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旅遊詞
『壹』 根據望海湖詩詞中的意象為古代杭州寫一篇旅遊推文
看你要寫哪個景點的軟文,還是整個杭州,是西湖嗎?你就可以從斷橋來寫,如許仙與白娘子之戀,然後引到四季不同的斷橋的景色,同樣的思維也可以寫西湖。從一些經典的故事裡引申更好。
『貳』 跟著古詩詞游杭州設計旅遊路線
別被坑了
還有上火車什麼的時候要仔細檢查隨身物品上下鋪的人都要留心觀察
其實不管你是去哪裡這些都要注意
在去之前要打聽好去哪些地方有無額外消費【諸如小費等】
BTW來北京的話其實可以不跟旅遊團的有時候自己來玩更能享受到北京的樂趣
就比如旅遊團可能只會組織去一些有名的標志性建築但那裡人多講解也不一定到位給遊客的自由遊玩的時間也較短,如果是不跟團的話在更富有北京韻味的地方如南鑼鼓巷等地觀看遊玩更能領略到古都北京的風光。
『叄』 五一節我和父母去杭州旅遊英語作文70詞
On May first, My father and i have taken a trip to visit HANGZHOU.
It is a beautiful city and our trip was successful. My father took me to visit many ancient buildings and wonderful gardens. The local people are very kind and their food are delicious. There is a huge lake in the city and i have a lot of fun to go boating on the lake. This trip was fantastic and i hope to visit Hangzhou again next year.
『肆』 游杭州西湖的導游詞,600-700字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能帶大家一起來游西湖。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最濘處有5米多。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為古海灣,錢塘江泥沙淤阻後形成。
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景點介紹
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km2,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它景點還有保俶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
西湖不但獨擅山水秀麗之美,林壑幽深之勝,而且還有豐富的文物古跡、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跡遍布,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還有39處文物保護點和各類專題博物館點綴其中,為之增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桃源。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伍』 暑假裡我來到杭州西湖遊玩看到這迷人的景色我不禁脫口而舒情[ ]用古詩詞填空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陸』 杭州西湖導游詞
各位親愛的遊客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歡迎大家來到「人間天堂」------西湖。西湖主要有游覽孤山、斷橋和三潭映月幾個著名小景點,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參觀。
西湖這么美,當然有許多奇妙的傳說。相傳多年前,天上有玉龍和金鳳,它們在銀河旁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玉石,它們一起啄了許多年,玉石就變成一塊光芒四射的寶珠,這顆寶珠的光芒射到哪兒,哪兒的樹木就常青,花朵就盛開。後來消息傳到天宮,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來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遇到王母娘娘拒絕,於是就爭搶起來。王母娘娘被打倒,兩手一松,玉石就掉落人間,變成了金瑩的西湖,而玉龍和金鳳就變成了鳳皇山和玉皇山,守護西湖。
大家向東看,那是斷橋!它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橋。它十分有趣:斷橋是北里湖與外湖的分水點。每當瑞雪初晴,橋的陽面已經冰消雪化,而橋的陰面卻還是白雪皚皚,遠遠看去,橋身似斷非斷,「斷橋」就因此得名。
大家現在請向前看,這是「三潭映月」,也叫「小瀛州」。這是一個「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湖上花園。全島呈「田」字形,東西連柳提,南北建曲橋,曲橋兩側,種植著大片紅、白、各色的睡蓮。
接著請大家上島游覽。請看:三塔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著5個小圓洞,塔頂呈葫蘆形,造型優美。每逢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人們在塔內點上蠟燭,沿口蒙上薄紙,燭光外透。這時,「塔影、月影、雲影」溶成一片。燭光、月光、湖光交相輝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燈光透過15個圓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個小月亮了,再加上天上的一個,湖中的一個,就有32個小月亮了,呈現「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美麗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呀!
大家向前走,西湖邊上還有一座名山-------孤山!為什麼要取名「孤山」呢?這是因為歷史上此山十分優美,一直被皇帝所佔有,所以叫「孤山」。
西湖是一首詩,一副畫,一位楚楚動人的少女。「憶江南,最美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這是自白居易為頌揚西湖給後人留下回味無窮的千古絕唱!
各位朋友,我們即將結束這次西湖之行,希望讓西湖的山山水水永遠留在你美好的回憶里!
