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山旅遊攻略
❶ 山東都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1、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地址:淄博市博山區顏山公園路4號
介紹:這里有古老的奇長城,來欣賞春秋戰國的風采吧。景區內山勢險峻、森林郁蔥,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生態旅遊勝地,不僅如此,這里還有各種娛樂休閑場所,給遊客們提供很多方便。景區內還建築的又森林博物館、鳥語林、恐龍谷等樂園,體驗非常有趣。
開放時間:全年
門票:每人50元左右
提示:遊玩時間四季皆宜,遊玩時長2-4小時
開放時間:全年
門票:目前歇業調整,價格可電話咨詢以及開業時間
提示:遊玩時間夏季,遊玩時長4小時
5、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
地址:淄博市張店區東郊6公里處309國道路北
介紹:一個集休閑、賞景、餐飲、表演、音樂、游樂園等各種娛樂項目於一體的休閑度假庄園。非常值得來遊玩,很好玩哦!
開放時間:全年
門票:每人35元左右
提示:遊玩時間四季皆宜,遊玩時長1-2小時
6、周村古城區
地址:淄博市周村區新建中路大街290號
介紹:一個非常古老的商業街,這里不需要大門票,可以免費進入古城區游覽,只有部分景點收費。來淄博,這里是必打卡的地方哦!
開放時間:全年
門票:免費
提示:遊玩時間四季皆宜,遊玩時長2-3小時
❷ 山東旅遊攻略
山東城市美食魯菜,又叫山東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古書雲:「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齊魯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美好地域,為烹飪文化的發展、山東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齊植公的寵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稱的名廚;南兒朝時,高陽大守賈思勰在其著作《齊民要術》中,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烹飪術作了較系統的總結、記下了眾多名菜做法,反映當時魯菜發展的高超技藝;唐代,段文昌,山東臨淄人,穆宗時任宰相,精幹飲食,並自編食經五十卷,成為歷史掌故。到了宋代,宋都汀梁所作「北食」即魯菜的別稱,已具規模。明清兩代,已經自成菜系,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所及已達黃河流域、東北地帶,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
山東古為齊魯之邦,地處半島,三面環海,腹地有丘陵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海鮮水族、糧油畜牲、蔬菜果品、昆蟲野味一應俱全,為烹飪提供了豐盛的物質條件。庖廚烹技全面,巧於用料,注重調味,適應面廣。其中尤以「爆、炒、燒、塌」等最有特色。正如清代袁枚稱:「滾油炮(爆)炒,加料起鍋,以極脆為佳。此北人法也。」瞬間完成,營養素保護好,食之清爽不膩;燒有紅燒、白燒,著名的「九轉大腸」是燒菜的代表;「塌」是山東獨有的烹調方法,其主料要事先用調料腌漬入葉或夾入餡心,再沾粉或掛糊。兩面塌煎至金黃色。放入調料或清湯,以慢火(火靠)盡湯汁。使之浸入主料,增加鮮味。山東廣為流傳的鍋塌豆腐、鍋塌菠菜等,都是久為人們所樂道的傳統名菜。
魯菜還精於制湯。湯有「清湯」、「奶湯」之別。《齊民要術》中就有製作清湯的記載,是味精產生之前的提鮮佐料。俗稱「廚師的湯,唱戲的腔」。經過長期實踐,現已演變為用肥雞、肥鴨。豬時子為主料,經沸煮、微煮、「清哨」,使湯清澈見底,味道鮮美。奶湯則呈乳白色。用「清湯」和」奶湯」製作的數十種菜,多被列為高級宴席的珍饈美味。
烹制海鮮有獨到之處。對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稱一絕。在山東,無論是參、翅、燕、貝,還是鱗、介、蝦、蟹,經當地廚師妙手烹制,都可成為精彩鮮美的佳餚。僅膠東沿海生長的比目魚(當地俗稱「偏口魚」),運用多種刀工處理和不同技法,可烹製成數十道美味佳餚,其色、香、味、形各具特色,百般變化於一魚之中。以小海鮮烹制的「油爆雙花」、「紅燒海螺」、「炸蠣黃」以及用海珍品製作的「蟹黃魚翅」、「扒原殼鮑魚」、「綉球干貝」等,都是獨具特色的海鮮珍品。
善於以蔥香調味,在菜餚烹制過程中,不論是爆、炒、燒。榴,還是烹調湯汁,都以蔥絲(或蔥未)爆鍋,就是蒸、扒、炸、烤等菜,也藉助蔥香提葉,如「烤鴨」、「烤乳豬」、「鍋燒時子」、「炸脂蓋」等,均以蔥段為佐料。
隨著歷史的演變和經濟、文化、交通事業的發展,魯菜又逐漸形成了濟南、膠東兩地分別代表內陸與沿海的地方風味。
泉城濟南,自金、元以後便設為省治,濟南的烹飪大師們.利用豐富的資源。全面繼承傳統技藝,廣泛吸收外地經驗。把來路福山、南路濟寧、曲阜的烹調技藝融為一體,將當地的烹調技術推向精湛完美的境界。濟南菜取料廣泛,高至山珍海味,低至瓜、果、萊、蔬,就是極為平常的蒲菜、芸豆、豆腐和畜禽內臟等,一經精心調制,即可成為膾炙人口的美味佳餚。濟南菜講究清香、鮮嫩、味純,有「一菜一味,百菜不重」之稱。魯菜精於制湯,則以濟南為代表。濟南的清湯、奶湯極為考究,獨具一格。在濟南菜中,用爆、炒、燒、炸、塌、扒等技法烹制的名菜就達二三百種之多。濟南飲食業歷來十分興盛,原有的聚豐德、燕喜堂、匯泉樓等曾久負盛名的老店,均以經營山東傳統風味菜聞名遐爾。
