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文化旅遊大縣
A. 洛陽所屬縣區有哪些較好的旅遊景點比如老君山,重渡溝一類的
樓主好看的景點你都跑完了,洛陽市區的就不說了,你肯定都知道。蝴蝶谷在欒川。蝴蝶谷離欒川縣城很近,蝴蝶谷不錯,景區沒開發完,有點原始味,去看看吧不錯。
B. 河南18個市(包括縣) 都有哪些大型旅遊文化節 比如 洛陽牡丹文化節。。。。
寶豐的馬街書會,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到十五為書會的會期,十三為內書會正日。容
河南省寶豐縣的馬街書會又稱"十三馬街書會",是全國曲藝行當的
馬街書會盛況[3]
交易盛會。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到十五為書會的會期,十三為書會正日。書會在寶豐縣城南7公里處楊庄鎮馬街村北應河岸邊舉行,屆時來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說書藝人負鼓攜琴,匯集於此,說書亮藝,河南墜子、道情、曲子、琴書等曲種應有盡有,規模壯觀,形成全國民間藝術的奇偉景觀。
一、「中國十大民俗文化」
二、「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世界最大規模的民間曲藝大會[2]
C. 總結一下洛陽旅遊資源概況專業一點啊!
好吧,這是我在洛陽做導游時給遊客講的一些知識,希望能幫到你。洛陽市旅遊資源回得天答獨厚,十三朝古都的美名使洛陽成為名符其實的歷史文化聖地,同時洛陽也具有國內罕見的自然旅遊資源。洛陽城的名片是: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總體來講洛陽的旅遊資源可分為兩大類,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這種分類在洛陽城的地域差異上也表現得極為明顯。即洛陽市內多為歷史人文資源,比如有名的龍門石窟、白馬寺、天子駕六、關林廟、古墓博物館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洛陽市有一種在國內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旅遊資源,那就是各大牡丹園,主要的有王城公園、國家牡丹園、國花園、神州牡丹園等。而洛陽周邊縣市(洛陽轄一市{偃師市}八縣六區)則側重於自然資源,比如新安龍潭峽、金門綠竹風情園;羅寧神靈寨;嵩縣白雲山、天池山;宜陽花果山;汝陽西泰山;欒川雞冠洞、老君山、重渡溝、伏牛山、蝴蝶谷、卧龍谷等。此外洛陽還有孟津小浪底、漢光武帝齡,具有一定的旅遊價值。偃師玄奘廟、屍鄉溝古文化遺址、二里頭古文化遺址在洛陽旅遊業中影響較小。
D. 洛陽旅遊景區有哪些
如果說她(洛陽)算不上一座「非去不可」的城,那麼,至少洛陽可以稱得上讓你去了之後流連忘返的城,在這里,你總能感受到一種時光沉澱下來的沉靜與安詳。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總面積168平方公里。白雲山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6℃,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有動物204種,植物1991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被專家學者譽為「自然博物館」。
重渡溝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境內,因東漢光武帝劉秀二渡伊水至此,擺脫王莽追殺並成就帝業而得御賜之名。神秘的歷史傳說加上重渡溝的景區三絕,是重渡溝由鮮為人知名不見經傳而一舉唱紅北國,聲震華夏,成為河南省目前最具活力的十大熱點景區的最好詮釋。重渡溝被業界權威人士魏小安先生稱為「中國農家賓館第一村」。
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無幾,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
洛陽王城公園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洛陽博物館西的東周王城遺址上。 地跨澗河兩岸,中間仿玉拱橋相連,佔地一千零八十畝,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也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為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雞冠洞位於欒川縣城以西4公里處,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貌似雄雞昂首引頸高啼,山頂恰似雞冠,景緻秀美,山中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深幽莫測。此洞斜入地下長達一千多米,景色瑰麗,深不可測,被稱為北國第一洞。
洛陽博物館位於新市區中州路,建於1958年,是一座琉璃瓦裝嵌的民族形式建築,面積為2萬平方米。展廳大樓展覽面積35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洛陽博物館基本陳列為《永恆的文明——洛陽文物精品陳列》,展覽共分史前時期、夏商時期、兩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宋時期五大部分,集中展現了洛陽地區建國以來發掘出士的各類文物精品1000餘件。
關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如今已佔地百畝,擁有殿宇廊廡150餘間,古碑刻70餘方,石坊4座,大小獅子110多個,古柏800餘株。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洛陽西南160公里處的欒川縣境內,已開發了12個景區,100多個景點。境內山勢雄偉、峰巒疊嶂、林海茫茫、古木參天。這里「龍」文化薈萃,自然景觀萬千,四季景色秀麗,奇峰異石林谷幽深。
天子駕六博物館是依託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遺址型博物館。車馬坑規模大,車子類型多,擺放整齊,氣勢宏偉,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駕六」遺存。
木札嶺原始生態旅遊區位於洛陽市嵩縣東南部,是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態旅遊區,距洛陽120公里,311國道、臨木公路直達景區。景區東西毗鄰石人山、白雲山兩大景區,由九龍河谷、原始森林。
龍潭大峽谷是一條由紫紅色石英砂岩經流水追蹤下切形成的U型峽谷,全長12公里,谷內嶂谷、隘谷呈串珠狀分布,雲蒸霞蔚,激流飛濺,紅壁綠蔭,懸崖絕壁,不同時期的流水切割、旋蝕,磨痕十分清晰,巨型崩塌岩塊形成的波痕大絕壁國內外罕見。
