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旅遊路線
⑴ 周山的花鳥島在哪個省,那裡是旅遊景點區嗎,
花鳥島位於浙江舟山市嵊泗縣,是嵊泗列島中最北的島嶼之一,島嶼因岸線曲折多彎,從空中俯瞰宛如飛鳥,又因其山地花草叢生,由此得名。是旅遊景區。
如果有幫助到,望採納,謝謝!
⑵ 浙江舟山旅遊,具體路線安排
把本島做為中轉站,一般選擇沈家門,可以先在本島逛,沈家門漁港當然以海鮮著稱了,晚上在濱港路(坐船去幾個島旅遊的起點)有夜排檔,全是海鮮,而且就在海邊。定海好像有個古城吧,我沒去過,規模不會很大,與其它地方比較著名的也沒法比。我覺得沒必要去。主要就是幾個島了。嵊泗岱山等不太清楚,主要是看漁船海景什麼的。朱家尖,普陀山,桃花島比較著名。沈家門東港與朱家尖有連島大橋,不需坐船。朱家尖有南沙(沙雕節舉辦地),白山景區,情人島,烏石塘(整個海濱全是鵝卵石)等,門票加吃飯兩三百吧,一天可來回。普陀山,佛教名山主要是寺廟了,還有觀音像(33米),紫竹,盤陀石,佛頂山,千步沙,百步沙等。裡面景點大多不是很貴,一些寺廟就幾塊錢,佛頂山不做纜車就不要錢。但是普陀山是封島的,進島需要120,且島上吃飯較貴。一天也可來回,稍有點匆忙,只要某些地方不要花太多時間就行,比如寺廟都差不多,盤陀石雖然有上郵票,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桃花島主要有三大景區:射鵰影視城,桃花寨,安期峰。還有沙灘,去了普陀山和朱家尖的沙灘,我覺得這個也就沒什麼必要了。射鵰影視城完全是因為拍電視劇起來的,安期峰據說山上有桃花島的由來,由於耽誤了時間我沒去成,桃花寨不錯,尤其是進寨前的沿海寨道,桃花寨還有東海龍珠(海邊夾在巨石之間天然形成的石球)。一天也可來回。主要是上安期峰會花較多時間吧。我上次去由於在影視城也上了山頂耽誤了時間,其實那上面沒什麼特別的,就山頂有個寺廟,附近有塊巨岩,臨淵而立,取名大佛岩。加吃飯兩三百也差不多夠了。這樣每個島花一天,船票一趟十幾二十,晚上回來在沈家門住,逛逛夜市,海濱,夜排檔差不多可以打發了。
⑶ 舟山旅遊路線
這種天氣如果在普陀山待一天,想去很多地方是比較困難的,實在是太熱了。
如果去普陀山是拜佛的,那不得不去南海觀音,普濟禪寺,法雨寺。大致路線可以是進山後,先去南海觀音,大概從碼頭走過去20分鍾左右就可以到了,如果快點10分鍾就能到達,路線問下就好,大概是沿著海邊走,走到度假村那邊往上走,問下居民就知道了,很快的。
去了南海觀音後,出來,經過紫竹林,可以去普濟禪寺,走過去大概也就15-20分鍾,坐車更快,2塊的票價。普濟禪寺裡面有9個香爐,如果要燒香,在進去前先把香放包裡面,不要被門口的管理人員發現,否則只能帶3支香進去。
普濟禪寺邊上是個多寶塔(好像這么叫,有點忘了啊)那邊看下後可以乘車去法雨寺,中間路程較遠,時間又緊,趕車過去吧。要燒香還是參照上面那條。
慧濟寺也是三大寺之一,但是因為沒去過,所以不能給你什麼意見,應該是能乘車過去的。
如果覺得大中午的,特別是中午1點2點的時候出去沒什麼問題的,可以去下梵音洞,不過去那裡要算好公交車的時間,25分鍾一輛,那邊就是交通不方便,翻過山有一個善財童子曾近打坐過的洞,呵呵,帶點財氣吧。
普陀山一天的行程很緊的,而且熱,晚上得快艇大概是5點半左右,還是建議在普陀山住一個晚上,也就100,加空調費20,總共120。
既然你還要在朱家尖待個一天,那我建議啊,到的當天,盡量早點,先去朱家尖,去那邊海灘,玩個一天,然後到大概3,4點的時候出發去普陀山或者晚點在朱家尖住宿,然後第二天一早去普陀山,早點過去就能遊玩更多的景點。
普陀山遊玩參照上面,從普陀山回來後,或者在朱家尖,或者在沈家門住一晚上,然後第二天到定海,不過說實話,定海還真沒什麼好玩的地方,呵呵
差不多也就這樣了,我知道的盡量的說了,旅途愉快啊,有什麼再問我好了……
⑷ 關於紅色景區怎樣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三、原則;1、體現特色;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2、休閑體驗;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3、就地取材;開發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鄉,距城關28公里,坐落於閩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與「世界礬都」浙江蒼南礬山鎮接壤,東北與蒼南馬站鎮為鄰。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於此而得名,系閩浙邊界千年歷史文化名村,素有「進士村、秀才村」、「邊界延安」、邊界「紅色堡壘」、「南國牡丹之鄉」等美譽,是「福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小記者福鼎實踐基地」。
