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旅遊路線
Ⅰ 三國歷史文化游怎麼走
三國歷史深度游
http://blog.sina.com.cn/sangotour
每年會組合中港台朋友一起去考古三國古跡
Ⅱ 三國旅遊線路指的是什麼
推薦三種模式:
二日游:第一天早7點成都出發,游廣漢三星堆,德陽文廟、石刻,羅江龐統祠。午餐後,再前往綿陽游富樂山、子雲亭、梓潼七曲山大廟、劍閣縣的劍門關。宿劍門關 第二天,游廣元昭化古城、皇澤寺、千佛崖、明月峽古棧道,回成都。
三日游:前二日游同。第三日早廣元出發,游閬中張飛廟、古城區、錦屏山、巴巴寺、川北貢院(清代考棚)、大佛寺、滕王閣,回成都。
四日游:前三日游同。笫四日早閬中出發,游南充萬卷樓、西山、張瀾、羅瑞卿故居,午餐後,游遂寧靈泉寺、廣德寺,回成都。
Ⅲ 三國怎麼走湖北旅遊,求具體線路地址,最好有坐車
「三國」行走地圖第一站:武漢
此站最為簡單,景點以龜山最為集中,如鐵門關、魯肅墓、三國人物群塑、赤壁大戰全景畫館等,就不用一一列舉了。
(也可選擇將此留為最後一站,周末即可遊玩)
行走地圖:略(市內乘公交車即可到達)
「三國」行走地圖第二站:荊門 荊州
「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荊州是三國文化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地名。作為三國時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二十回的《三國演義》中,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地區。「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都發生在這里。
行走地圖:1、蜀漢名將關羽與荊門有著很深的淵源,當地有掇刀石、響嶺崗等很多有關他傳說的景點。
2、荊州城南的關帝廟,是全國三大關廟之一,相傳是當年關羽府邸舊址;荊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閣,相傳是關公鎮守荊州時忙裡偷閑研讀《春秋》之處;還有傳說中關公刮骨療毒地,關公得勝歸來的卸甲山和敗走麥城的擲甲山;以及關公鎮守荊州時的點將台、馬跑泉、得勝街、落帽台等等。
3、在荊州古城周邊地區,也有不少三國遺跡,如石首的綉林鎮、劉郎浦,公安的孫夫人城等。
交通:武漢到荊門、荊州,可走漢宜高速。
「三國」行走地圖第三站:襄樊
在《三國演義》中,發生在襄樊的故事就有32回。襄樊境內三國遺跡甚多,是「古三國旅遊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走地圖:1、從襄樊市出發到南漳縣,看看南陽隱士集團的首領人物之一的「水鏡先生」——司馬徽隱居的水鏡庄。
2、在襄樊城西約13公里處的古隆中是諸葛亮的躬耕隱居之地,還有城西南的劉備馬躍檀溪處、城南峴山孫堅斃命的鳳林關、樊城以北關羽水淹七軍遺址、劉表的「呼鷹壇」遺址、徐庶故居、龐統故居、諸葛亮讀書的學業堂、曹操置酒歡宴的漢濱樓,以及龐德公曾經隱居過的鹿門山、魚梁州等三國重要遺跡。
行游線路:襄樊——南漳(51公里)——襄樊——隆中風景區(13公里)
推薦安排:1、襄樊市每日均有長途客運汽車往返於武漢。2、從襄樊出發,早上乘汽車赴南漳,游覽水鏡庄、水鏡湖等景點,下午乘車返襄樊。3、上午由襄樊火車站到隆中風景區,建議乘坐專線空調旅遊巴士,下午返回襄樊市區游覽其他推薦景點。
「三國」行走地圖第四站:襄陽
古隆中論天下三分。出襄陽城西行十三公里,就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隱居長達十年的古隆中。《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三顧茅廬」和「隆中對」等史實就發生在這里。
知名景點有:隆中石牌坊、漢諸葛丞相武侯祠、三顧堂和三顧門、六角井和草廬亭、小虹橋和躬耕田等。
最佳旅遊季節:春、秋兩季。
「三國」行走地圖第五站:宜昌
我們的行游路線由北而南,再折向東部的宜昌,將三國遺跡聯結成充滿神秘三國文化的珠串。
宜昌以「三國故地」而著稱,《三國演義》中有36個故事發生在這里。宜昌市的古三國遺址、遺跡,主要分布在沮漳二水之間,從枝城、過宜昌、穿當陽、達遠安,形成了聞名遐邇的三國文化長廊。
行走地圖:1、宜昌——當陽——遠安(也可以從荊州溯長江而上,沿318國道西行到宜昌,再至當陽、遠安游覽。2、宜昌市每日均有長途客運汽車往返於武漢、遠安、當陽等地。
自駕車可走武漢——荊州——宜昌的漢宜高速。
