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春節旅遊產值

春節旅遊產值

發布時間: 2020-12-04 00:44:52

旅行過年!春節旅遊會不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

我覺得是的,因為很多的家庭都會選擇出去旅遊,而且老一輩的人都一般呆在家裡,所以在春節的時候,帶她們出去看看,是一個很不錯的決定。

⑵ 春節後旅遊是旺季還是淡季

這就看你的旅遊路線了~比如海南這些熱帶地區就是比較熱門的了~還有深港澳也是相對來說熱門
雲南也是~想去麗江的人不少~
若是去長江以北的就比較淡了~因為那邊四季分明~景色不如秋夏季的~所以也就淡一些~

⑶ 今年春節旅遊業還會繼續向好發展嗎

今年春節旅遊市場將持續紅火。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調查顯示:我國居民2018年第一季度出遊意願為83%,其中48.9%的遊客選擇在春節出行。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王曉峰在2月6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綜合市場預訂等情況預測,今年春節全國國內旅遊市場將達3.85億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60億元,同比增長12.5%。旅遊已成為廣大群眾歡度春節的重要方式,今年春節旅遊市場將持續紅火。

眾信旅遊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過年前出發的春節產品基本已經接近報名尾聲,各條線路售賣情況均已接近8-9成,長線目的地產品基本售罄。產品價格方面,凱撒旅遊內部人士表示:「春節黃金周線路價格基本穩定,受黃金周集中出遊,航空、境外接待成本上漲等影響,產品一般會有10%-20%的價格浮動。」

⑷ 春節旅遊的人多嗎

也不少,但是境外旅遊的人相比十一環境周要少一些。春節畢竟還是中國傳統節日,選擇在家過的居多,尤其是平日在遠離家鄉工作的人,即便去旅遊也不會去太遠的地方。不過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也選擇過年時去旅遊,相比十一人還是少一些的

⑸ 春節旅遊市場將持續紅火嗎

今年春節期間我國消費市場供應將保持平穩有序,國內外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春節旅遊市場也將持續紅火。

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調查顯示,我國居民2018年第一季度出遊意願為83%,其中48.9%的遊客選擇在春節出行。綜合市場預訂等情況預測,全國國內旅遊市場將達3.85億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60億元,同比增長12.5%。

節日旅遊將呈現一南一北「兩頭熱」,舉家出遊佔主流。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廣大遊客春節出遊的重要動機,以發現和探索為出遊動機的遊客佔比達到36%,表明越來越多的遊客更加追求旅遊品質。

推薦地區:

1、廣州+香港:推薦理由:春節的廣州幾乎是座空城,大家都出去旅遊了,那你就有足夠的理由到這里來,住宿便宜了,加上粵菜的發源地,廣州有著太多太多的好吃的東西,因為人少吃飯也不用等太長時間的位置,去個香港也方便,這些難道不是去廣州過春節的理由嗎?廣州周邊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肇慶1日游、開平碉樓2日游,以廣州為中心,順便去香港轉一圈,體驗一把香港的年味。

2、珠海+澳門:推薦理由:珠海是最合適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離澳門也只有一步之遙。春節期間,舒舒服服的在這里住上幾天,過過慢生活節奏,然後有一天,一步跨到澳門,利用各娛樂場之間的免費班車,來個免車費的澳門游,在享用異域風情的葡國菜後,小賭怡情一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⑹ 2018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幾億人次

2018年春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地黨委、政府積極努力,國家旅遊局和各地旅遊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積極做好假日旅遊工作。截至今日,春節假日臨近尾聲,全國旅遊市場「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運行的目標基本實現,節日期間無重特大涉旅安全事件發生,廣大人民度過了歡樂祥和的春節假期。綜合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和各地旅遊部門提供的數據,經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12.6%。廣東、四川、湖南、江蘇、河南、安徽、山東、廣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遊客人數居前十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鄉村過年火爆。假日期間全區星級農家樂共接待遊客9.2萬人次,同比增長28.1%。山水溝生態園、桃源農庄、鑫源農庄、牛家大院、海軍生態園、青銅峽清逸園等農家樂假日期間旅遊接待日日爆滿。雲南各地旅遊市場火爆。2月21日當天,全省共接待遊客519.69萬人,同比增長27.1%,實現旅遊收入32.6億元,同比增長21.6%。節日期間,麗江古城景區舉辦了新春花展,組織了「大研古城賀新春民族文藝展演」活動,每天舉辦打跳活動,讓遊客感受到少數民族的熱情年味,遊客紛至沓來。

