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遊經濟
『壹』 海南島發展經濟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海南島發展經濟有如下區位優勢:
一、地理區位優勢
1、南部大島,華南和西南陸地國土和海洋國土的結合部。意義:大西南出海的前沿;開發利用南海資源的基地。
2、經濟區位:近傍香港,遙望台灣,內靠珠江三角洲,外鄰東南亞。意義:既有經濟腹地的依託,又受到經濟發達區的輻射和帶動,便於內引外聯,發展經濟。
3.交通區位:靠近東亞與東南亞之間的國際深水航道;南海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印度洋直到非洲、歐洲的海上通道。(海運便利)意義:便於發展外向型經濟。
二、海洋資源優勢
海南省除了海南島外,還包括了南海中的西沙、南沙等群島及附近海域。所以海南省又是我國海洋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海南省是我國海洋面積最大的省,南海的絕大部分都屬海南省,所轄面積200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的一半,轄區大小島礁600多個,如此廣闊的海城,為海南島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1)海南旅遊經濟擴展閱讀:
區位優勢構成:
區位優勢即區位的綜合資源優勢,即某一地區在發展經濟方面客觀存在的有利條件或優越地位。其構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以及社會、經濟、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遊等方面,區位優勢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單項優勢往往難以形成區位優勢。
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主要就是由自然資源、勞力、工業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決定。同時區位優勢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隨著有關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土地資源是經濟的基礎,決定農牧產品產量的土地資源與影響農牧業的集約程度、技術傳播與市場的距離是區位優勢的主要方面。
工業革命後,新技術和新市場的出現,由工業社會初期的自然資源、勞力、運輸優勢發展到後期的技術、市場、政策、企業關聯等優勢。知識經濟時代的區位優勢不同於傳統的區位優勢。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從理論上解答了缺乏自然資源的國家為何不一定是窮國,領先國家最有效的是持續發展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人的因素佔主導地位。人的流動性,尤其是掌握知識、技能的人才的流動性是很大的,因此,培育並吸引高科技人員就成為發展經濟、提高區位優勢的關鍵。
『貳』 海南國際旅遊島的經濟價值
旅遊酒店方面可關注生產保健酒的 海南椰島(16.00,-0.29,-1.78%)(600238),主打產品椰島鹿龜酒和椰島海王酒,作為一種饋贈佳品和地方特產,遊客特別是國內遊客的增長將有可能大幅提升其銷量。同類公司還有包含酒店業務的羅頓發展(7.57,0.32,4.41%)(600209),其最大亮點是擁有五星級涉外旅遊飯店--金海岸羅頓大酒店,成為受海南國際旅遊島直接影響的最大受益者。
椰島鹿龜酒在2012年9月26日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主辦的「華樽杯」第四屆中國酒類品牌價值評議成果發布會上,經「華樽杯」第四屆中國酒類品牌價值評議組委會評測,海南椰島股份有限公司,其品牌價值為70.62億元,同比增長26.31%,位居於中國保健酒行業第一位、海南省第一位,對海南旅遊方面產生重要影響。 壟斷當地交運的海南高速(6.29,-0.13,-2.02%)(000886)和海南航空(6.73,-0.11,-1.61%)(600221),擁有重點優良景區資源的 首旅股份(22.88,-0.08,-0.35%)(600258)和 三特索道(14.65,-0.23,-1.55%)(002159),也值得關注。另外,中國國旅(20.55,-0.23,-1.11%)(601888)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經營旅行社和免稅業務,並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企業。下屬子公司在海南地區開展免稅業務具有政策先發和產業鏈優勢。
