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歷史
1. 雲南省有哪些大學適合考研專業走向大概是歷史學或旅遊企業管理類
雲南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師范大學
這是三個學校有歷史學
雲南財大
雲南大學
有旅遊管理
2. 四川最早的4大歷史古城是哪些
閬(làng)中古城,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春節發源地,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城。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向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閬中土肥水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2014年進入"劍門蜀道"申遺預備清單之一。
邛崍,據說是因臨近邛崍山,所以古稱臨邛。系[西漢]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歷史上曾多年置邛州。自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國,蜀守張若建城以來,已有2,300年的歷史,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
松潘古城位於四川省西北部,有「川西北重鎮」、「邊陲重鎮」、「戰略要沖」之稱。目前又是連接九寨溝、黃龍、紅原—若爾蓋大草原等重要景區的樞紐。古城素有「高原古城」之稱,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松潘,古名松州,四川省歷史名城,是歷史上有名的邊陲重鎮,被稱作「川西門戶」,古為用兵之地。史載古松州「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屏蔽天府,鎖陰陲」,故自漢唐以來,此處均設關尉,屯有重兵。
昭化古城至今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和2200多年連續建縣史,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國古城,曾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殊榮。古城風貌依舊,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縣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古城位於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其嘉陵江水在此洄瀾,水系宛成,太極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遺址、遺跡眾多,民風古樸典雅,是廣大遊客觀光旅遊度假,學者考古研究的理想之地。
3. 雲南那些鮮為人知的古鎮,不驚艷,為什麼耐人尋味
雲南成為國內著名的旅遊勝地,除了與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有關之外,與其歷史的發展也是分不開的,歷史變革過程中給這個時代留下了很多文化和自然遺產,其中就包括各具風格的古鎮,游歷過眾多著名景點後,我選擇踏足那些鮮為人知而古香古色的古鎮,尋找一縷鄉間的青煙......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喜洲古鎮——復古的白族民居,浪漫的田園風光
喜洲,古稱史城,又稱大厘城,是歷史文化名鎮和重點僑鄉之一,有著千年歷史的白族歷史文化名鎮,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氣息,喜洲古鎮西倚蒼山,東臨洱海,距離大理古城非常近,比起大理,麗江來說,是個十分悠閑清凈的一個地方,有著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全鎮共有明代、清代、民國以及當代各個時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築。那獨具特色的造型,都給人一種莊重雄渾而又不失輕巧靈透。
喜洲最驚艷的是上百座白族民居,還有有嚴家法院,楊家大院等等。非常喜歡這里的建築,整個古鎮的建造都是白族風格,白牆青瓦,意味著白族人生活的清清白白,還有很多的壁畫,老人們身著扎染馬褂,頭戴白族飾品,盡顯民族特色。在徽派的古樸典雅、京派的流光溢彩之中,不乏精巧細致的細節,藍天白雲之下顯得格外莊重大氣、精美絕倫。伴著青山綠水,孕育白族人家,淳樸、飄逸、卻又隱忍、堅毅,描繪出一幅精緻、浪漫、舒適的田園風光。
古墨村——石板房、古墨人
古墨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古墨村的特色就是房屋屋頂全部是由天然石片搭建,如今還保存有較為完好的古水磨坊和獨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整個景區真的很小,但這里真的很美!夏天綠樹成蔭時,這是一個童話的小村子。歲月可以磨平石頭的稜角,卻不可以磨滅石頭的堅硬。古墨村到處都是石頭的影子,多到讓人驚訝,用石頭造出來的東西也讓人驚喜,古墨村人最是鍾愛石磨,情人河畔,男女對歌,合力推磨,將愛情碾磨的細膩香甜。
古鎮總會給人一種古老而文藝的氣息,古鎮的房屋、廟宇、街道、古井、陳橋、田園等都充斥著復古的氣息,同時又融入了現代化的人,也就形成了很多文藝范的聚集地。對於處在這個社會發展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的我們來說,短暫的旅行無疑是釋放壓力的好方式,跟隨著古鎮的生活節奏,能夠讓你遠離喧囂,享受寧靜,彷彿置身世外桃源,身心壓力在頃刻之間跟隨著古鎮的青煙飄走......
