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大全 » 廬山旅遊價格

廬山旅遊價格

發布時間: 2020-11-27 05:59:14

① 廬山有價格便宜舒適的青旅或者客棧民宿推薦嗎

哈~有呀~現在廬山山上山下的青旅和民宿很多的~~作為當地人還是~最推薦專離九江市區最近屬的廬山蓮花洞好漢坡登山廣場的廬山門前有棵香樟樹青旅客棧~~~山上坑多~直接上山容易進坑~建議先住山下了解了當地人玩法在上山遊玩~~~

② 去廬山旅遊門票多少錢

廬山旅遊大門票180元,
廬山旅遊觀光車:80元/人(相當於景點區間車)
廬山會議會址:52元/人
美廬別墅:25元/人
老別墅的故事:30元/人
三疊泉:64元/人
廬山戀電影票:30元/張
三疊泉往返攬車票:80元/人

③ 廬山景區對國人收費,卻對日韓遊客免費,是怎麼回事

如今我國的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不僅許多外國的旅客喜歡來我們國家旅遊,本國的國民在閑暇時間也是很喜歡去各個地方遊玩,許多地方把風景比較美的地方單獨圈了出來,如果遊客們要進去賞景必須要買門票,這樣的制度本來是無可厚非,畢竟在別的國家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景區的門票價格和它的景色不相匹配,遊客們去過之後覺得不值得,那就另當別論了,這些景點往往會被扣上「坑人」的帽子。

也難怪大家會如此憤憤不平,主要是因為廬山的門票價錢不便宜,而景區這樣區別對待難免有崇洋媚外之嫌。景區大可以在活動期間也同時有其它的優惠活動,或者是乾脆對中國遊客也免費,這樣大家自然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了。如果長時間不收費虧損比較大,也可以選擇特定的日子免費,這樣不僅打開了知名度,而且也能平息大家的心情。

④ 南昌到廬山旅遊每天是否有,每天有幾次,起點時間是否一日游每人價格多少謝謝!

南昌距離九江廬山116公里,兩地之間,無論是鐵路還是走高速公路,都是十分方便的。如果,您選擇乘火車,在南昌站您可以選擇乘:
1、1018次 南昌開車時間:09:44 到達廬山站時間:10:58
2、1454次 南昌始發時間:15:26 到達廬山站時間:16:51
3、1506次 南昌開車時間:06:12 到達廬山站時間:07:37
4、2014次 南昌開車時間:11:09 到達廬山站時間:12:23
5、2278次 南昌開車時間:04:59 到達廬山站時間:06:25
6、8310次 南昌開車時間:16:45 到達廬山站時間:18:48
另外,您可以乘汽車,也是很方便的。走差不多要2小時就可以直接到達廬山中的小鎮牯嶺。

D1行程:抵達廬山中的小鎮牯嶺。並住在牯嶺。牯嶺小鎮位於廬山核心風景區內。住宿條件很方便。可以選擇:廬山飯店、廬山賓館、美廬賓館和別墅村賓館。如果人很多的話,大家合起來住4人間,房費就可以大大地減少,另外,人多的優勢是,可以和老闆砍價。一般來講,費用大約30元。目前,廬山風景區的門票旺季票150元。

D2行程:去花徑、錦綉谷、仙人洞。記得毛主席來廬山旅遊時,曾經即興寫了一首詩,其中的兩句「最是一個仙人洞,無限美景在險峰。」——再到黃龍潭——三寶樹,最後返回小鎮牯嶺。然後,乘車下山,至廬山站或者九江站乘坐火車返回武漢。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她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贊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1500餘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凈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於一身的宗教聖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嘩"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胡先驌創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上世紀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廬山的歷史遺跡,代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4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遺產地--我國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外國人到廬山,驚喜、贊語不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們登山後恰如其分地評說「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我們說,廬山是秀外慧中。祖國山河處處美,打個比方,如同一群美麗的少女,那廬山猶如婀娜多姿、披肩長發、帶著金絲邊眼鏡、具有研究生底蘊的少女,亭亭玉立在如詩如畫的含鄱口上。"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廬山天下戀",但令人神往的更是她深厚的文化內涵。這里每一滴水、每一棵樹、每一幢房,如一首詩、一幅畫、一本書。廬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⑤ 雖然廬山黑八戒土豬肉價格貴一些,但為什麼人們更願意購買黑豬肉呢

