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詞
1. 昆明導游歡迎詞
各位來賓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雲南中青國際旅行社,衷心的歡迎諸位來到麗江觀光旅遊。我姓和,和氣的和,大家叫我小和就可以了;駕車的司機姓木,樹木的木。在雲南,凡是姓和、姓木的,絕大部分是麗江納西族。今天,我非常高興能為各位導游,我將盡我所能把麗江最美好的景觀介紹給各位。
作為東道主,現在我想用麗江納西族獨有的方式為大家接風。我們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由我為大家唱納西迎賓曲。
「遠方來的朋友啊,納西家裡來到了,坐一坐。山也歡,水也笑,納西人家多歡喜。祝願大家心情舒暢……」
我和木師傅衷心祝願大家在麗江度過一段舒心、愉快的美好時光。我們這個旅行團在麗江的逗留時間是四天三晚,第一、三晚住**賓館,第二晚下榻瀘沽湖摩梭山莊。在此期間,我要帶大家去參觀麗江古城、玉龍雪山、長江第一灣、虎跳峽、瀘沽湖等幾個主要的景區。在麗江,各位來賓有什麼事情要辦,有需要我和木師傅幫忙之處,請不要客氣,盡管提出來,我們一定盡力去辦。
我們降落的麗江機場,坐落在與大理州鶴慶縣交界的麗江縣七河鄉境內,海拔2200米,1995年建成通航。麗江機場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機,現已開通麗江至昆明、北京、廣州、上海、成都、香港、西雙版納等多條航線,每年客流量超過了50萬人次。麗江機場現已經成為雲南省僅次於昆明的第二大航空港。
從機場到麗江城有26公里,乘車時間大約需要30分鍾,我將利用這段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沿途的風光和麗江的概況。
現在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理)麗(江)公路上,前面這座緩坡叫關坡,在古代這里是出入麗江古城的重要關隘,如今也是麗江的南大門。這里距昆明550公里,坐上空調大巴南下大理需要3小時,到昆明需要6-8小時,早上還在四方街吃麗江粑粑,下午就可以到昆明去吃過橋米線了!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麗江既是一個縣又一個地區的名稱。麗江地區現在管轄4個縣,其中華坪縣是煤炭基地,永勝縣是魚米之鄉,寧蒗彝族自治縣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是重點旅遊開發區。全區面積20600平方公里,總人口112萬,除漢族外,人口較多的還來納西族、彝族、僳僳族、白族、普米族等10個少數民族,人口64萬,約佔全區總人口的57%。麗江少數民族的語言、習俗、民居、服飾、節日、歌舞豐富多采,獨具特色。
現在,我們的車過了關坡丫口,地勢一下子變得平坦起來了,一個寬寬的山間盆地展現在眼前,這就是雲南特有民族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我們稱為麗江壩子,它是滇西北最大的高原盆地,面積近200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麗江縣城大研鎮就坐落在壩子的中央。人們通常說的麗江古城,就是這個大研鎮的中心,這在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成為一座世界文化名城。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會問了:為什麼這里叫「麗江」呢?
「麗江」一名,始於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置行政區麗江路。《元史·地理志》說:「路因江名。」就是說,「麗江」地名的由來最早起源於金沙江的別稱「麗水」。大家知道,金沙江就是長江上游,因產金沙得名。但為什麼金沙江又稱「麗水」、「麗江」呢?史書上的主要說法是金沙江源於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稱犁水,即犁田的犁,山水的水。昆明大觀樓長聯作者孫髯翁就在《金沙江》詩中寫道:「劈開蕃域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蕃域即今藏族先民吐蕃居住區。後因犁、麗聲音相近而異寫為麗水、麗江。
從地圖上看,麗江的西、北、東三面都有金沙江環繞,就像拉丁字母W,形成三大轉折奇觀。由此看來,元世祖忽必烈用此突出的自然實體取名「麗江」,是很恰當的。麗江就是美麗的金沙江,當地納西語又叫「依古堆」,意為大江轉彎的地方。說到這里就引出了麗江古城的大環境——玉壁金川。玉壁指的就是玉龍雪山,它位於這個壩子的北端,像是古城的一堵銀色照壁,把古城映襯得光彩奪目。金川指的就是金沙江,它三面環繞麗江地區615公里,堪稱全球最美麗的江段。
麗江縣城雖然地處雲南西北高原,終年看見雪山,然而沒有嚴寒,沒有酷暑,不要暖氣,不要空調。這里年均氣溫攝氏12.6度,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約為攝氏6度,最熱月的平均氣溫約為攝氏18度,年溫差僅有12度左右。同時,麗江出現絕對低溫和絕對高溫的次數比較少,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所以四季的界限不很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低緯度的地理位置,麗江位於北緯27度左右,冬夏兩季日射角度變化小,地面溫度比較均勻;而每年夏秋,又受海洋季風暖濕氣流影響,陰雨天多,地面氣溫不易升高;加之縱橫交錯的高山成為阻擋北方寒流的天然屏障,所以這晨形成乾暖溫和的獨特氣候。
同時,麗江工業不多,自然很少受到污染,空氣清新潔凈,到處青山碧水,四季莊稼生長,尤其冬春季節,天空分外湛藍,陽光充足明媚,令人賞心悅目。當然,正是由於麗江的四季不很明顯,立體變化,遇雨成冬,而且晝夜之間的溫差比較大,所以外地客人到麗江後應適當注意增減衣服,以免引起感冒。
各位朋友,麗江雖然地處偏僻,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五萬年前,已有舊石器晚期智人「麗江人」在此生息。從新石器、青銅器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麗江是雲南古人類的搖籃之一。麗江地區開發較早,公元前109年西漢即設遂久縣管轄,元初設置雲南37路之一的麗江路,「麗江」一名從此開始。元代至清初的470年間,麗江是納西族木氏土司統治區域中心。
