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貴州旅遊業發展因素

貴州旅遊業發展因素

發布時間: 2020-12-07 14:03:07

『壹』 貴州目前旅遊業的現狀

貴州現在的旅遊現狀就是宣傳力度不夠,我很多外地的朋友都不知道貴州在哪或貴州是個省,可見大家連貴州在哪或是有沒有這樣一個地方都不知道,更何談旅遊。相比之下,我們周邊的省份旅遊宣傳力度就很大,但是很多資源都過渡開發,現在已經是在下降階段。
我們的自然資源是相當豐富的。現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8 個(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洞、紅楓湖、舞陽河、馬嶺河峽谷、漳江風景區、赤水四洞溝、十丈洞瀑布); 4 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荔波喀斯森林、赤水桫欏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2 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遵義、鎮遠); 24 個省級風景名勝區(百里杜鵑、花溪等)、11個自然民族村寨(黔東南巴拉河苗族村寨群 安順雲山屯、本寨、九溪、天龍屯堡村寨群 貴定音寨布依族村寨群 興義下五屯布依族村寨群 江口雲舍土家族村寨群黎平肇興侗族村寨群 畢節大屯及三關彝族村寨群 烏當香紙溝布依族村寨群 六枝月亮河布依族村寨群 赤水丙安村寨群 西江千戶苗寨村寨群 荔波下白岩布依族村寨群)。只要抓住貴州旅遊資源的特色,我們&潛力是無窮的。現在貴州旅遊正在成上升趨勢,包括世界級酒店的進駐,各種連鎖酒店的開業。這都說明他們看重了我省旅遊業發展的潛力。
現在省裡面非常重視旅遊業的發展,貴州在全世界最適合避暑排名第五,在中國排名第一。今年不是要舉行首屆「避暑節」,這都說明貴州在外的名聲是越來越響了。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貳』 八年級上冊地理:說一說,貴州省發展旅遊業有什麼優勢條件