「三國」行走地圖第六站:赤壁等地點
這個站點可以自行調整,周末就可以成行,有洪湖、監利、枝江、黃岡、鄂州、赤壁、黃石等,可隨即安排。
遊玩小提醒
遊玩時,驢友們不妨帶上幾本《水煮三國》、《說三國,話權謀》、《麻辣三國——麻辣風味的職場成功學》、《那多三國事件簿》等借古玩味人間事態的輕松讀物,讓古與今在三國故事發生地神奇地交織。
Ⅳ 三國遺跡尋蹤游路線是啥
南充古樸,鍾靈毓秀,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因立城久遠,人才輩出、文化傳統深厚,故市內佳境眾多,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全國和省、縣三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多個,旅遊景點60餘處,既有名揚遐邇的勝跡名苑,天生麗質的自然風光,還有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城閬中,白塔古廟及嘉陵江第一山錦屏山的秀色,白雲山俊美,升鍾水庫清幽,太蓬山、金城山、凌雲山宗教文化,定會使遊人流連忘返。閬中滕王閣、觀星樓、漢恆侯祠、萬卷樓、張憲祠、李淳風墓、袁天罡墓以及漢將軍王平墓將勾起你的懷古幽幽情思。兩千多年的栽桑養蠶歷史形成絲綢文化,更是獨樹一幟。朱德故居、羅瑞卿故居、張瀾紀念室定將涌騰起人們對偉人雖去,但風范永存的激情。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川北皮影、川北剪紙將縮小語言、文化時空差距,使人們為之傾倒。目前,南充市已開通兩條國際旅遊線路:一條是「將帥故里游」,一條是「三國遺跡尋蹤游」。
區內南部以歷史人文旅遊資源為特色,北部山區以自然山水旅遊資源為主。
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大巴山山區一帶,留下了近代中國革命許許多多的遺址遺跡。全區被列為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0多處。米倉山東段、大巴山區優美的自然風景光彩奪目,如南江光霧山景區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秀麗多彩,通江諾水河景區山清水秀、洞穴成群,鍾乳石景觀造型精美、玲瓏剔透。區內已建立了達縣真佛山、通江諾水河、南江光霧山、宣漢百里峽等以自然風景為主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巴中南龕坡-陽靈山、蓬溪赤城湖、遂寧廣德-靈泉、開江寶石湖、達縣明月江等市(縣)級風景名勝旅遊區,以及營山太蓬山、南充西山和南部升鍾水庫等旅遊點;開辟了達縣鐵山和西山、南充金城山、大竹五峰山等省級森林公園。
歷史文化遺跡:有青居淳佑故城遺址,渠縣馮煥闕、沈府君闕、趙家坪和蒲家灣無銘闕,渠縣王萬邦墓城壩遺址,開江縣陶牌坊,閬中桓侯廟和華光樓、川北道貢院、五龍廟,蓬溪單筒小井,達縣龍爪塔,南充奎閣、紫雲坪植茗靈園記岩刻,達縣真佛山廟群,蓬安雲山故城等多種歷史名勝景觀。
革命遺址:有儀隴朱德故居,通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巴中川陝蘇維埃政府舊址,巴中特別市蘇維埃舊址,沙溪紅軍石刻標語和紅軍烈士墓碑,平昌劉伯堅烈士紀念碑,達縣石橋紅軍標語,南江縣城關紅四門及城牆、長赤蘇維埃政府舊址及石刻標語,宣漢王維舟舊居等多處革命文化遺址。
宗教名勝:有巴中南龕水寧寺和閬中大像山、岳池千佛岩、鄰水千佛崖摩崖石刻、摩崖造像及蓬溪寶梵寺大殿及壁畫,南充白塔、營山白塔、大竹白塔、廣安褒光寺、南部禹跡山、南部李封觀和神壩磚塔等塔寺。
人造景觀:麻子灘,升鍾水庫、西充紅旗、廣安全民、大竹鳥木、鄰水大洪河、開江寶石、八爾灘等人工水庫景觀。
古南充八景:果山秋色、白塔晨鍾、金泉夜月、棲樂靈池、青居煙樹、曲水晴波、朱鳳朝霞、連洲古讖。
新南充八景:西山宛如「睡美人」、北湖勝景迷人眼、清泉寺廟成聖地、萬卷樓上「破萬卷」、奎閣風采仍依舊、川北行署舊址風光美、瑞卿故居成勝景、老君道觀名遠揚。
Ⅳ 三國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這個比較泛泛了,三國的景點主要分布於河南許昌,陝西漢中,四川成都,湖北襄樊。
Ⅵ 求推薦三國文化游的線路
我去過諸葛古鎮,挺好玩的一個三國景點,有武侯祠、馬超墓,還有出師表的演藝演出,喜歡三國文化的人,很值得一去。而且商業化不濃,客棧很有特色,很愜意休閑,適合去玩。
Ⅶ 三國旅遊路線是指哪條線路
很多了.看你具體指哪個省或者地區的.
