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傳統文化和旅遊業的關系作文

傳統文化和旅遊業的關系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07 03:07:03

㈠ 請以「傳承傳統文化」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我討厭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我討厭那種無話可說無字可寫的惶版恐,我討厭這一切。每當作文權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要細心觀察,詳略得當,語句通順,永遠都是這些話,一星期一次的作文課,被我用來當成自習課上,各種各樣的作業在我的作文課上完成,回家的時候再翻出我的,找到類似的作文題目,抄寫著那些所謂的優美詞句,這就是我的作文!
曾經我也想要寫出與眾不同,也想要寫出個性有創意的文字,可是老師的一句:「結構散亂,語句不通」徹底澆滅了我心中那團本來嚮往文學的火熱的心。我真的很想說,到底要讓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作文!

㈡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作文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我首推詩詞歌賦,因為在我心中,它們是最特別的存在,也較具代表意義。我自小便極喜愛唐詩,及長,又覺得詞的韻味更深遠些,後來涉獵多了,便愈發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又不免感慨那些古人的才情,確是現代人無可比擬的。有時候看多了那些詩詞,便覺得從骨子裡透出一股清靈的感覺,所有的一切皆可拋至腦後,寧願「採菊東籬下」,拋卻擾人的塵囂。有人說我太情緒化,我不否認,有時我看了一闕詞,忽而體會詞人的感受便不免難受起來,極易被那一闕闕詞控制感情,然後心便隱隱痛了起來。
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之深之大,自漢唐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此後並對韓國、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
我們作中國青年一代,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展祖國傳統文化,努力推動文化前進。先前:傳統文化引導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體現了這個民族的文化,她始終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部分。現今:我們要承擔起光大,把優秀中華文化應奉獻給人類社會,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別人創造的現代文明成果。未來:民族要發展,民族文化必須要發展。站在今天,師承文化傳統,創造民族文化的現代形態,並傳承給民族的將來,這是今天我們的使命,責無旁貸。

㈢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 作文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場圍繞家書興替的討論就此展開。學生甲認為家書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學生乙認為信息技術這么發達,打電話,發簡訊,寫郵件更便捷,當然不用寫信……說到底,這是一場有關科技與傳統爭論的問題。
其實,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它們之間的沖突是可以解決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的長安和洛陽而建的。其中,洛中最顯京都街道棋盤式的布局,這里是傳統與現代的交織,既有千年古剎,也有西式建築。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兩層樓木層,充滿古香古色的古都風味。在京都市區,6公尺以上的建築甚至都被為破壞景觀,極易引起市民反對,所以沒有高層建築,也沒有高架橋。走在京都的街道,你還會真正領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訓。你會看到很多的手工紡織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滿傳統味道表演。
同樣,你也能在這里領略到現代氣息。京都最新的車站,你能感受到21世紀的「高速」,它結合了五大特點:交通,停車場,文化,飯店,百貨公司等全球數一數二的各類設施,尤其是車站內高11層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貨公司商場及科技游樂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築。站在這個多元化車站的頂樓眺望,看到高台寺周邊的庭院,低矮的兩層樓木屋,你才會真正驚詫於京都的魅力,絕不是精彩絕倫的現代建築,更多的是千年傳統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又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國館內用高科技投影技術製作的《清明河上圖》;上海館中由聲光電影演繹的多媒體影片《永遠的新天地》;日本館內會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機器人,等等,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高科技完美結合的展點。
京都的燦爛和世博的成功證明: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並不矛盾,我們既不能以傳統文化消亡的代價來推進現代科技的發展,也不能無視現代科技的發展來保護傳統文化。我們唯有堅持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兩翼齊飛,整個人類的發展才能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㈣ 以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為題的作文