如今的麗江縣,是中國唯一的納西族自治縣,也是麗江地區最大的一個縣,面積7648平方公里,人口約36萬,其中納西族佔55%。納西族源於中國古代南遷的氐羌族群,居住在以麗江為中心的滇川藏交界處,總人口約有30萬,而麗江縣有20萬,佔全國納西族總人口的67%。納西族人口不多,分布不廣,然而卻以古老而豐富的民族文化著稱,有人說它是小民族創造大文化。
納西族最為著名的文化特色是「三個活化石」。所謂「三個活化石」,即是文字活化石——納西象形文字、音樂活化石——納西古樂、人類社會活化石——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創造於唐代的納西東巴文,被稱為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至今仍在麗江流行的兩套大型古典樂曲《白沙細樂》,被中外音樂界被為「國寶」;瀘沽湖畔摩梭人,至至今仍保持著母系大家庭和不娶不嫁的阿夏走婚形態,為世所罕見。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麗江古城南郊的環城路上。大家請看,右前方有一座蒼翠的山崗,形似獅子滾綉球而得名獅子山。秀麗的獅子山天然地把麗江古城和新城分隔開來,但又將它們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山頂高樓,名叫「萬古樓」。登樓北望雪山,歷歷在目,南觀古城,盡收眼底。
路的左邊,這座高大的建築叫黑白水大酒店,主樓高17層,客房128間,是由雲南黑白水電力集團投資控股的四星級酒店。前面是一個丁字路口,我們右轉進入民主路,路口左右各有一座酒店:右邊的森龍大酒店,是由麗江森龍集團投資興建的三星級酒店;左邊是雲杉飯店,也是麗江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為完備的客運汽車站。
我們乘坐的汽車正在環繞獅子山西北側行駛,途中我們還經過了麗江體育場、神農大酒店、郵電大樓、百信商場、百貨大樓等單位。這里是一個三叉路口,右轉不遠就可以進入麗江古城,我們左轉進入新大街,這是麗江新城的第一條街道,也是目前商場最集中、最熱鬧的街道之一。前面一個丁字路口,左轉可以進入福慧路,麗江地區和自治縣兩級府署就在這條路上。
我們繼續北行不遠,就是麗江新城最早建的市政廣場——紅太陽廣場。廣場左邊是新建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右邊矗立著毛澤東塑像,像後襯托著一堵語錄牆。這座建於1969年的毛澤東塑像,設計極富時代色彩,就連每一處數字的組合都是精心安排。正方形的台基高1.949米,寓意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拉開了一個嶄新時代的序幕。塑像基座高5.16米,南面有韶山、井岡山浮雕,北面是延安、西柏坡浮雕,西面(正面)是天安門和紅旗浮雕,它們簡明地勾勒了毛澤東有代表性的重要革命歷程。塑像全身高7.1米,寓意中國共產黨7月1日成立。整座塑像包括基座和塑身高12.26米,寓意毛澤東生於12月26日。
請看:毛澤東身穿軍裝,左手自然貼褲,右手上揚,正向人們致意。1996年2月3日,麗江發生了七級大地震,廣場四周建築頃刻間大量坍塌,讓人驚訝的是這座毛澤東塑像卻絲毫無損、巍然不動,一時傳為奇聞異事。不管怎麼說,一代偉人毛澤東,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在老百姓的情感上,是永遠不會磨滅的。這一特殊時代的產物,既能引起人們對革命先輩的緬懷之情,也可引起人們對歷史的反思。
各位來賓,我們下榻的賓館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准備下車。請大家到大堂後稍事休息,我和領隊立刻給大家辦理入住手續,進房間後首先請檢查一下房間的物品是否齊備,大家可以洗洗臉,喝點水,休息一下。請記住,中午12點在一樓餐廳用餐。因為我們中午飯後就直接到麗江古城游覽,請帶好下午參觀游覽的必需品。
好的,現在我們可以下車了。謝謝大家的合作!
2. 雲南省昆明市的導游詞
在雲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儼如高原上鑲嵌的一顆璀璨晶瑩的明珠,這就是古老的「滇南澤」,因距昆陽城最近,故又名「昆陽湖」,即人們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詩人對她描寫是:昆池千頃浩溟漾,浴日滔天氣量洪,倒映群峰來鏡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這美麗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雲南省的省會,位於雲貴高原中部,四面環山,南臨滇池,六河縱橫,中間一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壩子。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為此前人有詩描寫它的特點是:昆明臘月可無裘,三伏輕棉汗不流,梅綻隆冬香放滿,柳舒新歲葉將稠。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風的紅嘴鷗,萬里迢迢地從遠方飛來,落棲在昆明城中。
昆明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質結構,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市是一個發展中的國際旅遊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會為中心的集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
昆明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積15942平方公里,建成區98平方公里,直轄盤龍、五華、西山、官渡四個區和呈貢、晉寧、安寧、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祿勸八個縣。人口3635212人,有漢、彝、回、白、苗、蒙古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12.6%,城區人口1611969人。
3. 雲南旅遊景點廣告語
要去雲南就去趵突泉,那裡給您全新的人生感受!!
