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大二話之對旅遊業的

大二話之對旅遊業的

發布時間: 2020-12-06 21:34:59

『壹』 一句話說明,在旅遊業中,文化與商業的關系是什麼。

現在一切向錢看,無論什麼形勢的景點都與錢產生直結關系,文化也不例外,這本身就是商業模式

『貳』 你對畢業旅行有什麼看法大概四五句話就夠了,當然越多越好,但是不要百度喲,多謝

畢業季離別季,註定離別那就在這個時刻留下一個美麗的印記!~畢業旅行走起!O(∩_∩)O~這是最後的一次任性~坦盪盪。無所畏懼的放肆!因為我知道。過後我要對自己負責!但是注意前提吧~要有預算量力而行純手打無抄襲希望對你有用

『叄』 求把一句話翻譯成英文,不要機器翻譯。 「自從旅遊業飛速發展,人們對旅遊者能否從他們旅遊的國家中學到

ever since tourism has been developping rapidly, people have casted different opinions on whether tourists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countries in which they travel.
has been doing是現在完成進行襲時,包含了過去持續的意思也包含將來還會繼續發展的意思。
cast on 是對。。。持有。。。(態度)的意思。
然後嵌套了兩個定語從句

『肆』 以「挖掘歷史人文資源,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任何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由於其自然環境、資源、社會發展狀況和文化、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在發展方向和產業重點培育方面,都不可能照搬照套其它地區的發展模式,即使是在其它地區非常成熟,先進性突顯的模式,它的主要適應性也具有區域的局限性。因此,不同的地區要根據各自的區域特點,依據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則,發揮地區優勢,選擇適合於自身條件的發展模式,去制定符合地區實情情況的總體發展戰略和產業發展戰略。 結合北海旅遊資源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北海應依託環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在發揮自身區域優勢的條件下加速發展旅遊產業,努力建設旅遊經濟強市和中國旅遊名城中,應注重調動歷史人文資源優勢去為率先崛起服務 一是通過發揮人文資源提高北海城市知名度。 人文資源是發展旅遊產業的重要依託之一。北海的人文資源豐富,從秦漢至民國的兩千多年間,趙佗、費貽、孟嘗、馬援、高駢、蘇東坡等,都是人文資源中的經典人物,他們不但在北海歷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影響,也在北海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是組成北海城市名片的重要元素之一,對推動當地的經濟建設和文化事業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旅遊業發展方面,具有很強的凝聚力。這些歷史人物在北海留下了諸如南越王行宮(今合浦東山寺)、合浦還珠亭、海角亭、孟嘗亭、伏波廟、東坡亭、孟太守祠等景觀遺跡,北海應當抓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大好機遇,讓這些景觀遺跡在北海的旅遊產業中發揮應有作用。 二是通過調動歷史人文資源優勢去增強地方的凝聚力, 調動歷史人文資源優勢去增強地方的凝聚力是古往今來,中外通用的最節約成本的措施。近年來,北海在挖掘歷史人文資源優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與北海歷史人文資源優勢相比,還是遠遠不夠。合浦是珍珠故鄉,南珠原產地,「珠還合浦」誕生地,然而,來到北海、合浦卻很少發現有與南珠、「珠還合浦」有關的標志。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北海產生了一大批顯赫史志的各方面知名人物,陳銘樞之外,還有林翼中(抗戰時任國民政府農林部長、國民黨「六大」中央執行委員,香翰屏(抗戰時任第九集團軍中將副司令)、張 君嵩(抗戰時任國民革命軍少將師長)、鄧世增(抗戰時任國民革命軍中將司令、第十九路軍副總指揮)、沈載和(抗戰時任十九路軍廣州辦事處主任、廣東省銀行行長)等。遺憾的是,在北海很少看到這些人文資源景觀。對此,北海應該加大歷史人文資源的整合開發力度,使之在北海的率先崛起中發揮應有的凝聚力。 三是通過調動歷史人文資源優勢去擴大輻射力。 一個城市及一個地區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是由多方面元素構成的,區域的輻射力就是其中之一。輻射力的形成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在非物質的元素當中,歷史人文資源就是最有影響力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名人效應。特別是在旅遊產業的發展中,歷史人文資源中的名人效應的輻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 北海的歷史人文資源相當豐富,有費貽的廉山留名,孟嘗的珠還合浦,馬援的伏波山和銅船湖、高駢的海門屯兵,蘇軾的萬里瞻天,李遜的為民請命,徐柏的一肩一仆,危祐的名與州符。這些人文經典不但是發展旅遊產業的景觀基礎,更是提高地區知名度,促進地區吸引力向外輻射的活躍因素和紐帶。人文資源的輻射力是多層次,跨區域、跨時空的。今天,在把北海建設成區域性國際化城市的時代使命當中,充分調動歷史人文資源優勢為率先崛起服務,不但是提高北海城市知名度,擴大輻射力的需要,也是弘揚北海獨特的歷史文化優勢,建設「文化北海」的重要任務。 四是通過調動歷史人文資源優勢去產生向心力。 歷史人文資源在一定條件的作用下,其產生的向心力往往是驚人的,因此而產生的效應、效益也是巨大的。在挖掘人文資源,發揮名人效益,提高區域知名度方面,全國各地開展公祭黃帝、祭大禹、祭李冰以及已成為定製的祭孔活動,就是具體的反映。這種基於中華民族文化根源的向心力,具有強大的凝聚感召作用,也有深厚的民眾基礎,悠長的歷史源頭,長久的社會作用。北海擁有如此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當然也是一種可藉助的重要力量。