擬建設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將分上下兩層,其中鐵路橋為四線,設計客車時速160公里,貨運列車時速120公里,公路橋設計時速為100公里。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建設方案和時間表初步確定,跨海大橋爭取在2012年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通車。 跨海通道直接將海南和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緊緊銜接在一起,不但能促進海南的發展,可以給廣東製造業深入到東南亞市場創造更良好的機會,而且,國際旅遊島的建立還可以使海南成為一個全新的國際消費市場,有利於在世界范圍內豎立廣東製造的形象。除此之外,海南的發展也有利於中國南海油氣資源開發與利用,有利於中國維護南海領土主權的完整。建設瓊州跨海大橋對於國家南海開發戰略舉足輕重,可以帶動泛北部灣經濟帶的長足發展。
『叄』 請根據國家將海南島打造成國際旅遊島的政策,分析未來海南島經濟的發展前景
我住在海南島 對於風土人情比較了解 海南雖然是打造旅遊島 但是海南本地人的生活習慣有點不上檯面 但是由於香港人管理 那麼會按照地域性劃分369等 有錢人花紅酒綠 當然 隨著賽馬和服務業的興起 海南勢必會開放很多政策 那麼由於這些政策的推動海南早晚要成為一個國際旅遊城市前景非常廣闊 企業在這里享受稅收政策 博懊亞洲論壇投資者絡繹不決 再加上海南島美麗的景色 無不讓人認為這里是天上人間 所以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肆』 去海南旅遊最經濟實用的耍法,怎麼安排
三亞的旅遊旺季是聖誕到春節,5五一和十一,其他時候都是平季或淡季。下面介紹平季和淡季的旅遊攻略。
交通:
三亞鳳凰機場是國際3E級機場,全國各大城市均有直飛航班。去三亞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直飛,而且直飛三亞非常便宜。以北京為例,直飛三亞的公布價格是1800元,但個大公司在這條線上一般都可以打到4~5折,特別是新華夜航的紅眼航班,就我所知,票價最低可到500元。
三亞的民航大巴是按班機起降發的,10元/人,如果你出機場太慢就趕不上班車了。當然,你有三、四個人同行,根本不需要坐班車,門口到三亞市的計程車都可以砍到40元/車,而三亞市裡的夏利車跑機場只需要30元。
除非你對乘船有特殊的喜好,否則千萬不要選擇這種又慢、又貴、又苦、又累的方式去海南。
公鐵船聯運在買不到打折機票的地方也許會節省些錢。你可以先坐火車到湛江,再坐汽車到海安,2個半小時,票價50元;然後坐1小時一班的輪渡到海口,50分鍾,票價30元;最後再坐20分鍾一班的高速大巴到三亞,3個半小時,票價80元,但願此時你此時還有充足的精力……還有,千萬要注意湛江海安一帶黑惡勢力泛濫,近兩年雖然有所收斂,但依然有餘威。
公路:三亞長途汽車總站有往省內各地的長途,海南的公路算得上是國內最好的,東、中、西三條高速公路是省內的主要交通網,在路上跑的主要是豪華大巴。
如果是自駕車,那簡直是爽呆了。海口和三亞都有一些提供租車業務的地方,價格也很便宜,桑塔納日租金200元。
在三亞市內打車,夏利一般就是5元,可別讓他們打表記價。三亞市內的中巴有4條線,1元錢從頭跑到尾,其中4路中巴可能是你座的最多的,他從三亞西站經三亞長途站、市中心、大東海到三亞東站。
如果有三個人,在三亞最好的旅行方式就是包車。包車的價格桑塔納一天100-120元,夏利80-100元,很便宜吧。
住宿:
到三亞度假休閑一般都會選擇住在臨近海灣的酒店。大東海集中了三亞市內最好的酒店,而亞龍灣更是集中了中國最好的度假酒店。
四星以上酒店門市價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而且在前台你很難拿到8折以下的房價。所以通過旅行社或一些專業的網站預定是比較好的選擇,通常可以拿到5折以下的房價,比較老一些或不靠海的酒店則更便宜些,如夏威夷和國際大等。
個人比較偏愛的是亞龍灣的天域度假酒店、金棕櫚度假酒店和大東海的麗景海灣。天域度假酒店就不用說了,哪裡都能找到誇它的帖子。四星金棕櫚度假酒店的性能價格比應該更適合普通白領階層;大東海的麗景海灣我個人非常喜歡,但一定要住在它的海景房,因為大海就在你樓下!
