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春節美食旅遊線路

春節美食旅遊線路

發布時間: 2020-12-31 06:51:32

1. 春節美食有哪些

臘八粥

「臘八節」。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喝臘八粥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臘,在遠古時代本是一種祭禮的名稱,夏朝稱「清祀」,殷商稱「嘉平」,周朝時改稱「臘」。「臘」是從「獵」字演變而來,故「臘」「獵」相通。因為一歲之終,農作物已收曬完畢,農閑了,人們便到野外獵取禽獸,用來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稱之為「臘祭」。南北朝時,農歷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為「臘八節」,在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臘月初八這天,中國各地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富人還是窮人,家家都要喝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不僅清香甜美,而且能暢胃氣,生津液,因而頗受人們喜食。隨著時代的發展,花樣越來越多的臘八粥已發展成具有地方風味的小吃。臘八,本身是個傳統節日,又是年節的前奏,可以說臘八節拉開了春節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兒就是年」「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臘八節後,春節將至,人們便開始購置年貨,打掃衛生,布置居室,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來。

年糕

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飥、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灣有紅龜糕。漢代楊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

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做方法。明、清時,是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

餃子

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

2. 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

餃子

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餃與交諧音,取「更歲交子」之意。另外就是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意為「招財進寶」,人們還會將硬幣包在餃子里,吃到該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裡會有好的財運。

隔夜飯

福建閩南地區除夕的晚上都要做一鍋米飯擺在餐桌上,一直要放到正月初一,也叫「過年飯」,寓意「年年有餘」。

(2)春節美食旅遊線路擴展閱讀: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在歷史發展及傳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掃塵、貼春聯、祭祖、拜歲、點爆竹、拜年等等。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燃放爆竹。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神祭祖活動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被視為農歷年的開始,即為歲首。

在傳說中,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炸聲,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沒;於是便有了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春節習俗。