『伍』 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這句話對不對

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發達地區之一,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因為歐洲西部的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再加上他的經濟是比較發達的,交通非常便利的,因此呢,這就決定了它的旅遊業是相當的發達

『陸』 「旅遊業是當今世界最大產業」這句話是誰,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怎麼講的

作為一個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輕的產業,旅遊業已成為當今世界公認的綠色產業和"無煙工廠",被稱為朝陽產業。...

『柒』 我國山區面積廣大,為發展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旅遊業提供了有利條件。這句話為什麼是錯誤的

LZ請注意是山區哦。。
山區一般沒什麼事的話是不會拿來種田的。。
我國的政策是科學發展觀。。
所以在山區發展種植業和牧業是不科學的。。

『捌』 辯題:發展旅遊業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正方是利大於弊,求高手幫忙想想攻辯環節的提問啊!正反方都要!

1986年第一屆亞洲大專辯論會大決賽辯詞實錄——發展旅遊業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
大決賽辯詞
辯題:《發展旅遊業利多於弊》(正方)

《發展旅遊業弊多於利》(反方)

正方:反方同學,如果發展旅遊業是弊多於利的話,那麼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國家,包括今日參加比賽的中國、新加坡、澳門和香港都不抑制旅遊業的發展呢?主席先生、評判先生,各位,今天的辯題是「發展旅遊業,利多於弊」,我方是正方,我將首先說明發展旅遊業的定義,以及所帶來的各項利益。我方下一位同學將闡述發展旅遊業的一些問題。旅遊基本上是一種吸引外國人來本國消費的行業,它的發展幫助國家吸取外匯。一個旅客到外地旅行肯定是要花錢的,他首先必須解決他衣食住行的根本問題。所以,上至旅社,下至街邊的小販都幫助國家賺取外匯。在1985年,香港的旅遊業就幫助香港賺取了近20億美元的外匯。再看看斯里蘭卡,旅遊業每一元的投資,都幫助該國賺取了6毛7分的純利。這里外匯的增加,正幫助了國家,國際收支平衡。另外,在今日這個存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世界中,旅遊業是比較不受貿易保護主義影響的。因為旅遊業的產品,是要顧客自己上門來取的,並沒有出口品,所以,如果我們要對旅遊業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話,就只有阻礙自己國家的人民到外地去旅行,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一般國家都不願意採取這種政策的。此外,旅遊業是一種可以靈活發展的行業,我們只要用一點腦筋,便可以配合自己國家的特點,獨特的文化、工業和自然環境,甚至一種獨特的節日去發展旅遊業,使其具有特色而吸引大批的遊客前來消費。這門行業是不必依靠某種特別的天然條件,也不必和自己本地的文化工業或者生活特色發生沖突的,而最重要的是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交通、通訊和水電工藝設備等等的發展,這些往往是發展工商業的基本條件。所以旅遊業的發展,正是幫助一個國家以外資來替自己國家將來種種發展鋪路的長線投資。