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旅遊景點
A. 杭州西湖附近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西湖就沒有必要介紹了哈,全世界聞名的免費景點,好吃,好玩,哎啊,就是什麼都有。今天我帶你看不一樣的西湖

一天到此就結束了,看了美麗如畫的西湖,還有美女,如果你有時間,一定得來西湖看看,介紹就沒有必要了,如果您有怎麼去得疑問,請留言或者搜索公眾桂香時尚。
B. 西湖一日游哪個景點必去
西湖幾乎就是"杭州"的代名詞,無論你從西湖的哪一頭,接連不斷的美景和湖畔豐富的歷史人物故事,總能讓你不斷駐足、細細品味.去了西湖那麼多次,這個路線還是很經典的.
雷峰塔——長橋——柳浪聞鶯—一吳山(城隍閣)——河坊街(杭州小吃)—南宋御街-
一西湖天地(涌金門)——南山路(中國美院)—音樂噴泉
一、雷峰塔
雷峰塔沿襲了被燒毀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是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
雷峰塔的欄杄、裝飾瓦、脊、柱等都是銅制,每個飛檐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美,古色古韻.站在五層的圍欄內,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遠望近看之中.
一天的行程大致就差不多了,可以去解決晚飯了,如果體力還行,吃完飯,隨意在在西湖邊走走,也是很愜意的事情呢.
C. 杭州西湖旅遊景點大全
周西湖旅遊景抄點大全。
1.杭州西湖十景之襲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
2.杭州西湖十景之曲苑風荷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
3.斷橋殘雪
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屬於西湖十景之一。
蘇堤春曉、曲苑風荷、斷橋殘雪、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
D. 西湖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嗎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不僅有白堤蘇堤等著名的景點還有美麗的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
E. 西湖旅遊景點介紹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西湖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之說,有60多處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多座博物館,有斷橋、雷峰塔、錢王祠、凈慈寺、蘇小小墓等景點。
2007年,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宋城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148號,杭州之江旅遊度假區內,佔地約300餘畝,是杭州第一個大型人造主題公園。
宋城是杭州第一個反映兩宋文化內涵的主題公園,仿宋代風格建造,主體建築依據北宋畫家張擇端的長卷 《清明上河圖》而建,並按照宋書《營造法式》建造。
杭州宋城景區還原了宋代都市風貌。有怪街、仙山、市井街、宋城河、千年古樟等景點,打鐵鋪、榨油坊、酒坊等七十二行老作坊,清明上河圖電影館、聊齋驚魂鬼屋、步步驚心鬼屋等體驗項目,上萬平方米全室內空調空間,5D實景體驗劇《大地震》、大型實景演出《麗江戀歌》、實景戰爭劇《映山紅》等數個演藝秀。
3:胡雪岩故居,位於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歷史文化保護區東部的元寶街,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值胡雪岩事業的顛峰時期。當時豪宅工程歷時3年,於1875年竣工。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國傳統建築特色又頗具西方建築風格的美輪美奐的宅第,整個建築南北長東西寬,佔地面積10.8畝,建築面積5815平方米。故居無論是從建築還是從室內傢具的陳設,用料之考究,都堪稱清末中國巨商第一豪宅。
4: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F. 杭州西湖 西湖十景簡介
1,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位於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約500米, 范圍約9.66公頃。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著名文人蘇軾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湖泥堆築了一條南北走向的長堤。堤上建有六橋,自南向北依次命名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
2,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位於西湖北岸的蘇堤北端西側22米處,范圍約0.06公頃,以夏日觀荷為主題,在視覺上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特色。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孤山東南角的濱湖地帶、白堤西端南側,是自湖北岸臨湖觀賞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點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當空之際觀賞湖光月色為主題。
4,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位於在西湖北部白堤東端的斷橋一帶, 范圍約2.61公頃。尤以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為勝。當西湖雪後初晴時,日出映照,斷橋向陽的半邊橋面上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 呈「雪殘橋斷」之景。
5,花港觀魚
在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處,介於小南湖與西里湖間,范圍約0.25公頃。以賞花、觀魚為景觀主題,體驗自然的勃勃生機。春日裡,落英繽紛,呈現出「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勝景。
6,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所處的位置原為南宋時(12-13世紀)的御花園,「聚景園」,因園中多柳樹,風擺成浪、鶯啼婉轉,故得題名「柳浪聞鶯」。
7,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該景觀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島為核心觀賞要素。
8,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時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遠望兩峰,可見遙相對峙的雙塔巍然聳立,氣勢非凡。每當雲霧彌漫,塔尖於雲中時隱時顯,恍若雲天佛國。
9,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帶,范圍約13.19公頃,以黃昏時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觀為觀賞特點。該景觀的最重要建築要素為雷峰塔,始建於吳越國時期(977年),民國(1924年)塔毀後以遺址形式保存,曾與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兩岸的對景,佐證了佛教文化的興盛對西湖景觀的直接影響。
10,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范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麓凈慈寺鍾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
G. 杭州西湖有哪些旅遊景點 杭州西湖十大美景推薦
一,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二,曲苑風荷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苑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三,斷橋殘雪
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屬於西湖十景之一。
斷橋位於杭州市西湖白堤的東端,背靠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斷橋勢較高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去處。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亘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麵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最早記載「斷橋殘雪」的是唐朝的張祜,他的《題杭州孤山寺》雲: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鍾聲在北林。
四,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五,柳浪聞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六,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
七,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零六),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八,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九,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
十,南屏晚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