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路線論文
A. 關於旅遊的論文3000字
城市旅遊圈競爭力研究
摘要:城市旅遊圈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城市旅遊圈是否具有競爭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城市旅遊圈競爭力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更多旅遊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旅遊論文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與競爭力要素優化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類型分析。城市旅遊圈是由跨行政區域的不同城市組成的圈層結構,每個城市所在的行政區域都是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不同的利益主體意味著各城市之間必然存在博弈行為。博弈的結果則會使城市旅遊圈內部形成三種不同的關系模式:競爭、合作以及介入兩者之間的競合關系。
1、競爭關系。在以行政邊界為單位,考察地方政府政績,而不是以城市旅遊圈為單位考察區域旅遊整體競爭力的情況下,行政區經濟利益大於圈域經濟利益,各地為爭項目、爭資金等展開激烈競爭便在所難免。
2、合作關系。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具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結構相似或互補的城市為了在激烈的全球角逐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在某一階段、某些方面採取類似「正和游戲」的合作戰略。
3、競合關系。在通常情況下,不同地方之間是一種「正和但可變的游戲」的競爭合作的關系。因為不同地方之間的利益目標不完全一致,它們之間的合作雖然能夠產生價值,但這個價值的總量是與合作的性質密切相關的。
(二)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因素組合。城市旅遊圈內部各地區之間在博弈過程中到底是走向合作還是競爭,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合作能否創造額外價值。預期創造的價值越高,不同地區就越能選擇合作。如果預期創造的價值不多,不同地區就會考慮零和游戲的競爭策略,哪怕形成報復性的惡性循環也在所不惜;二是城市旅遊圈中核心城市(即領導者)的行為方式。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同時也給城市旅遊圈帶來整體利益,它的先發行為雖然可能導致其他地區的直接利益損失,但如果這種先發行為帶來整體利益能夠給其他地區形成溢出效應(即間接利益),而間接利益又大於其他地區所遭受的直接損失,其他地區會選擇合作的態度接受核心城市的行為,而不採取對抗性競爭的方式;反之,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只給自己帶來利益,無法增加整個城市旅遊圈的整體利益,就會導致其他地區的對抗行為;三是帶領者之外的普通參與者的行為方式。在博弈過程中,為了增進自己的利益,核心城市以外的副中心城市或者其他普通城市也可以採取先發行動,這種行動同樣會給包括核心城市在內的其他地區帶來競爭和間接利益,並有可能讓這個先發行動者成為新的領導者。
二、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與旅遊競爭力提升
武漢城市旅遊圈是指以武漢為核心旅遊集散地,以孝感、鄂州為副旅遊集散中心,以黃岡、黃石、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城市為次級旅遊集散中心,即以武漢為首的城市體系為基礎,以武漢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多個旅遊景區為依託所組成的多層級的空間旅遊合作聯合體。這個聯合體能為遊客一次有效用的出遊活動提供足夠的產品供應。目前,武漢城市旅遊圈作為我國重要旅遊目的地的輪廓已初現。
(一)武漢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分析
1、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2007年《湖北省統計年鑒》、《武漢市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城市旅遊圈9市2006年共接待海外旅遊人數48.8萬人次,其中武漢市2006年接待海外旅遊人數為41.2萬人次,其他8市僅有7.6萬人次,平均不到1萬人次。這說明武漢城市旅遊圈內,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其他各城市間海外旅遊者的流動並不活躍,武漢的國際旅客人數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在國際旅遊方面,武漢作為旅遊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缺乏區域旅遊協調的帶動機制。
2、其他8城市處於均質狀態。根據武漢城市旅遊圈9個城市2006年旅遊統計數據,國內旅遊收入除排名首位的武漢與排名其次的黃岡之間的比值高達11外,其餘相鄰位次城市間的國內旅遊收入比值均在1~2.2。(表1)這表明武漢旅遊業的產業規模在9市中是鶴立雞群,而其他城市旅遊產業發展還處於均質狀態。這表明,城市圈內除武漢之外的各城市間,旅遊發展合作關系淡漠,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結構較為鬆散。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長期以來該旅遊圈內9城市的旅遊產業發展,都是依靠本市經濟發展水平,依據自己的旅遊規劃進行。各城市旅遊發展的均質狀態,使圈內各城市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造成旅遊產業結構鬆散,難以形成統一的旅遊形象,影響了武漢城市旅遊圈的品牌建設及市場競爭力。
(二)提升武漢城市旅遊圈競爭力路徑研究
1、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優化。發展武漢城市旅遊圈,首先應優化武漢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武漢城市旅遊圈按旅遊地域系統分解為以武漢為中心的一級都市旅遊區、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和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
武漢是整個城市旅遊圈旅遊發展的增長極。我們首先要加快武漢旅遊集散中心的建立,發展都市旅遊,形成武漢都市旅遊區。以武漢這個增長極為中心,以長江黃金水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為區域旅遊拓展軸線,以點連線帶面,充分發揮出武漢作為一級中心旅遊城市所具備的輻射功能。
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鏈,包括黃岡、黃石、咸寧和鄂州四個城市。其中鄂州是區域型旅遊中心城市。這4個城市在接受武漢旅遊輻射功能的同時,應加大彼此之間的旅遊合作,協調開發,構建武漢城市旅遊圈生態旅遊區。
