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春節旅遊
㈠ 十堰春節習俗
一、趕嫁娶
臘月廿四後,司命爺上天了,人間便無神管,全是「黃道吉日」,娶媳婦、嫁姑娘自然就不用再看日子,民俗叫「趕亂」。於是從小年以後直到臘月廿九,不論城裡鄉村,也不論江南江北,娶媳婦、嫁姑娘的扎堆,大街小巷,十里八村,四處都可聽到鑼鼓、喇叭、鞭炮響。
二、撣揚塵
臘月廿四大清早,全家人早早起床,一起動手。男勞力換套舊衣服、戴上草帽,在長竹竿頂端捆上刷子或雞毛撣子,依次撣掉房頂、樓頂、牆面的浮塵及蜘蛛網,然後把角角落落、邊邊沿沿清掃干凈。
除塵後全家人洗澡,換上干凈衣服,女主人及長女便開始清洗床上用品和衣服,等到臘月三十夜,趁守歲時,把全家人的新衣服分別放在各自床頭。
三、寫對子
十堰人過年,普遍貼春聯、門畫。春聯又叫「對子」,起源於桃符。對子和門神是「兄弟」,十堰城鄉、官民均有貼對子和門神的習俗。春聯、門神是「栽」在各家門上的兩對「迎春樹」,上面落著吉祥和喜慶,烘托出一派春色和年景。
四、鬧年
鬧年,就是每年除夕前祭祖,表示與祖先一同過年。農歷臘月廿六後,家家戶戶都要帶上酒菜到祖墳祭祖。祭祖時,在墳前大樹下選塊地方,鋪上草席,擺上酒菜、果品、供饃,上墳人代表全家給祖宗拜年、敬酒,以示陰陽團聚,懷念之情。
五、團年
古時團年飯很講究,比喜宴還豐盛,有涼拌菜、炒熟菜、蒸扣菜、燉湯菜,還有花生、瓜子等。冷盤有黃豆芽、豬肝、牛肉、香腸、臘魚、雞爪子(又名「抓錢手」)、腌雞鴨蛋及小青菜等。炒熟菜有雞鴨肉塊、豬肉塊、豬腰花、糖醋溜魚等,葷素搭配。蒸菜即各種蒸肉、八寶飯、紅薯丸子、蒸酥卷等。
湯菜以蓮藕熬豬蹄、牛羊肉蘿卜湯為主,漢江河邊還有蒸盆魚、翹嘴魚湯、黃桑魚湯。竹溪縣有臘肉、鮮肉混合的「竹溪蒸盆」等。菜上齊了,點燃一大掛鞭炮,炸得門前火花亂飛,全家拜完神,在祝福聲和歡笑聲中,饞了一年的團年飯才開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春節習俗
㈡ 十堰網紅蹦床春節營業嗎
好吧 已經過了這個時間了
㈢ 《十堰的春節》作文200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㈣ 2018年春節十堰天氣預報
預測不到那麼遠的天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