味道好呀,營養價值高啊

⑥ 問一下,端午節去廬山玩,自由行,有必要請導游么價格多少啊

沒必要,可以更具攻略自己玩,多穿點衣服,我大夏天去的時候都好冷,大門票好像是三百多吧,

⑦ 去廬山旅遊要多少錢老年人60歲以上的門票價格

哈,江西省內戶籍人口,明年起65歲以上老人免廬山門票,眼下還是70歲以上免門票。一般除了大交通和門票,廬山旅遊預算每人每天吃住行約100元起即可具一定性價比。。。

⑧ 廬山瀑布有幾個景色價格是多少

廬山瀑布主要指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烏龍潭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部分景點包含在廬山風景區通票內。
廬山風景區通票:旺季(4月1日~11月31日):180.00元;淡季(12月1日~3月31日):135.00元
三疊泉瀑布:64.00元
石門澗瀑布:52.00元

開放時間
廬山風景區:全天開放
三疊泉瀑布:07:00~18:00
石門澗瀑布:09:00~17:00

最佳旅遊時間
四季皆宜,以夏季最佳。但夏季也是廬山的旅遊旺季,遊人會特別多,消費也會高出許多。
廬山瀑布主要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烏龍潭瀑布等組成,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
瀑布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澗水匯合,從大月山流出,經過五老峰背,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大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氣勢磅礴,雄偉壯美。[4]