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包括孝感、仙桃、天門、潛江等4個城市。其中,孝感旅遊經濟最為發達,為本區的旅遊中心城市。該區域旅遊資源豐富,但是城市化進程相對落後。因此,應首先加快城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構建4城之間的交通網路,連手開發特色旅遊資源,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楚文化故里旅遊區。由此建立一個空間結構合理的旅遊城市網路體系,會大大加強圈內各城市間的社會經濟聯系,使旅遊合作在武漢城市旅遊圈的不同層面上合理開展,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得以實現,必定將有力推動城市圈旅遊競爭力的提升。
2、政府主導,統一規劃,推進武漢城市圈旅遊一體化發展。湖北省、武漢政府是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的主導者。有關部門應在優化旅遊城市網路體系的基礎上,加快編制《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規劃》,協調各城市旅遊產業發展,建立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
3、加強旅遊精品建設,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應增強整體吸引力,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是一個整體,通過挖掘文化內涵來體現城市體系的特色,盡快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的統一品牌形象,編制出具有武漢城市旅遊圈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
B. 關於旅遊的論文
建設四川原始生態旅遊縣對策研究(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態旅遊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自然旅遊,生態旅遊產業是一項科技含量較高的綠色產業,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縣要按照「自主開發和招商引資並重,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打造精品景區」的思路,加快黑竹溝旅遊資源開發,著力塑造「甘嫫阿妞」文化品牌和「神秘黑竹溝」原始生態旅遊品牌,加快建成國家級4A原始生態旅遊景區,新興的生態風情旅遊區。
一、優勢
(一)我縣旅遊資源現狀。我縣被譽為「竹筍之鄉」,境內有林地面積277萬畝,天然竹林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7%;40多條大小河流和3900米的相對高差,鑄就了溝壑縱橫、峰巒疊嶂、蒼山翠綠、靚麗誘人的獨特地貌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氣候。我縣原始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幅員575平方公里的黑竹溝被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資源豐富,集雄、險、奇、秀,原始、珍稀、神秘、清幽於一體,擁有奇峰、異石、岩溶、花海、冰斗、海子、泉水、瀑布、雲海、佛光、高山草甸、奇花古木、珍稀動物等多種不同類型的景觀景點,以其特有的原始古樸和神秘清幽享譽中外;天然溫泉更以水質優良聞名遐邇。
(二)溫泉山莊開發現狀。1999年到2002年,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集餐飲、住宿、娛樂、會議於一體的黑竹溝溫泉山莊,對外接待能力較強,收益較好,是我縣旅遊開發的重頭戲。
(三)黑竹溝開發現狀。黑竹溝資源豐富,聲名遠播,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被稱為「魔溝」、「恐怖死亡谷」、「中國百慕大」。近年來,以基礎設施建設為著力點,加快黑竹溝開發,投資2500萬元,完成《黑竹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黑竹溝第一期開發初設方案》,拍攝製作了黑竹溝風光片、宣傳畫冊等,修建了黑竹溝景區進出口公路、遊人人步道及觀景亭,建成了黑竹溝彝族風情酒店,修建了木屋別墅、遊客接待中心等,完善了引用水、化污設施等配套設施,溝口景區設施基本完善,初具接待能力,2007年「五一」黃金周實現對外開放,實現了旅遊資源向旅遊市場的跨越,我縣旅遊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二、問題
(一)接待能力不足。我縣境內現能接待遊客的地方主要是黑竹溝溝口景區和溫泉山莊,旅遊路線單一,景區面積廣闊,資源豐富,景點分散,只有兩條旅遊路線能接待遊客;兩個接待點只是初具接待能力,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硬體設施、娛樂設施不健全,不能滿足遊客「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不能長時間留住遊客。
(二)建設資金緊缺。黑竹溝景區的開發從1993年開始,由於資金嚴重不足,招商引資成效不好,實質性進展緩慢。黑竹溝管理委員會成為黑竹溝景區的開發業主,縣財政借資啟動開發,走邊開發邊招商、以開發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的道路。但景區剛實現對外開放,經營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維持景區運營,縣財政資金有限,黑竹溝景區融資非常困難,開發資金不足,嚴重製約旅遊開展步伐。
(三)交通設施滯後。縣城至黑竹溝景區是我縣旅遊主幹線,全程共63公里,目前尚無班車,遊客需自駕車或包車前往觀光游覽,不能滿足中低檔消費遊客的需求。黑竹溝進出口公路全是碎石路面,彎多、山高、坡陡、安全系數小,不能滿足遊客旅行的需求。
(四)旅遊環境有待改善。縣城至黑竹溝景區公路沿線有些房屋離公路很近,有些房屋屋檐靠近路緣,存在安全隱患,嚴重影響旅遊公路交通和旅遊環境。個別群眾敲詐遊客而發生爭執,以壓死一隻貓、一條狗、一隻雞等理由,圍攻遊客,強行要求遊客高額賠償,嚴重損壞了黑竹溝景區形象,影響了峨邊旅遊形象。
三、對策
(一)合理開發生態旅遊資源。圍繞建設四川原始生態旅遊縣,按照「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持續發展、永續利用」的原則,盡快完成全縣旅遊資源調查和《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明確旅遊發展目標,搞好《黑竹溝開發詳規》和大渡河峽谷、夏家溝水庫、毛坪小河子、平等石林、大堡古鎮、楊河團岩等景點旅遊規劃,合理整合旅遊資源,推進我縣旅遊業迅速發展,做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二)全力打造精品旅遊景區。堅持文旅互動,深入挖掘景區景點,形成黑竹溝生態旅遊核心吸引力,積極融入樂山「一區兩線」精品旅遊建設項目,重點開發原始生態觀光、休閑度假、科考探險、溫泉洗浴、民族風情等旅遊,努力將峨邊建設成為新興的生態風情旅遊區。加大景區開發力度,完善黑竹溝一期開發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加快「溝口—榮宏得景區」、「榮宏得—特克馬鞍山景區」旅遊線路建設,加快溫泉山莊二期工程建設。通過3-5年的努力,將黑竹溝建成集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科考、探險等於一體,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國家級4A原始生態旅遊景區。積極穩妥的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進旅遊景區的交通條件、通訊條件,改善旅遊環境,開通縣城至景區的旅遊班車,解決旅遊交通問題,提高旅遊效率和接待能力。