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景區距縣城車程28公里,交通較為便利,旅遊資源相對豐富,是福鼎市鄉村旅遊發展的優先開發項目,是福鼎市環太姥山旅遊帶的重要節點。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方針,貫徹休閑度假與觀光相結合的規劃理念,通過對景點的整理修繕和重新設計以及旅遊活動項目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讓遊人多方位、多層面地接觸周佳山,體驗牡丹文化、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獲得愉悅身心的旅遊體驗,把周山鄉村游打造成為閩浙交界地區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同時,充分考慮投資方企業經營的機會和風險,以費用——效益理念為基點,讓投資方的投入產出比達到最佳,幫助政府達到招商引資的目標,促進周山鄉村游迅速啟動,快速發展。
三、原則
1、體現特色
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出「鄉村旅遊」的個性特色。在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以概括性、藝術性的手法,加工提煉牡丹特色文化,再賦予時代的新內容,創造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文化鄉村窗口的形象。
2、休閑體驗
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設施配置中,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導功能,融入鄉村旅遊活動的開展和旅遊項目的體驗。
3、就地取材
開發中充分利用當地建材,不求華麗,不求排場,但求質朴、韻味、自然。廣場、園路、坡坎的鋪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則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開發,滾動發展。
4、美化環境
堅持綠化先行,加強自然生態、水土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原則,盡量依山就勢進行景觀設計。同時,重點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環境整理,把旅遊區建成一個旅遊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旅遊村。
四、范圍與期限
1、范圍
工作范圍集中於近期開發目標中的「周佳山古村落旅遊核心區和西坑古村落生態休閑區」,具體為周山行政村管轄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轄范圍,面積約31.04公頃。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遠期2019-2020年。
五、依據
《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旅遊規劃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指導文件和法律法規。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福鼎市旅遊發展規劃》、《福鼎市城市總體規劃》、《周山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等和其它有關規劃等。
六、目標
