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春節去旅遊好玩嗎
『壹』 我想過年時去舟山玩,有什麼好玩,玩五天的話,消費會是多少
來舟山玩最好的季節是夏季和秋季,冬天的話,舟山海風很大的,很冷的,海邊根本沒法去。舟山消費很高,普陀山,桃花島等等都很貴的.........
『貳』 舟山過年風俗
1、 滿櫥滿罐
年三十那天,每家每戶要將水缸、米缸都備得滿滿的,意為「滿櫥滿罐」,祈禱來年生活更加美滿,吃用有餘。
2、備年糕、「飯富」
定海舊俗,春節期間,到初五才能動用米缸;而且,春節期間還不能動刀。所以,要在年三十那天,蒸熟夠吃三至五天的米飯,俗稱「飯富」;女主人要切很多年糕、海蜇,備好新年裡要用的食物。
3、關門點燈
舊時,在年三十那天,一天忙完之後關門,天亮前不能再打開。然後,在每個房間都要點上蠟燭或油燈。人們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驅走,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4、 年夜飯
年三十晚,闔家團聚,長輩坐上位,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魚是不能少的,因為「魚」和「余」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以前,定海人桌上的魚品種很多,但至少要用一條完整的大黃魚。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年夜飯後,長輩開始給小輩分「壓歲錢」。
5、迎灶神
定海人在年三十晚上,還要迎灶神。灶神從天庭稟報回來,灶台神龕貼上新的灶神像,供上年糕、年羹(年羹是用年糕切成片,加芋艿和蘿卜起漿),供畢把年糕放在米缸上,謂「滿米缸」。此後米缸封存,待初五才能啟封。
6、掛年糕
將蒸熟的年糕切成小段,掛到各個地方:筷子、掃帚、拖把、秤鉤、犁、耖、耙、籮等器具上。意思是慰勞這些辛苦工作一年的器具,期盼來年「順順流流,年年有餘,萬事平安」。 在這一天,老鼠可以正大光明地出來吃這些年糕。
7、 守歲
守歲,在舊時定海也稱「照虛耗」,又稱「守爹娘完善」,因為傳說如果一連三年的年三十夜不睡覺,可修下世「爹娘完善」。除了在家中守歲之外,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廟宇庵堂坐夜守歲,祈禱菩薩保佑新年平安好運。
『叄』 舟山過年時的習俗
大年30晚上,長輩把壓歲錢放在晚輩的枕頭底下,這是每個舟山人做小孩子的時候最開心的事情。滿米缸,用一碗飯和一碗豆腐放在米缸里,豆腐表示田。正月初一是不可以動刀的,所以一般大年30晚上都動好了。動刀了老鼠要咬東西的。正月初一地不可以掃的,財氣掃掉類。所以很多有院子的,鞭炮一般都不去掃的。垃圾水也不可以倒掉的,油水都倒掉類。大年30把正月里的飯都燒好了,寓意為飯富家財。
舟山人大年30晚上是要祭祖的,俗稱「祖宗羹飯」,是除夕那天舉行的一種節慶禮儀,其實質是感恩祖先。在舟山人的傳統禮儀中,祖先是血脈,是根。若一個人忘了祖宗,則是大逆不道。所以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辦一桌最豐盛的酒席,並以最隆重的禮儀、最純結的心情來祭拜祖先。懷念先人功德,並希望能在先人的庇蔭下,在新的一年裡有個好收獲。
祭祖的程序,按舟山舊俗一般是,在除夕這一天,一切過年准備完畢,家裡環境要求整潔光亮,並貼上春聯。作為主祭人,一般是家裡的男性當家人,事前都要沐浴凈身,穿上乾乾凈凈的新衣服。供祭一般用八仙桌,大門要開著,便於祖先入屋、就餐。這一天的菜餚,需魚、肉、雞、鴨,五畜俱全,並要用大盆大碗盛著,還要豐盛,即意味「節慶圓滿」,也是子孫對祖先的最大敬意。上祭時,先燃香、點燭,爾後輪番斟酒,每斟上一次酒,主祭人都要向祖先祭拜,並念念有詞,說些吉祥話。一般程序要敬三次酒,也有一次敬完。在雞、豬頭上放蔥和小刀,便於分食。蔥象徵春天。到最後一次祭拜時,主祭人要帶領全家人向祖先跪拜,祭畢,要放三個炮仗。
大年初一,舟山人基本上不走親戚的,而是拜「墳頭歲」,是懷念已經逝去祖先的一種方式。拜「墳頭歲」時要擺上點糕點糖果,點上蠟燭、燒炷香。保佑他的子孫平平安安。」
『肆』 舟山的春節習俗
1、 滿櫥滿罐
年三十那天,每家每戶要將水缸、米缸都備得滿滿的,意為「滿櫥滿罐」,祈禱來年生活更加美滿,吃用有餘。
2、備年糕、「飯富」
定海舊俗,春節期間,到初五才能動用米缸;而且,春節期間還不能動刀。所以,要在年三十那天,蒸熟夠吃三至五天的米飯,俗稱「飯富」;女主人要切很多年糕、海蜇,備好新年裡要用的食物。
3、關門點燈
舊時,在年三十那天,一天忙完之後關門,天亮前不能再打開。然後,在每個房間都要點上蠟燭或油燈。人們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驅走,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4、 年夜飯