煙台萊屬膠東風味,以烹制海鮮見長。膠東菜源於福山,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福山地區作為烹飪之鄉,曾涌現出許多名廚高手,通過他們的努力,使福山菜流傳於省內外,並對魯菜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煙台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山青水秀,果香魚肥、素有「渤海明珠」美稱。「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是歷史上對煙台酒樓之盛的生動寫照。山東風味獨特的海鮮菜。以煙台為代表,僅用海味製作的宴席,如全魚席、魚翅席、海參席、海蟹席、小鮮席等,構成品類紛繁的海味菜單。著名的風味飯店有蓬萊春、會賓樓、松竹杯、天鵝飯店等,都以經營傳統膠東風味菜而著稱。
青島不僅有景色秀麗的海濱風光供人游覽,也有佳有供人品嘗。青島也以善烹海鮮馳名,基本屬於福山風味,但又不乏本地特色,口味注重清淡、鮮嫩,講究花色造型。隨著對外開放和旅遊事業的發展,青島市為數眾多的賓館飯店爭相開業;一些歷史名店、老店,經過裝飾改造,也獲得新生。著名的春和樓飯店。被譽為島上明珠的青島飯店,均以其設備整潔典雅,菜品精細味美,服務熱情周到而著稱。
出於曲阜的孔府菜歷史悠久、用料講究。刀工細膩、烹調程序嚴格、復雜。口味講究清淡鮮嫩、軟爛香醇、原汁原味,對菜點製作精益求精,始終保持傳統風味,是魯菜中的餃伎者。原曾封閉在府內的孔府菜,80年代以來也走向了市場,濟南、北京都開辦了「孔膳堂」。
魯西、魯北禽蛋菜、泰安以豆製品為主要原料的素菜,以及魯中地區具有齊國遺風的肉、魚菜,各具特色。
山東菜正是集山東各地烹調技藝之長,兼收各地風味之特點而又加以發展升華,經過長期的歷史演化而形成的,80年代以來,國家和政府將魯菜烹飪藝術視作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採取了繼承和發揚的方針,從廚的一代新秀在茁壯成長,他們正在為魯菜的繼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濟南城內原來百泉爭涌,分布著久負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處,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稱。現大多數名泉都已見底,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漣漣水波。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稱,噴高三尺已不復見,然奇泉不可不看,更有易安與李攀龍,非去不可。黑虎泉,找一個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聽黑虎泉奔涌之暢快,亦屬一樂事。
大明湖、千佛山與趵突泉,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大明湖湖面寬闊,由眾泉匯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綠柳成蔭,趕上荷花節期間去大明頗有一番風味。千佛山為佛教名山,古名歷山,有舜耕歷山之說,登山遠眺,明湖如鏡,黃河似帶,泉城風貌,盡收眼底。 山東簡稱「魯」或「齊魯」。東臨海洋,西靠大陸。水平地形分為半島和大陸兩部分。東部的山東半島突出於黃海、渤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廟島群島屹立在渤海海峽,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處,扼海峽咽喉,成為拱衛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門戶。
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部是起伏和緩、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為魯東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平原,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為魯西北平原區。魯中南山地丘陵區位於沂沭大斷裂帶以西,黃河、小清河以南,京杭大運河以東,是全省地勢最高、山地面積最廣的地區。主峰在千米以上的泰、魯、沂、蒙諸山構成全區的脊背。魯東丘陵區位於沭河、濰河谷地以東,三面環海。海拔700米以上的嶗山、昆嵛山、艾山等少數山峰聳立在丘陵地之上。
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山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龍山陶書」,發掘出了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擁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這里還是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之一。山東歷史上出現過一大批對中華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的歷史名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仍然是中外軍界和商界推崇的經典。
山東省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山川風光秀麗,構成了獨特的旅遊風景線。境內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旅遊點約493處,古建築、古遺址1.3萬多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9處。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構成了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共同構成了山東旅遊獨特的風格。
