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春節購物旅遊團
『壹』 2019年義烏國際商貿城營業到幾號春節期間什麼時候放假
2019年義烏國際商貿城營業到1 月 31 日(農歷十二月廿六)上午。
2019年春節期間義內烏國際商貿容城放假時間:2019 年 1 月 31 日(農歷十二月廿六)下午至2019 年 2 月 15 日(農歷正月十一);2019 年 2 月 16 日(農歷正月十二)上午 8 時開市。
『貳』 義烏過年有什麼好玩
義烏過年沒有什麼好玩的
『叄』 義烏春節的民俗文化
切年糖,是義烏人過年前准備的食品之一,記得從我記事起,家裡每年總要切些年糖過年。改革開放後,切年糖的傳統逐漸衰弱,年糖也逐步走向市場,眼下不管城區或鄉下,都有切年糖師傅設攤切年糖,除了炎熱的夏季,市場上各品種的年糖大半年都有銷售,使人們享盡口福。切年糖的主要原料是紅糖、白糖、飴糖,糧食中的米、小米、玉米、豆、花生、芝麻等,只要通過爆炒就可用於製作年糖噢。
切年糖的工藝並不復雜,只要掌握好煎糖、配料、攪拌、切片等技術環節就可把年糖切好。先將一定的糖放到鍋里煎熬,煎致糖有糖絲時加點食用油即可將配比的炒貨倒入鍋中攪拌,將糖和炒貨攪拌均勻後倒入切板的糖閘中,趁熱快速用木滾筒將糖料壓平、壓實,之後就可開閘切糖。切糖時先將糖料切成條塊狀,再切成一片一片即為年糖。
切年糖要備一套專用工具有:一塊門板或專用的糖板,2塊夾糖板,一隻糖閘,一個滾糖筒,一兩把切糖刀。
春節時年糖可用作招待來客的茶點。按義烏的風俗,姑娘出嫁後,娘家還要擔年糖至婆家給女兒吃和分送給親戚、親房及左鄰右舍。
過去大戶人家一年要切數十閘年糖,條件差的也要切上四五閘,有的人家從年前開吃一直吃至下年割麥時尚有。年糖要密封裝好,如存放不妥,天熱久後就要松軟掉,那樣只能搗成糖粉吃。目前,雖然市場上各類食品十分豐富,但年糖作為義烏人的傳統食品,仍然深受著人們的喜愛。
怎麼樣,詳細吧
『肆』 請問義烏過年那裡最好玩
1、 駱賓王公園 這是一個以紀念唐代義烏籍著名詩人駱賓王為內容的歷史文化公園。公園建在城中中路,相傳駱賓王七歲時詠鵝的駱家塘一帶。 2、 稠州公園 坐落在稠州馬路,與中國小商品城僅百米之隔。它是一個以傳統的江南園林造園手法為主,吸引現代園林風格建成的公園。整個公園環繞湖面,設有兒童游樂、名人紀念、歌舞娛樂和嫻靜小息四個部分。 3、 德勝岩 德勝岩在城北後宅鎮內。因山戀稠州疊又稱稠州岩。此岩海拔38170米。登岩遠眺,群山連綿不絕,景色蔚然壯觀,是古往今來登高攬勝的好去處。德勝岩上有一座廟,舊稱赫靈行廟。始建博士於元初,系為紀念宋賓部待郎胡則而建。 4、祝公岩 祝公岩位於二十三里鎮華溪村的武岩山麓。名為岩,實為洞。相傳古時有一僧人在地此書刻"竺陽洞"三字得名。祝公岩是它的俗稱。 5、 銅山岩石 離城區約15公里的義亭鎮的平地上,有一山崖拔地而起。它如一隻蹲在地上的雄獅,體長約50米,高約12米,仰頭朝北伸張,這座獅子似的山崖便是銅山岩。 為適應旅遊觀光的需要,80年代,人們在銅山岩口內重新建成了玉佛殿、胡公殿,並在崖背上建成了角亭、天王殿。1996年又建成了玉佛殿,並擺放了緬甸國所贈送的高1.6米重約400多公斤的玉佛。 6、 蕭皇岩 蕭皇岩坐落在吳店鎮皇塘村西面的山脈上。它山勢突兀,壁立千仞,狀若卧虎昂首長嘯。史載南朝梁武帝的皇太子蕭統慕登臨此山,見其險峻,驚嘆:"險哉,孤峰獨秀也。"故此,蕭皇岩便聲名遠番。 7、 滴水岩 滴水岩坐落在蘇溪鎮,又稱水竹洞天。相傳朱元璋率將士經蘇溪休息時在溪里喝水,覺的蘇溪的水特別清甜可口,且看到溪水中竹影搖,山上秀竹疊翠風姿卓越,隧美其名為竹洞天。