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老外中國春節旅遊

老外中國春節旅遊

發布時間: 2021-01-07 07:25:24

1. 怎麼向老外介紹中國春節

春節是指漢抄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盡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2. 怎麼向老外介紹中國春節

這個游戲有什麼意義嗎?
中文中「過年」這個片語用以表示對春節(中版國新年)的慶祝。權「年」這個字在中文裡是一種恐怖的怪獸。因為「年」害怕紅色和火,所以中國人會在門上懸掛「春聯」寫上美好祝福,並放鞭炮來趕跑它。這個傳統有點類似西方人用大蒜和十字架嚇跑吸血鬼的傳統。

為什麼新年那麼特別呢?
中國的十二生肖代表了十二種動物,他們的順序是:鼠、牛、兔、龍、蛇、馬、羊、猴、雞、狗和豬。今年是虎年。每一種動物有他們自己的「性格」。根據傳說,人們當初和動物們開了一個會,最先到會的動物們就可以進入十二生肖。而身為貓最好的朋友,老鼠卻沒有把貓叫醒去開會。因此,它們之間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今天。

3
人們在新年都幹啥?
吃、接著吃、再吃更多東西!就跟一句中國古話說的那樣:食物即一切。
從新年第一天開始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要吃不同的主菜。從餃子、面條、春卷、年糕到湯圓。除了祭好五臟廟以外,每一種食物也有含義:比如餃子看起來就像金元寶,這意味來年的豐衣足食。

3. 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春節

果你在春節的時候一不小心撞上個老外、而恰好他好學、你熱心,那是不是怎麼也得給外國同胞介紹一下咱中國的習俗、春節的來歷呢?

方法/步驟

  • 1

    這個游戲有什麼意義嗎?

    中文中「過年」這個片語用以表示對春節(中國新年)的慶祝。「年」這個字在中文裡是一種恐怖的怪獸。因為「年」害怕紅色和火,所以中國人會在門上懸掛「春聯」寫上美好祝福,並放鞭炮來趕跑它。這個傳統有點類似西方人用大蒜和十字架嚇跑吸血鬼的傳統。

4. 外國人來中國過春節

過年就像西方的聖誕節,不管是我們還是外國人都會歡慶在節日的氛圍里,早先我們過年外國人不曾體會,但是隨著我們在世界影響力增強,農歷新年已經是全球人的盛典。
那麼外國人在中國過年是什麼體會?我們就來瞧瞧一些體驗過農歷新年的外國人是什麼說的。
有老外說道:「我他喵的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放鞭炮?完全就是一場恐怖的氣氛。」

過年放鞭炮
還有老外說道:「在我住的小區一到晚上他們就會放鞭炮,從入夜十分到凌晨幾點鍾都有噼里啪啦的聲音震的小區汽車防盜聲響成一片。就像世界戰爭一樣!把我嚇傻了。」
還有老外說道:「差距太大啊!在我們國家如果聽到爆炸的聲音,大家都會抱頭逃竄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是在中國不管是他們的農歷新年還是別的什麼節日鞭炮聲總代表喜慶節日。」看來一些老外對我們過年的鞭炮聲有深刻的感觸。

在我們身邊過年的外國人
還有老外覺得在中國過年幾乎一切陷入癱瘓,他說道:「出門沒有公交車還打不到車,幾乎一切陷入癱瘓,如果這時候你的護照到期了,你就慘了。」
還有老外說道:「我在中國渡過了一個糟糕透的新年,我可以保證的告訴你,你幾乎在外面找不到吃的,因為很多食堂小吃攤都關門回家過年了,外賣也回家過年了,我整整餓了一個禮拜。對我來說他們過年我們這些老外就遭罪了。」

過年寫福字的外國人
還有老外說道:「在中國過年就是吃吃吃玩玩玩的一個過程。在他們的餐桌上你能看見大海一樣豐富的食物。」
還有老外說道:「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喜歡花費一下午的時間包餃子,外面不都有賣嗎?在吃這件事上他們的確喜歡花費時間。」

過年包餃子的外國人
還有老外說道:「一到過年後的幾天,路上人特別多,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能擠死人的趕腳。」
雖然一些老外不喜歡我們過年,但是

還有老外說道:「過年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學校會組織我們這些外國人一起包餃子,看春晚,大家都非常熱情。」