花果山又名女兒山,俗名石雞山,地處洛陽市宜陽縣西南部。山與嵩縣、洛寧毗鄰,距洛陽市區90公里。花果山屬冰川期地貌,群峰點點,林濤起伏,重岩疊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麗。
洛陽國際牡丹園,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晚花牡丹園及中外牡丹精品園,佔地約30公頃。該園已栽植國內牡丹品種300多個、日本、法國、美國等牡丹品種100多個、以及中國芍葯品種300多個。
黃河小浪底水利風景區位於黃河中游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處,南距河南省洛陽市40公里,北距河南省濟源市30公里。310國道、207國道、連霍高速和正在建設中的太澳高速從景區邊緣通過,隴海鐵路、焦枝鐵路、洛陽機場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又處在國家黃金旅遊線路河南「三點一線」的中心部位,該景區地跨南北兩岸,南岸為崤山的東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東臨華北平原。
神靈寨景區內古藤老樹,林海浩瀚;涓涓清流,潭瀑相連;奇峰怪石,古剎名山;山水奇特特別美,又有是我國最大的石瀑群,別具特色,那石瀑如江海傾瀉,銀河倒卷,波瀾壯闊,蔚為壯觀。
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嵩縣西北部,距古都洛陽98公里,洛欒快速通道與景區擦肩而過,天山路旅遊專線直達景區,是距洛陽最近的一個生態旅遊區。景區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既有北方山水之雄偉,又有南方水鄉之秀麗,包含了山、石、水、林、人文五大生態旅遊特色。
中國國花園位於洛南隋唐古城遺址上,東起洛陽橋,西至牡丹橋,南臨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園南堤。總規劃設計面積1548畝,東西長2500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牡丹專類觀賞園。
伏牛山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分布面積最大的著名山脈,也是河南省森林面積最大,覆蓋率最高,蓄積量最大、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山區,它東西綿延400千米,素稱「八百里伏牛」。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位於欒川縣伏牛山老界嶺北坡,最高海拔2200米,度假樂園海拔1800米,佔地面積6平方公里,是一家集戶外滑雪,室內滑雪、滑冰,高山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四季旅遊勝地。
白園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園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白園坐落於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琵琶峰上,佔地44畝,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過,一橋飛架東西;宛若一道彩虹。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時書屋等10餘處。
洛陽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
千唐志齋在洛陽市西約50公里處的新安縣鐵門鎮內,是全國唐代墓誌最集中的地方,因藏有1000多塊唐代墓誌而得名。 該處是辛亥革命元老張鈁先生二三十年代所建。
民俗博物館位於東關新街東側潞澤會館內,以集中再現豫西民間習俗為主要內容。主要有信俗、婚俗、壽俗、民間藝術等4個展廳。 信俗廳中陳列有民間信仰較普遍的60位神像。
欒川縣位於豫西伏牛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11°11′~112°01′、北緯33°39′~34°11′之間。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抵足,北與洛寧摩肩。一直有「洛陽後花園」美稱。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痴庵、松樵;別號煙潭、漁叟;因祖居洛陽孟津,故又稱其王孟津。他在書畫上造詣高深,獨樹一幟,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書法家。
養子溝地處伏牛山主峰老君山懷抱,距縣城7公里,境內南北長13公里,游覽面積18.8平方公里。據傳唐貞觀末年巾幗名將樊梨花不甘丈夫薛丁山三次休辱之苦,跋山涉水尋訪至此安營紮寨、養子教子,並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和傳說故事,後人為了紀念英賢稱此地為養子溝,千年佳話,傳到今日。養子溝是洛陽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旅遊勝地。
漢光武陵位於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西南,又稱原陵、漢陵。它是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園。陵園呈長方形,南依邙山,北臨黃河,由陵園、祠院兩部分組成。
龍隱景區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之南,生態伏牛山東大門,距二廣高速55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越。龍隱,取意於「潛龍在淵,飛龍在天」。龍隱象徵著修養和閑隱之意,也正合當前親近自然、調養身心、休閑度假的旅遊發展趨勢。
西峽縣老界嶺自然保護區位於縣境北部,伏牛山南坡上部地段,以老界嶺為界與洛陽市欒川縣、嵩縣相鄰,東與內鄉寶天曼自然保護區接連。保護區建於1982年,是南陽市面積最大的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又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西部屬煙鎮林場,東部屬黃石庵林場。
蟠桃山位於洛陽欒川縣城西南10公里處,東依欒川縣城、雞冠洞風景區,西臨伏牛山滑雪場,南望君山老界嶺,北連洛盧快速通道,游覽面積達22平方公里。蟠桃山風景區有「中國第一天然石桃」,以四季交相輝映的奇花異木為鋪墊,以飛泉吊瀑、碧淵深潭為襯托;以峭峰、怪石、深谷、峽谷為背景,配以優美的神話傳說及具有豐富內涵的人文景觀,令遊人嘆為觀止,留連忘返。
龍馬負圖寺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 348年),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圖」出現地,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餘年。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位於洛陽市老城區南關貼廓巷坐南朝北並肩的三所清代民居院落內。紀念館佔地面積4200多平方米,擁有房屋150多間。
