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的主要內容
Ⅰ 鄉村旅遊景觀文化的表現內容主要有哪些
旅遊景觀的要素是指景觀內涵中各要素的構成。在鄉村旅遊景觀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構成要素:建築環境景觀要素;農耕文化生存景觀要素;非物質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輔相成,豐富地演繹著鄉村旅遊景觀的廣闊內涵。
要素一:建築環境景觀要素
鄉村的建築環境與城市建築環境截然不同,城市的喧嘩、污染與村落的幽靜、自然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村落在居住環境上具有明顯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鄉村范圍及周邊自然環境上,基本上保持著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體現出人們常說的「大尺度的生態環境」。二是住宅周邊環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進行了綠化,一般有古樹、小溪等,同時與樹木、菜地混為一體,也是我國山水畫的傳統主題,居住環境十分優美宜人。三是住宅和室內環境。傳統村落保留著傳統的建築風格,而建築風格也因地而異。不同民族之間,在山區和平原之間都有極其明顯的差異。這些傳統的建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風格的建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成為重要的鄉村旅遊景觀。
要素二:農耕文化生存景觀要素
農耕文化生存景觀實際上更多還是以人類生存環境為中心的。為了謀求更好的生存環境,人類改造了大自然,並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印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農耕文化在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片黃土地上,景觀各異的生存痕跡記錄著人類前行的腳步,彰顯著人類無窮的智慧。自然、歷史、人文諸方面因素推動著社會前進的車輪,景觀的發展自始至終都貫穿了人類對生存的需求,從而形成了農耕文明不同發展階段人類在謀求生存過程中的多種多樣的農耕文化景觀。比如有碾子、石磨、風車,以及鋤、鐮、杴、撅、犁、樓、耙具、筐簍、扁擔、轆護、木製獨輪車等農具。幾千年來,土地在人們的觀念中就是生產作物,生產糧食、蔬菜、水果及其他農產品等。而現代旅遊景觀學認為,農田和土地都屬於景觀,屬於一種只有在村落才具有的景觀。
要素三:非物質文化要素
除了物質要素外,非物質要素在村落旅遊景觀的要素構成中也十分重要。村落旅遊景觀非物質文化要素是指村落居民生活的行為和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大體上,構成村落旅遊景觀的非物質要素主要體現在精神文化生活層面,如:宗教、藝術、語言、文字、風俗、民間技藝等。這些因素是村落旅遊景觀的無形之氣,其作用不容忽視;對它們進行研究,就可以透過景觀的物質形態表象,深入到旅遊景觀內部,使村落旅遊景觀設計研究更加深入。
Ⅱ 旅遊文化學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旅遊文化學》共12章,包括緒論、世界旅遊文化概覽、中國旅遊文化的演進歷程、旅遊主體與旅遊文化、中國旅遊主體的文化特徵、西方旅遊主體的文化特徵、旅遊客體與客體旅遊文化的特點、中西方客體旅遊文化的特點、旅遊介體與旅遊文化、中國旅遊介體的文化特徵、旅遊產業與旅遊文化、旅遊文化建設展望。《旅遊文化學》涵蓋了古、今、中、外四個方面的旅遊文化,不僅包含傳統旅遊文化類教材所涉及的旅遊文化主體、客體、介體等方面,而且針對這些旅遊文化主體、客體、介體的文化特徵進行了系統的論證和介紹;不僅有對旅遊文化理論的探討,而且特別重視與具體的旅遊文化實證相結合。最後,《旅遊文化學》還對21世紀中國旅遊文化建設做出了適當展望。
Ⅲ 河南旅遊特色主要內容是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省會鄭州,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勢西高東低,分為豫東平原、南陽盆地及豫西、豫北、豫南山地五部分。
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偉大的黃河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因此來河南可作古文化旅遊,如:「尋根之旅」、「黃河之旅」、「古都之旅」、「石窟之旅」等。
【 開封 】
龍亭:龍亭不是亭,而是建築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台基之上的殿堂,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的建築。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潘湖和楊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現在這條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圖》的模式改建為「宋都御街」,長約400米,兩旁的店鋪全部是仿宋建築,主要出售土特產品、工藝美術品和書畫。
相國寺:位於開封市自由路西段,寺內建有碑樓、二殿(天王殿)、正殿(大雄寶殿)、八寶琉璃殿、藏經殿。寺前院東建有鍾樓,鍾樓內的巨鍾高約4米,重逾萬斤,鑄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據說,每當清秋霜天時擊撞此鍾,其聲傳得最遠,故「相國霜鍾」聞名遐邇,成為開封八景之一。
【 南陽 】
武侯祠
南陽武侯祠位於南陽市區西卧龍崗上,是紀念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於南陽的祠宇。
