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旅遊吃飯價格
㈠ 去倫敦旅遊需要購買哪些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去國外有風險是非常有必要購買保險進行保障的,在此給您推薦一些合適的產品:
更多保險產品請訪問>>海外保險
㈡ 去倫敦旅遊七天要花費多少錢
呃,關於這點,如果想節省的話呢,不是旺季,也就是避開聖誕節和中國的長假,往返機票約4000+RMB,簽證費用,800+RMB(兩年期的旅遊簽),住宿,如果是青旅的話,約30英鎊一晚,一般的連鎖酒店看是在幾區了(二區的話,約90鎊一晚),倫敦交通,選擇公共交通,那就從希斯羅機場的地鐵口那裡買張oyster card(倫敦交通卡),可以用來搭乘地鐵、輕軌、公交、市內火車、river bus(這個不知道怎麼翻譯,就是泰晤士河上的公共輪船),一天的上限約為8英鎊左右(就是除了早晚高峰(7AM-9AM,4.30PM-7PM)外的時間,只要車費達到了8鎊這個最大值,就不會再扣費了),話費的話,在當地幫一張電話卡,挺劃算的,例如giffgaff家的,20鎊,無限流量,往中國打電話,2便士一分鍾(1英鎊等於100便士),同一家電信公司的用戶之間的通話不計費(兩個都是giffgaff的用戶通話,免費),吃的話,看是什麼了,KFC這些,約8英鎊,中餐館(三菜,一個米飯(米飯需要付費))約40鎊,一客還不錯的牛排約50鎊(一般很難吃完,因為分量實在是很多啊),基本上除了快餐類的餐館,都會有12.5%的消費在bill里,這是必須給的,額外的小費全看個人。吃住行通信大概就是這樣。至於旅遊景點,一般的門票在20-30鎊之間,當然,免費景點也有,例如大英博物館啥的,不過,大英博物館,每個季度會退出一個特別展館,這個是需要付費才能參觀的。至於購物這個方面,恩,刷爆幾張信用卡不多,一點都不買也可以,全看個人。大概就是這樣。
㈢ 假期去英國倫敦旅遊,想帶回來些東西.什麼合算~
先說說名牌好了
Burberry 太多人買 已經成為最俗最臭的牌子了 請您忽略吧
Aquascutum 和Burberry一樣 都是1860年左右建立的品牌 這個牌子的西裝沒得說 不過一般是歐版的
Tod's和Mulberry 其名不顯的百年皮具商,很低調感覺的好東西,絕對好東西啊。
Alfred Dunhill 倫敦專賣店需要查下了。地球人都知道這個牌子
Ted Baker 特別提及這個牌子因為我滿喜歡的。這個發源於蘇格蘭的品牌,看他家的花襯衫的話,風格有點像保羅史密斯,但是便宜得多。(花襯衫Paul Smith是120左右,Ted Baker是80左右)包包啊腰帶啊都不錯,很好的一個牌子,暫時在中國沒有店呢。
其實不用那麼麻煩,如果想買這些高檔品牌的東西,就去Old Bond Street, New Bond Street, Selfridges & Co., Harrods。坐地鐵去就是了,倫敦人沒有不知道的。Old Bond Street那片都是各個品牌的專賣店。到處都是成衣店的。
買香水去Harrods 買手錶去Harrods或者Selfridges,一般來說一線品牌都有,像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昆侖,伯爵之類的。
樓上那位朋友說得對 short bread這種奶油大餅干算是不錯的禮物,一盒兩鎊的樣子,送很多人比較省事的,我上次回國就帶這個。
H&M在英國大概相當於班尼路甚至更差,比最差的Primark能好一些而已。(Primark是有社會救濟意味的服裝量販店)
H&M, Zara這些,英國哪裡都有。特別提醒一點就是,FCUK的東西一定要看好了再買,打折能把你打哭了。去年我買件大衣160鎊,聖誕節就變80了,TMD。 商場House of Fraser還是值得逛逛的,裡面還有賣英國的幾種名瓷,一個茶壺100多鎊,但是值得買回去收藏。House of Fraser裡面衣服也賣的蠻多,Boss, Paul Smith, D&G等等新品還算多。Debenhams不推薦去,因為貨品總是老氣沉沉的,有點像經營不好的國營商店。 Marks & Spensor裡面的窗簾非常好,價錢也好,值得買回去,畢竟這個商場是中產最愛嘛。
很負責地告訴lz,在英國買東西是歐洲裡面最不劃算的,太貴,無論是包包還是衣服。雖然現在這里Summer Sale已經開始了,但是我還是覺得不趕著聖誕節前來購物,怎麼買都不太合適。還不如去米蘭買,價格便宜量又足。要不就去英格蘭那幾個打折村,但是好像你只在倫敦對吧?
