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的發展史
『壹』 雲南旅遊資源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雲南,是一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都有獨特的優勢,有寒溫熱帶的立體氣候,多數城市四季如春;有雄偉壯麗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為奇觀;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史紀念物,是訪古探秘進行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知識寶庫;還有各具文化特色的25個少數民族,民俗風情絢麗多彩。旅遊資源遍布全省各地,大致有:
世界級旅遊資源:三江並流保護區、麗江古城、西雙版納、哀勞山、劍川寺登街、陸良九鄉。
國家級森林公園:昆明金殿、棋盤山、宜良小白龍、尋甸鍾靈山、石林圭山、曲靖富源十八連山、曲靖沾益珠江源、曲靖羅平魯布革、曲靖陸良五峰山、玉溪新平磨盤山、易門龍泉、昭通威信天星、昭通水富銅鑼壩、紅河河口花魚洞、思茅萊陽河、臨滄五老山、德宏隴川章鳳、保山騰;中來鳳山、大理南澗靈寶山、大理彌渡東山、大理祥雲清華洞、大理巍寶山(巍山)、楚雄紫金山、迪慶德欽飛來寺。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昆明滇池、石林、大理、西雙版納、玉龍雪山、三江並流、建水燕子洞、瀘西阿廬古洞、陸良縣九鄉、瑞麗江-大盈江、騰;中火山地熱。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高黎貢山、白馬雪山、蒼山洱海、哀勞山、南滾河、無量山、版納河流域、澄江冒天山、怒江大峽谷。
國家級濕地保護區騰沖北海。
國家獨龍野牛種源保護基地怒江貢山。
國家地質公園:雲南石林岩溶峰林、雲南澄江動物群古生物、雲南騰沖火山地熱。雲南省火山、土林騰中火山群、屏邊火山、元謀土林。
雲南省主要峰林、石林個舊峰林、路南大小石林、路南乃古石林、邱北普者黑峰林峰叢、廣南八寶峰林峰叢。
雲南主要冰川:明永冰川、乃諾戈汝、森林堡、玉龍雪山冰川、哈巴雪山冰川。
雲南省主要峽谷、河灣怒江大峽谷、虎跳峽江峽谷、裴腳深谷,長江第一灣、怒江第一灣。
雲南省極為重視旅遊業的發展,近10年來,全省集中力量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接待設施和其它配套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推出了一批豐富多彩的旅遊線路。2006年,到雲南旅遊的國內外遊客7000萬人次。旅遊收入460億人民幣。旅遊業正在成為雲南的一項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
『貳』 雲南旅遊概況
滇西北氣勢磅礴的虎跳峽成了冒險者躍躍欲試挑戰自我的去處,突兀壯觀的玉龍雪山、哈巴雪山、梅里雪山以其奇特的陡峭險峰吸引了海內外的雪山探險家;在平和的麗江古城中,人們更喜歡的是慵懶地閑居在古城的民居里,沉浸在東巴文化和納西古樂的熏陶中;滇西南的西雙版納是婉約的,柔情的孔雀賦予了傣家姑娘優雅的氣質,裊娜的筒裙下包裹的是版納似水的風情;滇東南「文獻名邦」建水把文化的內涵砌進了古城的斗拱飛檐,山坳中哈尼人世代耕種的梯田層層疊疊;每到九月,羅平金黃的油菜花田漫山遍野、鋪天蓋地……
這塊多彩的土地上聚居著彝、白、哈尼、傣、僳僳、納西、瑤、景頗、布依、水、獨龍等25個少數民族。走進雲南,你就在不經意間走進了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貝頁文化、彝族的貝瑪文化……,走進匯集了神話、歌舞、繪畫、古樂的民俗風情。
雲南省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位於北緯21°8』32』』-29°15』8』』和東經 97°31』39』』-106°11』47』』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全境東西最大橫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900公里,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1%,居全國第八位。全省土地面積中,山地約佔84%,高原、丘陵約佔10%,盆地、河谷約佔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同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同寮國、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連位於遼闊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東南亞半島,處在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區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復雜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
雲南省與鄰國的邊界線總長為4060公里,其中:中緬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雲南自古就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各國的陸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條,15個民族與境外相同民族在國境線兩側居住。與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國相距不遠。
全省共有16個地、州、市,128個縣、市(區)。其中,民族自治州8個地區5個;省轄市3個。有8個地州,26個縣與外國接壤。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除了漢族外,還聚居著26個民族,全省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早在氏族社會時期,雲南就生活著「羌、濮、越」三大族群,他們是雲南最早的先民,後經歷代的不斷演變,到了明清時代,各族的分布才趨於穩定。彝族主要分布在滇東北、滇中和滇北廣大地區;白族主要分布在洱海周圍及鄰近地區;壯族、苗族主要分布在滇東和滇東南地區;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廣大地區。
走進雲南,你就在不經意間走進了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貝頁文化、彝族的貝瑪文化……,走進匯集了神話、歌舞、繪畫、古樂的民俗風情。
『叄』 雲南旅遊發展分幾個階段
