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鄉土文化與旅遊市場

鄉土文化與旅遊市場

發布時間: 2020-12-07 03:14:01

❶ 廣東省內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一個省最值得去的莫過於5a景區了。
廣東值得去的5a景區有:廣州的白雲山和長隆歡樂世界,韶關丹霞山,清遠地下河,梅州雁南飛茶園,深圳的東部華僑城。

❷ 鄉土文化與鄉村旅遊有著什麼樣子的關系

鄉土旅遊的興起和發展一定是要以鄉村文化為依託的。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如果沒有鄉土文化的存在,俺么鄉土旅遊簡直就是一個空談,沒有人會願意去鄉村;同樣如果沒有鄉村旅遊業現如今的發展,鄉土文化也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所以如果要發展鄉土旅遊,那麼鄉村文化的振興一定是重中之重。

03、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都好了起來

正是因為這么多年鄉土文化的存在,才有了如今的鄉村旅遊的興盛。其實沒有人是忘本的,大概很多人往上到三輩兒都是農民吧,其實現如今的農村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農村了。農村不僅有了平坦的馬路,甚至都開始有了清潔工人掃街,安裝了垃圾桶。農村的整體環境越來越好,也有利於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❸ 巫山有哪些鄉土文化

巫山縣

二是礦產資源富縣。已探明礦藏15種,其中煤炭儲量4.7億噸,占重慶總量的1/6;鐵礦儲量3億噸、石煤5億噸、大理石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27萬千瓦,已開發利用3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天麻、黨參等土特產倍受歡迎。
三是旅遊強縣。長江三峽橫貫縣境,小三峽、小小三峽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小三峽位列重慶市首屆十佳景點榜首,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AAAA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日接待遊客能力達到2萬人,最高年接待中外遊客133萬人次,是「中國優秀旅遊名縣」和「中國旅遊強縣」十七強。
四是文化名縣。200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人」是亞洲人類的發源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神女賦》、《高唐賦》、竹枝詞等名詩名賦,有神女峰、高唐觀、楚陽台等名勝景觀,有歷史悠久的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漢初古棧道、千年懸棺、漢墓群等古跡40多處,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峽庫區之首。
五是移民大縣。是三峽工程重慶庫區首淹首遷縣,按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全縣將淹沒陸地面積49.3平方公里,涉及14個鄉鎮、60個村,淹沒縣城1座、建制鎮1座、鄉級鎮6座、場鎮2個、工礦企業48家,需動遷人口9.1萬人,佔全縣總人數的15%,農村移民生產安置4.9萬人。已順利完成一、二、三期移民任務,目前正全力開展四期移民攻堅。

❹ 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除了城隍廟,東方明珠,崇明島,金茂大廈,上海外灘)還有那些

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中心大廈是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其設計高度超過附近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建成後將可取代它,成為中國第一高樓及世界第三高樓。
地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

上海迪士尼樂園,上海迪士尼樂園,又稱上海迪士尼魔法王國主題樂園,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內的標志性景區,是世界第六個迪士尼主題樂園。預計2016年上半年開業。
地址:川沙新鎮

虹橋天地,虹橋天地為集辦公、購物、餐飲、娛樂、展示為一體的綜合商業,將為未來虹橋商務區的辦公人群,以及高鐵一小時經濟圈所輻射的7500萬人口提供商務、休閑的新地標平台。
地址:申虹路近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太古大中里,目前,太古大中里項目的詳細規劃出爐,將在南京西路、石門一路打造一個總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純商業建築群,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十分少見。
地址:南京西路/石門一路

北外灘白玉蘭廣場,白玉蘭廣場項目集大體量商業、辦公、酒店等功能於一身,分主樓和副樓兩棟,其中主樓共66層,高319.5米,大樓將在66層頂層設置直升機平台。如果按照主體建築高度的標准來判斷的話,白玉蘭廣場將成為浦西未來第一高樓。
地址:東大名路555號

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位於虹口區黃浦江濱江核心地段,與即將完工的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連成一片,擁有近八百米長的沿江岸線。
地址:公平路50號