就比如我們陝西和四川.具體到地方上的路線就不一樣~
三國旅遊路線全國好多省份都有.你可以去各個省或者地區的貼吧上看看~或者去旅行社的網站~
Ⅷ 三國旅遊線路
三國題材。。實際上你看不到什麼和三國有關的。。。
Ⅸ 有沒有三國文化游的線路推薦
諸葛古鎮,有武侯祠、馬超墓,還有出師表的演藝演出,喜歡三國文化的人,很值得一去。而且商業化不濃,客棧很有特色,很愜意休閑,適合去玩。
Ⅹ 想進行一次關於三國歷史文化的旅行, 有那些值得去的遺跡,或者名勝符合史實
三國題材,歷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頭戲,世世代代為人們高度關注。近年來,三國文化迅猛升溫,無論研究領域還是普及層面,熱愛三國文化的人群越來越龐大。這種局面的出現,給三國旅遊帶來了機遇。襄樊作為三國文化名城,必將在三國文化旅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襄樊是我國三國旅遊線的起始點,三國文化豐富、歷史遺跡很多。
襄樊三國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評估文化價值評估
襄樊在三國歷史地位中舉足輕重。《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0餘回與襄樊有關,「三顧茅廬」、「隆中對策」、「馬躍檀溪」、「
孫堅跨江擊劉表」、「劉備攜民渡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徐庶走馬薦諸葛」、「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史實和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三國的開頭始於襄樊,即「隆中對」。沒有諸葛亮的三分天下戰略分析,就不可能有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的結尾終於襄樊,即羊祜、杜預先後屯兵襄樊,精心策劃了滅吳大計,後又從襄樊發兵,順江而下,一舉滅吳,實現了三國歸晉的結局。三國歷史的這一頭一尾,說明了襄樊在三國歷史中的地位,這種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不可比擬的。三國旅遊,唱響這個主題,不僅可以吸引人們的關注度,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升襄樊在三國旅遊中的城市地位。
襄樊在東漢末年,作為荊州的首府,統轄兩湖及兩廣、河南、貴州部分地區,一度成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和全國的文化學術中心。當時匯集在襄樊的都是各學科的頂尖人物,他們在襄樊興學術、辦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也是吸引諸葛亮到襄樊來和他成才的重要因素。
以上三點,是襄樊在三國時期的亮點,自然也應是襄樊三國旅遊的亮點。
景區、景點價值評估
古隆中古隆中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已形成「隆中十景」:躬耕田、六角井、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溪、野雲庵。新中國成立後又陸續修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碑廊、騰龍閣等景點。隆中是三國文化旅遊的龍頭景區,其影響越來越大。
襄陽古城池襄陽城始建於西漢時期,古城牆周長7.3公里,外牆內土,高8.5米,寬5至10米,基本保存完整。護城河平均寬180米,最寬處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襄陽城與護城河合稱襄陽古城池,自古有「鐵打的襄陽」贊譽。三國時期,劉表將荊州首府設在襄陽。諸葛亮從14歲至17歲住在襄陽,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曾一度也駐兵襄陽,因此,將襄陽古城列入三國旅遊線,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襄陽古城池2001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襄樊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據,經過多年整修,內外環基本形成,護城河基本溝通,初步形成了古城池環城風光帶,具有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荊州古治及荊州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荊州古治遺址位於荊州街北段,距大北門南280米處,原為券門式建築,其上有「荊州古治」匾額。它是中國古代行政區標志性建築;也是襄樊一度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標志。東漢末年,劉表把荊州治所由漢壽徒至襄陽,使襄陽一躍而成為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及廣東、廣西一部分的荊州首府。