只有幾天了,十萬火急! 就昆明的景點你就可以玩上一個星期【昆明】近來為發展旅遊,先後建起了雲南民族村和雲南民族博物館.集雲南主要的彝、白
『肆』 雲南天游科技的發展歷程
2006年,雲南天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天游科技)成立。
公司坐專落於雲南昆明國家經濟技屬術開發區,是雲南首家網路游戲研發公司。公司專注於網路游戲自主研發,並致力成為國內乃至世界知名游戲開發商。
2012年,雲南海之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座落於上海徐家匯,主要從事天游科技旗下產品的運營。
2012年,企業品牌天之游推出。
天之游是集網路游戲研發、網路游戲運營和游戲行業人才培訓於一身的數字互動娛樂平台,由雲南天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雲南海之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組成。
公司名稱: 天之游 公司類型: IT類 外文名稱: Tnyoo 公司位置: 昆明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成立時間: 2006年
『伍』 雲南省旅遊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首先先概括一下,然後為您詳細解答! 人們去雲南,第一個想到的雲南麗江,為什麼想到麗江,它是現如今所剩不多的歷史古城,自然好風景好,空氣好,另一個原因,雲南產玉和銀,而麗江又是玉和銀集中銷售的批發地,在黃金泛濫的今日,銀器正在逐步興起~~~
〔水資源〕雲南境內有大小河流600多條,其中重要河流180多條,分屬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紅河、珠江六大水系,有大小湖泊40多個,水面面積9000多平方公里。全省地表和地下年總產水量2222億立方米,全省人均水量6994立方米。雲南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 10364 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9078億千瓦時。目前可開發的裝機容量7116萬千瓦,年發電量3944億度,佔全國可開發水能資源的20.5%。雲南省85%左右集中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幹流上,可開發的大於25萬千瓦的大型水電站35座,總裝機容量6707萬千瓦,佔全部可開發裝機容量的88%。
〔土地資源〕雲南屬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地形地貌錯綜復雜,山地約佔94%,平壩佔6%。平壩地區面積240萬公頃,是雲南土地資源的精華;半山區面積為19.6萬平方公里,是全省種植業、養殖業和經濟林木的主要分布地區;山區面積1028萬平方公里,林業、畜牧業資源豐富;高寒山區面積共7.12萬平方公里,有豐富的森林和草場資源。
〔生物資源〕雲南省有十分豐富的生物資源,其生物多樣性在全國首屈一指。
〔礦產資源〕雲南已發現各類礦產 142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雲南礦產資源共有9大類:能源礦產、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稀有及稀土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建材非金屬礦產、特種非金屬礦 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及彩石礦產等。雲南礦產具有種類多、品種全、分布相對集中、大型、超大型礦床所佔儲量比重大、富礦優質礦儲量所佔比重較大、共生伴生組份多等特點。
〔能源資源〕雲南能源資源除水能資源外,主要還有煤炭、地熱、太陽能等。煤炭資源。雲南煤炭資源保有儲量239億噸,預計遠景儲量在700億噸以上。其中無煙煤43.02億 噸,為總儲量的18%,煙煤 38.24億噸,佔16%,褐煤 157.26億噸,為總儲量的65.8%。
地熱資源。雲南已查明的地熱天然露頭點654處,熱泉總流量7587升/秒,低溫熱水占 43.7%,中溫熱水占 35.4%, 中高溫以上熱水佔20.3%,全省天然熱流量126364.7大卡/秒,摺合標准煤118.8萬噸/年。現已探明地熱田4個,獲地熱流體儲量23634.2立方米/日,熱能儲量為44.8兆瓦。
太陽能資源。雲南境內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00小時,每天從太陽獲得的熱量平均為1300×1012千卡,每年可獲得太陽能4745×1014千卡。
〔旅遊資源〕雲南旅遊資源由自然景觀、人文資源、名勝古跡及民族風情等組成。
自然景觀。雲南獨特的地質構造造就了豐富多採的自然景觀。主要有喀斯特岩溶地貌,熱帶雨林、現代冰川、原始森林、高原峽谷、江河湖泊等。如:昆明的石林、騰沖的火山群、大理的洱海、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
人文資源。自然景觀與歷史、宗教遺跡、民族文化風情交融薈萃,構成了雲南特色鮮明的旅遊資源。如麗江旅遊區、大理旅遊區、西雙版納旅遊區等。名勝古跡。著名的名勝古跡有昆明的龍門、大理三塔、楚雄的元謀新石器遺址、元謀人化石、祿豐痕人化石、恐龍化石等。
『陸』 雲南旅遊業的現狀
1.具有豐富的資源基礎。以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民族文化為背景形成的雲南旅遊資源,具有多樣性、奇異性及多重景觀組合優良的特點。不僅自然景觀豐富多樣,而且以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奇異多彩,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之間組合優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區(點)在世界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適宜開展多種類型的旅遊活動,具有發展成為世界級旅遊產品的條件。具有鄰近東南亞、南亞周邊國家的地緣優勢。通過建設國際大通道,配合雲南境內的公路、鐵路、航空網和水運建設,有利於與周邊國家和省區開展區域合作,並融入東南亞、南亞旅遊圈。
