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文化旅遊景區
㈠ 安溪歷史背景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
安溪,蘊涵著豐富的古老的茶文化。
翻開安溪的歷史,就是一部茶葉的發展史。安溪悠久的產茶歷史,有著豐富的茶樹資源,眾多的茶樹品種,精湛的制茶經驗,獨特的制茶技藝,優良的茶葉品質,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積淀,是我國茶葉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有史以來,安溪人以茶為生,茶業生產的興衰與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直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安溪仍有80%的人的生產、生活與茶相關,30%的人直接從事這一產業,年產茶葉約佔全國烏龍茶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年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安溪人,種茶、制茶、品茶、泡茶,賽茶王、吟茶詩、唱茶歌、跳茶舞……因為茶,安溪被譽為飄香的土地。安溪,以鐵觀音而蜚聲海內外。
自古高山雲霧出好茶。安溪地處戴雲山東南坡,地表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多山,群山環抱,峰巒疊翠,甘泉潺流,氣候溫和,水量充沛;千年的實踐,總結出了精湛的制茶技藝,選育出了優良的茶樹品種,構成了得天獨厚的「天、地、人、種」四種兼備的古老茶區。
安溪境內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樹。在藍田劍斗地等地發現的野生茶樹,樹高7米,冠達3.2米。據專家論證,已有1000多年的生長歷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斷發現野生茶樹,表明了安溪具有豐富的茶樹資源。
據考,安溪產茶始於唐末。當時韓林學士韓屋有詩雲:「古崖覓芝叟,鄉俗樂茶歌」。
明清時期,是安溪茶葉走向鼎盛的一個重要階段。明代,安溪茶業生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飲茶、植茶、制茶廣泛傳遍至全縣各地,並迅猛發展成為農村的一大產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安溪茶農樹無性繁殖法的發現與創造。明代以前,我國茶樹均採用種子直播的有性繁殖法,茶樹容易變種。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前後,安溪茶農從茶樹枝條壓在土壤中能生根發芽得到啟發,創造出茶樹整株壓條繁殖法。因而,使安溪成了中國茶樹無性繁殖的發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農又創制了烏龍茶。烏龍茶即介於紅茶與青茶之間的半發酵的特種茶。烏龍茶採制工藝的誕生,是對我國傳統制茶工藝又一重大革新。明清雍正三年(1728)前後,安溪茶農又發現了名茶鐵觀音。特別的烏龍茶製作工藝,獨一無二的鐵觀音,奠定了安溪作為中國名茶之鄉的地位。
㈡ 泉州茶文化
泉州茶文化簡介
泉州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故鄉,自古就有「閩南茶都」的美譽。安溪產茶幾乎與置縣同時,已有1000多年歷史,其中盛產的烏龍茶早在宋元時期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蜚聲中外。安溪是名茶鐵觀音、黃金桂的發源地。安溪茶葉生產歷史之久、產量之多、製作之巧、質量之高、茶藝之精、飲茶之盛堪稱華夏一絕。隨著茶業的發展,安溪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全國6大類74種旅遊資源,安溪就擁有6大類41種。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具有濃郁茶鄉特色的安溪文化(茶歌、茶舞、茶藝、茶餐、高甲戲等)和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的茶文化旅遊呼之欲出,成為安溪新的經濟熱點。安溪還被譽為「茶樹良種的寶庫」,茶農素有「茶師搖籃」之稱。安溪縣現有茶園25萬畝,既是福建烏龍茶出口基地縣,也是全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現年產茶葉1.5萬噸,約佔全國烏龍茶產量的1/4,福建省烏龍茶產量的1/3,是全國產茶大縣。質量上,安溪「風山」牌特級鐵觀音連續18年保持國家金質獎榮譽,並成為「國茶」、「貢品茶」。
淺談泉州安溪茶文化
到中國烏龍茶之鄉——福建安溪鄉間品茗,是一件很有味道的事。坐在農家庭院,三兩人泡上一壺茶慢酌細品,不時有田野的芳香陣陣飄來,多了幾分自便和隨意。鄉間的茶文化沒有都市茶樓里那一招一式的繁縟程式和豪奢作派,更多的是一種鄉間自然簡約之美。
茶藝,是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盞茶的藝術。在黃金桂起源地虎邱鎮羅岩村,我有幸欣賞了一位林氏老農的茶藝。他身著隧道土布藍衫,茶具是鄉間常用的粗壺,茶是本地產的優質綠茶,水是屋後的井水。整套茶藝融進了鄉里人的純朴觀念和生活習俗:投茶直接用手,三指撮茶;分茶時,於壺中泡好茶後再進茶盅。據說,這種「茶娘式」的手法,還象徵著生生不息的親密關系呢。
當地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動」之說。可見這種茶俗深進人心。在安溪縣,還流傳著「早上喝碗鐵觀音,不用醫生開葯方;晚上喝碗鐵觀音,一天勞累全掃光;三天連喝鐵觀音,雞鴨魚肉也不香」,可見酷愛飲茶之風氣源遠流長。
