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旅遊橋
『壹』 有句話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聽說杭州的風景很美,是旅遊勝地。 那杭州有沒有一些小橋流水的地方
杭州市區的景點:
西湖
靈隱寺
杭州植物園
三潭印月
花港觀魚
麴院風荷
萬松書院
西溪濕地
杭州下縣市的景點:
千島湖
大明山
浙西大峽谷
富春江
太湖源
東天目山
西天目山
白水澗
西塘風景區
『貳』 杭州灣跨海大橋有什麼景點
觀橋景:全長36公里的世界第一長橋以「長虹卧波」的美態橫跨波瀾起伏的杭州灣。從平台上遠眺,氣勢恢宏的南、北航道橋遙相呼應。夜幕降臨,橋上燈光齊齊閃耀起來,猶如天上彩虹墜入人間,又似銀龍浮於海面,令人嘆為觀止。
游一洲:「海天一洲」內的動感空間設計與建築裝飾風格,讓旅遊變得悠閑雅緻;觀光塔,似一枚定海神針,佇立海上,海天風光透過360度的全景落地玻璃映入眼簾。
賞海景:落日與海天共色,白帆與燕鷗共舞。在杭州灣最高處聽海浪濤聲,賞海景變幻。
觀大潮:杭州灣為錢塘江入海口,以水流湍急著稱,最大潮差7.6米,與南美的亞馬遜河口、印度的恆河河口並稱為世界三大強潮海灣。站在「海天一洲」,居高臨下,可觀看湍急的水流涌動和撞擊大橋樁基以及潮起潮落的壯觀場景。
讀橋史:大橋展示館採用海內外新型的空間光感藝術,透過美妙的色彩變幻,帶您穿越時空邁入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百年長夢。
望候鳥:杭州灣濕地保護區是鳥類遷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每年的四五月份及九十月份,數以萬計的北遷或南遷的鳥類均會在此停留近一個月的時間。
眺大港:遠眺大橋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和海上對外貿易通道嘉興港,以及平湖的九龍山風景區。
觀光塔:似一枚定海神針,佇立海上,海天風光透過360度的全景落地玻璃映入眼簾。
『叄』 請問杭州旅遊的最佳路線是什麼
這個首先是不清楚您要怎麼玩,能待幾天,住在哪,怎麼個消費,推薦一日窮游線路吧,反正景點都是順路的:中國美院(南山路)--- 凈慈寺 --- 雷峰塔 --- 靈隱寺 ,沿途坐公交即可。
先游覽南山路的中國美院,再走到錢王祠站坐K4或Y6、Y9路到凈寺站,雷峰塔就在凈慈寺對面,最後在雷峰塔站坐Y1或Y2就可以直接到靈隱寺了,這幾條公交線路基本都是3元。一天逛完的話,勉強可以吧~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肆』 請問去杭州旅遊住哪裡去蕭山機場方便去西湖斷橋旅遊也比較方便啊
機場很遠,住就找西湖邊吧,在武林小廣場那裡有個機場大巴的點
『伍』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旅遊路線
1.杭州灣大橋自通車以後就就被旅行社開發成旅遊路線:
上海到杭州灣一日游路線
行程安排:
早6:40時人民廣場大劇院門口集合發車前往杭州(約3.5小時),游覽世界上最第二長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約20分鍾)欣賞大海風情,船游西湖(觀三潭印月約60分鍾)、花港觀魚(約30分鍾)龍井問茶(約40分鍾)、飛來峰靈隱寺(約70分鍾)、參觀江南絲綢(約50分鍾),結束愉快行程返上海人民廣場!