三亞市內也有一些招待所,價格比較便宜。躍進路上的部隊招待所是比較好的一家,也比較安全,標准間80元。
美食:
到了三亞不可能不嘗海鮮,但如果我不指點你,你很難找到吃海鮮的好地方。
三亞灣的海鮮排檔分為兩類,一類是專做來料加工的,就是「打邊爐」了。三亞最有名的「打邊爐」 海鮮排檔是在三亞灣,從月川橋往三亞灣方向走200米,路西的磚牆院內,當地司機都知道。而且一到吃飯的點,路邊都是車和出來拉客的攤主,所以也不難找。新打上來的海鮮就近擺賣,很便宜,食客買好了就找個攤子邊做邊吃,原汁原味,一晚上下來,4、5個人吃爆了肚子也不過百多元 。我最愛吃兩樣東西,蝦和芒果螺,因為……,吃起來方便,嘻嘻,我吃海鮮比較笨!
還有一類是比較正規的排擋,海鮮是店家做好了端上來的,味道當然比吃「打邊爐」更豐富。價格也不太高,比較有代表的是大東海東段的海灣海鮮城等。千萬記住,原來比較有名的北澳海鮮城已經拆遷了,可別認死理去找他啦!
千萬注意不要被出租司機的熱情介紹所迷惑,他們拉你去的地方通常你連自己吃了什麼還沒搞清,就被宰上千刀了。
除了海鮮,三亞本地沒有什麼特色菜,但是因為在三亞東北人特別多,所以東北菜也特別火。東北人、東北王都是當地人很愛去的飯館。
還有個熱鬧的地方就是燒烤排擋。放眼望去,整條街都是圍坐在桌邊的食客,人聲鼎沸,那感覺你只有到了這里才能明白。三亞燒烤大排擋有兩個地方,一個在一市場,解放路(工商銀行附近)與河西路(靠近東方夏威夷酒店)之間,中巴車都經過;另一個在中華城,明日酒店和市政府之間,計程車5元即可。
娛樂:
三亞市內有一些不錯的酒吧,即便在淡季那裡也是人頭攢動,其實個大酒店裡的酒吧和夜總會也是不錯的,價格也都可以接受。
三亞的網吧都在市區,上網是2~3元/小時。
先水哦這些吧,緊著已經出發的朋友用吧!
『伍』 海南旅遊業發展的怎樣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經濟增速達到22%,遠高於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有六項經濟指標居全國第一。借建設國際旅遊島之勢,海南大力發展服務型、開放型、生態型經濟,目前,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正在形成。2010年以來,海南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其中一是旅遊業呈強勢。由於近年來海南加快實施旅遊要素的國際化改造,目前已具備3000萬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亞市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級酒店,2009年共接待國內遊客近1000萬人次,國外遊客百餘萬人次,旅遊業收入佔全市總收入七成以上。而農民自辦的「農家樂」也成為農民經濟的重要來源,一個「農家樂」平均年收入都在近萬元。二是金融服務業看好。通過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農村信用社為農民實行小額貸款,組建村鎮銀行、成立農村商行等等舉措,海南金融業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銀行體系資金凈流入677.49億元,徹底改變了以往資金凈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國際旅遊島的大背景下,隨著大量島外居民來島購房,海南房地產業形成了候鳥式占房、長居型定戶、度假型暫住的新業態,以2010年一季度為例,海南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倍,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5.1%,其中對服務業增長貢獻率為48.9%,成為推動服務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動力。「綠色青山資源有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剔除粗放發展,走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之路。」這是海南人的共識。海南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建設了光伏產業基地和7個風電場;利用生物質能發展沼氣產業,建設了日產20萬立方米特大型車用沼氣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適宜用沼氣的60萬農戶全部用上沼氣。