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採茶旅遊多少錢
㈠ 請教大家西湖龍井什麼時候開始採茶
西湖龍井茶採摘是從春茶開始,由於龍井茶生長季節的問題因此,那時的頭茶(春茶)一定要回在立夏前結束答,前後才1個多月時間。
西湖龍井茶歷來一採摘細嫩而著稱,並以採摘嫩度和時期的不同分為「蓮心」「雀舌」「旗槍」。鮮葉嫩勻度構成龍井茶品質的基礎。根據西湖龍井茶對新梢嫩度和品質的要求,分季採摘的標准,春季一般按一芽一葉為標准。
「清明」前後是采特、高級茶的原料;「穀雨」前後至「立夏」前采「小三檔」,即一芽一、二葉或幼嫩的對夾一、二葉,是高、中級茶的原料;夏秋茶一芽一、二葉開采,前期采「小三檔」,後期采一芽二、三葉。
㈡ 十大中國民間故事是什麼
沒有「十大中國民間故事」的說法,知名的民間故事有《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西湖龍井的傳說》等。
1、《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這一天還被現代人譽為中國版的「情人節」。
4、《白蛇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
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5、《西湖龍井的傳說》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
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後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後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後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裡不適,並沒有大病。
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峰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
太後便想嘗嘗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後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後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
太後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葯。」乾隆皇帝見太後這么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後。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著這十八棵御茶。
㈢ 想去杭州旅遊,杭州哪裡可以自己採茶,是龍井村么
自己采估計不行 ,你可以去龍井村 梅家塢 吃飯喝茶 ,或者去農家買茶!
㈣ 杭州宋城的採茶舞歌名
十年 - 陳奕迅
詞:林夕
曲:陳小霞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
我不會發現我難受
怎麼說出口
也不過是分手
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
牽牽手就像旅遊
成千上萬個門口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
一邊淚流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
一邊淚流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淚
不是為你而流
也為別人而流
㈤ 杭州梅家塢採茶多少錢
親 我家在梅家塢的咯 這個季節沒有人採茶的 因為現在是秋茶了 賣的價格還不夠付給採茶工人工資的了 你要採茶周末可以來我家么 免費的咯 自己喝喝的茶葉不用很貴的 哈哈
㈥ 外省回杭州採茶需要辦什麼手續沒有智能手機的茶工需要開證明嗎
在你所在的城市可以開個健康證明到了杭州沒有智能手機要有身份證。這樣你可以來杭州採茶了。
㈦ 杭州有沒有規模大一點的茶園 可以參觀採茶的
你的概念不對,你顯然沒去過茶園(至少沒去過杭州的)。茶園都在山地,漫專山遍野,所以不可屬能是封閉的,也不可能都圍起來的,杭州的茶鄉龍井、梅家塢、矛家埠、龍塢等等,都是漫山遍野的茶園,不論誰來了都可以一眼看得到的。而且杭州的茶鄉都離杭州市內不遠,不要說開車,就是坐公交車都很方便的。遊客和本地人都經常去喝茶遊玩的,不僅是茶園,也都是風景區。
你最好等明年春天的清明前後了,只有春天的茶才是最好的,也可以看到大規模的採茶景象。
㈧ 杭州龍井茶作文400字寫到採茶炒茶品茶
西湖龍井茶是如何炒制而成的?西湖龍井茶有著怎樣的製作工藝?西湖龍井茶在我國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被稱之為「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然而西湖龍井茶之所以這么出名不僅與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環境有關,還與西湖龍井有著獨特製作工藝是離不開的,對於西湖龍井茶的製作工藝很多茶葉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下面就由龍牌茶葉小二帶大家看看西湖龍井茶是如何炒制而成的?