吃年夜飯的外國人
還有老外說道:「我喜歡過年,非常熱鬧,在我們小鎮人不是很多,但是每次到中國人的新年,他們都會在路邊貼上紅色的字和漂亮的紅燈籠,人們還在街上舞獅子,保證沒有比這更熱鬧的

5. 外國人怎樣慶祝中國春節

外國的(迎)春節

春天,象徵著生機和希望。在四季分明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都有傳統的迎春節。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的不同,迎春節的日
期也不一樣,一般在陽歷的2月至5月間。

迎春節的形成,都和當地的歷史、文化和宗教有關。意大
利威尼斯的迎春節,起源於古羅馬的農神節,為每年春耕播種
開始而狂歡。有些地方的迎春節即復活節,傳說耶穌復活的日
子,正是古代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居民慶祝大地回春的「春太陽
節」,後來奉行基督教的許多地方,統一把春分月圓後的第一
個星期日定為復活節。天長日久,一些地方的復活節已逐漸失
去它的宗教色彩,成為切實的迎春節。衣索比亞的馬斯卡爾
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為了紀念公元326年海倫王後找到耶穌基督
的真正十字架而舉行的,幾百年來,當地人已逐漸遺忘了節日
的本來意義,而把它變成了標志著田間勞作即將開始的迎春節。
尼泊爾的迎春節又叫斯里潘查米節,每年2月下旬或3月初舉行。
傳說這一天是印度智慧女神薩拉斯瓦蒂的誕辰日,也是萬物復
蘇的時節。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迎春節,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在捷克和
斯洛伐克各地,特別是在南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的鄉村裡,有
一種傳說:寒冷是「摩拉娜」女王帶來的,所以村民們扎制稻
草人,上面掛著破布條,稱它為「摩拉娜」,然後一邊唱歌一
邊舉著她走向河邊或湖畔,將「摩拉娜」扔進水中「淹死」,
堅信冬去春必歸。瑞士蘇黎世市的迎春節,在每年的4月18日至
19日舉行,屆時,人們穿著華麗的古典式禮服、18世紀的少女
服、貴婦人的騎馬服等,手捧鮮花,興高采烈地參加傍晚舉行
的燒「雪人」送冬迎春儀式。希臘的迎春節是5月1日,為了慶
祝這個熱鬧的節日,人們在節前就成群結隊地到野外去採集鮮
花,編織花環掛在房前。也有人家掛上編成串的蒜頭或石榴枝
來「驅除邪惡」,迎接春天的來臨。在歐洲一些國家的農村,
節日期間,家家戶戶餐桌上都擺著象徵生命起始的雞蛋。用過
的雞蛋殼都撒到田地間的犁溝里,以求獲得好收成。小夥子們
大清早就起來,挨家挨戶串門,在屋裡院里追趕姑娘們,用小
柳條鞭子抽打她們的衣裙,而她們則用雞蛋來報答。據說,抽
打是為了使她們永遠像春天一樣美麗。從下午到晚間,節慶活
動進入高潮,身穿艷麗民族服裝的男女老少匯聚一堂,舉杯暢
飲,翩翩起舞,盡情地迎接春回大地。

前年,筆者在義大利威尼斯,正趕上那裡的迎春狂歡節,
聖馬可廣場變成了歡騰的海洋。人們穿著奇裝異服,有的還戴
著滑稽可笑的面具,互相逗笑取樂。表演的各種節目,主題大
多也是反映冬去春來,生命與死亡的決斗,結果總是春天取代
冬天、生命戰勝死神。這是一種願望,也是一種信念,經歷了
寒冬的人們,都在渴望春天的到來。

6.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春節時怎樣的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春節肯定是熱鬧喜慶的樣子,外國人沒有過春節的習慣,他們沒有那種千家萬戶團團圓圓過一個春節的那種期盼。

7. 怎麼向老外介紹中國春節

第一句:就像外國來慶祝聖誕節一樣。源
第二: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指華夏傳統歷法夏歷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歷元旦不同),農歷正月初一,又稱農歷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舉行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的慶祝活動。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之外,春節在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8. 用英文向外國人介紹中國人過春節的情況!!