加上常年有水從巨岩上滴下,又稱滴水洞天。 8、 松瀑山 赤岸鎮東朱喬岳的雙峰山,系浙江軸心點周圍的最高峰,松瀑山即為雙峰山北面的一部分。 9、 雲黃山 雲黃山地處義南塔山鄉。遠遠望去,萬綠叢有一古塔主中聳入雲,霞光掩映,風姿獨具。半山腰中,依稀露出一堵黃牆,這黃牆、青松、白塔,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圖畫。相傳梁朝付大士得道於雙林寺後,為了六根清靜,在此山頂得坳中建有凈室三間作為藏修之處。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佛正坐山崗站徑台給弟子說法。真言處見黃雲如傘,蓋於上空,故名雲黃山。這三間凈修精舍,亦以"雲黃寺"而得名。 10、丹溪陵園 丹溪陵園坐落在赤崖鎮東朱村的一大片山林之中。它是一個以然山水為骨架的歷史生動、人物豐滿、風景迷人的田園風光式紀念館。 11、戚家軍紀念館 位於前喬亭的戚家軍紀念館,建在村對面一片山體渾園、起伏有制的低平峽谷中。 因為,戚家軍是義烏人的驕傲。當年戚繼光在浙東抗倭,在義烏赤岸南部一帶招了3000名義烏兵,這些將士掃盪沿海倭寇患,戊守北方邊疆,英勇善戰,堅忍刻苦,被稱為"兵樣"。現紀念館北面的蟹形山上,就有這些武官的墓葬群。
『伍』 義烏傳統上過年有什麼習俗
1、迎洪羅相公:
迎洪羅相公等民俗文化活動每年由義烏田心村的四個自然村輪流承辦,每次為期四天四夜。相傳100多年前,田心村連續乾旱,於是村裡派人到荷葉塘村請來洪羅相公,洪羅相公來到後,果然田心村上空下起大雨,拯救當地百姓,那一天就是農歷十一月初八。
當地人感其恩德,以後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儀式慶祝豐收,企盼來年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這一盛大的民間文化習俗在田心村代代相傳。
2、切麻糖:
關於義烏切麻糖的習俗,在《義烏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除夕前,「家家切炒米糖供春節茶食」。《義烏風俗志》中則有了更多的描述:春節期間,全縣城鄉用糯米、粟米、油麻、花生、大豆,經過蒸炒爆後,用紅、白、麥芽等糖切制「麻糖」,或稱「炒米糖」「胖米糖」與「寸金糖」。
3、做紅粿:
紅粿等傳統喜慶點心則是義烏人民在春節期間用於自家宴請時必不可少的菜品。宴初,在賓客們將酣未酣之際,呈上一籠熱氣騰騰的蒸饅頭,輔以鮮艷欲滴的紅燒肉與淡色素口的箬筍,一口咬下去,鮮美濃郁、滿口生香。
4、蒸饅頭:
據記載,吳店饅頭是義西有著百年歷史的名小吃。外形為半圓狀,柔軟而帶韌性,用手一抓,整個饅頭縮於手心,放開則復原如初。傳統的吳店饅頭,是義烏春節、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中的主食,也是歷來老義烏人禮俗紅白喜事當中必不可少的一份禮物。
5、贈送春聯祝福:
每逢春節,義烏城鄉家家戶戶都會精選紅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寄語祥瑞,增添春節的喜慶氣氛。春節前,在義烏城鄉也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熱鬧盈盈的場景,書法家現場鋪台蘸墨,以筆寄意,在紅紙上書寫新春的祝福,送給來往的市民。
『陸』 義烏春節風俗
飲食習俗
