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江南旅遊
⑴ 春節下江南怎樣
不錯啊~~
杭州四季都很贊~~
冬天要是有幸能趕得上西湖的雪景的話…回…就賺大了
不過那天即使答是本地人也是會出來玩的~所以別期望仍少~說不定還會被全體出動的電視台逮住XDDD
至於濕冷么,江南各地也不一樣,暖氣一開也感覺不出來。只要別碰上陰雨天就行了
杭州么~現在環湖所有公園都免票了~
只要在武林廣場等幾個地方達成環湖觀光專線就可以了
10塊錢聯票制,一天內憑票同一路車隨上隨下,車上有導游和視頻介紹。可以環湖一圈,超值。只要去之前把各景點介紹看看,不再需要什麼導遊了。
推薦景點:呃……現在所有公園都打通了,整體規劃過了,全部有機結合移步易景,新的西線南線都不錯,老的北線么也是經典。非要說地方……那西湖新天地,新雷峰塔什麼的。在涌金門看個日落也不錯~晚飯推薦南山路去吃……酒吧咖啡吧一條街,有些主題餐廳很不錯,但價格不菲,有些很不起眼的小咖啡吧也很不錯,但你估計找不到=。=
然後晚上一定要去看音樂噴泉,亞洲最大阿~~~每晚有兩場大概是7:10; 8:20 最好去問下,時間經常變動。非常贊!連我都有時候路過就會等著看一場~
PS:有一點提醒——冬天樹是禿的~
祝玩得開心~~~XDDDD
⑵ 江南春節,吃年夜飯為什麼要關門
春節不僅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所有華人最重要的節日,每到這一天,便是「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守歲是春節重要的行為之一,在此之前還要美美的吃上一頓年夜飯。其實但凡是「節日」都有其由來,我國作為古老的文明大國,春節又作為古老的節日,其本身由來不僅有說法,就連節日中的每一種習俗都有說法。
後來這件事被一位非常精明的商人給知道了,便專門想了一個法子,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將大門關得緊緊的,家裡人誰都不準大聲說笑,等鐵拐李來討飯的時候發現桌子上什麼都沒有,認為這家窮的連飯都吃不起了,於是就大發慈悲,臨走的時候在商人家的門口放了幾個元寶,這家也越來越有錢。可是紙包不住火,這件事很快便傳了開來,眾人紛紛跟著學了起來,鐵拐李發現一到過年家家都關著門吃飯,從中看出了端倪,從此就不來人家查探貧富了,而吃年夜飯關門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
⑶ 江南春節的過法,有哪些習俗
江蘇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 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無錫
無錫舊俗,年初一早晨開門,要放3聲開門爆仗。早餐吃糕絲、圓子、面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餘」。吃飯時不能以湯澆飯,也不吃粥,怕出門遇雨。還忌向鄰居乞火、汲水,告誡不罵人,不發怒,不講不吉利的話,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節期間,晚輩先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第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等話,互相祝賀。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選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滿60虛歲開始,每10年在春節期間設宴慶祝。
無錫除貼桃符、門補、春聯外,還有在新年掛鍾馗象,以避一年鬼祟。傳說鍾馗善於捉鬼。這個風俗大概始於唐代。無錫民間很多人家還有在門楣上張掛吉慶語句的紅單聯和剪紙門箋掛絡的習俗。無錫地區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絲圓子,取團圓高升的意思。另還要吃面,取長壽、長春之意。無錫風俗新年中小孩來到,主人就得拿茶點糖果招待饋贈。親友中有孩子前來拜年都要賞給壓歲錢。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選在年初三。初三稱為小年朝,也不能掃地、乞火、汲水、與元旦風俗相同。無錫還有一個風俗與別處略異,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壽,都在春節舉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賀。