山東旅遊把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基本形成了濟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鄒城的「山水聖人」旅遊區;以青島、煙台、威海為一體的海濱風光旅遊區;以濰坊市區為中心,以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俗旅遊區;以淄博齊國故城、殉馬坑、蒲松齡故居為主體的齊文化旅遊區;以黃河入海奇觀和原始自然風貌為主體的東營黃河口旅遊區;以水滸故事為主線;以梁山、陽古為重點的「水滸」旅遊線。
氣候:山東省氣候溫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炎熱多雨,冬季刮偏北風,寒冷乾燥;春季天氣多變,干早少雨多風沙;秋季天氣晴爽,冷暖適中。年平均氣溫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東遞減。 魯西南平均氣溫多在13℃以上,濟南、棗庄等地達14℃以上,膠東半島、黃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一月份全省平均氣溫-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氣溫24~27℃。
最佳旅遊時間:一年四季皆可。
❸ 晉城旅遊景點排名前十是怎樣得
晉城旅遊景點排名前十:珏山、王莽嶺、皇城相府、天官王府、柳氏民居、九女仙湖、蟒河生態旅遊區、古村郭峪、沁水歷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歡樂谷。
1、蟒河旅遊區
蟒河風景區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南33公里的桑林鄉,面積58平方公里,境內有獼猴、大鯢(娃娃魚)、麝、金貓、金雕、金錢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樹、領春木、青檀、蘭草、山萸樹、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是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被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天官王府
天官王府距今的話已經是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古香古色的感覺,四周不錯的環境,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走到裡面就能感受到那份獨具匠心感。
❹ 濟南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濟南的旅遊景點:
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是千佛山,東為泉城廣場,北邊則是大明湖。趵突泉公園面積158畝,是以泉為主的特色園林。趵突泉又叫檻泉,是濼水的源頭,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趵突泉,三窟並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度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薄霧冥冥,一邊泉池波光粼粼,一邊是亭台樓閣,金壁煌煌,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張養浩、王守仁、蒲松齡等都有吟泉都忍不住在此留下美文以志之。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餘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明湖即是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於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
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位於濟南南部山區,規劃佔地面積4000畝,一期工程已建成了六個專類園區,植物爭芳斗艷、鳥類自由生存、山水相映成趣、生態環保並重,集游覽觀光、休閑、科普、娛樂、賞紅葉等於一體。薔薇園位於旅遊區中心區域山峪中,園內櫻花、碧桃、美人梅、薔薇、玫瑰等薔薇科植物或叢生密植為花海,或星羅棋布,點綴於草房木屋間。從薔薇園進入第二座水壩處即為絢秋湖。
九如山瀑布群位於泉城濟南南部歷城區西營鎮,泰山北麓的連綿群山之中,距濟南市區約40公里,東臨章丘市,南接萊蕪市和泰安市,緊靠327省道,交通十分便利。景區由日本著名的景觀設計專家參與設計,游覽面積12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97%,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萬個以上,居濟南之首,是目前濟南市可游覽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整個景區分為九如峽谷游覽區、天篷瀑布游覽區、深潭飛瀑游覽區、長城古道游覽區和生態休閑避暑區,五大景觀功能區,是濟南市最大的自然風景區,亦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之作。