義烏民間,每逢婚嫁、喬遷、壽辰、陞官、升學等喜慶時節,親朋好友總有請客送禮和回禮的風俗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但請客送禮在貧富之間,差別甚大,富者場面很大,筵席豐盛,菜餚豐富,甚至拿「十六匯簽」招待來客貴賓。窮者,實在沒有辦法,只能以簡朴的家宴應付了事。真的有「富人一席酒,窮人半年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感。對「十六匯簽」名菜佳餚,我們也只有耳聞,沒有目睹。
「十六匯簽」作為義烏飲食文化,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和傳承,對當今的飲食行業發展應有益處。傳統飲食文化有其可供借鑒、傳承之處,其實「十六匯簽」與如今筵席菜餚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它對當今某種不當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是一種沖擊和批判。
「十六匯簽」全席:是指4熟食,4海鮮,4甜羹,4點心,外加8個冷盤組成。
傳統酒席筵宴、昔日喜慶筵席,以「十六匯簽」最為豐富,其次為「十二匯簽」。所謂「匯簽」,即主人從簽筒中選擇16樣名貴菜點竹簽,組成「全席」,稱為「十六匯簽」。 「十二匯簽」類此,即省去4樣(在「四海鮮」中省去2樣,「四甜羹」中省去2樣)。「十六匯簽」由下列菜點組成:
八冷盤從下列兩類菜中按時令、貨源、價格具體條件各選4種,開宴時即放在席上
雞肉 鴨肉 羊肉 牛肉 海蜇 洋菜 彩蛋
火腿 香腸 大尾 肚片 鹵味(以上為白切類)
開洋白菜 青豆蝦仁 肉絲茭白 冬筍腰花
生炒肚片 鱔絲鱔片 蔥花鯽魚 蟹粉炒蛋
油炸響鈴 芹菜雞雜 香菇筍片(以上為雜炒類)
四熱菜 從下列菜點中選擇4種
香菇蒸雞 木耳蒸雞 金針蹄胖 清蒸甲魚 清蒸全魚 粉絲蹄筋
四海鮮 從下列菜點選擇4種
冬筍干貝 韭芽魚肚 桂花銀魚 肉片淡菜 醋味魚翅(鯊魚) 木耳海參
四甜羹 從下列甜羹中選擇4種
邏羅米粥 苡仁銀耳 桂圓參湯 蘇芡蓮子 杏仁百合 桂花時果
四點心 從下列點心中任選2甜2咸
叩肉饅頭 精肉小饅 豆砂粽子 水晶紅果 青梅八寶花 荷粉蒸肉
百果年糕 板油蛋糕 百果糯糕 麻仁米糍
4熟食,4海鮮,4甜羹,4點心,這16樣菜點均須一道一道現燒現上,交替進行。最後一道菜為「油炸鱅魚頭燒豆腐」。這一道菜按例是不吃的,稱為「吃剩有餘(魚)」。客人需用飯者則吃最後一碗湯,通常是「青菜燒豆腐」或「雪菜燒冬筍」。不用飯者則看到「魚頭豆腐」上桌便可起立辭謝。
「十大民間風俗」簡介:
紅白喜事
舊時在義烏民間討老婆(娶親),是一件大喜事。一對夫妻的婚姻,從望儂、定親到迎娶,需要少則半年,多則三年的時間,讓女方制備妝奩。程序也較繁多:媒人做媒、望儂、定親、下禮(送聘禮)、送日子、挈果子(西鄉稱「擔拍粉」)、辭親、回贈、後代銀、起身酒、拜別祖先、迎娶、新娘上轎、拜天地、宴請、鬧新房(俗稱「討果子」)、拜見公婆、謝媒等,至今許多舊的禮俗仍在延續。
義烏民俗重骨肉情義,講敬老孝道。家人有病,全力請醫診治,晝夜陪伴左右,侍茶水,適時進葯。給病人洗身體,勤翻身,隨時處理排泄污物。勞不厭倦、苦不皺眉。百年之後,孝男孝女,孝兒孝媳,世代相傳,蔚然成風。20世紀末,義烏全面實行火葬,骨灰盒放於公墓。各地公墓多建於山區,喪葬禮儀,除不用棺木,一般都照舊俗。
過生日、做壽
