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產業發展與對策分析
⑴ 雲南發展旅遊業的優勢
雲南旅遊業要進一步發展,用原來的資源比較優勢理論來指導已遠遠不能順應現代旅遊的發展趨勢,以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為指導,從競爭優勢的構成要素分析雲南旅遊業存在的問題,我們發現其面臨以下主要問題:高級、專業化生產要素短缺;缺乏講究、挑剔的消費者,從而未能對旅遊企業形成強大的創新壓力;整體經濟水平落後,制約了旅遊業的支持性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旅遊企業缺乏戰略指導等等.
⑵ 雲南省將旅遊業確定為支柱產業,對其經濟發展有何重大意義
首先是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鄉村旅遊的投入力度,加快地震災區旅遊業恢復重建。
其次是繼續大力開發國際市場,確保入境旅遊不出現大的滑坡。此外,我國將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持從業人員隊伍穩定,並將加強旅遊業自身能力建設,增強旅遊業抵禦風險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國還將繼續鼓勵公民出國出境旅遊。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說,當今世界面臨金融、糧食、能源危機以及氣候變化、貧困、恐怖主義和自然災害等各種挑戰,這些挑戰對全球旅遊業構成重大威脅。特別是近期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全球國際旅遊的影響正在加深,對我國旅遊市場的影響也正在逐次顯現。從各方面了解的情況看,這次金融危機與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3年「非典」相比,對旅遊業沖擊更猛烈,影響范圍更大,持續時間將更長。
他說,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將是旅遊業最為困難的時期。金融危機進一步發展對我國旅遊業將導致一系列嚴重影響。旅遊消費需求將下降,災後旅遊市場恢復困難加大;旅遊投資信心進一步受挫,旅遊投融資難度加大;旅遊企業經營困難加大;旅遊就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部分旅遊從業人員收入將受到嚴重影響;民航、交通、通訊、餐飲、商業零售等相關行業也將受到重大影響。
邵琪偉希望,全球旅遊業界加強相互合作,交流相關經驗,探討有效的危機應對措施。他表示,我國作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亞洲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和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願同全球旅遊業界及相關部門和行業一道,堅定信心,加強合作,共同肩負起旅遊業應對重大危機、謀劃應急體制的艱巨任務。 搜狐證券聲明:本頻道資訊內容系轉引自合作媒體及合作機構,不代表搜狐證券自身觀點與立場,建議投資者對此資訊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⑶ 雲南旅遊業發展的很好,為什麼經濟仍然落後
首先,尤其氣候和地勢很多問題,那邊不適合工業發展~
所以主要是農業和旅遊業~所以經濟肯定就落後~
不止是雲南,海南也是這樣的~
⑷ 求研究雲南旅遊的研究方案
摘要:成功承辦了'99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雲南省旅遊業發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遊者總人數近380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首次突破200億,達到204億,比1998年增長49%。為了使雲南旅遊業順利步入21世紀,實現把雲南建成旅遊強省的目標,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在分析了雲南旅遊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對旅遊資源的開發提出了一定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雲南旅遊;旅遊資源;資源優勢;開發
Abstract: The success undertook ' 99 Chinese Kunming world gardening exposition's Yunnan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to be rapid, in 1999, the entire province received the tourist total number of people nearly 38,000,000 people, the tourism always receives breaks through for the first time 20,000,000,000, achieved 20,400,000,000, compared in 1998 to grow 49%. In order to cause the Yunnan tourism to march into smoothly the 21st century, realized completes Yunnan travels the strong province goal, the promotio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n has analyzed in the Yunnan tourist resources superiority foundation, proposed certai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o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 Yunnan travels; Tourist resources; Resources superiority; Development
一、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
雲南素有"彩雲之南,萬綠之宗"的美譽。這里山河壯麗,自然風光優美,擁有北半球最南端終年積雪的高山,茂密蒼茫的原始森林,險峻深邃的峽谷,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雲南成為自然風光的博物館,再加上雲南眾多的歷史古跡、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為雲南增添了無限魅力。
從雲南旅遊資源的分布、構成、景觀質量及特徵、開發程度、社會情況等來看,可將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概括為以下8個方面:
1、多樣性