2.旅遊業發展積累了一定基礎。經過多年來對旅遊業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創建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精品景區景點,全省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和省級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14個;擁有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位居全國第三;有4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為我省國土面積的3.3%,其比例位居全國前列;有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保山、騰沖、威信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省經各級人民政府正式審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4個,其中國家級17個、省級102個,旅遊綜合運輸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於西部其他省區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比較優勢,為雲南"十五"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納國,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國際旅遊者將達到1.37億人次,佔世界市場總份額的8%。同時,隨著我國國民可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國內旅遊需求日益擴大。這將為我省旅遊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4.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雲南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家明確了對旅遊業發展較為有利的各種優惠政策,如旅遊國債、對外開放、財政稅收、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政策等,為雲南省旅遊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
5.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帶來的機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啟動,將使雲南真正從對外開放的末端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為雲南旅遊業發展區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6.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旅遊合作帶來的機遇。正式提出共建統一瀾滄江湄公河旅遊圈、打造東南亞八國公園的構想。按照這一構想,雲南省將在有關各國合作開發客源市場方面發揮樞紐作用,通過擴大周邊地區客源市場,轉接次區域的遊客到國內其它旅遊地的方式吸引海內外遊客到雲南旅遊。同時,將按中國有關規定辦理到次區域各國進行邊境或出境旅遊。
與此同時,競爭壓力正在迅速增大。我國西部多數省區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似性及現有旅遊產品的同構性。隨著西部地區對發展旅遊業認識的不斷深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各省區普遍開始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均將其作為支柱或重點產業扶持,形成對雲南旅遊業的潛在壓力和挑戰。
旅遊市場需求多元化時代已經到來,區域性市場競爭和集團化趨勢愈演愈烈,旅遊市場格局的新變化,對我省旅遊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源: 雲南省人民政府經濟合作辦公室
『柒』 雲南昆明的歷史旅遊資源
昆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淵源流長。 昆明是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滇池地區(今呈貢龍潭山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楚將庄蹻開滇,在今晉寧一帶築城置都,建滇王國,延續300年之久,昆明成為我國西南地方政權較早的古都。公元前109年 (西漢),漢武開滇,拓疆至雲南,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置益州郡,昆明為該郡所轄二十四縣之谷昌縣。蜀漢時期,諸葛亮率兵南征克益州郡並更名建寧郡,至隋改為昆州。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地方政權在此築拓東城,設鄯闡府,並辟為「東京」、「上都」(陪都),長達490年。公元1275年,元朝設雲南中書省,設中慶路,昆明縣為中慶路首府,將雲南的統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昆明由此成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一直延續至明清,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譽為「壯麗的大城」。 明朝改中慶路為雲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時期,清兵入關攻佔北京,張獻忠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左右全國局勢達12年。南明時期,昆明成為桂王永曆政權的「滇都」。清朝,昆明辟為商埠,隨後滇越鐵路開通,昆明「以叢山僻遠之省,一變而為國際交通路線」,對外商貿往來日漸增多。 近現代,在民主、科學和爭取國家、民族自由解放的旗幟下,昆明屢次成為國內反帝反封建愛國民主運動和革命斗爭的發端。「護國首義」、「一二·一」愛國民主運動等在昆明歷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1919年辛亥革命,昆明爆發「重九起義」,推翻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廢除雲南府,昆明縣仍為省會所在地。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民國初至抗戰前期,進行了教育、社會風尚、金融、財政等一系列改革和城市建設,促進了昆明城市近代化發展。
