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蜂窩春節旅遊
『壹』 馬蜂窩上面的旅遊景點怎麼樣
那馬蜂窩上面的旅遊景點真的是數不勝數,只要你想去的地方,基本都可以在馬蜂窩上面找到的,然後還可以進入去了解當地是怎麼樣的一個民俗風情之類的。
『貳』 馬蜂窩旅遊攻略上的攻略都是真實的嗎
馬蜂窩旅遊攻略上的攻略都是真實的嗎?任何攻略,網站上的攻略。都只回能當參考,並不是完全的答那麼接地氣。希望你能多參考幾個。旅遊攻略平台。然後綜合的總結一下。這樣旅遊的時候就不會,太慌亂。A片特別接地氣的旅遊一般是很少出現在攻略中的。大多都摻雜了一些個人因素和很多。人文情懷。一般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還望採納。
『叄』 馬蜂窩是國內最好的旅遊攻略網站了吧。。
我喜歡這個網站,基本沒什麼找不到的信息。而且攻略做得很全面漂亮,信息都很新。
『肆』 螞蜂窩的發展歷程
螞蜂窩的創始人是兩個旅遊愛好者,前新浪員工陳罡和前搜狐員工呂剛。螞蜂窩最開始並不是商業項目,而純粹是出於喜好搗鼓起來的業余平台。自2006年開始,這個社區網站就倡導螞蟻和蜜蜂的團結互助精神,並以此起名為「螞蜂窩」,用戶以游記的形式,分享旅行路書、攻略、經歷等。2010年陳罡和呂剛從原公司離職,正式開始將螞蜂窩作為一個商業項目來運營。
從一開始,螞蜂窩就希望把最美好的留給用戶。在螞蜂窩網站的首頁,最顯著的位置永遠不是廣告,而是用戶上傳的精美圖片、游記。螞蜂窩通過把社區氛圍、旅行文化、產品功能、社交互動、旅遊決策和交易等各種用戶體驗系統性地融合,獲得了穩定的用戶流量。
為了激發用戶的分享,螞蜂窩推出了系列措施:進行個性化的界面創新,優化用戶閱讀攻略、撰寫游記和行程的體驗;通過旅遊點評、旅遊問答,螞蜂窩以「所有人幫助所有人」的方式解決用戶的疑問並提供決策參考;通過等級制度、虛擬貨幣(蜂蜜)、分舵、同城活動以及晾曬旅遊資產般的「足跡」等,螞蜂窩激勵用戶分享和互動……
螞蜂窩現有的用戶基本都是靠口碑宣傳獲得。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螞蜂窩的旅遊內容,覺得很獨特,通過人人網、微博、微信等各種社交平台口口相傳。正是這種物以類聚的自然法則式用戶發展,螞蜂窩積累了1億用戶。螞蜂窩多年來沉澱出的獨特氣質和文化氛圍,也為其每年吸引來銀行、汽車、航空公司等大量的品牌廣告投放。 2006年01月:網站上線;
2010年03月:正式成立公司投入運營,注冊用戶數15萬;
2011年04月:上線首款APP客戶端旅行翻譯官;
2011年10月:獲得今日資本500萬美元A輪融資和200萬美元無息貸款;
2012年06月:開始商業化嘗試,半年收入超千萬,主要來自廣告及傭金分成;
2012年10月:注冊用戶數超過400萬,PC端用戶數在3年內增長40倍;攻略累計下載量6000萬次;
2013年04月:獲得啟明創投領投的15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4年06月:注冊會員數突破5000萬;
2015年02月:獲得高瓴資本、Coatue、CoBuilder、啟明創投的C輪融資,累計融資逾億美金。
2015年09月:螞蜂窩用戶數1億,其中80%的用戶來自移動端(螞蜂窩自由行APP);月活躍用戶數達8000萬。
『伍』 除了馬蜂窩,還有哪些靠譜的旅遊攻略網站
還有窮游網、旅人網、驢媽媽這三個旅遊網站還不錯,也算靠譜,是除了馬蜂窩以外,我認為可以參考的旅遊網站。
先來說一下窮游網。窮游網有一個很不錯的功能,就是幫你定製行程。你可以選擇出發地點,目的地,然後選擇你遊玩的總天數,和每日遊玩的時間,再選擇你想要住的酒店類型,比如經濟型的酒店和豪華型的酒店。
還有Airbnb,適合人多的定製的民宿型網站。它這部都是類似自己家裡的套房,住在這邊會比較有家的感覺。
缺點是上面的很多地方都很難找,尤其是一些偏僻的小區,雖然內部環境不錯,但是交通真的不太便利。
『陸』 馬蜂窩能做旅遊攻略嗎
可以的,很好的一個月網站,自身特別喜歡旅遊,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總是走不開,每天看看別人的攻略羨慕嫉妒,沒有恨,攻略很全面,詳細。
『柒』 螞蜂窩旅遊網和螞蜂窩自由行是一回事嗎
自由行是旅遊網下面的一個版塊
『捌』 馬蜂窩旅行怎麼樣
退票很困難。會令人非常生氣!奉勸還是不要用馬蜂窩。
『玖』 想要去旅遊,可以在馬蜂窩上做馬蜂窩旅遊攻略嗎
當然是可以的呢,馬蜂窩旅遊攻略是很齊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