始建於魏晉時期。明弦治規模最大, 現武侯祠佔地185畝,明清建築155間,歷代題記、碑刻 400餘通,另有大量匾額楹聯。位於中軸線的建築有石 牌坊、仙人橋、山門、大拜殿、草廬、寧遠樓,兩側有 諸葛井、碑廊、古柏亭、野雲庵、老龍洞、伴月台、躬 耕亭等。其它有三顧祠、卧龍湖、龍角塔、漢碑亭、道 房院、讀書台、卧龍書院等。武候祠古柏森森,修竹映襯,自然景觀引人入勝,是一座集名人名勝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寶庫
醫聖祠
醫聖祠位於南陽市老城區東約1公里溫涼河畔。門前有石橋名七孔橋,舊稱仁濟橋。醫聖祠是紀念我國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的祠宇。它是以張仲景墓為中心的一處群體建築。墓丘高5米,周長60米,其上築亭。墓前樹有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石碑l通,高3米上正書「東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先生之墓」。墓亭之南為醫聖祠山門,有三門並列成「山」字形,各門砌作拱券形。墓亭之北為中殿,最北為正殿,正殿左右兩廡各3間,各殿及兩廡均為硬式建築。正殿有張仲景塑像,兩廡中供奉古代十大名醫。院內有古柏兩株,凌霄花攀繞其上。正殿西側院為醫林會館舊址,是醫者研討醫術的場所
寶天曼
寶天曼漂流位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寶天曼旅遊風景區內。漂流河全長12公里,歷時2小時左右,兩岸群山環繞,原始生態保存完好,綿延起伏的青山以及茂密的原始森林如詩如畫,似夢似幻,河水時而湍急令您驚心動魄,時而如鏡讓您心曠神怡。 一路上「將軍嶺」帶您走進童話般的神秘世界「奇石灘」讓您隨心所欲地挑選上帝賜予您的禮物;「沙灘浴場「讓您領略大自然的瑰麗;「油桃基地」可以讓您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內鄉縣衙
內鄉縣衙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建於清代,佔地2萬多平方米,廳堂房舍280餘間。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封建社會縣級官署衙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洛陽 】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公元494年)時期,至隋唐又有大量的營造。石窟密布在長達1公里的兩岸的崖壁上,東西兩山現存窟龕共二千多個,佛塔四十餘座,碑刻題記三千六百多塊,造像十萬多尊,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合稱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2000年11月30日,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20公里處,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營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尊其為佛教的「祖庭」和「釋源」。寺內珍貴文物眾多,每年歲末(12月31日)在此舉行儀式撞鍾祈福,為洛陽八景之一。
杜康仙庄:位於洛陽東 南50公里杜康村,杜康仙庄有16個酒文化自然景觀和22個酒文化人文景觀,山門是琉璃瓦的朱紅門樓,進入庄內有杜康祠,爬山碑廊,雕欄池,櫻花圓和七賢台。
關林:位於洛陽市南郊8公里處的關林鎮,鎮因關林而得名。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群,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後為關冢,傳說關羽的首級就埋葬在此冢內。
龍峪灣:位於洛陽西南160公里處的欒川縣境內。已開發了12個景區,100多個景點,是洛陽市的後花園,為欒川十大景觀之首。龍峪灣有山巍、水澈、峰奇、石怪、谷狹、洞幽、景壯、泉清的特點。
【 三門峽 】
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澠池縣境內的仰韶村,於1921年首次發現,是我國保存最完好、最著名的新石器時期古文化遺址之一。遺址屬於母系社會時代,出土了大量的石刀、石斧、石鏟、骨針、骨錐等工具。
函谷關:位於靈寶市谷關鎮,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是我國道教文化的一個聖地。在這里可以游覽函谷關、太初宮、雞鳴台、函谷碑林、古箭庫等。
【 鄭州 】
黃河游覽區:位於鄭州的西北部,以岳山為中心,景點分布在四周,有大禹像、毛主席視察黃河像、極木閣、漢霸王城、古鴻溝等。
城隍廟:位於鄭州市商城路,佔地10畝,是河南規模最大群體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每年的農歷三月十八在這里要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
軒轅故里:軒轅即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故里位於鄭州市的南部約40公里處,現在是海內外廣大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聖地。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地處中原,故稱中嶽,由太室和少室兩山組成,主峰峻極峰海拔1492米。全山共有七十二峰,同樣寺廟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說。著名的景點有少林寺、中嶽廟、法王寺、觀星台、嵩陽書院、嵩岳寺塔、漢代三闕、達摩洞等。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佔地3萬余平方米,由山門、千佛殿、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初祖庵和達摩面壁洞等主要建築組成。千佛殿內供毗盧佛銅像,因此亦叫毗盧殿,殿內磚地上還保存著20多個直徑約4.5厘米的窪坑,是昔日寺僧練拳習武時的腳坑遺跡。在少林寺西約300米處的山腳下有一塔林,這是唐以來少林寺歷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餘座,是我國最大的塔林。
