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2012春節旅遊
㈠ 這幾天溫州老是下雨,請問2012年1月23日會下雨嗎 春節啊
只要你心中是晴天就是晴天··· 我沒打算要你的分,只是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的心情不應該受天氣影響,新年就要開開心心的·····
㈡ 溫州市永嘉縣茗嶴村過春節的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㈢ 溫州有哪些春節習俗
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後,家家選吉利日子,打掃門庭,上至椽瓦,下迄溝瀆,所有屋角、棟邊,都要用長竿紮上掃把,處處刷過,並洗滌所以用具,准備乾乾凈凈過新年,也叫「撣新」。舊時,在蒼南,長工回家過年,故有「長年不吃二十四飯」之說。現在,每年農歷二十四前後,仍沿襲臘月「撣新」風俗,全城開展以掃塵迎新為中心的清潔衛生運動。
吃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至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吃時最講究吉祥。一般席上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落花生(謂結子)、柑桔(謂大吉)、鯉魚(謂跳龍門)、豆腐(謂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的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此外,中間上的大菜中,決不能少了「芋」和「魚」。溫州方言,芋的諧音為「余」和「裕」,意思是說,吃了芋頭,會使人明年家庭收支有餘,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徵「年年有餘」之意。席上第一個菜一定要是年糕,表示「年年高」(現在也有用「面條」,表示「長壽」),而最後一道菜必是「八寶飯」,象徵「發財進寶」。
打開門炮、關門炮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洪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五穀豐登。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紙花滿地,燦如雲錦,行程了滿堂瑞色,喜氣洋洋。
每年除夕入夜,家家戶戶也要放鞭炮,這叫「打關門炮」。
拜年的紙蓬包
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到一般親戚家裡去,都要帶禮品。50年代以前,禮品比較簡單,大都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沒包裝禮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舊時的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紅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二十起,沒晚9時後,店員們就忙著包紅包到深夜,每人還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當夜餐。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有的店在一個紅包內只裝二十多個紅棗。說來可笑,經過東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後,包破了,包中紅棗被孩子們挖個洞摸著吃了,有時只剩一個,還在送來送去。
㈣ 春節去溫州玩,那些地方比較好玩
去溫州樂園 住茶山鎮的某個旅店
或者去江心嶼五馬街玩 住西站那邊的旅館
㈤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春節民風民俗及寓意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春節民風民俗主要有:搗年糕、燒頭香、賣技、楊府爺信俗與「太平龍迎新春」、多神信俗與「莒溪刀轎」、媽祖信俗和「媽祖巡安」活動等。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地處浙江東南,現有人口130多萬,大都為明清時期閩地移民後裔,閩、越兩種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形成了蒼南縣多元宗教信俗文化。
浙江溫州的家庭過年前要購買大量的「年貨」,春聯,福字,新衣服,過年期間的食品(過年市場多不開門)。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與過去相比,中國人辦年貨的方式變得更加現代,不拘泥於傳統。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㈥ 溫州過年有哪些習俗
春節
關門炮
開門炮:年三十晚上,溫州人家關門時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稱之為關門炮,示意舊歲平安。大年初一清晨,溫州人家開門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稱之為開門炮,以圖新年吉利。開門炮關門炮一般放三個雙聲爆仗(俗稱二踢腿),不過一般備四個炮仗,俗稱「帶四放三「,留一個作預備。
食年糕:正月初一的早餐,也就是新年的第一餐一般是大年三十准備好的,菜碟一定要用高盞碗,取其高字,謂「一年高一年「,也有食年糕的,「糕」與「高」諧音,謂「一年高一年」。
拜年: 早起幼輩即向父母等長輩拜年、然後攜元棗、桂圓、荔枝等禮物外出拜年。同輩拜年,互相拱手,互致「新年好」、「恭喜發財」之類賀辭。拜年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半、建國後,每年正月初一上午,黨政領導部門邀請各界人士舉行團拜,以減少百拜繁冗。
新年酒:春節間,各家擺「新年酒」宴請親友。新年酒無一定規格,時間通常在初一至初五之間。瑞安往昔在初五祭祖「完真」日擺酒。
開筆: 初一,讀書人裁一紅紙,上寫祝賀新年詩句,或寫「新春開筆,大吉大利」字樣,叫做「開筆」。
開市:春節間一般商店都不開業,居民所需食品和生活用品,都在節前購置。初三四後,各店陸續開市。開市時張紅掛彩,鳴放鞭炮。近幾十年來,許多商店為方便居民,初一照常營業,或同行業輪流開門應市。
送元寶:農村有「送元寶」者,在春節期間,兩人搭檔,手持銅錢串和萬年青樹枝,挨門念《送元寶》謠。一人念祝福辭,一人應「好」。如「元寶進道壇——好!」「金銀滿上間——好!」溫州有諺「正月初一送元寶,講的都是好」,即指此俗。
長八日:正月初八,每家庭院燃薪柴,稱為「燎火盤」。孩兒跳火堆和燃放煙花取樂。善男信女聯袂往近郊太平寺祈求保佑全家安康。
㈦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 【過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溫州人喜歡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
團團圓圓,開宗明義,喧,這些傳統很好
㈧ 溫州出發,尋春節短途自駕游路線
從溫州出發 各方向自駕游精品線路推薦
整理了一下從溫州出發可以輻射的2-3日游線路
一、南向
1,平陽南雁盪山,蘇布清故居,謝俠遜碑林,順溪,墨城海鮮大排檔
2,文成劉基故里,百丈漈,銅鈴山
4,蒼南漁寮,玉蒼山
4,泰順氡泉,廊橋
5,福鼎太姥山,牛欄崗沙灘,嵛山島
6,福州,鼓山
7,蒲田南少林,湄洲島
8,泉州,開遠寺,老君岩
9,廈門,鼓浪嶼,環島路,胡里山炮台
10,永定土樓
二、北向A
1,蒲歧海鮮
2,北雁盪山
3,溫嶺長嶼洞天,石塘曙光碑
4,臨海古長城
5,仙居,神仙居,永安溪,景星岩
6,新昌,大佛寺,千丈幽谷
7,紹興,柯岩,魯迅紀念館
8,諸暨五泄,西施紀念館
9,杭州
10,浙西大峽谷
11,嘉興烏鎮,西塘
三,北向B
1,天河浙東大峽谷
2,寧海黃金海岸,皇城沙灘
3,奉化,蔣家故居
4,餘姚河姆渡,天下玉苑
5,寧波,天一閣
6,普陀山,桃花島
四,西向
1,青田石門洞
2,景寧畲鄉
3,縉雲仙都
4,永康方岩
5,東陽盧宅
6,橫店
7,義烏小商品城
9,武義,郭洞村,俞源村
8,金華雙龍洞
9,蘭溪地下長河,諸葛八卦村
10,千島湖
11,龍游石窟
12,衢州,南孔廟,爛柯山
13,開化,錢江源
㈨ 過年的作文400字 寫溫州的
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准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准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餚,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手裡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