2.杭州灣跨海大橋海中平台落成將迎客
2010年12月18號,位於世界第二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中部的海天一洲海中平台正式落成,並將於12月19號起對外營業。
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5.7427公里,海中平台就在它的正中間,也就是18公里左右處。在跨海大橋建設期間,海中平台是用來工程測量、應急救援和物資堆放的。大橋建成後,海中平台進行了改造,變成了海中觀景平台,並且給它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海天一洲」。它以白色和藍色為主調,外形就像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海天一洲分為主體平台和觀光塔兩部分,主體平台一共有6層,觀光塔共16層,高145.6米,站在塔上,可以遠眺跨海大橋「長虹卧波」的優美姿態,還可以看錢塘江大潮和附近的嘉興港,同時還可以欣賞杭州灣濕地,這里棲息著各種鳥類。杭州灣跨海大橋管理局副局長蔣善平介紹說,海天一洲是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點晴之作,它的建成使杭州灣跨海大橋更加壯觀更加秀麗。「在這里,望海、觀潮、品大橋,就2012年來講是國內外比較獨特的海上觀光場所。既是杭州灣區域的一個地標性建築,又是寧波的一張靚麗名片。」
杭州灣跨海大橋海天一洲對遊客實行總量控制,禁止各類貨車、大中型客車駛入。遊客可以自駕車從瀋海高速到杭州灣跨海大橋海天一洲出口下高速即到。它的收費標準是:主體平台50元每人,觀光塔60元每人,聯票100元。
『陸』 杭州出發 杭州灣跨海大橋一日游跟團的項目哪裡有
杭州好象沒有,你查查看,海鹽這里是否有一日游戲項目;
海鹽汽車站到慈溪汽車站是經過杭州灣跨海大橋的。
『柒』 杭州灣跨海大橋好不好玩
海天一洲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杭州灣跨海大橋中部,南航道以南1.7公里,通過匝道橋與大橋主線連接,是國內首個人工海上觀景平台。
『捌』 杭州旅遊景點有哪些
一、千島湖
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小部分連接杭州市建德市西北,是為建新安江水電站攔蓄新安江上游而成的人工湖,1955年始建,1960年建成。
水庫壩高105米,長462米;水庫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10餘千米;最深處達100餘米,平均水深30.44米,在正常水位情況下,面積約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達178億立方米。
在最高水位時擁有1078座大於0.25平方千米的陸橋島嶼,並以2平方千米以下的小島為主,島嶼面積共409平方千米。
二、天目山
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於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
動植物種類繁多,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教學科研重要基地。被國家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天目山峰巒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岩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三、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相傳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
舊雷峰塔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市西湖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四、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志作用。
五、六和塔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16號。始建於宋開寶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吳越王錢弘俶的南果園。錢弘俶舍園建塔原為鎮壓江潮 。
六和塔佔地890平方米(約1.3畝),塔外各層檐角掛有104隻鐵鈴 。
六和塔塔高59.89米,內部塔芯為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樓閣式檐廊為八面十三層,每級廊道兩側有壺門,塔內由螺旋階梯相連,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有花卉、飛禽、走獸、仙子等各式圖案。清朝乾隆皇帝曾為六和塔每層題字。
『玖』 杭州西湖斷橋旅遊
斷橋只是一個景點的名字啦~~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斷橋殘雪有幾種解釋,較通行的說法是,每當雪後初晴,來至斷橋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嶺一帶樓台上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有一種冷艷之美。又有人認為,大雪初霽,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日橋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故以「殘雪」名之。明末的張岱卻別立一說,他在《西湖夢尋》是寫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樹皆合抱,行其下者,枝葉扶蘇,漏下月光,碎如殘雪。意向言《斷橋殘雪》,或言月影也。還有一種說法也不無道理:冬日雪霽,佇立斷橋舉目四望,但見殘雪似銀,凍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動人心魄。還有一種說法更有意境,因為《白蛇傳》中許仙白娘子緣斷於此,故名斷橋。