嵩岳寺塔:位於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岳寺內,始建於北魏正光元年(52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塔高40米,共分15層,平面呈十二角型,塔身呈拋物線狀,塔的東、南、西、北四面設入口,可自下而上直達頂部。
中嶽廟:中嶽廟始建於秦,後來幾經變遷、擴展,至清乾隆年間而大變,以北京故宮格局而建之,故有「小故宮」之稱。與故宮一樣,中嶽廟沿中軸線共有七進十一層之多,有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山門、峻極門、嵩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殿,全長600餘米,面積11萬平方米。中軸線兩側還有宮院殿宇,現存明清建築近400間,由漢至清的古柏300餘株。
嵩陽書院:始建於漢代,是我國最早的私立高等學府,北宋四大書院之一,院內有兩株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柏數,漢武帝封其為「大將軍」和「二將軍」。
【 信陽 】
雞公山:坐落在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西端的信陽市境內,距信陽市38公里,與廬山、莫干山、北戴河齊名的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景區面積2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平均700多米,山上林木繁茂,奇峰怪石林立,飛瀑流泉遍布,景色宜人。
【 焦作 】
雲台山:雲台山位於修武縣以北,1987年被列為河南省級風景名勝區之首。有各具特色的八個景區,包括三秀峰等36峰、24泉、10大洞天和5個飛瀑。溫盤峪則被譽為「盆景峽谷」。人文景觀有漢獻帝陵墓及避暑台。
Ⅳ 文化產業都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內容包括:
1、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
2、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
3、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製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4、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stry,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
(4)旅遊文化的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趨勢:
一是我國文化資源進入到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文化資源的行政化配置體制已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嚴重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造成了地區的封鎖,還造成了行業的壟斷,最終對文化企業非常不利,表現為現文化企業非常弱小、同構化非常嚴重。
二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出現了行業融合的趨勢。
三是文化與旅遊以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化產業
Ⅳ 淺談中國飲食文化在旅遊業中的應用
給你個提綱吧。
營運手冊
1. 各個崗位的任職要求
2. 各個崗位的職責
3. 不同規模店面的人員配置
制度匯總
1. 員工手冊
2. 員工培訓制度
3. 獎懲單
4. 前廳檢查表
5. 後廚檢查表
6. 安全檢查表
7. 衛生巡視表
8. 安全制度
9. 各類突發事件預案
10. 前廳環境及衛生管理制度
11. 後廚環境及衛生管理制度
12. 采購制度
13. 財務制度
14. 原材料領用制度
15. 設備設施檢查、維護、清潔制度
16. 危險設備操作規程
17. 液化氣、天然氣安全操作規定
18. 投訴處理及追蹤制度
19. 顧客滿意度調查制度
20. 原材料驗收制度
21. 庫房管理制度
22. 蟲害防治制度
(1) 餐飲管理專業(專科)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略)
2、鄧小平理論概論(略)
3、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略)
4、大學語文(專)(略)
5、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略)
6、管理學原理(略)
7、餐飲管理與實務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從剖析餐飲經營、運轉特點入手,進行不同規模、風格餐飲機構設置和經營計劃的制訂;在科學、系統進行菜單設計的基礎上,導入餐飲全面經營運轉管理所涉及的客情、服務、酒水、餐務等各個組成部門及各主要運作環節的組織、控制和管理;再通過餐飲促銷和餐飲成本控制的闡述和實例分析,使考生建立完整的餐飲運轉經營、服務管理系統。
本課程針對餐飲行業特點,注重典型案例分析,使學習者在增加學習趣味性的同時,更加深對專業內容的理解和實際管理能力的培養。
自學教材:餐飲管理與實務 馬開良主編
