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標示中國近代旅遊業興起的是

標示中國近代旅遊業興起的是

發布時間: 2020-12-13 14:16:31

1. 中國近代旅遊業是如何產生的

20世紀前,近代的工業經濟來到中國,新的陸上交通體系的構建,但是伴隨著的確實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入侵。那麼中國在被踢開國門的同時自身產生了旅遊行為嗎?我們只能通過社會的二元結構來看待:首先進入的帝國主義不僅僅是大兵,還帶來了西方世界為數眾多的傳教士、商人、學者,他們在中國從事的一種半職業半殖民的活動。他們的活動就是要好好審查中國的各種"寶貝",這樣就出現了各地涌現的外國群人別墅。其中現代保留的規模較大的是廬山的洋人別墅。他們選擇這樣風景好的地方,一方面進行職業工作,一方面就無償擁有了這塊風景區。對於此時中國的廣大百姓,其旅遊活動(具有現代意義的旅遊活動)也同時廣泛的存在。首先對於周期性的廟會活動,可以看成一種旅遊目的地(因為廟會經產會出現賣藝的現象,而看客一旦付錢並觀看就是一種旅遊行為)。其次,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會在一些重要的節日到郊外進行賞花觀鳥,這是中國廣泛存在的生活行為,所以可以定義為現代意義的生態旅遊。再有就是皇親國戚的巡遊、獵獸等活動就屬於旅遊。一個典型的例子,承德避暑山莊就是專門為皇帝的遠行的旅遊設立的觀景點。
在20世紀30年代之間,中國沒有自己的旅遊業務公司。由於洋人享有開放口岸的通航權,所以在當時的很多重要城市的旅遊中介服務全為洋人操縱。只在1923年,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經理陳光雨在該銀行下創辦一個旅遊部,為國人辦理旅遊業,經北洋政府批准,於1923年8月正是成立。
1927年,旅遊部從銀行中獨立出來,成為中國旅行社,這是中國自身最早的旅行社。在艱苦的創業過程中,終於贏得了華東、華北、華南的旅遊業務。在之後相繼踴躍了,出現了如鐵路旅遊經理處、公路旅遊服務社、航空訊美空游、浙江名勝團。這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旅遊中介公司。
1949年之後的旅遊業發展
1949到1977年的政治接待時期。如在1949年成立新中國第一家國營華僑服務社,於廈門。華僑旅行社於1952年開始興辦。主要從事接待回大陸探親旅遊的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和外籍華人。在1952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回憶"在我國召開。這次事件引起我國因公務出差和旅遊的外賓逐漸增多。在周恩來總理的號召下,1954年,中國國際旅行總社成立,並成立了15家分社。主要從事涉外的嘉賓及友人的接待。
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逐漸從政治接待轉向國民新興的部門。在這種結構轉變下出現了旅遊的繁榮,表現在:l、在1978年原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改為"管理總局",後改為中國國家旅遊局;滯後在各省市區成立了相應的旅遊管理部門。2、設立8個駐外旅遊辦事處,並在香港設立了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1983年,我國被世界旅遊組織接納為會員,成為該組織第106個成員。3、國內旅遊興盛。隨著出門旅遊人數的增加,使得旅遊帶動的相關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年提高。4、促進旅遊業人才的培養。隨著旅遊業經營管理專業化程度的提高。(

2. 中國近代旅遊業生產的背景是什麼

中國近代旅遊業產生的背景是:
1、近代以來的中國旅遊活動局部存在,未形成產業,亟待改進。
(1)與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活動緊密聯系,西方的商人、傳教士、學者和一些冒險家來到中國,在一些通商口岸和風景名勝地區巧取豪奪,建造房舍,供其經商、傳教、游覽和休憩之用;
(2)舊中國政府與西方列強建立外交關系,向西方各國派駐使節,不少外交官員考察異域,游歷甚為廣泛;
(3)不少人民出國出賣勞動力,其中也有一些人在謀生之餘順道游覽觀賞;
(4)為學習西方的科技知識,不少青少年漂洋過海出國留學,尤其是19世紀70年代洋務運動時期,出現「留學熱潮」,得以游學歐美。
2、與旅遊相關的行業有一定發展,具備發展旅遊業的條件。
(1)交通。鐵路是近代旅遊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國從1876年起鐵路建設有膠濟鐵路、滇越鐵路、廣九鐵路、中東鐵路。近代中國的內河航運、遠洋航運、公路運輸和民用航空對旅遊和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2)旅遊住宿。近代旅館從清代末期開始發展。有外資經營的西式旅館,民族資本經營的中西式旅館,鐵路沿線的招商旅館以及公寓等。
由此可見,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近代旅遊業起端很遲,直到本世紀20年代初,上海、南京、北平等地還僅有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外國公司開辦的旅行社。因此,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陳光甫於1923年在該行設立了旅行部。1927年6月,旅行部獨立,更名為中國旅行社,這是中國第一家旅行社。由於創辦者陳光甫等人的竭力經營,該社發展迅速,獨佔中國旅遊業鰲頭30年,拉動了中國近代旅遊業的發展。

3. 中國近代旅遊業最早產生於哪裡

中國的上海

4. 哪個旅行社的誕生標志著中國近代旅遊業的興起。它是哪一年由誰創辦的

標志著中國近代旅遊業興起的是()。
A、中國旅行社的成立
B、中國國際旅行社的成立
C、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旅行部誕生
D.、廈門華僑服務社的成立