West Lake beauty is not only in the lake, but also a mountain. Around the West Lake Longjing mountain southwest of there, science Ansan, South Summit, haze Ridge, Daci Hill, Pro Rock Hill, Nanping Hill, Phoenix Mountain, Wushan and so on, collectively Nanshan. Lingyin the north hill, north peak, Hsien Ku Shan, Qi Xialing, gem mountain, general Kitayama. They are on the same arch as the public mind, Peng Chu Lake Pearl. Mountain height is not more than 400 meters, but the peak rocks show Linquan beautiful. North-South summit away from confrontation, high-plug clouds.
West Lake was forme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basic distribution of around the West Lake, and some is located on Lake: Sudi Chunxiao, Qu Yuan WIND LOAD, Red Beans Love, broken bridge and snow, Liulangwenying, Huagangguanyu, leifeng Sunset, Twin Peaks plug cloud, Nanping Evening Bell, Santanyinyue, each good at its West Lake wins together but also on behalf of the West Lake scenery of the ancient essence, therefore, whether local or foreign landscapes, Hangzhou passengers are happy to talk about.

9. 外國人在中國過春節是怎樣一番體驗

一、中國的春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在這些節日中是喜慶時間最長、活動內容最多、節日氣氛最濃、影響范圍最廣、重視程度最高的一個民俗節日,它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形成為一個巨大的歷史文化傳統,是億萬中國人情感的聚合。(一)春節的來歷春節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來的。早在夏朝之前中國就有了「年」的概念。那時候農業復種率很低,一年只有一茬作物,所以穀物成熟一次就是一年。每次人們收獲了莊稼准備新一輪的周期的時候,都會舉行慶祝活動,表達喜慶、祝願和快樂的心情,報答眾神之恩,同時也希望來年風調雨順,驅災辟邪,這就是春節的起源。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歷》,確定以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歲首,此後中國兩千年沿襲了這一歷法體制。民國時期開始採用公歷,規定公歷的一月一日為新年,而農歷的一月一日則為春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規定農歷的正月初一稱為「春節」,而公歷的一月一日改稱為「元旦」。(二)春節的習俗整個春節歷時較長,其中心部分就是年三十(除夕)和正月初一這兩天了。經歷了年前的忙碌之後,一年的工作基本結束,人們終於迎來了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除夕。「除夕」中的「除」字有「辭去」的意思,引申為「更替、交替」,「夕」就是「日暮」,也就是晚上的意思。除夕是新年的前夕,因此又叫「大年夜」。放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在辭舊迎新之際燃放煙花爆竹成為人們情感釋放、願望表達、避邪驅鬼的方法。燃放鞭炮的傳統源於一個叫「年」的怪獸。這個怪獸青面獠牙,非常可怕。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就要竄到各個村莊,殘害生靈。有一次三十晚上「年」跑到一個村莊,恰逢兩個孩童正在燃放爆竹,「年」不知其為何物,只聽到噼里啪啦的響聲,看見刺眼的亮光,於是嚇得落荒而逃。人們由此摸清了「年」怕爆竹的亮光和響聲的弱點,每到臘月三十都要燃放鞭炮,後來逐漸演化成一種習俗。近些年來,人們發現燃放爆竹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容易引發火災,傷及生命和財產安全。於是,一些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但遭到人們的強烈抵觸。2006年春節,北京解除了禁令,允許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內燃放。貼春聯、換門神:貼春聯、換門神是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每到大年三十,無論城鄉,家家戶戶都要張貼紅紙春聯和威武的門神,春聯、門神是用來辟除不祥和保護一家安全的,它們源遠流長。春聯來源於古代驅鬼辟邪的桃術,後來演變為桃符,懸掛在門上。據《山海經》說,很久以前,在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桿干盤曲三千里的巨型桃樹,樹上有神荼、郁壘二位神仙,他們負責監管所有鬼魅。