茶道是茶文化的另一境界,安溪的茶道精華,體現在一個「和」字上。例如,當地村民有什麼糾紛或隔閡,只要長輩出面開一個「茶話會」調解,便可輕松把事情「擺平」。這種茶文化中的「和」,意蘊著風調雨順的天和、青山綠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假如上升到茶德的高度,「和」的內涵會更豐富,具有一種社會功能,使飲茶者追求一種收斂奢欲、洗心滌煩、振作向上、自我整合、人倫、其樂融融的精神境界。106萬人在安溪這片土地上長期和睦相處,親如兄弟,根植、流傳其間的茶文化,無疑具有深厚的旺盛生命力,是祖國燦爛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㈢ 家鄉的茶文化
我家也是福建的,我家在德化,是一個瓷都,而與我家臨近的就是中國十大回名茶之一:安溪鐵答觀音的故鄉安溪,我給你介紹一下安溪的茶文化吧: 福建安溪是中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產茶歷史可以上溯到唐朝末期。數百年來,隨著安溪茶葉的誕生和發展,安溪逐步形成古老獨特、絢麗多姿的茶文化。集歷史、經濟、宗教、民俗、禮儀、飲食、園藝為一堂,融詩詞、歌舞、戲劇等文學藝術為一體,安溪茶文化已成為安溪文明的象徵。 為不斷豐富安溪茶文化,茶鄉人將祖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茶文化融入安溪茶文化之中,從而形成安溪中國茶葉大觀園。大觀園薈萃各種各樣的茶文化,可謂一部茶的網路全書。 到安溪,你可別忘了欣賞融傳統技藝與現代風韻為一體的安溪茶藝,體味「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茶藝作為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逐步成為現代人喜愛的生活藝術。 走進安溪,茶文化景觀遍布。鐵觀音發源地西坪的茶園層層疊疊,滿目青翠,到處是茶的海洋、綠的世界,茶葉的芳香沁人心脾。大坪生態觀光茶園是全國最美最好的生態風光茶園,茶山形態秀麗,綠色無邊,還有最原始的茶歌對唱。
求採納
㈣ 安溪鐵觀音文化內涵是什麼
鐵觀音文化是由茶演變出來的一種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鐵觀音文化內是中國茶文化容的一脈相承,都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但是鐵觀音茶文化有其獨特的地方,包括茶詩茶歌茶藝茶道等, 鐵觀音不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飲,而且養生保健功能在茶葉中也屬佼佼者。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
㈤ 參觀三和茶館感受安溪茶文化主題作文比賽
從廣義上講,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茶文化包括茶的歷史、茶的著作、茶的傳說以及人們在飲茶、品茶中的學問,還包括茶在人際交流和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義……這些博大精深浩如煙海而獨特清新的人文景觀日益充實和豐富著茶文化的歷史畫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亮麗風景。可以肯定的說,中國是最早發現茶和使用茶的國家。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安溪鐵觀音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系。中華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內涵,具有很強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華茶文化在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向周邊國家傳播,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名茶(鐵觀音)的沏茶技藝,沖泡過程非常講究,是一種融傳統技藝與現代風韻為一體的品茶藝術,極具濃郁的地方特色,它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理念。滿意請採納
㈥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從廣義上講,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
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
茶文化包括茶的歷史、茶的著作、茶的傳說以及人們在飲茶、品茶中的學問,還包括茶在人際交流和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義……這些博大精深浩如煙海而獨特清新的人文景觀日益充實和豐富著茶文化的歷史畫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亮麗風景。可以肯定的說,中國是最早發現茶和使用茶的國家。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www.anxic.cn 安溪鐵觀音 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華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內涵,具有很強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華茶文化在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向周邊國家傳播,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
名茶(鐵觀音)的沏茶技藝,沖泡過程非常講究,是一種融傳統技藝與現代風韻為一體的品茶藝術,極具濃郁的地方特色,它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㈦ 安溪有茶文化博物館嗎,茶藝嗎
有啊, 安溪有好幾家茶博物館哦,你是安溪的嗎
㈧ 請幫我找一些關於安溪的茶文化資料..有急用,謝謝!