三疊泉
「五老峰北磋峨巔,龍泉三迭來自天。」這里所指的便是廬山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三疊泉瀑布了。
三疊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緩慢流淌一段後,再過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盤石之上,又飛瀉到第二級大盤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噴灑到第三級大盤石上,形成三疊,故得名三疊泉瀑布。
在《紀游集》中,曾遼樣描寫三疊泉:「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三疊泉瀑布素稱「廬山第一奇觀」,故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然而,三疊泉瀑布的發現,在廬山眾多的瀑布中,是比較晚的。直至宋光宗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始被一個砍樵人發現,當時朱熹正在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聽說三疊泉之奇景,夢寐不忘,可年老多病,無法親自觀賞,便請人畫三疊泉瀑布圖給自己欣賞,仍然感到非常惋惜,不禁嘆曰:「未能一其下以快心目。」更令人遺憾的是曾寫出「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廬山瀑布
唐朝大詩人李白,在太白讀書堂中隱居半年,而太白讀書堂就在屏風迭上,屏風迭下便是三疊泉瀑布跌落的九迭谷,然而,李白卻一直沒有發現,否則又該留下傳世之傑作了。
遊人前去觀賞三疊泉瀑布,既可以由牯嶺街至五老峰傍的「青蓮寺茶場」,再循澗至屏風迭,由上向下俯視三疊泉瀑布,亦可從五老峰山麓的東風鄉帥家村,涉行10餘里山徑澗溪,過玉川門,再登鐵壁峰,直至懸崖僻徑的塘塍纖,由下向上仰觀三疊泉瀑布。
當然,俯視使人有凌虛而飄飄然之感,仰觀則具有氣勢磅礴之豪壯感。
遊客於鐵壁峰昂首遙望,拋珠濺玉的三疊泉瀑布,宛若白鷺群飛,雪浪翻流,又如鮫綃萬幅,抖懸長空,萬斛明珠,九天拋灑。
遠踞數十步外山崖之上的觀瀑者,目睹此景,雖衣履臉發為谷風吹落的水霧盡濕,仍情不自禁地歡呼雀躍。
亦許他們想品評一番,然瀑布轟然落潭之聲,使對坐說話,語不相聞。轉眼之間,瀑布又經兩次折疊,直瀉谷底之龍潭中,出龍潭後,水流沿山澗繼續流向下游山壑之中。
描寫三疊泉瀑布之美的游記文字甚多,而以清嘉靖年間進士王世懋的《游五老三疊開先瀑部記》最為著名。其文寫道:
「澗逐山止,而三疊泉從山南最高處冉冉旋空而降。初級如雲如絮,噴薄吞吐,流注大盤石上,水石沖激,乃始瀠洄作態,珠迸玉碎。
復注二級石上,匯為巨流,懸崖直下龍潭;飄者如雪,斷者如霧,綴者如旒,掛者如簾,散入山足,森然四垂,涌若沸湯,奔若跳鷺,其聲則蘊隆之候,風掀電馳,霆震四擊,轟轟不絕,又如昆陽、巨鹿之戰,萬人鳴鼓,瓦缶相應;真天下第一偉觀也。······」
的確,那飛流而下的三疊泉瀑布,前來觀賞的遊人無不為之傾倒,流連忘返。
詩人歌詠三疊泉瀑布的佳作,更是不勝枚舉。「九疊峰頭一道泉,分明來去與雲連。幾人競裳飛流勝,今日方知至味全。」自宋以來,詩家名流,競相前來觀瀑,留下多少吟詠三疊泉的詩篇!有雲「激石成三疊,驅雲到四溟」的,有雲「無人知此勝,來往水精靈」的。劉過的《三疊泉歌》作了這樣的描寫:「初疑雪崩涌天谷,翻若雷奔下岩宿。
散為飛(P60)輕煙,垂似銀絲貫珠玉。隨風變態盡難名,觀者同駭心與目······我欲攬之作玉虹,笑騎揮斥繞太空,窮源直到天河東。」它寫出了三疊泉的勝狀,讀來令人遐想無窮。相比之下,宋代詩人白玉蟾的《三疊泉》長詩,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詳細地描寫出了三疊泉瀑布的磅礴氣勢。
廬山瀑布
元代詩人兼書畫家趙孟頫作《水簾泉詩》,更描述了三疊泉瀑布的月夜之美景,讀來感到充滿詩情畫意。
游覽三疊泉,還可觀賞九疊屏。九疊屏又名屏風疊,因山如屏風,九疊而成得其名,又因鐵色壁立,似裂雲制錦,故稱之為屏風疊盡。當年李白曾隱居於此,如他所雲的那樣:「吾非濟代人,且隱屏風疊。」的確,「匡山雲錦九疊之勝神所棲,界天絕壁雲為梯」。
在距三疊泉瀑布數里,有一澗名「相思澗」,相傳漢武帝下長江,登匡廬,曾臨澗築「羽章館」。此後,唐朝宰相李林甫之女李女貞來此修道,大詩人李白在宋女貞來廬山修道時,曾感慨賦詩曰:「羨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秋靄,羅衣曳紫煙,一往屏風疊,乘鸞策玉鞭。」後來,李女貞在相思澗傍的詠真洞中,修煉成仙,便騎鶴而去,至今仍流傳著關於詠真洞天的神話,遊人還可在深澗的一塊大石頭上看到「詠真洞天」四個大字。
從三疊泉瀑布的觀瀑亭處,繞道下行,可尋覓觀音洞,洞旁鐫有鄧旭所書「竹影疑蹤」四字。相傳此處是仙人洞內的竹林寺後門。自從竹林寺隱去

瀑布景觀圖集 (39張)
後,多少人只見其影而不見其門。其中有一個砍樵人,無意中發現了一片竹葉沿山泉逆流而上,感到非常驚奇,於是便追蹤溯源而上,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刻有「竹影疑蹤」四字的洞中。進入洞中,他看完和尚走了一盤棋,出洞後,便再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家,方知「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了。[5]