規劃區以「歷史文化、牡丹文化、紅色文化」為靈魂,實施旅遊扶貧戰略,調整鄉村產業結構,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功能,延長遊客的逗留時間,提升整體經濟效益,把周山鄉村旅遊區建設成環太姥山旅遊帶上的一顆新星、在閩浙邊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紅、綠、古」相融合的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和國家3A級旅遊區。近期2015年遊客量達到8萬人次,遠期2020年遊客量達到20萬人次。
⑸ 如何安排去舟山旅遊的路線最合適
杭州灣中,蓮花洋里,有一座佛教名山,就是普陀山。在佛教傳說中,這里紫竹婆娑、紫霧繚繞,是南海觀音居住的地方——古時的南海,現在的地理上,應該叫做東海。普陀山和安徽的九華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嵋山並稱為四大佛教名山。不同的是,普陀山是一個小島,在唐代的時候,偶爾出入島嶼的,只有幾個寂寞而閑適的漁夫。後來因為一個偶然的事件,觀音菩薩的聖像留在這個島上。隨著觀音崇拜在民間越來越盛,普陀山的香火也越來越旺,普陀山成為高僧沙彌非常渴望來參拜,善男信女非常渴望來祈福的聖地。
普陀山所處的舟山群島,是中國最大的群島,有大小島嶼454.5個,其中有人居住的僅僅31.5個。使得這個面朝太平洋的地方,顯得異常清靜和開闊。普陀山一帶,還相繼開發了朱家尖、桃花島、嵊泗列島等旅遊景點,到普陀山,除了感受佛教文化,還可以享受奢侈的沙灘、清澈的海水,新鮮的太陽,清亮的月亮、美味的海鮮,體驗海島文化,親嘗捕魚生活……
風景游歷
(一)海天佛國——普陀山
普陀山是個方圓12.5公里的小島,有三大寺:普濟寺、法雨寺、 慧濟寺。
主要的景區有:(1)道頭景區,是碼頭和正門。
(2)前寺景區,以普濟寺為核心,有海印池、菩薩牆、文昌閣、多寶塔等。
(3)後寺景區:以法雨寺為核心,有九龍殿、千步沙、望海亭、楊枝庵等。
(4)佛頂山景區:以慧濟寺為核心,有海天佛國崖、 鵝耳櫪樹、刀劈石、天燈台等。
(5) 西天景區:以自然風貌為主:有心字石、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千年古樟樹、煉丹洞(梅福庵)等。(6)梵音洞景區:有梵音洞、飛沙嶴、古佛洞、善財洞等。
(7)南天門景區:有南海觀音立像、潮音洞、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等。
(8)洛迦山景區:珞迦山是普陀山的鄰島,遠觀如海上睡佛。
普濟寺——是最大的寺院。建築風格頗有皇家的氣派,大殿金碧輝煌。大門有八扇,高大氣派,但大門緊閉,遊人只能從側門出入,據說大門讓乾隆皇帝給封了。當年乾隆微服私訪,來到普濟寺,天色已晚,寺內大門已關,乾隆叫門借宿,小和尚出來開了側門,叫他從側門進入。乾隆的皇帝脾氣上來了,我堂堂的皇帝竟讓我從側門進,豈有此理?於是告訴小和尚說自己是在京城做大官老爺,小和尚去報告住持,住持說:什麼京城的大官,就是天王老子也不開。乾隆十分生氣,又因為是微服私訪,不好暴露身份,只好從側門進入。乾隆回京後,想想這件事就生氣,於是下一道聖旨,普濟寺的大門永不許開。當然現在大門有時還是開的。例如,國家政要來了,新任主持就任,重大的佛事活動時可打開。
法雨寺——法雨寺因康熙賜「天花法雨」匾額而得名,廟宇均是依山而起,前後六重殿堂,逐級升高。最下面一層,有一個九龍殿,是清乾隆三十八年拆自南京明故宮到此重建的一座殿宇,是江南為數不多的古建築藝術精品。
慧濟寺——是普陀山最高的寺院。爬一千多級台階,才到山頂。只見一片鬱郁蔥蔥的古林木。順一路牌指引,進入一條嵌蓮花石板的甬道,兩道黃牆夾路曲繞,行不多時,猛有金光閃耀,一座琉璃瓦頂的大寺院出現在眼前。這才是慧濟寺。在路的中段,有方形巨岩矗立,「海天佛國」四個大字出自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手筆,貼切地概括了普陀風光。
紫竹院——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雖然規模最小,卻是普陀山最早的寺院。古庵已廢,今庵1980年新建,為紀念慧鍔當年留觀音像於山。下面有景點「觀音跳」,像人的腳印,據說是觀音從對面珞迦山跳過島來的時候留下的。
二龜聽法石——一龜蹲踞崖頂,似有等候之意;一龜緣石直上,昂首延頸。這「二龜聽法石」前面就是「觀音說法台」,相傳在很久以前,普陀山上還沒有寺院,觀音只好每天夜裡坐在說法台上念經。在星光燦爛、月色朦朧的夜晚,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以及海里的水族都如痴如迷地傾聽觀音菩薩的說法講經。東海龍王大惑不解,便派二龜前來探聽究竟。二龜只因聽得入迷忘了歸期,於是化身為石,便有了這千年姿態不改的景觀長留於此。也有另一種說法,說兩龜原為一雌一雄,因塵緣未盡,在聽法時眉來眼去、顧盼傳情,所以被菩薩罰為石頭,如有修行不誠者,這二龜就是「榜樣」。傳說是為了維護說法的庄嚴肅穆。其實菩薩未必會如此嚴厲,強求動物聽自己說法。《西遊記》里,豬八戒不知道觀音等幾位菩薩化裝為姑娘,趕著「姐姐姐姐」的一通亂叫,觀音試出他的凡心,笑一笑批評幾聲就過去了,並沒有罰他當石頭。