4. 雲南石林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林,它位於昆明東南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 石林風景區距昆明市區89千米,乘車需要近2個小時。 各位朋友,在中國旅遊,人們有這樣的說法:到了北京登牆頭,到了西安看墳頭,到了桂林觀山頭,到了上海數人頭,到了蘇州看丫頭,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該看什麼「頭」呢?對了,有朋友說了:石頭!前面所提的牆頭、墳頭所指不用說了,而這石頭指的就是我們今天即將游覽的石林。不少遊客說:不到石林等於沒到昆明。由此可見石林在雲南旅遊中的地位。另外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雲南省的旅遊標志就與石林有關,那是什麼標志呢,這個迷底我們到了石林後自然就能解開。正因如此,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來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飽眼福。 現在我們的車子已駛離市區,腳下這條路就是通向石林的安石公路,它於1991年元旦正式通車,是雲南省的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全長120千米,往東到石林,向西到安寧,連安楚、楚大公路,接滇緬公路,屬國道320、324線。有朋友會問,雲南有高速公路嗎?有。雲南省己實現以昆明為中心200千米范圍內主要干線公路的高等級化,並建成昆明至高明、昆明至玉溪、楚雄至大理等高速公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們的公路建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現在車子正行駛在昆明市官渡區的轄區內。官渡區是昆明市所屬的五區之一,是各郊縣區中鄉鎮企業較發達的一個區。各位請看前方,那裡是官渡區所轄的一個彝族鄉——阿拉鄉。彝族的一個支系,頭戴雞冠帽的撒梅人就世居於此。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有花卉之鄉、水果之鄉、蔬菜之鄉美譽的呈貢縣境內了。說到「呈貢」朋友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提到斗南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也許您家中的花瓶中就曾插過呈貢斗南的鮮切花呢。現在呈貢縣斗南鎮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這里的鮮花行銷全國,遠銷海外。這里傳統名花有康乃馨、玫瑰、滿天星等。現又引種了百合、鶴望蘭(又稱天堂鳥)、非洲菊、紅掌等等名貴花齊。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斗南花卉買賣不論支而論斤,各位回家前別忘了買幾斤鮮花帶回去。除花卉外,呈貢的果蔬也非常有名。而水果中又以寶珠梨最負盛名,傳說呈貢之名就是因寶珠梨而得來的。相傳在宋代大理國時期,大理賓川雞足山高僧寶珠和尚到都闡城(今昆明)講經,隨身帶來幾株大理雪梨樹苗,並將苗與呈貢的優質梨種嫁接,不想結出的果實個大、味甘、肉嫩、水多。由於梨樹苗是由寶珠和尚帶來的,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寶珠梨。據說在元代此梨是專供梁王食用的,還曾經作為貢品上貢朝廷。皇上吃後贊不絕口,要求年年進貢,並下令把原千戶所改名為「呈貢」。元朝皇上是否真吃上寶珠梨史籍中無據可查,但我要建議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品嘗一下我們的寶珠梨。俗話不是說嗎: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 呈貢的名字真是因梨而來的嗎?其實「呈貢」一詞源於彝語「柴谷」,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有朋友問「海灣?哪來的海?」別急,各位請往您的正前方極遠處眺望,一線水光若隱若現,那就是被稱為「高原明珠」的滇池。有人說那應該是「湖」灣,怎麼會是「海」灣呢P這個問題等一會我們見到另一個湖的時候我再給大家解答。 各位是否注意到車窗外果樹下土壤的顏色。 對,紅色。我們的旅遊車正行駛在紅土高原上。這土為何呈紅色?雲南地處低緯度地區,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茂盛的植被及特殊的地貌條件給雲南高原上的土壤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由於雲南大部分地區地處亞熱帶、熱帶,熱量豐富、降水豐沛。豐沛的降水不斷沖洗著富含鋁、鐵等金屬離子的成土母質,使其中易溶礦物大量分解、流失,濕熱的氣候加速了土壤中鐵的氧化,活動性較差的鐵鋁氧化物殘留了下來,把土壤染成紅色。我國南方特別是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大部分土壤皆為紅色。那麼我國北、中、西、東的土壤主要呈什麼顏色呢?我告訴大家:我國東部呈青色;西北呈白色;東北呈黑色;中部的黃土高原,為黃色。這與中國道教中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顏色相符。中為黃色,黃土高原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五種顏色又與中國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相對應,因此就有「五色土」之說。好了,關於土壤我們就說到這。若各位感興我們還可以再討論。 各位請看您的左前方,這里是昆明鄉村高爾夫球場。昆明優越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宜全天候體育運動,這個鄉村高爾夫球場總面積1000餘畝,設施齊全,球場內湖f白環繞、水塘密布、河流湍急,大片的鮮花四季盛開,是高爾夫運動的天堂。 各位朋友,凡到雲南都會聽人說起「雲南十八怪」,它講述一些雲南獨特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其中有兩怪是這樣說的: 「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火車沒有汽車跑得快」。其實這兩怪現在早已成為歷史。但引發人們編出這兩怪的「實物」卻還在。