8、餐飲業法規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專業課,也是中國職業餐飲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我國法律制度基本概念、國家關於發展餐飲業的現行政策、涉及餐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國家關於餐飲行業的各項標准、國際餐飲行業有關標準的介紹;注重基本理論知識講解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結合,加深學員對專業內容的理解和領悟。
通過學習使學員能自覺守法、用法,並運用法律知識經營、管理餐飲企業。
自學教材:餐飲業法規 待編
9、消費心理學(略)
10、餐飲市場營銷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市場營銷活動的本質、原理、基本方法、企業營銷觀念、顧客滿意理論;餐飲企業經理人員對餐飲企業營銷管理的原理和方法;餐飲市場營銷戰略制定的方法和對戰略執行全過程管理的方法;餐飲企業目標市場營銷方式的原理和方法;餐飲企業開展市場競爭的基本觀念和市場競爭的原理及競爭戰略選擇;餐飲營銷組合策略的決策原理及營銷組合中包括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決策的方法。
自學教材:餐飲市場營銷 陳雲川主編
11、現代廚房管理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針對不同規模、不同風格餐飲經營需要,結合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廚房機構設置、廚房布局設計和設備配備。系統圍繞廚房生產的過程和環節,逐一研究原料、加工、烹調、冷盤、點心,以及相應的廚房人力資源、衛生和安全管理。
通過學習使學生對廚房具有全面深入的認識,對從事不同規模、不同性質餐飲經營管理具有更加全面、扎實的基礎。
自學教材:現代廚房管理 馬開良主編
12、食品衛生與安全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食品安全與衛生質量的概念、標准與評價方法,影響食品安全性的病原生物、化學毒物的防範與控制、廢棄物排放處理,膳食結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控制,食源性疾病及其預防,餐飲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控制,食品衛生法規和餐飲業衛生管理辦法,綠色食品、綠色餐飲及其國際標准。通過學習,使食品生產經營者在生產過程中掌握食品標准與質量控制、廢棄物排放處理、餐廳中餐具與食品的衛生、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綠色餐飲業的創建與評定等。
課程內容貫徹理論性、實務性和可操作性原則。
自學教材:食品衛生與安全 汪志君主編
13、烹飪工藝學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選修課。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烹調工藝基礎理論知識;刀工知識和刀法的運用;配菜的原則要求與方法;勺工技術;調味知識及方法,部分常用味型的調制方法與配比;火候的掌握運用;原料的致嫩工藝、上漿與掛糊工藝知識與方法;原料的初步熟處理方法與應用;烹飪制湯知識與方法;熱菜烹調方法;冷盤烹調方法;菜餚裝盤要求與方法;宴席菜餚的設計原則與方法。面點工藝知識等。
實踐課程通過菜餚的製作,加強對理論內容理解和運用,達到職業技能鑒定規范--中式烹調師的要求。
自學教材:烹飪工藝學 待編
14、烹飪原料學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選修課。
本課是建立在生物學、化學、營養衛生學、商品學等學科基礎上的一門應用型的理論科學。主要內容包括:各類烹飪原料的基礎知識,同一類原料的烹制方法及某些特殊原料的烹制特點等, 如:烹飪原料的形態結構、分類體系、營養成分、品質鑒別、貯藏保鮮和烹飪運用規律等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提高識別、選購原料和根據原料特點進行實際操作的基本能力。
自學教材:烹飪原料學 待編
15、餐飲服務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選修課。
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形體基本訓練;餐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中、西餐服務基本技能;中外飲食習俗(主要民族、主要地區、主要客源國等);酒水知識;餐飲服務質量管理等。
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牢固掌握有關餐飲服務的基本技能、基本服務理論及基本服務原則,能夠盡快適應餐飲實際工作的需要並保持高質量、高水準的服務。
自學教材:餐飲服務 待編
16、酒水知識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專科)選修課。
本課以有無酒精為分類依據,對無酒精飲料和有酒精飲料的品性、製作以及服務方法進行系統介紹。主要內容包括:酒水基礎知識:了解各種酒水的主要品種、特性、飲用法及質量鑒別等;常見飲料的製作方法:介紹牛奶、咖啡、可可、茶、果汁、雞尾酒等常見飲料製作及飲品的裝飾方法;酒水的服務方法:闡述酒吧常見設備用具以及各種酒水的服務操作技巧;酒單的設計等。
自學教材:酒水知識 待編
(二)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
1、毛澤東思想概論(略)
2、政治經濟學(略)
3、英語(二)(略)
4、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略)
5、餐飲經濟學導論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基礎課。