3. 一家三口春節到廈門旅遊,4-5天飲食,求介紹

廈門親子游+吃貨游全攻略
Day1 目的地——環島路,曾厝垵
環島路風景很美,可以租個多人自行車騎行,海邊自行車租賃是30元一小時(節假日可能漲價,可講價),小孩子沒啥耐心,基本上一小時也都夠用。或是在曾厝垵的海邊玩玩沙子,看看海邊日落。
美食指南:
在廈大學生公寓、曾厝垵附近都有不少美食,如曾厝垵附近有亞尖大排檔、懶人業余餐廳等,吃海鮮的話還是要先上網找好口碑的餐廳。或者也可以到廈大附近覓食,如在學生群體中人氣不錯的長白山韓國料理、蔡家坡等。
Day2 目的地——廈門科技館,廈門植物園
廈門科技館
廈門科技館是孩子們喜歡的地方,親子游真心推薦!科技館位於市中心的仙岳路上,打的過去不貴。購買套票(主展廳+兒童樂園+飛越/飛行影院)就可以玩遍,比原價便宜。鏡子迷宮里可以搖身變出三頭六臂;神奇的「隱身人」可以將身子變沒;體驗模擬唐山7.8級大地震的地震屋;看開放式高壓電舞台表演,現場欣賞大閃電…二樓是兒童樂園,快樂城堡、音樂廚房、小球互動樂園,都能讓孩子們玩得意猶未盡。
建議:廈門科技館里展示體驗的項目多,多留點時間給孩子,還可以帶點干糧。
地址:仙岳路文化藝術中心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 9:00—17:00
美食指南:
科技館出來後,附近有大潤發商業區,裡面有小盆友喜歡的如必勝客、肯德基;有麵食類如大娘水餃、味千拉麵;有套餐類如吉野家。科技館周邊還有下午茶好去處,如西木美式餐廳主打美式熱狗套餐,re-cafe的小蛋糕、咖啡、茶飲等。
附近也有一家本地餐廳,問保安就知道——好清香主打廈門本土特色小吃。海蠣煎、土筍凍、魚丸湯、炒麵線、五香條、蚝油青菜、芋包…做得比較精緻,味道不錯。小吃類的話人均50元左右,也有其他菜品,價格嘛就豐儉由人啦。
廈門植物園
如果是大熱天,建議可以上午先去植物園,早點起床,爬山、看植物,呼吸新鮮空氣。中午早點吃完飯,就躲進科技館,因為科技館里的空調各種涼爽!高溫的大中午,不建議安排戶外的景點。植物園一進去沒多遠,有一片很大的草地讓孩子們撒歡:翻跟斗、捉迷藏、各種鬧騰……植物園山上的仙人掌區值得一看,各種千奇百怪的仙人球,獃獃萌萌的,超級可愛。(地址:廈門虎園路25號 開放時間:周一到周日,5:30—18:30(春夏時間))
美食指南:
出植物園後經過紀念碑往右走有一家胡一刀小吃,西北風味,肉夾饃好肥瘦搭配,味道很香,還有涼皮、面條。
Day3 目的地——鼓浪嶼,中山路
鼓浪嶼
來廈門必去鼓浪嶼,但現在外地遊客從東渡國際郵輪中心乘船,建議提前15天在網上訂船票。購買的景點聯票包含五個景點: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風琴博物館等。登上日光岩在峰頂俯瞰小島全景,美麗風光盡收眼底。菽庄花園有一片很大的迷宮似的石洞假山,小盆友可以在裡面捉迷藏。裡面的鋼琴博物館,就像一本鋼琴的歷史書,各式各樣的鋼琴讓你應接不暇。島上還有很多小巷、小路、風格各異的建築和很多有特色的小店。適合悠閑的步調,慢慢晃。
美食指南:
島上小吃集中的地方在龍頭路一帶,像林記魚丸、原巷口魚丸、北仔餅、馬拉桑什麼的很多,其他的地方沿途也都有吃的,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選擇。但是島上物價比較貴。
中山路
逛完鼓浪嶼晚上就可以到中山路逛街,找吃的。在這里不僅能逛一些特色小店,還能欣賞有著濃鬱南洋風情的特色騎樓建築。
美食指南:
中山路步行街的十字路口邊上的葉氏麻糍,裹著黑芝麻的麻糍不錯,裡面還包著花生跟白砂糖。中山路往輪渡相反方向,步行街盡頭有一家老字型大小1980燒肉粽,有沙茶麵、清湯面,還有燒肉粽。小孩子不喜歡吃沙茶麵的,可以點清湯面。還有不能錯過的老廈門古早味:局口拌面、蓮歡海蠣煎等。

4. 春節想去加州玩,玩多少天比較合適,美食有啥的啊

十天左右吧來。加州不錯自的,天使之城洛杉磯,港口城市舊金山,風景都很好。舊金山漁人碼頭還有令人垂涎的特色海鮮,知名的海鮮餐廳用餐。當地特色古董交通工具叮當車很有味道,坐車欣賞路旁的風光,通常是遊人比較中意的游覽舊金山方式。眾信旅遊,有很詳細的線路說明,它家還有春節的出行團

5. 春節飲食文化旅遊開發

產生背景
春節期間,人群、金融、物資、信息、藝術的大規模流動,帶動了文化、商業、交通、旅遊、電信、金融、餐飲各行各業全面繁榮,形成了獨特的「春節經濟」。過年是人們一 春節經濟新亮點年消費的集中體現。盡管現在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辦年貨、孝敬長輩、關愛晚輩,依然是中華民族亘古不變的節日傳統。
社會學者指出,春節是中國古老而又富有文化內涵、極具生命力的節日,同時也是最能帶動社會消費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節日。當傳統習俗日益轉變為一種文化符號時,這春節的「舊瓶」便不斷續上了時尚的「新酒」。
隨著新興消費觀念的不斷涌現,春節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過大年」,更是一個拉動市場經濟動力的「快門」,人們開始從傳統的節日忙碌轉向新的慶賀潮流;從「過年就是年夜飯」轉向消費方式的多樣化與個性化;從「過年買件新衣服」轉向整個市場「春節經濟」的誕生與拉動。「春節經濟」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產生原因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為什麼只紅火過年有春節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並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種繁榮的經濟現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各行各業自覺或不自覺地圍繞春節民俗文化資源進行了產業化運作,開發出了各種節日產品和服務,客觀上形成了以春節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面向全國人民、體現歡樂祥和及團圓和諧的主題、涉及多種產業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不僅有上游產品,也有中游、下游產品;不僅有文化產品和服務,更有眾多非文化產品和服務;產業鏈不僅從城市擴張到廣大鄉村,而且擴張到全球有華人的地方。
根本內因