西湖龍井茶是如何炒制而成的?西湖龍井的炒制工藝有著十大手法,操作步驟是:抖一搭一摺一捺一甩一抓一推一扣一磨一壓。每個動作不是單獨進行,而是相互穿插進行。
一抖:它的作用是散發鮮葉內的較多水分,用於青鍋、煇鍋的初始手法,目的在於揮發鮮葉中的水分和青草氣,不使茶葉色澤發生黃變;
二搭:它的作用是使茶葉形成寬、扃特徵,主要是隨著青鍋、煇鍋開始時的水分散發,交叉進行;
三搨:它的作用是使鍋中茶葉順勢提起,以便於抖,也能使茶葉扁、平,青鍋、焯鍋均要用到。
四甩:它的作用是乘勢將茶葉成弧形高拋出去,使茶葉從上落到鍋底,茶葉順勢排列整齊;還能在滾動中使已發軟的葉片包住茶芽;同時使手中的茶葉進行里外交換。此外,還能起到整理茶葉條索的作用,從而達到茶葉條索整齊、均勻劃一的作用,主要用在青鍋。
五捺:它的作用是使龍井茶光潤、扁平。青鍋、煇鍋均要運用這一手法。
六抓:它的作用是使手中的茶葉里外交換,並進一步整理條索。同時使龍井茶條索抓緊、抓直,使茶葉挺直、扁平,而又無鬆散之感。
七推:它的作用是使龍井茶光、扁、平、直。通常,只用於譚鍋。
八扣:它的作用是使茶葉條索緊直、均勻,用於中、低級龍井茶的青鍋及煇鍋。
九磨:它的作用是使龍井茶扁平、光滑,主要用於煇鍋。
十壓:它的作用是使龍井茶更加扁平、光滑、緊結。進行時:若右手炒茶將左手壓在右手上,左手炒茶將右手壓在左手上,如此用雙手在茶葉上反復壓、磨。它通常只用於煇鍋。
西湖龍井茶是如何炒制而成的?炒制西湖龍井茶步驟相當精細,操作過程比較繁瑣,而且在炒西湖龍井時,茶藝師傅要隨時注意炒鍋中的西湖龍井的水分、鮮嫩程度來適時的調整炒法、調整用力程度,這樣才能炒出色香味俱佳的上乘西湖龍井。就是因為這種手工炒茶的技藝對茶藝師傅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市面上手工炒出的西湖龍井茶的價格也是非常之高。大家是不是感覺不止學習到西湖龍井茶的炒制步驟及製作工藝而且還知道了西湖龍井茶價格昂貴的原因。
㈨ 武林群俠傳杭州城採茶的阿春姑娘在哪
杭州攻略: 這裡面說的有5個雕像,阿春,是說的阿香吧,就是龍井村採茶的姑娘。
1、在路口遇乞丐。(討肉饃頭)
2、入城遇老者猜字。(24144134得字帖)
3.向右拐遇小女孩幫她捉迷藏得到蟾蜍雕像。(三個小孩分別在衙門右邊的牆邊,扇子店旁的大樹旁,當鋪旁的水缸里)
4、右側橋下的左邊買了老大娘的膏葯。
5、右側橋下的右邊遇唐伯虎為賣扇女畫傘。鑒定力夠高可由賣扇女處購得真跡。
6、在明月樓品杭州名菜"東坡肉、叫化雞",入廚房廚師讓你幫忙買鹽。
7、明月樓由五嶽四龍處得頭釵。
8、在中間橋上遇藍婷,把剛得的頭釵給她得到蛇雕像。
9、於酒店內和酒客閑聊得知有個釣魚老頭兒有號稱江南第一漁翁。和他比賽釣魚贏了他得到魚雕像。
10、出城,從乞丐旁的小路走過去就是龍井村,在龍井村把膏葯給養蜂婦人得蜂蜜,把蜂蜜給靈隱寺旁的小孩得鹽巴,把鹽交給明月樓大師傅得肉包,把肉包給城門口乞丐得蟋蟀,把蟋蟀給妓院門口的人得五千錢和鶴雕像。
11、在龍井村,把山上陶工的荷花扇交給摘茶的阿香,再告訴陶工可得龜的雕像。
12、分別在各店中購得所需物品。(建議大采購,大部分朋友的禮物可由此而得)
13、在書畫店遇見東方徽,和其對聯可得蜀素帖。
14、在酒店參加活動可得彩物。(雙溝大麴:武器店的鐵匠:吳酒:河邊的漁翁;茅台:賣菜的;惠泉酒:賣傘的;江蘇麻姑酒:賣魚的;丹陽封缸酒:賣扇子的;)
15、在妓院里過琴棋書畫四關,見到江南名妓香兒,並相約明晨再見。
16、在賣菜包的攤子旁明月樓的牆上發現丐幫的第一個標記,在衙門右側牆上發現第二個標記,在最右側的第二間民宅牆上發現第三個標記。在第一間民宅中見到丐幫舵主李浩。
17、和丐幫一起夜闖靈隱寺,過三關救出戚將軍。
第一關:將五平六。 第二關:蟾蜍雕像,鶴雕像,魚雕像。
第三關:樂莫樂過新相知,悲莫悲莫過生別離。
18、西湖湖心亭赴香兒約會。
㈩ 浙江杭州餘杭民有哪些民謠
【浙江民俗】樂清蒲岐民歌民謠(選)一、蒲岐山歌
丁丁當,羅來,丁丁當,羅來
煙墩山上羅來,羅羅羅來,南門外。
東海崔頭潮水漲,羅來。獅子山介,龍尾洞,嗬咋
二、蒲岐山歌
問:介姆頭戴四角盔?介咽大船三條桅?
