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海南水稻旅遊

海南水稻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2-01 03:01:20

『壹』 海南水稻常年種植面積是多少

2008年,早稻,全抄省播種面積193.4萬畝,晚稻全省種植面積將達到265萬畝。
http://www.hiagri.gov.cn/Html/2008-7-11/2_2127_2008-7-11_80921.html

『貳』 海南的水稻什麼時間種植,什麼時候收割

我在海南西部的儋州市,我爸爸是農民,一年他種兩造水稻,一般早造4月5號就是清明前後插秧回答(現在改為拋秧了)6月10號左右收割,晚造7月上旬拋秧10月中旬收割.水稻品種不同會有一個星期到10天左右的種植時長差距.
另:菠蘿在海南中部種植比較廣泛.

『叄』 海南開始大范圍試種海水稻了嗎

海水稻是我國育種專家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和常規育種方法選育出來的新型耐鹽鹼性水專稻。海南南繁基屬地將在今年首次全國大范圍試種,數億畝鹽鹼地有望成糧倉。袁隆平表示:海水稻如果擴大到一億畝,可以多養活8000萬人口!

2016年10月14日,膠州灣北部設立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袁隆平擔任主任和首席科學家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成立,該機構也是國內首個國家級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

『肆』 去海南收割早水稻應注意哪些事項幾月份去,

早稻通常是3月初到中旬,水稻一般是四個月為一茬,南方通常7月上旬雙搶,也就是搶收早稻搶種晚稻。目前只有海南可以年種三季,3月份早稻就收割了。呵呵

『伍』 為什麼海南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

一、海南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主要原因是海南島熱量高,水稻生長快,周期短。
二、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大於或等於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月份溫度仍達17~24℃,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中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三、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四、我國水稻種植分區;
水稻屬喜溫好濕的短日照作物。影響水稻分布和分區的主要生態因子:
①熱量資源一般≥10℃積溫2000~4500℃的地方適於種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適於種兩季稻,5300℃是雙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種三季稻;
②水分影響水稻布局,體現在「以水定稻」的原則;
③日照時數影響水稻品種分布和生產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變化,通過氣溫變化影響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應具有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應具有一定的滲透性,酸鹼度接近中性。
全國稻區可劃分為6個稻作區和16個亞區。
(一)華南稻作區
位於南嶺以南,中國最南部,包括閩、粵、桂、滇的南部以及台灣省、海南省和南海諸島全部。包括194個縣(市)(暫不包括台灣省)水稻面積佔全國的17.6%。
1.閩粵桂台平原丘陵雙季稻亞區
東起福建的長樂縣和台灣省,西迄雲南的廣南縣,南至廣東的吳川縣,包括131個縣(市)年≥10 ℃積溫6500~8000℃,大部分地方無明顯的冬季特徵。水稻生長期日照時數1200~1500小時,降水量1000~2000毫米。秈稻安全生育期(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始現期至≥22℃終現期的間隔天數,下同)212~253天; 粳稻(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始現期至≥20℃終現期的間隔天數,下同)235~273天。稻田主要分布在江河平原和丘陵谷地,適合雙季稻生長。常年雙季稻占水稻面積的94%左右。 稻田實行以雙季稻為主的一年多熟制,品種以秈稻為主。主要病蟲害是稻瘟病和三化螟。今後,應充分發揮安全生育期長的優勢,防避台風,秋雨危害;選用抗逆,優質,高產品種; 提倡稻草過腹還田,增施鉀肥;發展冬季豆類,蔬菜作物和雙季稻輪作制。
2.滇南河谷盆地單季稻亞區
北界東起麻栗坡縣,經馬關、開遠至盈江縣,包括滇南41個縣(市),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最南部的低熱河谷接近熱帶氣候特徵,年≥10℃積溫5800~7000℃,生長季日照時數1000~1300小時,降水量700~1600毫米。安全生育期:秈稻180 天以上,粳稻235天以上。稻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種植高度上限為海拔1800~2400米。多數地方一年只種一季稻,白葉枯病,二化螟等為主要病蟲害。今後,要改善灌溉條件,增加復種,改良土壤,改變輪歇粗耕習慣。
3.瓊雷台地平原雙季稻多熟亞區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島,共22個縣(市).年≥10℃積溫8000~9300℃,水稻生長季達300天,其南部可達365天,一年能種三季稻。生長季內日照1400~1800小時,降水800~1600毫米。秈稻安全生育期253天以上,粳稻273天以上。台風影響最大,土地生產力較低。雙季稻占稻田面積的68%,多為三熟制,以秈稻為主。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三化螟等。今後,要改善水肥條件,增加復種,擴大冬作,發揮增產潛力。
(二)華中稻作區