『柒』 導游游西湖返程詞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
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1] 後又有錢水、錢唐湖、明聖湖、[2] 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灧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只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並見諸於文獻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2000多年前,西湖還是錢塘江的一部分,由於泥沙淤積,在西湖南北兩山——吳山和寶石山山麓逐漸形成沙嘴,此後兩沙嘴逐漸靠攏,最終毗連在一起成為沙洲,在沙洲西側形成了一個內湖,即為西湖,此時大約為秦漢時期。張岱《西湖夢尋》記載:「大石佛寺,考舊史,秦始皇東游入海,纜舟於此石上。」此處所言大石佛寺,即位於西湖北側的寶石山下,尚有「秦始皇纜舟石」之景。
自從隋朝大業六年(610年)開鑿江南運河,與北運河相接,溝通南北五大水系,便捷的交通也促進了杭州的經濟發展和旅遊活動。
唐朝,西湖面積約有10.8平方公里,比近代湖面面積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腳下,東北面延伸到武林門一帶。香客可泛舟至山腳下再步行上山拜佛。因為當時未修水利,西湖時而遭大雨而泛濫,時而因久旱而乾涸。
建中二年九月(781年),李泌調任杭州刺史。為了解決飲用淡水的問題,他創造性地採用引水入城的方法。即在人口稠密的錢塘門、涌金門一帶開鑿六井,採用"開陰竇"(即埋設瓦管、竹筒)的方法,將西湖水引入城內。六井現大都湮沒,僅相國井遺址在解放路井亭橋西。其餘五井是:西井(原在相國井之西),方井(俗稱四眼井),金牛井(原在西井西北),白龜井(原在龍翔橋西),小方井(俗稱六眼井,原在錢塘門內,即今小車橋一帶)。
長慶二年十月(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間,白氏興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築堤壩水閘,增加湖水容量,解決了錢塘(杭州)至鹽官(海寧)間農田的灌溉問題。其實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堤壩,在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稱為白公堤,並非近代的白堤。白氏在錢塘門外修堤,建石涵閘,把湖水貯蓄起來,還書寫《錢塘湖閘記》刻於石碑,寫明堤壩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護堤壩的方法。如今白公堤遺址早已無存,但後人卻借白堤(當時稱「白沙堤」)以緬懷白公。白氏不僅留下了惠及後世的水利工程,還創作了大量有關西湖的詩詞。最為著名的作品有《錢塘湖春行》、《春題湖上》和《憶江南》。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907—960年)以杭州為都城,促進與沿海各地的交通,與日本、朝鮮等國通商貿易。同時,由於吳越國歷代國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圍興建大量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擴建靈隱寺,創建昭慶寺、凈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韜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時有佛國之稱。靈隱寺、天竺等寺院和錢塘江觀潮是當時的游覽勝地。由於西湖的地質原因,淤泥堆積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維護工作,因此吳越國王錢鏐於寶正二年(927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確保了西湖水體的存在。
北宋後期,著名詩人蘇軾對西湖治理做出了極大貢獻。從五代至北宋後期,西湖長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據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上《乞開杭州西湖狀》於宋哲宗,斷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同年四月,動員20萬民工疏浚西湖,並用挖出來的葑草和淤泥,堆築起自南至北橫貫湖面2.8公里的長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橋,自此西湖水面分東西兩部,而南北兩山始以溝通。後人為紀念他,將這條長堤稱為「蘇堤」。相傳杭州名菜「東坡肉」,就是蘇東坡犒賞疏浚民工的美食。與白居易一樣,大詩人蘇軾也在杭州留下了眾多詩篇,其中最有名的有《飲湖上初晴後雨》、《望湖樓醉書》。
1127年,南宋定都臨安後,杭州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經濟繁榮,進入了發展的鼎盛時期。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臨安風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西有湖光可愛,東有江潮堪觀,皆絕景也。」杭州的旅遊者,每年除香客外,又增加了各國的使臣、商賈、僧侶,赴京趕考的學子,國內來杭貿易的商人。西湖的風景名勝開始廣為人知。當時,西湖泛舟游覽極為興盛,據古籍記載,「湖中大小船隻不下數百舫」,「皆精巧創造,雕欄畫拱,行如平地。」南宋詩人林升在詩《題臨安邸》對當時的盛況做了生動的描繪。另外,詩人楊萬里也曾作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盛贊西湖美景。
『捌』 杭州風物特產導游詞