磐陀石——在開闊的山頂平台上,疑天外飛來,似神手擱置。
心字石——這「心」字可謂是「心懷博大」。中心的一點可容八、九人同坐,整個「心」字可容近百人打坐。這里有「佛試蛇心」的傳說故事,當年善財童子救了蟒蛇精,但蟒蛇精不思報恩,執意要將善財童子吞食,觀音菩薩趕來相救,與蟒蛇鬥法,把降服的蟒蛇壓於石山下,500年過去了,觀音菩薩想試試蛇,故意將小青蛙放在蛇跟前,以試蛇心。這蟒蛇精看來棄惡從善了,面對小青蛙,一點也沒有吃掉的意思。佛家修煉,主要是修心。對於普通人,可以捫心自問,掂量自己的心是善是惡。
梵音洞——兩邊懸崖構成一門,形若天門,當中夾一山寺,地勢險要,建築奇崛,梵音洞景色常常做為普陀山的名片,出鏡率很高。驚濤之聲迴旋於洞內,此處聽濤,其聲似黃鍾大呂,仙鼓大樂。
鵝耳櫪樹——生長於慧濟寺後門西側,屬於罕見之珍木,被稱作「普陀三寶」之一。.樹枝姘出雙分,作對稱的90度轉向。於1932年植物考察時發現,後經鑒定,認為這是一株新樹種。定名普陀鵝耳櫪樹,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這種樹木雌雄同株異花,每年五月開花,十月中旬果子成熟,據說此樹先由緬甸僧人來普陀朝山時引進,因其繁殖率及低,在其原產地早已絕跡,屬世所稀有。因此它也就成了普陀的象徵,成了佛界的菩提。
南海觀音——是上世紀末新建成的一座露天觀音銅像,立像高度33米,重七十餘噸。採用飄海觀音形像,端莊慈祥。仿金銅精密鑄造,總投資叄仟伍佰萬元。遠遠望去,觀音金光閃閃。舉目南望,海上洛伽山似一大佛安詳地仰卧海面,與南海觀音像的一站一卧遙相呼應。
千步沙——長約1750米,是普陀山上最大的沙灘。沙面寬闊平緩,沙質柔軟細凈,北端有一巨石植根沙間,水落則石出,上書「聽潮」二字,向上有石階通往望海亭。千步沙南為百步沙,已辟為海濱浴場,南則有巨石,任海濤沖擊屹然不動,叫「師石」,石的精神可以效仿為師。
國家海島生態公園——朱家尖
朱家尖有海上雁盪之稱,因島東部有座高山,山峰挺拔雄偉,大山北山腰居有朱姓人家,故當地居民稱此為「朱家尖」。朱家尖旅遊區是觀光和休閑的理想場所,喜愛海上運動的,可以在此沖浪、游泳、打沙灘排球,也可以體驗漁家生活,觀覽大型沙雕藝術。
樟州灣景區——包括烏石塘、樟州漁村等景點。烏石塘昔日是漁民曬網的地方,海塘是烏黑發亮的鵝卵石壘積而成,氣勢龐大蔚為壯觀。卵石光潔可愛,小如珠磯,大似鵝卵。傳說是烏龍的鱗甲。東海龍王的三太子,一身烏黑,有一次遇到危險被漁民所救,為報答漁民,小烏龍就橫卧在沿岸,年長月久,片片龍鱗也就化作了烏石子。其實,這烏石塘全是自然形成,不是人工和神話壘建。海水常年累月地撲擊崖岩,崖岩破裂成石塊,被潮汐反復翻淘洗打磨,海浪又把這些卵石推向海岸,經過千萬年的累積,就形成烏黑發亮的石塘。月光下,遊人可躺在清涼光潔的礫石上望明月,聽潮音。不過漁民沒有這些浪漫,他們是從潮音中辨認風力的大小或天氣的變化。
情人島景區——情人島是個「人」字形半島,由122米的懸索橋到達。遊人行走在懸索橋上,橋下海潮翻滾,很是驚心動魄。如果是嬌氣的女孩子,非男友攙扶不能過去,在橋上往來兩趟,可加快感情進展速度。沒辦法,都是情人島惹的禍。
里沙生態園——沙灘三面高山屏立,自成一境,與外界天然隔絕。岸上有黃連木林群,林間還有好玩的吊床,弄些燒烤來吃也是一件樂事。里沙海邊,有一群美麗的礁石,人稱「海上盆景」鴛鴦礁。
舟山國際沙雕節——已經開辦了幾屆,都在夏秋時候,8-10月間,不過每年的日子都不相同。此處沙雕不同於普通遊客隨意堆一個沙堡,隨即就被海浪卷得片甲不留。沙雕節的作品形態巨大,細節清楚,比如金字塔,人面獅身像、故宮等等。保存之間長達兩三個月。
碧海金沙——桃花島
碼頭上金庸先生親筆題寫的三個大字「桃花島」。這里既有彈指峰、大佛岩、清音洞、桃花山莊、煉丹洞、八卦桃花陣、神鵰石、試箭亭、綠竹林等武俠蹤跡,依稀再現射鵰風光,更有一處依山傍水的「桃花寨」,其中的東邪府、蓉兒苑、靖哥院、過兒院等一座座木屋錯落有致,身處其間,聽著海濤,聞著山風,不免讓人想起了東邪西毒、黃蓉郭靖、江南七怪等的種種事跡。《神鵰英雄傳》的電視劇在這里拍攝,一應擺設維持原樣,還可以翻翻令武林人爭破腦袋的《九陰真經》,不過全是白紙,無字,是做陳設的,遊客當然不會當真。
