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
Ⅰ 銀聯商務發布2017國慶中秋旅遊消費大數據是真的嗎
10月9日,銀聯商務數據中心正式發布《2017國慶中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報告基內於銀聯商務大數據平容台全量數據解讀中國國慶中秋旅遊消費特點,依託大數據手段助力國家旅遊消費統計的深度研判分析。
報告數據來源於銀聯商務目前服務的680多萬商戶、260多個服務性行業以及全國范圍內18億張銀行卡交易信息,涵蓋省會、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二級地市、縣域、農村等所有地區。目前銀聯商務的年度交易量已經高達70億筆,在全球權威咨詢機構尼爾森最新發布的《2016年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表》中位列榜首。
Ⅱ 在線旅遊網站不得大數據殺熟,這是為什麼
還是為了管理旅遊業的合理發展以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些旅遊平台和經營者擅自用大數據分析對消費者進行分析和歸檔,對於不同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收費標准,這對市場經濟會有不利影響。同時也是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為了更好管理旅遊業經營者的資質才有了這個規定。
現在我們出去旅遊,很多時候都會被導游或者商家的一些言語哄騙,購買一些無關的商品,只因為他們說這款商品有很多好處,但是買會後卻發現沒有什麼用處。以及一些商家會給消費者一定的折扣,讓消費者在軟體平台給商家五星好評和長評論,藉此增加自己店鋪的信譽度,更有一些商家會誤導,引誘,替代或者強制旅遊者做出評價等等,這些都被文化和旅遊部列入了管理的規定,針對這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收費有了強硬的懲罰制度,這對我們民眾來說絕對是好事,至少少去了很多“大數據殺熟”的潛在危險。
Ⅲ 旅遊大數據對旅遊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有了「大數據」,景區可以准確預知客流趨向,進而採取相應的措施疏導客流;有了「大數據」,可以知道遊客喜歡什麼樣的產品,進而開發建設適銷對路的產品;有了「大數據」,還可以知道遊客需要什麼樣的公共服務,進而改進旅遊公共服務。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景區不斷根據「大數據」對消費者的需求、類型做出改變,在服務上方便消費者,減輕消費者的困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