您看前方有兩條鐵路,一寬一窄,現在我要說到的就是窄的那條鐵路。它就是著名的滇越鐵路。它是中國的第一條國際鐵路。說它「窄」,是因為它的軌距僅1米,而國際標准軌是1.435米,因此我們也稱它米軌。這條鐵路全長855千米,從昆明至越南的海防。其中雲南境內長465.2千米,北端昆明與南端河口兩地海拔高程相差25倍,史稱「滇越鐵路滇段」。這條鐵路是法國佔領越南後,為了控制雲南、掠奪我們的資源,強迫清政府同意他們修築的。鐵路於1904年動工,1910年通車。沿途山大塹深,峰巒疊嶂,橋隧相銜,坡陡彎急。據說當年為修築這條鐵路,每年使用民工3至6萬人,累計達30萬人,是從雲南、四川、湖北、兩廣等地招募來的。由於沿線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條件極差,築路華工死亡人數高達六七萬人。真是「一根枕木一條人命」。而法帝國主義者每年從這條鐵路掠奪暴利1000萬法郎以上。 雲南地處西南邊睡,交通十分不便,在貴昆鐵路通車前,米軌鐵路是雲南惟一的而且是不通國內通國外的鐵路;加之是窄軌,坡陡彎急,行速很慢,因此才出現了「十八怪」中的兩怪。 各位看到的另一條鐵路是南昆鐵路,是我國「八五」、 「九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是中國在艱險山區修建的又一條鐵路。它東起廣西南 寧、西至雲南昆明,北接貴州紅果,干線全長899.7千米,為國家一級干線,並一次建成電汽化。南昆鐵路途經滇黔桂三省區的29個縣,輻射12.4萬平方千米,沿線2000多萬人民直接受益,對於開發大西南,振興三省區經濟意義重大。鐵路所經地區地質情況十分復雜,地形非常險峻,被稱為「地質博物館」、 「地下迷宮」。全線共修隧道263座、橋梁461座,許多重點工程創下了中國鐵路施工史上的新紀錄。南昆鐵路的長度約為京九線的三分之一,但隧道長度卻是京九線的3倍。 只顧講鐵路了,現在各位請看窗外,又有一個湖,它是著名的滇中五大湖之一的陽宗海。陽宗海位於宜良、呈貢、澄江三縣之間,古稱明湖。它形如草鞋,兩頭寬中部略窄,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3千米,面積3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最深處30米,是我省第三深水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原斷陷湖,湖東北面的湯池河為出水口,湖水匯入南盤江最後歸入南海。陽宗海1992年9月列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它碧波粼粼景色秀麗,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也吸引了投資者。各位請看對岸就是由新加坡投資者投資建設的高爾夫球場,現己建成並投入使用,生意紅火。 有朋友問了,這僅僅是個湖,你怎麼把它稱為海?是不是雲南地處內陸高原,沒見過大海,嚮往大海的緣故呢?其實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問過我,有人還把它編入「雲南十八怪」: 「湖泊叫尾帶「黑」音的便是這個意思。如滇池彝語謂之「洛朵黑」,文山的「普者黑」,其它如洱海、通海……按雲南方言音直譯,「海」字自當寫作「黑」字,但因漢字是表意文字,若將彝語直音完全譯作「黑」,則音存而義非,實不相宜。所以,古人以「海」代之,不僅音近義似,而且兩全齊美,二者可以得而兼之。 過了陽宗海,我們現已進入了昆明市的另一個郊縣——宜良。由於海拔相對較低,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良的糧食產量很高,故有「滇中糧倉」之美譽。 現在駛過的是南盤江大橋。南盤江是珠江正源,其源頭在雲南曲靖的馬雄山。雲南不僅山·多,而且江河眾多。雲南境內河網縱橫,大小河:流共有600多條,分別屬於伊洛瓦底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元江和南盤江六大水系。六大水系在分布上構成「帚形」分布的奇特自然現象。特別是在北緯27。37』附近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形成三江並流的奇觀。 過了大橋,各位看到道路兩旁都是餐館。每家餐館門口都有烤爐,並有一隻只白胖的鴨子掛滿桿頭。這就是著名的宜良烤鴨。宜良烤鴨有70多年歷史,烤制工藝獨特:首先選用肥壯的鴨仔,去毛去掌,洗凈後從右翼下切口取出內臟,再以蜂蜜水均勻地抹遍鴨身,之後用6厘米長的葦桿作堵塞,插入鴨子的肛門內,防止灌湯後湯從肛門漏出。然後用小鐵鉤鉤住鴨頸,掛在通風處晾乾,再灌入調好味的上湯。用編成辮的干松針(「雲南十八怪」稱「松樹葉子辮起來賣」)置於特製的爐內點燃,待煙火去盡,把鴨子掛於爐壁,蓋上蓋子,適時翻轉,燜燒三四十分鍾,待鴨身色澤深紅油亮時取出,拔去堵塞,撤去上湯,斬為小塊,理擺於盤中,佐以花椒鹽或特製面醬,配上蔥白、酸蘿卜,即可食用。 現在我們馬上就要到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了。「石林縣,地圖上及資料上明明寫的是路南縣啊?」這位朋友問得好。路南由來已久,早在元朝就有路南州的設置。路南二字源於彝語,其一,「路南」彝語為「魯乃」, 「魯」即石,「乃」即黑色, 「魯乃」就是長滿黑石頭的地方;其二, 「路南」彝語也作「路甸」,路為城,甸為平壩或寬敞之地。路南這一稱呼一直沿用到199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旅遊事業的發展,石林風景區的知度在海內外越來越高,旅遊業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劃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1998年12月14日將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由於有些書籍是此前出版的,因此各位看到的仍是路南這一地名。 石林縣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並充滿生機的地方。如今它是全國50個文化先進地區之一,有「一個彝縣五鄉美譽」之稱,即「岩溶之鄉」、「歌舞之鄉」、 「摔跤之鄉」、 「繪畫之鄉」、「煙草之鄉」。國家、省、市在這片土地上確立了六大基地:全國41個烤煙生產基地縣之一(是優良品種「紅花大金元」的故鄉, 「紅河」牌所