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根本內因。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春節始終突出了歡樂祥和、團圓和諧的主題。春節順應了大自然季節變化的規律,迎合了炎黃子孫崇尚的「和而不同」理念,其文化內涵深深熔鑄中華民族的記憶,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持續打造春節產業鏈的不竭動力,並推動春節從古到今,生生不息。
關鍵因素

產業化運作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傳統年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經受時代風雨的侵蝕和歷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必須 商業春節具有將非物質的年節文化物化為生活中實實在在產品的本領,即圍繞年節文化進行產業化運作,開發出標志性品牌產品。我國早就創造性地開發出了鞭炮、彩燈、春聯、年畫、賀卡、年糕、香火等標志性的「年貨」,後來更開發出具有春節喜慶色彩的影視、演藝、娛樂、出版、工藝、旅遊等門類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了產業鏈,從而使春節風俗有了標志性物化產品。非物質文化形態衍生出物質個體,其生命的延續就有了產業支撐。
創新開發是春節經濟產業鏈不斷延伸的重要保證。人民物質文化的需求是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對春節服務及各種「年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創新傳統「年貨」,使其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趣味,融入現代市場;另一方面要能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當代高新技術,生產新的「年貨」。如將傳統的登門或當面拜年的方式改為用電話、手機和電腦等現代科技設備互相拜年,賀歲電影、春節電視聯歡晚會等現代文化欣賞和服務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春節娛樂生活,現代化的交通、餐飲、旅遊、服務設施更是極大地提高了春節服務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節更加充滿了生命力、影響力和無窮的魅力。
在中國年節文化的百花園中,春節這枝 「花」無疑是開得最絢麗奪目的。它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給保護和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給打造中國品牌文化產品和推進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啟示。
產生文化網路創意
網路春節新意多多
早在虎年春節前,互聯網就已經為老百姓過年「忙上忙下」,「出謀劃策」。春節期間,更有大量網民在網路上流連忘返,發動大家的智慧,共同創新賀歲過節的新方式。
過年前夕,由於大批網民蜂擁上網購置年貨,「春節經濟」在互聯網上已經提前「井噴」。據悉,國內最大網上購物網站淘寶網,一月份的年貨交易額從上年的2.8億元人民幣躍升到10億元。
「節前網購年貨,省下不少真金白銀;大年三十給親戚朋友發網路賀卡,送網上禮品,有趣又經濟」。網友孫先生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網上過年「省錢」又好玩。
春節期間,孫先生除了跟家人吃飯,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跟朋友在網上曬春節記憶,交流過年新玩法,裝飾自己的春節版網路博客等上面,所有的春節樂趣都被「一網打盡」。
與此同時,名目繁多的網路春晚、山寨春晚也在虎年新春給了人們以新鮮方式過年的更多選擇。
「往年除夕夜,我都是和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今年回不去,就打算和拼年夜飯的網友們在網上看看山寨春晚,感覺更Fasion些。」在上海一家IT公司工作的劉先生認為,網路給了我們過年新「口味」的新選擇。
有人也在虎年新春向網友們發起了「不回家,就一起網路過大年」的號召,迅速引來了眾多網友響應,他們紛紛「跟帖」,把和過年有關的資訊、美食、圖片、視頻統統放到網上,將這個帖子變成了一個以「中國春節」為主題的視覺盛宴,網友們也在分享中感受到了春節的濃濃滋味。
「消費文化的改變,總是能折射出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唐朱昌指出,網路過年體現了網路經濟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尤其是網路消費是一種節約時間、節約成本的體現,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理念。

