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格局
Ⅰ 美麗的雲南簡介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
雲南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
雲南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4.1%,居全國第8位,總人口4770.5萬人(2016年),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下轄8個市、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
(1)雲南旅遊格局擴展閱讀:
雲南地理環境:
1 位置
雲南省總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4.11%,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排名第8。北回歸線穿過省境南部。該省的東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貴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區。雲南的國境線長4,060公里,與3個國家接壤:西面是緬甸(主要口岸是瑞麗),南面是寮國(主要口岸是磨憨),東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
2 氣候
雲南省氣候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等7個溫度帶氣候類型。雲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其主要表現為:
3 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
雲南緯度和海拔相關。從緯度看,其位置只相當於從雷州半島到閩、贛、湘、黔一帶的地理緯度,但由於地勢北高南低,南北之間高差懸殊達6663.6m,大大加劇了全省范圍內因緯度因素而造成的溫差。這種高緯度與高海拔相結合、低緯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緯度增加與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狀況。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溫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遞增,平均溫度在5~24℃左右,南北氣溫相差達19℃左右。
由於受地形的影響和天氣系統的不同,全省氣溫緯向分布規律中常會出現特殊的情況,出現了「北邊炎熱南邊涼」的現象。特別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內多山,河床受侵蝕不斷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頂,都存在著因高度上升而產生的氣候類型差異,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溫度即降低0.6℃左右。
Ⅱ 雲南最值得去的地方有哪些
雲南最值得去的地方:麗江、昆明、大理、西雙版納
1、麗江
大理,一座美的不經意千年古城。玉洱銀滄,風光綺麗;白族風情,古樸濃郁;古城街巷,古色韻味。大理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包容性。大理文化(或曰洱海文明)的起源已相當久遠,在其文明演進的過程中,土著文化在與周邊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之中相互消解也相互吸納,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元文化並存的格局。
在大理旅遊,你可以洱海泛舟,洱海如鏡,蒼山如屏,感悟天地之蒼茫;在蝴蝶泉邊,發呆做夢;拜訪聖地雞足山,聆聽梵音低吟,看佛光普照;在夕陽下,感受大理的優雅,在美麗的夜晚,追尋現代的浮華。
4、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傣寨潑水的熱情喧鬧與原始森林的茂密幽靜,會激發想像力,讓人尋找到久違的溫暖與感動。這里少數民族眾多,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朗族等13個少數民族和睦友好的聚居在這片土地上,其中以傣族人數最多。
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稱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西雙版納的旅遊業發達,2011年被全球著名旅遊雜志評為全球12個最熱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茂密繁復的原始森林、熱情洋溢的民族風情、多汁甘甜的熱帶水果,使這里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不斷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每年4月13-15日舉行的潑水節,激發了人們對於狂歡和祝福的想像,是最不可錯過的「東方狂歡節」。
Ⅲ 什麼是可持續旅遊
可持續旅遊的定義:
可持續發生的旅遊業既要顧及現時遊客及旅遊地區的需內要,同時容亦要保障和增加未來的發展機會。為達到這個目標,在管理資源時便須同時滿足經濟、社會及美學的需要,亦要保存該地的文化傳統、基本生態發展、生物品種及生態系統。
Ⅳ 簡述雲南的旅遊格局
雲南,以來其美麗、豐饒、神奇而著稱源於世,一向被外界稱為「秘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聞名於世的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幾乎並排地經這里流向遠方,險峰峽谷縱橫交錯,江河溪流源遠流長,湖泊溫泉星羅棋布,造就了這塊神奇美麗的樂土。從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地的省城昆明,到「風花雪月」的大理名勝;從高原水城麗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雙版納;從「天下第一奇觀」的石林、千姿百態的元謀土林,到世所罕見的「三江」並流,江狹水凶的虎跳峽……這些迥然相異的山川景色,如一個天然的自然博物館,每一位來到這里的遊客,都會深深地感受到這是一塊博大而充滿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