用煙葉產地),全國奶山羊基地縣之一,國家「八五」萬畝蘋果商品基地縣,省商品豬生產基地,省綠肥種子基地,市煤炭生產基地。 說到石林彝族自治縣,我們還要介紹世居於此的撒尼人。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人自稱「尼」,意為快樂的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彝族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稱謂。1950年彝族代表到北京,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他們,大家談到彝族名稱過去不統一,有的還帶有侮辱和歧視性,應該改掉。毛主席聽後很贊同,提出將「夷」字
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之「彝」這個字好,像宮殿裡面放東西,有「米」又有「絲」, 有吃有穿,日子就富裕了;鼎彝又是古代祭把用的器具,有莊重美好之意。大家聽了,都很高興,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個支系的統一稱呼。 彝族歷史悠久,彝族祖先祟尚老虎,把黑虎作為圖騰。而石林撒尼人不僅把老虎作為圖騰,而且還有蜘蛛圖騰。 撒尼人自古就有保護蜘蛛的習慣。為什麼呢?相傳,撒尼人很早以前居住在阿著底,後來遷居到一個美麗的地方,並以族命城,稱「果饒」,即彝家之子的意思。撒尼人自稱「尼」,尼王憨厚能幹,他有一把神刀,帶著部族,抵制了多次外族的侵犯,「果饒」城牢不可破。他揮動神刀,念咒語,入侵者的頭便紛紛落地。他還有一個神術,被人殺了頭,會重新長出新頭來。後來,尼王娶了一個外族美麗的姑娘。姑娘對他說:「我嫁了你這樣一個永遠不會死的丈夫,感到非常榮幸,就是死了,也將在九泉之下愛著你。」尼王信以為真,把自己殺不死的秘密告訴了她: 「我也會死的。殺了我的頭,只要用尖刀草在脖子上刷三下,我就不能復生了。」尼王的妻子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娘家部族首領,里應外合殺死了尼王,並使他不能再長出頭來。入侵者還把撒尼部落攆出了果饒。不知跑了多少路,撒尼人躲進山洞,洞口很快結上了蜘蛛網。追兵趕到洞口,找不到撒尼人。有的說可能躲到洞里了,可一看洞口結著蜘蛛網,他們肯定撒尼人不可能躲在洞中。找不到撒尼人,入侵者就走了。撒尼人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從此,他們就把蜘蛛當作保護神來崇拜。 現在各位請往車窗外看,我們的車子正從撒尼人居住的寨邊經過。說到寨子,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彝族的住房。 在石林縣,各地自然條件不盡相同,因此,撒尼人的房屋也有不同的形式。彝族民間有這樣4句話:「海邑土庫房,糯黑石板房,和合籬笆房,月湖茅草房。」4句話概括了彝族4個地方及其有代表性的住房。土庫房,又稱土掌房,以土、木為原料,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石板房,多為兩層樓房,樓上、樓下各3間,梁、柱、椽、樓均為木質,山牆、背牆用石板壘砌而成,與一般土基房和磚房不同。籬笆房,以石為牆基,以竹條、樹條編織成籬笆,再糊上泥土,塗刷平坦,成為牆壁。茅草房,以石塊墊基,夯土為牆,用結實的圓木或方木為柱,茅草蓋頂,雙面斜坡。苫草頂時,先打盡絨草,潑上水讓風吹,然後用火燎茅草,浸透水的部分因風吹不幹而不會燃燒,形成堅實的草頂。茅草房雖比磚瓦房簡陋,但節省費用,冬暖夏涼。 現在,我來談一談撒尼人絢麗多彩的服飾。 撒尼婦女的花包頭是引人注目的精美藝術g品。包頭以紅、綠、藍、紫、黃、青、橙7種顏色的絲綢配製;邊沿釘有銀泡,兩側綴一對「彩蝶」(彩色綉花圖案三角);後垂一對串珠,末端系銀鈴纓穗,走起路來,銀鈴撞擊作響。傳說這種花包頭是摹仿天上的彩虹製作的,為的是紀念』一對投火殉情的戀人。因為這對戀人死後化作七,彩長虹,後人摹仿彩虹製作包頭,把它視為忠貞愛情的象徵。姑娘們的上裝袖子用彩色絲綢布鑲二道寬花邊,左襟邊沿用紫紅或黑色絨布鑲牛鼻子形紋寬邊。背部披一塊以黑絨布做外殼的小羊羔皮,肩挎綉花包。腰系花圍腰,腰帶系於身後,好像男士們的領帶一樣,所以說「撒尼姑娘服飾怪,西裝領帶當腰帶」。下裝過去為自製布褲,現多為西褲。鞋子也由原來的綉花布鞋變為白色運動鞋或半高跟皮鞋。平時,青年婦女多與漢族相同穿時裝,節日或趕街(集)的日子,姑娘們身著鮮艷的本民族服裝,使彝鄉增添了濃郁的民族特色。 結婚以後,婦女的服飾變化明顯。包頭不再似七彩長虹,而改用桃紅或大紅布與青布相配縫制;裝飾大為簡化,無銀泡、彩蝶和串珠。一般婦女只穿青布作殼的羊皮襖,下穿綉有紅、白兩色線的寬檔褲。 跳大三弦舞是青年男女社交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每當月夜,小夥子們帶著大三弦、月琴、笛子、二胡,約著姑娘們成群結隊地來到村旁樹林間跳大三弦舞。小夥子們吹著清脆的短笛、彈撥著渾厚的大三弦;姑娘們隨著音樂的旋律,輕盈的舞步左旋右轉。用她們的話來說是「人不跳樂,白來世上活;聽見三弦響,心喜腳板癢」。大三弦舞氣氛熱烈歡樂,又叫「跳樂」;它舞姿粗獷而又優美舒展,極富傳情色彩。男女青年若跳得合心合意,就可以訂終身。 竹笛和樹葉是撒尼人交流感情的樂器。竹笛用粗細適宜、皮薄節長的竹子製作,長約一尺,七個眼,不貼竹膜。特別是小竹笛發音激昂活潑,似「百靈鳥」在歡唱,如「叫天子」飛入雲端。有的撒尼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不跳舞、不唱歌、不講話,就是藉助竹笛和樹葉來傾吐彼此的愛慕之情。約會時,小夥子吹竹笛;小姑娘則用
5. 雲南導游詞
路南石林
位於距昆明市東100公里的路南縣境內。該縣是我國岩溶地貌(也稱喀斯特地貌)比較集中的地區,全縣共有石林面積400平方公里。景區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芝雲洞、奇風洞7個風景片區組成。其中石林的像生石,數量多,景觀價值高,舉世罕見。石林遍布著上百個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獨立成景,有的縱橫交錯,連成一片,佔地數十畝,上百畝不等。只見奇石拔地而起,參差崢嶸,千姿百態,巧奪天工,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石林的主要游覽區李子箐石林,面積約12平方公里,游覽面積約1200畝。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區內單體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處。乃古石林位於「石林」以北13公里處,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佔地5000多畝,新辟游路6公里多。與「石林」相比,這里又是另外一種特色和風格。