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歷史文化對旅遊的影響

歷史文化對旅遊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0-12-14 01:10:25

Ⅰ 中國古建築對旅遊的影響

歷史文化名城和古建築旅遊資源
1.歷史文化名城。我國歷史悠久,現保存下來的內歷史文化名城都是不同容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不少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在地面和地下保存著大量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古跡及革命文物,也成為旅遊者嚮往的地方。這些城市的歷史文化價值主要是:有歷代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有反映民族關系史的歷史文物,有宗教聖地和革命紀念地。
2.古代建築。這里說的古建築包括各地王府、地方官署、大型樓閣之類的建築。規模一般較大。
3.古城遺址。古城堡是古代建築的重要部分,是當時社會政治軍事斗爭的需要和當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體現。許多古城今日雖已殘垣斷壁,但它仍能勾起遊人對歷史的聯想,同時也有一定的科學考察價值。

Ⅱ 歷史文化,有關風景人文民俗的與旅遊之間的關系和影響的一篇文章,要長長長長!!!要以寫歷史文化為主的

說實話,你這也太不靠譜了。老師布置個作業你跑來問網路,你那學費交給誰了?上課都去網吧玩游戲去了吧,你這問題去圖書館泡一上午全解決了。年輕人別什麼都來問網路,肚子里有點貨,別上班了老闆問你個問題你還得等一會先網路一下。

Ⅲ 對歷史旅遊文化的認識

你的論文可以這樣寫:
一、歷史旅遊文化相關概念界定和國內外研究情況
二、對你所選的景點及其發展狀況,還有前人對這個景點歷史旅遊文化研究的概況(有的話就寫)
三、存在的問題
四、解決思路
五、結語
這種論文很好寫,框架建立以後,就是多找資料,可借鑒相關論文,比如多查一下CNKI,然後要再在網上收集相關新聞以充實論文實例的新鮮感。一千多字,很好寫的。我大四的時候代寫論文兩天出一篇呢

Ⅳ 談談中國歷史文化與旅遊的關系的認識

一、旅遊的文化屬性
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遊者的魅力。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遊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遊與文化關系的密切程度。
1.旅遊主體的文化本質
旅遊作為一種跨時空的消費活動,它的廣泛出現是經濟發展驅使的結果,但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更需要內在的動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講的,「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人類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之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遊活動更是文化驅使的結果。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固然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革命。二戰以後世界范圍內旅遊活動的興盛,從客觀條件看,是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它是文化觀念轉變的結果。
2.旅遊客體的文化含量
旅遊資源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大而言之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人文旅遊資源,無論是實物形態的文物古跡還是無形的民族風情、社會風尚,均屬於文化的范疇。由各種自然環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構成的自然景觀,只有經過人為的開發利用,才能由潛在旅遊資源變為現實的旅遊資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須通過鑒賞來反映和傳播,而鑒賞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文化性。
3.旅遊媒體的文化特徵
旅遊者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可以說是文化消費者。因此,旅遊業的核心產品只能是文化產品或文化含量高的產品,旅遊經營者只有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從交換中實現盈利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資源的開發者不僅要了解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和功能,還必須了解遊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徵,開發出滿足各類旅遊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業的文化特徵還滲透在各旅遊部門的運行過程中,如現代旅遊飯店,不是簡單地提供膳食的場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娛樂、審美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因此,一個優秀的飯店,有必要不斷提高餐飲、客房、娛樂等環節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養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文化素質,有必要提供有情調的個性文化服務。

Ⅳ 如何結合歷史文化因素,說明發展旅遊事業

(1)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有利於發展文化生產力,滿足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加劇了對文化資源的爭奪;一些地方文化創新力弱,發展文化產業的辦法不多。
(2)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文化旅遊業,尊重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從而取得成功。脫離實際,靠虛構歷史文化名人等來搞文化旅遊,無視客觀規律的制約,不可能取得成功。
(3)發掘歷史文化資源蘊含的民族精神,打造優秀旅遊文化產品;堅持保護優先,防止破壞性開發。

Ⅵ 中國歷史文化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旅遊資源,其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有助於吸引遊客。

