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旅遊全攻略
㈠ 鼓浪嶼攻略
我是3月3日去的,貼我們行程給你參考。:)
先到鼓浪嶼好了,第一天走走逛逛看看老洋房感受一下風土人情,嘗嘗小吃。
第二天主要看鼓浪嶼上的景點,可以在淘寶上買聯票,66元。
兩天後可以回廈門市區,晚上在輪渡附近的吃小吃,推薦141海鮮排擋的海鮮。第三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好了,然後去佳麗海鮮酒樓吃個自助午茶,39+3性價比很高,然後可以去日月谷溫泉,很舒服的,放鬆一下前幾天的疲憊。
第四天呢,上午去南普陀,香火很旺,喜歡的話可以爬爬後面的山,看看廈門全景。接著呢去廈大,至於怎麼進呢方法很多,網上搜一下好了。廈大白城校門出來就是美麗的白城沙灘,可以租個自行車一路騎一路玩,拍拍照,很浪漫的。
如果是5天呢,推薦你們去土樓或者集美。
鼓浪嶼的住宿都很不錯,又便宜又好。我們是事先預定的1930咖啡旅館,普通標房190一晚,雖然在美食街龍頭路上,但是鬧中取靜,早上是小鳥把我們叫醒的,感覺很棒!
樹樹的建議:
1、 如果想省錢,一定記得提前安排行程,提前刷機票。(我們去的機票就是春秋99元特價,市區住宿是用漢庭的金卡訂的,享打折等多種優惠。)
2、 箱子一定要夠結實,這是無論任何旅行都必須的。
3、 廈門公車基本都是1元,事先准備一些會比較方便,最好是紙幣,因為硬幣重……
4、 鼓浪嶼上的路很難找,我自認為方向感不錯,也有點暈。在鼓浪嶼切忌千萬不要按照路牌和路名找地方,最有用的是看手繪地圖,最最有用的是不厭其煩地問人,當地百姓都會很熱情地幫你指路。
5、 去鼓浪嶼擺渡免費,回程8元,22:00之後免費。
6、 鼓浪嶼的旅館建議要事先預定,並且問清楚有沒有浴巾等洗漱用品。
7、 在鼓浪嶼前進,完全要靠雙腳。建議穿得休閑舒適一些,一雙好的鞋子是必要的。
8、 廈門美食實在很多,如果兩個人去,每次都點一份就夠了,這樣可以多嘗試一些東西。不然胃肯定不夠用,隨便吃吃就飽了。
9、 廈門市區的住宿建議選擇在輪渡,廈大,中山公園,火車站等熱鬧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公交線路比較多,出行很方便。
10、要進廈大有多種方法可選,使用網路提前做功課,或者找廈大的同學,再或者出錢找當地的黃牛帶路溜進去。
11、在白城沙灘租自行車可以有一人兩人三人多種選擇,價格差不多是8--15元1小時,可以講價,可以用各種證件代替押金,上坡的時候比較累,兩個人一定要齊心協力,不過下坡就很爽了,OH YEAH!