據金庸先生介紹:「《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9年,那時我並沒有到過桃花島。我是從地理書上看到東海有那麼一個島的,因為我是浙江人,寫《射鵰英雄傳》是需要一個海上的島,有一點浪漫情調的,不能離大陸太近,也不能太遠,桃花島的位置就很適當,面積也不小。南宋時期,那裡罕有人跡,十分適合給書中黃葯師、黃蓉、周伯通他們設立一個活動的天地。如果人們要考證《射鵰英雄傳》中東海桃花島的原型是不是舟山群島中的這座桃花島的話,我說是的。」
桃花島上擁有碧海金沙、奇峰靈石、陡崖峭壁、林木蔥郁、鳥語花香、景緻宜人。桃花島一路有叮咚山泉和鶯鶯鳥語相伴,山泉可解渴除汗,所以只要帶一個空瓶就可以了。海水清澈呈藍綠色。此處遊人不是太多,漁家用水都是取自山泉,冰潔清澈。天黑後可乘著月光再上沙灘,聽海的聲音。
桃花寨——清溪曲橋,環境幽靜。杏黃旗、紅燈籠、好漢曲,讓你彷彿置身於武俠文化世界;葯師精舍、靖哥居、蓉兒茶莊,讓你領情領略金庸小說「情」、「緣」、「義」的真諦。
彈指峰——狀如拇指從掌中彈出,如寶劍倒插在海邊,彈指峰也是金庸名著《射》書中描述的黃葯師練成絕技之地。
塔灣金沙景區:遠遠望去,千米長金黃色的沙灘在兩邊山巒圍抱之中,幾乎空無一人。東海神珠——在塔灣景區內龍珠灘海邊,經過海浪長時期沖擊,磨練成一顆直徑80厘米的石球。龍珠吞吐翻滾,發出隆隆回聲,編織出一幅美妙神奇的「金龍吐珠」圖。
桃花島在小說中雖然風景獨秀,奼紫嫣紅,但卻是黃老邪的老巢,桃花陣暗藏殺機,墓穴暗道深不可測(裡面還有一具冰凍的屍體等待復活),出入的僕人,都被黃老邪割了舌頭,不得多言多語。叫人感覺踏進了一個春光燦爛的殺人陷阱。現實中的桃花島不是這樣,那裡民風淳樸,漁民對遊人熱情關切,夜晚在海邊小木屋坐坐,沏一杯香茶,聽聽大海的濤聲,看看海上生明月,清輝照佳景,海面波光鱗鱗,感覺真正脫離了勾心鬥角的現實,暫時達到了物我兩忘。
沈家門是世界三大漁港之一(另外兩個是秘魯的卡亞俄港和挪威的卑爾根港),也是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政府所在地,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普陀山隔海相望。這里的漁業生產已經有4000年歷史。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目魚、石斑魚、鯖鯰魚、對蝦、梭子蟹等名貴經濟魚類。
每年6月16日至9月16日是東海的休漁期,也是海上夏季旅遊的最佳時期。休漁期可見檣桅林立,船旗招展,萬船待發,海風中彌漫一股濃濃的魚腥味,到了晚上,碼頭上燈光閃爍,人頭攢動,著名的沈家門夜市就在這里。不過在休漁期內,有的海鮮是冷凍的,吃海鮮最好的季節在十月份。
交通:
從杭州去普陀山:
1、 乘火車到寧波,再乘船到普陀山。火車到寧波是到南站,在南站坐一路汽車到北站,北站有輪船碼頭。
2、 坐車到舟山,再坐渡船到普陀山。在杭州東站有直達舟山的快客,4個半鍾頭可以到舟山的沈家門,轉車到半升洞碼頭。
⑹ 怎樣讓紅色「景點」變成「經典」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逗三個代表地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三、原則;1、體現特色;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2、休閑體驗;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3、就地取材;開發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鄉,距城關28公里,坐落於閩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與逗世界礬都地浙江蒼南礬山鎮接壤,東北與蒼南馬站鎮為鄰。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於此而得名,系閩浙邊界千年歷史文化名村,素有逗進士村、秀才村地、逗邊界延安地、邊界逗紅色堡壘地、逗南國牡丹之鄉地等美譽,是逗福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逗中國小記者福鼎實踐基地地。