進入乃古石林,只見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濤沖天而起,氣勢磅礴,又像壁壘森嚴的古代戰場,令人思緒萬千。景區內還有神奇瑰麗的地下溶洞,人們稱之為地下天宮或水晶宮,屬地下岩溶地貌。 長湖位於路南縣城東15公里的維則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長3公里,寬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萊島,湖底布滿參差錯落的石筍、石柱。長湖深藏在圭山的懷抱里,故又稱「藏湖」。芝雲洞位於石林之西北約5公里處,又叫紫雲洞,由大,小芝雲洞,大乾洞、豬耳朵洞組成,總面積約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觀之一。 奇風洞位於李子箐石林東北5公里處。它由間歇噴風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組成。每年8至於11月,會時有大風從大小數十厘米的噴風洞吹出,安靜的大地頓時呼呼風響,塵土飛揚,並伴有隆隆的流水聲。2、3分鍾後,一切復原,數分鍾後又再次噴風。雨季間隔15至30分鍾噴一次風,旱季約隔一小時。
路南石林是一處有著堅硬石灰岩床的區域。它經地殼運動抬升,斷裂後,部分岩石被水溶解、沖刷而形成。這一大片石林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東南約120千米處,面積約5平方千米。
有些岩石確實酷似樹木,但其他的則像刀、鳥、獸、蘑菇、廟宇和山、許多岩石都有名稱,便如蓮花峰、大疊水瀑布、獅子亭和鳳凰靈儀等。有些則形成為開然橋和拱門。最矮的石柱 約有一個人那麼高,最高的達30米-----相當於8層樓的高度。
岩石之間有水池和過道,有些還有樹和灌木。附近遍布著紅色、粉紅色和紫色的杜鵑花和山茶花。
每年6月,住在該區的彝族人都要舉行一次火把節。在一個跳舞節目中,由兩個男子扮成的一隻老虎威脅著采水果的女人,男人們手拿乾草叉把它趕走。
2005年1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興文石林,位於四川南部宜賓市興文縣城南30公里處,方圓15公里,地上地下均系由石灰岩構成,分為石海、石林、溶洞三部分。其喀斯特地形地貌與同屬喀斯特地形的雲南石林有所不同。
興文石林,「喀斯特地貌」,千姿百態,神奇絕世,也許是景觀本身不能與路南石林、蘆笛岩、七星岩齊名;也許道路、裝飾太差;也許宣傳不夠,故遊人知之不多。
全縣石林七處,佔地40平方公里,其中一個鄉即達14平方公里,被譽為「石海洞鄉」。拔地而起的石林,有的像巨大的蘑菇;有的像熾熱的火炬;有的像攜手遊玩的情侶;有的像竊竊私語的夫妻。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大自然風景畫。
興文縣有大小溶洞一百多個,尤以「天泉洞」最壯觀,它一奇、廣、深為特點。洞口大廳,寬60米,高30米,面積遠遠超過一個足球場,可容萬人以上。洞口分五層,是近兩百萬年來地克發生的五次間歇性抬升,從洞口頂最高處至最地處陰河面相差180米,是洞穴考察和地質研究的好去處。洞內景觀萬千,妙不可言。
蜀南竹海天泉洞後洞口是一個巨大的漏斗,上部份是90度的懸崖絕壁,如刀削斧劈。長徑650米,短徑490米,深20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漏斗。
最大 的就是第一個
6. 形容雲南美景語句
(一)
1. 美春城,展露華姿麗容,大地和陽光共放光芒。
2. 山河壯麗,引來四海英雄,叱吒風雲,倒海翻江。
3. 民風淳厚,養育百代人傑,運籌帷幄,騰蛟起鳳。
4. 大理城,大研鎮,城鎮名播重洋。
5. 紅塔山,紅河水,山水譽馳四海。
6. 版納邊塞,風光秀麗,民俗獨特,讓遊客奔忙。
7. 建水名邦,人文會萃,孔廟壯觀,令世界叫絕。
8. 九鄉景,酒冽香,喚醒千古情腸。
9. 撫仙湖,撫神仙,撫得萬人酣暢。
10. 獅子山,雞足山,西山,山山人間天堂。
11. 燕子洞,阿廬洞,南洞,洞洞桃源仙境。
12. 億萬年石林,夢幻奇貌,莽莽蒼蒼。
13. 震驚中外,鄭和雄才壯舉,七下西洋;把友誼傳播五洲四海。
14. 轟動朝野,文秀豐功偉業,廿年抗強。為民族樹立千秋榜樣。
15. 世博園,收盡天下美景,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
1. 當四季只剩下春天,當一片土地紅得耀眼,當皚皚白雪鋪滿了雪山,當烈風吹遍飄動的經幡,當彩雲又在藍天浮現,此刻,我已置身彩雲之南。
2. 那裡春光明媚,陽光暖暖,冬季的昆明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
3. 藍色的天空上飄著美麗的白雲,整個感覺好像是在空調房裡一樣舒服。在石林這兒將女兒稱為金花,當金花們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裝,真是一副靚麗的風景線。
4. 黑龍潭的水真靜啊,靜的像一面鏡子;黑龍潭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墨翠。
5. 轉眼間,樹叢變得花花綠綠,房屋變得金碧輝煌,溪流變得五彩繽紛……整個麗江古城都變了個樣兒。
6. 或游盪在秀美的山水間,或穿梭於古城清幽的小巷裡,又或僅僅是呆坐著感受這里彌漫著的雲南古老神秘的氣息……
7. 石林神奇迷人的自然風光與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的完美結合,象磁石一樣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中外賓客,旅遊者紛至沓來,或觀賞它的壯美、領略它的風情;或吟詩作賦、歌詠它的史跡;或研究考察、探索它的奧秘。
8. 大理的洱海形如人耳,風平浪靜時,像一顆深綠色的寶石鑲嵌在雲南大地上,微風吹過,海面上金光閃閃,泛起一道道美麗的浪花,嫵媚動人,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www.zuowenzhang.Com
9. 黛色的屋檐,青黑的磚瓦,早已留下的青苔,小巷中美麗的女子顧盼生光、雙目流轉,一切都在訴說著那古老的傳說。雲南,該是個不能輕易觸碰的地方。
10. 如果這人間有一抹春色讓人流連,那一定是七彩雲南。清秀的昆明,柔軟的麗江古城,永恆寧靜的香格里拉,悠遠的大理。
11. 中國雲南,人們心中美麗而清澈的地方,干凈的山水,淳樸的少數民族,鮮艷的民族服裝……
12. 雲南的天空有一種靜謐之美,在這片土地上就連時間都流淌得格外緩慢。
13. 七彩雲南是美輪美奐的,我勾勒不出它的神秘地美,我摹寫不出它的淡淡地美,我描繪不出屬於它的風格。
14. 雲南石林的風景,就像列隊的標兵一樣,直挺挺的站在哪裡!