㈣ 鄭州到倫敦旅遊要多少錢
都好看的.等讀完書有錢了我兩個都去..倫敦不怎麼安全聽說暴力多! 可以去 法國的普羅旺斯,這正是花開的季節.去最美了..我的願望啊```
㈤ 倫敦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大笨鍾
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廈的北面,聳立著高高的鍾樓,鑲有大鍾,名為大笨鍾。每隔1小時,大鍾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發出沉重而鏗鏘的響聲,在數英里之外也能聽到鍾聲的回盪。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國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大鍾共重21噸,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
大笨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
——倫敦塔
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它在歷史上既做過王宮,也做過法院,後來又是一所監獄。倫敦塔佔地7.2公頃,周圍用巨石築成一道厚實的城牆。城牆上有許多炮台、箭樓,四周是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
倫敦塔現在已經成了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塔內有個珍寶館,觀眾可以看到英國歷代國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銀珠寶。倫敦古堡中還有一些身體肥胖稱為「渡烏」的大烏鴉,有專人飼養。倫敦塔有千年的歷史,堪稱倫敦最悠久的古跡,遊客每年達200萬人。在出入口處遊人可以看到兩名身著古老王朝制服的禁衛,這些「古老衛士」們,成了遊客欣賞和攝影的對象。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鬧區的格雷·拉塞爾大街北側。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立,氣魄雄偉、十分壯觀。這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
埃及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室之一。陳列數量達7萬多件。在希臘、羅馬館有公元5世紀雅典女神的祀廟和古羅馬歷代皇帝的半身雕像。在西亞藝術館,陳列有歷名悠久的波斯文物和3700多年前巴比倫時代國王漢穆拉比賜於貴族的兩塊地界碑。最引人注目的是東方藝術館,這里除中亞、南亞和日本的文物外,大部分是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品,為數達兩萬多件。
大英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有大量的英國和世界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不少是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還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許多種文字的書籍。僅中國書刊就有6萬多種。
歷史上許多學者、名流、政治活動家都曾在大英圖書館博覽群書,進行研究和寫作。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移居倫敦後,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終於完成了不朽的巨著《資本論》。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紀號稱「篤信者」的英王愛德華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點是大門處有一對塔樓。教堂自建以來,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或女王加冕禮典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英國歷代國王死後,大部分葬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許多名人死後,在教堂也佔有一席之地。英國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難得的「歷史博物館」。