餐飲業是我國第三產業中傳統的服務產業、是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餐飲經濟學以餐飲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形成的交往關系及其運用規律為研究對象。課程主要講述餐飲業的功能及特徵、餐飲業勞動力的性質、餐飲業與旅遊業的互動分析、餐飲業的業態、餐飲業與現代零售業的關系、餐飲業的發展方向。
通過宏觀理論的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餐飲經濟的基本內容和常見規律。
自學教材:餐飲經濟學導論 待編
6、中國飲食文化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課。
該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飲食文化概說,飲食文化發展歷程,飲食消費文化,菜點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與禮儀及民俗,飲食文化與語言文學,飲食文化與政治及飲食哲學,飲食文化與科學養生,飲食文化與現代餐飲業發展,未來飲食文化的特點與地位等。
該課程在介紹中國飲食文化發展歷程的同時,側重傳授中國飲食文化對現階段中國餐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向自學者介紹在餐飲管理過程中運用飲食文化基本理論樹立餐飲企業形象、打造餐飲文化品牌的各種方法。
自學教材:中國飲食文化 待編
7、餐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人力資源的概念、人力資源的特點、人力資源的基本構成、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不同、人才發現與培養的方法、激勵機制的建立等,使企業管理者掌握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
自學教材:餐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李勇平主編
8、餐飲企業信息管理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餐飲企業內部、外部信息的獲取和研究,餐飲企業信息的利用與經營策略的制定,信息擴散和餐飲企業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建立等。該課程通過對大型餐飲企業成功案例的介紹,體現信息管理在現代管理中的重要性。學生在學完本課程後能夠靈活的運用各種信息管理手段和工具進行有效的管理。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如何建立餐飲企業的信息系統,掌握常見的信息採集方法,以及合理有效的分析利用。
自學教材:餐飲企業信息管理 楊? 欣?主編
9、餐飲企業財務管理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餐飲企業籌資管理、流動資產管理、長期資產管理、成本費用管理、營業收入稅金和利潤管理、財務預算管理、財務分析等。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並重,通過具體案例分析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餐飲企業從籌措資金到利潤分配全部財務活動的管理。
自學教材:餐飲企業財務管理 楊蔭稚?主編
10、餐飲企業戰略管理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課,也是中國餐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考試課程。
該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餐飲企業戰略管理的過程及戰略管理層次;餐飲企業內部和外部戰略分析的內容和方法;餐飲企業戰略的分類和戰略選擇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餐飲業基本競爭戰略的原理及主要內容;戰略評價的內容、標准、工具、方法,以及戰略選擇方法;餐飲企業戰略實施活動的內容和組織過程;市場營銷、財務、研究開發、餐飲營運等職能性戰略的制定和協調的基本內容、方法;餐飲企業戰略控制系統和控制方法,業績測定的標准及可能出現的問題。
自學教材:餐飲企業戰略管理 邢? 穎主編
11、餐飲美學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課。
課程以美學為基礎,介紹飲食活動中美學規律的理論性、實用性。主要內容包括:餐飲美學運用法則、餐飲空間和色彩設計、餐飲環境的美化和布置、飲食器具的選擇和利用、食品造型藝術規律、筵席設計與展台策劃、餐飲風格與審美。
通過學習,增長自學者的餐飲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開拓飲食活動中的美和美的創造
自學教材:餐飲美學 待編
12、食品營養學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專業課。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營養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和基
本實驗技能;各種烹飪原料的營養特點、各種營養素在烹飪製作過程中的變化及合理配膳的原則;營養學的研究方法和發展概況。通過學習,使學生和餐飲經理人員在餐飲管理實踐中,具備判別和控制企業依照營養學的原理和知識提供符合人體合理營養的各種美味可口的餐飲產品的能力。
自學教材:食品營養學 待編
13、國外飲食文化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選修課。
課程通過介紹世界各主要民族的飲食文化特點與生成背景、中外飲食文化與觀念習俗的差別,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自身的飲食文化修養和餐飲管理質量。