祝你們玩得愉快哦!!:)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㈡ 開車去廈門鼓浪嶼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旅遊攻略是什麼
6月份復的廈門已經很熱了,短袖是必須制的,還有注意防曬。
去鼓浪嶼坐船8塊錢(來回通票,注意別仍了),鼓浪嶼上面有很多景點,可以自由選擇,一般外的來遊玩的遊客,日光岩是一定要去的。鼓浪嶼上,主要是感受那裡的氛圍,靜謐安詳。可以選擇下午時間過去,游些景點,晚上逛逛大街小巷,然後找個家庭旅館住下,也不貴。要買特產的話,不建議在鼓浪嶼上買。
來廈門一定要去環島路海邊,比鼓浪嶼海邊要風景好。白城木棧道可以去走走,然後租輛自行車騎一下,感受海風襲面,當然還有一些海上項目可以玩的。
廈大,號稱中國最美的校園,可以去走走,但是,有限遊客量,周一至周五的話,要趁早,晚了名額滿就進不去了,記得帶身份證,要刷證進去。
南普陀,門票很便宜(我去年去2元,不知道漲價沒),著名古剎,跟廈大緊挨著,可以將行程排在一起。
中山路也推薦去,很多小吃特產,還有台灣美食街也在那。買特產的話,可以買些餡餅或海產品之類的。
如果時間有剩餘的話,可以去觀音山、五緣灣之類的,景色也不錯。
至於費用,這個不好估算啊,錢多有錢多的花法,少有少的花法。
㈢ 廈門鼓浪嶼有哪些景點 鼓浪嶼攻略
日光岩
日光岩日光岩又名晃岩,為鼓浪嶼最高點,頂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疊成洞壑。樹木蔥郁,亭台掩映。拾級而登,先至蓮花庵,「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殿堂,庵旁巨石鐫刻「鼓浪洞天」、「鷺江第一」;庵後有「鷺江龍窟」、「古避暑洞」諸勝,中間即鄭成功龍頭山寨和水操台遺址,有蔡廷鍇、蔡元培贊鄭題詠。登臨絕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底。
菽庄花園
菽庄花園在日光岩南麓海濱。台灣富商林爾嘉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攜眷內渡,寓居鼓浪嶼,1913年始建此園,以寄託對台北板橋故園的懷念,並以其號「叔臧」諧音為園名。園主銅像,現屹立園中。全園借山藏海,巧為布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令人流連忘返。有壬秋閣、四十四橋、疊石、假山、談瀛軒、頑石山房諸景,為廈門名園之最。左側港仔後海濱浴場,沙清水凈,可容數千人游泳。附近有延平公園,為紀念鄭成功而建,其中有指凈泉,俗稱「國姓井」,相傳是鄭氏屯軍時開設的水井。
皓月園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佔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
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餘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
園內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這個巨像於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古避暑洞
古避暑洞是個很有特色的山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岩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面「古避暑洞」四個字是清末台灣文人施士潔題寫的。石洞明亮乾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岩石當作涼台,名叫「傘亭」可供遊客遮陽避雨。旁邊的岩石頂,有一個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盛著水,一旁還有仙人的腳印。其實,「仙人印」、「洗腳盆」都是海浪沖蝕而成的海蝕地貌,在遙遠的地質年代,這里還處於海浪的沖蝕下,後來由於地殼上升,於是這些海蝕地貌就出現在山頂上了。
龍頭山寨
日光岩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毀坦。台灣石國球寫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岩「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蹬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海風穿弄,頓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九夏」即夏季,「龍窟」乃龍住的地方,因鼓浪嶼傳說中曾住五條龍。這個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岩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錯將軍見景生情,命筆寫下了七律:「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維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對鄭成功贊美異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律:「叱吒大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斌斌不可淘。」「蟲沙猿鶴」指從軍戰死者。