千佛山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山北側有登山盤路三條,蜿蜒回環,松柏夾道,濃蔭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車從山東側環山盤路上山,山上名勝眾多。興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南側千佛崖,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餘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歷山院在興國禪寺的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於一體的萬佛洞。遊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豐采。山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在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經禪關」古坊等名勝。
泉城廣場是省會濟南的中心廣場,地處山、泉、河、城懷抱之中。環顧四周,北覽舊城區古風新貌,西觀趵突泉噴涌潺湲,南眺千佛山青翠綿亘,東望解放閣清雅如畫,是市民休憩盤桓之勝地。廣場東西長約780米,南北寬約230米,佔地約250畝。自西向東主要組成有:趵突泉廣場、濟南名士林、泉標廣場、下沉廣場、頤天園及童樂園、濱河廣場、荷花音樂噴泉、四季花園、文化長廊、科技文化中心及銀座購物廣場等十餘部分。泉城廣場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廣場」稱號的廣場。
❺ 運城旅遊攻略
第1天:開心抵達太原,推薦柳巷-晉祠-山西博物館(住太原,龍城太原美食、夜色都很棒)
第2天:太原到五台山(大顯通寺--羅睺寺--殊象寺--廣化寺)(住五台山)
第3天:五台山到大同,大同~懸空寺~雲岡石窟(住太原)
第4天:太原到平遙,寶源老醋坊--平遙古城--喬家大院(住平遙客棧)
第5天:平遙到壺口,王家大院-黃河壺口瀑布-返家
❻ 沁水歷山旅遊景點電話號碼多少
駕車路線:全程約64.5公里 起點:陽城縣 1.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沿新陽東街行駛版90米,直行進入新陽西街權 2.沿新陽西街行駛1.2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析城大道 3.沿析城大道行駛810米,直行進入陵沁線 4.沿陵沁線行駛1.6公里,右轉 5.行駛2.0公里。
❼ 垣曲的朋友,逛歷山哪個景點最好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垣曲縣,垣曲縣又稱舜鄉,是帝舜故里,位於山西省南端,東跨王屋,西踞中條,南界黃河,北接太行,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商周時為亘方,西漢稱垣縣,宋代始稱垣曲並沿用至今。旅遊景點分布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埝堆玉皇廟、北峪銅礦遺址、皇姑幔、歷山、舜王坪等。
北峪銅礦遺址位於垣曲縣毛家灣鎮毛家村北峪自然村村東200米處。為漢代、唐代遺址。礦洞大小約4米見方,深約2公里,幾經棄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重新開采。洞內分多條灰坑,灰坑內廢棄大量枯朽坑木及泥質灰陶四系罐。196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埝堆玉皇廟位於山西省垣曲縣皋落鄉埝堆村。佔地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中軸線上建築僅存戲台、正殿,均為元代遺構。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柱頭施大額枋,檐下斗拱五鋪作雙昂。戲台條石台基,高0.9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中軸線上建築僅存戲台、正殿,均為元代遺構。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柱頭施大額枋,檐下斗拱五鋪作雙昂。戲台條石台基,高0.9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檐角柱柱徑0.45米,上置圓木大額坊,柱頭斗拱四鋪作單下昂,當心間出45°斜拱。
皇姑幔景區內山勢雄偉,古林茂密,藤蔓交錯,怪石林立,降水豐沛,雲霧蒸騰,植被蔥翠欲滴,空氣清新宜人,集清幽、雄險、柔秀、神奇於一體,如詩如畫,令人叫絕。登上幔頂,居高臨下,近看華山松林深幽,遠看林海松濤一片,蔥翠森秀;北望歷山主峰舜王坪秀麗多姿,南望鋸齒山34個山峰,雄險挺拔,如天兵神將,昂首挺胸,橫亘於原始森林南邊,守衛著這片古老神秘的王國。
歷山位於山西省南部垣曲縣、翼城縣、陽城縣、沁水縣交界處。面積2.48萬公頃,是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歷山主峰舜王坪,為山西南部第一高峰。歷山有華北「綠肺」之稱。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了黃河流域用來指導農事活動的物候歷《七十二候》,故後人稱此山為歷山。《嘉慶重修一統志》載:「歷山在翼城縣東南七十里,相傳舜耕於此,上有舜王坪。西北屬翼城縣,西南屬絳州垣曲縣,東屬澤州府陽城、沁水二縣,為四縣之交。」
舜王坪位於山西省翼城、垣曲、沁水三縣交界處歷山自然保護區內,傳說是上古時代舜帝耕作的地方。舜王坪是歷山自然保護區的主峰,舜王坪草坪周圍崇山峻嶺,樹木茂盛,是華北和黃河中下游惟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山間泉水流淌,飛瀑濺霧,遊人從山下仰望群山,只見山高萬丈直插雲霄。在舜王坪北面草坡上,有一排天然石頭形成的石牆,高低參差不齊,其中有一個猴形石頭十分顯眼,當地人稱此景為「群猴望月」。在舜王坪周圍各縣百姓中,至今還流傳著許多關於舜帝種粟等古老故事,還有堯王訪賢的望仙村。
旅遊,嘗試著走出去,你才會發現,世界遠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幾十年所看的那樣,你會結識不同的人、聽到各種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