(三)積極做好對外宣傳促銷。認真開展旅遊宣傳促銷,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加大黑竹溝宣傳,不斷更新旅遊宣傳冊和宣傳品;廣泛學習和借鑒各地旅遊發展先進經驗,加大尋求合作,爭取引進有實力的商家,在黑竹溝修建特色賓館、彝族部落、索道、滑雪場等,不斷完善黑竹溝景區旅遊設施。加強與成都、重慶、樂山、峨眉山景區和旅行社的戰略合作,聯合打造黑竹溝精品旅遊線路。
(四)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按照「自主開發與招商引資並重,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建設精品景區」的思路,組建黑竹溝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黑竹溝景區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變被動為主動,實行邊開發邊招商的原則,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旅遊產業的投入,實施投資主體多元化,使其向產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C. 怎樣寫好旅遊線路設計的畢業論文
CSSCI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簡介,CSSCI核心期刊發表,CSSCI核心期刊論文,CSSCI核心期刊寫作
D. 旅遊線路設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啊。
天哪 我也是旅遊系的啊 1.國內旅遊線路設計研究:]旅遊線路設計是一項技術性和經驗性很強的工作,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多數旅遊者希望在舒適度不受影響或體力許可的前提下,能花較少的費用和較短的時間盡可能游覽多的風景名勝區,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意味著旅遊組織著效率的提高,旅遊企業成本的降低和競爭能力的增強,所以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更好的旅遊線路設計方法。以滿足旅遊企業與旅遊者雙方共同的要求。[目錄]摘 要Abstract一 緒論二 了解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三 滿足旅遊者需求的研究四 對旅遊線路設計的研究結 論致 謝參考文獻[原文]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它已經和石油業,汽車業並列為世界三大產業。旅遊業一般分為國際旅遊業和國內旅遊業,國內旅遊業是為國內旅遊者服務的一系列相關的行業,旅遊線路是針對旅遊業應運而生的產物,我國的旅遊線路分為國內旅遊線路和國際旅遊線路。國內旅遊線路是為國內旅遊者旅行而制定的線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旅遊業有了非常迅速的發展,相應的旅遊線路的設計也越來越追求大眾的口味了.以此看來,國內旅遊線路的設計成為了當時的研究主體,旅遊線路設計是一項技術性和經驗性很強的工作,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多數旅遊者希望在舒適度不受影響或體力許可的前提下,能花較少的費用和較短的時間盡可能游覽多的風景名勝區,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意味著旅遊組織著效率的提高,旅遊企業成本的降低和競爭能力的增強,所以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更好的旅遊線路設計方法。以滿足旅遊企業與旅遊者雙方共同的要求。 二 了解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一) 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發展速度的要求。從總的旅遊人數和回籠貨幣來看,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 從旅遊消費方式和旅遊消費結構來看,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享受型極少。即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型旅遊活動多,而修學、健身、尋根、考察、探奇、了解風土人情的專項特點旅遊較少。一般遊客住低檔旅館,飲食簡單。從旅遊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來看,國內旅遊熱點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知名度較高,旅遊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旅遊勝地,如北京、江浙滬、廣東等地。象敦煌、九寨溝、西雙版納、黃果樹瀑布等風景點由於交通不便相對處於溫冷點。但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設施的進步,這里將是人們熱衷的旅遊勝地。從距離上看,一般以中近距離旅遊為主,遠距離旅遊為輔。如桂林主要以粵湘鄂的旅遊者為主,杭州主要以江浙滬的旅遊者為主,北戴河以京津冀遼的旅遊者為主。從客源分布來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為主,內地縣鎮為輔。旅遊者停留時間較短,一般在2.5天~3.5天左右,「一日游」也佔有很大比重。自我服務的散客多,有組織的較少。旅遊過程中,自帶飲料、食品的遊客較多。[參考資料]1甘朝有等.《旅遊心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112國家旅遊局人教司.《旅遊行業管理與市場促銷》.中國旅遊出版社.1992.93羅明義等.《旅遊經濟學》.雲南大學出版社.19944趙西萍.《中國旅遊業持續發展及其戰略研究》.陝西科技出版社.19975趙西萍等.《居民的旅遊影響知覺初探》載《心理學動態》.1997.第二期6趙西萍.《旅遊目的地國國際旅遊需求預測方法綜述》.載《旅遊學刊》.1996.第6期7候敏.《國際旅遊經營謀略》.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8戴賢遠等.《市場分析與營銷策略》.中國審計出版社.1995.39 www..com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旅遊線路設計」10 www.tourstar.bokee.com/3624024.html龔軍姣《旅遊線路設計理論》11Ries.Al and jack Trout.Possitioning:The Battle for Your Mind.New York:Warner Books .Inc.198112Marketing Management.A Programme for Canada』s Tourism Instry.Canadian Hunter Ltd.1993 ..2.旅遊線路設計課件下載給你網址 你下下看 對你應該有幫助當然畢業論文還得你自己花心血去寫啦 只要努力肯定有成果 加油
E. 求一篇中國旅遊景點的論文
近年來,我國的旅遊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目前我國各地的景點建設存在著不少問題,使人產生深深的憂慮:中國旅遊,21世紀看什麼?
