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濮陽旅遊
㈠ 濮陽旅遊景點
1、戚城遺址
戚城遺址的地址在濮陽市區內,是春秋戰國時期重要的城市,內戚城遺址還被叫做「孔容悝城」,戚城遺址是中國重點保護單位,景區內,有周長為1520米的古城殘壁,面積龐大,佔地約為1440平方米。地下則保存著仰韶文化和漢代文化等不同朝代的歷史古跡,現在的城址內經過考古鑽研,還發現了城門,道路,水井、夯土台以及宮殿遺址等風景遺跡。
2、倉頡陵
倉頡陵位於濮陽市梁村鄉吳村西側,倉頡陵是一個高約5米的大土丘。陵墓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代文化遺跡,陵墓前建有石坊,上面題有大大的」倉頡「。倉頡,史皇氏,是現在濮陽市的南樂縣的吳村人。
3、毛樓生態旅遊區
毛樓生態旅遊區是一個具有黃河田園風光的旅遊景點,觀賞黃河的位置非常好,是一處布局合理,動靜皆宜而又可以體驗驚險刺激的一個旅遊景點。
㈡ 2020年春節濮陽小鎮有啥節目
2020年的春節不養小鎮,他的節目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都會到那兒去觀賞。
㈢ 我在河南濮陽過年想去旅遊去哪好呢
濮陽的旅遊景抄點不多,一天的襲話,可以去濮上園,綠色庄園,世錦園,海洋館,而且這幾個地方離得特別近,不用爬上,抱著寶寶也不會太曬,時間上很充足,綠色庄園,世錦園,海洋館是對面的,濮上園在幾百米之內,景點很好找,在黃河路西段 滿意請採納
㈣ 誰給介紹一下濮陽旅遊的地方
林州,風景不錯,當地的人也不錯,離濮陽也不遠!中華第一龍那裡看看 還有戚成公圓那裡西門早晨8點以前可以進去的,油田任丘路油田文化宮東段天街那裡,都是可以看看在去世錦圓,綠色庄園.去開封。比較近,可以去相國寺。。。那些景點網玩,那的小吃比較多,可以晚上出去吃小吃!
㈤ 濮陽的名勝古跡或者旅遊勝地介紹
濮陽市在居住環境一項上位居全國第五位、全省第一位。 目前,該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24平方米,各類市政公用設施配套齊全,在河南省率先實現冷、氣、暖三聯供。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4.5平方米。先後成功創建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並榮獲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和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等稱號,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同時擁有如此眾多桂冠的城市。 河南話並不都是象電視電影里說的那樣,豫北濮陽、安陽兩地相隔不過百餘公里,口音便大不相同。比如,濮陽管「說」叫「雪」,你說啥,就是你雪下。老張不叫老張,叫做老薑;老陳不叫老陳,叫做老芹;吃飯不叫吃飯,叫做七飯或喝湯,兩人早晨見面打招呼:吃了嗎,沒吃,沒吃那一塊兒吃吧;濮陽話是這樣說:七了某,某七,某七那一罰兒七吧;沒有不說沒有,叫做某假;天黑不叫天黑,叫做落西;還有一些俚語,比如,那丁、不任咋兒、介希介那希那;凡此種種,我現在也搞不明白。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台前的同學說下雪不是下雪,是下縮,我們給他還玩笑說,是嚇得你縮在屋裡不敢出來吧。還有一句叫,七饃饃不服、喝匪匪不開(吃饃饃不熟、喝水水不開)長垣話也有一句經典的,說件事叫做說件事兒等等。最有意思的要算是兩地汽車站招攬乘客的喊話聲,安陽那邊這樣喊:砰砰砰!(濮陽、濮陽、濮陽),濮陽這邊說:哎喲哎喲哎喲!(安陽安陽安陽)不信你去車站看看,笑死了。
㈥ 濮陽旅遊景點有那些
濮陽是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不少詩篇都描繪了"桑間濮上"的繁榮景象。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傑出人物,如造字聖人倉頡、軍事家吳起、政治家商鞅、思想家呂不韋、天文學家僧一行等。
中原綠色庄園
生態保護、科技示範、觀光旅遊、度假諸功能於一體的大型自然生態公園。
濮陽揮公陵舜帝宮景區
濮陽揮公陵·舜帝宮景區位於濮陽縣城東南部,是為紀念張姓始祖揮公所建。
濮上生態園
濮上生態園是龍鄉濮陽最美麗的地方,佔地面積4650畝,位於濮陽城區西部,主幹道黃河路西段。
㈦ 春節前想從濮陽去伏牛山滑雪場玩,有什麼旅行社如果沒有的話,自己怎麼過去
濮陽有很多旅行社都有往伏牛山去的團,大概每人三五百就行了,聽說新鄉也新開專了個滑雪廠.旺季去滑雪的話,賓屬館,人流很容易飽和,去年我們一個朋友自己開車去的,到那了 居然連滑具都沒有租到,很可憐的!可以查洛陽的114問伏牛山滑雪廠景區的電話先咨詢一下!
㈧ 去濮陽旅遊,有什麼好的旅遊攻略嗎
買一張最新濮陽地圖,上面有很多名勝風景標注,也有公交路線圖。
坐公交車或者騎共享單車,沿途遊玩,一邊體驗當地風水人情,一邊觀賞風景。
遇到不錯的當地小吃,可以品嘗一下。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點幫助。
㈨ 濮陽濮陽旅遊景點哪裡好玩
中文名稱
濮陽市
外文名稱
The City of Puyang
別名
帝丘、澶州、東郡、楚丘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專河南
下轄地區
5縣屬1區[3]
政府駐地
華龍區人民路
電話區號
0393
郵政區碼
4570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北部
面積
4188平方公里
人口
394.06萬(2016年)[4]
方言
中原官話
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
戚城遺址,倉頡陵,將軍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