太多了 數不勝數 ... 作為洛陽人感到萬分驕傲 ... 樓主有空來洛陽我一定讓你更深刻感受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的榮耀
E. 求洛陽旅遊景點排名前十,哪些比較值得去
洛陽旅遊景點排名前十有龍門、白雲山、老君山、洛陽欒川雞冠洞、新安龍潭大峽谷、洛陽白馬寺、洛陽關林廟、龍峪灣、伏牛山滑雪場、黃河小浪底,值得一去的有:
1、老君山
老君山的龍吟閣是個觀景亭,它坐落在老龍窩棧道之上。由於龍吟閣座落位置獨特,所以,在這兒聽群瀑泉聲是遊人的一大享受。
整個景區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現已成為中原地區集觀光旅遊、度假避暑、科研實習、尋古探幽為一體的復合型旅遊區。
F. 洛陽市下轄的縣市有哪些
截至2016年底,洛陽市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分別為:
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西關街道、瀍河區、洛龍區、吉利區、伊濱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6)洛陽文化旅遊大縣擴展閱讀:
洛陽市先後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全國節能減排二十佳城市、國家旅遊標准化試點城市、全球網民推薦的中國十大旅遊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發達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8暢游中國100城。
G. 洛陽市有幾個縣幾個區
截至2019年8月,洛陽市有8個縣6個區。
洛陽現轄1市8縣6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1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面積1.5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5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 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洛陽市少數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特徵,全市有1個城市民族區、2各民族鄉(鎮)、24個民族聚居村。
1、澗西區是洛陽市轄區,於1955年7月成立。因位於澗河以西,故名澗西區。東以澗河為界,與西工區隔河相望,西與洛龍區接壤,北臨澗河,南傍秦嶺。
澗西具有明顯的新興城市區的特點,轄區無明顯邊界,城鄉接合部犬牙交錯,轄區邊界不斷擴大。澗西區是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城市工業區。
2、「西工區"簡稱「西工」,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心,是洛陽市六大主城區之一,也是洛陽市的經濟、文化、金融和商貿中心。西工區轄洛陽工業園區、洛陽車站地區管理處、10個街道,總面積55.95平方公里。
3、老城區位於洛陽市城市區中東部和北部,是洛陽最早的建成區,是洛陽市六大主城區之一,也是全市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
域內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復雜,氣候多樣。人力資源、旅遊資源豐富,第三產業比較發達,工業經濟相對不足,屬典型的生活消費區和現代商貿區。
4、瀍河回族區是河南省洛陽市下轄區,位於洛陽市區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8′-112°30′,北緯34°40′-34°42′,東與洛龍區接壤,西與老城毗鄰,北依邙山,南瀕洛河,東西長6.55千米,南北寬7.75千米,總面積41.7平方千米。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城市區之一。
5、洛龍區位於洛陽市區東部和南部,背靠邙山,面對伊闕,東望嵩岳,西倚周山,東與偃師市相連,西與宜陽縣毗鄰,南接伊川縣,北與孟津縣及瀍河、老城、西工、澗西諸區接壤。2012年,總面積211平方千米,,其中農用地面積90.19平方公里。
6、吉利區位於洛陽東北部黃河北岸,距洛陽主城區19公里。西和西北與濟源市接壤,北和東與孟州市相鄰,南瀕黃河,與孟津隔河相望,東西長13.9公里,南北寬11.16公里,總面積7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02公頃。
吉利,古稱河陽,1982年因建設洛陽煉油廠(今洛陽石化總廠)而設立,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吉利區現轄4個辦事處,29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
7、孟津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區,洛陽市下轄縣,東距鄭州110公里,西距三門峽90公里,南與洛陽市區毗鄰,北臨黃河。
8、新安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地處北緯34°36′至北緯35°05′,東經111°53′至112°19′之間。北臨黃河,與濟源市及山西省垣曲縣隔河相望;南與宜陽縣接壤;西與澠池縣及義馬市為鄰;東與孟津縣及洛陽市毗連。
新安歷為九朝古都洛陽畿地和西方門戶,地扼函關古道,東連鄭汴,西通長安,自古為中原要塞,軍事重地。當代,隴海鐵路及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更成為連接祖國西北、華東及華北間的重要通道。
9、宜陽戰國時置縣,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宜陽東依千年帝都洛陽市區,南臨嵩縣,西望洛寧,北接新安,東南與伊川為鄰,西北與義馬市、澠池縣接壤,是洛陽「一中心五組團」的重要鏈條城市,距離洛陽中心城區17公里。
10、伊川縣北依洛陽城區,北依十五朝古都洛陽,南與嵩縣一衣帶水,西與宜陽縣接壤。伊川縣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3個首批對外開放重點縣、35個擴權縣之一。