一、經濟發展中的短期行為對傳統旅遊景區的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各地競相發展經濟,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經濟指標為第一目的,環境保護被相對忽視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犧牲環境來求得經濟發展。
首先是景區環境惡化。上海的黃浦江,廣州的珠江,蘇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都曾是「遊船雲集,鼓瑟相聞」的著名游覽區。但是今天,由於在急速發展經濟的同時,顧不了採取相應的環保措施,這些河流已經變成了令人厭惡的「黑河」、「臭河」,全然沒有了昔日的風采;在中國的第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的上遊河谷地帶,近年來興辦了十幾家采礦冶煉企業,它們排放的廢水使奔騰在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潔白晶瑩,而是泛著黃色泡沫的濁流!在被聯合國評為「世界自然遺產」的九寨溝,由於溝內居民為發展旅遊經濟無規劃、無限度地建立旅館、商店,給溝內造成相當嚴重的環境污染,以致考察的聯合國官員在《世界遺產提名——IUCN技術估評》材料中對中國發出了警告……
其次是人為的破壞。在享有國際聲譽的長江三峽西陵峽內,每天都有數百艘民船在臨江採石,為的是給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提供廉價的石料;在著名的西雙版納,每年都要燒掉幾萬畝原始森林,為的是在火劫過的林地上播種耕作!在廣東虎門炮台這一中國人民第一次抗擊西方列強侵略的不朽遺址上,當地政府竟然批准某公司放炮炸土搞基建,虎門炮台被部分震坍!比起環境污染來,這些人為的破壞更令人痛心。再次是景點的商業化。景點是一種特殊的「視覺商品」。但是,在很多景點,人們都看到攤棚林立,吆喝四起,遊人不僅要受「夾道歡迎」之苦,更要受「視覺摧殘」之痛。聞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周圍,近年來違章建築已達597座,總面積5.52萬平方米,可1993年經審批的建築竟達24.7891萬平方米,照此發展下去,50年後西湖景區將無遊客立足之地!
最後是景區的城市化。景區之所以成為景區,就是因為它具有區別於城市而供人們游覽、觀光和休憩的作用。但是,很多旅遊區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搞基本建設時片面強調「硬體」的規模和質量,力求城市化,試圖以城市化來吸引城裡人,而不是以田園化、自然化來吸引城裡人。殊不知,城裡人如果大老遠跑到你這來住賓館、逛街道,還不如在家裡便當!
西方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曾經出現過因過份向大自然索取而導致環境惡化的現象,沉痛的教訓使人們轉而致力於環境保護和建設。昔日那些因嚴重污染而使遊客望而卻步的地方重又遊人雲集,如曾因毒霧導致4000餘人喪生的「霧都」倫敦,今天已碧空如洗,泰晤士河又清澈如鏡,倫敦成為歐洲最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沿岸分布著十幾座工業城市的德國萊茵河,也曾是一條著名的污染河,但如今萊茵河兩岸風光旖旎,成為德國著名的旅遊走廊……但願中國不要出現「驚人相似的一幕」。
二、新景點開發缺乏特色和競爭力
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往往直接起到吸引遊客的作用,如西班牙的海濱、泰國的佛教,荷蘭的風車,瑞士的湖泊等等,無一不具有獨特的魅力。但縱觀全國的新景點開發建設,人們不難發現,有二種不良的傾向:
(1)微縮景觀趨於泛濫。
自深圳「錦綉中華」微縮景點推出後,全國掀起了微縮景觀熱。僅微縮世界著名景點的就有北京豐台的「世界公園」,江蘇無錫的「世界奇觀」,山東煙台的「西洋五千年旅遊區」,海南三亞的「熱帶風情旅遊線」,天津武清縣的「楊村小世界」,四川重慶的「世界風光旅遊城」,廣東深圳的「世界之窗」。這些景點動輒投資幾千萬上億元,其中「西洋五千年旅遊區」投資額高達11.8億元。對某個地區來說,也許某個微縮景點是其重點旅遊項目,能吸引一些遊客,但是,對於整個中國旅遊業來說,這些雷同的景點,正是急功近利中的短期經濟行為的典型表現。
(2)發掘、表現古代文化膚淺拙劣
中國以文明古國著稱於世,對國外遊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各地又掀起了一個大規模「營造」古代文化景點熱。盡管有些景點建得很有特色,但從整體上來說,大多存在著認識膚淺,表現手法平庸,迎合遊客低級趣味等問題。如表現古代某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縮影的就有開封的「宋城」,武漢的「楚城」長沙的「古漢城」,南昌的「明城」,浙江奉化的「清末民初一條街」,邯鄲的「中國夢幻文化城」等。此外,重復建設也非常驚人:各種「民俗文化村」,在全國出現了幾十家,「西遊記宮」出現了50座,「三國城」在四川、河南、湖北、山西等處平地而起,《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在河北正定縣、北京南菜園、四川重慶安家落戶,鬼城在四川、湖南等地出現十幾家。這種認為主觀願望可以彌補一切的做法,極易對中國文化進行歪曲和損害,給國人尤其是外國人以片面引導,掩蓋輝煌悠久、精深博大的中國古代文化。
F. 最佳旅遊路線論文的開題報告
運用哲學的觀點去看問題,從理論的高度看問題,顯示思維的深度和思維的廣度。
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後來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於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找出路
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為讀者指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思路。多從教育、政府規范和引導、法律嚴懲幾個角度談起。
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又如:「莫使『英雄』淚滿襟」這一主題,可以寫出以下提綱。
第一層: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榮譽,嫉妒、中傷他人:這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典型表現。
第二層:傷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會,使社會正氣低迷。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危害。