我與傳統文化
剛剛播完各種先模事跡,便是接二連三的防盜門廣告。作為平民百姓既不能做英雄,也不願喪失錢財或生命,便只能時時處處提高警惕:不要讓陌生人進家,不要吃陌生人東西,不要接受陌生人的幫助等等。這樣,當我們用警覺的眼睛打量世界提防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時時被警惕的眼睛監視著。我們就這樣無奈地生活在一個(被假定為)」小人」世界裡。因此,當我在瑞士乘公交車發現無人驗票時,當我在日本退旅館發現無需查房時,我心中好一陣感動。我體驗到作為大寫的人的尊嚴,體驗到(被假定為)」君子」社會的愉悅。中國需要多久才能步入這樣一個人與人不設防的時代,要到多久才能不按防盜門窗,我無法預測。但相對說來,今天國人已經能在航空旅行中,在餐飲購物時,享受到規范化的職業道德服務了。這給了我們希望,腳踏實地的職業道德建設,正在延伸到其它常德領域,提升著我們整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當然,我知道,即便如此,我們要走的路依然長之又長。
中國傳統美德,往往是與現代常德對立的
我之所以強調常德建設的艱巨性,是因為它對我們民族是一項」創新工程」,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支持現代常德的倫理元素:若干所謂傳統美德,在現代生活實踐中與常德規范恰好是對立甚或逆反的;而作為現代常德的核心理性元素又是傳統道德所稀缺的。這便涉及到對傳統道德特別是儒家倫理的重新認識與評價問題。限於篇幅和本文題旨,其下只做簡要闡述。
長期來,我們對以儒家倫理為核心的傳統道德採取一分為二態度,認為可以揚棄其封建糟粕,繼承其美德精華,忽視了儒家道德與現代道德的本質差異。筆者認為,儒家綱常倫理,也是以聖德(」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為標榜的封建道德體系,它的部分規范固然可以被現代家庭倫理所承繼,但卻難以直接移用到現代道德體系中來,更無法作為常德規范。當然,這里需避開符號陷阱,不能象某些學者那樣將傳統的良知、誠信、正直、仁愛等概念抽象拿來,賦予其現代內涵,然後大談儒家的當代意義,稱之為」美德倫理」、」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人道精神」等等。我們必須依據傳統美德的傳統固有內涵進行討論,才能發現其負面效應,

譬如說誠信吧。在儒家文化中,誠者,聖人之本,信者,君子之德。問題是,誠信作為儒家倫理規范,只是服從於忠孝仁義這些綱常倫理規范,在」六親」或」五倫」之內為鞏固差序社會結構服務的。換句話說,在人倫親情關系之內,中國人是講誠信的,欺君欺上無信無義罪莫大焉。但離開特定人情關系,欺騙」六親」之外的陌生人,則不一定受到道德譴責。明恩浦以來,來華的西方人都發現中國人缺少誠信的」素質」。有人認為這屬醜化國人形象的殖民話語,實際上,這正是國人誠信的另類表現:因為在國人眼中騙」洋鬼子」那根本不叫失信。這種系於情緣的」誠信」,顯然有違現代常德所講的誠信。如前所述,中國人種種徇情失信枉法行為便是由此獲得道德庇護的--譬如向親人透露案情那不正是」誠信」嗎?
這當然並非筆者新見,梁啟超早就發現中國人」公德殆闕」、」偏於私德」的現象。只是若按他」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的定義,中國人是」私德」也不具備的,因為一旦進入公共領域,國人是難以」獨善其身」的。譬如當某單位人集體外出乘車時,人人皆君子,大家相互謙讓,惟恐爭先。但當這些人分別同陌生人乘車時,君子之風則盪然無存,人人爭先搶座,惟恐落後。更典型的例子是農民。農民一旦離開鄉土鄉親,其道德約束幾乎全部失效,在良民與刁民雙重身份自由轉換中毫無障礙。只要兔子不吃窩邊草,別說小偷小摸制假售假行為了,就是人口販子汪洋大盜回到村裡,也是不受道德輿論譴責的。因此,嚴格地講,國人所具備的只是一種在人倫關系中存在的」群德」(宗法道德)。這種」群德」在情緣關系內,美輪美奐,仁愛綿綿,情義無限。但這種仁愛、情義卻是內外有別有邊有界的。《禮記》雲:」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而親畢矣」。親既畢,愛即止,道德即失效。明恩浦曾描寫過百年前國人真實道德狀況:一人落難,眾人觀看。魯迅也曾對國人冷漠的看客行為,表示出極大憤慨。而今天,國人」進步」了,已由默默看客變成大聲鼓勵別人自殺的幫凶!因此,當我新近看到某市因圍觀者起鬨叫好導致神經病人跳樓死亡的消息後,只能感到悲憤莫名。這里的關鍵,是起鬨者與跳樓者沒有情緣關系;如果看客中有一位是跳樓者的親屬,就可能喚起眾人的同情心,這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的」美德倫理」,與現代常德是格格不入的,彼此間沒有承傳關系。
深入探究下去,為什麼從儒家美德中推不現代常德呢?這就涉及到對道德文化深層結構的認識了。與傳統文化的君本主義(字面上是民本主義)相適應的儒家道德,沒有個人價值概念,是一種維護綱常禮教的義務本位的道德體系,強調的是」克己復禮」。而現代常德則是建立人本主義基礎上,承認個人權利合理性,是一種維護公共契約的權力本位的道德系統,強調的是」自律守法」。盡管現代常德也講良知與誠信,但這種良知與誠信並不只是對人的信諾,更是對共同遵守公共游戲規則的承諾。各種游戲規則,劃定的都是利益界限;自律守法,就是在尊重和維護他人權利的同時維護自己的利益,包括體現自己利益的集體與國家的利益。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侵權沖動總是難免的,因此,便又邏輯地產生出公平、公正等常德規范,通過維護法的正義尊嚴來捍衛公民及集體、國家的合法利益。顯然,這與復禮為仁的儒家道德理念是截然對立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封建禮教及法律維護的都是君貴民賤的等級制而不是個人權益,因此,也就難以形成自覺維護社會契約的」自律」、」守法」、」公正」、」正義」等等理性道德規范或價值規范。明乎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當代中國社會轉型後,何以會產生現代常德缺位的問題了,因為我們壓根就沒有這些規范!那種將道德滑坡籠統歸咎於儒家傳統中斷,完完全全是把錯了脈,新儒家開出的葯方,是自欺欺人的。
正因如此,當代中國人的常德建設,是需要伴隨教育普及、改革深化、市場經濟發展而逐步