「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被譽為安溪「四大名茶」。目前,「四大名茶」約佔全縣茶園總面積的80%。其中,「鐵觀音」茶園約佔38%,「黃金桂」、「本山」、「毛蟹」約佔42%。
鐵觀音: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清雍正年間在安溪西坪堯陽發現並開始推廣。植株為灌木型。葉型橢圓、葉色濃綠,葉厚質脆,葉緣波狀,略向後翻,嫩梢肥壯略帶紫紅,開花多、結實率高,但萌芽率不太高。天性嬌弱,產理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說。
黃金桂:又稱黃旦。原產於安溪羅岩。植株為小喬木型。葉為橢圓型,葉片薄,發芽率高。嫩芽黃綠,毫少。單產較高,適宜製作烏龍茶,也適制紅、綠茶。「黃金桂」有「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內質「香奇、鮮」。成品茶條縈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幽雅鮮爽,略帶桂花香味,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素以「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而著稱。
本山:原產於安溪西坪堯陽。植株為灌木型。葉型橢圓,葉薄質脆,葉面稍內卷。茶密且梗細長。長勢和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制烏龍茶品質優良,香高品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似。
毛蟹:原產於安溪福美大丘侖。民國時候稱「毛外」。植株為灌木型。葉形橢圓,葉背白色茸毛多。適制烏龍茶,為高級「色種」的原料,制紅、綠茶外形美觀,品質上佳。此茶雖比不得「鐵觀音」的韻味和「黃金桂」的清香,但有著爆米花般的焦香,韻味獨特,又很耐泡。
㈨ 泉州的茶文化
泉州茶文化簡介來
泉州安溪是自世界名茶鐵觀音的故鄉,自古就有「閩南茶都」的美譽。安溪產茶幾乎與置縣同時,已有1000多年歷史,其中盛產的烏龍茶早在宋元時期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蜚聲中外。安溪是名茶鐵觀音、黃金桂的發源地。安溪茶葉生產歷史之久、產量之多、製作之巧、質量之高、茶藝之精、飲茶之盛堪稱華夏一絕。隨著茶業的發展,安溪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全國6大類74種旅遊資源,安溪就擁有6大類41種。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具有濃郁茶鄉特色的安溪文化(茶歌、茶舞、茶藝、茶餐、高甲戲等)和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的茶文化旅遊呼之欲出,成為安溪新的經濟熱點。安溪還被譽為「茶樹良種的寶庫」,茶農素有「茶師搖籃」之稱。安溪縣現有茶園25萬畝,既是福建烏龍茶出口基地縣,也是全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現年產茶葉1.5萬噸,約佔全國烏龍茶產量的1/4,福建省烏龍茶產量的1/3,是全國產茶大縣。質量上,安溪「風山」牌特級鐵觀音連續18年保持國家金質獎榮譽,並成為「國茶」、「貢品茶」。
㈩ 安溪紫雲山旅遊風景區 介紹
福建紫雲山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是海南國運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海南國運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設立在福建的「指揮作戰前沿陣地」,其總部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廈、漳、泉金三角中心地帶,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蘆田鎮。公司成立於2010年5月22日,注冊資金為人民幣3000萬元,是一家以旅遊投資開發為主的多元化投資企業。公司目前的部門主要有總經理辦公室、行政辦公室、工程部、文化傳播中心等十幾個部門,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未來將擴展成30多個部門,是一家有著長效發展潛力的的多元化企業。公司當前致力於打造紫雲山旅遊風景區,該項目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011年省重點項目之一。公司於2010年3月17日與安溪縣人民政府簽訂《安溪紫雲山旅遊開發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計劃用3-5年的時間,首期投入30-50億元以上,遠期投入100億元以上,著眼於創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結合申報世界遺產的標准,規劃打造成以「紫雲山」為中心 、「宗教文化區」和「鐵觀音茶文化」為核心品牌,集朝聖、休閑、度假、健身、養生、觀光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名勝區,使之成為海峽兩岸養生康壽和旅遊度假的天堂、海內外聞名的海西旅遊勝地,最終成為國際高端的嶄新旅遊勝地,中國新農村城鄉統籌小康建設的著名品牌。