介姆大佛三隻眼?介咽羅漢十八個?
答:風車頭戴四角盔。外江大船三條桅。
黃塘大佛三隻眼。蒲岐羅漢十八個。
三、蒲岐打鞦韆
蒲岐打千秋,米桶打介光溜溜
前門叫多謝,後門流眼淚。
四、你講稀奇不稀奇 (倒話)
你講稀奇不稀奇?老鼠背貓上樓梯,
狗桔樹上生肖梨,雞背刀鷹半天飛,
雄雞生個軟虎卵,外甥孫生個外公爺。
五、老鼠經
老鼠經,老鼠經,老鼠實在無良心,
菜油經你偷去當茶唱,饅頭給你偷去當點心,
啃介樟樹佛,打碎琉璃燈,你講冤深不冤深?浙江漢族民歌 http://www.zjcnt.com/zt/minge/page1.htm
1 號子 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創作演唱的,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勞動內容。音律、節奏與勞動節奏緊密配合,既服務於生產勞動,又具有解除疲勞、調劑情緒等娛樂作用的民歌。有搬運、工程、農事、船漁和作坊等種類。
浙江的勞動號子品種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舟山群島一帶的《舟山漁民號子》。自古以來,漁業就是浙江人民藉以謀生的方式之一,從浙東的河姆渡、浙北的馬家浜、良渚等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陶制網墜、骨制魚鏢等捕魚工具來看,可知我們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在這塊土地上以捕魚為生。
《舟山漁民號子》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01.MP3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02.MP3
2 山歌 是勞動號子之外各種山野民歌的統稱。主要指廣大農村人們在山野湖河勞作行舟,或在屋前棚下休憩時為舒心解悶自娛時演唱的一種民歌山歌。旋律比較高亢、舒展,節奏比較自由,帶有即興性。
浙江山歌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風格區,即「杭嘉湖平原風格區」和「丘陵山地區風格區」。
錢塘江以北,太湖以南的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區的山歌,古今文人學者稱之為「吳歌」。在諸多「吳歌」曲調中,有一種流行范圍最廣,涵蓋面遍及整個杭嘉湖平原的基本曲調,當地稱之為「滴落生」。其特點是羽調式,四句體結構,第四名落音有「尾飾」(即從主音羽下滑到徵音)。[嘉善《五姑娘》]
嘉善《五姑娘》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23.MP3
3 小調 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類民歌。通常將其與粗獷質朴的「山野」之歌相區別,具有細致流暢藝術特點的「里巷小曲」。宋元以來史籍資料中常有所謂「村坊小曲」、「市井小調」、「俚曲歌謠」等記載,有時也稱之為「時調」、「小令」、「俗曲」、「俚曲」等,大致都是指小調一類民歌。
浙江素以小調著稱於海內,所謂「江南小調」、「江浙小調」,就是指以蘇州和杭州為中心的吳語地區城鎮民間時調俗曲。
浙江現代流行的小調歸納起來共有約二十餘種基本曲調(不包括燈調·蓮花等其他小調體裁的民歌)。所謂「基本曲調」,指的是一首小調在民間流傳的若干變體的原型,如在浙江廣泛流傳的《孟姜女》,經與《梳妝台》、《手扶欄桿》、《哭七七》、《春調》等等雖是不同的各自獨立的民歌,但他們的曲調卻明顯同屬一源。
4 燈調:浙江民間年節燈會,燈的品類繁多,有龍燈、獅子燈、茶燈、花燈、魚燈、鳥燈、馬燈、抬閣等等。燈調有的是載歌載舞,有的只有器樂伴奏而不歌。全省沒有統一的燈調,各地大都採用自己的土調。
浙江流行范圍較廣,影響較大的燈調有《採茶燈》龍游《報花名》。這種歌舞形式主要流行於丘陵山地茶區。它的典型表演形式是十二個女童,身穿綵衣,手執花籃,花籃中分別裝著十二種不同的紙花,點著臘燭,邊唱十二月採茶,邊變換隊形,載歌載舞。有的還另加一、兩個男童扮丑角在舞隊前後插科打諢。《採茶》又有《順採茶》、《側採茶》、《花採茶》、以及《大採茶》、《小採茶》等名目。燈調的題材以唱花名、古人為最多,其次是一些短小風趣、即興編唱的古詞、彩話之類。
《報花名》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58.MP3
《順採茶》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59.MP3
《側採茶》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0.MP3
《花採茶》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1.MP3
5「蓮花」,是由於這種調子樂句的後半段有「蓮花蓮花荷」的程式性襯腔而得名。在浙江全省流行的有「大蓮花」和「小蓮花」等兩種表演形式。「大蓮花」的表演形式,是在燈節或廟會時,由一群藝丐組成舞隊,手執銅鐵鞭,載歌載舞,領唱者叫「蓮花頭」,走在舞隊之首,衣飾襤褸奇異,舞姿怪誕以引人側目。「小蓮花」則是由一個藝丐在節日、喜慶或平日沿戶叫唱乞討。
