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拉薩旅遊攻略
⑴ 求拉薩旅遊攻略
拉薩首推布宮,其次是大小昭寺,八廓街,再次是哲蚌寺,色拉寺,羅布林卡等等。
時間可以這么安排,1-3天都可以安排:
一般玩一下布宮,大昭寺,八角街,花費一天時間就足夠了,
如果對寺廟比較趕興趣,可以再多停留一天,去去色拉寺,哲蚌寺。
如果時間還算比較長,可以再加一天。去去西藏博物館,羅布林卡,還有各種西藏的小巷子。
拉薩,海拔高,有時「日光城」,要注意攜帶防曬霜,保護好你們的皮膚,另外還有墨鏡,遮陽帽這些最好都帶上,不然一天下來,你的皮膚恐怕受不了,眼睛也難受。
⑵ 去拉薩玩有什麼旅遊攻略值得推薦
一定要去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的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
⑶ 拉薩旅遊攻略
1)旅遊攻略的話買本實體書吧,但一般來說專門針對拉薩的沒有,都是以整專個西藏為主屬題的
2)一般來說只玩拉薩的話那三大寺當然不能錯過,哲蚌,色拉,甘丹。大昭寺,布達拉宮也是該去的。雖然藏語系佛教的宗派也不少,但如果對宗教沒興趣,就沒必要去太多的寺廟。另外如果你是在淡季去的話,那麼納木措基本上不用考慮了,一來很容易因大雪而封山,二來景色會以冰封的湖為主,跟旺季時看那浩瀚的納木措不一樣
3)哪預訂都一樣的價,都是上網訂的,我個人是選擇陽光旅行網和攜程的
4)住宿要經濟一點可以考慮在淡季的時候,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左右,入住青年旅館,床位15~25元/人,標間80元左右
5)另外也可以住客棧,客棧要上旅遊論壇找,你一揚聲就會有人主動聯系你了
⑷ 拉薩旅遊攻略
西藏的旅遊線路較多,主要是以你入藏的線路來規劃,比如滇藏線、川藏線、青藏線,不過重點無外乎是先到或後到拉薩,費用其實不必花銷很大,只要你們不是非常講究食宿質量和標准!普通話去全藏都沒問題,四川話也沒問題,主要是抗高原、防曬和飲食!受環境影響和物資原因,可能對於南方臨海的你們這是比較難克服的,其他我認為都是可以忽略的,除非你們是很講究舒適度。費用的大頭是交通和住宿以及購物,交通請參考「去哪兒」「天下通」。住宿可參考「攜程」。購物我建議僅僅限於小件便宜的紀念品「如轉經筒、小銀飾、手鏈串珠等」不要相信所謂的紅珊瑚、綠松石、蜜蠟和天眼石,不是沒有真品,是真品一般人根本買不起!再說一下線路,你們最好購買專們的背包客、自駕游、自助游的手冊,書店很多,有一個「走遍中國」系列的西藏篇很不錯,多在網上搜搜、盪盪買些手冊游記來制定適合自己的行程路線。最後說一下景點,布達拉(需提前一天預約)、西藏博物館(不收費)、羅布林卡、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八廓街、達娃卓瑪(又叫卓瑪酒吧「倉央嘉措的情人名」,二樓憑欄望,夕陽下八廓街景盡收眼底)。。。這些都該去下;另外林芝、八一、日喀則、納木錯。。。時間充裕的話也都是應該去以下的!