此外,旅遊業也帶來了其他有利的作用,像促進各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人民間的相互認識。我方並不否認,發展旅遊業是有利,有弊的,只是認為,利是多於弊的。但是衡量利弊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利弊的多少,除了數量之外,還包括了強弱的問題。一個大利就抵銷了好幾個小弊了。我們還要注意是深發性的問題,一個可以帶來其他很多利的利,就遠遠地勝過了一個不能帶來附帶利益的利。而最重要的,就其必然性的問題,一個必然的利,就比十個可能的利重要得多。權威經濟學者在《亞洲旅遊業的經濟影響》一書第337頁有如下的結論:像任何工業一樣,旅遊業有利有弊,可是仔細衡量,便可以發現,旅遊業的利,尤其是在經濟上的利,是遠遠超過於弊的。以上的見解,正與我方不謀而合……
反 方:謝謝!聽了對方同學的發言,我倒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第一,旅遊、旅遊業和發展旅遊業到底是不是一回事?第二,你們談了半天發展旅遊業的利多於弊,但是,我還是沒有明白你們是怎樣衡量出來的?第三,如果照你們的邏輯,發展旅遊業的利多於弊是無條件的,也就是說,在任何條件下發展旅遊業都是利多於弊。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提醒對方,你們的立論就站不住腳了,以下我方同學將進一步闡明這個觀點。下面我來陳述我方的觀點。我們認為旅遊是人類的一種活動,它的好處人所共知,也不是今天晚上討論的范圍。但是發展旅遊業,作為一種經濟事業,它有利也有弊,是由他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這些特點是:第一,旅遊業是一項綜合性最強的行業,如果沒有其他部門的配合,發展旅遊業是不可能的,比如,衣索比亞就是這樣,衣索比亞根本沒有別的東西,難道讓旅客只能看看那些骨瘦如柴的飢民嗎?倒是發展了農業才是真正的利大於弊。第二,旅遊業的興衰,完全依賴於世界經濟形勢的好壞,打個比方,如果世界經濟打個噴嚏,那麼旅遊業就會得感冒,甚至得肺炎(笑)。旅遊業現在不景氣,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旅遊業的重新繁榮是要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來帶動的。但可惜的是,目前這個發動機出了故障,如果想解決這個難題,恐怕不是你我之力所能及啊!第三,旅遊,總得有人來游才行啊!而客源的多少,往往決定於許多不可預料的因素,突出的是近年來國際局勢的不穩定,以及恐怖活動的猖獗,使許多旅遊者望而生畏,閉門不出。舉個例子,去年義大利「勞克號」遊艇被劫持,就使今年十萬美國人取消了去義大利旅遊的計劃;美國的影星,大名鼎鼎的蘭博,他就是不敢到法國戛納電影節上露面(笑),這樣一來,法國市場上的蘭博衫價格暴跌。有些人發明了一種蘭博倫巴舞跳起來是步步後退。可見,如果不考慮經營旅遊業的風險,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對方同學不知道想到沒有。以上的分析說明旅遊與旅遊業根本不是一回事,至於談到發展旅遊業,對方同學更是偏得太遠。我們主張發展旅遊業,這種發展,應該是健康、有效的,有利於人類未來發展。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具備許多客觀前提,比如:第一,自然條件;第二,一定的社會基礎設施;第三,良好的生活環境;第四,政治穩定等等以外,更重要的是一國政府要有發展旅遊業適當的政策規劃。如果像對方同學所說,發展旅遊業就可以無條件的,無節制的發展,那麼肯定是弊多於利,而且很可能是有弊而無利。我們所說的利,不僅考慮到局部的利和眼前的利,更重要的是考慮到長遠的利和整體的利,也正是由於這一點,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重新考慮發展旅遊業的利弊問題。以下我方代表將從物質和社會文化兩個方面來進一步闡述我方觀點。