6. 春節的美食有什麼

春節的美食有哪些:

1、餃子 北京俗諺:「好吃不過餃子」,廣受普通百姓的歡迎。餃子,又稱「水餃」,因為形態微扁,在有些地方又被叫作「扁食」。多用皮包餡,通過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每逢新春佳節,餃子就更是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

2 、糍粑 糍粑同樣也是春節里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糍粑為春節做准備,其樂融融。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3、過年都有哪些民俗小吃-年糕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過年吃年糕的傳統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既寄寓了五穀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又取「年高」的長壽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經發展成色彩豐富、形狀各異的新年美食。

4 、過年都有哪些民俗小吃-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麵食的一種,由於流行於廣東地區,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5、春餅 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餅,烙得很薄,又稱薄餅。與數種生菜同食,則號為春盤。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江南也有春餅,但做法不同於北方。

6、過年都有哪些民俗小吃-元宵 元宵是春節的另一大美食。按傳統,它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必吃食品,現在人們則不太強調時令,一概歸為春節美食。 元宵用白糖、玫瑰花、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南北方風味各異。元宵吃法也有多種,煮食、油炸、蒸食均可。為了滿足現代人快捷、方便的需求,超市裡常年賣各種口味的速凍元宵,當然,其銷量在春節期間為最大。

7、過年都有哪些民俗小吃-豌豆黃兒 豌豆黃分粗、細兩種。 北海公園仿膳、漪瀾堂賣的是細豌豆黃兒。廟會上賣的則是粗豌豆黃兒。這是用沙鍋將豌豆煮爛成泥,加上小棗,淀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用手推車運至 廟會上兜售。由於大多出現在春天的廟會上。因此,人們聽了他們吆喚:「哎,這小棗的豌黃兒大塊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



7. 春節的美食有哪些

餃子、湯圓、春餅、粘豆包等。

1、餃子

餃子是北方人過年必吃的食品,因其形似元寶,被人們內賦予容「招財進寶」的寓意,人們還把寓意吉祥的硬幣、糖果等包在餡裡面。吃到硬幣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果表示來年生活更甜美。

2、湯圓

南方過年的標配是湯圓。上海、江蘇等地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寓意團圓美滿。

3、春餅

春餅又稱春卷,是用麵粉烙制而成的薄餅。吃春餅講究包著菜一起吃,從頭吃到尾,意為「有頭有尾」,代表吉利的意思。

4、粘豆包

粘豆包又叫「年豆包」,粘豆包一般是用黃米面做成的紅豆、綠豆或豇豆餡的糕點,是東北人春節期間喜歡吃的一種粘食。

8. 春節的美食有哪些

春節的美食有臘味、餃子、湯圓、年糕、春餅等。

1、臘味專

臘肉、臘腸、臘魚是南方一些地區家家戶屬戶必備的春節美食。麻辣的川味臘腸、微甜的廣式香腸、色彩紅亮的湘西臘肉、金華火腿都是很受歡迎的民間傳統美食。

2、餃子

餃子是北方人過年必吃的食品,因其形似元寶,被人們賦予「招財進寶」的寓意,人們還把寓意吉祥的硬幣、糖果、紅棗、花生等包在餡裡面。吃到硬幣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果表示來年生活更甜美,吃到花生則寓意健康長壽。


3、湯圓

南方過年的標配是湯圓。上海、江蘇等地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寓意團圓美滿。

4、年糕

軟糯又富有韌勁的年糕也是南方過春節必備的食品。年糕除了好吃外,春節吃年糕還在於其好彩頭,糕同「高」,寓意日子年年高升。

5、春餅

春餅又稱春卷,是用麵粉烙制而成的薄餅。吃春餅講究包著菜一起吃,從頭吃到尾,意為「有頭有尾」,代表吉利的意思。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