雲南山川秀美,其旅遊資源構成復雜多樣、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有寒溫熱帶的立體氣候;有雄偉壯麗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史紀念物;還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種奇異典型的地質現象、豐富的礦產礦床及動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絕壁、急流險灘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險;眾多的高原湖泊為水上運動提供了優美的場所;還有數量和品種多樣的礦泉供人閑逸療養。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帶上,巨大的垂直變異的地質構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雲南幾乎囊括了從海南島到黑龍江中國大地上所有氣候類型和風景景觀:既有熱帶雨林景緻,又有雪域和草原風光,還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壯偉的石林和"三江並流"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另外,特殊的區位,更使雲南成為中國大陸聯結東南亞,南亞的橋梁,成為中原文化、藏文化、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形成雲南旅遊資源組合的多樣性。
2、奇特性
通過雲南省眾多的景觀與國內外相似或同類景觀比較,得出這樣的結果:雲南省許多地區地學景觀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觀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構成旅遊資源優勢。例如,"三江並流"景觀雄奇壯美;虎跳峽以其雄壯奇險著稱於世,是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觀而舉世聞名;發育著現代冰川類型的玉龍雪山是世界上緯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終年積雪,山下四季如春,從山腳河谷地帶到峰頂具備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的完整的垂直帶自然景觀;素有"東方大峽谷"之稱的怒江大峽谷長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國科羅拉大峽谷還要深,為世界著名的大峽谷;地處印度與歐亞大陸兩大板塊邊緣的騰沖火山群類型齊全,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國之首;建水燕子洞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觀,是亞洲最大、最壯觀的溶洞之一。
3、多民族性
雲南的民族旅遊資源特色鮮明,豐富多樣。全國55個少數民族,雲南有51個,人口超5000人的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獨龍、基諾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風谷習慣、節日、服飾、村舍建築,構成了雲南旅遊資源的一大特點和優勢。
4、地域性
全省旅遊資源分布極為廣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雙版納等地區旅遊景觀久負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東北、滇西南等廣大地區旅遊資源大量分布,並且有相當程度的集中,構成景觀區。全省各地、州、市、縣幾乎都有風景名勝區、點,並各有特色。但是,各類旅遊景觀資源的分布卻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東、滇西旅遊景觀的顯著差別,少數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學景觀與各異的動植景觀、氣象景觀和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風情組合,形成風格、特色不同的景區,各類景觀相輔相成,互為依託,體現出極高的組合性。具體到某一景區,組合特點較異亦大,便如,西山景觀,便是借得滇池、城市、遠山景觀襯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觀樓更是以亭台樓閣、潭水、垂柳、遠山、夕陽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融為一體而顯得古樸、神奇、令遊人留連忘返。由此可見,有機的組合使各類景觀旅遊資源具有極高的可游性,構成群體價值。
6、生態性
雲南省生物旅遊景觀極為豐富獨特,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花卉王國"之美譽,不少動植物類型觀賞價值極高,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較好,成為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最多的省份,西雙版納熱帶生態系統原始而典型,被譽?北回歸線上的一顆綠寶石";包含五大展館、6個專題園的昆明世博園更是集各國園林精品、奇花異草於一體的科普生態旅遊勝地;而位於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態旅遊示範區,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主題,成為雲南一大生態旅遊景觀。
7、跨境性
雲南與緬甸、寮國、越南三聯單接壤,邊境線總長4060公里。其中,中緬邊界線雲南段長1997公里,中老邊界線雲南段長710公里,中越邊界線雲南段長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條,國家級口岸10多個,省級口岸10個,還有86個邊境或邊民互市點。全省少數民族中有16個民族跨境而居。雲南與東南亞、南亞這種地相接、山相連、水相通、人相往的狀況,形成極大的區位優勢,使雲南成為民俗風情和邊境旅遊的最佳去處。現已開發形成的旅遊線有中越、中老、中緬臨時過境游,昆明國旅在曼谷與泰方合資成立了旅遊公司,促進了東南亞來滇旅遊人數大幅度增長,充分展示了跨國旅遊的潛在性。
8、潛力性
雲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旅遊資源豐富,但絕大數未加以開發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潛力還很大。例如:位於中甸德欽縣境內的梅里雪山,冰峰相連,雪巒綿亘,勢如刀劈劍削,氣勢非凡,到如今仍處於半開發狀態,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最高點,迄今仍是無人登頂?處女峰";位於怒江兩岸的高黎貢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景物雄奇壯觀,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素有"東方多瑙海"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是東南亞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現在處於開發狀態。另外,如石寶山、巍寶山、騰沖、滇東北等地,很多舉世奇觀尚未向廣大旅遊者展示其風姿,處於藏於深山人未智的狀況;而大理、西雙版納等許多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也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度開發,不斷補充內涵,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潛力。