4. 史上最嚴旅遊整治後,雲南會重新成為旅行好目的地嗎
雲南一直是個旅遊的勝地,那麼在最近幾年的話,對於雲南的很多問題都會導致他們的旅遊口碑並不是那麼的好,所以很多人也不會再想要去雲南去旅遊,但是最近也對雲南的一些旅遊進行了一些嚴整,對於這些整改的方案,也是很能夠去提升雲南的一個旅遊的服務了,我們就來看一下他們現在的一個具體的現實。
去雲南一直是我們嚮往的地方,我們嚮往那裡的人,嚮往那裡的風景,但是最近幾年頻繁爆發出的雲南的一些旅遊方面的問題,讓我們對雲南都有了些許失望,但是最近幾年雲南的整改也讓我們看出了雲南的一些對於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視,並且也是很好的去為遊客著想,只要這些能夠完整的堅持下來,那麼相信很多人還是會去雲南旅遊的,那麼雲南在我們的心目中還是那一個讓人嚮往的雲南。
5. :) 我去雲之南旅遊,能介紹一下雲南歷史和歷史遺跡及地址嗎,還有就是當地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謝謝拉!
你去我勸你去大理看風花雪月,麗江看古鎮風情,中甸看高原和高原草甸,還有最後到昆明看雲南櫻花,雲南扶桑和曼佗羅花.
風土人情主要到大理,麗江和中甸看,說也說不完,你看了就知道了.地方特色麗江特別多,以東巴文化器物為主,包你買不完.
附:
雲南簡史
雲南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開遠、祿豐臘瑪古猿和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證明從猿到人的進化曾經在這里展開。元謀、滇池、洱海地區大量的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證明雲南進入了原始社會,並和內地有著密切的聯系。劍川海門口遺址說明早在公元前1100多年前,雲南的部分地區已開始使用青銅器,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展,逐步跨進了階級社會的門檻。公元前286年左右,楚國將軍庄蹺奉命率軍溯沅江而上進入雲南,征服了以「滇」為首的勞浸、「靡莫之屬」,統一了滇池地區,當了滇王。他們帶來了新的技術、文化,促進了雲南的發展,滇池地區進入到奴隸社會。
秦代修「五尺道」,在雲南派官「置吏」,標志著中央王朝對雲南正式統治的開始。西漢武帝時設益州郡,東漢在今保山設永昌郡,對雲南的統治進一步深入,我國在雲南西部地區的疆域已大體奠定。秦漢時期的雲南,青銅器廣泛應用,經濟有較大發展,江川李家山、晉寧石寨山出土的兩千多件青銅器、滇東北朱提(今昭通、魯甸一帶)、堂狼(今東川、會澤、巧家一帶)地區的銅、銀冶煉和製造,在全國享有盛譽,滇西地區的絲、麻、棉織品也較為發達,商業交換有較大發展,滇中、滇東北和滇西地區已經進入了奴隸社會。尤其是中國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了雲南與東南亞、南亞的對外聯系。
魏晉南北朝時期,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稱為「南中」。三國時南中部分奴隸主貴族據地自雄,諸葛亮為了「北伐中原」,親率大軍,5月渡瀘(今金沙江),平定南中,並調整郡縣建置,團結少數民族上層,發展雲南經濟。西晉時雲南改設中央直接統治的寧州,為當時全國十九州之一。這時雲南廣泛使用鐵器,實行移民屯田,滇中、滇東北等地出現了新的封建生產關系的因素。南北朝時期雲南在爨氏的統治下,與劉宋等封建小王朝維持著密切聯系,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相對發展,此後不僅「戶口殷實」,「收獲亦與中夏同」,而且留下了被譽為「神品」的《爨龍顏碑》和《爨寶子碑》。正是這一時期,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不斷加強,形成了「西爨白蠻」、「漢裳蠻」、「松外蠻」、「洱河蠻」等白、彝諸族先民。
隋代消除割據勢力,雲南重新置於中央政府的直接統治之下,唐初繼之,基本上恢復了漢晉時期的郡縣規模。公元707年,唐朝擊敗南侵洱海的吐蕃擴張勢力,立鐵柱以紀功,公元738年扶植南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冊封波羅閣為「雲南王」,雲南和祖國團結統一的總趨勢進一步向前發展。南詔時期的疆域東接貴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達西雙版納,北接大渡河;東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緬甸;西北與吐蕃為鄰,東北與戎州(今宜賓)相望的廣闊疆域。南詔內修制度,築拓東城(今昆明),建崇聖寺三塔,發展經濟,文化上積極學習先進的漢族文化,雲南范圍內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聯系空前加強。公元897年鄭買嗣殺南詔王建「大長和」 。927年楊干貞建「大義寧」。公元937年,段思平聯絡三十七部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政權。大理國政權基本上承襲了南詔以來的疆界,行政區劃設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實行封建農奴制專政。大理國政權在雲南的統治基本與中原的宋朝相始終。大理王向宋朝稱臣納貢,其首領先後被宋朝封為「雲南八國郡王」、 「大理王」等,並成為南宋王朝抵禦蒙古貴族西部戰線的助手。大理國政權始終保持著對宋王朝的臣屬關系。所謂「宋揮玉斧」棄雲南於不顧的說法,並不符合歷史事實。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大軍乘革囊渡金沙入雲南,滅大理國,1260年,設「大理國總管」。