杭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浙江省省會,早就被民間譽為「人間天堂」。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錢塘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並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古稱錢唐。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民國元年(1912年)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從此揭開了杭州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杭州市轄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濱江)、蕭山、餘杭8個區,建德、富陽、臨安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千米。杭州市總人口大概在660萬左右,也是我國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城市之一,更何況每天還有成千上萬來這里旅遊觀光的遊客。
由於杭州歷史悠久,文化和物質遺產豐富。
杭州名稱最早的由來,是由大禹治水時曾經在這里舍杭登陸,杭就是方舟,船的意思,後人於是就把杭州稱之為禹杭,不知道從何時,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稱為餘杭,至今在杭州仍有餘杭這個地名,清朝最大的一個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就發生在餘杭。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宋代詩詞大家蘇軾,曾先後任職杭州,寫下大量吟詠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膾炙人口,留傳至今。
杭州能夠發展到如今這樣繁榮,最大的功臣就是吳越國的建立者——錢王鎦,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國大地有了一塊在戰火中休養生息的土地。吳越國時,杭州文化建設上以造像藝術的成就最為突出,飛來峰造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北宋時間,杭州已成為東南第一州,南宋就更不用說了,中央政權在此建都,杭州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會。宋室南渡,全國的藝人雲集杭州,大大促進了這里的繁榮。到了元代,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發出了由衷的感嘆,稱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而華貴的城市」,這無疑是對這座城市作出的最高贊嘆。
明清兩代杭州作為江南最繁榮的城市,不但名人輩出,而且經濟特別繁榮,作為杭嘉湖平原上最大的城市,由於交通便利,貿易也非常方便,其中最有代表的人物就是紅頂商人——胡雪岩。
杭州可以用四句話,十六個字來概括:人間天堂、絲綢之府、茶葉之都、美食之城。
說到杭州是人間天堂那可來不得半帶虛假,古人有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把杭州比喻為人間天堂,歷代的文人墨客也對這座天堂般的城市留下了許多耳熟能詳的篇章。
而文人墨客贊譽的杭州之美,美於西湖,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曾說: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天底下叫西湖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沒有一座城市的西湖可以與杭州的西湖相媲美。所以西湖就是杭州的心臟,從唐代白居易、宋代蘇東坡、五代錢鎦、明代楊孟瑛,到如今的新西湖,只有西湖美麗,才有杭州的美麗,才有這么多文人的贊美詩篇,才有這么多如織的遊人。
說到杭州的水,不得不說到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雖然最早是春秋吳王開鑿了邗溝,但是真正的開鑿是隋煬帝時期,直至元代才大體全線貫通。這條貫穿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兩市的人工運河,溝通了長江、黃河、海河、淮河、錢塘江五大水系,也為大運河終點的這個城市帶來了無限的繁榮和發展。
錢塘江是杭州另外一大水系,發源於黃山,從千島湖新安江一路往東南奔流而下,由於錢塘江入海口是個喇叭口,受月亮的影響,每到陰歷八月中旬就形成了壯觀的錢塘江大潮。
江南絲綢自古有之,蘇杭的絲綢更是聞名全世界,杭州城外一路的桑樹林更說明了這一點,在古代,絲綢衣物就是貴族和官宦人家的代表,而今,從絲綢衣服、蠶絲被,到絲綢雨傘都走入了民間,為廣大百姓所喜愛,而杭州絲綢的各種製品更是其中的代表。
茶葉在中國各地都有,可是綠茶中的精品——龍井,只有杭州西湖邊有,「虎跑泉水配龍井茶葉」這就是杭州的雙絕。十大綠茶之首的龍井茶更不是浪得虛名,西湖龍井茶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聞名於世。成茶扁平挺秀,光滑勻稱,翠綠略黃;泡在杯中,嫩芽成朵,一旗一槍,交相生輝,芽芽直立,栩栩如生;馥若蘭,清高持久;湯色明亮,滋味甘鮮。人們誇稱它為「黃金芽」,「無雙品」,已成為國家高級禮品茶。所以杭州又被稱為「茶葉之都」。
杭幫菜,如今在全國都非常著名,許多菜餚大家都耳熟能詳:東坡肉、西湖醋魚、宋嫂魚羹、干炸響鈴、叫花子雞、龍井蝦仁等等。其中樓外樓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餐廳了。而每一道菜餚都有自己一個美麗的傳說啊!
杭州歷史名人眾多:三國吳的建立者孫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明朝的抗金名將於謙,等等,而在這里任職過的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蘇軾、岳飛等,無一不為杭州的山水風光增添了無限風采。
杭州的景點除了西湖,還有靈隱、六和塔、雲棲竹徑、九溪十八灣、岳廟、胡雪岩故居、萬松書院、宋城等,景點眾多。這些景點都充滿了優美的傳說,而其中白娘子與許仙、梁山伯與祝英台、蘇小小與阮郁、石娃與花姑等故事使得杭州成為一個愛情之都。年輕的情侶們在黃昏慢慢踱步在西湖邊、柳樹下,浸淫在浪漫的傳說與美麗的風景之間,這將是多麼充滿詩意啊!如果你想看看這些傳說如何真實展現在你眼前,建議您可以去宋城看場精彩的表演噢!
由於城市的改造,許多老地方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可是杭州對景點的保護和開發還是可以的。如今的杭州是一個美麗而現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高架高速與青山綠水並存,這個城市會給你更多的驚喜和感嘆的!