二、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為把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雲南省委、省政府於1995年作出了把旅遊業發展成為新興支柱產業的決策,加快了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建設的步伐。
目前,雲南已開發和建設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和旅遊服務設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的三大旅遊線路,重點建設了昆明、麗江、大理、景洪、瑞麗5個重點城市,構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東南5大旅遊區。但在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已取得了喜人成績的同時,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視的問題存在。
1、資源總體開發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遊區外,外線旅遊設施建設較差,如東部旅遊線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為主體,景區建設覆蓋面積較大,但旅遊路線長,景區開發較差,服務設施還不配套,景觀資源的開發較單一,造成資源特色的浪費,開發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
2、保護意識差
開發過程中資源的保護意識差,對旅遊資源的破壞現象仍然存在,人為性破壞和建設性破壞現象嚴重。例如:
(1)雲南大理古城是我國保護較好的古城,系國家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旅遊開發建設中,片面考慮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遊車行駛,將石板撤毀換為柏油路,與古城風貌格格不入,破壞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外圍石柱及部分珍貴地質現象在採石活動中遭到破壞;
(3)瀘沽湖四周大規模採伐活動,嚴重地破壞了湖區生態環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積嚴重,湖邊常有泥石流發生,影響自然景觀;
(4)中甸地區部分草旬、沼澤由於人為活動的影響,景觀質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優質景區,受到污染的影響和威脅,陽宗海、異龍湖、星雲湖景觀受到人為活動的較嚴重影響。
3、行業管理差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盲目開發的現象時有發生。相當部分環境質量高、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上乘,且具有科學考察價值的重點旅遊資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層次的開發,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業管理不當,造成景觀的破壞和景點的重復建設,大大損害了雲南旅遊地的形象。
4、環境管理差
許多景區,由於環境管理差,直接有損於雲南旅遊形象。雖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抓環境衛生,但成效不大。臟、亂、差損害了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所帶給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遊客本身的反感,造成遊客滯留時間較短,極少有回頭率,在遊客中口碑不好的現象。
5、開發資金不足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資金來源不穩定。旅遊資源的發展建設本身就具有建設周期長,資金消耗大的特點。而目前雲南省旅遊開發的資金基本上由政府劃撥,盡管政府也建立了發展旅遊業的基金,分年度劃撥,但仍是杯水車薪。因此,有些好的旅遊項目因資金問題而擱淺,其開發速度遠不能與迅速增長的遊客需求相適應。另外,由於資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礎設施欠帳太多,制約著雲南旅遊業的發展。許多景觀資源,由於地處邊遠地區,交通設施落後,可進入性差,導致這些頗有價值的景觀鮮為人知。
6、宣傳力度不夠
雲南諸多的名勝風景旅遊區,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多年來一直鮮為人知,造成旅遊資源的極大浪費,整整比其它旅遊發達地晚發展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泰國每年要拿出旅遊業收入的30%在全世界對其旅遊進行宣傳,美國則更多,而雲南每年的旅遊宣傳資金不到旅遊收入的5%。
此外,諸如資源開發規劃人才匱乏,地方政府對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政策的認識不足、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約雲南旅遊資源開發與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及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吸取多年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1、轉變政府職能,加大開發力度。
"九五"是雲南旅遊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堅持社會、經濟、生態全面發展,充分轉變政府職能,組織力量對雲南省的旅遊資源進行全面的普查、評價,並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加大開發力度,立足於充分發揮雲南自然旅遊資源優勢和人文旅遊源優勢及區位優勢,面向東南亞,服務全國,輻射大西南,以深度開發為主,重點開發市場前景廣闊、環境質量好、容量大且能夠滿足遊客觀光、享受、訪友、療養、度假、探險、考察等不同的旅遊資源。
2、積極倡導生態旅遊,做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積極倡導生態旅遊,使生態旅遊進入人們的生活,並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做到以旅遊帶動資源開發,以資源開發促進旅遊發展,加強對旅遊資源的保護,做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3、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遊資源開發的政策和法規,使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工作有法可依,對違反法規的開發行為和破壞資源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保證資源開發工作順利進行,使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工作走向正軌。
