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甘肅旅遊
① 甘肅冬天去哪裡旅遊既便宜又好玩
強烈推薦,最好過年期間去甘肅的甘南,如果記得沒錯應該是十五前後,很好,非常熱鬧!!!絕對不會後悔哦!!
② 甘肅旅遊春季去合適么會不會很冷
中新網甘肅敦煌12月27日電 (記者 馮志軍 楊艷敏)「奔跑吧,雅丹」迷你馬拉松、「玉門關懷古」百人詩朗誦、「走陽關大道,譜旅遊新曲」、「古城筆會」、「最美一瞬間」攝影大賽、鳴沙山趣味運動會……26日至27日,國際旅遊名城甘肅敦煌舉辦「冬春旅遊進行時」系列活動,冀催熱當地冬春季旅遊市場。
此次敦煌「冬春旅遊進行時」系列活動分別在雅丹、玉門關、陽關和敦煌古城、鳴沙山月牙泉等景區舉行,吸引了來自敦煌市屬景區、旅行社、賓館飯店等300多人參與。通過奔跑雅丹,詩詠玉門關文化,再走陽關大道,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古城文化,進一步提高各景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為有效帶動敦煌冬春季旅遊市場,敦煌市今年10月出台2018年至2019年度冬春季旅遊優惠政策,讓遊客冬春季到敦煌旅遊享受多重優惠。而此次活動旨在宣傳敦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進一步催熱冬春季旅遊市場。
③ 春節去哪裡旅遊最劃算,甘肅省最適合春節旅遊的地方
走甘南到九寨溝
④ 今年春節從甘肅到雲南旅遊穿羽絨服熱嗎帶什麼衣服合適
春節從甘肅到雲南旅遊穿羽絨衣會覺得熱,因為,雲南,氣候比甘肅要熱多了,而且旅遊時在不斷的走動也會容易出汗,穿羽絨衣就顯得熱了。
可以帶件外套。
⑤ 春節過完去哪旅遊比較合適,註明:我是甘肅人,兩個人5000左右的范圍
來天水旅遊,天水有麥積山 仙人崖 石門 卦台山 南郭寺等景點,現在是國家五A級景區,環境不錯,價格不貴。
天水市內值得去的景點非常多:
比較有名的是麥積山、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胡氏民居;
次級有名的是城隍廟、李廣墓、後街清真寺;
還有哈銳故居、山陝會館、萬壽宮、州衙署、隴南書院、孔廟等一系列免費的景點。
周邊縣城的景點如:秦安大地灣遺址、甘谷大象山、武山水簾洞、凈土寺、石門山、曲溪、街亭溫泉度假村、馬跑泉公園、李子園森林公園等。
優先推薦麥積山石窟及其周圍景點(仙人崖、石門、曲溪等),但麥積山石窟比較遠,來去一趟後再逛其他景點時間就不夠了。
如果不去麥積山,一天時間其他景點基本上都可以看完,優先推薦胡氏民居、哈銳故居、後街清真寺。
天水地處中國南北交匯地帶,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良好的自然環境加之古絲綢之路的商埠重鎮,使天水的飲食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濃厚的民俗底蘊,天水人的飲食口味傳承了秦人,以麵食為主,兼容了川人和晉人的酸辣。
天水地方美食的顯著特徵是口味濃郁、厚重。
特色菜主要有蝦醬肉、粉蒸肉、梅菜扣肉等各種天水傳統扣碗子以及雜燴、裡脊、清燉、帶把肘子、冰糖蒸菜、猴帶帽等傳統名菜,它們菜形純朴、香味醇厚。
與今天水傳統宴席的精華相比,天水地方風味小吃更加真切地反映了天水民俗的底蘊。品種繁多,形式多樣,製作方法精細。