近年來,隨著貴州交通運輸業的日益發達,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原來閉塞的貴州也逐漸地為世人敞開了觀光之門。眾所周知,旅遊業相對來說有投入少,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小的特點。因此,大力發展旅遊業無疑成了貴州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那麼,貴州發展旅遊業究竟有哪些優勢呢。在本文中,本人將著重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來談談貴州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
首先,從自然條件來說,貴州地處雲貴高原,緯度較低,但海拔高,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因此,這里冬無嚴冬,夏無酷暑。七月份的平均氣溫才二十四攝氏度,在全國來說是個理想的避暑勝地。每年夏天來貴州避暑的遊客絡繹不絕,推動了貴州旅遊業的發展。更何況2007年貴陽被評為「全國避暑之都」。這樣一來,更是大大的提高的貴州的知名度。 除了氣候外,貴州的自然風光也是一絕。因為貴州地處高原山區,群山蜿蜒起伏,峰巒錯落疊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石溶積岩是貴州省地貌的主要特徵,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謂「無山不洞,無洞不奇」,這些溶洞形態各異,各有各的韻味。其中就有號稱「世界第一溶洞」的織金洞,「大自然的奇跡」的龍宮等。這些景點都是巧奪天工,極盡自然之魅力。
洞內有天地,當然洞外的世界也就更精彩了。貴州的風光與江南的煙雨朦朧,塞北的天蒼地茫,青藏的碧水藍天等相比,另有一種獨特韻味。貴州的山,層巒疊嶂,秀峰林立,各具風姿。如雷公山,山上奇石特立,鍾靈奇秀。特別是雨天,煙霧迷濛,更讓這片熱情的土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天登山,能讓遊客的暑意立消,心曠神怡,飄飄然有馮虛凌風之感。
有山當然就少不了水。有山無水則滯,有水無山則空。貴州有了名山,當然也就會有勝水與之相合。貴州的名水如烏江、舞陽河、馬嶺河,名湖如紅楓湖、黃果樹等。烏江有「千里畫廊」之譽,流程132公里,形成了89公里的奇峽壯觀,從南至北由夾石、黎之、銀童、土坨、王坨等五個峽段和百絲坨、洗心泉、珍珠洞、黃龍泉、飛龍過江等30餘個主要景點組成。山峽北接重慶市烏江峽谷旅遊線,南鄰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峽岸奇峰對峙、灘險壑幽、飛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樹蒼藤、珍禽異獸,景觀奇特,蔚為壯觀。黃果樹就更不用提了。黃果樹的落差高達70多米,是世界第二大瀑布,每到豐水期。遊客到此可聞瀑布雷鳴,聲勢有如萬馬奔騰,驚心動魄,數里之外可聞。
貴州的山水秀美如斯,人文美的魅力當然也不弱了。 貴州的人文旅遊資源又包括了民風民俗和歷史名勝兩大類。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漢族外,還居住著48個民族,各民族歷史悠久,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每年五彩繽紛的民族節日達1000多個。貴州少數民族粗獷豪放、熱情質朴、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為貴州民族風情和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貴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它那濃郁的民族風情猶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樓和風雨橋、苗族吊腳樓、布依石頭寨,精湛的銀飾花帶、綺麗的挑花蠟染、多彩的民族服裝,侗族大歌、儺戲歌舞、蘆笙銅鼓,壯觀的鬥牛大賽,驚險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嘖嘖稱贊,心儀不已。 在歷史名勝方面,貴州也一點都不落後。貴州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一代代勤勞勇敢的貴州人民留下了眾多嘆為觀止的古跡名勝。其中著名的就有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築群、平壩天台山伍龍寺、福泉明城牆、安順府文廟、遵義海龍屯、奢香墓、息烽集中營舊址、遵義會議會址等等。古跡之多,不勝枚舉。
現在,貴州已形成了以省城貴陽市為中心,以游覽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洞、紅楓湖、馬嶺河峽谷為主的西線旅遊區;以領略苗、侗民族風情為主,伴有舞陽河風光的東線旅遊區;以瞻仰革命遺址、游覽風光秀麗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和品嘗國酒文化為主的北線旅遊區,以及以瑰麗多姿的「小七孔」自然景觀為主的南線旅遊區。逐漸地,貴州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每年來貴州的遊客量都在迅速增多。
總之,貴州氣候資源好,有山有水有風光,山美水美人更美。遊客至此,不僅可以避暑,放鬆心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感受得到貴州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風情,在覽景的同時可以享受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
有了上面這些有利條件,相信隨著貴州交通的進一步發達,基礎設施的更加完善,貴州的旅遊產業一定會蒸蒸日上,更上一層樓,成為貴州的支柱產業,讓貴州成為一個旅遊強省。

『叄』 貴州旅遊英文文獻

沒有英文的,這怎麼樣?
貴州省旅遊業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黔南師院貴定分院貴定師范學校 自科教研室 賀萬榮 551300

內容提要 :貴州是個旅遊資源大省,有著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在貴州旅遊發展過程中遇到一些制約因素 。針對這些因素提出貴州旅遊持續發展的六個方面的基本對策,以保證貴州旅遊的待續穩定發展。

貴州的現代旅遊業開始於 1979—1980 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貴州的旅遊業發展迅速,為貴州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貴州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旅遊省份之一。然而,貴州旅遊收入與貴州旅遊資源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貴州旅遊必須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立足現在,著眼未來,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貴州旅遊健康、持續的發展。

• 貴州旅遊資源開發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

1980 年,貴州省旅遊部門接待了香港師生暑期旅遊團,成為貴州現代旅遊業開始的標志。 1981 年成立了中國國際旅行社貴陽分社, 1982 年成立了貴州旅遊局, 1988 年,貴州省旅遊局與貴州省外事辦公室正式分署辦公,貴州旅遊業從此自成系統。