4、廣辟財源、多方集資、落實旅遊資源開發、建設資金。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必須貫徹利用內資和引進外資相結合;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起上的方針,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爭取國家各種專項建設資金扶持;建立旅遊發展基金;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國外資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籌集社會資金,廣辟財源,多方集資,解決雲南旅遊資源開發資金不足的難題,在西部大開發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5、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開發。
加強以自然旅遊資源優勢為基礎的資源開發利用,同時注重人文旅遊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並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開發,對那些市場潛力大、功能開發齊全的旅遊地積極引導,大力扶持,對尚未開發的旅遊資源多渠道進行開發,對已開發的旅遊資源應不斷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內涵。
6、堅持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
開發雲南旅遊資源,應樹立長遠觀念,為子孫後代保存珍貴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不要只顧及眼前利益,做到旅遊資源開發一項、見效一項、保護一項,使雲南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健康協調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和旅遊區域,以首屆昆明國際旅遊節為契機,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利之機,實現雲南旅遊業的持續增長和強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桂華、鍾林生、明慶忠:《生態旅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楊振之:《旅遊資源開發》,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歐陽國斌:《雲南優勢資源研究》,雲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沈安波主編:《新編雲南省情》,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楊桂華:《突出特色,深化雲南自然旅遊資源開發》,雲南大學旅遊經濟重點學科研究文集,1996年。
924347849 論文咨詢.............專業博士教授
⑸ 雲南省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相關文件,總結戰略布局、戰略措施
雲南省旅遊產業13五發展規劃,相關文件總結戰略布局戰略措施,雲南省旅遊13五發展計劃的話,對於雲南省旅遊行業是一種推進,以及對雲南旅遊的話時實施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
⑹ 雲南旅遊業面臨哪些機遇
一個是農家樂。還有特產。能讓一些人得到福利
⑺ 試分析雲南省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並為其今後發展提出合理性建議
有利條件:(1)雲南,以其美麗、豐饒、神奇而著稱於世,一向被外界稱為「秘境」,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多樣。(2)旅遊資源的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狀況較好。(3)有水運、鐵路、公路、航空等運輸方式,交通運輸條件好。(4)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任答3點共6分)
建議:(1)加強景區的保護工作,及保護歷史文化景觀等同時保護環境。(2)加強各種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知名度,拓展旅遊市場。(3)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及管理,提高旅遊業的服務質量。(任答兩點,共4分)
⑻ 雲南省旅遊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首先先概括一下,然後為您詳細解答! 人們去雲南,第一個想到的雲南麗江,為什麼想到麗江,它是現如今所剩不多的歷史古城,自然好風景好,空氣好,另一個原因,雲南產玉和銀,而麗江又是玉和銀集中銷售的批發地,在黃金泛濫的今日,銀器正在逐步興起~~~
〔水資源〕雲南境內有大小河流600多條,其中重要河流180多條,分屬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紅河、珠江六大水系,有大小湖泊40多個,水面面積9000多平方公里。全省地表和地下年總產水量2222億立方米,全省人均水量6994立方米。雲南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 10364 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9078億千瓦時。目前可開發的裝機容量7116萬千瓦,年發電量3944億度,佔全國可開發水能資源的20.5%。雲南省85%左右集中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幹流上,可開發的大於25萬千瓦的大型水電站35座,總裝機容量6707萬千瓦,佔全部可開發裝機容量的88%。
〔土地資源〕雲南屬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地形地貌錯綜復雜,山地約佔94%,平壩佔6%。平壩地區面積240萬公頃,是雲南土地資源的精華;半山區面積為19.6萬平方公里,是全省種植業、養殖業和經濟林木的主要分布地區;山區面積1028萬平方公里,林業、畜牧業資源豐富;高寒山區面積共7.12萬平方公里,有豐富的森林和草場資源。
〔生物資源〕雲南省有十分豐富的生物資源,其生物多樣性在全國首屈一指。
〔礦產資源〕雲南已發現各類礦產 142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雲南礦產資源共有9大類:能源礦產、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稀有及稀土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建材非金屬礦產、特種非金屬礦 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及彩石礦產等。雲南礦產具有種類多、品種全、分布相對集中、大型、超大型礦床所佔儲量比重大、富礦優質礦儲量所佔比重較大、共生伴生組份多等特點。