『玖』 杭州旅遊景點的介紹詞!!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蘇堤春曉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故名之以「蘇堤」。 早春四月,迎著熹微晨光,沿修長的湖堤漫步,但覺輕風徐來,十里垂柳飄忽。在輕煙薄霧中,灼灼紅桃含露開放,宛若噴霞,景色著實嬌媚迷人,而當春雨霏霏,透過裊娜柳絲眺望西湖,但見薄靄彌漫,漸遠漸淡,景色更是奇幻誘人,被人稱為「六橋煙柳」。蘇堤連接了南山和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且花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如詩若畫的迷人風光,成了人們長年遊玩的好地方。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園--聚景園。解放後經整修,已擴建成為佔地三百多畝的大型公園。這里以柳葉蔥蔥,鶯聲婉轉而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春天的花園柳樹蔭蔭,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隨風搖曳,更有臨湖而植者,枝葉俯垂水面,遠望如少女浣紗的「浣紗柳」。步履其間,濃蔭深處的柳樹給人以陣陣思緒,悅耳的鶯啼聲更是撩人遐想。柳浪聞鶯現共分三組園景,即聞鶯館、友誼園和聚景園。這里引進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使園內景色越具誘人之處,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別有一番情趣。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花港觀魚 「盧園」是南宋內侍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因其處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觀魚,與蘇堤前接,西山在北為其護屏,還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全園分為魚池古跡、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叢林區、芍葯圃等七個景區。公園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紅魚池。池中滿蓄金鱗紅鯉,池畔花木扶疏。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現公園的主景區為牡丹園,用牡丹、湖石等組成,小徑迂迴,布置緊湊有致。仲春時節,站在聳峙高處的牡丹亭向下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妍,令人流連忘返。不久將再辟芍葯圃,與牡丹亭相媲美。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池和池之間築小橋相連,便於遊人流連觀賞,可以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雙峰插雲 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舊時人們游湖多在春秋兩季,每當欲雨未雨時,從湖上眺望南、北兩高峰,但見雲霧裊繞,雙峰時隱時現,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氣象萬千,景觀十分吸引人,便定為「西湖十景」之一,名兩峰插雲。後「兩峰」改為「雙峰」,從此這湖中之景便成為陸上之景。南高峰「攬長江若帶,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稱「錢塘之柱」,山間林木蒼翠,有石磴數百級,曲折盤上山頂。張岱《西湖十景兩(雙)峰插雲》: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它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島是明萬曆年間用疏浚的湖泥堆積而成,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由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個湖中島、島中湖的勝似仙境的著名旅遊勝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中秋之時,在塔中置燈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月光、燈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恍惚迷離,說不盡的詩情畫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木香榭、迎翠軒、花鳥廳等,最後是我心相印這亭。這些建築錯落布置,極盡巧思,一路游賞,意趣無窮。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瀕臨外西湖,此地商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方,視野開闊,中秋之夜,月白風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輪當空,俯視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兩圓月,交相輝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宮之感。所以前人題有「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楹聯。而且假山疊起,四季花木,構成一處詩趣盎然的游覽勝景。更令人尋訪和體味的是其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底蘊,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龍王祠,和清初的御書樓。