目前,貴州有四星級飯店 1 家,三星級飯店 2 家,兩星級飯店 25 家,一星級飯店 9 家,共提供客房 3300 多間,旅遊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在旅遊服務接待方面,現有接待機構 70 家,其中 12 家國際旅行社,有 58 家國內旅行社,配有多個語種的翻譯導遊人員, 有相當規模的旅遊接待車隊,旅遊接待能力較強。 1980 年,貴州接待國際旅遊人數僅 1694 人次; 1990 年上升到 24112 人次; 1995 年為 136459 人次。

貴州的交通運輸條件近年來發展迅速。有龍洞堡國際機場一個,還有銅仁機場、黎平機場、興義機場、安順機場等四個支線機場。計劃建設的還有荔波機場、黃平機場、茅台機場、六盤水機場等。在公路建設方面,已經建成新貴黃公路、貴遵公路、貴新公路、凱麻公路、頂興公路、水黃公路、貴畢公路等高速公路或高等級公路,鎮(寧)勝(境關)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鐵路運輸方面,繼貴昆鐵路、黔桂鐵路、黔渝鐵路、湘黔鐵路之後,相繼開通了株(州)六(盤水)復線、南昆鐵路等。目前貴州的交通已形成了多種運輸形式相互補充的立體交通網路,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運輸條件。

貴州旅遊風景區點多,質高,面廣。現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8 個(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洞、紅楓湖、舞陽河、馬嶺河峽谷、漳江風景區、赤水四洞溝、十丈洞瀑布); 4 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荔波喀斯森林、赤水桫欏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2 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遵義、鎮遠); 24 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11 個自然民族村寨。

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貴州的旅遊業發展速度較快,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入旅遊者行列的人越來越多。在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下,貴州旅遊環境、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旅遊目的地人口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可以預測貴州旅遊的大發展時期將會迅速到來,貴州旅遊將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 貴州旅遊大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不斷深入和推進,貴州的旅遊業將迎來春天。就目前來看,貴州旅遊的大發展將面臨一些嚴峻的考驗:

• 貴州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差。近些年來,貴州的基礎旅遊服務設施雖 然得長足的發展,但各項基礎設施之間發展不平衡,還不能滿足入黔旅遊客人快速增長的需求,反過來會制約貴州旅遊的大發展;

• 貴州旅遊可進入性較差。從 80 年代末期我省開始建設首條高等級公路 ——貴黃公路起,我省的交通運輸條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鐵路復線、支線機場的相繼投入使用,為我省的旅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已經建成使用的各交通線路來看,很少有直達旅遊景點的。也就是說,從市區到各旅遊景點的道路交通狀況還很惡劣,各景點的可進入性較差。

• 旅遊規劃管理 體制不順。由於旅遊業的開發是一個多部門多待業共同完成的事業。在規劃和管理的過程中,主管部分林立,責權利劃分不清,職能相互交叉,多頭管理現象嚴重,出現問題時互相扯皮的現象相當嚴重,損害了旅遊形象,制約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 旅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人們旅遊目的和動機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原來單純的觀光瀏覽演化為增長知識、消遣娛樂、探險獵奇、考察研究等,旅遊者也從原來的國內客人為主發展到國內國際齊頭並進的局面,因而對對旅遊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

旅遊產品競爭能力不強。貴州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許多資源具有開發價值。但是,貴州旅遊資源的資源優勢並不等於產品優勢,也不等於市場優勢。貴州旅遊產品的打造、包裝、宣傳和推銷的力度不夠,導致貴州旅遊的競爭能力不強,養在深閨無人知,最終不能實現資源到經濟的轉化。

• 貴州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第一、理順旅遊業管理體制。在旅遊業的管理體制上,要做到「三權」分離,使景區的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分屬不同的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行業主管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政府主導和行業主管是旅遊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條例之一。所謂政府主導,指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對旅遊業要正確定位,給旅遊業發展予寬松的產業政策和較多的投入。在旅遊業發展中作好宏觀調控,把旅遊管理的權力最大限度地放在旅遊管理部門。旅遊管理部門則應作好旅遊發展的具體規劃;協調好旅遊行業內部的相互關系;加強對旅遊產品的監督和管理力度,把好旅遊質量關。