現在是輪到正方第二位代表黃越同學發言,看看他怎麼加強正方的觀點,時間是3分鍾,請。

正 方:各位,剛才我方已經討論過利弊衡量的問題,現在我們再看一下題目中發展一詞的意義。剛才反方同學有些論點,像旅遊業的不景氣、恐怖主義等等,就是誤會了題目中發展一詞的意義。他們所舉的並不是發展旅遊業的弊處,而是一個盲目的沒有發展計劃而帶來的弊。現在,我們看一下何為發展。發展就是理智的有計劃的一個過程,一個從無到有,從劣到佳的一個過程。要發展一件事,我們就要有計劃地排除對這件事的不利因素,然後有計劃地建立起對這件事的有利條件。比方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在追求對象的過程中已經為本身帶來了實際的利益,追求對象時,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儀表、風度等等。以前,頭發不梳、鬍子不剃、衣服不洗、風度欠佳,現在為了建立有利條件,改變自己的儀表、風度,最後變得像我們朱主席一樣風度翩翩;以前有錢亂花,現在有錢買房租屋,打好經濟基礎,這不但是結婚的利,而且是追求對象、發展婚姻過程中的利啊!發展旅遊業也是一樣,旅遊業利多弊少,剛才,我方隊員已經說了,發展旅遊業更是利多於弊啊!發展旅遊業,需要排除和建立一些什麼條件呢?我們先說幾個重要的。第一,政治的穩定。所謂亂邦不入,一個動亂社會根本吸引不了遊客。所以,要發展旅遊業的話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政治。柬埔寨、越南本來旅遊業非常發達,現在遊客卻步,這就是反面教材。第二,一個清潔的環境。一個到處垃圾,臭氣熏天的地方,不適合旅遊業,所以要發展旅遊業的話,就必須保持環境衛生。瑞士的清潔舉世聞名,而這和它旅遊業的興旺是大有關系的。第三,治安方面。一個扒手、搶劫、恐怖活動多的地方,也吸引不了遊客,所以,歐洲很多國家,為了讓自己賺取大量外匯的旅遊業,加強保安措施,以確保遊客安全。其他像國民禮貌、公德心、文物保存等等,也是發展旅遊業所必須的,而且,對整個國家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現在請問反方以下問題:第一,有哪些對國家、人民有利的條件而是發展旅遊業所必須排除的呢?第二,有哪些對國家、人民有害的條件而是發展旅遊業所必須建立的呢?謝謝各位。

反 方:我提醒對方注意,今晚的辯題是「發展旅遊業,利多於弊」,你們是跑題了。你們說,發展旅遊業在一定條件下,利多於弊。剛才對方第二位同學實際上是這個觀點,我們認為發展旅遊業,從經濟上講,並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利多於弊。第一,所謂發展旅遊業,見效快,收益大,那隻是在世界經濟繁榮上升時期才可能出現,相反,如果世界經濟不景氣,就會出現投資大,收效慢的另一番情景,在這種情況下,還談得上發展旅遊業利多於弊嗎?我非常遺憾,現在世界經濟並不處於上升繁榮時期,而是處於低速增長階段。在五六十年代前那種高速增長已經成為美好的回憶。前幾天,美國、日本已經調低了對今年經濟增長率的估計,這種經濟的不景氣,可能影響到旅遊業,道理很簡單,經濟蕭條,失業率增加,人們日常生活入不敷出,哪還有閑情閑時去旅遊呢?即使有閑情閑時,又哪來的閑錢呢?因此,現在盲目地發展旅遊業,只能弊多於利。第二,發展旅遊業,在經濟上取得利益必須要具備一些條件,謝謝對方同意我們的觀點。比方說:自然風光啊,必要的生活與交通設施呀等等。如果具備這些條件,一味盲目地發展旅遊業無疑是弊多於利的。比如,對方同學誰敢到阿富汗、黎巴嫩去發展旅遊業?你敢,反正我不敢,就是你發展了,也沒有人去旅遊啊,這叫作肉包子打狗,有去無還。第三,現在世界的匯率變幻莫測,各國發展旅遊業的收入往往很難預測。尤其近來,美元匯率大幅度下跌,從去年9月至今,已經對西德馬克及日元下跌了40%左右。這樣一來,以美國遊客為主的國家要受到巨大的損失。第四,盲目地發展旅遊業會破壞美麗的自然風光,如海水啊,海灘啊,河流啊,甚至空氣也要遭到污染,這絕不是聳人聽聞,例如西班牙的海灘遭受破壞,海水遭到污染。環境的污染,使得生態失衡,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的生存。這種情況,對方同學不知考慮沒有,如果考慮到這種情況,你們想一想,發展旅遊是利多於弊嗎?我們恐怕只會給子孫後代欠下一筆帳吧!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盲目地,無節制地,沒有條理地發展旅遊業,只能是弊多於利,謝謝!