11、洛寧縣地處豫西山區,洛河中上游,隸屬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全縣總面積2306平方公里,轄12鎮6鄉。地貌總體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林業縣,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洛寧古稱崤地,是中國古代溝通東(洛陽)西(西安)兩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設崤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稱永寧,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更名洛寧至今。
12、嵩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間,因處於嵩山起脈而得名。
嵩縣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常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境內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環抱,伊河、汝河、白河三條河流分別注入黃河、淮河、長江,一縣跨三域。
13、欒川因傳說遠古時期鸞鳥群棲於此而得名。位於河南省西部,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抵足,北與洛寧摩肩,素有「洛陽後花園」和「洛陽南大門」的美譽。欒川縣總面積2477平方千米,素有「四河三山兩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14、汝陽縣地處豫西伏牛山區、北汝河上游,距洛陽市區74公里,是中國歷史名酒——杜康酒的發祥地,史稱「酒祖之鄉」。汝陽縣4A級旅遊景區有西泰山、恐龍谷漂流,3A級旅遊景區有龍隱、恐龍國家地址公園。
(7)洛陽文化旅遊大縣擴展閱讀:
洛陽的建制沿革: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兩岸及伊、洛、瀍、澗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著許多氏族部落,新中國成立後在洛陽一帶發現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矬李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便是當時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為都。
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
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居洛陽。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後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漢置,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
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陽為宜陽,設「新室東都」和「中市」。
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
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為河南尹。
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
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設司隸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廢行台,以洛州刺史領總監;十四年,於金墉城別置總監。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里處,新建洛陽城。
同年,改洛州(東魏改司州置)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置洛州,轄河南、洛陽、偃師、緱氏、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嵩陽、陽城等18縣。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總管府,轄洛州、鄭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魯州等九州,洛州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陽城、嵩陽、陸渾、伊闕等9縣。
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洛陽屬河南道。
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
開元元年(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於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陽。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東都為神都,對都城進行擴建,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
唐天祐四年(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
宋,以洛陽為西京,置河南府。
金代,定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並河南縣入洛陽縣。
自元代始,洛陽不復為京,降為河南府治。
明代,河南府轄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等10縣,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
清代,洛陽仍為河南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署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
民國九年(1920年),直系軍閥吳佩孚盤踞洛陽,在洛陽設置了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
民國十二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適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適洛辦公。「七七事變」後,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洛陽。
民國二十七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宜陽等縣。