元旦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掃地的風俗,無錫也是這樣。認為一掃地要把財氣掃掉。年初二即使掃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門,而是堆在屋角邊,一直要到正月半,稱為"聚財"。歲朝風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動刀剪,又禁止傾倒污水、糞便。元旦臨睡時,又要放二聲或三聲關門爆仗。無錫這一天晚上睡得都較早,如有孩童貪玩不肯睡時,父母常哄孩子說:"早些睡,今晚聽老蟲做親"。無錫舊俗對元旦這一天的氣候十分重視,常以這天的天氣占卜今後一年的收成。
江寧縣
江寧縣元旦貴家於房門口貼畫雄雞。吳縣多於元旦至通元寺禮拜觀音大士。蘇州習俗:元旦一早開門要於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級」。清晨出門,要遵循黃歷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並到城隍、土地等廟去燒香,必歷經十廟乃止,稱為「燒十廟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爐中燒巨煤墼,稱為「歡喜團」。准安人傳說,吃湯團可以接財神,所以從大年初一清晨就開始下湯團,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湯團吃。武進縣婦女元旦剪松柏枝,繞以紅絲,戴在發髻上,據說可以長壽。
⑷ 春節旅遊哪裡好
三亞
國內首選度假地,必然非三亞莫屬。與其他城市不一樣,三亞的冬季也是很溫暖宜人的,冬季更是到三亞旅遊的最好時節。這里的空氣中每立方厘米含1000個負氧離子,帶父母來這里放鬆身心,對身體有很大好處。
⑸ 描寫江南春節文化的詩句
憶江南 【唐·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江南好/憶江南 【宋·趙師俠】
天共水,水遠與天連。天凈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與景,人景古難全。景若佳時心自快,心遠樂處景應妍。休與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晝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叢蓮葉畔,芙蓉香細水風涼。枕上是仙鄉。
憶江南 【唐·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江南柳 【宋·張先】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後,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願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憶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雲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曉,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江南草,如種復如描。深映落花鶯舌亂,綠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風欲轉,柔態不勝嬌。遠翠天涯經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誰夢與蘭苕。
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
名利客,飄泊未還家。西塞山前漁唱遠,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輕揚綉簾風。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頡頏恣西東。
王謝宅,曾入綺堂中。煙徑掠花飛遠遠,曉窗驚夢語匆匆。偏占杏園紅。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雲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沈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處味偏濃。醉卧春風深巷裡,曉尋香旆小橋東。竹葉滿金鍾。