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1962年1月28日為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00周年而創設。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 1624年出生於日本平戶海濱。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見他忠心朝廷,賜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間叫他「鄭國姓」,永曆皇帝封他為延平王。其父鄭芝龍暗中降清,鄭成功出走金門,誓死抗清。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與清軍厚戰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致敗。1661年4月煌日,鄭成功經過充分准備,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000人,從金門科羅灣出發,收復被荷蘭侵佔38年的台灣,並歷奮開發台灣。鄭成功於1662年7月病逝於台灣,年僅39歲。300多年來,閩台人民十分敬仰鄭成功,尊他為民族英雄,台灣人民尊他為「開台聖王」。鄭成功紀念館共分七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餘件。其中,關防、漳州軍鋼等系當年原物,頗為珍貴。進館參觀,可比較系統地了解鄭成功不平凡的一生。
水操台
水操台是鄭成功為收復台灣,操練水師的遺址。巨崖上「閩海雄風」四個字,圓潤飽滿,酣暢剛健。右前側另一巨石上,刻著鄭成功手書的一首五絕:「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城,東海釀流霞。」據說,這首詩是臨摹鄭成功的筆跡而刻的,底下還刻著「鄭森私印」和「成功」兩方印章,站在水操台,總會令人聯想當年鄭成功在此處指揮若定,受江上掛旗獵獵,百舸爭游,壯士們為祖國的統一而摩拳擦掌的壯觀的場面。
鼓浪洞天
日光岩勝景聞名四方,古往今來,一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他們陶醉於這天風海濤中,吟詩作賦,留下不少珍貴的手跡。走過日光岩寺山門,抬頭可以仰望到一個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題刻——「鼓浪洞天」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萬曆元年了一中所寫的;「鷺江第一」則點出日光岩是廈門第一勝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誠所書;「天風海濤」恰到好處指出日光岩的特點,是民國四年許世英所寫。
英雄園
英雄園是為了紀念解放廈門、攻打鼓浪嶼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紀念廣場、紀念雕塑和紀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解放了閩南大陸,形成對金門、廈門國民黨軍三麵包圍的態勢。10月15日,該兵團三十一軍、二十九軍開始對廈門發動越海作戰,當日18時,三十一軍二七一團、二七七團各兩個營的船隊率先分別由海滄等地分兩路向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軍指戰員搏風擊浪,冒著守敵猛烈的炮火,奮勇前進,在此山下搶灘登陸。一時炮火紛飛,勢崩雷電;軍聲肅殺,氣奪海山。二七一團團長王興芳等數百位指戰員和張水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戰斗中光榮殉國。經兩晝夜的浴血戰斗,我軍終於解放了廈、鼓全島,取得最後的勝利。青山疾忠骨,史冊耀丹心。廈、鼓解放後,人民群眾將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稱為英雄山。從而寄託著人們對革命先烈的無限緬懷!公元2000年,鼓浪嶼人民政府在山上闢建「英雄園」,讓這光輝的革命史跡與南國秀麗的景色交融在一起,使人們在大風海濤的淋浴之中,永遠勿忘往昔血與火的洗禮。
鋼琴博物館