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時雷峰塔與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叔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今政府批准復建。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南屏晚鍾 南屏山橫亘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山上有一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銅鍾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渾厚的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響,山回谷鳴,發人悠遠的沉思,「南屏晚鍾」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晨鍾暮鼓,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斷橋殘雪 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斷橋殘雪景觀內涵說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每當大雪之後,紅日初照,橋陽面的積雪開始消融,而陰面還是鋪玉砌玉,遠處觀橋,晶瑩如玉帶。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給人以生機勃勃的強烈屬深刻的印象,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斷橋閑望》詩雲:「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面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
『拾』 杭州市導游詞有哪些
1.杭州接團帶絲綢茶葉和宋城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來自杭州**旅行社,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現在就請大家看我一眼,記住我,因為你們人多,我一個人記你們這么多人很難,一下子也記不住,但是你們記我一個人就容易了。為什麼一定要你們記住我呢,因為我是你們的飯票,門票,車票,船票,沒有我你們今天就哪裡也進不去。所以一定要記住我。
今天我們來到了杭州,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人口有380萬,從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出來,杭州市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杭州的名氣卻非常大,為什麼呢?我國有十大旅遊城市,杭州名列第一。2007全國進行了一場選秀活動,不是超級女生,也不是快樂男聲,是什麼有沒有人知道?在這場選秀活動中,北京敗給了我們杭州,杭州第一,上海第八,北京第九,杭州被選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雖然杭州是最具幸福感城市,但是這個地方並不好,為什麼呢?他不像山西,有煤礦,地里的石頭都能賣錢,也不像廣東,靠在海邊,海運發達,所以他第一個被選為改革開放城市,一個小漁村,現在變成大都市了。但是有句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杭州雖然沒有煤礦,也不靠海,但是杭州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杭州作為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憑借這些資源,杭州成為我國最有名的旅遊城市。
旅遊業是杭州的支柱產業,杭州人有百分之七十從事和旅遊相關的工作。今年遇到金融危機,出來旅遊的人少了,杭州市政府為了吸引外地人來杭州,發放了1.5億的旅遊消費券,這些消費券發到了很多省份,還送到了港澳台同胞手裡。杭州作為一個有名的旅遊城市,被稱為休閑之都,享樂之都。杭州人非常會享受生活,你們到公園里會發現,別的地方的公園都是周末人多,而且大多數是老年人,但是杭州的公園不管是周末還是非周末人都多,在公園里玩的也不僅是老年人,有很多的年輕人。
杭州人不會為了工作就放棄休閑,不會每天忙忙碌碌,他們賺了錢就拿出來花了,杭州大大小小的餐館每天都爆滿,尤其是周末,要提前打電話預定位置的,要不然就沒有位置。很多人結婚了也不回家做飯,都在外面吃,約上朋友或者和家人一起,而且每次吃都換花樣,經常是一個人發現哪裡有新菜館了就打電話約一群朋友去吃。但是現在人吃慣了大魚大肉嘴都叼了,反而覺得青菜好吃,杭州人也是這樣的,所以杭州市郊農家樂的生意非常好,杭州人一有空就開著車去市郊了,在那裡可以吃地道的農家菜。很多人一早去,在那裡一坐就是一天,吃了中飯在吃了晚飯回家。那我們杭州最有名的農家樂是哪裡呢?杭州人都知道,就是西湖邊的幾個茶村,在那裡吃的都是用茶葉炒出來的菜。最有名的菜是龍井炒蝦仁,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曾經用這道菜宴請過外賓。杭州人會吃也會玩,杭州人最愛玩什麼?打牌。愛到什麼程度呢?杭州大大小小的街上有很多棋牌室,都是24小時營業,他們可以在裡面不吃不喝打一天。我這樣說沒有打過牌的人不信,但是打牌的人都有同感。
杭州人愛吃愛玩愛花錢,很多杭州人沒有存摺,他們不是沒有錢,而是消費觀念超前,他們有了錢就花掉了。80年代人們有錢了買電視機洗衣機,90年代有錢了買汽車,現在條件好了,汽車家電都有了,碰到金融危機股票不值錢了,錢怎麼花呢?小沈陽有句話說的好,人一生短暫,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人死了,錢還沒花完。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所以說人要善待自己,辛辛苦苦的賺錢就要享受,要不然賺的錢就是別人的了。
杭州人愛玩,所以生活節奏慢,遇到再大的事情也先說一句,不要著急,慢慢來。慢慢來是他們的口頭禪。都說我們南方人性格溫和,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那我們出來旅遊也一樣,遇到事情也要慢慢來,現在是旅遊旺季,吃飯要排隊,進門要排隊,乘船也要排隊,這是不能避免的。等會到景區或餐廳排隊時,希望大家也不要著急,慢慢來。