15. 西雙版納那裡是屬於亞熱帶氣候,所以有一片原始的熱帶溝穀雨林。密密麻麻的樹林一眼望不到頭。重重疊疊,千藤百繞,只有坐上游纜車才能高高欣賞雨林的美麗。
7. 雲南旅遊關鍵詞有多少
雲南旅遊網站哪家好
雲南旅遊攻略
雲南旅遊報價
雲南旅遊線路
雲南旅遊景點
雲南旅遊景點大全
雲南旅遊最佳線路
雲南旅遊怎麼玩好
雲南旅遊必去景點
雲南旅遊地圖
春節雲南旅遊
去雲南旅遊要多少錢
雲南旅遊注意事項
雲南旅遊團
8. 給在雲南旅遊的朋友詩詞祝福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唐詩三百首 http://shici.chazidian.com/gushidaquan/tangshi/,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9. 雲南旅遊景點橄欖壩的導游詞
給你一點資料,你自己刪選以後成導游詞吧: 橄欖壩,在泰語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捲起來。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到這里講經,教徒們就用棉布鋪在地上,請佛祖從上面走過去,佛祖走過去後,教徒又把布捲起來。勐罕就是這樣的名的。橄欖壩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雙版納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氣候最炎熱的地方,炎熱的氣候給橄欖把帶來了豐富的物產,這里熱帶水果種類繁多,除鮮果外,橄欖法還出產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欖把到處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場。自然、純朴、寧靜的橄欖壩素有「孔雀羽翎」、「綠孔譽尾巴」的雅稱。人們把橄欖壩比作開屏孔雀的尾巴——絢麗多彩,而橄欖壩上布滿了美麗富饒的傣族寨子,就象裝點在孔雀尾巴上閃亮的花斑。橄欖壩兩個比較大的寨子,一個是曼松滿,也就是花園寨,另一個是曼聽,也就是花果寨。無論你走進哪一個寨子,都會看到典型的緬寺佛塔和傳統的傣家竹樓。寨子四周到處是鐵刀木樹,又叫挨刀樹,這種書砍了又發,越砍越發。傣族很注意保護自然環境,他們在寨子周圍種上這種鐵刀木樹作為燒柴以保護當地的森林資源。 橄欖壩景點門票:50元/人 橄欖壩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區約35公里的瀾滄江東岸,是個有50平方公裡面積的平坦壩子,壩子成橢園形,成為一片森林茂密的綠洲。 西雙版納素以珍貴的熱帶雨林,獨特的亞熱帶風光和濃郁的傣族風情著稱於世,被稱為「孔雀之鄉」。景洪是一隻「綠孔雀」,橄欖壩是絢麗多彩的「孔雀尾巴」。 橄欖壩海拔530米,是西雙版納最低的壩子。瀾滄江蜿蜒而過,到處是一片濃綠、布滿了椰子樹,檳榔樹、油棕樹和棕櫚樹,具有濃厚的傣族建築風格的傣族佛寺,一幢幢竹樓民居,掛映於綠蔭叢林和奇花異草之中,密林里珍禽異獸和睦相處,新禽飛舞,群鶯呤唱,展示出一派迷人的熱帶自然風光。 壩內分布64座傣族村落。或隱或現地深藏在密林叢中,被稱為「椰林下面的竹樓」。傣族民居「干欄」式竹樓,具有曲型民族風格,傣語稱這種竹樓叫「很」,是「鳳凰展翅」的意思。竹樓造型獨特美觀,外形好像一頂巨大的帳篷架在許多木柱上。住宿的樓室離地面高五、六尺,搭架在木柱中間。樓室周圍以竹籬笆或木板,室內用隔板分成兩半,內側是主人的卧室,外側是接待客人的場所,又是生火做飯的地方。樓底木柱林立,四面無遮欄,用於關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雜物。這種竹材建築,又架空離開地面,因而透風、涼爽,防潮、避免蟲蛇傷害。雨季可以防洪澇沖浸,很適合熱帶地區居住,這是傣族因地制宜的創造。 橄欖壩傣族稱「勐罕姆」。罕的意見是捲起來。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曾經到這里講經,傣族教徒們用布鋪在地上,請佛祖從上面走過去,走過後,即把布捲起來,勐罕就因此得名。 另一種說法是:橄欖壩是「金鹿潛藏的森林」。傣語「橄」意為鹿,「欖」意為潛入,「壩」意為森林,傳說很早以前,橄欖壩荒無人煙,到處是森林密布,那時,距離這里很遠的地方,有個叫「勐粘芭納管」的王國。王子喜受打獵。有一天,王子帶著一些年輕人上山打獵。爬山鑽林,但是只見到飛禽,看不到走獸。太陽落山了,林邊突然躍出一頭金光閃閃的馬鹿。王子急忙拉弓射箭,射中了馬鹿的腿部。這時,金鹿奔進叢森中。王子率領眾人追趕,翻過幾重山,渡過幾條河,眼前忽然出現一大片平坦的壩子,古樹參天,竹林密布。金鹿跑進壩子以後,忽然就消失不見了。人們以為金鹿藏在樹林里,便把這個壩子叫做「橄欖壩」——金鹿潛藏的密林。王子便在這里建立了村寨,和跟隨他的年輕獵人們在此定居下來。
在橄欖壩,曼松滿(花園寨)和曼聽(花果寨)是兩個比較大的寨子。每個寨子都有曲型的緬寺佛塔和傳統的傣家竹樓。每座竹樓外面,都用竹籬笆圍成一個大院子。樓前樓後遍種椰子、檳榔、芒果、油棕、荔枝等。寨子周圍有很多鐵刀木樹,這種樹砍了又發,越砍越發。鐵刀樹作為燒柴,可以保護當地其他森林資源。 曼聽是遊人最多的地方。由4個村落組成,以籬笆為界,除村落風光外,還可觀賞佛寺中的大佛和高5.6米的白塔,曼聽公園和曼聽村落,曼聽佛寺連成一片,曼聽緊靠瀾滄江,是著名的水果產地,景色優美,是熱帶自然風光的曲型。1983年擴建曼聽公園,草木青翠、果樹成林。園內還仿造曼飛龍塔和景真八角亭各一座。建有各式休息亭,公園右側是800年前修建的古護城河。 「曼聽」傣語意為「栽花種水果的寨子」。 橄欖壩是開屏的「孔雀尾巴」美麗富鐃的傣族村寨,就象裝點在孔雀尾巴上的艷麗閃亮的花斑。整個橄欖壩就是一個熱帶的天然大花園。
10. 微商有關昆明,大理,麗江旅遊的宣傳語
不知道你是要從哪裡出發.