1274年,忽必烈選派富有才乾的回回人賽典赤,來雲南建立雲南行省,任賽典赤為「雲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相當於今省長),治中慶(今昆明)。雲南行省下置路、府、州、縣,由行中書省直接委任官吏管理。雲南行省的建立,使雲南完全納入了元朝的統一治理范圍,開拓了雲南歷史的新局面。從此,「雲南」一名便正式作為行省一級的機構出現在歷史上。賽典赤在雲南建「民屯」,修水利,興儒學,改善民族關系,雲南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農牧業逐步由粗放經營向精耕細作轉變,以銀、銅為主的礦冶業成長為重要的支柱產業,雲南銀課、銅課居全國首位,佔全國課稅額的一半以上,昆明成了《馬可.波羅行記》中所描敘的「工商甚眾」的大城,民間主要以貝為幣,商品交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此後元朝又封也先貼木兒為雲南王,1290年封皇孫甘麻剌為梁王,雲南王鎮大理,梁王管轄全省,雲南實際上存著行省與諸王府兩套政權,大理段氏又乘機割據滇西,行省已形同虛設。加之各地農奴主、奴隸主乘機叛亂,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損失。1363年紅巾農民起義軍在雲南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一度由四川進入雲南,打擊了元朝封建主在雲南的統治。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於1381年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率大軍西進平定雲南,1382年建立了雲南布政使司(相當於省政府)和都指揮司(相當於省軍區),雲南內地設府、州、縣,實行以流官為主的統治,在邊遠地區則建立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轄。明朝大量內地漢族人口入滇,經濟迅速發展,白銀產量達全國的一半以上,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所鑄的24000斤重的大洪鍾則是體現了這時銅礦業發展的水平。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雲南使用的貨幣也開始廢貝行錢,全國通行的白銀、銅錢開始取代貝幣在雲南流通。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孫可望的率領下進入雲南,立永曆帝,開展抗清斗爭。1658年12月,清軍三路入滇,南明最後一個王朝覆滅。
清朝對雲南的統治確立後,大量移民入滇,推行「改土歸流」,客觀上鞏固了國家的統一,推進了邊疆的開發。清代雲南的礦冶業又有較大的發展,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東川、易門、路南、永北(今永勝)的銅,魯甸、白羊(今賓川牛井)、永盛(今雲龍)、茂隆(今滄源)的銀,個舊的錫,羅平、建水等地的鉛都負盛名。1743年至1802年間,滇銅的平均年產量均超過10000斤以上,最高年產達到14000多斤,位居全國之冠。
鴉片戰爭後,雲南與全國一道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受到了以英法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雲南各族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爭。1856年後杜文秀、李文學領導的回、白、彝、哈尼各族人民大起義,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沉重打擊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統治,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侵略雲南的迷夢。滇西各族群眾截殺英國「探險隊」的馬嘉理,保衛片馬、班洪,滇南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嚴懲法國侵略者,取得宣光、臨洮大捷,項崇周、楊自元領導的反法斗爭等等,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詩篇。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惡劣環境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緩慢發展,初具規模的資產階級政黨組織同盟會誕生後,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逐步展開。1907年,雲南同盟會會員和革命群眾舉行了河口起義,武昌起義後17天,同盟會員張文光等在騰沖發動武裝起義響應,並成立滇西軍都督府。10月30日,即農歷的 「重九」日發動了昆明起義,組建雲南軍政府,推翻了清政府在雲南的統治。民國雲南地方政府在派軍隊北伐、援川,支援全國的同時,初步進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對雲南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1915年,袁世凱公然稱帝,恢復封建帝制。雲南各族人民在蔡鍔、唐繼堯等人的組織下,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於1915年12月25日首先發動護國起義,沿四川、廣西兩路出兵,聲討帝制復辟。