秀峰瀑布
古人雲:「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
秀峰,坐落在廬山南麓的星子縣境內,千岩競秀,萬壑爭流,景色十分迷人。秀峰之美,在於瀑秀、潭秀、峽秀、水秀,諸秀匯聚,各施其妍。從歸宗寺驅車5公里,便可至秀峰風景區。
所謂秀峰,實際上是香爐、雙劍、文殊、鶴鳴、獅子、龜背、姊妹諸峰的總稱。著名的廬山開先瀑布就在鶴鳴、龜背二峰之間,它是同源異流的東西兩瀑。東瀑自鶴鳴、龜背兩峰之間奔流而出,由於受到兩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過程中,水流散開,形若馬尾。故名馬尾瀑。西瀑自黃岩山巔傾瀉下來,跌落在雙劍峰頂的大龍潭中,再繞出雙劍峰東,緣崖懸掛數百丈,名黃岩瀑,漸與馬尾瀑合流經青玉峽狂奔至龍潭中。李白著名的《望廬山瀑布》詩兩首,就是描繪這里的瀑布景觀。

開先瀑布
氣勢宏偉的開先兩瀑中,西瀑黃岩瀑更為壯觀。黃岩瀑,又名瀑布水,它在枯水季節成為涓涓細流,形如一線從崖頂垂落下來;而到洪水季節,雨水充沛,溪水水流大增,那瀑布水便如玉龍天降,銀漢倒懸,奔騰而下。在陽光里,瀑布水面泛著銀光點點,蔚為壯觀。那瀑布水跌落過程中,濺激起的無數水花雨霧,則經山風吹拂,化為陣陣煙雲,隨風飄入雲際。相傳當年李白在廬山隱居時,每當春夏豐水時節,便登峰觀瀑,於是李白將廬山瀑布寫得那麼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另一首詠瀑詩,是元代文學家楊維禎寫的《廬山瀑布謠》,作者通過豐富的想像力,將廬山瀑布描繪的絢麗多姿。
開先瀑布之美,還在於其山下左右、四周的景色均十分優美秀麗,正是這種秀美的環境,才扒開先瀑布襯托得更加嫵媚嬌嬈。
開先瀑布之上端,是秀峰簇簇,各具特色。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香爐峰,詩人們這樣吟頌它:「香爐一絕峰,時生旦暮煙」,「香爐不鑄石陶甄,鼻不聞香眼見煙」;香爐峰面對的雙劍峰,它宛若雙把利劍,嵌插在群峰之間,唐朝江州隱士來鵠,曾藉此抒懷:
倚天雙劍古今閑,三尺高於四面山。
若使火雲燒得動,殆應農田滿人間。
鶴鳴峰則形如仰鶴,又有傳說「嘗有鶴棲鳴」,當然是「不見山頭夜鶴鳴,空遺山下瀑布聲」了。獅子峰,形態險惡,朱熹當年有詩雲:
石骨苔衣雖賦形,蹲空獨逞惑猙獰。
威尊石獸終何用,誰解當年吼一聲。
至於姊妹峰,則娟娟並坐,美麗動人。據說這與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有關。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鄱陽湖上有兩個俊俏的漁家姊妹,她們每天出來在鄱陽湖上打漁,又常常為秀峰一帶的美景所迷住,結果什麼魚都沒有打撈上。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姊妹倆決定要去秀峰遊玩一番。來到秀峰腳下,姊妹倆解衣在玉真仙女曾沐過浴的浴仙池中嬉戲沐浴,又在龍潭的旁邊,對水梳妝打扮,然後貪婪地喝了幾大口龍井水,便沿青玉峽攀登蘿登山,心想登上雙劍峰,採下那峰頂之上的龍池中仙女栽種的玉蓮,送給打漁的鄉親們吃。可姊妹倆一見到這泉瀑爭鳴,百花盛開,蜂蝶忙碌的美景,不禁忘情地遊玩起來,終於誤入仙山,被玉真仙女收留作為徒弟。雖然在仙境之中,生活得舒服自在,但日久天長,姊妹倆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打漁的鄉親們,於是羽化成聯袂偕歸的兩峰,這就是現在的姊妹峰。站在鄱陽湖畔,遠遠望去,恰似朝鄱陽湖奔來的姊妹倆。開先瀑布的下面,有一峽一潭,峽名青玉峽,潭曰龍潭。龍潭之水,為開先東西兩瀑跌落匯流而成,故有「劈開青玉峽,飛出雙白龍」之說。青玉峽景色奇秀,其間依山臨澗的漱玉亭,是遊客觀瀑聽泉的最佳處。蘇東坡曾題有《青玉峽漱玉亭》一詩。
青玉峽與龍潭,三面比例,崖危岩巉。這里摩崖石刻,不勝其數。其中有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手書「第一山」,「青玉峽」以及「廬山」、「龍虎」、「洗心」、「風泉雲壑」、「濯纓洗耳」、「直瀉銀河」、「今古奇觀」、「星漢分流」等等多處字刻。真是「龍潭方丈地,大小古賢鐫。注破無名石,鑿穿有骨泉」。
青玉峽叢林中,原有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秀峰寺。始建於南唐,相傳南唐中主李璟曾築台在此讀書,當時秀峰寺成為開先寺,大概開先瀑布之名有此而得。
若從秀峰寺沿西北方向的山徑向上攀登5華里左右,便可抵達黃岩山。這里山深谷幽,遊人罕至,景色特別美妙。每當煙雨初霽之時,山光斂翠,雲壑碧染,使人不禁如入仙境,流連忘返。若再興致,可向南攀登文殊峰。登上文殊峰頂再舉目環望,秀麗群峰,盡入眼底。鄱陽湖水,煙波浩淼,帆影點點,亦在腳下。