⑺ 春節全國旅遊收入達多少億

據報道,2018年春節假期大幕落下,綜合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和各地旅遊部門提供的數據,經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12.6%。廣東、四川、湖南、江蘇、河南、安徽、山東、廣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遊客人數居前十位。

其中,各地新春祈福和民俗旅遊活動火爆,年味十足。山東省濟南千佛山景區舉辦以「祈福千佛山,登高賀新年」為主題的新年祈福活動;寧夏回族自治區假日期間全區星級農家樂則共接待遊客9.2萬人次,同比增長28.1%,山水溝生態園、桃源農庄、鑫源農庄、牛家大院、海軍生態園、青銅峽清逸園等農家樂假日期間旅遊接待日日爆滿。同時,長線遊方面,今年春節來遲,南北方溫差明顯,季節性旅遊主題更加突出。不少遊客利用春節假期,攜家人到北方賞雪玩雪,到南方感受春意,追求更有特色的過年體驗。東北、華北地區等多地滑雪場遊客接待量同比增長超過10%。此外,隨著居民旅遊意識的加強,對旅遊產品品質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度假游取代觀光游,成為廣大遊客的熱衷選擇。今年春節期間,郴州資興市唐洞街道大王寨村雄鷹體育休閑戶外營地便接待了大量遊客,東江城區和環東江湖周邊鄉村區域「那一年」「夢想花園」等一批獨具特色的民宿春節前預訂率超過了95%,入住率100%。衡陽工業博物館、世界鍾表文化博物館、衡陽啤酒廣場等工業旅遊景點頗受遊客歡迎。而貴州省則打造了溫泉康養旅遊產品,全省納入重點監測的33個溫泉景區,春節期間累計接待遊客36.1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28%和39.26%。

⑻ 春節了,去旅遊的人多嗎

比較多,不過也沒關系,你可以找一些好地方旅遊,比如海邊的度假酒店,不走傳統意義的跟團游,人多行程滿,基本都是坐車看風景。

也可以考慮一下出境游,雖然費用會達到幾千塊,但是絕對是合適的,比如斯里蘭卡,模里西斯,塞席爾,馬爾地夫最便宜的加錢也就6000~7000.。其實我們在國內游也得准備個3000以上,要是雙飛海南,也不會太便宜,所以可以考慮考慮。

求採納!

⑼ 2016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四川省旅遊總收入約為226億元,平均每天大約收入多少億

春節黃金周期時間一般指春運40天,這里總收入除以40天就是每天的收入了。226÷40=5.65億元。

⑽ 過年方式的變化,要有數據,謝謝啦!

新華網浙江頻道1月28日電 總有人經常提起小時候在農村老家過年如何如何熱鬧,或最近幾年到老家過年如何如何新鮮。在大家眼中,農村彷彿成了保持著傳統過年風俗和濃濃年味的一塊聖地。

的確,農村的過年最為朴實和熱鬧,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傳統習慣相對於城市保持的時間要長。但隨著我國社會變化的加快,從90年代開始,農村傳統的過年活動在慢慢地變化,有些持續了幾百年的活動慢慢地消失了,傳統意義中的「年」所具有的價值正在被淡化,人們逐漸用新的方式來度過新年。過年越來越被其它因素諸如經濟狀況和文化教育等所左右。

生活好了,吃穿自然不再講究了。家人團聚這一意義仍是十分重要的,無論多忙,外出打工或上學的人總要趕回來吃年夜飯。但最熱鬧的這幾天一過,很多人就早早回去了,氣氛馬上冷清了許多。

最近,我們在家在農村的50位在杭大學生中進行了一次關於農村過年方式變化的調查,他們切身感受著農村過年方式的變化,同樣,他們的想法,也預示著未來農村過年方式的變化,透視出農村社會正在發生著的變遷。

傳統方式漸行漸遠

年夜飯小家吃

在人們的印象中,在農村吃年夜飯,總是一大家人圍坐在大圓桌前,上首坐著祖父母,一家子人輪流向二老敬酒、祝壽。但現在這種情況可能有所改變。

接受調查的人中,在回答「最近幾年您家年夜飯在哪裡吃」這個問題時,只有13.3%的人回答「在祖父家吃」,6.7%的人回答「未分家,大家庭裡面吃」,加起來也只有20%左右,但是有70%的人回答「在自己家裡和父母一起吃」,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選擇小家過年。傳統的大家庭思想、四世五世同堂的觀念已經逐漸在農村淡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人們更加註重小家年的質量,而不是「大家」的形式。

這同時也反映出老人們的孤寂處境,分家以後,老人們平時和子女的見面機會就少了,要是吃年夜飯時也不能聚在一起的話,那麼老人心中會作何感想?對那些喪偶的老人來說,他們心中的孤獨尤甚。