——馬克思墓地
1956年3月14日,英國工人和各國***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新的馬克思墓在公墓東北角略寬敞的地方,墓用花崗石修建,呈方柱,高8英尺,碑頂安放4英尺高的馬克思銅鑄頭像。墓碑正面上刻著金光閃閃的大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下方鐫有馬克思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
——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位於倫敦東南的泰晤士河畔,這里有昔日的皇家天文台、國家航海博物館、皇家海軍學院以及風景秀麗的公園。格林威治久負盛名,近100年來,各國出版的地圖都以經過倫敦格林威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也是「世界時區」的起點,並用它的計時儀器來校準本國時間。站在格林威治瞭望台上眺望,泰晤士河岸的絢麗風光一目瞭然,倫敦的景緻也一覽無余。
——中國城
「中國城』地處倫敦的索霍地區,倫敦最繁華的牛津街和攝政街在此交錯,英國人把這塊方圓不足1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稱為「中國城」,又曰「唐人街」。「中國城」即無高層建築,也沒有豪華的大公司,幾乎所有建築都比較矮,在「中國城」除少數是外國人經營的商店和酒吧間外,幾乎是華人的天下。漫步「中國城」,一間間用漢字書寫的商號目不暇接。「中國城」的華人,大部分來自香港、東南亞,也有少數是從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去的。每逢新春佳節,「中國城」張燈結綵,男女老幼穿上新裝,互相道賀「恭喜發財」,男女青年舞龍耍獅,表演中國雜技,一片歡騰景象,吸引不少當地居民和外來觀光者。
——莎士比亞故鄉
世界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故鄉是艾瑪河畔斯特拉斯福。人口僅兩萬人,但遊客每年達150萬人次。人們來此的主要目的是要看一看莎士比亞誕生、工作、生活和安息的地方。莎士比亞的故居坐落在亨利街,它是一幢典型的兩層木房,古雅莊重。房子的右側是「莎士比亞中心」,這所現代化的大廈既是圖書館也是檔案館,由美國及加拿大私人捐款建成。莎士比亞婚後住的房子叫「安妮·赫舍薇的茅舍」,房內布置仍盡量仿照當年模樣。莎士比亞熱愛自己的家鄉,死後就葬在聖三一教堂。
#旅英小常識:
討厭過問私事
去英國旅遊,千萬不要問人家「您去哪兒」、「吃飯了嗎?」中國人認為很熱情,英國人認為你很粗魯。更忌諱打聽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排隊上公交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1、英國的電壓是多少?用什麼樣的插頭?
英國的電壓和各歐盟國家的一樣,是230伏。230-240伏之間的電器都可以正常使用。大多數220伏的電器也可以使用,最好向生產商確認一下。英國標準的插頭是三項的英插,在電器商店可以買到。
㈥ 去英國旅遊7天要多少錢
我是去年帶我媽媽去了趟英國,恰巧也是玩了7天,當時的英鎊兌人民幣匯率可沒有9那麼高。英國還是很值得玩的,光大倫敦就可以玩挺多天了。因為是初次去英國,我們主要還是先集中玩倫敦,順便去了附近的著名景點巨石陣、巴斯、溫莎城堡、牛津、劍橋和布萊頓碼頭。那麼去英國旅遊7天要多少錢呢?
倫敦有很多博物館,大部分景點也是免費的。值得去的地方推薦倫敦塔、大本鍾、大英博物館、威斯敏斯特教堂、海德公園、國家美術館、牛津街、特拉法加廣場、倫敦劇院區……去之前可以先在英國旅遊局官網上了解下英國有哪些推薦去的地方,再結合一些旅遊攻略,篩選出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做好日程規劃。而倫敦周邊景點多是一日游路線,比如從London Paddington火車站上車,約1.5小時到Bath Spa站下車,即到達著名浴場巴斯,可以報個當地一日游覽團游覽巴斯羅馬浴場&巨石陣&溫莎城堡。其次從倫敦到牛津,火車約1小時;大巴約2小時。從倫敦到劍橋,火車約1.5小時;大巴約2.5小時。從倫敦到布萊頓碼頭品嘗海鮮,火車也僅1小時,都是非常方便的,完全可以自行游覽。
最後總結下去英國旅遊7天要多少錢完全看個人如何花費吧,人均1萬是完全夠用的!