選c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旅行部於1923年8月,正式宣告成立,是中國第一家旅行社,也就是日後的中國旅行社前身,近代中國旅遊業由此萌芽。由銀行家陳光甫創建

5. 1、近代旅遊業的開端 2、人類最初旅行活動的目的 3、中國最早旅行社的產生 4、旅行活動的分類

托馬斯.庫克 托馬斯.庫克開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們出行,而且為他們訂火車票,派出同行人員,還找了當地的人作介紹,這些都是具有現代旅遊的特點,而且也是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6. 中國近代旅遊業產生的歷史原因是什麼

近代旅遊業開始於19世紀中期,促成旅遊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業革命旅遊,轉變為一種大眾化的社會活動,為旅遊服務的企業形成一個獨立的行業

7. 我國旅行社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1949年以前:我國近代旅行社業的產生與發展

20世紀20年代,中國開始進入早期資本主義化進程,交通運輸業和新式旅館等設施也隨之發展,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經濟的發展必然促進出於各類目的外出人群的流動,客觀上需要專門的旅行機構為其提供服務,我國近代旅行社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當時的中國已有幾家「洋商」開辦的旅行服務機構,包括英國的通濟隆、美國的運通公司等,專門為「洋人」和少數上層社會華人服務,缺少專門為中國普通民眾服務的民族資本旅行社。愛國民族資本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創始人陳光甫先生因在外資旅行代理機構購買船票受到冷遇,因而立志創辦一家中國人自己的旅行服務機構。除了愛國和維護民族尊嚴之外,陳光甫創辦旅行社的目的還在於讓「國人及各國人士了解中國古老悠久的文化和名勝古跡」、「輔助工商」和「服務社會」。1923年8月15日,我國第一家民族旅行社——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旅行部正式成立。1927年初,旅行部與銀行分立,改組為中國旅行社,成為獨立的旅行商業機構。其經營范圍從1923年旅行部設立之初的代售國內外火車、輪船客票及旅行咨詢,逐步擴大到車站、碼頭接送和轉送、行李提取和代運、發行旅行支票、為國人辦理出國及留學事宜,以及觀光游覽等業務,還創辦了深具影響力的旅遊刊物《旅行雜志》。1927年至1937年間,中國旅行社在客運服務的基礎上又開辟了貨運服務和招待所業務,分、支社增加到49處,形成了覆蓋全國並延伸到境外的服務網路。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旅行社在自身資產和業務遭受巨大損失的同時,本著愛國和服務社會的經營宗旨,將協助民眾戰時流動和物資轉移作為其主要職能。抗戰結束後,中國旅行社的業務雖然一度有所恢復,可隨著國內戰爭的推進,旅行社的經營最終未能完全恢復。上海解放後,陳光甫離開內地去了香港,中國旅行社的重心也隨之轉移到香港。1954年7月1日,以香港中國旅行社為名向香港英國當局申請注冊,後發展成為香港中旅集團公司。

中國旅行社的產生和發展,對我國近代旅行社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帶動和示範作用,各地相繼出現了一些地方旅行社及類似的旅遊組織,但均規模較小,且適逢亂世,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太大影響,大多在戰亂中消亡了。只有中國旅行社作為我國近代旅行社業的典型代表,以其不凡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思想,為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二、1949—1978年:行政事業導向的中國旅行社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迎接海外僑胞和外國友人,我國在政府主導下設立了中國旅行社和中國國際旅行社兩大旅行社系統,負責組織相應的接待工作。

1949年10月18日,福建廈門中國旅行社成立,這是新中國第一家旅行社。同年11月和1951年12月,福建廈門和泉州華僑服務社成立。隨著華僑來訪人數的增加,廣東、天津、杭州等地的華僑旅行社也相繼成立。1957年4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華僑旅行服務社總社在北京成立,並明確其主要任務是為華僑等回國探親、訪友、參觀、旅遊提供方便,做好接待服務。1963年,國務院又將港澳同胞納入華僑服務社接待范疇。1974年1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旅行社成立,與華僑旅行社合署辦公,統稱中國旅行社。

1954年4月15日,中國國際旅行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務是負責訪華外賓的食住行游等事務,發售國際鐵路聯運客票。之後,在直轄市、省會以及其他重要城市和國境口岸陸續設立了分、支社。1958年1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國外自費來華者接待工作和加強國際旅行社工作的通知》,決定將中國國際旅行社劃歸國務院直屬,由國務院外事辦公室領導,各地分、支社歸當地省市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且必須接受中國國際旅行社分配的接待外賓的任務,並在接待業務上接受指導。196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決定,改組和擴大中國國際旅行社為旅遊事業管理局,負責對外國自費旅行者在華旅行游覽的管理工作,領導各有關地區的國際旅行社和直屬服務機構的業務,並在7月22日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第124次會議上,批准設立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直屬國務院領導,對外仍保留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名稱,局、社合署辦公。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的局本部機構,經國務院確定為行政單位。

這一階段旅行社業的發展,是典型的政府主導下的行政事業導向,具體體現在:第一,旅行社的經營業務核心是進行外事接待,政治色彩濃厚,主要任務是「宣傳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擴大政治影響,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了解和友誼,為國家吸收自由外匯」;第二,旅行社不僅僅是事業單位(對外可稱為企業單位),還是政府機構,行使著行政管理職能,呈現出典型的「政企合一」狀態。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