石門澗
石門澗瀑布,位於天池山與鐵船峰之間,它是廬山瀑布群中最早被錄入史冊的古泉。2000多年前的《後漢地理志》中記載道:「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焉。」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亦有記載:「有石門水,水出嶺端,有雙石高聳,其狀若門。」又據《桑紀》雲:「石門者,天池、鐵船二山,並峙如門也。」看來石門澗瀑布的發現,要比三疊泉瀑布早好多年。
遊人若從山下前往石門澗瀑布,可由東林寺沿公路西行約3華里到賽陽橋,再從小道折向廬山水電廠二級發電站,然後順山澗探路前行,便可抵石門澗瀑布。另一路線是從山頂龍首崖至清涼台下行,緣當年徐霞客穿澗登山的百丈梯險道攀崖而下,亦可抵達石門澗瀑布。
遊人從山麓之文殊寺舊址處,便可抬頭望見一幅雄奇圖畫:一邊鐵船峰,疊壁千仞;一邊天池山,削崖萬丈,兩峰並峙如門,石門澗瀑布如深澗中一匹白馬,奔騰破門二處,聲震數里之外。
然而要沿澗谷走到石門澗瀑布,還有一段艱難的路程。從澗谷上攀,山勢漸險,一路多巨石擋道,時上時下,時走時爬,沒有一定的體力,大概是難以通過。尤其是到石門坎時,那兩崖之間僅存一條細細的縫隙,遊客側身方能通過。
而一旦通過石門坎,展現在眼前的卻是另外一幅奇美的景象:這里清泉奏樂,山花怒放,高山之下有積水湖,湖底亂石紛雜,陽光映照下,波動影移,彷彿一條條擺尾搖動的游魚。湖邊有「釣魚崖」送禮,釣魚崖旁又有一塊巨大的磐石,石上有「石門澗」三個大字,這里相傳是東林寺僧侶送龍飯中途息憩的地方。當年慧遠和尚游覽石門澗瀑布時,亦常在此地稍坐,靜觀山色瀑景之美。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涉澗尋訪慧遠之遺跡時,亦登臨此大磐石,並作一首詠石門澗的五言詩:《游石門澗》
從釣魚崖再登山而上,道路越走越崎嶇不平,好不容易攀上一懸崖絕壁,哪想到峽谷變得更加險P66。這里是廬山的西南大斷層經過處,峽谷深達幾百米,而兩邊奇峰迭宕,壁削千仞。桅桿峰與童子崖如劍插天而立,使人感到前途有奇瀑,道路太艱難,遊人鼓足勁越過桅桿峰和童子崖後,方見一條闊30餘米的白練,翻崖飄落,墜入碧龍潭中。此時再觀石門澗瀑布,那團團騰起的煙霧,在陽光里形成一道道若隱若現的七彩霓虹,更為奇壯的石門澗瀑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秀色。若遊人再走近瀑布,從下而上仰視石門澗瀑布,其狀似玉龍從天而降,噴吐著陣陣煙霧,萬千銀珠,打得由人滿身潮濕,雙眼難睜,只是一片迷濛渾沌;瀑布擊石發出的轟轟聲響,又如雷鳴過頂,讓人聽之驚心動魄。翹首仰望,四周萬仞石城,壁壘深嚴,再看天池山,巉岩萬狀,龍首崖,亦非蒼龍昂首,而是飛向蒼穹。文殊岩奇松倒懸,蔚為奇觀。
石門澗瀑布的奇壯景觀,吸引了無數詩人來賦詩歌詠。唐朝大詩人李白曾用「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來形容石門澗瀑布。袁枚則在觀瀑後,寫下了「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電費笙匏」、「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雲中跑」等詩句,來贊美石門澗瀑布。
由於石門澗瀑布發現較早,有些人認為它可算是廬山的第一瀑,並贊之為廬山瀑布群中的最佳者,看來亦不無道理。黃龍潭和烏龍潭瀑布

