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中國旅遊心理學的發展

中國旅遊心理學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07 00:56:03

A. 誰給我篇-旅遊心理學讀後感

旅遊團隊中,最使導游員頭痛的要屬那些難侍候型的遊客了。難侍候型遊客最大的特點是愛挑旅遊過程中的一切「毛病」,動不動就扳起面孔,不分場合,不顧情面,指責他人,並且用詞尖刻傷人。其次,他們對待旅遊接待服務要求高,求全心理嚴重,與其他遊客的關系也較為緊張。別人見到他們也往往敬而遠之。他們對待導游員的服務更是要求嚴格,稍不如意就要以「投訴」來威脅。因此,導游員在接待這類遊客時要多加小心,防止他們的無理糾纏。
參考提示
對待難侍候型的遊客,導游員首先要嚴格按照旅遊接待計劃書上的內容進行活動,導游服務要規范,操作順序要合理。在提供導游服務時,態度上不卑不亢,工作上認真細致,碰上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和問題時,面對遊客的挑剔和指責,導游員既不要針鋒相對,對著干,也不要陷入毫無意義的爭論,更不要因感情用事或者運用手中的 「特權」給遊客吃「葯」。相反,應以更大的熱情和毅力服務好這些遊客,使其內心真正感受到導游員的寬宏大度,有才有德。
難侍候型遊客的「剋星」是「公道」。只要導游員辦事公道、公正、服務熱情周到,就不怕遊客挑剔和指責,同時也要相信旅遊團隊內的絕大部分遊客是通情達理的,是完全可以依賴 一是把握價值取向,具有向心力。導遊人員對旅遊團隊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活動全面負責,必須當好遊客的主心骨,始終站在遊客立場上,明辨是非曲直、認准價值取向,不隨波逐流。

二是強化職業素質,具有自控力。個別導游知錯犯錯的根源在於經不起種種誘惑,缺乏內在的定力。要加強道德修養和世界觀改造,牢守遊客原則防線、思想道德防線和法律法規防線,不伸手、不越軌,處處體現職業道德高境界,時時顯示服務技能真水平,才能真正贏得遊客的信賴。

三是待客公正平等,具有親和力。導游要為遊客進行長時間面對面的服務工作,擺正心態和和諧處理各種關系十分重要,要學會尊重、體貼和關心每一位遊客,要做到服務全面性和針對性的有機結合。對部分旅遊者出現的思想波動不橫加指責,對少數遊客存在的缺點不諷刺挖苦,對個別客人遇到的困難不袖手旁觀。

四是牢記崗位責任,具有免疫力。能不能過好金錢關是檢驗原則性強弱的試金石,是掂量其人格魅力的秤盤星。關鍵在於慎獨,時刻告誡自己事事出於遊客心。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不少大學生,尤其是名牌大學生往往沉浸在理想王國里,對自己的就業前景充滿自信。但在就業過程中,缺乏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常常眼高手低,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切實際,由於擇職時取向過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業受挫。 因此應大學生首先要正確全面地作出自我評價,對自己所學專業、工作能力、愛好特長、優勢劣勢有一個完整的把握。由此,不斷調適自己原有的不切實際的就業取向,有了這種心理准備,就可克服其好高騖遠的通病,使自己的求職願望與社會需求相適應。 而有的畢業生存在過分的自卑心理,總認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去比,因而不敢主動地推銷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成功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 故在選擇職業時要注意發揮自己一技之長,首先你不要過多地考慮這個職業能給你帶來多少錢,而是應該把最能發揮你個人優勢的職業作為首選,因為,你若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錢是可以慢慢積累的;經營自己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
平衡心態,善待挫折有的大學生盡管努力了,但仍暫時沒有找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也不要灰心。事實上,書讀得好不見得你的工作就一定會很好!因為除智商外,還涉及「情商」、人際交往,工作經驗等書本外的知識,工作經驗又是如今單位比較看重的,所以,大學生初找工作時暫時得不到他人認可,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失意與挫折是當人們某些願望不能實現、某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所感受到的一種心理體驗,對於一直風調雨順的某些大學生來說,在上崗前就要有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備!從學校剛走上社會時,大學生對社會有諸多的不適應,加上找工作常常受挫,因而可能感到心理有很多的不平衡。其實,所謂的平衡都只是相對的和暫時的,而失衡倒是經常的。絕對的公平是難以實現的,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找到自我的平衡點。 因此,對自己感覺不平衡的人、事、物,要能以客觀的態度對待,不要過多地抱怨,因為發牢騷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只有從找工作的挫折中吸取教訓,才能求得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工作暫時沒有,可以慢慢找;工作不理想,先就業再擇業;經驗缺乏,在工作中積累;還可以自主創業……