在全國各方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北洋軍閥的統治分崩離析,袁世凱的皇帝夢被徹底粉碎。雲南以一個地瘠民貧的邊疆落後省份,為推進中國的民主共和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就開始在雲南傳播,1926年11月7日,經過李鑫等共產黨員的艱苦工作,中共雲南特別支部在昆明成立,雲南人民的革命斗爭在黨的領導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但是,由於國民黨的殘酷鎮壓,李鑫、王德三、劉平楷等同志相繼犧牲,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革命斗爭轉入低潮。1935-1926年間,中央紅軍和紅二、六軍團長征過雲南,先後經過33個縣份,攻克13座縣城,在今威信縣城召開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扎西會議」。紅軍在長征途中,發動群眾,打擊土豪,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在雲南播下了新的革命火種,雲南人民在地下黨的領導下,積極支持配合長征,2000多人加入了紅軍。
1929年,蔣介石任命龍雲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路軍總指揮等,以龍雲為首的雲南地方實力派的統治在雲南確立、鞏固。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雲南傾全力投入抗戰,先後派出20萬雲南軍隊開赴台兒庄、武漢等前線抗戰,投入10萬多民工搶修滇緬公路,而且在1942年-1945年間,支持遠征軍入緬抗戰,在日寇踐踏滇西滇南國土之際,配合遠征軍守住了西南門戶,最後率先收復國土,主持入越受降,寫下了一篇篇輝煌的反帝愛國斗爭的篇章。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搞突然襲擊,免除龍雲的雲南省主席職務,在雲南先後製造「一二.一」慘案、「李聞慘案」、「九九整肅」 事件,殘殺共產黨員和愛國民主人士。國民黨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中共雲南地方黨組織全面開展了組織、發動民眾,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滇黔邊區縱隊」。1949年,在黨的統一領導下,解放了61個縣城,建立了14塊根據地。同時,解放軍野戰軍揮師南下,黨組織爭取了盧漢於1949年12月9日率部在昆明起義,雲南宣告和平解放。
近代以來,雲南經濟在十分艱難的環境中曲折發展,1914-1919年,民族資本曾迎來了一個短暫的春天,抗日戰爭前後,雲南地方民族資本、官僚資本獲得了一定的發展,抗戰中一批工廠、學校等由沿海、內地遷來,曾一度給雲南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抗戰勝利以後,在西方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官僚資本的重壓下,雲南經濟幾近崩潰。1949年,全省人口159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佔92%,農業總產值9.25億元,人均有糧食493斤,工業總產值1.86億元。商品經濟極其落後,城市輕工消費品大部靠沿海等省市供應,農村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
雲南歷史簡介
雲南,人類重要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雲南各民族融合、演變、發展,走過了漫長的歷史,自戰國時期建立滇王國以後,行政建制和區劃經過無數次的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雲南。
元謀人:大約170萬年前,原始人群時期的人類就生活在中國大地上。雲南元謀人是我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時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們,已能使用石斧之類簡單的生產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建造簡易木結構房,並逐漸形成較大的村落。
庄蹻入滇:公元前三世紀,庄蹻通過黔中郡向西南進攻,「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建立了滇國。庄跤等將較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帶進了雲南,促進了雲南的發展,標志著雲南從政治上與內地聯系的開始。
秦開五尺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雲南設置郡縣,開「五尺道」,從四川宜賓至雲南曲靖附近,因路寬僅五尺,故稱「五尺道」。五尺道的開辟溝通了首都咸陽經四川與雲南東部的聯系,並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為秦帝國的組成部份。