在廬山三寶樹風景區,有著匡廬瀑布群中以秀美纖柔為其特色的兩個瀑布——黃龍潭瀑布和烏龍潭瀑布。從三寶樹到黃龍潭瀑布,只有很短的距離。只見一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岩石層迭,四周草木茂盛,一條瀑布從十幾米高的崖上跌下,發出陣陣悅耳動聽的擊水聲,瀑布跌落潭中,稍坐停積,繼而又在石縫之中蜿蜒流淌,奔向下游。黃龍潭瀑布以秀、幽見長,大概不是正午時分,黃龍潭瀑布是不太會受到陽光照射的,因此,潭邊瀑下之石塊崖壁上,青苔遍布,把小澗打扮得一片綠色,襯托著飛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黃龍潭顯得格外幽靜、深秀和清涼。另外,黃龍潭瀑布旁邊還有一些石刻。
從黃龍潭瀑布向下走上幾百米,然後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會兒就可到達烏龍潭瀑布。只見瀑布從幾塊巨石中奪路沖出,分成三股,只有數米高,然而姿態十分優美。那一股股水流,跌落水中,發出婉轉悠揚的樂音;那烏龍潭水,清澈透明,惹人喜愛。遊人至此,不禁會體會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含意。
關於黃龍潭、烏龍潭兩瀑,民間流傳著一個黃龍和白龍的神話故事:
三寶樹風景區中有黃龍寺遺址。相傳此寺為高僧徹空為降伏黃龍潭中的黃龍而建造的。當時黃龍潭中潛藏一條桀驁不馴的黃龍,時常亂發脾氣,攪得山洪暴發,淹沒良田,百姓遭災,然而又潛於崖陡潭深的黃龍潭中。這樣,黃龍的所作所為,已使下游地區常受洪澇之苦。後來,高僧徹空禪師雲游至此,聽說竟有如此為非作歹之黃龍,便以佛家之普渡眾生教義,馴服了這條黃龍。黃龍歸善後,它的後代便化為群蛟,再次興風作浪,禍害百姓。徹空禪師見此情景,便敲響神鍾,群蛟聞鍾聲而驚逃。為了徹底降服群蛟,造福黎民,徹空禪師便在離黃龍潭不遠處,修建了黃龍寺,以鎮群蛟,並在黃龍寺賜經亭旁掘下制龍洞,將神鍾倒扣洞中,這樣便降伏了群蛟孽龍,故三寶樹附近有一塊巨石,上刻「降龍」兩字,這就是那口神鍾所化的「降龍石」。
數百年過後,徹空禪師早已歸西天,所降群龍亦已大多歸正,唯有紅黑二龍,惡性不該,仍常常化作紅黑二雲沖天而起,凌空鏖戰,攪得周天昏暗,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兩條孽龍激戰所經之地,樹木連根拔起,農舍不剩片瓦,惟有徹空禪師所建的黃龍寺藏經圖依舊巋然不動,賜經亭、三寶樹完好無損。
而在黃龍潭不遠處的烏龍潭中,卻藏著一條溫馴善良的白龍,那白龍不僅不像黃龍那樣性格暴烈,興風作雨,禍害百姓,反而時常給東林寺慧遠和尚和當地黎民百姓帶來許多方便。大旱日子白龍便噴雲吐霧,普降甘霖,滋潤禾苗,造福眾生。大澇時節,白龍又吸水排澇,不使洪水淹沒農田,危害農舍,故白龍受到東林寺眾僧和周圍百姓的喜愛和崇拜。為了表示這謝忱和敬意,百姓在每年6月初,採集百果,送來菜飯,投入潭中,祭祀神龍。這種活動當地群眾就稱為送龍飯。據說,龍飯必須送到烏龍潭之中,否則即使放在離潭很近的石頭上,白龍亦不會來領情的。多少年,白龍一直在烏龍潭中修身養性,造福生靈。那分成數股的烏龍潭瀑布,終年流淌不息,晝夜伴隨著白龍。就這樣,烏龍潭與烏龍潭瀑布形成了。人們每每游覽到此,不僅為這里的嫵媚秀色所吸引,亦為這里流傳如此優美動人的傳說,而良久徘徊,流連忘返。
現代園林建築專家,詩人陳從周教授游覽廬山黃龍彈和烏龍潭瀑布後,曾作《觀龍潭瀑》詩一首。