那剛剛我說的是杭州的第一大支柱產業——旅遊業,杭州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是什麼呢?杭州號稱絲綢之府,茶葉之鄉。沒有來過杭州的人也都聽說過這句話。杭州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就是農業,種桑養蠶制絲,種茶炒茶。都說江南是魚米之鄉,但是杭州的農民卻不種水稻,也不養魚,為什麼呢?杭州總面積3068平方公里,70%是山地,20%是平原,10%是水域,所以我們在描繪杭州的地形時有一句話形容他,七山一水二分田,杭州的大部分面積是山地,這種地形不適合種田,在加上杭州位於東南沿海,容易遭受台風襲擊,每年夏天台風暴雨過後,農民種的水稻都被水淹了,魚塘也被暴雨沖走了。所以杭州的農民都不種田。
農民不種田吃什麼呢?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反復實踐,發現在杭州種植桑樹,養蠶,種茶樹很適合。因為樹不容易被台風摧毀,而養蠶炒茶又可以在室內進行。杭州養蠶織絲歷史非常悠久,距今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絲綢。到了南宋時期,杭州作為南宋的首都,經濟文化到了黃金發展期,絲織業達到頂峰,杭州成為全國絲綢中心。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絲綢之路,起點就是我們杭州。現在杭州還是全國有名的絲綢之府,2003年杭州被中國絲綢協會列為「中國六大綢都」之一。2008年奧運會上,禮儀小姐穿的旗袍就是用杭州絲綢做的。
杭州的第二大農作物就是茶,杭州種茶也是自古就有。茶聖陸羽就在《茶經》中寫到了杭州的天竺寺,靈隱寺產茶。南宋建都杭州,杭州的茶文化進入輝煌時期,不僅發明了很多種茶,炒茶的新方法,而且還通過日本,韓國來宋學禪的高僧,把茶文化傳到國外。日本的茶道很有名,就是那個時期從我們國家引用過去的。
清朝時龍井茶成為向朝廷進貢的貢茶。清代的皇帝乾隆是個風流才子,非常喜歡美女,杭州出美女,所以他經常下江南,而且每次都是微服私訪,這樣和美女搭話更方便。他六下江南,四次到龍井村喝茶。據說他第一次到龍井村時,看到滿山遍野的採茶女非常開心,就來了興趣,也要拿竹筐和他們一起采。哪知道天公不作美,他剛剛進茶園就下起雨來,於是就連忙跑到一個茶農家躲雨,茶農看見這個人穿著綾羅綢緞,氣質不俗,就知道這個人不是大貴就是大富之人。
綾羅綢緞就是高級絲綢,在古代能穿絲綢就表明這個人要麼有錢要麼有地位,就像現在的有錢人穿國際名牌服裝,拎名牌提包一樣。這家人一看來躲雨的是個貴公子,就非常熱情的讓他進屋,還拿出了新採的龍井茶泡給他喝。但是乾隆皇帝喝了一口茶就皺起了眉頭,在喝一口更生氣,說,這是什麼茶,淡而無味。我們都知道,北方人愛喝花茶,紅茶,味道都很濃厚,但是西湖龍井茶味道卻很清淡,所以他喝不慣。乾隆喝了兩口茶,就放下杯子走了。但是他走幾步後發現喉嚨里有股甘甘甜甜的味道,非常滋潤,於是他又走回去,拿起剛剛沒有喝完的茶一飲而盡。
茶農非常奇怪,不知道乾隆為什麼去而又返,就問他說,公子,你剛剛說我的茶淡而無味,我們又回來喝呢?乾隆說,茶雖然淡而無味,卻回味無窮。乾隆的話概括了龍井茶的特點,淡而無味,回味無窮。所以龍井茶需要慢慢品。龍井茶的這些特點和我們杭州的飲食習慣是相符合的,杭州人喜歡清淡的口味,炒菜不多放油鹽不放辣椒,剛來杭州的人吃不慣,但是時間長了會發現這種飲食習慣對身體非常好。自從乾隆皇帝說了這句話,西湖龍井茶就被作為貢茶年年上交給皇宮。現在也一樣,西湖龍井茶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首,年年上交給國務院,作為國宴用茶招待外賓和國家領導人。
剛剛我介紹了杭州的兩大支柱產業,旅遊業和農業,也就是種桑養殖和種茶,下面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杭州的教育。杭州有我國第三大高校浙江大學,他是僅次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高校。但是很多外地學生來杭州上學並不是沖著浙大的名氣來的,而是沖著杭州的環境來的。杭州作為旅遊城市,環境優美,空氣質量好,我們坐在車上可以向窗外看看,馬路非常干凈,我們的清潔工人24小時值班。浙江大學的幾個校區都在西湖邊,是杭州地段最好,風景最美的地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方人崇尚讀書,認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江南出才子,江南人喜歡讀書,喜歡舞文弄墨。杭州喜歡讀書人,喜歡書生,所以把風景最好的地方都讓給讀書人了,比如說古代梁山伯祝英台讀書的地方——萬松書院,風景也非常漂亮,位於西湖邊,站在山上可以欣賞西湖美景。現在的浙江大學也一樣,離西湖非常近,環境非常好。
在杭州上學很好,那在杭州找工作好不好呢?杭州不像蘇州,有工業園,世界500強企業有很多在蘇州設公司,像三星呀,松下呀,摩托羅拉啊,索尼啊,等等,可以提供很多工作崗位,也不像廣東有很多工廠,所以說在杭州找工作並不容易。杭州的支柱產業是旅遊業,和農業,種桑養蠶種茶,杭州能給外地人提供的工作崗位80%是服務業,因為杭州發展旅遊,所以餐飲,娛樂行業發達,這些企業也需要大量的員工。但是大學生畢業後又有多少人願意在服務行業做呢?都想到外企上班,或者考公務員,到政府單位上班,捧鐵飯碗。農業是不可能給外地人提供工作崗位的,因為種桑養蠶種茶是手藝活,這些手藝是不外傳的,父親教給兒子女兒,一代一代往下傳,那有人就要問了,如果這家是種茶的,家裡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炒茶的手藝又不能傳給女兒怎麼辦?那就招上門女婿。你們不要小看這個上門女婿,能做茶農的上門女婿是福氣,因為這些茶農非常有錢,宋朝的時候張俞寫了一首詩,描繪蠶農的生活,是這樣寫的,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他寫的是宋朝時蠶農的生活,歷史發展到現在,情況完全變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的農民翻身得解放了,茶農和蠶農是我們杭州最有錢的人。
