施旅遊要素的國際化改造,目前已具備3000萬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亞市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級酒店,2009年共接待國內遊客近1000萬人次,國外遊客百餘萬人次,旅遊業收入佔全市總收入七成以上。而農民自辦的「農家樂」也成為農民經濟的重要來源,一個「農家樂」平均年收入都在近萬元。二是金融服務業看好。通過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農村信用社為農民實行小額貸款,組建村鎮銀行、成立農村商行等等舉措,海南金融業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銀行體系資金凈流入677.49億元,徹底改變了以往資金凈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國際旅遊島的大背景下,隨著大量島外居民來島購房,海南房地產業形成了候鳥式占房、長居型定戶、度假型暫住的新業態,以2010年一季度為例,海南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倍,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5.1%,其中對服務業增長貢獻率為48.9%,成為推動服務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動力。「綠色青山資源有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剔除粗放發展,走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之路。」這是海南人的共識。海南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建設了光伏產業基地和7個風電場;利用生物質能發展沼氣產業,建設了日產20萬立方米特大型車用沼氣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適宜用沼氣的60萬農戶全部用上沼氣。水泥生產是高污染的代名詞,海南昌江華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產線,,既改寫了生產水泥塵灰飛揚、濃煙四散的歷史,又開了利用廢氣余熱發電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產可降解塑料、華能海口電廠煙氣脫硫環保設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熱發電、金海紙漿回收利用鹼液等一系列循環經濟項目,發揮了經濟和環保雙贏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在企業、區域、社會三個層面,以及工業、建築、交通運輸、能源、旅遊等行業和公共機構中扎實推進循環經濟各項工作,為全面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和生態省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綠色經濟烙印的大棚農產品是海南設施農業的驕傲。海南多為坡地和旱地,農業生產受到自然條件限制,大棚這一農業設施的推廣運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設施面積已達15萬畝,年均增加超過1萬畝,其中大棚設施農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交易遠遠超過傳統農業。大棚不僅改變了農民靠天吃飯的命運,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蟲害,減少了農葯使用率,還能節水和減輕農業氣侯災害。根據海南省農業廳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南每年將新增大棚設施5萬畝。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