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景區距縣城車程28公里,交通較為便利,旅遊資源相對豐富,是福鼎市鄉村旅遊發展的優先開發項目,是福鼎市環太姥山旅遊帶的重要節點。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逗三個代表地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方針,貫徹休閑度假與觀光相結合的規劃理念,通過對景點的整理修繕和重新設計以及旅遊活動項目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讓遊人多方位、多層面地接觸周佳山,體驗牡丹文化、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獲得愉悅身心的旅遊體驗,把周山鄉村游打造成為閩浙交界地區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同時,充分考慮投資方企業經營的機會和風險,以費用——效益理念為基點,讓投資方的投入產出比達到最佳,幫助政府達到招商引資的目標,促進周山鄉村游迅速啟動,快速發展。
三、原則
1、體現特色
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出逗鄉村旅遊地的個性特色。在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以概括性、藝術性的手法,加工提煉牡丹特色文化,再賦予時代的新內容,創造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文化鄉村窗口的形象。
2、休閑體驗
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設施配置中,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導功能,融入鄉村旅遊活動的開展和旅遊項目的體驗。
3、就地取材
開發中充分利用當地建材,不求華麗,不求排場,但求質朴、韻味、自然。廣場、園路、坡坎的鋪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則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開發,滾動發展。
4、美化環境
堅持綠化先行,加強自然生態、水土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原則,盡量依山就勢進行景觀設計。同時,重點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環境整理,把旅遊區建成一個旅遊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旅遊村。
四、范圍與期限
1、范圍
工作范圍集中於近期開發目標中的逗周佳山古村落旅遊核心區和西坑古村落生態休閑區地,具體為周山行政村管轄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轄范圍,面積約31.04公頃。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遠期2019-2020年。
五、依據
《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旅遊規劃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指導文件和法律法規。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福鼎市旅遊發展規劃》、《福鼎市城市總體規劃》、《周山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等和其它有關規劃等。
六、目標
規劃區以逗歷史文化、牡丹文化、紅色文化地為靈魂,實施旅遊扶貧戰略,調整鄉村產業結構,完善逗吃、住、行、游、購、娛地功能,延長遊客的逗留時間,提升整體經濟效益,把周山鄉村旅遊區建設成環太姥山旅遊帶上的一顆新星、在閩浙邊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逗紅、綠、古地相融合的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和國家3A級旅遊區。近期2015年遊客量達到8萬人次,遠期2020年遊客量達到20萬人次。
基礎概況
一、文物古跡
周山千年的歲月積淀,呈現出周族的榮光和生生不息的文脈。眾多的歷史文物古跡,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乾隆皇帝、宰相蔡新、刑部尚書孫希旦、四庫全書編撰者陳科捷、翰林院侍讀學士阿肅、大理寺卿藍應元題匾、溫州知府張慎和、福寧府郡守李拔等重要題匾。乾隆皇帝御賜逗牡丹地、精巧的逗木雕、石雕、磚雕地、明清逗書法、詩詞、繪畫地 、清代石獅欄桿、明清古墓等。