B. 旅遊心理學對中國旅遊業有什麼重要發展意義

你好,旅遊心理學是從心理學角度研究旅遊和旅遊業的一門新型學科。旅遊心理學是研究內旅遊活容動中人的行為規律的科學,主要包括旅遊消費行為,旅遊服務行為和旅遊消費心理傾向。

國外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學者也隨後在80年代中期開始了旅遊心理學的教學與科研。國外學者對旅遊心理學的研究有兩條思路。一種是以旅遊消費者為對象,研究旅遊者消費行為的一般規律;另一種是研究旅遊工作者和旅遊者的互動關系。前者以美國學者小愛德華·J·梅奧和蘭斯·P·賈維斯的著作《閑暇旅行心理學》為代表,該書以旅遊企業如何有效地進行市場營銷出發點,詳細地分析了知覺、學習、人格、動機、態度等心理因素以及角色與家庭、參照群體、社會階層、文化和亞文化等社會因素對旅遊消費行為的影響。後者以相互作用分析為理論基礎,對旅遊接待業中的人際關系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本書借鑒了這兩種思想的研究,吸取了日本學者的旅遊和服和心理學思想,並在我國學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旅遊心理體系。

C. 旅遊心理學的內容有哪些

高等院校旅遊專業應用型系列規劃教材編委會組編的系列規劃教材之一。本教內材主要針對高職高專旅遊容專業學生,內容設計上突出實用性,通過實例與實訓內容,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理論上以「夠用、必須」為原則。其具體特色如下:
1.突破傳統模式,採用項目式編寫體例
2.理論為輔,現實為主
3.針對實際問題的典型案例
4.注重練習與實訓內容的設計
5.豐富的當前旅遊信息資料

D. 簡述中國旅遊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是什麼

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揭示人的心理現象,探討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規律,並應用這些規律為人類實踐服務。由此可以分為理論任務和實踐任務兩方面。

1.心理學的理論任務

心理學的理論任務首先是通過對自己對象的研究,不斷深入地揭示心理、意識與外部世界和腦的關系及其起源的奧秘,從而以最新的科學成果對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起到論證與充實的作用。

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又論證和豐富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使之具體化。心理學揭示了客觀現實對人的主觀精神或心理的決定作用,揭示了心理與腦的關系、心理發展與社會歷史條件的關系,還說明了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緒是如何產生,它們又是怎樣實現對行為的調節等等,這些方面積累起來的科學事實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物質與精神的關系、認識與實踐的關系,以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有利的科學證據,有力地支持了辯證唯物論,批駁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的哲學謬論。正如列寧所說:「心理學提供的一些原理有使人們不得不拒絕主觀主義而接受唯物主義。」

其次,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不但能豐富和發展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原理,還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自己的精神世界,戰勝宗教、迷信和各種唯心主義的宣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再次,心理學研究有助於鄰近學科的發展,如教育學、政治學、文學、法學、美學、社會學等。這些學科也是從不同方面研究人的,而心理學對人的心理的大量研究成果無疑對這些鄰近的學科酌研究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心理學的實踐任務

心理學的實踐任務是揭示各個實踐領域中心理現象的特殊規律,並根據心理現象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來解決具體的心理問題,為社會實踐服務,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科學的重要作用在於預測與控制。而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其目的就是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如何了解、預測、控制和調節人的心理。如我們可以根據智力、性格、氣質等心理表現的情況,編制各種量表,來了解人們的心理發展的水平與特點,為教師因材施教提供依據;我們還可以根據各種心理現象和行為的相互聯系,從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的心理和行為狀況,預測他將來的心理和行為表現。這樣有助於我們利用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更好地調節人的心理活動,從而提高活動效率。