他們每家每戶都住別墅,家裡最少也有一輛小汽車。做了上門女婿家產就歸你了。但是他們對上門女婿的要求也很高的,必須會炒茶,龍井茶都是用手掌一掌一掌炒出來的,鐵鍋的溫度最低80°,手上不能戴手套,這需要真本事的,要不然手就變成紅燒肉了。所以各位沒結婚的不要想留在杭州做上門女婿了,趕緊回家哄女朋友去。杭州這個地方只適合吃喝玩樂,要想玩來這里,要想享受生活來這里,要想休閑放鬆來這里,如果你要來這里找工作還是算了。杭州市區的房子一個單間一個月1000,城郊的500,杭州的工資又低,一個月最多3.4千,賺的錢都交房租了,哪裡能享受呢?最好大家就乘著這次機會享受一下就行了。
我們大家都說來杭州旅遊,那來杭州看什麼呢?我們說到北京看牆頭,北京歷史悠久,是我國7大古都之一,有很多皇家建築,比如說北京故宮,被評為世界奇跡的長城,去西安看墳頭,「秦中自古帝王都」,西安也是古都,而且比北京的歷史還要長,有一句話說看500年的歷史去北京,看1000年的歷史去西安,西安作為古都,有很多皇帝陵墓,陝西帝陵數量和密集度為全國之最。陝西黃土究竟埋了多少皇上?具統計,陝西共有歷代帝王陵墓72座。最著名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所以說去西安看墳頭。到了桂林看山頭,桂林山水甲天下,灕江的水清澈見底,兩邊的山形態各異,秀麗多姿。
去上海看人頭,上海人口密度是我國最大的,人非常多。到了南京看石頭,南京的雨花石很漂亮,顏色鮮艷,作為裝飾品很好。到了蘇州看橋頭,蘇州有500多條河,360多條橋,是真正的小橋流水人家。被贊譽為東方的威尼斯。那今天我們來的是杭州,到了杭州看什麼呢?大家猜猜看。對了,看丫頭。都說江南出美女,到了杭州當然要看美女了。杭州的丫頭也分類的,20歲以下的叫小丫頭,年輕,有活力,30歲以上的叫老丫頭,這種丫頭大都結婚了,成少婦了,很多人不愛看了,但是也有人偏愛這種丫頭,有句話形容他們,風韻猶存。她們雖然年齡大,但是成熟了,別有風情。今天大家千里迢迢來到這里,我當然要帶大家去看看我們杭州的丫頭。
2.杭州路導游詞
從一座人間天堂來到另一座人間天堂,我們所看到的風景也在不斷地變化之中。盡管這種變化來得不是很明顯。還記得我在蘇州時曾經說過,如果把蘇州和杭州相比的話,蘇州就是小家碧玉而杭州則是大家閨秀嗎?那麼這個大家閨秀就從現在開始就將逐一展現出她美麗動人的風姿了。
其實杭州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就是關於一座湖和圍繞著這座湖所展開的種種動人傳說故事的這么一座城市,而在這些傳說故事中浪漫的愛情故事佔了絕大多數,比如說許仙和白娘子,梁山伯和祝英台,蘇小小和阮郁。盡管這些愛情都很纏綿卻也都很凄婉。不管是「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啊~~~~」(唱),還是「梁山伯--祝英台,羅米歐與朱麗葉,是千年的愛~~~」(唱),都給杭州寫下了浪漫和愛情兩字。同時呢,杭州也是個非常愜意非常享受的城市,您看,這滿街跑的計程車幾乎都是帕薩特哦。檔次高吧?看著都賞心悅目。逢年過節的,杭州人喜歡開著私家車去品茶喝茶吃茶,難怪有人說杭州這個城市就像一杯茶,生活在杭州的人們就是那飄舞在茶杯中的片片茶葉。多詩意而又浪漫啊!所以浪漫、愛情和休閑之都,就是人們對杭州的定義。如果沒有了美麗的西湖和這么多浪漫、愛情、休閑的享受,今天的杭州----這座人間天堂可能真的要遜色很多。
但是杭州絕對不是一座簡單的城市,它的特色在於整座城市就是一個免費的天然大公園,處處是景處處是詩,是無聲的詩也是立體的畫。每年不同的季節來到這里您都能欣賞到不同的風景。比如春天我們可以走蘇堤春曉,夏天我們賞麴院風荷,秋天去平湖秋月,-冬天看斷橋殘雪。杭州的魅力不僅讓我們在座的各位嘉賓不遠千里而來,也讓那麼多的老外慕名而至。元朝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杭州,可能那時中國人看到的老外比較少,把這個老馬給奉若上賓,以致把他給感動得逢人就說杭州怎麼怎麼好,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都是人間天堂。不過當初在描繪這兩座城市的時候。馬可波羅還是有取捨的,他對蘇州的介紹只用了一頁紙,而對杭州的介紹則用了16頁,將杭州給形容成「天上的城市」。不過我們大家現在看到的景觀可能有那麼一些勉強,會覺得老馬的話太誇張了一些,但是歷史上的杭州的確是這樣的美麗華貴。特別在南宋時期,這里曾經是朝廷的臨時首都,「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做汴洲」。那時的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現在盡管我們從杭州這座城市本身已經看不到這種盛況了,但是仍然在杭州,每天夜晚華燈初放萬家燈火的時候,在杭州有一個地方卻能夠真實地再現這繁華的一幕,讓您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一千年前,去感受那真正的人間天堂的生活。有知道這個地方在杭州的哪裡嗎?對!就是「給我一夜,還你千年」的宋城------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景區!(簡單介紹宋城千古情的內容,注意一定不要說是宋文化主題公園,客人下意識會覺得公園有什麼好玩的?)----(這一部分要繪聲繪色一些)
因為到宋城去的中外嘉賓實在是太多了,每天傍晚整個宋城的停車場你可別想找著空位。所以也讓杭州一些小攤販給瞄上了。剛下車,您還沒有看到「宋城」兩字呢,就已經有人圍過來了。干什麼?向您推銷他們的「西湖龍井茶」、「絲綢小方巾」啊!這西湖龍井在他們這里可叫便宜哪,堂堂中國十大綠茶之首的西湖龍井茶居然只賣5塊錢一罐,心動吧?好,買!但如果誰要是買下來的話那可吃大虧了,這種龍井茶外包裝十分非常精美,可是誰要買下來只要一打開就會發現它裡面的奧秘了:裡面的茶葉分了三層,第一層是還過得去的比較正宗的龍井茶(但不是西湖龍井,只是浙江龍井),第二層是賓館里客人喝過以後再曬乾的茶葉,最下面一層那就是西湖邊隨處可見的楊柳樹葉和冬青樹葉混在一起,這樣的茶葉叫您您敢買嗎?再有絲綢小方巾開價也絕對便宜,十塊錢可以買三條,討價還價十塊可以買六條,心動吧?可千萬別行動哦!為什麼?呵呵,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這絲綢是真的還是假的?假的?不,告訴您這絲綢是真的,真的絲綢哦。只是它不是真絲而是石油化纖絲。什麼叫石油化纖絲?舉個例子吧,我們平常用的塑料袋就是從石油化纖絲里提煉的,所以哪位要是一不小心心動之後亂行動,那直接的後果就是您往您的脖子里繫上了一個塑料袋。再而且它追求的效果那可是冬涼夏暖啊,到了冬天如果你繫上這種絲綢小方巾想讓自己漂亮一點,回頭率高一點,可是呢?北風那個吹啊,脖子里那個冷啊(做發抖狀)。呵呵,所以啊,我們要經受得住誘惑。抵禦不了誘惑,那可是要花小錢吃大虧的哦!