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尚悅灣將是上海最新的城市生活中心,由國際時尚街、國際音樂文化中心、國際購物中心和下沉式廣場四大功能體組成。在滿足傳統消費功能的同時,帶來體驗式和享受性消費感受,成為浦東的特色商圈,以及陸家嘴的大型商業新地標。
地址:浦東南路/銀城路

中環近鐵城市廣場,近鐵城市廣場處於長風生態商務區與市級商圈——中環CBD的黃金交叉點。是名副其實的長風門戶、中環地標。建築設計由2010年上海世博日本國家館總建築師小林利彥先生擔綱。外立面猶如錯落有致的白色音階,形成強烈的現代簡約風格。
地址:真北路、金沙江路路口

大寧久光百貨,繼靜安寺之後,上海第二座久光百貨已確定落戶閘北大寧板塊,即閘北體育場原址,目前該地塊已開始動工,預計2015年建成。久光百貨此次在大寧採取直營模式,也意味著日後其品牌進駐的高端性,多少帶有期望大寧超越靜安寺成為商業橋頭堡的意味。
地址:大寧路/共和新路

上海合生國際廣場,上海合生國際廣場是合生創展集團商業地產總部的扛鼎力作,是一個集五星級酒店、大型高端購物中心和甲級寫字樓為一體的大規模、現代化、高品質的城市綜合體及一站式消費的復合型商業地產項目。
地址:五角場(西鄰黃興路)

靜安中心,60號街坊地塊將建設一棟250米高的塔樓,集產業集聚、辦公及商業配套、休閑娛樂、餐飲酒店等功能為一體,建成後將成為蘇州河沿岸的標志性建築。
地址:山海關路/慈溪路,靜安區60號街坊

徐匯濱江夢中心,作為上海徐匯區「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西岸傳媒港」旗艦型項目,「夢中心」被視作將成為上海生活文化娛樂的全新地標。
地址:徐匯濱江龍華板塊

世茂深坑酒店,上海天馬山世貿深坑酒店是由上海世茂集團投資建設,是世界上首個建設於坑內的五星級酒店。酒店配備水下情景套房、空中花園、壯觀瀑布、鋼結構抗9級地震建築等。建成後或成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酒店。
地址:松江國家風景區佘山腳下

世博園綜合開發項目,綜合開發的世博園區在推進商業、文化、旅遊、會展等項目,使世博園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公共活動中心。本項目由中國船舶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等設計,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目前,一些場館正在開發過渡期充分利用。
地址:世博園區A-E片區

世紀大都會,世紀大都會」地處連接浦東金融中心與行政中心的世紀大道中段,毗鄰上海城市軌道交通二、四、六、九號線「四線相交」的高效交通樞紐。世紀大都會項目總佔地面積約九萬平方米,分南、北兩側。其項目北側由陸家嘴公司與百聯集團聯合開發。南側由和記黃浦負責開發。世紀大都會從規模到今後招商都是按照百貨商場的模式進行的。根據規劃,其配套設施就有電影院和大量餐飲服務項目等。
地址:竹園商貿區(東方路張楊路)

外灘SOHO,外灘SOHO地處歷史悠久的上海外灘,位於黃浦區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路口。建成後的外灘SOHO將成為地標性的城市綜合開發項目,也是一個集辦公,商業和娛樂為一體的多元化國際街區,既屬於在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也將接納數以萬計的都市遊客。
地址: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


十六鋪地下商業項目,十六鋪平台4個下沉式廣場將成為商業布局中的核心,引進商業零售、餐飲、休閑娛樂等業態,整個十六鋪碼頭將被打造成濱水休閑和旅遊觀光的水岸商業中心。
地址:中山東二路531號

長寧來福士,長寧來福士將坐落於上海中山公園商圈的核心區域,佔地逾6萬平方米,長寧來福士同時引入「高級公寓式辦公樓」概念,在濃郁的都市商業氛圍環境中打造集居住、工作為一體的新型「樂活」生活理念。
地址:長寧路的中山公園區域內

外灘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外灘金融中心·BFC坐落於外灘金融聚集帶核心位置,擁攬上海最優景觀資源,總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涵蓋企業會館、企業總部、購物中心、藝術中心及精品酒店五大業態,匯聚金融、商業、旅遊、文化、藝術等多種功能,同時具有藝術中心、露天舞台等文化功能配套。
地址:中山東二路600號