Ⅶ 埃及的歷史文化對其旅遊業的影響

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當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 千米,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是人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號稱古埃及文明,有人說埃及文明是尼羅河文明,這是對尼羅河的最高評價。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范圍,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佔領埃及,托勒密王朝覆滅,亦即通常所說的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從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從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國或孟斐斯帝國(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從納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國王。焦瑟統治時代是權力和勝利的開始,此時出現了以沙卡拉的階梯金字塔建築群為代表的恢宏壯觀的石頭建築。該建築群的設計師、作家兼學者的伊姆荷泰普成為史書上首批出現的偉人之一。這一時代是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君主製得以發展的時期,君主坐於孟斐斯,分派各省總督統治全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從斯內夫盧(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從金字塔的雄偉程度來判斷,斯奈夫魯、胡夫和哈爾夫的統治時期為這個時代的頂峰。在達夏爾,梅頓和基薩修築的金字塔顯示出王朝的治國有方、經濟繁榮。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從烏斯卡夫(Ouser)到烏納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薩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陽崇拜意識」迅速發展,在沙卡拉的烏尼斯金字塔牆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銘文。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從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國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歲的佩比(Pepi)二世。 雖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顯赫一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軍商遠征,但一些省督不斷膨脹的全歷史中央集權的孟斐斯備受威脅,而引發了內亂。 第一過渡時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統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無文獻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凱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圖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統一全國,從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統治了整個埃及。這雖然使他們的故鄉底比斯城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統治者適時尚須來回旅行,並在十二王朝時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處修建了行宮,和諸如伊蒂-塔維的小城。王朝在不放棄底比斯的同時向北轉移權力中心,顯示出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逐漸恢復。 中王國或底比斯第一帝國(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圖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約2040年統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門埃瑪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女王塞貝克內菲盧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穩定總是和動亂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權勢力和其他歷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勢力,毀滅了從第十二王朝傳續下來的底比斯政權,埃及分裂成許多的諸侯國。 第二過渡時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約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幾位名叫塞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時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統治。從公元前1730年開始,這些國王只不過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稱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於三角洲東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兩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統治底比斯及周圍地區。他們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後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開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斗爭。 新王國或底比斯第二王國(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從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點陣圖特摩斯,四位阿門諾菲斯。王後阿謝普蘇、阿肯納吞(Akhenaton)和圖坦卡蒙,都屬於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緹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6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賽特納克特(Sethnakht)之外,其餘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過渡時期(公元前1086~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統治的有斯門代斯(Smendes),普蘇賽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統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納傑姆。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歷史時期
公元前三世紀的曼涅托,將從美尼斯開始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止的埃及歷史分為三十個(或三十一個)王朝,現在學者又在此基礎上將上古埃及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約前3100-2686年) 2、早王朝時期(約前2686-2181年) 3、古王朝時期(約前2181-2040年) 4、第一中間期(約前2040-1786年) 5、中王朝時期(約前1786-1567年) 6、第二中間期;(約前1786-1567年) 7、新王朝時期(約前1567-1085年) 8、後王朝時期(約前1085-332年) 9、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從第1到第4時期,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朝出現的時期,第5至第7時期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第8至第9時期是埃及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下的時期。 【註解】 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范圍,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佔領埃及,亦即通常所說的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Ⅷ 旅遊開發對歷史文化的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存在大量個性鮮明、風貌古樸的歷史文化村鎮,歷史文化村鎮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被稱之為"民間收藏的國寶"、"歷史文化的明珠"等,通過合理的開發,既能夠實現對歷史文化村鎮的保護,又能夠將文化資本轉變文經濟資本,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文章分析了旅遊開發對我國歷史文化村鎮的影響,提出了加快歷史文化村鎮旅遊開發的有效措施

Ⅸ 試論旅遊文化與歷史文化的關系

歷史文化可以成為開拓旅遊文化的基礎,進行好好建設,好好發展,合理安排,能吸引大量人員,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Ⅹ 廣漢市歷史文化對旅遊業的影響及發展幫助

廣漢市地處成復都平原東北側,制與中江,金堂、成都市青白江區、新都、彭州、什邡及德陽市旌陽區為鄰,總面積538.28平方公里。1990年7月人口普查中,有總人口58萬。市境屬都江堰灌區,是國家商品糧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種植業以水稻、小麥、油菜為主;養殖業以豬、兔、家禽、淡水魚為主。工業生產初具規模,以食品、建材、化工、輕紡、機械、冶金為主。「三資」企業累計已有151家。鄉鎮企業發展快、產值高。連續多年被評為四川省經濟發展十強縣之一。廣漢市屬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至今遺留有較豐富的名勝古跡,其品位和旅遊開發價值很高。
廣漢市旅遊資源豐富,是國家級旅遊城市。知名旅遊景點有:
三星堆遺址:
三星堆遺址為殷商時期古蜀國都邑,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
段家大院:
段家大院古樸凝重的建築風格,淳厚濃郁的民俗情調,朴真自然的生態環境,豐富深沉的文化內涵,匠心獨運,風情別具,堪稱川西古典民居的典範。
房湖公園:
房湖公園是唐代名相房琯貶任漢州刺史時所建。佔地528000平方米,在川西各縣中均屬罕見。園內古色古香,既有蘇州式園林小巧玲瓏的特色,又有巴蜀園林中古風的神韻。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