紫雲山旅遊風景區位於中國茶都,福建安溪縣內,由香港海外學者聯合會對景區進行創意策劃,由香港中廈建築國際有限公司和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進行規劃設計。該項目中心景區規劃范圍約200多平方公里,以紫雲山、蓮花山、銀瓶山、朝天山、國公山、猴公山、筆架山七座名山及藍田水庫、內地原始森林、朝天山原始森林、林鶴年古民居建築群等綜合景點為主體,涵蓋蘆田、藍田、西坪、龍涓、尚卿等五個鄉鎮;保護緩沖區約1000多平方公里;影響輻射區至安溪縣范圍3057.28平方公里;和平示範區含海峽西岸全境(含浙東南及粵東)及台灣全島。從長遠願景來看,紫雲山旅遊風景區將以紫雲山開發建設為龍頭,統籌開發蘆田、藍田、龍涓、西坪、尚卿五個鄉鎮的旅遊景點,著力構建一中心(以藝術展覽、商務庄園文化為核心的國際交往中心)、二勝地(宗教文化心靈朝聖地、夏日避暑勝地)、三方舟(兩岸政府「品茗和談」的和平方舟、台胞回家的幸福方舟及安溪人民的富強方舟)、四基地(全國文聯創作基地、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基地、國家機關老幹部藝術基地、康復養生理療基地)、五區(宗教文化旅遊區、國際茶文化生態旅遊交流區、海峽西岸城鄉統籌的全新示範區、生態觀光旅遊區、休閑度假旅遊區)的文化旅遊產業大格局。
紫雲山旅遊風景區的創意規劃理念主要包括:
一、打造「宗教文化區」
泉州佛文化源遠流長,從風水龍脈,環境氣場,歷史人文和經濟文化實力等方面來說,紫雲山都最有條件打造一個「宗教文化區」。而紫雲山「宗教文化區」的規劃建造,將以建設龍藏岩、龍山寺、玉佛寺為主的佛教聖地,用來供奉如來佛祖、四大菩薩等;其次,在蓮花山打造112.9米高的觀音菩薩像,該尊佛像將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最後,還將配套建設270多座寺院、放生池等與佛文化相關的設施。
二、發展安溪茶鄉旅遊
安溪自古以來就是世界茶葉文明的發祥地,到處彌漫著聖地文化的氣息,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茶文化逐漸成為一項旅遊產品,安溪茶文化越來越凸顯其無限價值。因此除了打造「宗教文化」外,紫雲山旅遊風景區還將以安溪悠久深遠的茶文化淵源和底蘊以及「鐵觀音」國際品牌為依託,發展安溪茶鄉旅遊,建設成為國際茶文化生態旅遊交流區。
三、塑造養生度假天都、藝術聖殿
紫雲山旅遊風景區海拔位於800m-1349.7m之間,常年平均氣溫在18-20℃之間,氣候溫和,空氣清新,景區內擁有朝天山8萬畝、蘆田內地村4500畝的原始森林、鬱郁蔥蔥的林木等豐富植被,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4000立方米,這種被譽為「空氣維生素與生長素」的小精靈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可以說紫雲山旅遊風景區是一座「綠色寶庫」、「天然氧吧」以及「天然涼庫」。此外,景區風光旖旎,景色秀麗,名勝古跡星羅密布,這些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藉助於良好的原生態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景觀,紫雲山旅遊風景區還將發展成為康復養生理療基地、夏日避暑勝地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養生度假基地以及國家機關老幹部藝術基地和全國文聯創作基地。
四、締造品茗和談的方舟
藉助於鐵觀音茶文化,站在海西和平發展的戰略高地,與「博鰲論壇」看齊,創建「紫雲論壇」或「鐵觀音論壇」,使紫雲山旅遊風景區成為海峽兩岸領導人「品茗和談」,簽訂《和平一家協議書》的最佳場所。
隨著紫雲山旅遊風景區工程項目的全面推進,該項目已成為省重點項目,未來有望沖刺國家重點項目。因此,未來的紫雲山旅遊風景區將會是具有國際品牌的旅遊勝地,成為安溪旅遊的最佳代言。公司將始終秉承「誠信、求實、高效、創新」的理念,切實從人文環境、城市環境、社會環境、服務環境等方面進行優化,把紫雲山旅遊風景區締造成安溪文化「新名片」,安溪旅遊「新引擎」,中國旅遊「新亮點」,宗教文化旅遊「新品牌」,讓社會各界在舉世矚目中了解安溪、親近安溪、感受安溪。我們真誠期待和歡迎國內外嘉賓和社會各界朋友來紫雲山參觀旅遊,我們將以「服務第一,賓客至上」為服務宗旨,恭候您們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