打鹵面、漿水面、清真碎面、面魚、呱呱等一大批獨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歷經千年,經久不衰,充分說明天水的飲食文化具有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凝結著天水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
選擇品味天水特色的菜餚和小吃,既可選擇星級飯店就餐,也可選擇到小吃街去品嘗。特色菜價一般在20—30元左右;小吃在2—5元左右。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⑥ 春節去哪裡旅遊最劃算,甘肅最適合春節旅遊的地方
1、青山古樹——隴南官鵝溝
官鵝溝在甘肅省宕昌縣境內,全長32公里,總面積約1763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5.1%,溝內有色彩斑斕的湖泊,和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有高聳入雲的險峻峽谷,和從山頂或半山懸崖上直瀉而小的大小瀑布,最深處為高山草甸和終年不化的雪山。
2、雄關萬丈——甘肅嘉峪關
嘉峪關,東經98°17′、北緯39°47′,在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
3、潔凈之地——夢柯冰川
夢柯冰川又叫老虎溝12號冰川,位於甘肅省肅北縣祁連山區面積21.9平方公里,是祁連山區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溝地區共有冰川44條,面積共54.3平方公里左右,有「透明夢柯」之稱,蒙古語意為高大寬廣的大雪山。「透明夢柯」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它有寬大的粒雪積累區,坡度較平緩,冰面坡降為3度到6度,人員容易進入、攀登。粒雪區最大坡度數26度,沒有雪崩危害。
⑦ 在甘肅過春節是咋樣的體驗
在甘肅過春節在除夕晚上就要把一個家族的祖先請到一個家庭,然後12點開始放煙花。大年初一的時候小孩子出門挨個家拜年,大人會給小孩子紅包或者是小零食。
⑧ 甘肅省春節有什麼習俗
甘肅春節習俗經過世代相襲、發展演變,並融入時代風貌,越來越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濃郁的人情味,熱烈的喜慶氣氛。地處西部內陸的隴原大地上,長期以來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使各地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年俗。隴原大地上風格迥異的年俗。
蘭州社火
老蘭州人過年有很多講究,臘月二十三祭灶,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臘月二十五一直到年三十,蘭州人采購各色年貨,製作食品。此時正是主婦們展示烹飪技藝的時候:花捲翻出花邊,綻現紅曲、姜黃。紅曲點中,花蕊嬌艷;油鍋鼎沸,油果子、饊子翻滾;碗兒菜———扣好的粉蒸肉、蝦肉、袈裟肉……一摞一摞。誘人的香味充溢廚房。
除夕是春節的第一幕。從清晨開始,家裡的長輩早早地起來開始掃院子,到中午一些手腳利索的人家開始洗大門、貼對聯。這貼對聯還有很多的講究,若是隔壁或對門,誰家的對子貼的早,這家今年就會有好運。黃昏時分,全家圍坐,共進年夜飯。宴後,家人一起嗑著大板瓜子、呷著「三炮台」香茶熬夜守歲,以求長命百歲。零點換歲之際,舊時要接財神、祭天地。老蘭州人講究水缸要挑滿清水,謂之裝財水。還要在大門前、院子里潑灑清水,謂之灑銀水,以寄寓人們致富的願望。