第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增強旅遊地的吸引力。貴州比較具有市場競爭力是旅遊資源是自然旅遊資源,自然旅遊資源的吸引力來源於優美的生態環境。尤其是生態旅遊的迅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更高了。貴州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分布較廣泛的地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旅遊的環境容量較小,在大規模開發旅遊的過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管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旅遊接待人數不斷增加,將引起生態環境質量的迅速退化,最終又限制著旅遊的發展。因此,要保證貴州旅遊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努力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在旅遊發展中打出「生態」牌,在生態環境上大做文章。

第三、提高旅遊地居民的綜合素質,營造和諧的旅遊人文環境。從目前來看,旅遊目的地總是在自然環境優美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都是相對比較貧窮落後的地方,當地的居民素質普遍偏低。隨著現代旅遊的發展,旅遊者的目的、動機、興趣愛好等都在發生著變化,旅遊者更多的想要了解旅遊地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尤其是國際旅遊的發展,旅遊者與旅遊地居民的交流將更為廣泛。因此,客觀上要求旅遊地居民要具有較高的綜合文化素質,才能適應現代旅遊尤其是國際旅遊的發展趨勢。旅遊主管部門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旅遊地的居民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等進行培訓,這也是提高旅遊地競爭實力的一種有效措施。

每四、嚴把導游質量關,提高導游員綜合素質。貴州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旅遊資源,如黃果樹瀑布、安順龍宮、織金洞等,對發展入境旅遊有一定的市場競爭能力。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貴州的導游員乃至全國的導游員的整體素質偏低,對旅遊景點的相關科學知識背景了解不多,講解時往往局限於一些表象的東西,比如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景點的外觀形象等。對於景區景點的一些內在的科學性的知識知之甚少,不能滿足遊客的求知需求。今後對導游員的錄用考查要注重綜合素質的考查。要大力培養能掌握多門語言的導游員,滿足國際旅遊迅速發展的需要。

第五、加強對貴州旅遊資源的整體包裝宣傳,提升貴州旅遊形象。貴州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都很豐富,但長期以來,貴州旅遊接待人數與周邊省份如雲南、廣西、湖南等相比差距較大,許多國內國外遊客往往經過貴州直達雲南而很少在貴州停留。其中有一重要因素就是長期以來對貴州旅遊的包裝宣傳不夠,導致貴州的旅遊形象較差,人們對貴州的了解不多,認識不深。要保證貴州旅遊在今後的發展中穩步前進,政府必須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全方位、多層次地對貴州旅遊進行包裝宣傳。要讓國內國外的遊客了解貴州的旅遊資源優勢和特點,知道貴州、嚮往貴州、走進貴州、懷念貴州。

第六、繼續發展貴州交通事業,增加旅遊景點的可進入性。良好的交通條件是旅遊業得以大發展的前提條件。最近幾年,貴州的旅遊交通條件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省會貴陽到各旅遊景區的交通時間大大縮短。但是,現在的各種交通條件都主要是從貴陽到各旅遊城市,而連接旅遊城市與各景點的道路質量還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對吸引回頭客非常不利。因此,旅遊交通的發展也是未來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旅遊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產業,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貴州的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形成強大的合力,才能把貴州的旅遊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使貴州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成為西部地區的真正的旅遊大省。

參考文獻:

《旅遊地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保繼剛 楚義芳 彭華 編著

《貴州旅遊地理》貴州科技出版社 楊龍 編著

《旅遊管理綜論》經濟管理出版社 張廣海 方百壽等 編著

《貴州旅遊》 貴州民族出版社 廖善友 編著

貴州省旅遊業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黔南師院貴定分院貴定師范學校 自科教研室 賀萬榮 551300

內容摘要 :貴州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旅遊條件優越。但在貴州旅遊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制約因素,限制了貴州旅遊持續穩定發展,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從管理體制、生態環境建設、旅遊地居民素質、導游素質、包裝宣傳、旅遊交通等六個方面來提升貴州旅遊形象,保證貴州旅遊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 。