1956年,相繼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
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亦改屬洛陽市。
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
H. 鄭州洛陽旅遊十大必去景點,洛陽有哪些地方值得去
No.1洛陽龍門石窟景區
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這里風景秀麗,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1、洛陽龍門石窟景區等級:AAAAA級;
2、洛陽龍門石窟門票價格:90元
3、洛陽龍門石窟開放時間:7:30~17:30;
I. 我們洛陽的縣市都有哪些比較好的旅遊景點
太多了。數不過來了。
龍門石窟 [洛陽]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洛陽市南郊13公里處。
重渡溝自然風景區 [洛陽]
重渡溝自然風景區位於欒川縣潭頭鎮西南10公里的熊耳山
龍潭峽 [洛陽]
位於河南省新安縣西北部群山之中、黃河萬山湖南畔,東距洛陽市80公里
花果山 [洛陽]
花果山又名女兒山或石雞山,位於宜陽縣西南部,與嵩縣、洛寧毗鄰
黃河小浪底 [洛陽]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屬國家「八五」重點項目
關林 [洛陽]
中國洛陽關林北依隨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西接洛龍大道,東依伊水清流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
白雲山有以白雲峰、玉皇頂、小黃山、雞角尖、千尺崖為代表的險峰奇石景觀
白馬寺 [洛陽]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位於古都洛陽城東十二公里處
寨溝風景區 [洛陽]
寨溝風景區位於欒川縣城東3公里處,景區內有水上樂園、樊梨花寨、象鼻山
白石崖 [洛陽]
白石崖風景區位於洛陽市欒川縣獅子廟鄉境內
國色牡丹園 [洛陽]
木札嶺 [洛陽]
木札嶺原始生態旅遊區位於洛陽市嵩縣東南部,是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態旅遊區
雞冠洞 [洛陽]
北國第一洞----雞冠洞欒川城西3公里的君山北麓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
龍潭溝景區距縣城30公里,景區全長12公里
養子溝生態旅遊風景區 [洛陽]
養子溝生態旅遊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欒川縣城東5公里處
陸渾水庫 [洛陽]
陸渾水庫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田湖鎮陸渾村附近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 [洛陽]
洛陽周王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王城廣場
青要山 [洛陽]
青要山(「要」「腰」為通假字,因山腰純青而名)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安縣城西
邙山 [洛陽]
邙山又名北芒,橫卧於洛陽北側,為崤山支脈
洛陽國花園 [洛陽]
中國國花園位於隋唐古城遺址上
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洛陽]
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秦嶺與太行山的過渡地帶,黃河小浪底水庫上游
通天峽 [洛陽]
通天峽位於洛陽市欒川境內,311國道東側1公里處
白居易故居 [洛陽]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位於洛陽市郊區安樂鄉獅子橋村東
倒回溝 [洛陽]
倒回溝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洛陽欒川縣西南35公里的叫河鄉境內
風穴寺 [洛陽]
風穴寺,位於臨汝縣城東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
漢光武帝陵 [洛陽]
原陵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位於河南省孟津縣白河鄉鐵榭村
神州牡丹園 [洛陽]
伊闕佛龕之碑 [洛陽]
「伊闕佛龕之碑」也叫褚遂良碑。在龍門西山賓陽中洞和南洞之間
萬山湖風景區 [洛陽]
黃河新安萬山湖生態旅遊區位於新安縣北部
靈山寺 [洛陽]
靈山寺原名報忠寺、報恩寺,亦名鳳凰寺。在洛陽市西南40公里,今宜陽縣
皇覺寺 [洛陽]
過龍門入伊川,在洛欒公路西邊的郭寨村,
白園 [洛陽]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772—846年),晚年定居洛陽履道里(今離區獅子橋、賀村
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西峽、內鄉、南召、欒川、嵩縣、魯山等…
龍池曼國家自然保護區 [洛陽]
嵩縣龍池曼自然保護區,1982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屬森林生態類型
周山 [洛陽]
周山又名秦山,在洛陽西南側。西起崤山,東止洛陽,經洛寧、澠池、宜陽、…
龍馬負圖寺 [洛陽]
龍馬負圖寺位於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
玄奘故里 [洛陽]
洛陽東南40公里處207國道北側,偃師市緱氏鎮東北的鳳凰山下
鼎室山風景區 [洛陽]
鼎室山距欒川縣城2.5公里
龍門山色 [洛陽]
龍門屬洛陽八景之一。洛陽南郊
萬安山 [洛陽]
萬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陽東南側,位於洛陽、偃師、鞏縣三縣交界
J. 洛陽旅遊景點排名前十的都在哪裡
洛陽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城市,這里有很多好玩的旅遊景點,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其中幾個:
第五個旅遊景點是洛陽明堂風景區。洛陽明堂天堂景區修建在當年的紫微城遺址之上 ,成為洛陽旅遊的必去景點。這里是女皇武則天在神都洛陽的政治權力中心,景區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兩座建築。明堂是唐洛陽紫微宮正殿,是武則天執政的皇宮正殿,又稱「萬象神宮」,天堂是武則天的皇家禮佛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的建築。
總而言之,以上幾個旅遊景點都非常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