初一早晨,全家共進象徵長壽的臊子面。臊子湯由肉丁、香菇、胡蘿卜丁、豆腐丁、金針、木耳、綠菠菜烹調而成,色香味俱佳;擀的面切成的面條,又細又長。飯後,孩子爭著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贈送紅紙封包的壓歲錢。
初二,至愛親朋間互相拜年,串東家,走西家,一直持續到初四。舊時蘭州人上門拜年一包糕點當禮品,主人先敬三杯酒,再沏香茶、端四碟糖果瓜子,末了留客用餐。
初五稱為破五,吃蕎面攪團。用蕎面煮成糝飯狀,燒上臊子,或素鹵,或清湯,調上油潑辣椒、蒜泥、香醋,酸辣可口,使連日食用油膩菜餚的人大開胃口。
初五以後,直到十五六,蘭州城的新年社火就舞起來了,匝地而來的鼓聲,炫入雙目的色彩,古樸典雅的造型,充分體現了蘭州特色。
源於古代賽神祈福的蘭州社火隊的排隊、角色很有講究。打頭陣的是風婆、雨師,寄寓著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願望。其後是大頭羅漢戲柳翠。系為一個戴大頭面具的僧袍和尚,圍繞花枝招展的柳翠姑娘,嬉戲而舞。繼之為春官老爺坐龍杠。春官老爺,為春季之官。其形象頗似戲劇的丑色:戴圓翅烏紗帽,塗白眼窩,八字鬍,著紅官袍,持摺扇,坐於太師椅上,頗為滑稽可笑。再後為十二三對竹馬子古裝少男少女打扮,胸前後背裝置紗制馬頭、馬尾。其後是「船姑娘」,再後是推車子、獅子滾綉球,更有蘭州的太平鼓表演。
隴東送財神
據民間傳說,財神是道家所奉諸神中的一個虛構人物,名趙公明,手持鋼鞭,身騎黑虎,及其威武,又叫趙玄壇,俗稱趙公元帥或趙公菩薩,善能「除瘟剪疾,保康禳災,主持公道,求神如意」。不過,也有人認為,財神是赤臉丹鳳的關雲長,手提青龍偃月刀,身跨赤兔寶馬,在中國文化中稱為「義絕」主公道。
在西北很多地方的農村,一直都有送財神的年俗。初一起床出門就要看財神方位,選擇走向,根據天乾地支,確定喜神、財神、貴神的所在方位。據說,初一一出門,就要朝財神、喜神方向走,就能發財,一年都會遇到喜事、吉利的事。
另外在隴東的一些地方,人們認為初二是財神節。這天早晨,就有人挨家挨戶送或售財神像,住戶都付錢,不要時,只能說「已有」,忌諱答「不要」,以圖吉利。
在秦安的中山、五營等地認為初五是財神日,一年的財運都是財神決定的,所以初五這天大家忙著置辦酒席,款待財神。這一天,民間將家中的塵土掃一些倒在村外,意味「送窮婆婆」,同時將外面的土撒入室內的各個角落,稱之「請富婆婆」。然後家家戶戶都供奉祭品,在桌上擺放硬幣、紙幣等獻財神,並在晚飯時刻焚燒財神像,然後全家慶賀。送財神,反映了人民對富裕興旺的渴求。
秦安燈謎
秦安的燈謎活動主要集中在元宵佳節,歷史相當悠久。解放前自由存在並發展,解放後才由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舉行。
元宵佳節,縣城和部分鄉鎮都崇尚觀燈猜謎。一般在農歷正月十四開始,到十六七結束,稱為倒燈,多為夜間,少為白天。常見的手工燈有宮燈、轉燈、紗燈等數百種,千姿百態,琳琅滿目。有的地方還搭五彩繽紛的燈門。元宵佳夜,縣城機關單位或較大的鄉鎮都習慣舉行破字猜謎活動。字謎內容多為創作與傳統相結合,書寫在長條各色彩紙上,貼在各種花燈上,人們一邊觀燈,一邊猜謎,豐富多彩。解放後,燈謎發展較快,縣文化館每年都要組織舉辦燈謎會。1998年3月,縣燈謎協會成立後,研究交流燈謎活動內容方法等。縣城內活動比較集中的有泰山廟和縣總工會等地。
秦安縣文化館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大部分鄉鎮農村,還要點盆盆、點燈盞,實為「燈」的又一種形式,盆盆常用蕎面蒸成,光滑型圓,開口邊有剪子剪成的各式各樣的花紋。內窩滴清油,放浸棉芯,每人1個,點完後看「燈花」,誰的燈花越多就說明誰的命運及財運越好。燈盞常用玉米面做成圓錐形。用胡麻桿纏棉花或黃紙剪的紙條,油浸後插入。點著放在門頂、灶頭、牲口槽頭等地方。家家大門和屋檐前還懸掛花燈,兒童自願組織的燈火隊,四處竄游,歡度節日。