關鍵詞 :貴州旅遊 制約因素 旅遊形象 持續發展

加快貴州旅遊產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省政府 研究室 王禮全

貴州旅遊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為把貴州旅遊業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提供了充足的資源條件。改革開放以來,貴州旅遊業不斷發展,特別是「九五」以來,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培育的戰略決策,極大地推動了貴州旅遊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貴州旅遊業的供給條件和需求條件基本具備,逐步形成了全方位開發之勢,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其作為戰略性產業的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先導性帶動作用也開始顯現。但從總體上看,貴州旅遊業仍然處於高投入、低產出的發展初期,從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進程不快;交通基礎設施和接待條件的「瓶頸」制約比較突出;大旅遊、大產業的發展態勢仍然受部門牽制、條塊分割的影響,發展的整體合力不強;缺乏精品牌,形象競爭力不強,行業整體素質不高,旅遊產業面臨全面提升的壓力。
在當前面臨難得機遇和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應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加快把貴州旅遊業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的總體部署,按照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大發展的思路,通過推進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和社會化,推進貴州旅遊業的加快發展。

一、提高旅遊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競爭性產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旅遊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旅遊產業的發展活力。

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組織引導和有效調控,有人據此把旅遊業視為政府主導型產業。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中的確起著多方面的主導作用,包括制定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和相關產業政策;把旅遊資源的開發和有效保護結合起來,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衡;對旅遊項目開發組織科學論證、嚴格審批和監督管理;對旅遊生產力進行合理布局;對旅遊公共基礎設施進行引導性投資;整合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參與旅遊業的發展;協調解決旅遊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其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等。但是,除了旅遊資源經營具有壟斷性外,旅遊業的其他業務都具有較強市場競爭性,因而旅遊業也應順應市場要求,尊重市場供求原則,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走市場化發展的路子。
因此,應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按照現代理念發展旅遊業。一是旅遊資源的開發要以市場為導向,即以旅遊需求為基礎,確定開發方向、開發規模和開發特色,打造發展亮點,在旅遊業發展規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旅遊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二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和完善旅遊產業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加快對旅遊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改進政府對旅遊業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減少行政干預,增強產業發展活力和內在動力。三是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旅遊業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在政府實行投入引導的同時,創新思路,通過特許經營權出讓、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多種手段籌集發展資金,形成多元化投資開發格局;通過市場化手段,促使餐飲、酒店、商業等方面形成產業集聚。四是按照「大市場」的要求,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形勢下,應將旅遊業從政府部門過多包攬的懷抱中解脫出來,將其放到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中,更多地經受市場的競爭,更多地發揮市場對它的調節作用,從而開拓大市場,實現大發展。

二、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化水平,按照大產業的要求,進行資源和產業整合,延伸產業鏈,把旅遊產業變成產業旅遊,加快構建特色旅遊經濟體系。