每年的出生日期,都作為一個人的喜慶,家人為他(她)慶祝,祝願健康長壽,吃象徵長壽的雞蛋索麵,全家共享歡樂。每增到十歲,慶賀規模比常年生日要大。60歲以上逢十為生日壽慶,尤其是百歲,古稱「人瑞」。
起新屋上桁
舊時建房,義烏人稱起新屋。需經選地基、破土定基等多個程序,還要選吉時,時辰要與房主的生辰屬相相生相合,不能相沖相剋。
迎龍燈
義烏民間目前有400多條龍燈,多為板凳龍,還有調龍燈(竹節龍和布龍)以及珠燈、人物燈(如迎胡公、陳佰廿五相公)等。傳統迎龍燈主要在鬧元宵和清明時節,活動中人們「擺香案」,點上一炷或三炷香,手持行燈,向龍王叩頭跪拜,祈禱龍王施福人間,以兆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
賈氏抬閣蹺
洋川賈氏九世諒,唐貞觀乙末中進士,官御史,丙午(公元646年)回鄉探祖,建賈大宗祠於雙林寺大殿右角。每年正月十八都要舉行一次由義烏洋川賈氏各自然村輪流做大年的大廟會。這一天,義烏洋川賈氏村民除了要到自己村祠堂里祭祖,還要到海雲寺拜佛。輪到大年的「值甲」村的村民,抬著一座雕工精緻的傅大士佛龕,近十台或數十台「抬賈巧」、龍虎旗、蜈蚣旗、清道旗開路,數十把火葯銃、成雙成對的大銅鑼有節奏地齊鳴,抬著百斤重的大蠟燭,敲鑼打鼓,到海雲寺主持這場一年一度的十八大會。
過年
春節即過大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義烏十分看重年夜飯,吃喝講究:一是饅頭,預示新年大發,二是年糕,寓意為一年更比一年高。同時,魚也是必吃的。魚與「余」諧音,象徵吉慶有餘。年夜飯也要多燒一點,吃吃有餘,預示著連年有餘。在通宵守歲時,人們還把每個房間的燈都點得亮堂堂的,預示著紅紅火火。
清明、冬至
在義烏鄉間過清明節,家家門窗都要插柳枝。男女老少紛紛早起,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踏青」、「采青氣」。另一個習俗是到野外采菁,把菁洗凈搗爛,配之以糯米粉揉團,製成各種「清明餜」。清明節還有掃墓的習俗,「上墳」、「祭太公」、「拜祖宗」等。
冬至致祭掃墓,類似清明,主要有上香、燒紙錢、衣物、添土和燃放煙花爆竹等習俗。
八月中秋
義烏中秋節鄉俗有包粽子、炒粉干、殺雞鴨、吃月餅等傳統習俗。晚上,各家用小方桌或團簸、米篩等安放在庭院供月賞月,又稱「拜月亮」。所用供品大多為石榴、棗子、梨、西瓜、菱角、香柚、文旦、香蕉等時鮮水果,還有月餅、粽子、麻糍等食品。
重陽廟會
南宋以來,義烏民間在重陽時節興瞻拜胡公。農歷八九兩月,成群結隊上方岩朝拜胡公神像。重陽節前數日即抬胡公神像,至德勝岩赫靈行廟朝拜胡公神像。岩前曹村、義亭銅山岩、華溪祝公岩與尚陽胡公廟都興廟會,有胡公廟的地方還時興演戲。
開新市
義烏城區及農村集鎮的商店,農歷正月初一到初四除酒店、雜貨店等俗稱「長生店」的商店照常營業外,一般都要到正月初五接過財神後,才開門營業,俗稱「開新市」。這天集鎮上米市、柴市、家禽等市場,同日開市。「開新市」這天,村民需要趕集買賣,叫「趕新市」。
『柒』 義烏有什麼春節習俗
義烏過春節習俗的方言關鍵詞:「過年、切麻糖、辦年貨、請熬灶菩回薩、燒太公、謝佛、隔答歲、三十夜、掰豬頭、迎燈、做戲、殺豬、焐羊、褪雞、修魚、拜年、斤頭包、壓歲錢、食酒、焐肉饅頭、老筍、挖盤、接春、上八日、過元宵。」
1、年前還要切麻糖、殺羊,還要掰豬頭。
2、除夕日祭祖,擺好肥大的豬頭,上好五穀,點燃兩支紅燭,一把香,老父洗凈臉龐手掌,到村頭畢恭畢敬掌燈三鞠躬請來列祖列宗亡靈,坐定,斟酒,肅穆地立在邊上,無論大人小孩,這個時候桌子凳子都是不能碰的,否則的話是大不敬。 酒過三巡,燒黃裱紙與銀元寶,送與祖宗開銷。 基本上是這么一個過程。