斷橋享譽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白蛇傳》幾段重要故事情節就發生在這里。白娘子與許仙相識在此,同舟歸城,借傘定情;後又在此邂逅,言歸於好。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歷來催人淚下。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斷橋春望》稱:「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斷橋是白堤的起點,因從孤山來的白堤到此而斷,而名斷橋。現在的斷橋建於1941年,是一座獨孔環洞橋。當積雪初融時,橋上的雪光融融,看去有似斷如殘之感。《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娘著次相會就在這里。
斷橋是西湖觀賞雪景之最佳處。一場大雪過後,只見遠山銀裝素裹,近樹燦若梨花,寶石葛嶺堆瓊砌玉,湖水晶瑩朗徹,令人樂而忘返。
西湖斷橋,最早叫段家橋。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從孤山蜿蜿蜒蜒到這里,只有一座無名小木橋,與湖岸緊緊相連。遊人要到孤山去遊玩,都要經過這座小木橋,日曬雨淋,橋板經常要爛斷,遊人十分不便。
橋旁有一間簡陋的茅舍,住著—對姓段的夫婦。兩人心地善良,手腳勤快,男的在湖裡捕魚為生,女的在門口擺個酒攤,賣家釀土酒。因酒味不佳,顧客很少上門,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婦倆剛要關門,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白發老人,說是遠道而來,身無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婦見他年老可憐,熱情地留他住下,還燒了一條剛從西湖裡捕來的鯉魚,打上一碗家釀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氣,一連飲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發老人臨別時,說道:「謝謝你們好心款待,我這里有酒葯三顆,可幫助你們釀得好酒。」說罷,取出三顆紅紅的酒葯,告別而去。
段家夫婦將老人的三顆酒葯放在釀酒缸里,釀出來的酒,顏色猩紅,甜醇無比,香氣襲人。從此,天天顧客盈門,段家猩紅酒名揚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段家夫婦拆了茅舍,蓋起了酒樓。他們為了感謝白發老人,積蓄了一筆錢,准備好好答謝他。
歲月流逝,一晃三年。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發老人冒雪來到段家酒樓。夫婦倆一見恩人來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長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別。臨別之時,段家夫婦取出三百兩銀子送給老人。老人笑著推辭說:「謝謝你們夫婦—片好心,我這孤單老人,要這么多銀錢何用?你們還是用在最要緊的地方吧」說罷,便踏雪向小橋走去。段家夫婦站在門口相送,只見老人剛跨上小木橋,腳下一滑,橋板斷啦,老人也跌進了湖裡。夫婦倆急忙跑去相救,忽見白發老人立於湖面,如履平地,微笑著向他們揮揮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婦這才知道,白發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臨別說的話,使用那筆銀錢在原來的小木橋處,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橋斷啦。鄉親父老懷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後來,因為「段」、「斷」同音,使被稱為斷橋。
擴展閱讀:
1.杭州西湖之「三怪」
2.西湖是我國十大名勝之一,西湖十景名揚天下。西湖的「三怪」更是耐人尋味。三怪分別涉及的是西湖的斷橋、長橋和孤山三個景點,即斷橋不斷、長橋不長、孤山不孤。
3.*斷橋不斷:西湖斷橋,最早叫段家橋,因其旁邊曾住的一戶姓段的人家而得名。今斷橋為1921年重建,1941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經修飾,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斷橋的聞名還因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斷橋之所以「不斷」,這與西湖十景之一——「斷橋殘雪」有關,但其內涵說法不一。一說:冬日雪後,橋的陽面(橋東)冰雪消融,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又說:民間故事《白蛇傳》中說的白娘子和許仙既在此相會。「斷橋殘雪」定名於唐代,當時的斷橋頂端曾有一座木質的跨橋亭。冬季下雪時,白雪壓在亭上,而橋頭沒有雪,遠望去,橋象斷了似的。
4.*長橋不長:在西湖南邊南山路北邊,離湖岸約3米的地方,有一座石拱橋,長不過2.5米,這就是長橋。原先長橋長1000多米,故叫長橋。後來湖面淤塞縮小,橋也就短了。如今之所以仍稱其長橋,這與一段傳說有關。古時候,梁山伯與女扮男裝的祝英台一道在離西湖不遠的萬松書院讀書。一日,祝英台得到家書,父親要「他」立即回家。以兄弟相稱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在長橋話別,祝英台用鴛鴦蝴蝶等18個比喻,暗示自己是個女性,希望和梁山伯結為秦晉之好。兩人在橋上來回走了18次,但梁山伯始終覺悟不過來,仍以兄弟相稱。這座橋之所以取名為長橋,是情意長而非橋體本身。
5.*孤山不孤:孤山在西湖北面中山公園內,古時,皇帝自稱「孤家」、「寡人」,這座山因此得名。孤山不高,相對高度只有38米,面積20萬平方米。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都住在孤山的行宮里,行宮側面還有碑記。唐宋以來,詩人白居易、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見西湖淤塞,先後都疏浚過西湖,並利用挖起的淤泥築起兩堤,後人稱之為白堤、蘇堤。二堤將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淤泥堆在湖中,稱為湖中「三島」——湖心島、三潭印月和阮公墩。從此,三島與孤山相望,使孤山有了「三友」。於是孤山也就不再「孤單」了。
『拾』 杭州旅遊景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