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劉備投靠劉表,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等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鳳林關三國古戰場遺址東漢末年,孫堅與劉表爭奪襄陽,在鳳林關戰斗中,孫堅被劉表伏兵亂箭射死。「三國演義」第七回《孫堅跨江擊劉表》有描述。此處還有鳳凰池、鳳凰台、觀音閣等景點,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的故里澗南園亦在此處。鳳林關除有眾多的歷史景點外,其靠山臨水的自然風光也是十分獨特的,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馬躍檀溪處劉備馬躍檀溪是不亞於三顧茅廬的三國故事。馬躍檀溪處留有摩崖石刻及古人附會的蹄窩。此處尚有「襄樊銘」摩崖石刻及真武山「擦擦石」等景點。
樊城會館截至民國初年,樊城有19家會館。現存山陝、撫州、黃州、中州、小江西等5家會館。尤其是山陝會館目前保留基本完整。山陝會館歷史上即供奉關羽。這些會館雖然不是三國遺跡但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三國文化,其民居價值也很高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
構建三國旅遊線勢在必行
全國三國旅遊線大體上分布在河南、江蘇、湖北、四川等省。襄樊是這個線路上的重要一站。但是,現代旅遊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人們不可能依照專業部門設計的線路,在如此大的范圍內進行專題旅遊。旅遊者來襄樊,也不可能只看一個隆中就會滿足。所以,襄樊必須把三國旅遊題材做充分,形成品牌,變三國旅遊的過境游為目的地游。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市必須要有一個內涵豐富,形式獨特,布局合理的三國旅遊線路。只有這樣,才能吸引遊客,延長遊客在樊時間。我們認為,經過二至三年努力,我市三國旅遊線是可以建成的。
這個旅遊線包括:古隆中、襄陽古城池(含荊州古治、夫人城、仲宣樓)、鳳林關、馬躍檀溪、樊城會館。然後再輔以廣德寺、米公祠、習家池、鹿門山等景區景點。只有景區景點豐富了,才有可能為旅行社提供可以自由組合、為旅遊者提供可以自由選擇的旅行線路。
上述景點、景區,是我們的旅遊產品。大的品牌是「三國文化游」。這個品牌推向市場後,可以整體銷售,也可以拆零銷售、甚至可以搭配銷售。在此基礎上,可以設計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
按照這個思路,首先是襄樊旅遊的目的性增強。襄樊的三國文化游,在全國旅遊市場上增加了一個品牌,為旅遊者提供了選擇的機會。來襄樊旅遊的人數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特別是高速公路全部開通後,將會出現旅遊目的地的需求,從這個角度講,襄樊更應抓緊機遇,早作準備。其二,來襄樊的遊客延長駐留時間,多停留一天,旅遊綜合收入就會增加1到1.5倍。其三,襄樊旅遊的潛力在於荊山生態旅遊,三國文化游的開通,將為荊山生態游奠定基礎。襄樊兩大旅遊品牌相得益彰,互相促進,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三國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
依託襄陽古城池,開發乘舟攬勝游
重點恢復南城門城樓及湖心環島和吊橋,定期舉辦開城儀式和襄陽民俗表演,使其成為環城游的亮點。全線疏通護城河,開辟乘舟(船)環城游,中途辟襄陽公園、文園、薈園、仲宣樓、襄陽人家、鐵佛寺、夫人城等為停靠點,讓遊客上岸觀光。將臨漢門、仲宣樓、長門開發為襄陽軍事(戰爭)、名人書畫以及古城牆博物館、增加游線文化內涵。控制古城內的建設與發展。一是徹底將城內生產企業外遷;二是控制城內常住人口;三是控制城內建築密度及高度,盡快恢復古城風貌。
開發荊州北街及荊州古治,將其建設成三國旅遊線的起點和旅遊紀念品市場
荊州北街以西建設兩層以下仿古民居,整修附近古城牆和大北門瓮城,修復荊州古治券門,開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紀念處。
建設鳳林關文化公園
在207國道側建鳳林關牌樓,劉表擊斃孫堅雕塑及記事碑等。擴建觀音閣,重建鳳凰亭,整修鳳凰池。在觀音閣北側復建澗南園,即孟浩然故居,為唐代二進宅院,建浩然詩碑園。鳳林關景區開發的關鍵在於南渠的污水治理,此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景區環境。
開發檀溪文化公園
檀溪文化公園包括馬躍檀溪遺址,襄樊銘、真武山采空區及南渠流經段。在公園內恢復檀溪原貌(南渠),並修建劉備躍馬雕塑,在山頂修建漢亭,在沿山處修依山迴廊並於其中彩繪馬躍檀溪故事,在采空區建「穿楊亭」等景點。鑒於這一帶景點密集,建議現有公路向東移30米。
開發以關公文化為內涵的樊城會館群
把山陝會館從二中剝離出來,退還會館地盤,拆除對文物有影響的違章建築,逐步恢復會館原來面貌。在此基礎,做好殿內陳列。建議按歷史原貌,恢復對關羽、周倉、關平的供奉,並增設關羽在襄樊的「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歷史故事的陳列和展示。就近開辟撫州會館及陳老巷歷史文化街區、小江西會館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