㈤ 關於旅遊促進傳統文化的英語作文

Xiamen is a beautiful seashore city, like Xiamen to give people the feeling, quiet andleisurely. Xiamen is no theme of the city on foot,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Demons and monsters danced like mad. wire was probably trying to comb out a city of music, apetty feelings to encounter a cat dog. Come to Xiamen will go to the attractions: Gulangyu Islet, which do not have to say? ; southern Putuo: tickets are not, and can receive free of charge a fragrant; Hulishan fortress, tickets 25 yuan; Hulishan fort nearBaicheng beach, on the way to a play; Xiamen University; the road around the island,the scenery is very good, you can ride a bike around; Zeng CuO an: Zeng CuO an is a small fishing village a pluralistic culture cross, there are a lot of very lovely shop,also can go.

㈥ 當傳統文化遇上文化建設 作文800字

傳統文化的800字作文範文:傳統文化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周末。內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容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台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簡訊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著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㈦ 參觀故宮,圍繞故宮中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寫一篇作文,520字左右

1、
今天,我和媽媽哥哥弟弟一起去故宮玩。
我們先看了天安門,然後倒了故宮的屋門前,真是人山人海,從高處往下看,真是人頭攢動。進了故宮,我們先看了太和殿,還看了保和殿等。在每一個景點里,都有一個故事。比方說打進港的溜金事件,大金缸是皇帝讓和紳製造的全金缸,但和紳把外面塗上了金,騙皇上系全金,中飽私囊。
故宮里有9999間房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宮。
在故宮里,有許多故事,其中午門就有故事。
明代時,如果大臣觸犯了皇帝的尊嚴,便以「逆鱗」之罪,被綁出午門前御道東側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是象徵性責打,後來發展到打人致死。如明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不顧國民疾苦,而又要赴江南選美女。為此群臣上諫,皇帝發怒下令廷杖舒芬、黃鞏等大臣130餘人,當場打死11人。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熄,繼承其堂兄朱厚照的皇位後,欲追封他的生父興獻王為帝,遭到大臣們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諫於左順門,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懲罰,當場斃命17人,所以民間有「推出午門斬首「之言流傳。其實明清皇宮門前極其森嚴,犯人「斬首市曹」決非此地,而是必須押往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場處決的。
後來,我們又看見了一些景點,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2
北京最令我嚮往的是那古代龐大的建築群—故宮,在我六歲時我就想去故宮遊玩了,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正好今年暑假媽媽單位要去北京旅遊,我就趁著這個機會跟著媽媽去了趟北京。圓了自己心中的夢想。
穿過天安門,就來到了端門,再穿過午門就來到了故宮。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寬廣的「廣場」,據導游說,這就是文武百官進行早朝的地方。走進去,彷彿進入了大會堂,大約能站800人左右。前面就是著名的太和殿,裡面金碧輝煌,金燦燦的寶座邊上立著兩只活靈活現的丹頂鶴,兩邊還有四根被金龍環繞的大柱子,足足要兩人拉手才能環繞一圈。下面是從太湖底運來打磨過的太湖石,在中國這種太湖石非常珍稀,據說比黃金還貴重。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太和殿,一邊走一邊參觀,各個宮殿的布局都差不多,但都比不上前面的太和殿。
走著走著,我感到非常的疲憊了,這時一股清涼的風迎面吹來,我頓時精神一振,才發現我走進了御花園。大片大片的綠色植被讓人眼睛一亮,在外面蒸得我透不過氣來的熱風一下子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樹蔭帶來的清涼。石板兩旁都是茂盛的側柏,一座座假山上長滿了翠綠的植被,假山是太湖石壘起來的,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摸起來仍是那麼的光滑,可見古代工匠們花了多少心血進行打磨,拋光的啊!帝王的安逸生活是多少老百姓的艱辛換來的。帶著留戀不舍的心情我走出了故宮。
這個暑假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去北京參觀故宮,因為它不僅圓了我心中的夢想,而且讓我感受到了故宮這件宏偉精美工藝品的魅力,更讓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們精湛的技藝和辛勞。百姓的生活是貧困的,被壓迫在社會的最底層,深受剝削。而帝王將相們的生活是安逸的,是奢侈的。這故宮就是用老百姓的汗水和血水澆灌而成的,也是被壓迫被剝削的象徵,也是帝王統治階級生活的一個縮影。

