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業發展不均衡

旅遊業發展不均衡

發布時間: 2020-12-07 14:19:27

1. 旅遊業平衡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別的相關資料

地區的復旅遊業發展固制然能帶動地區經濟增長,但也不能盲目的生搬硬套別人的發展模式。盲目的復制其他地區旅遊項目的開發模式,可能會造成地區旅遊業的壞帳。只有不斷挖掘地區自身優勢,竭力開發,才能是縮小同其他地區旅遊業的差距,近而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你的問題深度太大,我怎麼看怎麼覺得是兩個問題。

2. 分析價格變化對旅遊供求均衡點的影響,同時分析均衡價格以及均衡數量的變化特點.

沒有選項啊 是均衡產量下降,價格無法確定。畫畫圖就知道了,需求曲線向和供給曲線都向左邊移動,所以產量下降。價格的變化取決於供求曲線斜率絕對值的大小。斜率絕對值相等,價格不變。供的>求的,則價格下降。反之,價格上升 。呵呵 如果還有不懂的話,我可以用數學表達式幫你證明。

3. 旅遊活動對生態平衡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旅遊景區生態化規劃的原則
1.整體性原則
生態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生態化規劃應該遵循整體性原則,既要考慮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又要研究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還要考慮景區內外生態環境的交互作用,把生態化的要求貫穿於景區各項規劃之中。

2.協調共生原則
生態化規劃面對復合生態系統,具有多元化和組成的多樣性特點。子系統之間及各生態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直接影響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景區生態化規劃中堅持共生就是要使各個子系統合作共存,互惠互利,提高資源利用率;協調指保持系統內部各組分、各層次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協調、有序和相對平衡。

3.區域分異原則
不同地區的生態系統有不同的結構、生態過程和功能,規劃的目的也不盡相同,生態化規劃必須在充分研究區域生態要素功能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進行。如森林公園與主題公園,一個偏自然景觀,一個是偏人工景觀,前者注重生態服務功能,後者生態服務功能會少些,社會效應會重些。

4.高效和諧原則
生態化規劃是要建設一個高效和諧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因此生態規劃要遵守自然、經濟、社會三要素原則,以自然環境為規劃基礎,以經濟發展為目標,以人類社會對生態的需求為出發點。

4. 湖南省旅遊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性分析

你把來網路里回答問題的人想的太閑了。
這種不平衡性分析的問題能有人給你答案嗎
你是旅遊學校的學生吧,這個老是給你出的一道題吧
以後別這么問了,沒有答案的。

5. 我國區域旅遊發展不平衡如何破局

我國區域旅遊發展不平衡現象由來已久,「東強西弱、南強北弱」是整體格局。東部旅遊目的地的接待能力、旅遊產品的豐富度和服務水平,明顯優於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區,多擁有較好的生態資源,構成旅遊發展的天然基礎,但受限於交通基礎設施、區域經濟水平等因素,旅遊發展相對粗放,市場化程度相對較弱。

《行動計劃》提出了四方面的具體舉措。包括加快「三區三州」主通道建設,加快推進G8513平涼經九寨溝至綿陽、G4216成都至麗江、G0613麗江至香格里拉、G3012喀什至和田等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到2020年,四省藏區高速公路覆蓋所有地級行政中心;完善區域干線公路網路,加快普通國道待貫通路段建設,實現普通國道網基本貫通等;加大資金投入和項目傾斜,在「十三五」文化旅遊提升工程中增補一批旅遊基建投資項目,專項用於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項目建設等;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開發具有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旅遊產品等。

6. 人類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平衡發展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人類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平衡發展的主要途徑:根據旅遊地的旅遊環境承載量制定合理的旅遊規模,在開發旅遊資源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對景區植被的破壞;治理旅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7. 如何平衡文化遺產與旅遊業的發展

旅遊業發展對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人居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要實現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旅遊業與人居環境的和諧發展,可以採取保持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間的平衡、減輕遺產地的環境壓力、讓社區居民參與遺產地的管理、培養世界遺產地居民的旅遊意識和保護意識等諸多措施。文化遺產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遺產的載體。保護文化遺產對旅遊業的發展重要之至。旅遊需要文化遺產的襯托,沒有文化遺產的旅遊則顯得蒼白無力。沒有旅遊文化遺產就沒有旅遊業。而今文化遺產的流失情況嚴重至極,僅僅靠國家單方面實施政策也未能達到完全保護的功效,在這里呼籲每個人都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配合國家,自我約束。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整個社會的一大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一)國家實施保護政策

國家已經陸續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關於加強和改善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等。與此同時,國家更應該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通過強制力量,及時約束遊客的違法行為。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信息,讓大家了解法律的條款,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和相應法律代價。另外,法律條文對於個別破壞者,懲罰相對寬松,使得極個別不法分子有空可鑽,有機可乘。對於這些破壞和侵佔文物及文化遺產者應嚴懲不貸。在進行開發拆遷文化遺產區域時,盡最大能力保護好文物的完整性。對全民進行歷史教育,實地觀察體驗了解,讓民眾親身感受一下文化遺址的重要,誰提早認識到遺產的價值,誰就能將珍貴的遺產留住。所以,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國民認識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懂得文化遺產對於自己、家族、國家、民族、世界甚至子孫後代的獨特價值。對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所關心、愛護和尊重。

(二)遊客做到遵紀守法

許多遊客對於自身的行為是否違法,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有的甚至在被法律處罰之後,仍然感覺模糊,甚至不以為然。有的遊客大肆採摘樹葉花草等作為紀念品,有的商販以當地稀有的動物、植物、礦產為紀念品,甚至到了「掠奪性」販賣的地步。比如:峨眉山的枯葉蝶是名貴物種,然而有的工藝品一件就用掉幾十隻蝴蝶。畢竟,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家的,以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全部攬下。另外,並不是非要在景區留下痕跡就代表著你「到此一游」,旅遊的紀念途徑有很多種。比如:在風景名勝地留影,購買旅遊特色紀念品、當地特產、收藏