年三十晚,闔家團聚,長輩坐上位,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魚是不能少的,因為「魚」和「余」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以前,定海人桌上的魚品種很多,但至少要用一條完整的大黃魚。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年夜飯後,長輩開始給小輩分「壓歲錢」。
5、迎灶神
定海人在年三十晚上,還要迎灶神。灶神從天庭稟報回來,灶台神龕貼上新的灶神像,供上年糕、年羹(年羹是用年糕切成片,加芋艿和蘿卜起漿),供畢把年糕放在米缸上,謂「滿米缸」。此後米缸封存,待初五才能啟封。
6、掛年糕
將蒸熟的年糕切成小段,掛到各個地方:筷子、掃帚、拖把、秤鉤、犁、耖、耙、籮等器具上。意思是慰勞這些辛苦工作一年的器具,期盼來年「順順流流,年年有餘,萬事平安」。 在這一天,老鼠可以正大光明地出來吃這些年糕。
7、 守歲
守歲,在舊時定海也稱「照虛耗」,又稱「守爹娘完善」,因為傳說如果一連三年的年三十夜不睡覺,可修下世「爹娘完善」。除了在家中守歲之外,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廟宇庵堂坐夜守歲,祈禱菩薩保佑新年平安好運。
8、打果樹
打果樹,是非常有地域特色的習俗,現已罕見。吃完年夜飯後,家人就到種植果樹的地方,來「打果樹」,祈求自家的果樹來年能有個好收成。因為紫嶴是大貓島的主要產梨區,果園收入是居民主要的經濟來源。
參考資料:舟山-網路
『伍』 我從舟山出發春節准備自駕游最佳選擇
蕪湖
『陸』 春節帶媽媽從杭州去舟山玩,請推薦下吃的玩的,不想被人宰,本人愛吃蝦。
在舟山呆了七年,基本上舟山能吃的都吃了,能玩的都玩了。舟山有一千回九百多島,我去了有三十多個答,在舟山吃海鮮首選沈家門夜排檔,其次是定海夜排檔,不過操外地口音的攤主會多要錢,小心被宰哦。如果害怕被宰就去東港有一家綠峰排擋,做的不錯,價格也公道。
玩的話地方很多,不過去舟山不能不去普陀山,觀音道場,畢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舟山乃至是中國的象徵。按照名氣來說其次就是桃花島和朱家尖了,不過我覺得還是比他們名氣小一些的冬季到好玩,那裡據說是中國第一縷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天藍、海藍,純自然無污染,人間仙境一般,以前我每年去那裡住一個月,在當地結實了很多朋友,有海釣的,有寫生的,不過現在民風不如五年前純朴了,當年我剛去的時候,人們都很單純,吃了他們的飯給他們錢,他們都不好意思,現在人們學會開飯店做生意了。
『柒』 春節期間想自駕游,去舟山看海,有沒有熟悉的親給線路建議。我在崑山
我是舟山本地人,舟山可以玩的地方有沈家門漁港,在沈家門漁港可以看海景,吃海邊夜排檔,然後從沈家門出發,可以去普陀山朝聖,也可以去金庸筆下「桃花島」,還可以去朱家尖,看沙灘,海景和沙雕,這三個地方都要從沈家門出發,沈家門相當於大本營,一天去一個地方,因為都是島上,除了朱家尖可以從跨海大橋開車過去,普陀山和桃花島都需要乘船過去,普陀山主要可以去佛頂山,南海觀音,法雨寺,桃花島上可以去桃花寨,射鵰影視城,桃花峪,朱家尖可以去南沙、大青山等。朱家尖來去方便點,因為可以通車,普陀山和桃花島要把握好開船時間,避免錯過最後一班回沈家門的船,當然也可以住在那邊,不過個人覺得,還是住沈家門好,沈家門晚上熱鬧點,大概就這四塊地方了,三天基本可以玩遍,吃得方面,可以嘗試下沈家門晚上的夜排檔,在海邊的,有很多海鮮可以選擇,還不錯的,不過不要吃前幾家的,前幾家容易宰客,吃差不多中間的位置就行。至於住的方面,可以選擇沈家門的小賓館,如果是靠海邊的大賓館,可以看海景,一下賓館就是海邊走走,不過相對貴一點。三天,除掉交通費,大概需要2500左右吧。。。。
『捌』 春節舟山自駕游
要看樓主的宗教信仰,如果是佛教,那可以去普陀島或者桃花島,兩天剛剛好。至於住宿的話裡面可以解決。
『玖』 舟山的春節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 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准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 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准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