第三層:個人慾望強烈,嫉妒心強,心胸狹窄,信奉「人人為我」,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根源。
第四層:不怕閑言碎語,反對嫉賢妒能,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態度;加強道德教育,保護英雄權益,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措施。
以上為筆者對駁論文的寫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廣大考生積極借鑒,在考場上表現出深邃長遠的目光,高瞻遠矚的見解,決勝於考場。
G. 世界旅遊路線論文
汗 你是魯大的吧...
H. 旅遊線路設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啊。
1、要先介紹旅遊的相關情況,文字加圖表
2、分析國內旅遊現狀
3、舉例說明國內旅遊線路的好處與壞處,最好能有圖表
4、根據你所在的地區設計旅遊線路,並敘述該線路的利弊。
5、總結
I. 旅遊線路開發論文
元宵節活動類型、吸引力與遊客選擇舉辦地特性關系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ype of event, event attractions and host attributes
摘要
國內積極推廣十二項大型的節慶活動,以吸引國際觀光客前來,而其中以元宵節為主之活動最具規模。因此,本研究以平溪天燈、鹽水蜂炮及高雄燈會等三項活動,探討遊客對活動吸引力,及對舉辦地特性因素間之關系。
由回收的625份有效問卷,經分析結果發現,不同活動主題的遊客社經背景與旅遊特性具顯著差異。而三項活動中,以台南鹽水蜂炮活動,明顯較其他兩項活動主題差異較大。五項活動吸引力因素,命名為「活動主題吸引力因素」、「節目內容設計吸引力因素」、「知名度及宣傳吸引力因素」、「活動意義吸引力因素」及「活動附加效應吸引力因素」;而四項舉辦地特性因素,命名為「交通停車及餐飲服務特性因素」、「觀光資源特性因素」、「住宿設備及價位特性因素」及「交通可及性特性因素」。
經多變數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三項活動主題與活動吸引力與舉辦地特性兩項因素具顯著差異。在活動吸引力因素,以台南鹽水蜂炮活動較其他兩項活動主題強烈。而舉辦地特性因素,則以平溪天燈活動主題較其他兩項活動主題重視。
三項活動的確已成為各族群及全家好友共同出遊的好去處。然而,以國際性活動規模的角度省思,相關單位投注如此龐大的經費及人力,高雄燈會仍以舉辦地附近的遊客居多,建議相關單位應將國內同質性之燈會活動,進行整合,增加整體活動吸引力與效益,並突顯各項活動主題的獨特性。
相關各項活動舉辦地特性配合方面,應整合舉辦地附近的觀光資源,妥善規劃,形成配套的旅遊行程,提供民眾參加活動之餘,另一種的遊程選擇,以增加遊客前來的意願及活動多元選擇性。
關鍵字:節慶活動、活動吸引力、舉辦地特性、元宵節
Abstract
There are 12 local festival events are promoted to attract foreign tourists by Tourism Bureau. Among those, events used Lantern Festival as subjective have the biggest scale.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vent types, attractions and host attributes from three events Taipei Pingshi Heavenly Lanterns, Tainnan Yanshuei Firing of Rocket Hives and Kaoshiung Lantern Festival, .
There were 625 questionnaire colle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ive and demographic statistics, travel characteristic of visitor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ainnan Yanshuei Firing of Rocket Hives was the most. Five event attraction factors were extracted, which were 「theme of event」、「design of program」、「reputation and promotion」、「meaning of event」and「additional effect」; and four host attribute factors were also extracted which, are 「parking and food service」、「resource of tourism」、「equipments and price of accommodation」and 「availability of transportations」. Also,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event and event attractions; and so did the host attributes.
From the surveyed results, those three events have become an attraction for different groups and family visit. However, Kaoshiung Lantern festival, which spent the most expense among those events, still attracted most of visitors form local region but not global. Therefore, from the view of international attraction, we suggest that there should have a integration for those events with similar subjective, so the them of each events can be showed.
In additional, we also suggest that one should combine and organize those resources of tourist nearby event host, so it forms a travel package for visitors, and hence, increases the willing and choice for visitors and tourists.