漢武開滇: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率巴蜀之兵臨滇,設益州郡,下屬24縣,郡府設在滇池縣(今晉寧縣),雲南為其中一個縣,縣城設在今祥雲縣的,「雲南驛」。漢王朝調整了郡縣,改變部落相立,不相統屬的狀況,帶進了一些封建生產關系。這一時期青銅工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農業耕作水平。高超的冶煉技術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各種青銅器物品的出土,顯示了民間藝術家們的精湛技藝。大群被放牧的牛、馬、綿羊和山羊與家畜豬、犬一道,標志了滇國發達的畜牧業。漢武帝還派唐蒙擴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漢王朝還組織人力開鑿博南古道,日趨頻繁的商賈往來,促進了西南與東南亞各國,尤其是與緬甸、印度的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武開滇。 諸葛亮治南:三國時期,現在的雲南及黔西,川西南的部份地區統稱為「南中」。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統三路大軍親征雲南,他採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政策,當進入滇西地區洱海(大理一帶)時,迅速平定了雲南奴隸主貴族發動的叛亂,降服了當地大姓孟獲,對孟獲「七擒七縱」,使盂獲心悅誠服地投降,井發誓永不造反。因此諸葛亮很快平定南中,雲南成為蜀漢的一部分。
爨氏據滇:公元317年司馬睿稱帝,建東晉,東晉初年,由內地遷至雲南的爨(音竄cuan)勢力逐漸強大,爨琛自主為王,統治滇池地區,爨氏歷統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區稱作昆川(或昆卅),並與隨、唐王朝保持經濟文化聯系。
六詔統一:公元738年貞觀時期,唐王朝扶持蒙舍詔統一「六詔」,建立以洱海為基地的「南詔國」,詔主皮羅閣被封為「雲南王」,南詔歷傳13王,統治200餘年。
段氏建立大理國:公元937年,段思平滅南詔建大理國,公元1117年,宋朝封大理首領為「雲南節度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區域,以大理為都城,相傳22世,共統治316年。在大理國統治期間,鄯闡城(今昆明)逐漸成了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其間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膽」的故事。
元跨革囊: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軍征雲南,破大理國,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為雲南王, 1271年其子被害身亡。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賽典赤·贍思丁到雲南。公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雲南行中書省為全國11個行省之一,從此「雲南」正式作為省級行政區的名稱。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賽典赤到雲南後,在經濟上制定賦稅,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在政治上,一改過去殘酷屠殺的做法,代之以善民族關系,興辦教育、安定政治形勢的政策。突出的如五百里滇池,原常泛濫成災,賽典赤徵召民工,鑿開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海口經螳螂川流入金沙江。
明設衛所,移民實滇。朱元璋於1381年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率大軍西進平定雲南,1382年建立了雲南布政使司(相當於省政府)和都指揮司(相當於省軍區),雲南內地設府、州、縣,實行以流官為主的統治,在邊遠地區則建立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轄。明朝大量內地漢族人口入滇,經濟迅速發展,白銀產量達全國的一半以上,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所鑄的24000斤重的大洪鍾則是體現了這時銅礦業發展的水平。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雲南使用的貨幣也開始廢貝行錢,全國通行的白銀、銅錢開始取代貝幣在雲南流通。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孫可望的率領下進入雲南,立永曆帝,開展抗清斗爭。1658年12月,清軍三路入滇,南明最後一個王朝覆滅。
6. 雲南歷史文化名城的參考文獻
1.雲南歷史文化名城研究 ,木基元,出 版 社:雲南教育出版社
2.中國歷史文化專名城叢書-麗江,作者: 戈阿屬干,出版社:旅遊教育出版社
3通海秀山:秀甲南滇的歷史文化名城,作者:楊楊,皮嬴 著,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美術出版社
4.雲南歷史文化名城(村鎮街)保護體系規劃研究,作者:劉學,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研究——以雲南為例,作者:木基元 ,雲南民族博物館
6.雲南歷史文化名城,作者:周文華,出 版 社: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7. 雲南旅遊,去哪些地方最好
雲南的一年四季都可以旅遊,什麼時候來都可以,氣溫都不錯,一年四季都可以旅遊!