正 方:各位,對方同學把今天這個題目解釋在一個全稱命題,認為本題目意味著在不論何時、何地、何種環境,任何情況之下,發展旅遊業都是利多於弊的,這未免歪曲了今天題目的意思。道理很簡單,大家都不會懷疑,營養豐富的食物對身體有益這句話的正確性。但是,請問大家,不論何時何地,不問身體狀態,不定時定量,不按醫生指示,狼吞虎咽,是弊多於利,還是利多於弊呢?但這並非否定了今天命題的正確性,雖然我方清楚解釋過,對方卻好像仍然沒有明白題目中「發展」這個詞的意思。他們舉的所謂旅遊業的種種弊端很多,實際上是沒有計劃,盲目亂搞旅遊業的後果,也是我們理性發展旅遊業所必須排除的障礙,比如對方同學說,發展旅遊業帶來環境污染,那麼,我想請大家想一想,假如中國人為了興建旅遊高速公路自毀長城,或者說把故宮拆了去建迪斯尼樂園的話,那是發展旅遊業的錯,還是沒有計劃亂搞旅遊業的後果呢?讓我們再來看一個重要的問題,發展旅遊業不成功,到底是不是旅遊業的弊端呢?大家都知道,發展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不能百分之一百地保證成功的,失敗後,當然會帶來一些壞影響。但是,由於旅遊業的靈活性,發展旅遊業的失敗的機會是會比其他行業為低,而失敗後的後遺症也是比其他行業為輕的,所以,發展旅遊業失敗後的問題,是不應該被當作發展旅遊業的弊端。我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具有以下的理由:發展旅遊業的靈活性遠比其他工業為高的。首先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來發展旅遊,自然風景如瑞士,名勝古跡如埃及,購物天堂如新加坡、香港,甚至大慶油田的工業設施都可以成為吸引遊客的對象。再者,旅遊業可以較靈活地去適應環境的轉變,例如,香港在發展旅遊過程中,就曾經歷了從有東方風情的城市到購物天堂以至最近的現代化商業會議中心這三個階段。最後旅遊業本身不僅對整體經濟的影響是較其他行業為低的,試想一想,新加坡現在控制達50%的全部酒店,如果不是酒店,而是為大煉鋼鐵而建的是高爐的話,新加坡今天的情況又會怎樣呢?謝謝(掌聲)。

反 方:剛才對方同學大談理性,說了在種種條件下發展旅遊業利多於弊。可是,我們今晚的辯題是在客觀的現實世界中,發展旅遊業是弊多還是利多。客觀的現實是:大多數國家旅遊的發展都是無條件,無節制的,盲目的。好,下面讓我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來說明問題。我方並沒有否認旅遊業有促進文化交流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這樣盲目地無節制地發展旅遊業,那麼就會給民族的傳統文化帶來沖擊和破壞,舉個例子,南歐國家崇尚裸體,去年在南斯拉夫,還召開了一個世界裸體者代表大會,這個會如果不是在南斯拉夫,而是在中國舉行,那結果會怎麼樣呢(笑)?現在,比基尼游泳衣已經沒有幾寸布了(笑),這種裸體運動再開展下去,恐怕是服裝店的老闆們要叫苦連天了!如果是無節制地盲目地發展旅遊業,就會導致招攬遊客不擇手段,許多國家招攬遊客,並不是靠他們優美的風景和所謂便宜的商品,他們的旅遊業得以發展,主要是依靠他們的色情業。澳門旅遊業的興旺發達,但他們是為了滿足賭客們,讓賭客們在賭場里領略到湖光山色和風雲變幻。當然了,在這里,我們並不是把旅遊業和色情業、賭博業劃等號。新加坡在這方面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但可惜的是,這種成功的例子太少,而失敗的例子又太多了。原因在於成功的條件要具備非常困難,而賭博、色情這些行業就像癌症細胞一樣容易泛濫。馬來西亞的天頂賭場、泰國的人妖艷舞,不都可以算是舉世聞名的了嗎?如果是這樣發展下去,說發展旅遊業利多於弊了不就變成發展色情業、賭博業利多於弊嗎(笑)?發展旅遊業給社會的精神文化帶來的損害更是無法計量的,舉個例子,佛寺歷來是人們寄託精神信仰的場所,可我就親眼看見,佛寺的和尚不是在念經,而是忙著做生意,招攬遊客(笑);還有賭博、色情對我們的社會青年來講,無疑是一種毒害。青年是人類的未來,如果是像這樣無節制地發展旅遊業,只能導致色情、賭博泛濫成災(掌聲)。