【Keywords】festival event ,event attraction ,host attributes, Chinese Lantern Festival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節慶活動不論在數量、規模及參與人數等多方面呈現成長,且在全球各個地區持續擴張,蔚為國際觀光發展新趨勢(Getz,1991;Janiskee,1994;Light,1996;Ritchie,1996)。而各式活動也在結合觀光發展下,吸引觀光客注意力(Getz & Frisby,1988;Getz,1989),成為吸引觀光客最快速成長的型態(Burr,1997;Getz,1997)。且節慶觀光(event tourism),不僅成為特別旅遊中一個專有領域(Getz,1989、1991;Zeppel,1992),甚至演變成大型觀光產業。
環顧國內民俗觀光資源多元豐富,目前,相關單位也開始著手整合這些資源,積極推廣十二項大型節慶觀光活動策略,將國內重要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特色,配合歲時節令,經行銷包裝後,推向國際舞台,以吸引國際觀光客前來,開拓國內觀光旅遊市場。其中系列活動仍以元宵節活動,最具規模與知名度,且最早成為國際觀光的節慶活動。因此,本研究將以元宵節做為探討主題。
回顧相關文獻,探討活動議題,仍以遊客參與動機、體驗及滿意度(Usyal ,Gahan,& Martin,1993;Nicholson & Pearce,2001);活動衍發之經濟效益與影響(Long & Pere,1990;Kim,et al.,1998;Jones,2001;Tyrrell & Johnston,2001);提升觀光發展或非觀光地區的形象、知名度建立(Ritchie & Smith,1991;Bramwell,1997;Gnoth & Anwar,2000);社區居民對活動沖擊之認知與態度(Soutar & McLeod,1993;Jeong & Faulkner,1996;Turco,1998);都市更新及城市行銷(Roche,1994;Horne,2000)等。歸納研究主題,仍較偏向於遊客參與動機、活動之經濟影響、對當地沖擊、居民對其影響之認知與態度等。回顧相關文獻,並無從活動內容本質加以探討,活動在具何種吸引力因素,牽引遊客前往。
學者Mayfield & Crompton(1995)指出,活動應以參與者的意見及需求等資訊,建構各式活動設計、創意表現與市場行銷之依據。而參與者對活動滿意與否關鍵因素,仍在節目品質優劣(Cromption & Love,1995;Childress & Cromption,1997),而節目特色,更影響遊客對活動的滿意程度(游瑛妙,1999),進而影響重遊意願(葉碧華,1999)。經由上述,更加驗證,活動內容之品質與特色,為主要吸引遊客前往之因素,因此,欲提升遊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關鍵仍在節目內容特色,與其所具之吸引力。
活動吸引力屬人為性所創造,更來自活動內容特色,而活動吸引力與遊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具相關性。透過相關研究,更突顯活動內容、品質與遊客對其之意見,為改進活動最佳參考依據。因此,一項成功的活動主要關鍵因素,仍在遊客對活動相關內容及特色之評價,並在相關因素的配合下,形成良好的活動品質。
國內正積極投入節慶觀光發展,但也出現許多素質參差不齊活動,活動是需充分財力、物力及人力相關性資源配合。更是一項居民與社會大眾動員機制,甚至是宗教與地緣關系的建構(蔡維倫,1995)。經時空及性質轉換關系已淡化,在人力與物力無法配合下,最後導致形式化。由於國內節慶觀光推廣仍在萌芽階段,為避免上述之情況,更應了解活動吸引力建構完善之活動計劃。
舉辦各式活動將對舉辦地及居民,帶來正負面之影響(Soutar&Mcleod,1993;Williams,Hainsworth,&Dossa,1995;Jeong & Faulkner,1996;Bramwell,1997;Turco,1998)。如舉辦期間的人潮及交通狀況等,且進一步影響活動能否順利舉辦。因此,一項成功的活動需多方面配合,如:氣候、舉辦時機、各種節目及表演者等(林憶蘋、歐聖榮,2001;Seaton,1997;Jackson,1997),並配合居民及社區相關附屬設備,以建構完備的活動計劃,進而吸引及增加遊客前往。因此,除了解吸引遊客前來因素為何?對其展現的節目吸引力因素加以評估,更需了解舉辦地點周邊相關服務設備,是否能增加活動吸引力,進而影響參與者選擇參加活動之決策。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前述動機趨使下,本研究欲達目的:
1.比較三項不同主題的元宵節活動吸引力因素之差異。
2.比較三項不同主題的元宵節活動舉辦地特性因素之差異。
3.探討並比較三項元宵節活動主題,遊客在社經背景及旅遊特性之差異。
4.提供舉辦單位,在活動設計、挑選主辦地及行銷推展節慶觀光參考依據。
二、活動類型選擇依據
交通部觀光局為拓展節慶觀光活動,根據各地傳統民俗特色,配合歲時節令及月份,於2001年起展開推廣,共提出十二項活動,包含一月鶯歌陶瓷博覽會,二月台灣慶元宵(高雄燈會、台北燈節、台北平溪天燈、台南鹽水蜂炮、澎湖元宵乞龜、台東邯鄲爺),三月高雄內門宋江陣,四月媽祖文化節(雲林北港朝天宮、嘉義新港奉天宮、台中大甲鎮瀾宮),五月三義木雕節,六月慶端陽龍舟賽(宜蘭二龍村龍舟賽、台北龍舟賽、鹿港慶端陽),七月宜蘭國際童玩節,八月台北中華美食展(台灣水果季),九月基隆中元祭,十月花蓮國際石雕節,十一月台灣資訊展,十二月南島文化節。審視十二項節慶活動,仍以二月份的元宵節各式活動,在參與人次、舉辦地點最多及活動主題最具多樣化,總計吸引五百萬人次參加,透過在不同區域舉辦各式活動,展現多元的活動慶祝型式。
其中,元宵節的燈會活動,更早在1980年起,有計劃地推廣成為國際觀光活動,並在多年持續舉辦下,每年的遊客參與人次不斷成長與增加,成為國內最具規模與知名度的國際性觀光節慶活動。以2001年南北燈會為例,各自吸引四百萬人次以上的遊客(觀光年報,2000)。而高雄燈會單天最高人次,更高達七十萬人次(高雄市政府新聞稿,2001)。在考量時間、人力與物力等因素,元宵節系列燈會較具知名度及規模性,以高雄燈會及台北燈節等兩項活動。但考量規模大小、參與人數及特色等因素,因此,本研究將以參與平溪天燈、鹽水蜂炮及高雄燈會等三項活動之遊客做為未來研究對象。