旅遊業不僅綜合性很強,關聯度較高,而且是依託性很強的產業和外向型產業。因此,旅遊經濟具有特殊的運行規律。這是研究制定旅遊產業發展戰略和相應政策的基本出發點。
從總體上看,貴州旅遊業產業規模還不大,產業結構不合理,其發展過多地依賴資源,依賴景區景點,粗放式經營突出,依靠先進科技進行深度開發滯後,產業鏈短,關聯度不高,組成旅遊產業各部分之間只是形成了一種鬆散的結合和簡單的數量關系,產業組織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手段,加上體制機制的制約,與資源稟賦和現有條件相適應的旅遊經濟體系尚未形成。這種狀況不盡快改變,將會影響整個旅遊產業的發展。
要加快把旅遊業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產業,當前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大力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化水平。按照大產業的思路,遵循產業經濟發展規律,對產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把其他相關產業范疇包容在旅遊業裡面,實現良性互動,構築特色旅遊產業框架,加快打造完整的旅遊產業鏈,加快旅遊產業化進程。
為此,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產業基礎條件建設,在加快公路、鐵路、機場建設的同時,改善運輸組織方式,增加國內航線和航班,增設國際航班。同時加快酒店業等接待設施建設,使之能適應大旅遊發展的需要。二是有機整合 「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克服過去那種只重「游」而忽視其他要素的傾向,把分散的要素整合起來,把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特色食品開發等與旅遊業結合起來,特別是把把資源開發和文化產業發展與旅遊業結合起來,延長產業鏈,形成依託中心城市和旅遊集散中心的大產業格局。三是注重特色和抓住比較優勢,對景區景點進行深度開發,尤其應在文化開發上下功夫,提高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著力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旅遊精品,塑造品牌,提升產業質量。四是加強旅遊經濟內部主導行業的培育。實踐證明,旅行社在旅遊產業發展中越來越起著龍頭的作用。應盡快改變過去過度依賴風景資源來發展旅遊業的做法,適應現代旅遊業發展的新特點,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把旅行社作為旅遊經濟的主導行業加以培育。目前全省旅行社達120多家,但其規模普遍較小,市場競爭力較弱,在旅遊業發展中難以起到「龍頭」作用。應適應客源由自然流量為主體向以競爭流量為主體轉變的新變化,根據旅遊業加快發展的需要,選擇部分綜合條件較好的旅行社進行重點扶持,使之做大做強,成為龍頭產業,以合理組織旅遊生產力,帶動和促進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同時,通過資源重組等途徑加快培育旅遊企業集團。五是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為旅遊業加快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旅遊業加快發展的關鍵要素。專業人才缺乏,人才隊伍總體素質不高,是長期制約貴州旅遊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應高度重視旅遊人才資源開發,支持學校辦好相關專業,促使有關部門和企業加強人才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並且積極引進人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

三、加快推進旅遊產業的信息化,建立旅遊信息服務網路化的新型模式,創新旅遊信息交流方式,大力提升旅遊業的信息化水平。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信息化已成為加強企業管理,降低企業成本,快速提高產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推進旅遊產業信息化,對旅遊業的加快發展和提高產業層次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旅遊產業的市場廣闊,涉及面寬,加上遊客層次不同,群體各異,尤其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向遊客及時提供所需的各種旅遊信息,實現網路化服務。
在這方面,國內外很多地方積累了成功的做法。一些地方的旅遊信息服務已具體到到鄉村旅遊點的道路、景點、所能提供的住房及其價格等信息,都能從其網站查閱,並配有圖片,方便旅遊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國內很多地方也加快了旅遊產業信息化步伐。
貴州旅遊產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藉助於信息化手段。一是應加快構建全省統一的旅遊信息技術平台,建設旅遊信息資料庫,加快信息發布和交流,大力推進網路化服務。可選擇在貴陽、遵義、安順等大城市建設旅遊信息服務平台,利用國際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建立旅遊信息服務網路,促使現有網站增加欄目,豐富內容,提高製作水平,從而為遊客提供景區景點、交通運輸、酒店餐飲、各種旅遊服務價格以及旅遊商品購買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二是加快市場營銷網路化,優化銷售流程,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各種形式的旅遊促銷,在產品宣傳、客戶信息管理等方面加快運用電子管理信息系統,發展電子商務,擴大旅行社網站,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之成為提升貴州旅遊服務質量,加快貴州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推動器。

四、加快推進旅遊產業的社會化,增強產業整合能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旅遊產業,提高旅遊業的地位,延伸旅遊業的內涵,加快形成大產業格局。