車票、門票等。觀光游覽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護歷史、遵紀守法。

(三)旅遊景區採取措施

許多景區採取了很多措施保護文化遺產,但還有部分遺產景區做得不夠。以丟垃圾為例,根據測算,一個常人手持垃圾尋找合適丟棄地點的正常忍受距離是50-200米,如果在范圍內沒有出現垃圾桶,許多本來有環保意識的遊客也會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垃圾筒而隨地丟棄。因此,在給予遊客方便上,應該注意宣傳和引導,讓遊客的心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放鬆,讓遊客的知識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拓展,讓遊客的感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升華,讓遊客的心靈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凈化。經過全民族集體的努力,並且是長期而持久的努力,在經久不息的積累下,保護文化遺產就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8. 錯峰出遊有什麼好處

錯峰出遊有助於旅遊環境與旅遊資源的保護、有助於旅遊經濟的均衡發展、有助於旅遊服務質量與遊客滿意度的提高

一、有助於旅遊環境與旅遊資源的保護

良好的社會自然環境是開展旅遊活動的必要前提,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而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旅遊業是無煙產業的時代已經過去。

錯峰旅遊將使旅遊者在時空上分布更均衡,緩解出遊壓力同時減弱局部過度的緊張供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能夠加強旅遊資源的保護。

另外,錯峰旅遊觀念的宣傳能夠讓旅遊者深刻認識到旅遊活動對旅遊環境與資源的破壞,引導旅遊者在滿足自身旅遊需求的同時注意自身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與踐行,促進旅遊業的永續發展。

二、有助於旅遊經濟的均衡發展

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作用及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國家更是把旅遊業的發展提升到了戰略高度:「十二五」期間將旅遊業初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各地區政府雖然將發展旅遊業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但是我國旅遊業整體收入水平還不容樂觀,旅遊經濟發展不均衡,淡旺季差異仍十分明顯。從長遠來看,錯峰出遊能調節旅遊目的地淡旺季,加速旅遊目的地經濟均衡發展,增強旅遊經濟。

三、有助於旅遊服務質量與遊客滿意度的提高

伴隨社會工作方式的轉變、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們的收入與閑暇時間也相應增加。旅遊成為人們休閑與放鬆的最佳選擇,旅遊者人數逐年增加,旅遊的管理難度逐年增大。旅遊基礎設施超負荷運作、遊客接待量超承載力,旅遊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超強,旅遊服務質量難以保證。

引導人們錯峰出遊一定程度上可減緩這種緊張供應狀態,同時均衡旅遊目的地全年各時段遊客數量,促進旅遊目的地就業穩定,激發旅遊從業人員的工作熱情,刺激旅遊企業與旅遊景區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對提高遊客滿意度也具有積極作用。

(8)旅遊業發展不均衡擴展閱讀:

武漢發出倡議書:市民錯峰出遊

8月8日活動啟動以來,武漢眾多景區近日門票投放後很快預約完畢。為感謝全國人民關鍵時刻對武漢的鼎力支持和無私援助,讓更多的外地遊客能如願享受「打卡大武漢」的精彩旅程,在此,我們倡議:

廣大市民朋友錯峰出遊,盡量將熱門景區雙休日、節假日的預約機會,優先留給外地遊客,我們熱情當好東道主,充分展示武漢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的感恩之心、好客之情。誠摯感謝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9. 現代旅遊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歐美地區一直占著絕對優勢,

因為旅遊景點需要很多的投資開發維護費用,歐美政府既協助投資開通道路,又仗版著雄權厚的物資基礎對景點的運營予以政府補貼,用低廉的門票甚至免費游覽吸引國際旅遊者。國家更看重人文景觀的教育功能和社會效應,以讓更多人擁有受教育和受熏陶的機會,在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達到吸引更多旅遊者的目的,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同時政府協助開發景點旅遊點商業副業聯動,將攤點場地出租贊助,從國家的角度擴大景點運營效益。帶動了本地酒店業、餐飲業、紀念品和工藝品銷售、計程車和導游事業的發展。
而中國政府資金有限,雖然鼓勵民營資金開發了很多景點,但各自為政以致門票飛漲,較難形成國家效益吸引大量的國際旅遊者。

10. 如何做到旅遊業在公平和效率間取得平衡

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①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原則。效率優先,實質就是發展生產力優先,有兩層含義:一、把個人勞動報酬同勞動效率掛鉤。二、把生產要素的收益和各要素的經濟效率掛鉤。堅持效率優先,就必然要求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當然,強調效率優先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公平,不能出現兩極分化,這是效率優先原則實現的社會條件。
②我國現階段的收入政策時,既要有利於善於經營的企業和誠實勞動的個人先富起來,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貧富懸殊,堅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進效率的前提下體現公平。
效率,是指人們工作中所消耗的勞動量與所獲得的勞動成果的比率。公平,是倫理學的概念,是指如何處理社會經濟中各種利益關系,也就是所謂合理分配。提高效率主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來實現,實現公平則主要依靠政府對收入的宏觀調控。
效率與公平上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從統一性來看,效率是公平的基礎,公平的最終實現要以效率的較大提高為基礎。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條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於形成穩定的社會環境,從而調動各方面的生產積極性,促進效率的提高。
從對立性方面看,兩者存在著此長彼消,此消彼長的一面。收入差距較小,固然公平了,但對經濟社會中的主體刺激作用不大,不利於效率的提高。收入差距過大,固然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又會出現社會的不穩定與不和諧,反過來又會影響效率。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