三、三項活動主題概況
(一)台北平溪天燈
天燈又名「孔明燈」,由諸葛孔明首創,又稱「平安燈」,現今演變為祈福及娛樂活動。2001年平溪天燈,由台北縣模,與世界六、七十個國家連線同步守歲,並與泰國清邁的天燈交會,推向國際舞台。
2002年平溪天燈節,主題為「寒夜群山、千燈並起」,節目內容由各式主題天燈施放,構成平溪天燈祈福之夜,活動當天共開放八百組天燈,其中最特別為燈峰造極–最多天燈組。
(二)台南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起源於當地瘟疫蔓延且病毒肆虐。當地人士選在關帝君誕辰之日,繞境驅邪,並施放大量爆竹,以除疫右民,迄今沿襲了一百八十餘年。
2001年主題為「鹽水蜂炮嘉年華會」,包含各式活動內容及民俗表演節目。而2002年鹽水蜂炮慶典儀式活動重點-「太子爺神像蜂炮城」,以鹽水國中操場為主場地,神像身高達卅六台尺、重兩噸,其腳下的蜂炮城更為有始以來最大數量的六十萬支蜂炮所組成。系列活動有民俗郵票展、香火專題、各式陣頭表演、猜燈謎、歌唱比賽及煙火施放等。
(三)高雄燈會
元宵燈節千喜年首度南移高雄市舉辦,由高雄市政府與交通部觀光局主辦。2001年以「蛻變與躍升」為主題。2002年高雄元宵燈會,主題為「馳騖環
政府及平溪鄉公所主辦,擴大活動規
宇」,坐落於高雄愛河中,展開長達一周的系列活動,包含主燈–「馳騖環宇」、副燈–「鰲魚出海」、「天馬奔騰」、「龍飛鳳舞」、「簫韶九成」、各式燈區–「薪傳燈區」、「祈福燈廊」、「橋面燈燈區」與「寶島燈區」、海洋之星(燈車展覽、水舞、煙火表演、旗樂表演、咖啡區、民俗技藝、地方美食展售)、鰲魚藝術品展覽、搖擺火車、燈會游輪、小提燈發放及各式節目表演。
四、文獻回顧
(一)遊客旅遊決策過程
旅遊決策源自於消費者決策行為,共分為五個階段,相關文獻則根據旅遊之特性,將其改變為旅遊需求或認知、資訊收集、替代方案評估、目的地之選擇、選擇最後目的地與回憶評估等過程(周義隆,1993;Opperman&Chon,1997;Summers & McColl-kennedy,1998)。相關文獻也提出許多影響遊客選擇旅遊目地及決策因素,包含內外在因素,對遊客決策過程皆有所影響(Decrop,1999;Um & Cromption,1990;Kozak,2001),而目的地特性吸引力與資訊掌握因素也為主要影響因素(Leiper,1990;Hu & Ritchie,1993;Opperman & Chon,1997)。
學者Leiper(1990)研究進一步指出,觀光目地的之吸引力(attraction)由三個元素所組成,觀光客需求(needs)、核心元素(nucleus)及標記(marker)。遊客在進行旅遊決策時,核心因素為左右遊客前往目的地主要考量。因此,本研究以目的地吸引力模式,轉換為活動本身所具之特色,活動節目內容成為主要核心元素,而鄰近核心元素為舉辦地特性。
更多:http://www.docba.cn/doc/5b/7582.html
J. 求一篇關於旅遊的論文
促進旅遊文化產業全面發展
一、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經過改革開放近30年的發展,我國旅遊業實現了由旅遊資源大國向世界旅遊大國的轉變。2006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為1.25億人次,其中過夜旅遊人數達4991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達339億美元, 入境旅遊接待位居世界第四位;國內旅遊13.9億人次,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出境旅遊3452萬人次,居亞洲第一位。旅遊業總收入達8935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16.3%%。全國旅遊直接從業人員1000多萬人,間接從業人員4900萬人。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第四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屆時,入境旅遊人數將超過2億人次。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編制的旅遊衛星賬戶測算,2004年旅遊業增加值占當年全國GDP的4.05%%。旅遊業具有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的特點,在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戰略中將發揮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旅遊業,把它列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加以培育。
二、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旅遊是人們離開家門,求新、求知、求樂的一種社會活動,而文化則伴隨著旅遊的全過程。通過旅遊,既能滿足人們精神與物質的享受需求,又能滿足人們的發展需求。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旅遊越來越成為現代社會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旅遊業因其巨大的市場需求、良好的發展前景,被稱作「朝陽產業」,受到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高度重視。
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密不可分。自有旅遊活動以來,旅遊與文化就從未分離。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的旅遊就沒有魅力,而沒有旅遊的文化則缺少活力。旅遊的優勢體現在市場,文化的優勢體現在內涵。站在旅遊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價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遊就抓住了一個巨大市場。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榮。