這些年以來雲南的旅遊一直節節走紅的一條線路,想要知道空氣的純凈---可以到雲南;想要知道天有多高,雲有多純--可以到雲南;想要體驗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俗---可以到雲南。
雲南的省城昆明具有春天的城市的美譽,年平均溫度14.5度,四季如春,夏天不熱,冬天不涼,是一年四季皆宜旅遊的城市。雲南省最低海拔76.4米,最高海拔在香格里拉梅里雪山6740米,您游覽了雲南山山水水,就體驗到我們中國除了體驗不到海洋和沙漠的地貌,其他的都可以找的到。它跨越了3個帶,寒溫帶
溫帶
亞熱帶,您走遍雲南可以體驗得到:雲南十八怪之一
四季服裝同穿戴和十里不同天的感覺!雲南旅遊資源豐富,在這里有幾條線可以供您參考:
昆明-大理-麗江(常規經典線路)一般需要6天的時間
昆明可以到的景點:石林,目前5A景區,世界自然遺產
世博園,民族村等。文化之城大理:看蒼山
俯覽洱海
古城
洋人街
品具有白族特色的三道茶
蝴蝶泉
大理國以前的皇家寺院天龍寺(目前的三塔)等
艷遇之都麗江(古城,四方街
,黑龍潭公園,玉龍雪山等)
另外還有幾條線路供您附加上去的線路:
香格里拉--人們心中的世外桃園
(景點有普達措公園,石卡雪山
霞給民族村等,晚上可以到藏家去家訪,樂趣無窮)
瀘沽湖:東方的女兒國,至今保存著男不娶女不嫁的習俗,走進女兒國,對唱情歌,篝火晚會,尋找您心中的那個阿夏。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野象谷,植物園,感嘆大自然,看版納美女的婀娜多姿,孔雀舞。。
雲南物產豐富,著名小吃
:過橋米線,野生菌火鍋
,麗江的高山三文魚,大理的砂鍋魚,氂牛肉,各種民族風味等你嘗,翡翠,茶葉,銀飾,精油,葯材等
體現雲南物華天寶
8. 去雲南,跟啥旅遊團能有收獲,了解歷史那種的
卓瑪旅神,導游細心講解每一個景點,景點的典故以及相關的歷史,讓我們即使坐在車上也不會覺得無聊,同時也會更加深刻的了解雲南
9. 兩天旅遊!昆明有什麼歷史人文景觀(50分+)
昆明作為國家首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濃厚,旅遊資源豐富多彩。
雲南旅遊的特色:一是人文:多彩的民族風情,二是自然:神奇的自然風光
昆明市區
特別推薦:金馬碧雞坊 昆明的象徵,位於市中心,旁邊還有東寺塔和西寺塔,朱德就學時常去東寺塔
線路一:西山(包括龍門)、滇池、大觀樓、民族村、聶耳墓,都在滇池畔
大觀樓有「古今第一長聯」大觀樓長聯,在此賞花,觀滇池不錯
民族村匯聚雲南各個少數民族村寨,可以一覽各民族風采。村內有世界上唯一一個用樹皮做衣服的人,但一件衣服價格不菲
在西山觀滇池是最好的選擇。
滇池的日出日落很美。
現在的滇池已經污染嚴重,但希望不會讓你失望。
重點推薦:西山 大觀樓 民族村
線路二:世博園、金殿
99世博會是A1級別的世博會,也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博會,是昆明人的驕傲,會址第一次被保留下來成為今天的世博園,它也被稱作昆明的後花園。園內有八項吉尼斯記錄,包攬國際國內園林精品,可以感受花海。當然,因修整需大量資金,園內已不及當年的盛況。