檀板醉,人麵粉生紅。青杏黃梅朱閣上,鰣魚苦筍玉盤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輕素剪雲端。瓊樹忽驚春意早,梅花偏覺曉香寒。冷影褫清歡。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謝女聯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空惜舞英殘。
江南雨,風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沈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飄灑正瀟然。
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煙浪遠相連。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後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題覺海寺 【宋·黃庭堅】
爐煙鬱郁水沉犀,木繞禪床竹繞溪。一暇秋蟬思高柳,夕陽原在竹蔭西。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⑹ 春節去江南穿什麼衣服好
這個關鍵看你要去的地方的天氣情況吧,
天氣好就是普通的春裝啊,
不放心天氣預報的話再添幾個外套就可以了。
(●'◡'●)ノ❤
⑺ 江南地區,也就是江浙滬地區有什麼好玩的春節民俗
到上海玩玩,建議您船游黃浦江、登經貿大廈俯瞰上海夜景、外灘購物、城隍廟吃小吃。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種很多,最為消費者喜愛的,莫過於是:湯包、百葉、油麵精。這是人們最青睞的「三主件」。
⑻ 江南的春節吃什麼
一、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除夕會逛花市,行花街,百合、橘樹、菊花、桃花等都必不可少,因為花是最有好運的行花街,可以交好運,新年吉祥;
二、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
三、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四、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
送壓歲錢是江南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⑼ 春節去江南旅遊怎麼樣有哪些適合過年旅遊去的景點
江南代表性的旅遊就是古鎮:如:周庄旅遊、甪直旅遊、同里旅遊、西塘旅遊、烏鎮旅遊。
周庄春節旅遊活動推薦:在農歷臘月二十四,周庄沈廳在小年夜時上演向灶王爺獻灶等最具本地特色的鄉間鄉俗。來周庄過小年夜,體驗傳統民俗風情,入住指定的民居文化客棧,遊客可獲得客棧免費贈與的團子,與家人、友人共享小年夜團團圓圓的新春情愫。
同里春節旅遊活動推薦:同里古鎮將在春節期間舉辦一系列民俗展示、曲藝聯唱等表演活動,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系列活動分為場地表演、動態表演和遊客參與活動等三部分。活動時間將從大年初一一直持續到初六。在退思園、退思廣場、三橋景區將進行「福祿壽」三星賀喜、「接財神」、戲曲綜藝表演等活動。同時,舞龍、舞獅、打連廂、挑花籃等同里民間藝術也將在古鎮內循環表演。為吸引遊客的參與,正月初一至初三,同里景區還將在退思廣場擺放數百個燈籠,邀請遊客猜燈謎、贏獎品。與往年一樣,今年元宵節期間,同里鎮將舉行「鬧元宵」大型廣場文藝晚會,歡迎廣大市民屆時前去欣賞。
西塘春節旅遊活動推薦:西塘以「橋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贏得廣大遊人們的青睞。春節期間,西塘景區將舉行各種地方特色活動,讓每位到來的遊客感受到江南鄉村新年的樂趣。到西塘百姓家過中國年活動,春節期間西塘安排了一系列傳統過年活動,遊客們可以直接參與,體驗江南水鄉不一樣的過年方式。如祭灶、學女紅、寫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燒頭香、接路頭、逛廟會等傳統的習俗迎接新年、歡度佳節。
烏鎮春節旅遊活動推薦:又是一年歲末時,2011年的記事本很快合上了。在這「述往昔,盼來年」之際,到一個心儀的城鎮,奔著嚮往的文化,感受別具特色的民俗,過一個傳統中國年應該是每一個人所嚮往的吧!烏鎮,這個有著秀美雅緻的江南風景、溫馨淳樸的水鄉人家、獨特的江南年俗零距離體驗、風味十足的年夜飯,更有最傳統最朴實的長街宴,無疑是這個年味漸失的年代裡,回味傳統大年,共享天倫的絕佳選擇。如您想來體會一把水鄉新年的話,也可以選擇年初在烏鎮感受傳統的長街宴。帶著家人喝著烏鎮米酒、嘗著延綿數十里的街宴,在西柵老街上體會「長街迢遙兩三里,日日香塵街上起」的盛況。如果你疲於奔命在各式年宴,不如在今春來烏鎮趕場不一般的中國年,感受淳樸烏鎮民風鄉情。