傳統建築有周氏宗祠、明清古戲台、古戲台、土地宮、明清古民居、古代水渠等。
二、生態環境
周山的祖先注重風水,也注重樹木的種植和保護,在周氏家譜逗族訓規則地中規定:逗??周圍樹木,原以培護闔族風水,如敢盜砍強伐者,雖一枝之微,必從重懲治地。所以,使得現在的周山綠樹成蔭,古樹名木眾多。周山的古樹主要有:千年古樟樹、西坑古樹群、後門山楓樹林等。
四、革命傳統
周山是閩浙邊界紅土地,鼎平革命的發祥地。20世紀三十年代,閩東革命迅速發展。1933起,在本村周建生、周欽明、周廣達、周招黨等進步青年的推動下,周山也融進了革命浪潮中。為進一步開展閩浙邊革命斗爭,閩東特委於1935年6月在周山成立中共鼎平縣委(轄今福鼎、平陽、蒼南一帶),周建生擔任委員。同年,上東區蘇維埃政府也在周山成立,組織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1936年初,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粟裕、劉英的領導下挺進鼎平地區,革命力量不斷壯大。懾於形勢的發展,國民黨八十師曾在周山建起炮台長期駐扎清剿,共有87戶人家113間民房先後被燒毀,周山根據地人民慘遭嚴重摧殘。戰火紛飛,周山革命先輩,繼續奮戰在閩浙邊區,為中國革命作出偉大貢獻。
⑺ 如何提高紅色旅遊景點的經濟效益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三、原則;1、體現特色;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2、休閑體驗;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3、就地取材;開發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鄉,距城關28公里,坐落於閩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與「世界礬都」浙江蒼南礬山鎮接壤,東北與蒼南馬站鎮為鄰。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於此而得名,系閩浙邊界千年歷史文化名村,素有「進士村、秀才村」、「邊界延安」、邊界「紅色堡壘」、「南國牡丹之鄉」等美譽,是「福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小記者福鼎實踐基地」。
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景區距縣城車程28公里,交通較為便利,旅遊資源相對豐富,是福鼎市鄉村旅遊發展的優先開發項目,是福鼎市環太姥山旅遊帶的重要節點。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方針,貫徹休閑度假與觀光相結合的規劃理念,通過對景點的整理修繕和重新設計以及旅遊活動項目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讓遊人多方位、多層面地接觸周佳山,體驗牡丹文化、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獲得愉悅身心的旅遊體驗,把周山鄉村游打造成為閩浙交界地區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同時,充分考慮投資方企業經營的機會和風險,以費用——效益理念為基點,讓投資方的投入產出比達到最佳,幫助政府達到招商引資的目標,促進周山鄉村游迅速啟動,快速發展。
三、原則
1、體現特色
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出「鄉村旅遊」的個性特色。在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以概括性、藝術性的手法,加工提煉牡丹特色文化,再賦予時代的新內容,創造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文化鄉村窗口的形象。
2、休閑體驗
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設施配置中,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導功能,融入鄉村旅遊活動的開展和旅遊項目的體驗。