浙江「大蓮花」的曲調大都是一二首蓮花調在各地的不同變體。「小蓮花」的曲調和襯腔則各不相同,主要有杭嘉湖一帶的「蓮花落」 [湖州《叫聲阿二》];溫州一帶的「蓮花」 [瑞安《太陽出來》];紹興一帶的「蓮子行」 [新昌《立春節》];台州一帶的「灑尺」 [溫嶺《重陽糕調》]、「銅錢鞭」 [仙居《大腳姑娘》]等等。
湖州《叫聲阿二》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2.MP3
瑞安《太陽出來》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3.MP3
新昌《立春節》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4.MP3
溫嶺《重陽糕調》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5.MP3
仙居《大腳姑娘》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6.MP3
6 儀式歌 應指民間禮儀活動場合所演唱的民歌,其中,特別是人從生到死三個重要階段(「生」、「婚」、「死」)以相應的禮儀所表示出來的「誕生禮」、「結婚禮」和「喪葬禮」。浙江民歌中的「儀式歌」主要有「婚禮歌」、「祭祀歌」和「蠶儀歌」等。
「婚禮歌」在浙江各地有多種不同形式和內容,如舟山普陀在婚禮中要唱《擺酒》、《看嫁妝》、《看新娘》、《賀新郎》,定海唱《鬧房》,嵊泗唱《敬酒》等。寧波一些地方農村結婚時,有由男女賓相對歌的;嘉興一帶農村,在婚禮中要請又是「騷子」歌手唱《浪柳園》、《儂妝調》等婚歌。
流行在杭嘉湖平原水鄉一帶的「浪柳園」,因樂曲後半部分有「浪柳園、柳浪園……」的程式性襯腔 而得名。當「浪柳園」的藝人,當地叫做「騷子」(又稱「雙嘴」),自稱「傳香人」,大多是農民,平時務農,凡人家有禮俗、祀典,便出錢請他們來演唱[海鹽《催妝》]。
普陀《擺酒》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7.MP3
海鹽《催妝》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68.MP3
7 浙江兒歌 有少兒歌、幼兒歌和搖兒歌。少兒歌主要是農村兒童在田野放牧時唱的山歌,有「牧牛呼聲」[嵊州、餘杭]、「對山歌」[安吉、仙居《阿西圓圓》]、「斗山歌」[三門《你也來,我也來》]、「罵山歌」[金華《黃泥塘》]、「撞歌」[錄音永嘉《這面山》、溫州《叮叮》、溫州《介呢有翼》]、「解歌」[寧海《介母出門》]等名目。
幼兒歌是學齡前兒童由大人教與的信口吟誦的謠曲[東陽《火螢蟲》、象山《癩頭皮》(對調皮小孩的謔稱)]等。
搖兒歌是大人在為幼兒催眠或與之嬉戲時所唱[象山、鄞縣]。
兒歌 嵊州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1.MP3
牧牛呼聲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2.MP3
對山歌 安吉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2.MP3
對山歌 仙居《阿西圓圓》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4.MP3
斗山歌 三門《你也來,我也來》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5.MP3
罵山歌 金華《黃泥塘》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6.MP3
撞歌
永嘉《這面山》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7.MP3
溫州《叮叮》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8.MP3
溫州《介呢有翼》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79.MP3
解歌
寧海《介母出門》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81.MP3
幼兒歌
東陽《火螢蟲》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82.MP3
象山《癩頭皮》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83.MP3
搖兒歌
象山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84.MP3
鄞縣
http://www.zjcnt.com/zt/minge/mp3/085.MP3
8 生活音調 包括哭腔、吟詩、叫賣、搳拳、求乞等方面。有的僅是語言、語氣的強化,有的已形成曲調,在音樂形態上,雖然它們未構成民歌,但正因此而更易體現當地語言音調風格與民歌旋律的結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