對於惡鬼,他們就用蘆葦繩捆住,喂老虎。因此,後世人們每到春節,就將桃木的神荼、郁壘雕像,掛在大門的兩旁,驅鬼辟邪;六朝時乾脆不再畫像,而是用兩塊桃板掛在門上;到了宋代,過年在桃符上題對聯,漸漸地就演化成為用紅紙書寫春聯。隨著時代的發展,春聯中巫術的因素逐漸的消失,喜慶、吉祥的成分越來越濃了。年夜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就是年夜飯了,又叫團圓飯。北方人的習俗是除夕夜全家人圍著炕頭一起包餃子吃;南方人除夕這一天也忙得不亦樂乎,全家人繫上圍裙,下到廚房不停地擇洗燒炒燉,擺滿一大桌。盡管各地的年夜飯的菜品不盡相同,但各菜都有一定的寓意,如雞諧音「吉」,即吉祥如意;魚諧音「余」,即年年有餘;豆腐諧音「鬥富」,即豐裕富足;年糕象徵「一年比一年高」;杏仁象徵「幸福人」;餃子諧音「交子」,即更歲交子之意,餃子餡也五花八門,有的加入糖塊、花生等,吃到糖則寓意生活甜如蜜,吃到花生則表示長生不老。拜年:正月初一,新年來到,人們開門燃放炮竹,俗稱「開門炮」。吃過早飯,人們要相互拜年、祝福,共賀新春。拜年的通常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先,再拜高堂尊長,然後全家按照尊卑長幼順序相互拜,最後出門拜。隨著電話、網路和手機的普及,人們給親戚朋友拜年可以打電話,發e-mail,近些年來更是興起了手機簡訊拜年的新形勢。二、西方的聖誕節公歷每年的12月25日為聖誕節,又稱耶誕節,12月24日晚至12月25日晨為聖誕夜,也稱「平安夜」。「聖誕節」一詞是由西文翻譯而來,是「基督彌撒」的縮寫。聖誕節原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現在卻是世界上流傳范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節日之一。聖誕節與春節一樣,也是合家團聚的節日。(一)聖誕節的由來12月25日的聖誕節是一個令人快樂的宗教性節日,是基督徒慶祝基督教創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愛、家庭和歸屬感是重要的主題。據基督教徒的聖書《聖經》上說,上帝決定讓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投胎人間,在人間生活,以便人們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學習熱愛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熱愛。耶穌出生的具體日期已不得而知。早期的羅馬日歷(公元336年)把聖誕節定在了12月25日,這是首次提到的耶穌出生的特殊日子。到了12世紀聖誕節成為基督教最重要的慶典,他開始成為一項嚴肅的宗教慶典,後來非宗教性質的裝飾、贈送禮品,盛宴開始流行。(二)聖誕節的習俗西方各國,聖誕節的節期並不相同,最長的從每年11月11日就拉開了序幕,一直持續到來年的2月2日聖火節才算真正結束,整個節期持續50多天。裝飾聖誕樹:每個家庭要在聖誕節前特別布置一番聖誕樹。聖誕樹一般用小松樹或小柏樹這類塔形的常青樹做成,樹上掛滿彩色燈泡,枝頭上綴著金色和銀色的閃光的紙片。花花綠綠的拉花從聖誕樹上伸向四方,樹上還掛著用槲花作的雪花,點綴著各種精巧別致的小禮物。夜幕降臨,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前,互贈禮品、互祝節日快樂。吃聖誕大餐:聖誕大餐類似中國春節的年夜飯,非常豐盛。聖誕夜,全家圍坐在聖誕樹下,點燃蠟燭,一邊吃一邊聊天,看電視或唱歌跳舞,玩集體游戲。聖誕大餐通常多設一個位置,留給「上帝的使者」。這頓大餐極為豐富,有烤火雞、燒牛肉、烤乳豬、大蛋糕、美酒和蔬菜。有時蛋糕里藏著三顆豆子,代表《聖經》上提到的3位東方賢士,吃到豆子的人會增加智慧。(三)聖誕老人聖誕老人原指1600多年前荷蘭巴里的主教尼古拉斯,他和藹可親、幫助窮人,將自己所有的家庭財富都分給窮人。民間有關尼古拉斯的故事往往與少年兒童和禮物有關,所以聖誕老人成了專門在聖誕夜給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三位賢士曾在耶穌降生時送給他金子、乳香和葯作為禮物,這便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聖誕禮物習俗的由來。有些人家為了增加節日氣氛,還請一位親友裝扮成聖誕老人,來到家裡向孩子們祝賀節日,把禮物送給孩子們。三、春節與聖誕節習俗的比較中國的春節和西方的聖誕節雖然是起源於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兩種節日,但兩個節日卻有許多相似處。(一)兩者在東、西方節日中,所佔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都是各自節日中最盛大、最神聖的節日在節日中,期盼同家人、親友團圓相聚,與同事、同行共同祈望未來事業成功,甚至借節日而過得更加休閑、放鬆,並從中獲得精神愉悅,都是一年中全家人最激動的時刻。(二)節日氣氛的高潮都是在節日前夕,即年三十鍾聲敲響的那一刻和平安夜午夜前後在中國,一進入臘月即有新年的味道,經過年前的打掃房屋,貼上新春聯,終於迎來了除夕——團圓之夜;在西方,11月份聖誕的氣氛就開始了,人人都在選購饋贈親友的聖誕禮物、聖誕大餐的材料和五彩繽紛的糖果,期待著平安夜的到來。(三)春節和聖誕節的習俗也有許多相似處除夕全家要聚在一起吃豐盛的年夜飯、守歲、看電視和互相祝願,而在西方平安夜全家也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看電視、許願,都期盼著吉祥一年的到來;中國的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西方大人也要給小孩禮物;中國要相互拜年送給朋友禮品,而西方國家也要互贈聖誕卡表達祝福;西方國家在聖誕節時做甜食布丁就像中國人過春節包餃子一樣,攪動聖誕布丁能使自己在未來一年中萬事如意,擺餃子時也要一圈一圈的擺,表示來年一年圓滿。