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今年2月,日本百貨品牌大丸與上海新世界合作的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在南京東路開始試運行,在過去的2個多月時間里,其主力品牌和門店相繼開張。
地址:南京東路228號


上海萬象城綜合體,上海萬象城國際都市綜合體位於位於地鐵10號線紫藤路站上蓋,緊鄰吳中路和外環高架內側,總體量達53萬平方米,是截止目前華潤置地在上海大區最大的最高端的商業綜合體項目。
地址:吳中路1551號,近虹莘路


南京東路中央商場改造項目,南京路中央商場將結合零售商業、休閑娛樂、精品酒店、文化歷史等多元業態,預計2016年開業後,這里將成為南京東路外灘的新地標。
地址:南京東路/四川中路


上海佛羅倫薩小鎮,浦東首家奧特萊斯「佛羅倫薩小鎮」2015年1月開業,首批約有70家品牌亮相。將延續一貫意式風格的設計理念,打造出充滿義大利風情的環境氛圍外,也引進眾多來自義大利、歐洲、美國和中國的約200個知名品牌。
地址:祝橋鎮華洲路,近海濱路


虹橋南豐城,昔日的「虹橋上海城」變身成為中高端一站式體驗型購物中心「虹橋南豐城」,與周圍的尚嘉中心、金虹橋國際中心一起形成新虹橋商圈的中堅力量。
地址:遵義路100號(近紫雲路)


匯智國際商業中心,匯智國際商業中心為一站式的休閑時尚購物中心園。作為地鐵二號線金科路站上蓋建築,匯智國際商業中心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集高星酒店、大型超市、國際影院、餐飲娛樂、時尚購物、親子互動於一體。
地址:張江高科技園區核心地段

❺ 請列出幾處我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勝古跡,並選一兩處做一個介紹。(一定要做)