東起東海之濱,西至成都平原西緣,南接南嶺,北毗秦嶺、淮河,包括蘇、滬、浙、皖、贛、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陝西省南部,河南信陽地區,是中國最大的稻作區,佔全國水稻面積的67%。
1.長江中下游平原雙單季稻亞區
位於年≥5300 ℃等值線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東至東海之濱.包括蘇、浙、皖、滬、湘、豫、鄂的235個縣(市)。年≥10℃積溫4500~5500℃,大部分地區種稻一季有餘,兩季不足。粳稻安全生育期159~170天,粳稻170~185天。生長季降水700~1300毫米,日照1300~1500小時。春季低溫多雨,早稻易爛秧死苗,但秋季溫、光條件好,生產水平高。雙季稻仍佔2/5~2/3,長江以南部分平原高達80%以上。一般實行「早秈晚粳」復種。稻瘟病,稻薊馬等是主要病蟲害。今後,要種好雙季稻,擴大雜交稻,並對超高產品種下功夫,合理復種輪作,多途徑培肥土壤。
2.川陝盆地單季稻兩熟亞區
以四川盆地和陝南川道平原為主體,包括川、陝、豫、鄂、甘5省的194個縣(市)。年≥10℃積溫4500~6000℃,秈稻安全生育期156~198天,粳稻166~203天,生長季降水800~1600毫米,日照700~1000小時。盆地春溫回升早於東部兩亞區,秋溫下降快。春旱阻礙雙季稻擴展,已下降到3%以下,是全國冬水田最多地區,占稻田的41%。以秈稻為主,少量粳稻分布在山區。 病蟲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稻飛虱。今後,要創造條件擴種雙季稻,丘陵地區增加蓄水能力,改造冬水田,擴種綠肥。
3.東南丘陵平原雙季稻亞區
年≥10℃積溫5300℃線以南,南嶺以北,湘鄂西山地東坡至東海之濱,共294個縣(市)。年≥10℃積溫5300~6500℃,秈稻安全生育期176~212天,粳稻206~220天。雙季稻占稻田的66%。生長季降水900~1500毫米,日照1200~1400小時,春夏溫暖有利於水稻生長,但「梅雨」後接伏旱,造成早稻高溫逼熟,晚稻栽插困難。稻田主要在濱湖平原和丘陵谷地。平原多為冬作物—雙季稻三熟,丘陵多為冬閑田—雙季稻兩熟,均以秈稻為主,擴種了雙季雜交稻。稻瘟病,三化螟等為主要病蟲害。水稻單產比其它兩亞區低15%。今後,有條件的地區可發展「遲配遲」形式的雙季稻,開發低丘紅黃壤,改造中低產田。
(三)西南水稻作區
地處雲貴和青藏高原,共391 個縣(市)。水稻面積佔全國的8%。
1.黔東湘西高原山地單雙季稻亞區
包括黔中、東、湘西、鄂西南、川東南的94個縣(市)。氣候四季不甚分明。年≥10℃積溫3500~5500℃。秈稻安全生育期158~178天,粳稻178~184天。生長季日照800~1100小時,降水800~1400毫米。北部常有春旱接伏旱,影響插秧、抽穗、灌漿。大部分為一熟中稻或晚稻,多以油菜--稻兩熟為主。水稻垂直分布,海拔高地種粳稻,海拔低地種秈稻。稻瘟病,二化螟等為主要病蟲害。糧食自給率低,30~50%縣缺糧靠外調。今後,仍需強調增產稻穀,它是脫貧的基礎。低熱川道谷地應積極發展雙季稻。
2.滇川高原嶺谷單季稻兩熟亞區
包括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個縣(市)。區內大小「壩子」星羅棋布,垂直差異明顯。年≥10℃積溫3500~8000℃,秈稻安全生育期158~189天,粳稻 178~187天。生長季日照1100~1500小時,降水530~1000毫米。冬春旱季長,限制了水稻復種。以蠶豆(小麥)、水稻兩熟為主,冬水田占稻田1/3以上。稻田最高高度為海拔2710米,也是世界稻田最高限。多為抗寒的中粳或早中粳類型。稻瘟病,三化螟等為害較重。今後,在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帶積極發展雙季稻,在1200~2000米的谷地發展雜交稻為主的中秈稻並開發優質稻。
3.青藏高寒河谷單季稻亞區
適種水稻區域極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帶,其中雲南的中旬、德欽和西藏東部的芒康、墨脫等7縣,有水稻,由於生產條件差,水稻單產低而不穩,但有增產潛力。
中國北方稻區稻作面積常年只有3千萬畝,約佔全國水稻播種面積的6%,以下僅作概括性的介紹。
(四)華北稻作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關中平原以東,包括京、津、冀、魯、豫和晉、陝、蘇、皖的部分地區,共457個縣(市)。水稻面積僅佔全國3%。
本區有兩個亞區:1.華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亞區;2.黃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亞區。≥10℃積溫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約130~140天。生長期間日照1200~1600小時,降水400~800毫米。冬春乾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區多為一季中熟粳稻,黃淮區多為麥稻兩熟,多為秈稻。稻瘟病,二化螟等為害較重。今後,要發展節水種稻技術,對稻田實行綜合治理。
(五)東北單季稻作區
位於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及內蒙古東北部,共184個縣(旗,市)。水稻面積僅佔全國的3%。
本區有兩個亞區: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亞區;2.遼河沿海平原早熟亞區。≥10℃積溫少於3500℃,北部地區常出現低溫冷害。水稻安全生育期約100~120天。生長期間日照1000~1300小時,降水300~600毫米。近幾年來,水稻擴展很快,品種為特早熟或中、遲熟早粳。稻瘟病和稻潛葉蠅等危害較多。今後,要加快三江平原建設,繼續擴大水田,完善寒地稻作新技術體系,推廣節水種稻技術。
(六)西北乾燥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與青藏高原以北,銀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邊緣地帶是主要稻區。水稻面積僅佔全國的0.5%。
本區有三個亞區:1.北疆盆地早熟亞區;2.南疆盆地中熟亞區;3.甘寧晉蒙高原早中熟亞區。≥10℃積溫2000~5400℃。水稻安全生育期100~120天。生長期間日照1400~1600小時,降水30~350毫米。 種稻完全依靠灌溉。基本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耐旱粳稻,產量較高。 稻瘟病和水蠅蛆為害較重。旱、沙、鹼是三大障礙。要推行節水種稻技術,增施農家肥料,改造中低產田。