甪直春節旅遊活動推薦:「好客甪直.賀年會」, 是甪直景區重要冬季主題旅遊活動。活動利用年假期間,遊客群眾休閑時間集中、民俗文化活動集中、家庭消費集中的優勢,圍繞元旦、春節、元宵節三個節點,整合各類年節消費資源舉辦的區域性大型節事活動。
⑽ 江南地區春節吃的習俗
江蘇除徐海以外的大部分地區主食以米飯、米粥為主,佐以麵粉製作的面點,米以粳米和秈米為多, 蘇南地區更多地偏愛粳米,而蘇北廣大地區大多偏愛秈米。蘇南、蘇北人愛吃糯米,蘇北地區往往將糯米用於婦女生孩子後遍送親朋庄鄰和臘月祭送灶王爺,以及平日酒宴中的甜食---—八寶飯,故消費量不很大;而蘇南的麵食糕團中均要用糯米兌粳米,以6 :4 或7 :3 摻好,磨粉製作,需求量較大。
徐海地區的主食以麥面和雜糧面為主,主要製作成饅頭、餛飩、餃子、煎餅等品種。俗稱「非干不飽」,干食有三種:一是炕、烙、烤出的各種發酵餅和呆面餅;二是蒸出來的糕饅;三是去皮殼的糧食仁子煮的干飯,有大米干飯、小米干飯、豆乾飯、麥仁干飯,以及用粘、粘秫等雜糧煮成的干飯,與蘇南地區干飯的概念大相徑庭。其特色主食是煎餅,即將麵粉糊攤在鏊板上,烙成一張張直徑二尺左右的薄面片。攤煎餅時可加入雞蛋、蔥花、蝦皮,製成高檔的蛋煎餅;煎餅卷大蔥、甜面醬為中檔;最不濟的是「小鬼裹單被」,即煎餅卷油條一根。煎餅有咬勁、耐飢,極符合徐海人剛強、爽直的性格。
2. 2 在小吃方面的差異
蘇錫常相對徐海地區的主食差異是明顯的,而相對於寧鎮揚淮、通鹽等地,其差異突出地表現在米食糕團的廣泛使用上。蘇南米粉製成的食品主要有各式糕團、湯圓(無餡,一稱元宵) 、湯團(有葷素各式餡心) 、船點。糕團已成為蘇州小吃的主力軍,蘇南人一年四季各時令節日中大量食用。
唐伯虎的《糕粽詩》「題糕射粽說奇才,饋食春朝笑口開,記否堆盤棗梨蓼,年年吉語慣聽來。「道出明清時代士子春節吃年糕和粽子,寓意「高中」的習俗。舊年臘月起蘇南家家戶戶就忙碌著做年糕。一種稱為水磨年糕,質地密實有韌性,白色長形或製成方尺狀或製成元寶狀。可蔭干長期食用,或切片蔭干、用爆米花的方式炸制;亦可泡在水缸內長期備食。店鋪里以同樣製法加上色素、松子、果仁、餡心製成色彩鮮艷、風味不同的糕團出售。一種稱為黃松糕,農家在臘月里大量蒸制,質地松軟,切成薄片, 曬干亦可長期食用。年三十的祭年活動中供祖祀神用年糕,長者為小孩准備的「壓歲盤」中放年糕。陳列於室內的「萬年糧」(白米裝置在竹匾和小竹蘿中,米上放諸果品,插上松枝,寓意年年有餘糧) 上必擱置元寶糕。正月初一清晨,蘇南人家都吃糕湯圓子,將糖年糕切成小丁和小湯圓煮食,預兆一年中糕(高) 興,圓滿。正月初三、初五或初十的掛喜神,祭祀祖先和正月初五接財神時必用年糕。正月十五鬧元宵,晚上家家食湯圓。農歷二月二,蘇南農俗吃「撐腰糕」,有詩雲:「二月二,春正曉,撐腰相勸啖花糕 ,支持柴米憑身健,莫惜終年筋骨勞。」指該日將隔年的陳年糕片油煎或煮食。隔年的陳糕還在三月三日這一天與薺菜一同以油煎食,俗說能明目清心,故稱三月三吃「亮眼糕」。立夏日用蔣麥汁摻入米粉製成烏米糕。農歷四月十四是呂洞賓大仙的生日,蘇南人要吃五色米粉糕,稱之「神仙糕」,希冀這一日能碰上神仙,交個好運。農歷六月,蘇南人相約啖糕,品種有白攤糕、王千糕、蛋黃糕、薄荷糕、水晶糕..。
九月初九重陽節,家家製作重陽糕,菱形方塊上面撒滿紅瓜絲、綠瓜絲等蜜餞和芝麻屑,店鋪出售的重陽糕上還有插著「花糕旗」,父母在這一天以重陽糕置子女額上,寓意「額頭高」,交好運,給予祝福。冬月(農歷十一月) 食金團,即以金黃色的南瓜肉泥摻入糯米粉,再包上豆沙、棗泥、桂花、玫瑰等各類香甜可口的餡,煮熟而食。這個月里的冬至日也是食糕的高潮,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前三日家家戶戶互贈「冬至盤」— 各類肉食、糖果、糕點,仍離不開糕。
相比之下,徐海地區只在春節用「掃糕」。它是將秈米用水淘後,漲酥,碓成米粉,裝入圓柱形木模, 上端用羽毛掃成凹形,下端用木棒戳一孔澗,放在水壺口蒸熟,糕上印上「大吉」「大利」或點上四個紅點, 用棒穿成串,每串十隻,春節走親訪友作必備饋贈品。生活水平中上之家在春節習慣蒸一籠米糕或麵粉糕,討一個「早日高升」的口采。湯圓也偶爾為之,但往往用粘粉或粘秫粉作原料。糯米粉幾乎不用, 這是因為當地不出產之故。徐州人大年三十喜愛吃一種菱形狀的油炸芝麻薄面片,俗稱「麻葉子」。初一大早必須吃過泡油饊—「開口饊子」才可以吃其他東西。這一天除了吃餃子外,常吃的食品有羅卜絲餡的油炸米飯丸和金銀面(面條加粉水粉絲),正月十五吃大如拳頭的素餡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