中國37處世界遺產名錄
至2008年7月,中國已有37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25項,自然遺產7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文化景觀1項。
1、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1987.12 文化遺產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因本世紀二十年代出土了較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聞名於世,尤其是1929年發現了第一具北京人頭蓋骨,從而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為止,出土的人類化石包括6件頭蓋骨、15件下頜骨、157枚牙齒及大量骨骼碎塊,代表約40個北京猿人個體。為研究人類早期的生物學演化及早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依據。
根據對文化沉積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之間。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其次為砸擊法,偶見砧擊法。北京人還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類,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
在龍骨山頂部於1930年發掘出生活於2萬年前後的古人類化石,並命名為「山頂洞人」。1973年又發現介於二者年代之間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續和發展。
2、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遺產
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飛天40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本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3、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專家在泰山考察時發現,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學價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學和歷史文化價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學與歷史文化價值於一體的神奇大山。
4、長城 1987.12 文化遺產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2002年11月中國唯一的水上長城遼寧九門口長城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驗收,作為長城的一部分正式掛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5、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12 文化遺產
位於陝西臨潼縣城東5公里,距西安36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頂部略平,高55米,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現已在一、二、三號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對外開放。
6、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 2004.7 文化遺產
又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區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於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築群,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殿宇9000多間,其中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即位、誕辰節日慶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宮黃瓦紅牆,金扉朱楹,白玉雕欄,宮闕重疊, 巍峨壯觀,是中國古建築的精華。宮內現收藏珍貴歷代文物和藝術品約100萬件。
2004年7月,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安徽黃山 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山體偉特,玲瓏巧石,萬姿千態。主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黃山美在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自古以來,歷游名山者多以為黃山之美不亞於五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歷代遊客盛贊「天下名景集黃山」,謂泰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衡岳的煙雲,匡廬的飛瀑,雁盪的怪石,峨嵋的清涼,黃山兼而有之。黃山勝景,以峰為體。這里峰林如海,闢地摩天,危崖突兀,幽壑縱橫,美不勝收。
8、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並呈梯田狀排列,彷彿是一條金色巨龍,並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黃龍風景名勝區既以獨特的岩溶景觀著稱於世,也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譽人間。從黃龍溝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頂(海拔3800米)依次出現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在內的10餘種珍貴動物徜徉其間,使黃龍景區的特殊岩溶地貌與珍稀動植物資源相互交織,渾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風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的美譽。
9、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武凌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總面積264平方公里,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區組成。主要景觀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內共有3103座奇峰,姿態萬千,蔚為壯觀。加之溝壑縱橫,溪澗密布,森林茂密,人跡罕至,森林覆蓋率85%,植被覆蓋率99%,中、高等植物3000餘種,喬木樹種700餘種,可供觀賞園林花卉多達450種。陸生脊椎動物50科116種。區內地下溶洞串珠貫玉,已開發的黃龍洞初探長度達11公里。武凌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絕」而聞名於世。
10、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以「童話世界」、「人間仙境」而著稱的九寨溝位於東經103 ° 46 ′ -104° 4′,北緯 32 ° 51 ′ -33° 19′,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的尕爾納山峰北麓,海拔在 2000 米 至 3000 米 之間,距四川省省會成都市 435 公里 。
11、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12 文化遺產
武當山,雄峰峻嶺,標奇孕秀,聳立於中國西部山區城市--十堰市境內,東經1100,北緯320附近。景區「綿亘八百里」。在古代,武當山以「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的顯赫地位成為千百年來人們頂禮膜拜的「神峰寶地」;在當代,國務院稱譽武當山古建築群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達到了「仙山瓊閣」的意境,成為我國著名的游覽勝地和宗教活動場所。
12、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遺產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13、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 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14、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遺產
在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現佔地41 公頃,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布達拉宮分為兩大部分:紅宮和白宮。居中央是紅宮,主要用於宗教事務;兩翼刷白粉的是白宮,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場所。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V)(VI),布達拉宮於1994年12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11月又加入了拉薩的大昭寺。2001年12月,拉薩的羅布林卡也被補充加入此項世界文化遺產。
15、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16、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廬山位於中國第一大河長江中游南岸、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濱,是座地壘式斷塊山。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險峻與柔麗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富有獨特的廬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廬山風景名勝區面積302平方千米,外圍保護地帶500平方千米。廬山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地質公園之稱。
17、蘇州古典園林 1997.12 文化遺產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被人們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2000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2000年11月蘇州藝圃、藕園、滄浪亭、獅子林和退思園5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8、山西平遙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未動,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19、雲南麗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是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古城位於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餘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20、北京天壇 1998.11 文化遺產
天壇位於北京的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的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緻,最美麗的古建築群,在世界上享有極大的聲譽。
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與故宮同時修建,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築物都在內壇。南有圓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寬28米,長360米的甬道,把這兩組建築連接起來。天壇的總體設計,從它的建築布局到每一個細部處理,都強調了「天」。它那300多米長的高出地面的甬道,人們登臨其上,環顧四周,首先看到的是那廣闊的天空和那象徵天的祈年殿,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就油然而生。這條甬道又叫海漫大道,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到天壇去拜天等於上天 ,而由人間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遙遠、漫長。
21、北京頤和園 1998.11 文化遺產
北京西郊的西山腳下海淀一帶,泉澤遍野,群峰疊翠,山光水色,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里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到800年後清朝結束時,園林總面積達到了1000多公頃,如此大面積的皇家園林世所罕見。
22、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北部,屬中亞熱帶地區。境內東、西、北部群山環抱,峰巒疊嶂,中南部較平坦,為山地丘陵區。市區海拔210米。地貌層次分明,呈梯狀分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處黃崗山海拔2158米,在我國大陸稱為「華東屋脊」,最低處興田鎮,海拔165米(河床標高海拔160米)。最高與最低點高差1993米,地勢高低相差之大,為全省之最。聞名中外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及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主要部分位於境內,使武夷山市自然條件具備諸多特異性。
23、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余身,銘文10萬余字。
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24、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文化遺產
西遞: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坐落於黃山南麓。 據史料記載,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風昌盛,到明清年間,一部分讀書人棄儒從賈,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將故里建設得非常舒適、氣派、堂皇。歷經數百年社會的動盪,風雨的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
宏村:宏村位於黟縣城西北角。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25、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 2000.11 文化遺產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 2003.7、盛京三陵(遼寧)2004.7
明顯陵:明顯陵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城東7.5公里純德山的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後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圓陵墓面積1.83平方公里,是我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國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其「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清東陵: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處的馬蘭峪,界於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園大小建築580座。清東陵是葬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五個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園。清東陵堪稱是清朝遺留的中國文化瑰寶。
清西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寧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里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後妃、王爺、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寢十四座,還在配屬建築行宮、永福寺,這里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規模宏大,體系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2003年7月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4年7月,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6、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遺產
青城山,位於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風景區,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山內古木參天,群峰環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後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後山自然景物原始而華美,如世桃園,綺麗而又神秘。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28、雲岡石窟 2001.12 文化遺產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
29、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2003.7 自然遺產
「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橫斷山脈的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整個區域面積達4.1萬平方公里。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該地區跨越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三個地州,區內匯集了高山峽谷、雪峰冰川、高原濕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動物、珍貴植物等奇異景觀。
同時,該地區還是16個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並存的地區。長期以來,「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一直是科學家、探險家和旅遊者的嚮往之地,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美學意義和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30、吉林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7.1 文化遺產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來消息,主體坐落於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我國的世界遺產名錄增加到30個。該處入選理由是:建築技藝精湛,堪稱同時代工藝的典範;藝術成就突出,特別是墓葬中的壁畫,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水準;文明內涵富有特色,眾多珍貴文物都反映了高句麗時期獨具特色的文明。高句麗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存續於漢唐期間,前後歷經約705年,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吉林、遼寧等地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物。
31、澳門歷史城區 2005 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是連結相鄰的眾多廣場空間及二十多處歷史建築,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覆蓋范圍包括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多個廣場空間,以及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台、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等二十多處歷史建築。
32、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2006.7.12 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包括卧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面積9245平方公里,涵蓋成都、阿壩、雅安、甘孜4個市州12個縣。這里生活著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也是全球除熱帶雨林以外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它曾被自然保護國際選定為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被全球環境保護組織確定為全球200個生態區之一。
33、中國安陽殷墟 2006.7.13 文化遺產
中國安陽商代遺址又名殷墟,佔地約24平方公里,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殷墟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
34、中國南方喀斯特 2007.6.27 自然遺產
由雲南石林的劍狀、柱狀和塔狀喀斯特、貴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慶武隆的以天生橋、地縫、天洞為代表的立體喀斯特共同組成,形成於50萬年至3億年間,總面積達1460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核心區)面積480平方公里,緩沖區面積980平方公里。
3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
36.福建土樓 2008.7.7 文化遺產
福建永定土樓位於龍岩地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福建土樓」造型獨特,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土樓文化根植於東方血緣倫理關系,是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
37.江西三清山 2008.7.8 自然遺產
三清山位於江西上饒東北部,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高聳入雲,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境界而得名。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四季景色綺麗秀美,三清山有著其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景區邊界合理,有效地保護了景觀的自然性和維護景觀品質所必需區域。