『陸』 為什麼海南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

海南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的原因:

  1. 海南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主要原因是海南島熱量高,水稻生長快,周期短。

  2. 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大於或等於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月份溫度仍達17~24℃,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中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3. (1)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2)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柒』 海南哪地方的水稻多什麼時間成熟

海南省是全來國重要的南繁育種基地,源被稱為「中國種子矽谷」。每年冬春兩季,來自全國各地的育種專家和科研人員雲集於此開展育種科研,目前全國已推廣的5000多個農作物品種90%來自海南南繁基地。為加速我省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提高全省水稻品質,我省決定,將在海南三亞市組建水稻育種中心科研試驗基地,提高我省水稻育種科研水平,為全省糧食生產提供強有力的優良品種保障。目前,基地選址、租用水田洽談等事宜正在進行中。

每年兩次收割,分別是5月中下旬和10末11月初

『捌』 海南種植水稻的地區在哪

三沙市,三亞市,儋州市,海口市,省直轄縣級行政區劃,海南種植水稻的地區在那。

『玖』 海南的水稻什麼時候收割

海南是一個非常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隨時都可以種,,因此也可以說什麼時候都能收,,只是因為水稻起碼也有100多天的生長期,因此一年最多隻能種三季

『拾』 海南水稻一年幾季

三季,不過一般都只種兩季水稻。冬季的時候就會種辣椒,花生,地瓜等經濟作物。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