3、
今天,我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都想來到的地方,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中國歷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又叫紫禁城。那裡有許多珍寶,8000多間房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們先來到了天安門,門口有兩個大石獅子,好像在守著天安門。一進天安門,我就驚呆了,哇!好大的一個城樓呀!媽媽讓我在天安門樓照了幾張相,然後就進了端門,端門內有一大批武警在那裡訓練,我看見了那些武警整齊的步伐,聽著洪亮的聲音,我心裡暗暗佩服這些武警戰士,使他們在日夜守衛著天安門和故宮。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雄偉高大,左右城門上各有八十一個門釘,整個門,呈紅色,只有門釘是金色的,進到了午門里頭,哇!好大的廣場呀!比天安門還大好多呢!那裡還有很多幾百年前的大磚頭呢,不過,有好的磚頭,也有不好的磚頭。不好的由於常年風吹日曬,現在已經爛得不成樣子了,好的現在還完好無損,所以我們要愛護這些物品。之後,我們又來到了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東方三大殿」之一,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皇帝召見大臣的地方,裡面的柱子,皇帝的寶座,全是金色的,地板用的是俗稱金磚的石頭鋪的,我真佩服以前勞動人民人的聰明才智。太和殿中間的大樓梯是給皇帝走的,皇帝的椅子上,刻著一條大龍。人們稱為龍椅。在外邊,皇帝走的是用石頭刻的龍路,旁邊,是大臣走的路,走的是一個一個的台階。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御花園,那裡有許多百年的古樹、像龍一樣的歪脖子樹,有的古樹,枝葉茂盛;有的古樹,只有一個樹枝茂盛;有的古樹的樹干呈棕色,還有的古樹呈黑棕色。還有的樹根一根搭一根特別亂,還有的樹根埋在了土裡,看不見根。我們又往外走,看見了一座石山,石山上有一座亭子,是黃帝觀賞景色的。石山上還有樓梯所以上去非常方便。
最後,我們就離開了故宮。這次的遊玩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我永遠也不能忘記這有意義的一天。

㈧ 作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融和碰撞

世界就是由一塊一塊的文化碎片所組成的,每一種文化都有其
獨特之處,有優和劣,有精華和糟粕。就像中國的方言一樣,非常
的有特色。方言太多了,大到省與省,小到村與村,方言都各不一
樣(我曾看到一個記錄方言的網站——鄉音苑)。還有各個地方的
文化習俗和美食特色。
但是文化是有精華和糟粕的。當人被某種文化和習俗固定在那
的時候,人的自由和思想被限制了。當人被文化的糟粕迫害的時候
,有些人無法逃離,只能屈服於「命運」;有些人覺得理所當然,
「命該如此」。
為什麼會這樣?在看到《她的故事》里很多女人遭受不公平的
命運的時候。我一遍一遍的問。我想是文化和習俗的力量在作怪吧

那麼怎麼打破它呢?答案是:文化的交融。當兩塊文化的碎片
進行碰撞的時候,會產生新的文化和不一樣的火花。文化的交融會
促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人的思想和自由會得到進一
步的解放和發展。
中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導致了中國
巨大的發展。全球化促進了文化的交流,所以你看到了全球爆炸式
的發展,還有人的自由和思想的提升。
世界文化想要進一步交融,我想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簡單的通用語言。如果有一個簡單的通用語言可以普及,文化、
自由、思想等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將是爆發式的。我覺得這是形成
地球村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不然那就不叫地球
村,而是全球化。