金殿是我國最大的純銅鑄殿,存有吳三桂大刀,和世博園毗鄰。
重點推薦:世博園 金殿(主要是爬山,時間充裕,去去也不錯的)
線路三:翠湖、雲南陸軍講武堂、雲南大學、西南聯大舊址(全部免費)
翠湖是薈萃昆明城市靈氣之地。冬天,從西伯利亞飛來的紅嘴鷗除了在滇池、盤龍江聚會之外,翠湖也是一大目的地。昆明被評為「中國紅嘴鷗之鄉」,「冬季最佳觀鳥城市」,正是因為這些小精靈的到來。
雲南陸軍講武堂、雲南大學、西南聯大都在翠湖周邊,熟悉近代史的話這些都是極有分量的地方。講武堂培養了新中國朱德、葉劍英兩位袁帥,西南聯大由戰時的北大、清華、南開組成培養了楊振寧、李振道諾貝爾獎得主、兩彈一星元勛及眾多科技人文名人。至於雲大,去走走銀杏林,喂喂松樹很不錯。
線路四:官渡古鎮 品味老昆明最好的地方
昆明周邊:金牌景點——石林 九鄉 阿廬古洞
石林:國家地質公園、5A景區、世界遺產地,到昆明必去。
九鄉和阿廬古洞都是雲南很著名的溶洞。九鄉是後來開發的,阿廬是徐霞客發現的,阿廬古洞被稱為「雲南第一洞」,如果要游雲南溶洞這個最好,距石林1小時車程,距昆明約2小時。
重點推薦:石林 阿廬古洞
另外 雲南民族博物館(東南亞最大的民族博物館) 筇竹寺(羅漢群)還可以
購物
1.花市 斗南花市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當然可以不必跑那麼遠,市區內有個尚義花市價格也很便宜,廣州鮮花很多,但也不妨帶一束春城的浪漫回家。
2.景星街花鳥市場 又稱昆明老街,有許多民族特色的小商品,很有意思,價格也便宜。街道內還有很多小吃,味道不錯。國歌作者聶耳的故居也在裡面。
美食:
1.過橋米線 雲南最出名的小吃。正宗的有建新園、福華園、橋香園,橋香園店比較多,容易找。記得先放肉,再放菜,小心燙。
2.汽鍋雞 雲南名菜,其實滇菜還是不錯的
3.傣族風味 不妨嘗嘗傣族人民的美味,傣味必點:菠蘿飯、檸檬撒、五花肉、老奶洋芋
4.雲南水果很多,而且價格便宜
5.特產的話:貓哆哩酸角膏不錯的,還有很多樓主可以到超市逛逛
穿著:
昆明天氣四季如春,但位於高原晝夜溫差大,白天一件T恤,早晚加件外套就好
夜晚
昆明夜生活還是豐富的,晚上不妨出去走走
交通
公交為主就好了,昆明公交在全國都比較發達的,去景點一般都有公交,晚上23:00的末班。
有問題找警察,其實昆明老百姓大都挺熱情的
門票:
世界園藝博覽園:100元
金殿門票:15元
雲南民族村:45 元
西山索道:60元(往返)
滇池—海埂公園:4元
大觀樓公園:10元
西山:20元(含龍門)
森林公園:10元
石林:80元 九鄉風景區:45元(索道:15元)
筇竹寺:3元
特別推薦:3個博物館,票價都很便宜,且值得一去
雲南民族博物館 東南亞最大的民族博物館
雲南鐵路博物館 全國三大鐵路博物館之一,滇越鐵路等等歷史盡覽
昆明動物博物館 全國最大的動物博物館,中科院支持,可以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