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庄花園的「聽濤軒」,佔地4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無論是普通的遊客還是音樂家、藝術家,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帶給他們的藝術熏陶和音樂的啟迪都是無盡的。澳大利亞著名鋼琴演奏家傑佛利·托薩是胡友義先生的莫逆之交,他說,"我以我的朋友為榮,他把一份最特殊的禮物獻給了中國。"為慶祝開館,傑佛利·托薩還在鼓浪嶼音樂廳舉辦了專場演奏會。法國鋼琴大師米歇爾·布爾敦克勒參觀了博物館後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在此舉辦一個國際性的鋼琴藝術節。"我國著名指揮家韓中傑、鄭小瑛,旅美鋼琴家殷承宗等也深深被鋼琴博物館音樂魅力所折服。
港仔後海濱浴場
港仔後寬闊沙灘上,砂質細軟、坡緩浪平、海水流速小,沒有鯊魚出沒,每年有5個半月海水溫在20℃以上,泳季可達半年之久,每日有兩次潮水,宜泳時間六個多小時,是景好、砂好、水質好、氣候好的理想天然海濱浴場。各種服務設施齊備,並設有遊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娛樂項目。98年在此舉辦過全國OP級帆船錦標賽。
百米高台
百米高台為日光岩頂峰,這海拔92.7米,加上圓台,號稱「百米高台」。淋浴天風,傾聽海濤,眺望遠處,水天一色,令人忘卻人世間的諸多煩惱,全身心地融入這優美和諧的世界中去。到日光岩旅遊,妙就妙在;不單單用肉眼看景,而應該用心靈去感受,做一番徹底的神遊。看腳下的鼓浪嶼,各種風格的建築錯落有致,好象從這鋼琴之島上彈奏出來音符,凝固成一曲最浪漫的旋律。這是一座神奇的島嶼,在這里的每一棟典雅的樓房裡都有一段精彩的傳奇故事。往北看,紅色、圓穹頂部的建築十分明顯,那就是鼓浪嶼最有名的「八卦樓」稍離我們近點的,這豎著十字架的建築,就是閩南最有名的大教堂「三一堂」。再往前看,鼓浪嶼隔鷺江與廈門相望,這里的特色建築與廈門的現代化高樓大廈截然不同,彷彿時間在這里停滯了,將我們留在東西文化強烈撞擊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歷史中。舉目西望嵩嶼電廠的煙囪高高聳起,著名的海滄開發區就在眼前,通過新建的海滄大橋與廈門連成一體。朝南看,對面就是漳州的中銀開發區,南太武群山起伏。朝東望,遠處有吳嶼、青嶼、大擔 小擔、大金門、小金門諸島,越過海峽,就是台灣。
日光岩寺
日光岩寺,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後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時間是明朝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有關日光岩名稱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是自然地理傳說,因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後升起,日光岩最先淋浴在陽光中,故得名為日光岩,寺廟稱日光岩寺;一是歷史傳說,當年鄭成功來到晃岩(日光岩別名),見這里的景色遠勝於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就成了日光岩。日光岩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殿,祀彌勒,並在廟前建一八角亭,上掛「日光寺」匾。解放後,圓明殿改為念佛堂,大雄寶殿是1917年建的。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岩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信善的捐贈,大興土木,翻建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鍾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岩寺是一座精巧玲瓏的寺廟,大雄寶殿、彌勒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日光岩寺環境優美,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於1936年6月曾在此閉關8個月。
風琴博物館
2005年1月28日晚,受矚目的國內惟一、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開始向市民開放,並舉行一場管風琴音樂會。風琴博物館的第一台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向遊客和市民「亮相」。150多名市民獲得第一批觀賞百年古風琴的美妙琴聲的機會,來自澳大利亞的管風琴演奏家瑞思.博克(男)和瑞爾克.莫里夫婦給鷺島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音樂享受。
三一堂