㈨ 作文:新時代道德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當代中國社會仍然適用的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其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觀念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論述頗多,諸如「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周易》)。「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宋張載《正蒙·乾稱》)。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生的最高理想為天(自然界)與人之間的協調。它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一方面,人不能違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破壞自然,而只能與自然和平共處。另一方面,自然對於人類也不是一個超越的本體,也不是主宰人類社會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與人類和平共處的客觀對象。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間,強調以人為本。特別是儒家主張「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把人的本體價值突出出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始終離宗教的迷狂距離非常遙遠。

今天,我們在向現代化邁進的時候,我們過多地強調戰勝自然、人定勝天的偉大盛舉,贊美人的創造、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但是,由此帶來的後果,是我們的生存環境在不斷惡化:水土流失、生物物種減少、臭氧層的破壞、水資源的污染,這些惡果無一不是我們忘記了老祖宗天人合一的傳統,我們在西方化的同時,把這些屬於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思想丟到了牆角。

其二是發奮有為的思想。儒家思想的精華就是這種積極向上、入世有為的精神。《易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論語·述而》曰:「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孟子·藤文公下》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至於古代士大夫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錘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催人奮進、氣勢磅礴的精神寫照。這些思想的光芒依然照耀著今天,引導著我們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勇往向前。

其三是「和而不同」及中庸思想。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有重和諧的一面。傳統的儒家、佛家思想都講究和,同時也特別強調和而不同。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和突出到了處理解決問題的最高境界。和是一種和諧、協調的總成,同是統一、同化的集中概括。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要講究和。和為貴,強調其協調性,同時,要堅持和而不同,即順應自然、社會、時代的要求而不隨波逐流,強調人性的自我意識。這種樸素的辯證哲學思想對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仍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和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我認為儒家思想的中庸,即是其完美的闡釋。《論語·雍也》曰:「中庸之謂德,其至矣乎。」《四書集注·中庸》曰:「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適度,反對偏激,主張以理節情,以此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從而在社會生活中建立等級分明的禮治倫常秩序。崇尚中和的民族心理使人們養成了注重和諧、維護整體、溫文爾雅、謙讓寬容的民族精神。對於維護社會和平、實現人際間的和睦相處具有重要意義。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著重論述中國文化和的思想,引起世界輿論的關注。

在傳統文化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在幾千年的文明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適合本民族自身生存發展特點的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以及在人們的文明進化過程中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倫理道德。深入學習、探討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可以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在其博大精深,涵蓋廣泛的體系之中,重人事、重血緣、重家庭、重社會,倫理道德是其基本的價值取向。可以毫不含糊的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典型的倫理型文化。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倫理道德傳統,對於今天以德治國思想的學習與踐行,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比如「親親、尊尊」。在當今社會,受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家庭、社會、組織的關系都受到破壞性的挑戰,建立「親我所親,尊我所尊」的和諧社會關系,顯得尤為必要。

比如「仁、義、禮、智、信」。每一個字都是我們立身處世的經典哲學,今天我們重新提倡「五常」道德體系,並不是把封建的糟粕拿出來使用,而是從百寶箱中捧出我們珍藏的救世秘方。

比如「慎獨」。所謂「慎獨」,就是要嚴於律己,要慎守道德。在今天看來,我們缺乏這種自律的操守。培養這種傳統的「慎獨」精神,對於建立廉潔親民的政府公務員隊伍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

一個民族的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須根據時代、社會生活的發展需要,不斷吐故納新,克服民族文化在其長期發展中形成的那些「片面性」和「狹隘性」,使一個民族的文化,不斷吸收新時代的精神內涵,從而使民族文化獲得新的生命。中國傳統文化走到了今天,其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阻礙其發展因素主要有兩條:一個是西方文化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個是國人對自身傳統文化的熟悉程度遞次下降。如何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其合理內核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一系列的問題都等待著我們去解答。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人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充分說明新時期新階段,我們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已經面臨著重大的危機。如前所言,面對著來自外部和內部的雙重考驗,不解決國人思想文化上的信仰問題,我們任何的改革成果都不能善始善終。特別是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一代一代的傳承靠什麼?要靠我們民族的思想道德,靠我們一代一代積淀的文化精神。我們一方面要廣泛吸收全人類的優秀科技成果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必須堅持不懈地花費很大精力接續和重新建構我們民族的精神文明體系。這個體系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意見》中指出:「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的原則,既要體現優良傳統,又要反映時代特色,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可見,中華民族傳統繼承是當前我們應著力的重點。我們應該全面改進我國學校教育課程體系,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推廣的扶持,對西方文化要進行系統清理。在對外宣傳工作中大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逐步引導青少年愛我中華文明,接受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百年的衰減,其自身的生命力已顯孱弱。我們應該像保護國寶大熊貓那樣,動員一切力量,動用一切手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香火接續下去。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