❻ 天池的文化

木蘭天池開業至今,始終都堅持以「鄉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的發展,讓「鄉土文化旅遊」成為盤活當地經濟的有力抓手。新年到來之時,該景區推出了以農耕、民俗文化資源為基礎的「鄉土文化旅遊」,以此傳播、傳承諸多黃陂「鄉土文化」中包含的民俗風情及傳統技藝。
木蘭天池所在地「黃陂長軒嶺」是著名的「鄉土文化」集粹之鄉,當地百姓創造和傳承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黃陂「鄉土文化」。「春節」期間,這里將會成為民間娛樂活動高潮迭起的「大舞台」,該景區將通過「鄉土文化旅遊」向遊人們展示黃陂的民俗文化——玩龍燈、跳獅子、劃彩蓮船、跑竹馬、耍羅漢、玩蚌殼精、打蓮廂、踩高蹺、唱鄉戲、賽吹打樂等;還有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文學《木蘭傳說》、曲藝《湖北大鼓》、戲曲《楚劇》、黃陂泥塑等藝術樣式的展示和表演;還有「賀木蘭女神彩詞」的聲情並茂吟詠,遊人可以免費獲取「賀木蘭女神的獅子彩詞」與演員們一起吟唱:「鞭炮鑼鼓鬧騰騰,特來拜賀木蘭神,木蘭女神最忠孝,衛國衛家後人敬。今來朝拜木蘭神,廟內神鍾響三聲,一願將軍保國昌,二願百姓享太平,三願風調雨水順,年年歲歲有餘盈。木蘭保佑眾黎民,黎民世代敬女神。敬拜女神得保佑,黎民歡笑慶昇平。」
木蘭天池入夜後的景色會更美,當地村灣的舞龍隊伍相互配合著,在景區寬闊的廣場鬧騰著玩龍燈——兩條巨龍身體亮著晶瑩的燈光,在夜色中上下飛舞劃出完美的曲線,贏得一旁觀賞的遊人們掌聲陣陣。