杭州絕對是個很享受的城市,人們都過著小資的生活,來杭州的路上大家都看到了,在他們這里幾乎所有農民的住房都是小別墅,而且一幢比一幢漂亮一幢比一幢豪華。這充分說明了什麼?杭州人有錢啊!穿,要穿絲綢;喝,要喝龍井;就連睡也要睡在絲綢----蠶絲被子里啊!您說這么好的地方杭州人除了杭州之外,還想去哪裡呢?所以對於杭州人來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應該就是這里了!而且杭州是我所見過的城市裡生活和消費搭配最完美的,同時也是人工美自然美結合相對完美的這么一座城市。就以西湖為界,西湖的東面是高樓林立的完全現代化的城市,真正的大家閨秀,象徵著入世,進入了這個燈紅酒綠的凡塵俗世。而西湖的西面卻是高山密林的世外桃源,意味著出世,遠離了那個車喧塵囂的凡塵俗世,這就是杭州。連大詩人白居易都說「江南憶,最憶是杭州」的人間天堂啊!
我對杭州人的印象一直挺不錯,因為杭州人一直非常喜歡上海人來杭州。為什麼?做貢獻啊!上海人如果有親朋好友操辦婚嫁喜事的話,杭州的絲綢被面、被套、衣服、蠶絲被等是一定要到杭州來買的,因為杭州的要比上海的便宜很多.就是搭上上海到杭州的來回火車票,再算成本,到杭州買比在上海買還是要便宜很多哪,呵呵,您說上海人精明不精明?那不叫精明,叫會過日子!當然這種龍井和絲綢絕對不可能是小攤小販那裡的不買是遺憾買了是後悔加遺憾的東西了,否則送人的話那也太沒有面子了。西湖龍井茶、絲綢是杭州最著名的特產也是相互送禮的首選。除此以外杭州還有哪些著名的特產呢?隨便說說吧:天堂牌綢傘、王星記扇子、張小泉剪刀、天竺牌筷子、三家村藕粉、天目山筍干(說這一段時語速要快)等等等等,您說杭州是不是物華天寶?-----此段如果不是上海導游,可以借鑒.突出上海人的"精明".
再說人傑地靈吧,杭州人和蘇州人、上海人一樣,說的話都屬於吳語方言體系,相互間都能聽懂。但是杭州話有獨特的發音規律,最典型的就是一個「兒」話音。但它這個「兒」又不像東北話那樣,這兒那兒那旮旯兒的咬得那麼重,它只是輕描淡寫的:(舉例說明,比如「小嫂兒」、「小伢兒」等方言)。這是說話上的一個差別。在長三角地區,其實杭州還有許多風俗習慣也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就拿娶小嫂兒來說,現在結婚都要送禮,送禮的話一個紅包最好,300不嫌少500不嫌多,除了紅包以外,杭州人還要准備四件賀禮。(舉例說:筷子、綢傘、茶葉、蠶絲被,稍微擴展開來講講為什麼要送這些賀禮)
和蘇州人接受的吳文化不一樣,杭州自古以來接受的是越文化,因為這里最初是越王勾踐的地盤,因此越文化在這里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插入一個越風俗:大家都會說的香樟樹的故事)。今天的杭州雖然不再像馬可.波羅形容的那樣是世界上「最美麗最華貴的城市」,但它還是長三角地區面積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到什麼程度?全市總面積1.6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將近700萬,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約400萬,同時也是浙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杭州的得名來源於餘杭,說到餘杭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我只要說到兩個人大家一定就知道了,誰呢?楊乃武與小白菜,他們就是餘杭人。而杭州的得名來源於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棄船登陸,而杭州的「杭」在古漢語里就是船的意思,所以後人把大禹上岸的地方稱之為「禹杭」。而在杭州話里「禹」和「余」的讀音是一樣的,因此後來「禹杭」就成了餘杭了。這可以說是杭州的第一個名稱。到後來杭州又有了錢塘等名稱,所以看電視的話,就比如《楊乃武與小白菜》中大家都會看到錢塘郡還有錢塘江,就連西湖以前也叫錢塘湖。這些都能說明杭州歷史的悠久。悠久的歷史造就了杭州的繁華,如今杭州城的繁華仍要從整個市容市貌還有杭州的姑娘來看。杭州姑娘和蘇州姑娘多少有一點區別,都是江南美女啊,蘇州的姑娘纖細小巧小鳥依人一些,而杭州姑娘則和湖光山色融為了一體。不管怎樣PK吧,唯一不變的還是她們的皮膚,以及身上所穿著的絲綢服裝。「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通過絲綢服裝您能夠想像到人們的生活富裕程度和我前面提到的消費和生活搭配的完美程度。這就是杭州-----歷史人文的自然美麗的城市,一座愛情、浪漫、休閑的城市,一個讓您來了之後就不想走的真正的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