3、就地取材
開發中充分利用當地建材,不求華麗,不求排場,但求質朴、韻味、自然。廣場、園路、坡坎的鋪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則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開發,滾動發展。
4、美化環境
堅持綠化先行,加強自然生態、水土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原則,盡量依山就勢進行景觀設計。同時,重點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環境整理,把旅遊區建成一個旅遊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旅遊村。
四、范圍與期限
1、范圍
工作范圍集中於近期開發目標中的「周佳山古村落旅遊核心區和西坑古村落生態休閑區」,具體為周山行政村管轄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轄范圍,面積約31.04公頃。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遠期2019-2020年。
五、依據
《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旅遊規劃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指導文件和法律法規。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福鼎市旅遊發展規劃》、《福鼎市城市總體規劃》、《周山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等和其它有關規劃等。
六、目標
規劃區以「歷史文化、牡丹文化、紅色文化」為靈魂,實施旅遊扶貧戰略,調整鄉村產業結構,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功能,延長遊客的逗留時間,提升整體經濟效益,把周山鄉村旅遊區建設成環太姥山旅遊帶上的一顆新星、在閩浙邊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紅、綠、古」相融合的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和國家3A級旅遊區。近期2015年遊客量達到8萬人次,遠期2020年遊客量達到20萬人次。
基礎概況
一、文物古跡
周山千年的歲月積淀,呈現出周族的榮光和生生不息的文脈。眾多的歷史文物古跡,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乾隆皇帝、宰相蔡新、刑部尚書孫希旦、四庫全書編撰者陳科捷、翰林院侍讀學士阿肅、大理寺卿藍應元題匾、溫州知府張慎和、福寧府郡守李拔等重要題匾。乾隆皇帝御賜「牡丹」、精巧的「木雕、石雕、磚雕」、明清「書法、詩詞、繪畫」 、清代石獅欄桿、明清古墓等。
傳統建築有周氏宗祠、明清古戲台、古戲台、土地宮、明清古民居、古代水渠等。
二、生態環境
周山的祖先注重風水,也注重樹木的種植和保護,在周氏家譜「族訓規則」中規定:「??周圍樹木,原以培護闔族風水,如敢盜砍強伐者,雖一枝之微,必從重懲治」。所以,使得現在的周山綠樹成蔭,古樹名木眾多。周山的古樹主要有:千年古樟樹、西坑古樹群、後門山楓樹林等。
四、革命傳統
周山是閩浙邊界紅土地,鼎平革命的發祥地。20世紀三十年代,閩東革命迅速發展。1933起,在本村周建生、周欽明、周廣達、周招黨等進步青年的推動下,周山也融進了革命浪潮中。為進一步開展閩浙邊革命斗爭,閩東特委於1935年6月在周山成立中共鼎平縣委(轄今福鼎、平陽、蒼南一帶),周建生擔任委員。同年,上東區蘇維埃政府也在周山成立,組織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1936年初,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粟裕、劉英的領導下挺進鼎平地區,革命力量不斷壯大。懾於形勢的發展,國民黨八十師曾在周山建起炮台長期駐扎清剿,共有87戶人家113間民房先後被燒毀,周山根據地人民慘遭嚴重摧殘。戰火紛飛,周山革命先輩,繼續奮戰在閩浙邊區,為中國革命作出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