水泥生產是高污染的代名詞,海南昌江華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產線,,既改寫了生產水泥塵灰飛揚、濃煙四散的歷史,又開了利用廢氣余熱發電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產可降解塑料、華能海口電廠煙氣脫硫環保設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熱發電、金海紙漿回收利用鹼液等一系列循環經濟項目,發揮了經濟和環保雙贏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在企業、區域、社會三個層面,以及工業、建築、交通運輸、能源、旅遊等行業和公共機構中扎實推進循環經濟各項工作,為全面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和生態省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綠色經濟烙印的大棚農產品是海南設施農業的驕傲。海南多為坡地和旱地,農業生產受到自然條件限制,大棚這一農業設施的推廣運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設施面積已達15萬畝,年均增加超過1萬畝,其中大棚設施農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交易遠遠超過傳統農業。大棚不僅改變了農民靠天吃飯的命運,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蟲害,減少了農葯使用率,還能節水和減輕農業氣侯災害。根據海南省農業廳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南每年將新增大棚設施5萬畝。
『陸』 海南的旅遊經濟發展史是怎樣的
一、地理方面的比較
海南與台灣都是太平洋上的島嶼,海南島的陸地面積大概是三點四萬平方公里,台灣島的陸地面積是三點六萬平方公里。海南島位於西太平洋南中國海一帶,緯度大約是北緯二十度到北緯十八度之間,緊靠東南亞地區;台灣島則位於西太平洋中國東海一帶,緯度大約是北緯二十五到北緯二十二之間,是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樞紐位置(草草看了一下地圖,大約就是這個緯度)。嚴格說來,兩者都是亞熱帶區域(如果細分的話,可以把海南島劃到熱帶,台灣島劃到亞熱帶)。兩者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相近,大概海南有的台灣也有,台灣有的咱們海南也有。兩者在地理上最大的不同,不是生存的自然環境(植被、氣候、降雨之類),而是賴於發展的戰略位置,也就是經濟位置和軍事位置。
海南和台灣同屬於從波斯灣向東航行,經馬六甲海峽到日本的航線之上,是這條航線的中轉和樞紐之一。前段時間一艘國際大油輪停靠我省洋浦港也印證了這個觀點。自從1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後的世界,就是一個航海的時代。在歷史上,都是有曲折的海岸線和優良的港口,加上盡早完成工業化革命的國家或者地區先發達起來,落後的則被挨打或者更加落後。海南和台灣分別代表了這兩個典型,這里有深刻的歷史因素,稍後會在歷史方面論述。從軍事方面考慮,海南和台灣這兩個面積較大的島嶼,是天然的軍事據點,可以進行駐兵、中轉和供應。在環中國南方及東南沿海一帶,有三個地點最為合適,台灣、香港和海南(其他的島嶼面積太小不足於支撐軍事目的,比如說澳門)。而台灣、香港和海南的命運卻不盡相同,可以說有天壤之別,這是為什麼呢?
台灣和香港之所以繁榮,是因為它們比海南要接近上述所提到的從波斯灣經馬六甲到日本的主航道上,而海南則稍微偏離了這條主航道,三者相距不遠,船行南海,要實行補給的話,往往直接到香港、台灣或者大陸都比到海南要劃算得多,不必要繞一個圈子,增加成本。從經濟貿易的角度來看,台灣和香港的國際程度要比海南高得多,海南與大陸的經濟互補性強,更多時侯是大陸的資源提供地和商品侵銷地。在來看軍事方面的考慮,台灣面向廣闊,鄰近航行可從廣東到江蘇,而海南鄰近航行最近也只到達廣西和廣東,香港可以通過陸路直接他上廣東,進而全國。作為軍事跳板的話,台灣的輻射面要比海南大得多,香港要比海南便利得多。所以日本選擇了台灣作為它侵略中國的跳板,英國選擇了香港,法國選擇了廣州灣(也就是今天的雷州半島一帶)。這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給海南開的一個大笑話,海南的軍事位置直到日本侵瓊和新中國建立後才凸現出來,即輻射東南亞方向,海南要比兩地優越得多,台灣更多是應付來自美國本土的海上威脅。