七十多年前,由於廈門中華基督教新街堂、竹樹堂、廈港堂一百左右位信徒陸續遷居鼓浪嶼,遇到台風、陰雨等天氣欲渡海回廈門本島禮拜深感不便,於是三個堂會的信徒聯合在鼓浪嶼建立教會,故取名為「三一堂」,更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起初主日崇拜借用當時毓德女中禮拜堂(現廈門音樂學校),隨後於1934年籌建教堂(可容納一千多人),1992年續建牧師樓(現改為辦公樓),2000年擴建教堂正門以及附屬建築並圍牆欄桿等未了工程,整體工程先後共歷時六十六年之久方得全部竣工。現總佔地面積為2138.62㎡,總建築面積為1368㎡。
三一堂的建築獨具一格,呈十字立體式的罕見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黃瓦屋頂上,居中矗立著八角鍾樓,頂尖的十字架高聳雲天。紅牆裝飾著流暢的三角形線條,四面敞開十二道大門、十六扇窗戶極為寬大,具有通風、採光、疏散的實用特點。堂內長寬同等的十三米跨度牆體上,巧用無柱鋼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頂,顯得高大堂皇又帶來極其科學理想的音響效果,成為本堂建築最具特色的一絕。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觀賞,其雄偉非凡氣勢,都無不令人嘆為觀止。2006年被確定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五 鼓浪嶼旅遊1 最佳旅遊時間
除了8月份台風季節,海邊的船隻全部停開,不能欣賞到優美的海景,其他時間去廈門旅遊都很好。
2 購物
到鼓浪嶼旅遊,不僅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風光,而且還有許多當地的特產讓你購買。
如果遊客想要購物,可以去鼓浪嶼龍頭路,在這里隨處可見的小店裡都可以買到當地的特產。如:工藝品店、字畫店、珠綉、漆線雕、彩扎、彩塑、彩瓷 等。
鼓浪嶼特產: 鼓浪嶼餡餅 系閩南傳統產品之一,已有80多年生產歷史。它的迷人之處在於:其外觀小巧玲瓏,色澤金黃,味香皮酥,餡甜適口,並具有爽喉之冰涼感。該產品既是茶點、點心的可口佳點,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家鄉特產。每逢春秋旅遊季節、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佳日,更受消費者喜愛。
綠豆糕生產始於1922年,最早是大同路「肖瑞姜餅家」經營的,抗戰時遷到鼓浪嶼,之後由劉靜傑繼承其傳統製作工藝,並逐漸加以改進和提高。現在,鼓浪嶼綠豆糕已成為茶點和旅行攜帶或饋贈親友的佳品。
別忘了還有黃金香肉鬆和肉乾,痰罐螺和河豚貝殼。我最喜歡的是購物街里的掌中寶玩偶,三隻指頭可以演活一個玩偶人物。
鼓浪嶼餡餅 系閩南傳統產品之一 已有80多年生產歷史 它的迷人之處在於:其外觀小巧玲瓏 色澤金黃 味香皮酥 餡甜適口 並具有爽喉之冰涼感 該產品既是茶點 點心的可口佳點 每逢春秋旅遊季節 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佳日 更受消費者喜愛 綠豆糕生產始於1922年 最早是大同路「肖瑞姜餅家」經營的 抗戰時遷到鼓浪嶼 之後由劉靜傑繼承其傳統製作工藝 並逐漸加以改進和提高 現在 鼓浪嶼綠豆糕已成為茶點和旅行攜帶或饋贈親友的佳品
3 特色活動
中秋博餅是每年中秋節廈門要舉行的傳統活動。
據說在 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於是與當年駐扎在今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拼搏。
戲餅以「會」計算,一般一「會」以四五人為宜。「會」餅模仿科舉制,設狀元餅(最大的)一個、對堂(榜眼)餅二個、三紅(探花)餅四個、四進(進士)餅八個、二舉(舉人)餅16個、一秀(秀才)餅32個。這是象徵古代四級科舉考試。古代府級考試及第的童生稱秀才;鄉試(省級)考中者稱舉人;在京師禮部會度及第者稱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稱進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額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點狀元,既看才,又看貌,還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試,狀元為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將他降為第三名,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這說明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輩,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實學,所以廈門會餅中的「三紅」質量特別好,寓意在此。一套會餅共63塊,是根據「三多九如」而來的,三和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
源於廈門的「博餅」,隨鄭成功收復台灣, 300年多來台灣也很盛行。
4 當地旅遊注意事項