現在雲南正處於雨季,建議帶好雨具.雲南地處高原,紫外線特強,所以應該帶好防曬用品(防曬霜,太陽鏡等),不論男士還是女士.(記得我同學來雲南,第一次我忘記提醒她了,最後她回去後都蛻了層皮).
衣物還是以夏季衣物為主,但應帶至少一套,秋季的衣物,外套和長褲.雲南誇張點說:"出太陽就是夏天,下雨就是冬天".所以要注意備好冷衣,一個人出遊更應該如此.加上雲南日夜溫差也大.
昆明,遊人常到的景點有世博園,民族村,西山,石林,昆明步行街,滇池,當然你要是品位非凡的話,當然也可以找到更適合你口味的景點,但由於不知曉你的情況.,所以也只能是提一下大眾喜歡的地方了.
從昆明到大理,有大巴(走高速.大概5個小時左右),在昆明火車站不遠出,就有長途汽車站,買票候車都方便.票價大概70塊左右.
也有火車到大理,硬座35塊左右,大概要7個小時.可以上午從昆明出發,下午3點左右到大理,這樣有利於大理住宿的安排.客車可以隨時發車,更加靈活 .
昆明的吃住倒是方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勢力合理選擇,吃的話推薦去祥雲小吃街一次,可以把昆明小吃,一次性掃盡,當然前提是你肚皮足夠大.哈哈!還別忘了氣鍋雞,過橋米線,這些在橋香園可以一次性搞定.
在大理,住在主市區下關的話,吃住也方便,但我推薦你去古城住,一個人更有味道.大理古城從火車站做直達公交一塊五可以直接到.古城的標間在平時大概就50-40塊左右,帶衛生間.環境還可以.有個叫金鑫的賓館,建議你去看看,住過一次.感覺還不錯,晾衣,遠眺都不錯,最關鍵的是,可以在早上,坐在走廊的沙發上,觀對面蒼山的雲,很是有感覺,晚上,還可以去不遠的洋人街,在路邊的長椅上觀大理行人,反正是地理位置不錯,在岔口處就是票物中心,去麗江方便.當然你如果要一個更加切合青年人的環境,那也可以去古城青年客棧,這里多是知識文化水平交高的人群,也更值得去交往.也提供更多的服務,如免費上網等.但價格稍高些,也更難有空床,所以決定要住的話就要留心了.
大理古城周圍可以騎馬去蒼山,可以去天龍八部影視城,崇勝寺.這些景點,票價對不同區域的人,差異很大,本地人就十來塊,而外地人就是好幾倍了,外國人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你一個人應該靈活些,與住宿的老闆多交流,或許他們能給你驚喜.再不然,就找那些在古城專門讓人買票去景點的人多咨詢,他們的價也不一樣,你應該多問幾個,比較了再決定,這樣可以更實惠.
大理古城的吃,可以嘗乳扇,雕梅,梅子酒.......西餐,可以在洋人街解決,價格還適度.吃中餐的話,可以去洋人街和博愛路的交叉口處的一家軍人開的餐館,無論價格,口味,環境,服務態度,都是讓我們同學一起贊不決口的.他是北方人,可以做地道的北方菜,也可以做大理特色.(未完待續)
如果想體驗一個人的自由的話,還可以租輛自行車,騎去洱海邊.迎著風,和晚霞,在綠色的簇擁下,急速前進,那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而在洱海邊頓足,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7月上旬洱海就開海了,可以去海上泛舟,藍天下,碧波中泛舟,那情景我想讓每個人都不得不湧起感嘆.
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可以登上古城強,舉目遠眺,很是讓人回味.建議沿水源向上,水源的末斷就是西門.在城牆上,蒼山,佛塔,洱海,古城,新鎮.藍天,彎月,就一收眼裡了.
還可以去喜洲,那裡的白族建築和生活習俗保持得較好,不要錯過古鎮里的那幾棵大青樹和它上面的白鸛.大理古城裡也有一棵,但沒有鳥.
像蝴蝶泉,我們沒去,對它不感興趣.景點的選擇應該根據個人性格,愛好,和情結來定.不要籠統的都去一次,那沒意義.
去麗江可以坐大巴,就可以在洋人街口處買票.票價大概三十幾,我去是從昆明直接去的,這次去大理隨便問了哈,也不確定.在麗江古城住在平時倒是特別方便是實惠,價格看環境而定,一般就二十來塊一個人吧.建議到了,多看幾家,這樣可以選到最中意的,價格也更合理一些.
麗江的吃,不像大理那麼好解決,價格高.所以你要自己尋求更好的辦法,我去是沒找到最好的辦法,所以在這里也不便有什麼建議.
麗江除了古城外,更應該去周遍玩,束河古鎮,玉龍雪山,毛牛坪,雪山坪,虎跳峽,想更遠的話還可以去香格里拉.
在古城晚上可以在街道上四處游盪,跳集體民族舞,在酒吧里嘗酒,和河對面的人拉歌,都是讓人愜意的事.還可以去近距離的感受東巴文化,自己去做東巴紙,手工做,一天左右可以完成.做不要錢,但帶走你做的那張紙要二十塊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