⑸ 求去拉薩旅遊攻略
⑹ 西藏自助游攻略
西藏自助游攻略:准備厚衣服、預防高原反應、帶防曬霜、規劃好路線。
1、西藏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為-2.4°C-12.1°C,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月平均氣溫6月或7月最高,1月最低,大部分地區氣溫日較差在15°C以上,氣溫日較差冬季大、夏季小。建議帶點後衣服。
2、西藏取錢其實還是很方便的,但建議最好使用郵政儲蓄,最方便的一家銀行,其他比如建行、農行、中國銀行也有,只是有的小地方可能沒有他們的網點,有的縣城上這些銀行又常常關門,但一般有提款機,其他比如光大、交通這些西藏都沒有的。
(6)到拉薩旅遊攻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西藏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平均空氣密度為海平面空氣密度的60%-70%,高原空氣含氧量比海平面少35%--40%。太陽輻射強烈,日照時間長。到西藏一定要注意言行,要注意民族團結,要尊敬佛像,不能用手摸,另外藏族人的頭也是不能摸的,這是禁忌。
2、到西藏可以入宿家庭旅館之類的,有藏式風味,又不貴,很舒服。人身安全方面不需要擔心,西藏很安全,街上很多武警巡邏,完全不需要擔心。
⑺ 西藏旅遊攻略
西藏旅遊攻略如下:你參考下
1、旅遊季節
西藏大部分地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冬季和初春氣候干寒,風沙大,空氣含氧量較夏季明顯降低,且許多地區和路段為冰雪覆蓋。因此,去西藏旅遊的時節以4-10月份較為理想。7-8月份是西藏的雨季,部分路段會出現泥石流、塌方、泥沼等情況,導致車輛無法通過。其中以沿川藏公路入藏、由拉薩至藏東林芝地區、由拉薩沿南北線去阿里等路線較為嚴重。自駕車或徒步探險者應盡量避開雨季,選擇5、6、9、10月份為宜,如果騎自行車,8月份就可以走青海了,月底剛好到西藏。
2、進藏手續
在西藏如果去邊境縣,就是與外國接壤的縣,都要辦理邊境通行證,如去樟木、阿里、珠峰、墨脫、米林等地。原則上這些證件要在遊客的戶口所在地辦理,但到了拉薩由居住旅館所在地派出所也能辦理,要3-4天,有時還需要照片,所以要隨身攜帶一寸免冠照片4張,如果旅遊時間緊張,到了拉薩後,可以到西藏各旅行社、飯店去辦理邊境證,那裡可為旅遊者提供多種服務,還可到雪域賓館對面的「來藏旅遊散客接待處」辦理,半天即可,但你要隨他們的車去旅遊。
3、進藏裝備
A. 背包一個,帶齊洗漱用品和遮陽帽、防曬霜、墨鏡等,高原日照強烈,在戶外時要注意戴上墨鏡和遮陽帽,要做好保護措施。
B. 西藏早、晚氣溫偏低。一般說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所以衣著應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內地來的人也須准備羊毛衫、保暖內衣等;冬季氣溫比較低,更須注意防寒抗凍。但對於結實的人也無所謂,我10月份在拉薩,晚上還常穿一條短褲。不要把西藏想像得太神秘。
C. 西藏全自治區都沒有工商銀行,在這里工商銀行的存摺和牡丹卡將毫無意義。出遊時最好帶上中國農業銀行的存摺,農業銀行在全國各地都有儲蓄所,越是偏遠的地方農業銀行越吃香。郵政儲蓄在這里也是全國通存通取的。
D. 准備些小禮品,比如糖果、自動鉛筆等,到了少數民族家裡給小孩一些,你會更受歡迎的。
E. 准備些一角兩角的零錢,西藏討錢的小孩很多。
F. 如果雨季到西藏,要帶上防雨衣褲,一般戶外設備專賣店都有出售,拉薩也有賣的,但價格比北京等城市貴得多,路上我遇到的兩個背包女孩到了拉薩後,就是讓家裡人把防雨衣褲給寄了過來。
G. 要帶些葯品,主要是消肺炎的葯和感冒葯,紅景天是專治高原缺氧的葯,也可以帶兩瓶。治缺氧的葯最好最實用的是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種,既能注射也能口服,我騎車走青藏線,翻越唐古拉山時就喝的葡萄糖,很見效的。可以帶一個氧氣袋,雖然那東西不經吸,沒吸10分鍾就完了,但能給人一種精神上安全感(但請注意一旦吸上了就有了依賴性)。
到西藏旅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轉經朝佛參觀的走向
寺廟是西藏最主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在許多寺廟里,應按順時針方向行走。
相反,在一些苯教——西藏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 寺廟,轉經的方向正好相反,應該逆時針行走。
遊客在准備前往寺廟參觀之前,飲食應該有所選擇,最好不要食用大蒜。「即使寺廟失火,也不要讓吃了大蒜的人進入寺廟」,這句話雖然是諺語,但它表達了一種宗教習俗。
遊客在進入佛殿前,最好脫帽進入。在佛殿內不可大聲喧嘩和隨意觸摸佛像、亂扔垃圾,在沒被允許的情況下,不能在佛殿內進行錄像、照相等。
西藏眾多寺廟內養有狗。因為朝佛的群眾經常餵食這些狗,所以寺廟內的狗經常會跟著陌生人走,遇到這種情況,即使沒有可餵食的食物,也不要大聲驅趕或者拿東西打這些狗。藏族老百姓有句諺語:不要打寺廟里的狗,這樣會傷喇嘛的心。
同時,西藏作為一個宗教信仰比較廣泛的地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細節跟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很多藏族老者在轉經時,身後會跟著一些掛著紅綢子的羊,這種羊被稱為「放生羊」,不可對它們進行騷擾。