歷史發展到今天,台灣已經是地區的經濟、交通、軍事樞紐中心;香港的軍事功能已有所退化,但依然是國際的一個中心;而海南則還沒有形成氣候。
『柒』 海南島旅遊業對經濟增長有多大影響(需要具體數據)
建省辦經濟特區17年來,海南旅遊業從一個哇哇待哺的幼小產業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優勢「朝陽」產業。初步測算,2004年,全省旅遊業直接創造或通過傳導鏈間接創造的增加值為86.80億元,對GDP的貢獻率為11.0%。其中,旅遊業直接創造的增加值為48.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1.3%,對GDP的貢獻率由上年的5.6%上升至6.2%。2004年,全省旅遊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達111.01億元,比1987年增長96.4倍,年均增長30.9%。其中,境外旅遊收入6.77億元,比1987年增長15.5倍,年均增長17.9%;國內旅遊收入104.24億元,增長141.8倍,年均遞增33.3%。旅遊業增加值率為42.5%,比上年提高2.17百分點。
初步測算,2004年旅遊業通過傳導鏈影響關聯產業間接創造增加值為37.96億元,對GDP的貢獻率為4.8%。按旅遊業每收入1元間接影響關聯行業增收4.3元和旅遊業每增加1個就業人員間接帶動關聯行業增加4.5個就業崗位的研究資料測算,2004年,全省旅遊總收入111.01億元,由此影響關聯行業實現總收入477.34億元,比1987年增長96.7倍,平均每年增長30.9%。2002年,全省旅遊企業從業人員6.58萬人,帶動關聯產業就業23.03萬人,傳導影響社會勞動就業29.61萬人。旅遊產業傳導鏈進一步拉長。
『捌』 博鰲亞洲論壇給海南島帶來什麼
博鰲亞洲論壇是海南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將藉助博鰲亞洲論壇平台,通過舉辦歡迎晚宴、海南友城峰會、瓊港交流合作會等活動,宣傳和展示海南的發展特色和優勢,進一步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的巨大影響力,促進海南社會經濟的發展。
自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落戶海南至今,一年一度舉辦的年會,使海南一次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地區,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許多行業從中獲益,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機會。
博鰲亞洲論壇促進了海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境外遊客大幅度增加;海南會展業也發展迅速,表現在舉辦的大型會議增多、會議運作水平迅速提高。
博鰲亞洲論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企業參與,每年年會舉辦期間國內外企業界領袖聚集海南,使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加深了對海南投資環境的了解,產生了投資的興趣;論壇也為海南的企業提供了與國內外知名企業交流的機會,幫助海南企業家獲得更多的國際經貿信息和發展商機。
『玖』 海南省旅遊經濟整體布局特點
海南省旅遊經濟整體布局的特點,主要是著眼於海南省旅遊的整體性,利用當地的旅遊資源發展本地的旅遊業。
『拾』 海南哪裡最好玩,冬天旅遊哪裡好,比較經濟
行前看了不少功略,收獲很大,向諸位前輩致敬。三亞歸來,覺得還要說幾句,以饗後來者。三亞風光有口皆碑,但有些朋友玩的並不愉快,對當地社會風尚、秩序、物價等頗有微詞。其實責任還應當反求諸身。有道是,人生就是選擇,旅遊亦然。你所得到的,其實就是你經意或不經意的選擇。切記選擇中有得必有失,收益是風險的補償,沒有免費的午餐,本文中會反復提到這一點。
一、 選擇怎麼游