過去農村普遍存在著逢年過節全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飯這樣的風俗,但現在只有36.7%的人表示還有這樣的習慣。傳統的農村社會,血緣是維系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條重要紐帶,現在隨著四世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分散為一個個小家庭,人們之間的血緣關系也不那麼緊密了,各家都有各家過年的打算,所以也就很難像過去一樣聚到一起吃飯了。

灶神還在送

送灶神、請祖宗、送紅包等活動過去在農村中總是很常見,現在仍有40%的人表示村裡還有「送灶神」的習俗,「請祖宗」有60%,「送紅包」有50%。這些習俗還是比較多地保留了下來。

過去很多農村都有「殺年豬」的習俗。小時候每當年關臨近,一些養豬的人家就把養肥的豬殺掉,小孩子是不準看的,被大人派去通知親戚鄉鄰們。殺好了豬,一半請親戚鄉鄰們吃,一半留給自己,過去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平時很少吃豬肉,所以殺一次「年豬」相當改善了一次生活。

但調查顯示這一年俗現在已經在逐漸減少,只有36.7%的人表示村裡過年還能見到殺豬。的確,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豬肉平時就可以經常吃,所以殺年豬就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義。只是這一習俗還有另一種意義,就是增進親戚相鄰的感情,現在不殺了,各家只顧自己吃買來的豬肉,濃濃的人情味也沒了。

與「殺年豬」一樣,「舂年糕」的風俗也已經衰退了,只有近1/3的人表示村裡還有這風俗,筆者老家現在也很難找到門前放著做年糕用的石臼和木柄石槌的人家了。

年貨腌得少

自己製作年貨的風俗也在改變,過去在為新年做的准備中,自己腌制或風干點年貨是必不可少的。年關將近,家家就會撐起一條竹竿,上面晾滿了處理好的魚、雞鴨、豬腿、臘腸等;此外家裡的鹽缽裡面,揭開蓋子你會發現白花花的鹽上面,也放上了一些肉或者魚之類的。但自從買來了電冰箱以後,雞鴨魚肉等都可以吃新鮮的了,臘腸等也可以買現成的,家裡嫌麻煩便都不做了。

調查也顯示,56.7%的家庭過年還在腌制年貨,風干年貨則只有近1/3的家庭在做了。過去雞鴨魚肉沒現在豐富,等到過年買太貴了,而且還可能買不到好的,因此每戶家庭都要提前准備;那時又沒有冰箱,只好風干起來或腌起來,這樣才能保證過年吃到豐盛的大餐。現在東西也豐富了,冰箱也有了,但是感覺怎麼也找不回那些東西特有的風味了。

送禮依然風行

像殺年豬、舂年糕、全家族一起吃飯、風干腌制年貨這樣的習俗,是與過去的生活環境緊密相聯的,時過境遷,這些風俗慢慢消失也是沒有辦法的。但有些風俗卻不容易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比如說送禮。

90%的受調查者表示近幾年過年期間送過禮。至於他們送禮的目的,77.8%的人認為是「農村的習俗」,也有近3/4的人認為「維系親戚間的感情」,可見傳統、人情在人們眼中還是很重的。

40.7%表示「對幫助過我們家的人表示感謝」。在農村,人們之間互相幫助是常有的事,現在更是如此,比如某家的孩子放完暑假要回杭州上學,另一家剛好有人要開車去杭州辦事,就可以搭一下便車;作為回報,這家在過年的時候可以帶點禮物拜訪那家,兩家的感情就拉近了。

隨著農村與外界的聯系日漸增多,這樣的事情肯定會越來越多的。人們基本上都是相互認識的,想外出辦點事情,可以先託人打聽打聽;要是有力不能及的事,村裡能人不少,可以請他們幫忙。所以人們之間的幫助只會越來越多,作為答謝的送禮也會越來越多的。

現在過年向城裡學

娛樂打牌看電視

調查涉及農村居民過年期間的娛樂方式,90%的受調查者選擇「看電視」,其次是打牌(73.3%)和打麻將(40%),超過30%的就這三項,說明農村居民空閑時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依然有待提高。此外有益於身心的「體育鍛煉」雖然只佔10%,但是說明居民們注重健康,注意提高生活質量的觀念已經在形成。

旅遊不是新鮮事

調查還涉及農村居民是否選擇過年時外出旅遊,結果表明有26.7%的家庭出去旅遊過,看來最近幾年的「旅遊熱」也影響到了農村。在出去旅遊過的人中,去過省內景點(除本地外)的最多,佔62.5%,其次是去過本地名勝(37.5%),去過省外的也佔到了12.5%。由此看出,居民大多選擇方便的短途出遊為主。