正 方:各位,讓我簡單地總結我們雙方的論點,我方已指出,旅遊業帶來了刺激國內消費,爭取外匯,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彌補有形貿易,帶動基本建設,並且為國家的基本建設提供了資金來源,以及可以依照各國的條件、特點靈活發展等等利益。發展旅遊業不僅能使上述利益得以發揚,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需要排除不利於旅遊業上的因素,製造政治穩定、清潔環境、社會秩序等等有利於旅遊業的條件,已令發展旅遊業的國家獲益不淺哪!我方還指出,發展旅遊業不成功,並不是旅遊業的弊端,發展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失敗的可能。而發展旅遊業較發展一般工業更具靈活性,就大大減低了失敗的可能,以及其所帶來後果的影響。我方並且指出,利弊多少的衡量,並不是單憑數目決定的,利弊本身的強弱性、突發性,尤其是必然性,都是必須注意的。對方並沒有,其實也並不能對我方提出的這些論點加以反駁,甚至對方的論點完全漠視了這些准確的和他們不可推翻的原則。例如,他們舉出,有些國家發展旅遊業失敗的後果,就把發展旅遊業的失敗看成發展旅遊業的弊端,剛才我方的前三位同學已經指出,這種論點是十分錯誤的。對方似乎認為,色情業和賭博業是發展旅遊業的最好方法,這種看法,一方面表現他們對旅遊業多面性的無知,另一方面他們是把人性看得太低了,就好像有一些電視的主持人認為要有高的收視率,就必須以色情、低級趣味來作為主題。他們沒有想到,如果邀請北京隊參加華僑辯論比賽,也可以成為轟動一時的節目。對方最嚴重的錯誤,就是他們所舉的很多弊的出現可能性都是很低的。比如說,他們說有些佛廟的和尚忙著去招待遊客,忘記了念經念佛,其實這種情況,在新加坡的印度廟,都是很少出現的,而且談到有些國家因為旅遊導致人民對社會的不滿,或者是患了紅眼病等等這些的可能性都是很低的,而我方所舉的,如外匯收入等等的利益都是必然的和可能性極高的。比如對方說旅遊業引起了某些國家的動盪不安,人民生活不穩定等等,但是根據前年《新聞周刊》的調查,歐洲各國當中,對自己最感自豪的是旅遊業發達的瑞士。如果對方所舉的例子是必然發生的話,那的確值得考慮考慮。讓我們舉個例子,今天的辯論決賽,如果我方勝了呢,我們必然十分興奮、快樂,我們也確信,大華銀行所報銷的3千元獎金是絕不會失言。可是勝了以後呢,可能某個隊員令勝利沖昏了頭腦,因此,目空一切,或者用3千元獎金在回港之前,狂歡做樂,甚至患一對方愛討論的愛滋病(笑),這種的確是有一點點發生的可能。但是,如果過份強調這種發生的可能性,而認為決賽勝利是弊多利少的話,叫我們不努力爭取今晚的勝利,那未免是危言聳聽了吧!我謝謝各位。