廈門是國家衛生城市,每個市民包括遊客都有責任保持市容整潔。市政府為此專門頒布了有關規定,亂丟垃圾、破壞市容整潔的,將依據情節輕重受到處罰。市政府頒布規定,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違者將可能受到處罰。凡是規定禁煙的場所,均有張貼「禁止吸煙」的標志。對於自助游可自行購買短期出遊意外保險,找保險公司或者網上購買,廈門的優保網一份20元左右。
5 門票
船票8元(環鼓船15元)
5.1——9.30晚上十點後輪渡免費。
10.1——4.30晚上九點後輪渡免費。節日除外。
鼓浪嶼景點的門票有:
日光岩60元,菽庄花園20元。皓月園30元。(三個地方的套票80元)海天堂60元。風琴博物館10元
㈣ 求鼓浪嶼旅遊攻略一份
從內厝澳碼頭上島,延海邊走到貝殼夢幻世界,看貝殼聽故事,周邊還有鼓浪嶼第一冰斯利美、喵塢、壽司等好吃的,沿著海邊繼續往前可以到,鼓浪嶼著名的日光岩、菽庄花園,然後到了龍頭路,有很多小清新的小店,裝修很特別,很有感覺
㈤ 求鼓浪嶼下午遊玩攻略
去比較有代表性的菽庄花園,這個私家園林還有點些可看性的,特別是園內有兩座鋼琴博物館非常贊。
游覽1個小時差不多,然後就隨便逛街吧,那裡的路都是四通八達的,龍頭路附近都是小吃店和禮品店,往南或往北會分支出很多小路,鼓浪嶼有很多2、30年代的老建築,有些是民宅,有些被改成旅館你就可以走進去近看。
鼓浪嶼的小吃很多,有傳統的有鯊魚丸、土筍凍、牡蠣煎、綠豆餅、流行的有張三瘋奶茶、鮮榨果汁、芒果酸奶等你網上一搜一大把,中午比較熱就找個地方喝喝咖啡發發呆吧。
菽庄花園附近有刻字館和皓月園,不推薦去了,都要門票的。如果閑逛時路過風琴博物館可以去看看,也是島上比較有特色的一棟建築,需門票。下午時光隨便打發,可以去海邊玩沙子(不過海水不是很乾凈),鼓浪嶼的另一個重點是日光岩,可以看到全島的風光,但那也是遊客必到之處,日光岩至高點只能容納不到10個人的空間,如果不能盡興賞景實在太可惜了,所以我要給你我的絕佳方案:日光岩的門票同時包含琴園(百鳥園),你們可以先去百鳥園,那裡也很不錯,鳥都是散養在周邊的,琴園還有鼓浪嶼的風光片可以看,等逛到4點多的時候,可以去日光岩了,先把下面的日光寺、谷避暑洞看掉,然後登頂,這時候應該5點多了,夕陽西下整個鼓浪嶼美麗極
日光岩下來就可以考慮出島了
㈥ 溫州到鼓浪嶼旅遊攻略
溫州南動車到廈門站(廈門北)。如果是廈門北的話那就做公交車去市區,然後打車,跟師傅說去鼓浪嶼,就會帶你去了 10塊錢左右。
住宿方面:最好選擇輪渡或廈大附近的便捷旅館(7天、如家一類的),理工學院(思明校區)那邊有家國際青旅也不錯,很多外國人。家庭旅館,都在曾厝垵一帶,價格其實沒便宜多少,一般是村民一棟樓,分房間出租那種。鼓浪嶼上面住宿不推薦,貴!。當然這所有有個大前提,提前預定。
遊玩:廈大、南普陀、沙灘(廈大白城、珍珠灣、曾厝垵)都在附近,不用門票,海邊可以租自行車,一個人20元左右吧。景點非常美哦~
㈦ 鼓浪嶼旅遊攻略我從成都或者重慶出發。
說說我的行程吧。今年4月24日-4月29日去廈門的,無准備,屬於說走就走,具體行程也沒安排,住宿還是一個之前去過的朋友幫忙定的。第一天早上7:30飛機從成都出發,10:30左右到達高崎機場,然後打車到曾厝垵村口,打電話給之前定好的張小三客棧老闆,他來接的的我們,那家店還行,交通方便,出門一點就到公路了,跟前就是公交站牌,還有老闆人不錯。休息了一個小時,就出門坐29路,胡里山下車,然後在白城沙灘上玩到下午4點,坐29去中上路小吃街了,很近,不用打車。哪裡的小吃好吃還實惠,推薦八婆婆燒仙草,葉氏糍粑,紅紀德土筍凍、北仔餅(反正我吃不慣),原味台灣車輪餅,黃則和花生湯,1980燒肉粽。對了,這些都是我坐在公交車上網路的出來的。張三豐奶茶我覺得難喝。第二天,早上9:30出門,天氣不怎麼好,中午下雨了。還是29,到廈門大學,門口排了半個小時進去了,參觀廈大,各種拍照。中午在廈大食堂吃的飯,很贊,具體你可以網路廈大十大小吃。然後去了廈大有名的隧道,看各種塗鴉,從後門出來,坐車到南普陀寺,燒香拜佛,一直下著雨,逛了一會就回客棧了。(我們的路線不合理,應該先看南普陀寺,然後再進廈大,兩個是隔壁)晚上雨停了,出門逛了一下曾厝垵這個小漁村,裡面點也多,隨便轉了下,在一家酒吧喝了點東西就回去了。第三天,天氣放晴。8點出門,開始鼓浪嶼之行。(老闆的建議,本來打算第二天去的,他說周末人多,才改到第三天)恩,不變的29。下車之後發現輪渡碼頭,人好多好多.......門口買了往返輪渡票和五個景點通票。到了鼓浪嶼,先去逛了五個景點,(關門早,日光岩一定要上去,其他的無所謂),然後就在島內穿梭,為了給女朋友集章,中途吃了正宗的林記魚丸(強烈推薦),買了金蘭餅(不好找)。晚上8點回到碼頭,最後回到客棧倒頭就睡。12個小時的行走,還有背女朋友,簡直是要命,那不是旅行,那是自找苦吃,不過在島內去走那些人少的小道,感覺不錯,推薦情侶一起。第四天,天晴氣朗,陽光燦爛,開始環島路騎行,(記得是50一天,租車),算是最美好的一天了,看到沙灘上很多拍婚紗照,光腳踩在沙灘上,這才是真正的海邊。腦補各種海邊美景。最憂傷還是我胳膊曬傷了,雖然還不到五一,所有騎行一定記得擦防曬霜。騎車來回也就花了2.3個小時,下午去白城沙灘(和胡里山炮台一個地方),騎海上自行車。晚上又去中山路,給朋友買各種紀念品和特產。第五天,睡了一個好覺,中午11點多的飛機回成都雙流機場,中途經停井岡山,所以花了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