旅遊業發展的實踐不斷證明正,任何資源都可能具備旅遊資源的屬性而供人們開發利用。是由於旅遊資源的廣泛性非常突出,旅遊產業的綜合性強、關聯度高,涉及的部門和行業多,旅遊產業的發展就必須依託交通運輸、飲食服務、文化、商貿,以及工業、農業和相關基礎設施條件,依託城市和旅遊集散中心,這就決定了一個完整的旅遊產業體系必須以旅遊為紐帶,把餐飲、住宿、交通、娛樂、商貿、信息等各個方面的業務整合為協調動作的產業鏈條,一個完整的旅遊過程只有在高度的社會整合作用下才能實現。因此,旅遊業的社會性,旅遊產業的發展不是一、兩個部門的事,也不僅僅是政府部門的事,而必須與有關部門高度協調,密切配合,依靠全社會力量辦旅遊,組織社會各方面參與發展旅遊,這樣才能使旅遊業的發展具有強勁的生命力和長久的持續力。
推進旅遊產業的社會化,一要加強部門協調和合作,相互配合,開成合力聯合打造旅遊產業的整體形象,共同推進旅遊產業發展。二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按照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參與旅遊產業開發,政府部門為其創造條件,提供服務,營造環境。三要促使旅遊業發展與相關產業開發結合起來,按照「自然與人文交融、商貿與休閑一體、經濟與生態並重」的原則,挖掘內涵,提高品位,推進產業互動,實現聯動發展,提高整體效益。
總之,貴州旅遊業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時期,全省旅遊生產力初具規模,具備了提升產業層次的基本條件。在新的形勢下,應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堅持市場化運作,產業化推進,信息化提升,社會化參與,加快產業整合,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素質,使貴州的旅遊資源優勢真正轉化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肆』 貴州如何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的

「山也還是那些山,水也還是那些水。近年來貴州迎來旅遊業的井噴式增長,一是我國步入了大眾旅遊時代,二是得益於貴州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改善。」貴州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李三旗說。

貴州省旅發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貴州整合近2億元資金投放旅遊廣告,在境內外90多個重點客源城市開展旅遊推廣活動1000餘批次。

『伍』 貴州發展旅遊業的自然風光資源條件

貴州的景色自不必說,只是貴州相關部門似乎不懂炒作。織金洞、龍宮、梵回凈山、馬嶺河答等很多貴州境內的風光無限美好的地方都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宣傳。天然的山清水秀,還結合獨領旅遊業的少數民族風,獨特的卡斯特地貌。最重要就是氣候,全球變暖的趨勢正在蔓延,貴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貴陽成為避暑之都、六盤水稱為涼都,大打氣候牌拉動旅遊已經正在走向軌道。旅遊輻射的如餐飲、住宿、消費等其他行業也會迅速發展起來。

『陸』 問答題 1:分析貴州省發展旅遊業的優勢 2:分析南方地區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貴州省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有:貴州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喀斯特地貌景觀、少數民族風情等。旅遊資源質量高,地域組合好;近些年來貴州省交通建設發展迅速,交通比較便利。
南方地區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退耕還林,禁止陡坡開荒;山區緩坡可以修梯田,陡坡發展立體農業;通過開發小水電解決農村的生活能源問題。

『柒』 貴州旅遊業發展進一步提高了嗎

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5℃、全省9個中心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96.5%、以貴陽為中心形成新「十」字形高鐵網……近年來,天氣涼爽、空氣清新、交通日益便利的貴州,一個個景區景點被串成「珍珠項鏈」,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旅遊業呈現井噴勢頭。貴州,正加速從「避暑勝地」邁向「旅遊高地」。

織密交通網的同時,貴州加快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旅遊業態不斷豐富,從過去的山水游、紅色游、民族文化游等向科普游、冰雪游、健康游等拓展。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貴州旅遊消費持續「井噴」,旅遊總人數4.71億人次,同比增長34.1%,旅遊總收入4382.06億元,同比增長39.5%。

『捌』 貴州發展旅遊業的自然資源優勢表現在哪些方面

少數民族多,民族風情。氣候好。喀斯特地貌特徵。

『玖』 貴州旅遊業發展迅速是真的嗎

近年來,貴州依託對旅遊資源的充分挖掘與開發,憑借山地公園省的獨特生態優版勢和多彩貴州風的斑斕權民族文化,苦練交通、服務等軟硬體內功,全國各地及海外的遊客紛至沓來。盛夏時光,全國多地熱浪滾滾。位於西南一隅的貴州,夏季平均氣溫24.1℃,成為很多人避暑度假旅遊的理想之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