王家坡
遊人從九江驅車上廬山,行至山北公路小天池旁,向南俯視,可見一「U」型平坦大谷地,這便是蓮花谷。當年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提出廬山存在冰川遺跡時,就認為蓮花谷是一個最典型的冰川穀地,一萬多年前的第四紀冰川就在此谷地形成發育,冰川沿蓮花谷而下,直抵鄱陽湖畔的鞋山,遊人站在公路旁眺望鄱陽湖中,還可見一孤山形若鞋子,這便是當年冰川的遺跡。
蓮花谷之南側便是王家坡雙瀑的位置所在。遊人前往觀賞必須徒步攀登數里崎嶇山路,才能抵達王家坡雙瀑。初聞雙瀑之聲,已覺悠揚悅耳,再觀雙瀑之景,更覺嫵媚可愛。翠竹綠林掩映之中的王家坡雙瀑,它不像匡廬之三疊泉瀑布、石門澗瀑布那麼雄壯威風,氣勢磅礴,而像兩只比翼雙飛的戀鳥,雙雙跳躍在山澗之中,傾瀉在碧龍潭裡。
碧龍潭水,晶瑩潔凈,水流緩慢,中央較深,邊緣稍淺,環潭四周,竹影婆娑,綠樹扶疏,怪石嶙峋,奇峰聳立,是一個十分理想的天然游泳池。潭中橫卧一塊巨石,名太平石,石上鐫刻由「碧龍潭」三字,石面平整,可容坐數十人,遊人仰卧在太平石上,可飽覽四周風光。靜聽空山幽泉,水聲悠揚;又聞瀑布擊水,聲若銀瓶乍裂,水漿迸濺;再細細搜尋,山風吹過竹林,送來一陣陣悅耳的沙沙響聲;有時山谷之中,還會夾雜著各種會歌唱的昆蟲的啾啾叫聲;此時的碧龍潭,彷彿成了一個天然舞池,遊人盡可在大自然如此豐富優美的旋律伴奏下,在舞池中翩然起舞,大概可稱之為真正的「水上芭蕾」了。
若遊人還有餘興,可再攀過雙瀑崖壁,絕壁之上亦有一番別樣天地。只見又一瀑布妖嬌折瀉,在山風的吹拂下,化為縷縷銀絲,朵朵雨花,飄飄裊裊灑落於潭中。潭中水清見底,亂石遍布,有圓有方,有凹有凸,有正有斜,姿態萬千,煞是可愛。仰望群峰肅立,當中縫隙鍾,露出一線天色;俯視山泉溪瀑,水流時緩時急,似乎伴有明快的節奏;東眺鄱陽一湖,碧波萬頃,帆影點點;西觀翠竹林中,奇花異草,豐美絢麗,修竹萬竿,沙沙作聲。
的確,王家坡雙瀑並不是以三疊泉瀑布般磅礴的氣勢令遊人折服,而是以其夢幻般的深秀柔靜之美,使人沉醉,迷戀。