舟曲迎婆婆
「正月十九迎婆婆」(舟曲稱聖母娘娘為婆婆)是舟曲縣遺留下來的一種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動,是整個正月活動的高潮,猶如舟曲縣的狂歡節。距今已有五百年的歷史,在其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吸收了藏傳佛教、道教的精華,神職功能不斷膨脹,從以前單一的迎生送子、求兒求女擴展到今天保佑一方平安、祈福禳災的民俗活動。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縣城四街、兩關以及附近村莊16個寺廟中供奉的16位「婆婆」聚集在一起遊街、賜福、接受叩拜的一項民俗儀式。正月十九日上午,各寺廟將自己的婆婆和轎子精心打扮一番,婆婆穿戴一新,鳳冠霞帔、珠光寶氣,轎子四周掛滿玻璃方燈、香荷包,富麗堂皇。晚九時16位婆婆先匯聚到城東駝鈴山北段的東門上,依次進城,16位婆婆轎燈火輝煌,宛如明星長龍,從天而降。每座轎用彩旗開路,鑼鼓相隨,到每家門前停留幾分鍾,接受叩拜,各家焚香化馬、鳴炮、祭酒獻茶。轎停之處,新媳婦竟相摘取轎前懸掛的荷包,希望賜下嬌兒,人們爭先恐後鑽轎子,意為消災免難,保佑平安。從北街頭至下西街口為16轎「婆婆」隊伍最齊全的地段,之後,西路4轎出西門而歸,餘下沿街巡遊,分別歸廟。此時已到凌晨三時半,至此,「迎婆婆」儀式方告結束。
「正月十九迎婆婆」有別於其他民俗形式,是多元化、綜合性的藝術再現體,聚宗教、信仰、賜福、娛樂為一體,是羌漢、藏漢民族和睦相處的見證。如今為了迎合社會的發展需要,這一習俗也不斷順應發展潮流,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響應地方政府的號召,經常增加新的時代內容,已成為集經濟、文化、宗教、旅遊、娛樂為一身的節日,在舟曲人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⑨ 什麼時候去甘肅旅遊最好
甘肅的整體特點可以歸為兩條:一是地理位置特殊,連接東西,縱貫南北,地區差異較大;二是與青海、新疆以及內蒙古等銜接,是多民族混合聚居地區。到甘肅遊玩的旅客在選擇季節時也主要以這兩個特點為參考的依據。
1.時令因素:
根據時令節氣來看,甘肅的最佳旅遊時節很長,包括5-10月的近半年時間。在西北當然與溫和的南部和氣候宜人的東中部不同,受氣候和溫度的影響很大。甘肅省地區,以蘭州為中心,蘭州以北地區襲擊炎熱,冬季嚴寒,日夜溫差大,乾燥少雨。甘南地區以天然草場為重要旅遊資源,而夏季是草木生長最豐茂的時節,所以每年的夏季是游甘南的最佳時間,然而這里天氣多變,常有風雨驟至的時候。到這些地區旅遊除必備太陽鏡、帽子等防曬品外,最好再帶件厚實的外套,以抵禦早晚的寒氣。
2.節慶活動:
拉卜楞寺大法會及浪山節是甘肅最大的旅遊節慶活動,在甘南地區十分的盛行。拉卜楞寺每年舉辦七次規模較大的宗教法會,其中以正月毛蘭姆法會和七月說法會最為著名。毛蘭姆法會內容豐富,場面壯觀,有寺僧考試、辯經、誦經、曬大佛、法舞、藏戲表演、祈禱活動等,其中尤以正月十三的「曬大佛」最引人注目;七月說法會主要內容有辯經、「樂拉勸」法會和法舞表演。當月正值甘南藏族僧眾的浪山節,當地各族群眾,歡聚一堂,民俗風情十分濃郁。
每年8月18—28日定期舉辦的蘭交會、每年4月份的桃花會、春節社火活動等,都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