在傳統的意義上,過年主要就是待在家中,享受家人團聚的時光,要外出也是走親訪友,「旅遊過年」說明這種傳統觀念已經在改變了。

記得以前村子裡外出闖盪的人少,去過外面的人都被認為是「見過世面」的,村裡人往往會對他們投以羨慕的目光;村裡人對外面的了解少,對出門在外總是隱隱約約有著一種恐懼的心態。但現在隨著交通、通訊的發達,居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與外界的接觸也越來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外出也不那麼希奇了。隨著出去的人越來越多,居民外出也有了照應,想到某個地方去,總可以在那裡找到親戚熟人。以前出去,還擔心語言不通,但現在家家戶戶在看電視,普通話越來越為人們所熟悉,這個問題也不存在了。有了這些條件,在外旅遊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氣氛年輕人在鬧

「現在過年,都是年輕人在鬧了,同學聚會、朋友見面,你來我往添了不少熱鬧的氣氛。」一位受調查者這樣感嘆。

「臨近過年,我的簡訊、電話,以及QQ上的消息也多了起來,很多朋友、同學都問我什麼時候回家,讓我到他們家裡玩。上初中、高中時有很多農村的同學,去年春節期間,七八個要好的同學結成隊,輪流到各自的家裡面去玩,那幾天可真是過癮。要招待這么多客人,各家的父母忙得不可開交,但臉上總是笑眯眯的。」

調查問卷中顯示有26.7%的人表示過年是「與老友、老同學聚會的好時機」,這部分人多是年輕人,現在是他們在帶動這個過年的氣氛了,這與過去不同。

過去過年,老人是受關注的焦點。很多傳統的儀式,像祭祀祖宗、全族的人在一起吃飯,主角都是老人。現在隨著傳統大家庭的分解,全族的人吃飯也不大聚得起來了;祭祀祖宗的風俗仍在,但是這一傳統也隱隱有了「斷代」的危險。

老家的祠堂里,現在過年時仍然比較熱鬧,但在祝福祈願的都是老一輩的人,稍微年輕一點的很少,而且都沒有老人們那樣的虔誠。

一位被調查者說:「年輕人很少會想到主動去祠堂,我雖然每年都去那邊,但都是祖母提醒我去的。去了以後祈願詞我也不會說,是奶奶在一旁替我說,然後我跪下來向祖宗磕頭。去祠堂的年輕人少,而且多半是像我這樣外出讀書的,由老一輩陪同去,希望得到祖宗蔭庇,學業有成。很多年輕人都乾脆不去那邊了,嫌儀式太繁瑣,又沒什麼意思,祭祀的那幾天都早早地出去玩了。」

很多地方過去有過年時給老人磕頭的習俗,小孩子和年輕人在村子裡碰見老人都要磕頭,老人是備受尊敬的。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改變了,已經由向村裡所有老人磕頭發展到向自家的老一輩磕頭,也有人已經不在乎這種習慣了。

春節的「神聖」不會改變

團圓成第一要素

在接受調查的人中,73.3%的人表示過年是「與家人團聚的重要節日」,而當問及年初一最願意干什麼時,63.3%的人選擇「呆家裡」,這些說明在人們心目中,過年所代表的「團圓」、與親人團聚的傳統意義仍沒有改變。雖然農村的變化很大,但是受調查的農村大學生們都表示,春節在他們心裡的重要作用和神聖的價值不會改變。

只是在人們回憶中,過去的年是多麼的紅火熱鬧,它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它的重要性和全國范圍的喜慶環境使人們對年抱有一種期望——今年能像過去一樣的紅火、熱鬧。然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人們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過年了。人們的期望得不到滿足,便很容易會產生一種失落感。回到老家,經常會聽到很多人皺著眉頭說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

年味變淡是事實

調查中也反映了這一點,近2/3的調查對象認為「年味」越來越淡了。當問及年味變淡的原因時,42.1%的人認為是「傳統的過年方式過時了」。社會變化的速度在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加快,傳統的吃團圓飯、貼春聯、放鞭炮等人們已司空見慣的過年方式難以推陳出新,跟上變化的潮流。

有1/3的人認為是外出打工、上學的增多,人聚不齊。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員的流動越來越容易,人們的生活不再限於農村這個小圈子了。

還有1/3的人認為是「生活條件好了,平時已經過得很不錯,過年就不新鮮了」。傳統過年所具有的「改善生活」的含義已經失去了,如何過新鮮、有意義的新年,給「過年」這個「舊瓶子」中裝入「新酒」,是個亟待面對的問題。(據《浙江日報》/胡偉)
參考資料:全都包括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