自助游是針對隨團游而言,說的是出遊方式。其實更重要的是出行目的,也就是觀光旅遊和度假旅遊之分。前者是游山逛景,後者是悠閑享受。二者之間的差別,幾乎成水火之勢,被觀光大軍反復蹂躪的地方,風景再好度假客也不願去。由於國內旅遊環境和旅遊者都還不成熟,咱就不拿國際標准較真了。所謂休閑自助游是指不跟團受罪,自己定票。以度假享受、娛樂為主,間或逛逛必去的景點。三亞就是最適合國人休閑自助游的地方。
休閑自助游的消費觀念是要求物有所值。要是您買東西從來不問價,那直奔最好的酒店,扎在裡面不出來,吃喝玩樂就齊了,只是信用卡上的額度要夠。再或者您把「到此一游」或「省錢」看得忒重,那就報個大點旅行社的經濟團,記住了捂緊錢包,任他誰說出大天來也不參加自費項目和購物,在冒著把地陪鼻子氣歪了的風險下,您也可以花較少的錢去一趟海南,回來拿照片給別人看看。
二、 行的選擇(來回)
三亞休閑自助游的市場正在快速發展。可以選擇旅行社或旅遊網站的套餐產品,也可以按自己需要請他們幫助調整組合。還可以分別訂機票和酒店。因此建議選擇聲譽好、規模大些的網站。同樣訂票,間隔4天的最便宜,因為5天4晚的旅行團多;周四、周五齣發的票要貴些,也是因為供求關系的緣故。
要想省錢還可以通過海口中轉,坐大巴到三亞。機票折扣可能會低些。還有更便宜的辦法:買海航不定期機票,什麼有空機位什麼時候走,票價可以低到兩折,但航線、航班有限。這兩種辦法已經極地犧牲了旅行的舒適程度和計劃性,因此不推薦。
三、 行的選擇(當地)
三亞市內公共交通還可以。市區只有一條主要街道解放路,南北向,去主要的旅遊、購物、美食目的地都可以以此路為坐標軸。解放路南頭向東上榆亞大道通往大東海、亞龍灣;向北可通向天涯海角、南山寺、鳳凰機場。解放路上202等公交車上車1元,非常方便。
中巴車主要當地人坐,秩序要亂一些,不推薦。
市區打的一般5元,到機場或旅遊區要貴些,具體價格很多功略都提到了,但價格會浮動,記住要先講價。至於計程車司機騙人之說,後面還會提到,記住兩條:不包車,不去他推薦的任何地方游覽或消費,他還能搶你不成。
四、 玩的選擇
三亞是最適合度假游的地方。藍天、大海、陽光、沙灘,自然氣息,熱帶風光,無愧為國內最美的海濱度假區。至於說到所謂的景點,如天涯海角、鹿回頭、南山寺、大小洞天,就有些差強人意,歷史不夠悠久,文化底蘊不深,人工雕琢氣息太濃,門票太貴。當然酒店住膩了,海灘趴夠了,選一兩個景點看看也無妨,但就是一個不去的話也一點不可惜。(三亞旅遊局領導請原諒)
還有一種玩是海濱娛樂,潛水、摩托艇、沙灘車之類,看個人愛好,價格不菲。
蜈之洲島海水清,沙灘白,潛水不錯,吃、住、游泳不行。
南田溫泉,號稱「天下第一泉」,口氣不小,不過確實值得去泡泡。
五、住的選擇
決定度假或休閑自助游質量最關鍵的就是要看你在哪裡住。要想便宜,市區50元一天或更低的小旅社、家庭旅館也有離海邊或鬧市很近的。要想住得好,最新的5星級酒店┉ 不用說了,反正品質和價格都會超出你的想像。我只說些基本參照原則。
三亞旅遊住宿基本分三個地區:大東海、三亞灣、亞龍灣。
大東海是老旅遊區,海景、海灘一般,離市區較近,公共旅遊設施完備,住宿價格水平中等。
三亞灣屬新開發海濱區域,海景一般,海灘較差,離市區近,公共旅遊設施一般,住宿價格水平較低。
亞龍灣是世界級的海濱度假區,海景、海灘超好,離市區20多公里(近了就麻煩了),公共旅遊設施幾近於無,住宿價格水平從高到極高。
亞龍灣以中心廣場為界分為東西兩個區域(個人劃分的):東邊酒店素質參差不齊,如3星的仙人掌、4星的金棕櫚、5星的環球城和假日等,還有些潛水、坐船等游樂項目,幾日游的旅行團都要去轉轉,有些亂。西邊高檔酒店雲集,全部都是5星的,真正代表國內度假游最高水平。
對休閑自助游來說,大東海或三亞灣住上一兩天也行,吃海鮮買東西方便。但不住亞龍灣海南算是白去了。至少要安排1-2天住在那裡。
住宿標准看願掏多少銀子。但海濱度假酒店,貴就貴在海景上。離海多遠,能否在屋裡或陽台看海,以及看海的角度,是評價客房的重要標准之一,好壞肯定會在房價上反映出來。
點評亞龍灣酒店的帖子不少了,我只說三個要點方面的比較(5分制)。
喜來登:位置5分,大堂及硬體5分,花園及海灘5分;
萬豪:位置4.5分,大堂及硬體5分,花園及海灘4分;
凱萊:位置5分,大堂及硬體3分,花園及海灘4分;
天域:位置5分,大堂及硬體4分,花園及海灘4.5分;
假日:位置4分,大堂及硬體4分,花園及海灘4分;
環球城:位置3分,大堂及硬體4分,花園及海灘3分;
金棕櫚:位置3分,大堂及硬體4分,花園及海灘3分;
仙人掌:位置2分,大堂及硬體3.5分,花園及海灘2分。
不同檔次的酒店服務不好比,總得說來都不錯。
綜合性價比推薦喜來登、天域和金棕櫚。
如果不怕麻煩,建議一家酒店最多住兩天,然後再換一家體驗一下。我反正打算3年內亞龍灣好酒店都住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