3、三十夜那天是謝年,請熬灶菩薩,是家家戶戶的重頭戲。謝年前,洗凈臉、雙手,由家裡的頂樑柱領頭,燃香祭天、請祖宗請熬灶菩薩,燒銅錢,祈禱新的一年平安健康。晚上守歲,一般是通宵的,大人把每個房間的燈整晚都點亮,預示來年紅紅火火。。
4、年初一上墳祭祖,年初二上外公外婆家。元宵前後是迎燈(義烏是板登燈)和看戲。迎燈之前要祭龍燈頭,接龍水(義烏話)。
『捌』 義烏的春節習俗
飲食習俗
義烏民間,每逢婚嫁、喬遷、壽辰、陞官、升學等喜慶時節,親朋好友總有請客送禮和回禮的風俗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但請客送禮在貧富之間,差別甚大,富者場面很大,筵席豐盛,菜餚豐富,甚至拿「十六匯簽」招待來客貴賓。窮者,實在沒有辦法,只能以簡朴的家宴應付了事。真的有「富人一席酒,窮人半年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感。對「十六匯簽」名菜佳餚,我們也只有耳聞,沒有目睹。
「十六匯簽」作為義烏飲食文化,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和傳承,對當今的飲食行業發展應有益處。傳統飲食文化有其可供借鑒、傳承之處,其實「十六匯簽」與如今筵席菜餚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它對當今某種不當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是一種沖擊和批判。
「十六匯簽」全席:是指4熟食,4海鮮,4甜羹,4點心,外加8個冷盤組成。
傳統酒席筵宴、昔日喜慶筵席,以「十六匯簽」最為豐富,其次為「十二匯簽」。所謂「匯簽」,即主人從簽筒中選擇16樣名貴菜點竹簽,組成「全席」,稱為「十六匯簽」。 「十二匯簽」類此,即省去4樣(在「四海鮮」中省去2樣,「四甜羹」中省去2樣)。「十六匯簽」由下列菜點組成:
八冷盤從下列兩類菜中按時令、貨源、價格具體條件各選4種,開宴時即放在席上
雞肉 鴨肉 羊肉 牛肉 海蜇 洋菜 彩蛋
火腿 香腸 大尾 肚片 鹵味(以上為白切類)
開洋白菜 青豆蝦仁 肉絲茭白 冬筍腰花
生炒肚片 鱔絲鱔片 蔥花鯽魚 蟹粉炒蛋
油炸響鈴 芹菜雞雜 香菇筍片(以上為雜炒類)
四熱菜 從下列菜點中選擇4種
香菇蒸雞 木耳蒸雞 金針蹄胖 清蒸甲魚 清蒸全魚 粉絲蹄筋
四海鮮 從下列菜點選擇4種
冬筍干貝 韭芽魚肚 桂花銀魚 肉片淡菜 醋味魚翅(鯊魚) 木耳海參
四甜羹 從下列甜羹中選擇4種
邏羅米粥 苡仁銀耳 桂圓參湯 蘇芡蓮子 杏仁百合 桂花時果
四點心 從下列點心中任選2甜2咸
叩肉饅頭 精肉小饅 豆砂粽子 水晶紅果 青梅八寶花 荷粉蒸肉
百果年糕 板油蛋糕 百果糯糕 麻仁米糍
4熟食,4海鮮,4甜羹,4點心,這16樣菜點均須一道一道現燒現上,交替進行。最後一道菜為「油炸鱅魚頭燒豆腐」。這一道菜按例是不吃的,稱為「吃剩有餘(魚)」。客人需用飯者則吃最後一碗湯,通常是「青菜燒豆腐」或「雪菜燒冬筍」。不用飯者則看到「魚頭豆腐」上桌便可起立辭謝。
「十大民間風俗」簡介:
紅白喜事
舊時在義烏民間討老婆(娶親),是一件大喜事。一對夫妻的婚姻,從望儂、定親到迎娶,需要少則半年,多則三年的時間,讓女方制備妝奩。程序也較繁多:媒人做媒、望儂、定親、下禮(送聘禮)、送日子、挈果子(西鄉稱「擔拍粉」)、辭親、回贈、後代銀、起身酒、拜別祖先、迎娶、新娘上轎、拜天地、宴請、鬧新房(俗稱「討果子」)、拜見公婆、謝媒等,至今許多舊的禮俗仍在延續。