尊重藏民族風俗習慣
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的自治區。藏民族有自己的獨特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應受到人們的尊重。
藏族人伸舌頭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行為,雙手合十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獻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種禮節,當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獻哈達時,客人應躬腰接受;走進普通藏族人的家,一般不要用腳踩門檻;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後面加「啦」,以示對對方敬重。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接受禮物時,要用雙手來接。
藏民族是喜歡吃肉的民族,但是,藏族人不吃馬肉、驢肉和狗肉,有些人連魚也不吃。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確定你所學會的某句藏話的意思之前,最好不要輕易使用。
科學對待「高原病」 適當准備常用葯物
不少進藏遊客在嚮往神秘的西藏之旅的同時,非常擔心「高原病」。對於這樣的擔心,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岑維浚教授建議:進藏遊客一定要科學認識和對待「高原病」。
岑維浚介紹,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由於高原低氧環境引起的人體低氧性疾病,統稱為高原病。專家指出,感冒、發高燒、過度疲勞等都是高原病的誘發因素。
依據人體進入高原時間的長短,高原病的臨床可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高原病通常指人進入高原或由高原進入更高海拔地區的當時或數天內發生的因高原低氧環境引起的疾病。病人多有頭痛、頭暈、心悸、氣急、乏力或惡心嘔吐等低氧性症狀。按其臨床表現特點又可分為3種類型:急性高原反應、急性肺水腫和急性高原腦病,後兩者可合並存在。
遊客如何應對高原病呢?岑維浚建議,遊客在進藏前幾天,必須要休息好,不要做劇烈運動。到高原後,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進藏當天一定要在下榻的賓館休息,盡量避免會客、宴請和參觀等戶外活動。
同時,遊客在進藏前3天可以服用「心痛定」、「諾迪康膠囊」或「紅景天膠囊」等。他說,這幾種葯物經過數次成都到拉薩的航空實驗證實,對預防高原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他還建議,患有重感冒、發高燒、急慢性肺部疾病、嚴重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和晚期孕婦以及3歲以下兒童最好不要到高海拔地區旅遊。
遊客進藏後感到身體不適怎麼辦?專家認為,首先要休息、吸氧;其次,如果3至4個小時內病人的病情還沒有好轉,必須立即到就近大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要「硬扛」,這樣會加重病情。
另外,專家建議遊客在進藏之前根據個人自身情況准備一些常用葯品,如防高原反應葯物、防暈車葯物、防皮膚皸裂的潤膚膏等,以及常備的清涼油、紅葯水、體溫計、酒精棉、創可貼、諾氟沙星等。還要預備一些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適當服用,以及時補充營養,防止維生素缺乏症。高原地區一旦發生感冒很容易引發肺氣腫,所以葯包中還應包括一些感冒葯,一旦出現鼻塞、咳嗽、發燒等症狀,要立刻服葯治療。
選擇適當裝備
進藏的遊客要准備什麼裝備呢?西藏旅遊局專業人士建議,遊客在選擇進藏旅遊裝備時,一定要考慮旅遊線路、旅遊目的地的氣候及環境等,千萬不要盲目選購旅遊裝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耗。
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這里氣壓低,氧氣不足平原地區的50%,晝夜溫差大,多風乾燥,日光輻射和紫外線強。因此,到西藏旅遊與到其他地方旅遊不同,需要准備的東西比較多。
值得進藏遊客注意的是,到西藏旅遊要帶足現金,因為遊客除了在拉薩市可以通過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的存摺或儲蓄卡取款之外,其他大部分縣、鄉一般不能使用信用卡。
喜歡攝像、攝影的遊客可以准備好自己的照相機和望遠鏡等用品,但遊客一定要注意對這些設備的保暖和防濕,不然,會在關鍵時刻出現「死機」現象。
個人除攜帶必需的生活用品外,應注意帶好防雨、防紫外線、防蚊用品,並准備厚外套一件。西藏夏季日夜溫差大,中午溫度高,要防中暑,而早晚溫度低,要注意保暖。一般在不同的海拔高度要穿保暖性能不同的服裝,在不同的溫度區間也要及時加減衣被,基本原則為「宜暖不宜涼」。冬季旅遊時,則要准備防寒服、防寒帽、耳套、皮棉鞋、皮護腿、皮手套、圍巾等,防紫外線、防凍傷的護膚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