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來
(1) 自然旅遊資源和自人文旅遊資源並重。(4分)
(2) 市場距離近;人均收入高,經濟條件好;地形平坦,交通條件好(6分)
② 是從旅遊資源的特點分析桂林市發展旅遊業的優勢特點。
(來 1 ) 1 多樣性特點:桂林自市有山巒、岩洞、寺廟等旅遊資源( 1 分),種類較多且各類資源數量較多( 1 分); 2 地域性特點: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壯族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等旅遊資源( 1 分)在桂林市大規模分布,且密度大( 1 分); ( 2 ) 1 大量開發石林、溶洞、溫泉,導致地質災害多發( 2 分); 2 人造景點建設過多,導致生態破壞嚴重( 2 分); 3 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進駐,導致風景區環境污染明顯( 2 分)。(選兩點,得 4 分)
③ 桂林山水的資源是不是很豐富
桂林來山水是對桂林旅遊資源的總稱自。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等,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桂林為首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項目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專業機構一致認為:桂林甑皮岩先民是具有高智商的智慧人,雙料混煉技術是萬年前人類的發明,桂林是萬年人類智慧聖地。
夏季是桂林的雨季,降雨量佔全年總降雨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此時出遊,您應特別注意隨身攜帶「晴雨傘」。雖然,雨對旅遊者來說,有諸多不便,但是,雨卻為桂林營造了一個朦朧的意境。在雨霧煙嵐之中光看桂林山水,更有飄之若仙之感。灕江沿岸的青竹叢,碧翠如滴,濃蔭作笑,長長的排成十里長廊。盡現「灕江百里畫廊」的絕妙佳境。
④ 幫我寫份桂林旅遊的概況,1000字左右。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有著被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兩頂桂冠,被譽為國際旅遊明珠。桂林風景秀麗,以灕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是中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和經典品牌。「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獨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轄5城區和12個縣,總人口495.11萬。境內地形復雜,地貌多樣,四周山地環繞,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灕江和義江自北向南流經轄區。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
桂林旅遊資源數量多、景區廣、地域組合好,由市區和靈川縣構成的城市旅遊板塊,以陽朔為中心,荔浦、恭城、平樂組成的南片旅遊板塊和以興安為中心,龍勝、資源、全州、灌陽組成的北片旅遊板塊構成了大桂林旅遊圈,形成了灕江、百里小康生態文明長廊兩條黃金旅遊帶,構築了山水觀光、 休閑度假、商務會展、歷史文化、紅色旅遊、民俗風情、城市旅遊等多元化旅遊產品體系。
桂林旅遊資源豐富,並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和優勢:一是山川秀麗獨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賦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風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譽;二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渾然一體。灕江、蘆笛岩、象鼻山、龍脊、八角寨、靈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區(點)各具特色;三是城市與景區交融,推窗、出門就能見景,且景觀分布適當,旅遊可達性好;四是景觀分布的空間層次多,且各具特色,便於多種旅遊線路的組合與分期分區開發;五是多數景區有城鎮做依託。部分景區已有一定的開展基礎,適宜開展多功能、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旅遊活動,增強可游性。近年來,桂林市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和開發力度,大力推出了兩江四湖、樂滿地、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龍勝溫泉、銀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遊精品。
一 歷年旅遊數據
2004年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的稅收收入為1595669元,帶來的規費為697786元,兩項合計為旅遊直接影響行業對財政的貢獻2293455元,對財政的貢獻度10.19%。2006年桂林共接待中外遊客1337.9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68.75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03%和18.63%,旅遊收入增長高出旅遊人數增長7個百分點。 2007年,桂林市接待國內外遊客 1530.6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14.4%,實現旅遊總收入85.51億元,增長 24.4%。2008年旅遊形勢嚴峻,歷經坎坷,桂林全市旅遊接待人次仍然達到了1600萬,同比增加5.5%;接待境外遊客125萬人次,與2007基本持平;特別是旅遊總收入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超過100億元,比上年的80多億元增長了18%,200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桂林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2.45萬人次,同比2008年增長92.93%,同比歷年春節黃金周最好水平的2007年增長12.3%。全市實現旅遊收入2.65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96.3%,同比歷年春節黃金周最好水平的2007年增長21%。由此可見,旅遊對桂林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旅遊對財政收入總的貢獻度(此段和後面旅遊對社會就業的貢獻作於2004年,望考慮時間因素)
旅遊消費所帶來的總的財政收入應該是旅遊直接影響行業、旅遊間接影響行業和旅遊引致影響行業帶來的財政收入之和。某一旅遊間接或引致影響行業所帶來的財政收入等於該行業的財政收入系數乘以各個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的旅遊總產出所引起的該行業的完全投入。最後加總所有旅遊相關行業(包括直接、間接、引致行業)所帶來的財政收入,除以全社會財政收入總量即為旅遊對財政收入總的貢獻度。
3.旅遊業對社會就業的貢獻
根據旅遊活動的內容以及旅遊業的特點,旅遊為社會就業所做的貢獻應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旅遊直接提供的就業崗位。這些就業崗位在旅遊直接影響的行業中為「食、住、行、購、游、娛」六大旅遊要素服務的直接從業人員,旅遊對社會勞動就業的直接貢獻為旅遊直接影響的就業人數與全社會就業人數之比,其中旅遊直接影響的就業人數等於各個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的就業系數(單位產出直接需要本部門的就業人數)與本行業因旅遊消費而帶來的產出額的乘積。2004年桂林市全社會就業人口為1459800人,旅遊直接影響的就業人數為43795人,旅遊對全社會就業的直接貢獻率為3%。因為旅遊直接影響的行業大部分為第三產業,則旅遊對第三產業就業崗位的貢獻率達到11%。第二部分是為旅遊間接或引致行業提供的就業崗位。這些就業崗位包括與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的行業中因旅遊活動而導致的就業崗位。測度旅遊對社會勞動就業的貢獻,不僅需要考慮旅遊所直接帶來的就業效應,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全面考慮旅遊所完全帶來的就業效應,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展示旅遊業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的作用和影響力。桂林市2004年由旅遊直接與間接提供的就業崗位達101580個,佔全社會就業崗位的7%。這意味著全市總就業人數的1/14以上是與旅遊活動密切相關的。