玉簾泉
驅車從廬山南麓栗里出發東行約5公里,抵達歸宗寺遺址,抬頭望見金輪峰,直插雲天,石鏡峰拔地而起,其上的懸崖間,便是那「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玉簾泉瀑布。
「玉簾鋪水半天垂」,玉簾泉瀑布高達數百丈,闊有八、九丈,遠遠望去,真如一幕玉珠水晶串成的垂簾。玉簾泉與廬山瀑布群中的其他瀑布有著明顯的不同,它並不像石門澗瀑布那樣水勢洶涌,聲響嚇人,亦不像烏龍潭瀑布那樣玲瓏嫵媚,婉轉流淌,而是屬於那種數尺之上尚是水,數尺之下全是煙的瀑布。玉簾泉瀑布在半空之中,便化為縷縷散絲,陣陣煙霧,因風作態,隨意飄揚。陽光照射下,霓虹隱現,玉簾變成五彩珠簾,跌入潭中,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瀑聲清脆悅耳。此番景色,不禁使人聯想起著名的雁盪大龍湫瀑布來了,相比之下,玉簾泉瀑布別有一番嫵媚柔姿,惹人愛憐。
晝夜流淌的玉簾泉瀑布,似乎還向遊人訴說一個久遠而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玉簾泉發源的石鏡峰頂上,有枚鋥亮明凈的圓石,石面平滑如鏡,可照見遊人須發,這塊圓石,便是玉真仙子用來梳妝打扮的寶鑒變來的。有一天,玉真仙子將寶鑒懸掛在石鏡峰頂上對鏡梳妝,那知鏡中竟映出山南群峰迭嶂,清溪泉瀑,玉真仙子喜出望外,便迅速喚來其他眾仙子共觀賞鏡中之美景,可那知一瞬間功夫,寶鑒不復存在,變成了一塊圓石嵌在山崖之上。當地群眾因此將這座嵌有寶鑒的山峰,取名為石鏡峰。從此,石鏡峰聲名大震,各地名流高僧紛至沓來,李白、王羲之等亦曾到此游過。
今日玉簾泉瀑布之下的深潭旁邊,有一個天然石洞,可容10餘人。洞口有石屋殘跡,傳說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在此讀書習字,那輕盈漫灑的玉簾泉水飄下而匯成於美麗的石鏡溪,宋代詩人王十朋有《石鏡溪》詩贊曰:
山上有鏡石為台,雲霧深藏未肯開。
別有一溪清似鏡,不須人為拂塵埃。
溪流中有段養鵝池,王羲之當年曾在此放養群鵝,以此為樂。王羲之每天在溪邊池畔留連,細細觀察著群鵝戲水之千姿百態,大概想從中悟出書學之道。有時還依照鵝在戲水的動人姿態,畫上幾幅栩栩如生的群鵝戲水圖。那知白鵝躍出畫面,凌空飛天而去。於是放鵝洞之名由此得來,洞中據說還有一個斗大的「鵞」字,為王羲之親筆所書,近代有人還說在草叢苔壁中,發現了斑駁難辨的「鵞」字,弄得後來的遊人,每到此洞便四處尋覓。其實,這字今已不復存在了。
此外,在玉簾泉瀑布風景區,還流傳著杏林春暖,復生松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