❼ 公務員考試有關農村題材申論

2016年公務員考試關於鄉村旅遊的申論範文

留住鄉土本色 發展鄉村旅遊

隨著旅遊需求的多元,寧靜致遠,田園丹青的鄉村旅遊因其特有的魅力成為人們新的選擇。但受到經濟發展至上和城市文化的影響,鄉村生態正在遭受人為的破壞,文化遺存日漸消失,鄉村旅遊正越發的遠離「鄉愁」。「鄉土性是鄉村的本色」,這里的「土」是生態的美麗,文化的魅力和人性的活力,要想讓鄉村旅遊成為強民富民的關鍵一招,挖掘鄉村的「鄉土性」勢在必行。

美麗的鄉村生態景觀是鄉村旅遊的底色。鄉村生態是「梧桐樹」,遊客是「金鳳凰」,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也可說鄉村生態是「巢」,鄉村旅遊是「鳳」,鄉村生態建設之於鄉村旅遊發展是「築巢引鳳」。由於農葯、化肥、農膜的大量使用以及隨意處置生活垃圾、焚燒秸稈等,鄉村的水體、上壤、大氣等污染較嚴重,直接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而一旦失去了鄉村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質、安全的食品,鄉村旅遊就失去了遊客的青睞,就失去了永續利用的戰略資源,發展難以可持續,因此說,自然生態是鄉村旅遊的依託。

以人為本的農民參與是鄉村旅遊的畫師。當前,很多鄉村旅遊被盲目、過度、高速開發,導致很多旅遊景區存在重開發,輕管理,重名聲宣傳,輕內容設置等問題。究其根源,在於鄉村居民話語權、資金、信息、制度及組織形式的缺失,也在於政府缺乏合理性規劃,和外來資本對於利益的獨占,使原本作為鄉村旅遊的主人在鄉村旅遊開發中日益被邊緣化,使鄉村原始居民成為旅遊受益中的弱勢群體,還不得不承擔鄉村旅遊所帶來負外部性的後果。顯然,這種情況的惡化導致農民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必將影響鄉村旅遊的可持續性。只有以人為本,調動村民積極性才是鄉村旅遊的重要法寶。

鄉土文化的保護是鄉村旅遊的色彩感情。鄉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也是鄉村旅遊發展的根基和依託。無論是農耕文化的男耕女織、民間建築的巧奪天工,還是生活習慣的熟人社會、民間文藝的源遠流長,均承載著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體現著對人的生命價值的關懷。更重要的是,鄉村文化喚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產生「歸屬感」、「認同感」,這是吸引人們前往鄉村進行旅遊活動的核心驅動力。要建設「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不能以農村空殼化為代價,只有保護、傳承和弘揚鄉村傳統文化,才能增強鄉村的特色魅力和發展動力。

鄉村旅遊是地方文化的「重塑」與「再生」的機會,而不是破壞與拋棄。用自然之美給鄉村民眾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用文化之美給城市遊客一個身心休憩的家園,用主體參與讓鄉村旅遊的發展生機勃勃,這是旅遊事業的最高境界,也是用「鄉土性」這根畫筆在農村的畫板上留下最靚麗的色彩。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