隨著旅遊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和不斷發展,產生了旅遊文化演出這一新的業態。近年來,我國旅遊文化演出市場欣欣向榮,演出規模穩步擴大,演出水平不斷提升,資本和優秀人才不斷聚集,形成了百花競放的嶄新局面,展示了十分美好的發展前景。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在全國各重點旅遊城市和旅遊景區定時定點上演的、投資在百萬元以上的旅遊文化演出有153台,資金投入達17.9億元,參加的專業和業余演職人員1.76萬人,觀眾達1.67億人次,實現演出收入26.8億元。涌現了一批場面宏大、製作精美、演藝精湛、格調高雅的優秀作品,吸引了海內外廣大旅遊者,並得到廣泛好評。
三、旅遊文化演出的成功經驗給予我們的啟示
旅遊文化演出取得的成功,是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相互融合的結晶,對我們進一步促進旅遊與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諸多啟示:
第一,打造成功的旅遊文化產品,市場是關鍵。從地域分布看,旅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旅遊與文化結合得越緊密,旅遊文化演出市場相對就越繁榮,如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鄭州、西安、成都、昆明、桂林等城市。從產品特徵看,對文化和藝術內涵闡釋得越有特色、越通俗,受眾面就越大,越容易取得成功。這是因為,相對於城市常住居民來說,大多數旅遊者對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文化產品的需求往往表現為民族性、多樣性、特色化、大眾化。抓住這一潛在的觀眾流,就抓住了一個大市場。
第二,打造成功的旅遊文化產品,培育精品是方向。所謂精品,是指精良、上乘的作品。旅遊文化精品就是製作精良、演藝精湛、能夠代表當地文化藝術水平、深受廣大旅遊者歡迎的優秀文化產品。旅遊文化精品不僅能提升旅遊城市和企業的品質,其本身也構成新的旅遊吸引力。河南推出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從策劃之初就致力於要把這台節目打造成藝術精品和河南的知名文化品牌,經過前後二年的精心設計、製作和市場營銷,已經打開市場,取得了成功。上海的「時空之旅」,集中了三方投資者的優勢資源,精心策劃、精心編排,至今已連續演出700多場,有的觀眾甚至專程去看這場演出。這一系列的精品,包括在會議上介紹經驗的雲南的「麗水金沙」、廣西的「印象·劉三姐」、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不但本地觀眾愛看,各地來的遊客也愛看;不但國內遊客愛看,外國遊客看了也贊不絕口。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經濟效益。
第三,打造成功的旅遊文化產品,獨具特色是重點。因為旅遊者具有「求新、求知、求樂」的願望和需求,如果沒有特色,就難以對他們產生吸引力,也就無法形成市場競爭力。這次會上六家單位的典型經驗就各具特色,除此之外,還有陝西西安的「大唐樂舞」、深圳華僑城的「龍鳳舞中華」、山東曲阜的「杏壇聖夢」、山西太原的「晉商歌謠」、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婚禮」、河北吳橋的「雜技大世界」、三峽大壩的「盛世峽江」、湖北的「夷水麗川」、貴州的「多彩貴州風」、安徽的「綠水青山」、西藏的「雅龔盛情」等,都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許多作品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從這一意義上講,這些作品拿到世界上去,也一定能以鮮明的特色佔有市場。
第四,打造成功的旅遊文化產品,體制機制是保障。旅遊文化產品要進入市場,必須有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特點的經營管理體制和市場運作機制。有了與市場接軌的體制和機制,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才能實現文化演出資源、資本和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旅遊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實現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比如,有些劇目的初次投資高達上億元,有些劇目每天動用演員四五百人,有些劇目當年就能收回數千萬的成本,還有一些劇目已經連續演出了十多年仍然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第五,打造成功的旅遊文化產品,改革創新是動力。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從旅遊業來看,旅遊產品的生命力同樣在於創新。我國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傳統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馬戲、武術等文化藝術,通過設計理念上的創新、編排組合上的創新、高科技演藝手段的採用以及經營管理體制機制的變革等,便煥發出蓬勃生機,引起市場的熱烈反響。廣東番禺的「森林密碼」,這個節目綜合投資3億元,僅燈光一項就投入2000多萬。舞台寬度達100米,布景層次達11層,中外演職人員300多人,參加表演的動物400多隻。雖然演出內容也是常見的歌舞、雜技、馬戲等,但由於大量地採用創新手段,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自2006年1月開演以來,平均每場觀眾超過3000人,最多時達到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