㈦ 英國旅遊一天餐費大概多少錢
這個沒有絕對的,要看你吃什麼了啊。吃快餐炸魚薯條這種就比較便宜了,吃的高檔一點餐廳內就容貴一點。反正偶爾去一次400-800餐費我覺得都可以負擔。那邊的傳統英式烤菜,乳酪通心粉,布丁烤排都是比較好吃的。如果自由行,可以網上找好美食攻略,去皇包車上包車,這樣逛一圈下來,吃的很爽了。
㈧ 去倫敦旅遊買化妝品會貴嗎
茶葉在民間意味著「堅定、純潔、多子多福」,古人認為茶樹只能以種子萌芽成植株,不能經過移植獲得,所則就會死掉,所以茶樹具有「堅貞不移」的品德,象徵著冰清玉潔、完美無瑕的愛情,茶樹綿延多籽,象徵著子嗣綿延昌盛,茶樹四季常青,寓意愛情堅定不移,永世長青,所以在民間男女的訂婚習俗中茶禮成為表達男女婚姻關系的重要形式,「茶」成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禮,稱為「下茶」、「定茶」,而女方接受了「茶禮」,稱為「受茶」、「吃茶」,可以成為合法婚姻,如果女子再接受其他人家的聘禮,就成了「吃兩家茶」,為世俗所不齒。舊時在江浙一帶整個婚禮總稱為「三茶六禮」,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同房時的「合茶」;在舉行婚禮時通常都會有「三道茶」的說法,第一道是百果,第二道是蓮子或棗子,第三道是茶葉,都是取茶樹「至性不移」的寓意,吃三道茶時,第一道要雙手奉上,並深深作揖,將茶杯與嘴唇輕輕接觸就由家人輕輕收走,第二道是一樣的,第三道要接過杯子作揖之後方可飲用;在浙西地區,媒人於男女雙方之間說合也俗稱"食茶"。媒人說媒後,如果女方同意那麼就要泡茶、煮蛋相待;在浙江德清地區,茶文化發展就更加豐富,如「受茶」,就是男女雙方經過八字比對合適後,經過雙方長輩的同意,男方向女方贈「聘禮、聘金」,如果女方接受,就稱之為「受茶」,男女雙方經過確定關系後舉行定親儀式,男女雙方互贈茶壺十二把並用紅紙將花茶包起來,分送給各家的親戚,所以叫做「定親茶」;女子結婚後,娘家發送茶點叫做「大家接茶」;未出閣的女子家中,來串門提親的小夥子比較多,所以姑娘家要備上好茶,被稱為「毛腳女婿茶」,女子出嫁後第二天,父母看望女兒時要帶上茶葉,稱之為「親家婆茶」;望朝之後,新媳婦的婆婆要至女方家請"親家公"、"親家婆"及親家面上的近親至自家喝"喜茶",稱為"新娘子茶";新人入洞房前,夫婦要共飲"合枕茶"。這時,由新郎捧茶,用雙手遞一杯清茶,先給新娘喝一口,再自己喝一口,意味著完成了人生大禮。婚禮過後的第二天,新郎新娘需捧著盛滿香茶的茶盤,向長輩們"獻茶"行拜見禮。鬧茶取"越鬧越熱"之意;江蘇地區舊俗,大戶人家聯姻,新郎至新娘家迎親,進女家的一重門,要作揖一次,一直至堂屋見岳丈岳母時止。然後再飲茶三次後,才能暫至岳母房中歇息,耐心地等待新娘上花轎,謂之"開門茶";男女舉行婚禮後,新婚夫婦或雙方家長要用茶來謝媒,因在諸多謝禮中,茶葉是必不可少之物,故稱"謝媒茶";茶不但是聯姻的使者,也是斷親的表示。舊時貴州地區,姑娘往往被父母包辦婚姻(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訂婚後女方若對親事不滿意,想斷親時,姑娘即用紙包一包茶葉,選適當時機,在高度"機密"的情況下,帶至未婚夫家,借故與男方父母客套一番後,即放下茶葉包迅速離去,意謂退了"訂親禮",稱為"退茶"。
茶文化在中國發展幾千年,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是禮儀的代表,因此婚禮中的茶文化值得人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