抗戰時期,雲南和昆明各界積極擁護抗日,全市人民踴躍支前,滇軍奔赴抗日前線,屢建奇功。由於大片國土淪陷,內地和沿海許多工廠、機關、高校、科研單位、金融機構南遷昆明,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高潮,昆明成為抗日大後方和「民主堡壘」。藉助薈萃昆明的各類人才和技術、資金,這一時期,昆明的經濟、社會文化事業迅速發展,城市近代化發展加快。1949年雲南和平解放,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昆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昆明是我國西南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三千多年的歷史在這里留下了許多絢麗多彩的文化瑰寶。始建於唐代的東西寺塔,至今仍然屹立在市區;城中的古幢公園有被尊為滇中藝術極品的大理國經幢;官渡的明代金剛寺塔稱為中國最古老的金剛寶座塔;明清時代,規模宏大的金殿鑄造,筇竹寺五百羅漢的雕塑、《滇南本草》的出版,都反映了昆明在當時所達到的科學、文化、藝術水平。近代,昆明以富於民主科學精神而名揚四方,人民音樂家聶耳在這里鍛煉成長;1905年雲南留日學生數十人先後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並以昆明講武堂為中心,培養和傳播民主共和思想,成為反帝反封建的一個重要活動中心;抗日戰爭期間,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的數百名學術界的精華,徒步千里,於1938年4月抵達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直到1946年聯大結束的8年中,畢業學生2000餘人,培養了一批中國現代學術大師。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捌』 雲南旅遊資源特點形成的背景
雲南素有"彩雲之南,萬綠之宗"的美譽。26個民族的歷史積淀,使得雲南的回民俗文化特色鮮明,答豐富多樣。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 傣族潑水節 傣族的新年,雲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潑水」的形式來慶祝,所以傣
雲南旅遊,資源,特點
雲南素有"彩雲之南,萬綠之宗"的美譽。26個民族的歷史積淀,使得雲南的民俗文化特色鮮明,豐富多樣。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 傣族潑水節 傣族的新年,雲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潑水」的形式來慶祝,所以傣
『玖』 雲南省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在20多年的旅遊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全省旅遊業的快速增長與發展,雲南省積極探索和實踐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子,大體上走過了三個發展階段:
(1)自發發展鄉村旅遊階段。20世紀80年代,隨著雲南旅遊的起步發展,雲南鄉村旅遊也開始起步,首先在旅遊發達的地區產生,如昆明石林旅遊風景區旁邊的五棵樹村,大理蝴蝶泉邊的周城,西雙版納的曼景蘭村,德宏瑞麗的大等喊村等,農民依託旅遊景區的建設和發展,自發地開展領略民族風情、體驗農家生活、品嘗民族風味、提供鄉村民居旅館、銷售民族工藝品等各種各樣的鄉村旅遊活動,既豐富了這些旅遊景區的旅遊活動內容,又促進了旅遊景區周邊農民的脫貧致富。
(2)倡導發展鄉村旅遊階段。進入90年代後,雲南旅遊進入培育支柱產業的發展階段,在政府的倡導和指導之下,雲南鄉村旅遊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1992年,省政府在西雙版納召開旅遊發展會,提出積極發展邊境旅遊、民族文化旅遊和鄉村旅遊;1994年,省政府又在滇西北召開現場辦公會,提出依託自然景觀、民族文化、村寨特色,加快發展以體驗自然風光、領略民族風情、感受鄉村民俗為內容的觀光旅遊;1995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培育旅遊支柱產業決策之後,又於1997年召開全省五大旅遊區規劃會議,並把鄉村旅遊作為重要旅遊產品,提出要積極開發和發展。在政府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之下,全省鄉村旅遊迅速發展,到90年代末期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的鄉村旅遊點,如昆明西山團結鄉的「農家樂」、香格里拉縣的「藏民家訪」等,促進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3)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階段。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旅遊不僅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旅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拓展,為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為促進鄉村旅遊的發展,省政府於2000年召開了全省鄉村(民居)旅遊發展會,在認真總結前一階段鄉村旅遊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發揮少數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民居)旅遊,帶動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經過多年的培育建設,全省鄉村旅遊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特別是在「假日旅遊」的推動下,更是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以鄉村旅遊的重要組成形式「農家樂」為例,2008年,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紅河、臨滄、大理、麗江、迪慶等16州市7100多家農戶開展了「農家樂」,絕大部分農戶年收入超過萬元,部分農戶高達5萬~10萬元。農家樂已成為雲南省新興的旅遊產品,得到了國內外遊客特別是本省城市居民的喜愛。作為適應市場需要而產生的新興旅遊產品,鄉村旅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業已成為雲南省旅遊的又一支點和亮點。
『拾』 請問雲南旅遊從何時開始火爆的(較具體的年份)
99 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昆明舉行,隨之雲南旅遊開始大幅度升溫的(我是這樣覺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