10. 向外國人介紹中國人過年

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的春節!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is when all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just like Christmas in the West. All people living away from home go back, becoming the busiest time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of about half a month from the Spring Festival. Airports, railway stations and long-distance bus stations are crowded with home returnees.
對中國人來說,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是家裡所有的成員相聚的時刻,就像西方的聖誕節一樣。所有遠離家鄉的人都會回來,因此春運交通系統最繁忙的時刻大約持續半個月。機場,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擠滿了回家的人們。
The Spring Festival falls on the 1st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often one month later tha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It originated in the Shang Dynasty (c. 1600 BC-c. 1100 BC) from the people's sacrifice to gods and ancestors at the end of an old year an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one.
春節是陰歷的第一天,通常比陽歷晚一個月。春節起源於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年)人們在年末歲初的時候供奉上帝和祖先。
Strictly speaking, the Spring Festival starts every year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and will last till the mid 1st lunar month of the next year. Of them, the most important days are Spring Festival Eve and the first three day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now stipulates people have seven days off for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嚴格來講,春節每年於陰歷第十二個月的早些時候一直持續到下一年的陰歷第一個月。在這段期間,最重要的日子就是除夕和正月初一至初三這幾天。中國政府現在規定人們在春節休假七天。
Many customs accompany the Spring Festival. Some are still followed today, but others have weakened.
有許多伴隨春節的風俗。一些習俗今天仍然被延續著,而有一些風俗已經漸漸被遺忘了。
On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many families make laba porridge, a delicious kind of porridge made with glutinous rice, millet, seeds of Job's tears, jujube berries, lotus seeds, beans, longan and gingko.
在陰歷臘月初八,許多家庭煮由糯米,小米,薏米,紅棗漿果,蓮子,豆類,龍眼,銀杏組成的美味八寶粥。
The 23rd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is called Preliminary Eve. At this time, people offer sacrifice to the kitchen god. Now however, most families make delicious food to enjoy themselves.
臘月二十三被稱作小年。在這一天,人們會祭拜灶神。然而現在,許多家庭會做可口的飯菜自個享受。
After the Preliminary Eve, people begin preparing for the coming New Year. This is called "Seeing the New Year in".
小年以後,人們開始准備即將到來春節的年貨,翹首迎新年。
Store owners are busy then as everybody goes out to purchase necessities for the New Year. Materials not only include edible oil, rice, flour, chicken, ck, fish and meat, but also fruit, candies and kinds of nuts. What's more, various decorations, new clothes and shoes for the children as well as gifts for the elderly, friends and relatives, are all on the list of purchasing.
商店店主在那個時候會很忙因為每個人都出去購買春節的必需品。所買東西不僅包括食用油,大米,麵粉,雞鴨魚肉,還有水果,糖果和各種堅果。尤為重要的是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比如給小孩買新衣服和新鞋和給老人,朋友和親戚買禮物。
Before the New Year comes, the people completely clean the indoors and outdoors of their homes as well as their clothes, bedclothes and all their utensils.
在新年到來之前,人們徹底地清掃室內和室外以及洗衣服,床上用品和所有的餐具。
Then people begin decorating their clean rooms featuring an atmosphere of rejoicing and festivity. All the door panels will be pasted with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highlighting Chinese calligraphy with black characters on red paper. The content varies from house owners' wishes for a bright future to good luck for the New Year. Also, pictures of the god of doors and wealth will be posted on front door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and welcome peace and abundance.
然後人們開始裝飾干凈的房間,營造喜慶和歡樂的節日氛圍。把所有的門板上貼上突出中國書法的紅紙黑字春聯。春聯內容豐富多彩有房主希望錦綉前程和期盼來年好運。為了避開惡鬼在前門上也會貼上門神和財神來歡迎和平與富足。