⑤ 桂林旅遊資源的開發對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很大,具體表現是什麼
旅遊開發了,
交通等設施必然會有改善,
農民的產品得到很好的銷售,
促進當地農民就業,信息的流動帶來新的商機。
但也會有破壞作用
⑥ 桂林旅遊,特色有那些。
桂林的以前的特色就是:米粉、啤酒魚、游灕江。
現在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又可以版減肥又可以健身的地方是:龍權脊梯田、可以玩一天 或是住一晚更好 可以泡美容溫泉!空氣清晰幻覺優美 境內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6%。
好玩又輕松的地方:古東瀑布加冠岩,玩一天的 很適合現在的夏天,古東瀑布是中國AAAA風景區區,也是唯數不多可以玩耍瀑布的地方,這是自然大氧吧,也是不允許吸煙的。進入風景區在抵達瀑布前,遊客可以乘寶馬坐賓士,首先坐賓士而去,賓士就是由當地竹筏做成的,上面可以人士 12個人,還有一個撐筏人將遊客帶向瀑布,潭深11米,這里是鯉魚的天堂,遊客無不買食而喂之,魚隨竹筏而行,手伸入水中就可以觸摸到魚,加之潭中小島有美女要求對山歌,唱得好還拋綉球而贈之,山水相容,鯉魚與山歌相對,身臨其境好似進入仙境之中上午還不是太熱的時候去攀爬瀑布群。
最具代表特色的還要屬桂林天天游旅行社,他們的線路有非常多具代表性的特色游:民族風情游、徒步減肥游、美容養身游、度假純玩游、經濟游等等一系列的。
⑦ 桂林旅遊特色是什麼
看山、看水、再看人。
⑧ 桂林生態資源對發展生態旅遊的優點
1、有利於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范圍,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生態旅遊農業是農業和旅遊業、生產和消費流通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交叉產業,是第一產業的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對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為旅遊者提供了觀賞、品嘗、購買、習作、娛樂、療養、度假等系列服務,可獲得高額經濟收入,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高附加值。
2、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使之逐步趨向於合理化、多樣化
堅持以當地農業原有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為基礎,根據旅遊業的要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布局,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規模,合理調整種植業之間以及種、養、加之間的產業結構、利用我國傳統的農業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實施生態工程,制定合理的、切實可行的科學規劃,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
3、有利於推動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以農業為基礎,以旅遊為媒介,招來八方賓朋,不僅為本地區帶來大量服務收入,而且會帶來經濟科技信息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有利於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同時也有助於培育和開拓市場,提高當地產品的知名度,增加銷售渠道。另外客流量增大,遊客消費增長,不僅可以帶動餐飲、旅館、交通運輸業,而且可以帶動旅遊紀念品加工業、工藝品製造和房地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又可為農業注入資金、技術,改善農業的生產條件,從而使農業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飛躍。
4、有利於消除城鄉差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
由於生態旅遊農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且投入不多,故就業成本低,因此有利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但其對農業生產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需要懂農業科技的技術人員,同時還需要高層次、復合型的管理人才。通過這些高素質人才的傳播帶動作用以及與都市旅遊者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可以造就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同時通過其示範和推動作用可以帶動整個地區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別。
5、生態旅遊農業的開發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發展高附加值的生態旅遊農業是由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由溫飽邁向小康乃至富裕而又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一種有效途徑。旅遊者通過參與農業生產項目,既獲得了生活樂趣又學習了農業、農村的知識,健全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因此在扶貧和傳播農業科技知識方面,生態旅遊農業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同時由於它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防治等,使得其可以避免農業由於過分施用化肥、農葯所帶來的生態破壞,為遊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其環境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⑨ 桂林旅遊資源優勢
桂林抄旅遊資源豐富,而且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都可以坐大船游灕江,看美麗山水風景等。一年四季突出的美景如下,春天看桃花油菜花、泡溫泉,夏天看梯田(放水、插秧、長綠)、爬瀑布、玩漂流等;秋天泡溫泉、賞梯田金色稻穀、看銀杏、聞桂花;冬天泡溫泉等。桂林四季游路線: http://www.0773cc.com/tourway/index.aspx
⑩ 桂林山水風景名勝區的旅遊資源
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現在,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這里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在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壯、瑤、苗、侗、仫佬、毛難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中外遊客以及國家元首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桂林風景資源十分豐富,尤以山水取勝。唐朝詩人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寫照。而簪山、帶水、幽洞、奇石,歷來被譽為桂林風景的四絕,其山水洞石渾然一體的景象組合,舉世無雙。煙雨、光影、植物、動物、田園、村舍、名園、古跡,則被稱為桂林風景的八勝。這些勝、絕的風景因素融合成各具特色的16個風景區和數百個風景點。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