反 方:對方同學剛才提到了獎金的例子,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對獎金也很感興趣(笑)。那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對方同學,如果你今天晚上拿了2千或3千塊獎金,你如果想用這筆錢出去旅遊的話,我請問,你是到柬埔寨旅遊呢?還是到中國旅遊呢?恐怕不會到柬埔寨旅遊去吧,還是中國保險一點。另外,對方4位同學可以說異口同聲地說利多於弊是有條件的,這正等於承認了我方的觀點。我方正是認為,發展旅遊業並不是在任何條件下,剛才4位同學等於在各個方面論證了我方論點,我在此表示感謝(掌聲)。下面,我對我的論點做出總結。我們認為,發展旅遊業,並不是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是利多於弊的。第一,旅遊業的情況靠的是世界經濟的增長,這個道理很簡單,民以食為天,如果口袋裡沒有錢,誰還有心思去旅遊呢?恐怕那時候只有乞丐到處旅遊,要飯了,只有那時候,他們對這些感興趣。那麼世界經濟不景氣,不能不給發展旅遊業罩上一層烏雲。第二,近幾年,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甚囂塵上,很多國家局勢不穩。就以菲律賓為例吧!在最近一段時間,也就是在馬科斯下台前後,我想,那個時候,除了時代記者,大家都不會有興趣到菲律賓旅遊去吧!何必自討苦吃呢?因此,我們覺得,如果是說發展旅遊業在任何條件都是利多於弊的話,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第三,從文化上看,如果說只要發展旅遊業就是利多於弊的話,那麼,為了吸引遊客,可以不顧禮義廉恥,不講道德風尚。優秀的傳統文化又擺到哪裡去了呢?在這一點上,我們倒是要向新加坡學習,因為他們的發展,才是真正的、切實的、有效的發展,如果說這種發展旅遊業的方式是利多於弊的話那我舉雙手贊成。但是世界上有多少國傢具備新加坡的條件呢?對方的同學,他們知道嗎(笑)?第四,大家都在高喊返回自然,結果,大自然遭了殃,垃圾遍地,環境污染,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如果這樣搞下去,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利呢?總而言之,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從社會的角度講,盲目地無條件地發展旅遊業,肯定是弊多於利。我想,如果按照對方同學所指出的那種方式來發展旅遊業的話恐怕不會有新加坡的今天吧!下面,我有幾個問題,想要跟對方同學討論一下。第一,你們說發展旅遊業可以帶來外匯收入,但是,如果盲目地發展,能夠帶來外匯收入嗎?那時恐怕要帶來外匯漏出了。第二,你們說發展旅遊業可以擴大文化交流,但是,你們看到了嗎?有很多國家就是因為發展旅遊業,他帶來了精神垃圾,這不是事實嗎?第三,你們還講所謂的發展旅遊業是有條件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利多於弊,那麼在另一些條件下,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的話,不就是弊多於利了嗎?請你們回答這個問題。總而言之,我們覺得發展旅遊業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說在任何條件下,都是利多於弊的話,那肯定是站不住腳的,這種結果,一定很慘痛的。這種例子,可以說是舉不勝舉。另外,你們剛才對方第二位同學曾經講到所謂發展問題,認為在發展上應該做做文章,但我想請問對方同學,你有什麼回天之力,能保證每個國家都發展得好?

『玖』 旅遊業的弊端在哪裡 盡量詳細點吧 我要去參加辯論賽……可以的話舉幾個例子吧

我國旅遊業現存在的問題: (1)、經營管理不善,開發利用不當,監督制約不利,成為制約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素。我國旅遊企業普遍存在單體規模小,實力弱,經營管理水平低的弱點,使得我國旅遊企業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等方面無法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從而削弱了其進行產品開發、市場拓展、服務質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企業失去了競爭力就等於人沒有了生命力,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是致命的。而且,由於我國旅遊企業資金短缺,技術力量薄弱,長期以來只能依賴於低效率的粗放式經營。 (2)、發展觀念落後,環保意識缺乏成為制約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觀因素。長期以來無論是我國政府及旅遊主管部門還是旅遊理論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樣的認識,即認為旅遊業是「無煙工業」,發展旅遊業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這種認識上的誤區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政府及旅遊主管部門對旅遊開發的監督、規劃與管理。加上某些經營者的短視和缺乏社會責任感,導致了對旅遊資源的盲目開發與過度利用。另外,由於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質的差異,我國許多旅遊者缺乏環保意識與可持續發展意識。 (3)、生態環境惡化,自然資源破壞成為制約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因素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對旅遊資源的掠奪性開發與不合理利用導致許多資源被破壞。四川黃龍九寨溝風景區由於上游和周邊森林的大面積砍伐,造成九寨溝水量減少,使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 厘米;1951 年湖泊面積還有217.44萬畝的洪湖,由於房地產開發,旅遊區開發擠占水面到1987 年僅剩下70.29 萬畝。水污染也日趨嚴重。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及旅遊區廢水不加凈化和凈化未達標准便排入景區水體,嚴重污染了水體資源。

『拾』 旅遊業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請用經濟學原理的相關原

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倉,也因為人們的生活或與越來越餓,互娛嗯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提高,所以嗯也有時間人們都會進行旅遊,所以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誠意。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