義烏民俗重骨肉情義,講敬老孝道。家人有病,全力請醫診治,晝夜陪伴左右,侍茶水,適時進葯。給病人洗身體,勤翻身,隨時處理排泄污物。勞不厭倦、苦不皺眉。百年之後,孝男孝女,孝兒孝媳,世代相傳,蔚然成風。20世紀末,義烏全面實行火葬,骨灰盒放於公墓。各地公墓多建於山區,喪葬禮儀,除不用棺木,一般都照舊俗。
過生日、做壽
每年的出生日期,都作為一個人的喜慶,家人為他(她)慶祝,祝願健康長壽,吃象徵長壽的雞蛋索麵,全家共享歡樂。每增到十歲,慶賀規模比常年生日要大。60歲以上逢十為生日壽慶,尤其是百歲,古稱「人瑞」。
起新屋上桁
舊時建房,義烏人稱起新屋。需經選地基、破土定基等多個程序,還要選吉時,時辰要與房主的生辰屬相相生相合,不能相沖相剋。
迎龍燈
義烏民間目前有400多條龍燈,多為板凳龍,還有調龍燈(竹節龍和布龍)以及珠燈、人物燈(如迎胡公、陳佰廿五相公)等。傳統迎龍燈主要在鬧元宵和清明時節,活動中人們「擺香案」,點上一炷或三炷香,手持行燈,向龍王叩頭跪拜,祈禱龍王施福人間,以兆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
賈氏抬閣蹺
洋川賈氏九世諒,唐貞觀乙末中進士,官御史,丙午(公元646年)回鄉探祖,建賈大宗祠於雙林寺大殿右角。每年正月十八都要舉行一次由義烏洋川賈氏各自然村輪流做大年的大廟會。這一天,義烏洋川賈氏村民除了要到自己村祠堂里祭祖,還要到海雲寺拜佛。輪到大年的「值甲」村的村民,抬著一座雕工精緻的傅大士佛龕,近十台或數十台「抬賈巧」、龍虎旗、蜈蚣旗、清道旗開路,數十把火葯銃、成雙成對的大銅鑼有節奏地齊鳴,抬著百斤重的大蠟燭,敲鑼打鼓,到海雲寺主持這場一年一度的十八大會。
過年
春節即過大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義烏十分看重年夜飯,吃喝講究:一是饅頭,預示新年大發,二是年糕,寓意為一年更比一年高。同時,魚也是必吃的。魚與「余」諧音,象徵吉慶有餘。年夜飯也要多燒一點,吃吃有餘,預示著連年有餘。在通宵守歲時,人們還把每個房間的燈都點得亮堂堂的,預示著紅紅火火。
清明、冬至
在義烏鄉間過清明節,家家門窗都要插柳枝。男女老少紛紛早起,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踏青」、「采青氣」。另一個習俗是到野外采菁,把菁洗凈搗爛,配之以糯米粉揉團,製成各種「清明餜」。清明節還有掃墓的習俗,「上墳」、「祭太公」、「拜祖宗」等。
冬至致祭掃墓,類似清明,主要有上香、燒紙錢、衣物、添土和燃放煙花爆竹等習俗。
八月中秋
義烏中秋節鄉俗有包粽子、炒粉干、殺雞鴨、吃月餅等傳統習俗。晚上,各家用小方桌或團簸、米篩等安放在庭院供月賞月,又稱「拜月亮」。所用供品大多為石榴、棗子、梨、西瓜、菱角、香柚、文旦、香蕉等時鮮水果,還有月餅、粽子、麻糍等食品。
重陽廟會
南宋以來,義烏民間在重陽時節興瞻拜胡公。農歷八九兩月,成群結隊上方岩朝拜胡公神像。重陽節前數日即抬胡公神像,至德勝岩赫靈行廟朝拜胡公神像。岩前曹村、義亭銅山岩、華溪祝公岩與尚陽胡公廟都興廟會,有胡公廟的地方還時興演戲。
開新市
義烏城區及農村集鎮的商店,農歷正月初一到初四除酒店、雜貨店等俗稱「長生店」的商店照常營業外,一般都要到正月初五接過財神後,才開門營業,俗稱「開新市」。這天集鎮上米市、柴市、家禽等市場,同日開市。「開新市」這天,村民需要趕集買賣,叫「趕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