〔能源資源〕雲南能源資源除水能資源外,主要還有煤炭、地熱、太陽能等。煤炭資源。雲南煤炭資源保有儲量239億噸,預計遠景儲量在700億噸以上。其中無煙煤43.02億 噸,為總儲量的18%,煙煤 38.24億噸,佔16%,褐煤 157.26億噸,為總儲量的65.8%。
地熱資源。雲南已查明的地熱天然露頭點654處,熱泉總流量7587升/秒,低溫熱水占 43.7%,中溫熱水占 35.4%, 中高溫以上熱水佔20.3%,全省天然熱流量126364.7大卡/秒,摺合標准煤118.8萬噸/年。現已探明地熱田4個,獲地熱流體儲量23634.2立方米/日,熱能儲量為44.8兆瓦。
太陽能資源。雲南境內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00小時,每天從太陽獲得的熱量平均為1300×1012千卡,每年可獲得太陽能4745×1014千卡。
〔旅遊資源〕雲南旅遊資源由自然景觀、人文資源、名勝古跡及民族風情等組成。
自然景觀。雲南獨特的地質構造造就了豐富多採的自然景觀。主要有喀斯特岩溶地貌,熱帶雨林、現代冰川、原始森林、高原峽谷、江河湖泊等。如:昆明的石林、騰沖的火山群、大理的洱海、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
人文資源。自然景觀與歷史、宗教遺跡、民族文化風情交融薈萃,構成了雲南特色鮮明的旅遊資源。如麗江旅遊區、大理旅遊區、西雙版納旅遊區等。名勝古跡。著名的名勝古跡有昆明的龍門、大理三塔、楚雄的元謀新石器遺址、元謀人化石、祿豐痕人化石、恐龍化石等。
⑼ 雲南發展旅遊業的優勢在哪裡
雲南比較好,那可以說是一步一景,清澈湛藍的瀘沽湖水,淳樸善良的摩梭人,原始的小木屋,搖盪的豬槽船。麗江古城的夜景別有一番讓人嘆為觀止的美。燈光倒映在水面,泛出七彩的光澤;水面上點著蠟燭的河燈,一盞又一盞地沿著水流漂流下來,匯成了一片光的長龍,一眼望不到盡頭。此時許個願,讓此刻的美好在心中珍藏一輩子。還可以到玉龍雪山看雪景。蒼山東麓是秀麗的洱海, 洱海是一個明媚的高原湖泊,素以「高原明珠」著稱。到了洱海,感受船在湖中游,人在畫中走。
⑽ 雲南旅遊業的現狀
1.具有豐富的資源基礎。以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民族文化為背景形成的雲南旅遊資源,具有多樣性、奇異性及多重景觀組合優良的特點。不僅自然景觀豐富多樣,而且以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奇異多彩,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之間組合優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區(點)在世界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適宜開展多種類型的旅遊活動,具有發展成為世界級旅遊產品的條件。具有鄰近東南亞、南亞周邊國家的地緣優勢。通過建設國際大通道,配合雲南境內的公路、鐵路、航空網和水運建設,有利於與周邊國家和省區開展區域合作,並融入東南亞、南亞旅遊圈。
2.旅遊業發展積累了一定基礎。經過多年來對旅遊業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創建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精品景區景點,全省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和省級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14個;擁有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位居全國第三;有4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為我省國土面積的3.3%,其比例位居全國前列;有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保山、騰沖、威信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省經各級人民政府正式審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4個,其中國家級17個、省級102個,旅遊綜合運輸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於西部其他省區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比較優勢,為雲南"十五"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納國,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國際旅遊者將達到1.37億人次,佔世界市場總份額的8%。同時,隨著我國國民可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國內旅遊需求日益擴大。這將為我省旅遊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4.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雲南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家明確了對旅遊業發展較為有利的各種優惠政策,如旅遊國債、對外開放、財政稅收、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政策等,為雲南省旅遊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
5.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帶來的機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啟動,將使雲南真正從對外開放的末端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為雲南旅遊業發展區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6.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旅遊合作帶來的機遇。正式提出共建統一瀾滄江湄公河旅遊圈、打造東南亞八國公園的構想。按照這一構想,雲南省將在有關各國合作開發客源市場方面發揮樞紐作用,通過擴大周邊地區客源市場,轉接次區域的遊客到國內其它旅遊地的方式吸引海內外遊客到雲南旅遊。同時,將按中國有關規定辦理到次區域各國進行邊境或出境旅遊。
與此同時,競爭壓力正在迅速增大。我國西部多數省區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似性及現有旅遊產品的同構性。隨著西部地區對發展旅遊業認識的不斷深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各省區普遍開始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均將其作為支柱或重點產業扶持,形成對雲南旅遊業的潛在壓力和挑戰。
旅遊市場需求多元化時代已經到來,區域性市場競爭和集團化趨勢愈演愈烈,旅遊市場格局的新變化,對我省旅遊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源: 雲南省人民政府經濟合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