課程主要內容:國外飲食文化概況,亞洲飲食文化發展歷程,歐美飲食文化發展歷程,非洲飲食文化發展歷程,澳洲飲食文化發展歷程,國外食文化,國外茶文化,國外酒文化,各主要民族飲食習俗與禮儀,各主要民族飲食文化與科學藝術成果,國外飲食文化與國外餐飲業發展,未來國外飲食文化發展趨勢等。
自學教材:國外飲食文化 待編
14、宴會設計
該課程是餐飲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選修課。
課程以宴會的組織安排、布局設計、成本預算、菜單設計和餐桌服務為基本框架,闡述宴會設計作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使自學者既能從總體上把握宴會設計的框架,又能掌握宴會設計的操作要領。主要內容包括:宴會基礎理論、宴會廳布局設計、宴會成本控制、宴會作業流程、宴會菜單設計、宴會餐桌服務、宴會組織促銷等。
回答
Ⅵ 貴州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什麼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部分 特色旅遊
一、特色旅遊景區
1、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
2、經典紅色旅遊景區、景點;
3、國家級、省級、市級自然保護區;
4、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國家級、省級,珍稀動植物森林公園;
6、歷史古鎮;
7、民族文化旅遊村寨;
8、國家級地質公園;
9、修閑度假溫泉;
10、定期舉辦的社會旅遊文化節慶;
11、山澗河道漂流。
二、特色旅遊商品
1、蠟染、刺綉、銀器、雕刻、編織、裝飾品、奇石,能工巧匠等民族民間工藝品;
2、天麻、杜仲、靈芝、石斛、吳茱萸等名貴葯材;
3、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特色食品。
第二部分 特色文化
1、民族歌舞;
2、民族服飾;
3、民族民間文學文字;
4、貴州花燈;
5、地戲儺戲黔劇;
6、雜技、絕技、絕活等絕技絕活;
7、文物古跡;
8、少數民族風俗節日。
第三部分 特色飲食
1. 特色風味小吃;
2. 特色火鍋;
3. 特色菜餚;
4. 特色副食品;
5. 特色條味品;
6. 特色肉製品。
第四部分 特色農產品
1. 特色糧油產品;
2. 特色蔬菜產品;
3. 特色水果產品;
4. 特色花卉產品;
5. 特色畜牧獸禽產品;
6. 特色經濟林木產品。
第五部分 特色工業品
1. 特色礦產品及金屬製品;
2. 水泥、大理石、地板、門窗、管材、塗料、建築輔料工具等建材;
3. 化肥、橡膠、有機化工、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等化工產品;
4. 高新科技工業產品。
另外,貴州特色文化在貴州旅遊宣傳片裡面全部都有體現,具體可以參考以下視頻,更多視頻你可以在網路上面搜索。
http://www.56.com/u46/v_MzcyMjM4MTI.html
http://video.sina.com.cn/v/b/52919822-1084093810.html
Ⅶ 為什麼歷史及其內容是重要的旅遊資源
歷史是根,文化是來魂。歷自史及其內容往往包涵某一地區某一時代獨特的文化,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對世界對人類對中國先進文化以至於未來的發展其意義極其重大。「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 歷史文化的開發能對旅遊資源起到提升品牌形象,自然旅遊資源也常因文人墨客的華麗文章、重大歷史事件等歷史文化而千古流芳,現在好多地方把本不屬於本地的名人硬說成是自己本地的這種「搶名人」、「傍名人」的做法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Ⅷ 現在很多旅遊目的地在規劃時,都會把旅遊文化創意產品作為一項內容
旅遊文化創意產品是目前旅遊規劃工作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旅遊中的創版意往往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權作用。既然是新人,我建議你看一看很多專業的,權威的旅遊規劃設計院做的案例和文章,能得到不少啟發。
比如說業內非常有名的旅遊地產規劃機構綠維創景的網站上就有很多專業文章,深入淺出,可以好好看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Ⅸ 近幾年國家因文化旅遊而推行什麼政策
發改委聯合多個部門印發關於《「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方案》鼓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推廣PPP模式,對沒有回報率或回報率極低的公益性、基礎性設施建設,發改委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實施方案》明確了中央投資補助標准:原則上東、中、西部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分別享受中、西部待遇的地區)中央投資補助比例為30%、60%和80%。西藏自治區、四省藏區和新疆自治區南疆四地州(含兵團)的項目可按規劃確定的最高補助額度予以全額補助。
主要建設內容:
①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到交通干線的連接路;
②景區內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
③消防設施、安防監控設施、展陳場館、解說教育系統、遊客信息服務設施以及環境整治等;
④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必要維修保護。
Ⅹ 中國旅遊文化的主要內容
我們當時學的內容包括:概論、古建、宗教、民族、飲食、陵墓,差不多就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