The Chinese character "fu" (meaning blessing or happiness) is a must. The character put on paper can be pasted normally or upside down, for in Chinese the "reversed fu" is homophonic with "fu comes", both being pronounced as "fule." What's more, two big red lanterns can be rais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door. Red paper-cuttings can be seen on window glass and brightly colored New Year paintings with auspicious meanings may be put on the wall.
意味著祝福和快樂的福字不可缺少。福字可以正著糊也可以倒著粘貼,因為在漢語中,『倒福』和『福到』是同音的,發的音都是『福到了』。尤其是,房子前門口的兩邊可以吊兩個大紅燈籠。在窗戶玻璃上可以看到紅色剪花和在牆上可以掛具有吉祥含義的顏色鮮艷的年畫。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pring Festival Eve. At that time, all family members eat dinner together. The meal is more luxurious than usual. Dishes such as chicken, fish and bean curd cannot be excluded, for in Chinese, their pronunciations, respectively "ji", "yu" and "doufu," mean auspiciousness, abundance and richness. After the dinner, the whole family will sit together, chatting and watching TV. In recent years, the Spring Festival party broadcast on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Station (CCTV) is essential entertainment for the Chines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custom, each family will stay up to see the New Year in.
人們非常重視除夕。在除夕這一天,所有的家庭成員會一起吃團圓飯。團圓飯會比以前更加豐盛。雞,魚和豆腐飯菜必不可少的,因為在漢語中它們的發音分別是"ji", "yu" and "doufu,"意味著幸運,豐富和富裕。吃完飯以後,全家人會坐在一起聊天和看電視。近幾年來,對在國內和國外的中國人來說,收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是一項必要的娛樂活動。根據傳統,每個家庭都會熬夜來迎接新年。
Waking up on New Year, everybody dresses up. First they extend greetings to their parents. Then each child will get money as a New Year gift,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People in northern China will eat jiaozi, or mplings, for breakfast, as they think "jiaozi" in sound means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ing in the new". Also, the shape of the mpling is like gold ingot from ancient China. So people eat them and wish for money and treasure.
Southern Chinese eat niangao (New Year cake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on this occasion, because as a homophone, niangao means "higher and higher, one year after another." The first five days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are a good time for relatives, friends, and classmates as well as colleagues to exchange greetings, gifts and chat leisurely.
南方人在春節早晨吃年糕(由糯米粉製作的新年年糕),因為年糕的同音是每年節節高升。春節後的前五天是拜訪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來互致問候,互送禮物和悠閑聊天的好時候。
Burning fireworks was once the most typical custom on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thought the spluttering sound could help drive away evil spirits. However, such an activity was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forbidden in big cities once the government took security, noise and pollution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As a replacement, some buy tapes with firecracker sounds to listen to, some break little balloons to get the sound too, while others buy firecracker handicrafts to hang in the living room.
The lively atmosphere not only fills every household, but permeates to streets and lane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lion dancing, dragon lantern dancing, lantern festivals and temple fairs will be held for days. The Spring Festival then comes to an end when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finished.
不僅每一個家庭,而且街道上和小巷裡都彌漫著春節喜慶熱鬧的氛圍。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例如舞獅,燈節和廟會將會持續幾天。當燈展進入尾聲的時候,春節也就結束了。
China has 56 ethnic groups. Minorities celebrate their Spring Festival almost the same day as the Han peopl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ustoms.
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少數民族和漢族人們幾乎是在同一天慶祝春節而且他們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