其次,由於人類的各種實踐活動都涉及到人的心理問題,因此如何把基礎心理學所揭示的一些基本規律應用到實踐的各個方面就成了心理學的又一任務,由此應用心理學分支越來越多,如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醫學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軍事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等,心理學的科學知識已滲透到各種實踐領域,產生廣泛的實用價值,由此形成了心理學的眾多分支,直接服務於社會。(三)心理學分支的研究領域

心理學發展的一個明顯標志是分支學科的不斷出現與成熟,它們都在完成上述兩項任務中作出各自的貢獻,下面簡介幾個主要的分支學科。

普通心理學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在心理學中,處於基礎學科的地位。普通心理學是依據並歸納心理學在各個方面的研究成果,闡明心理現象中最基本的事實與一般問題,探討心理活動的普遍規律。由於它具有總體性、概括性,所以成為各心理學分支的基礎和初學者的入門向導。普通心理學可細分為感知覺心理學、記憶心理學、思維心理學、情感心理學、個性心理學等等。

發展心理學主要包括比較心理學和個體發展心理學兩門學科。前者是研究物種在演化過程中心理發生、發展的事實與規律的學科。後者是研究兒童從出生到成年心理發生、發展的規律及其各年齡階段心理特點的學科。個體發展心理學主要包括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成年心理學)等。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過程中所包含的各種心理現象,揭示教育同心理發展的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它不僅從理論上闡明人類學習的本質、過程與普遍規律,而且要具體地探索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能、形成品格的規律,以及教育者依據這些規律合理地組織教學與教育活動的方法及應有的品質等。教育心理學也可以細分為學科心理學、教師心理學、教學心理學、品德心理學等。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人及群體在相互交往中出現的各種社會心理現象及其產生、變化規律的學科。社會心理學既研究大團體中的心理現象,如社會情緒、民族心理、宗教心理等;也研究小團體心理,如團體氣氛、心理相容、團體的價值定向等;同時還研究個體的社會心理問題,人的自我評價、自尊、自重等。社會心理學又可細分為大眾心理學、群體心理學、人際關繫心理學等。

心理學的分支領域還有很多,如管理心理學、文藝心理學、司法心理學、醫學心理學、變態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參見本章閱讀材料)。可見,心理學分支學科的產生和飛速發展,

既反映了人類對它的需要和它的實用價值,也說明心理學本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正在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E. 旅遊心理學知覺的整體性給旅遊業帶來哪些啟示

中國知復網上有,但是今天我不在學制校機房不能給你下序號文獻標題文獻來源年期來源資料庫1職中《旅遊心理學》教學創新初探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4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2高職旅遊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3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3關注教學的適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關於《旅遊心理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02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4高職高專旅遊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1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5旅遊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探討PBL模式在旅遊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04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6高職旅遊心理學教材內容體系的重構探討宿州學院學報2007/03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7案例教學法在旅遊心理學課程中的應用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3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8淺議高職旅遊心理學課堂上的德育滲透遼寧高職學報2007/10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9淺談案例教學在《旅遊心理學》教學中的運用中國教師2007/S2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10高職《旅遊心理學》教學初探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7/04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共有記錄30條上頁下頁

F. 旅遊心理學,感覺的一般規律簡答題

1.旅遊者的感受性與感覺閾限成反比關系
2.旅遊感覺的適應性
3.旅遊感覺的相互作用
4.聯覺現象

G. 我國最早的一部旅遊心理學教材是什麼時間,哪個出版社,哪些人參與編寫的 什麼名稱的教材。

1985年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屠如冀教授相繼主編了全國第一部《旅遊服務心理學》

H. 論述旅遊心理學對於旅遊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旅遊心理學可以對遊客有更好的了解。
這樣旅遊服務工作將更加順利。

I. 旅遊心理學中案例辨析題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某地國旅接待了一個來自美國的腫瘤醫學訪華團一

沒用的

J. 把中國的文化介紹給外國人,從旅遊心理學定義,說明她的行為如何符合定義

把中國的優秀文化介紹給外國人,實際上彰顯了導游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和積極推廣。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