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觀光旅遊業
『壹』 求焦作旅遊景點大全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焦作旅遊景點值得去的地方有雲台山、峰林峽、焦作神農山。
一、雲台山
位於焦作市修武縣北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景區內地形復雜,氣候隨山勢變化各異、泉源豐富、植被茂盛,各種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五百多種。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沁陽市西北23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面積102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
『貳』 河南省內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世界文化遺產3處: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鄭州「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國家5A級景區3處:少林寺,龍門石窟,雲台山
世界地質公園4處:嵩山,雲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0處:雞公山風景名勝區,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嵩山風景名勝區,王屋山—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林慮山風景名勝區,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神農山風景名勝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
『叄』 焦作旅遊景點排名是怎樣的
1、雲台山風景名勝區:雲台山主要有小寨溝景區(包含泉瀑峽、潭瀑峽、獼猴谷)、紅石峽、萬善寺、疊彩洞、茱萸峰、峰林峽、青龍峽、子房湖等主要景點。其中紅石峽、小寨溝和茱萸峰是遊客最為常去的景區(點),而疊彩洞則是通往茱萸峰的必經之路,遊客是在觀光車上觀賞這段風景。
這里有著完善的拍攝設施,很多劇組都在這里留下了拍攝的足跡,影視城內曾拍攝過新版《水滸傳》、新版《三國演義》、《大秦帝國》、《秦始皇》,電影《戰國》、《刺客》等影視作品。
『肆』 焦作影視城的景區歷史
中國焦作影視城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995年由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資2.3億元興建而成,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遊、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佔地面積2.5平方公里,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居全國影視城之首,是首批「全國影視指定拍攝基地」。是「中國十大影視城」、「全國首批九家影視拍攝基地」。
2012年 ,焦作影視城景區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自1995年創建至今,焦作影視城憑借著宏大的基地規模、豐富的拍攝景地、專業的置景道具、規范的協拍隊伍、齊備的服務設施、優質的影視服務、豐富的外景拍攝資源,引得海內外劇組紛至沓來。經過縝密的研究、策劃,焦作黃河文化影視城新領導班子確定了以影視文化為突破口、勇闖影視拍攝大市場、以影視文化帶動焦作旅遊、從而帶動焦作相關產業發展的經營思路。工作之始,該影視城印製了精美的影視拍攝宣傳手冊,多次深入橫店、無錫等影視拍攝基地,廣泛接觸劇組高端人物,全面介紹該影視城的拍攝資源,並先後參加了上海影視產品交易會等,積極與影視界知名人士和各大媒體溝通。通過強有力的宣傳,焦作黃河文化影視城名聲遠播,當年就吸引了《曹操與蔡文姬》、《貂蟬》、《洛神》三大劇組前來拍攝,獲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之後,《長平之戰》、《魯班大師》等劇組紛紛前來拍攝,影視拍攝出現繁榮景象。焦作黃河文化影視城以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影視界的好評,僅2004年就接待了來自中央電視台、武漢電視台、內蒙古電視台、美國歷史頻道等25家電視台、劇組前來洽談拍攝事宜。
2005年,《爭霸傳奇》在焦作黃河文化影視城殺青後,中央電視台的40集電視連續劇《卧薪嘗膽》、20集電視連續劇《西門豹》在這里開拍,內蒙古電視台的35集電視連續劇《馬鳴風蕭蕭》、美國歷史頻道的記錄片《秦始皇》也相繼在這里開拍。國內名導、明星俞勝利、六毛、劉松仁、陳道明等紛至沓來,在焦作掀起了明星狂潮,焦作黃河文化影視城不失時機地推出了「歡樂劇中游」大學生特別通道、「影視明星簽名照大派送」等游園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劇組演職員的大量進入,給我市的旅遊業、娛樂業、餐飲業、建材業帶來了無限商機,所需的物資供應以及車輛馬匹供應、群眾演員錄用、影視演員培訓、制景工程、道具加工、影視服裝加工已形成相關產業鏈,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據了解,僅《爭霸傳奇》劇組中的群眾演員就有2.13萬人,在我市消費800多萬元,預計其他劇組在我市的消費將達到5000萬元。新版《水滸傳》、新版《三國演義》、《戰國》、《爭霸傳奇》、《卧薪嘗膽》、《大秦帝國》、《楚漢爭雄》、《大風歌》、《西施秘史》《王屋山下的傳說》、《潘多拉的寶劍》、《中國成語故事》等百餘部、千餘集國內外影視劇在此拍攝,沈好放、高希希、陳家林、尤小剛、黃健中等百餘名蜚聲海內外導演在此選景,陳道明、范冰冰、張涵予、陳坤、金喜善、黃聖依等諸多影視明星在此真情演繹。多年來,焦作影視城接待劇組拍攝遞增速度、品牌影響力提升速度、旅遊團隊及遊客接待人數居全國影視城領先位置。
為提升景區品味,創建國際知名旅遊城市,進而成為焦作創建中原經濟區轉型示範市中發展旅遊文化產業的助推劑,焦作影視城加快建設腳步,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綜合實力,積極申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過程中,焦作影視城專門成立了創建AAAA級景區工作指揮部,認真對照創建工作的相關規范和細則要求,從旅遊交通、瀏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綜合管理、資源和環境保護、景觀質量等方面,對景區的各項設施設備進行規整、新建和完善,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各類文字簡介和標識,新辟殘疾人通道,增設醫療急救中心,新建、修繕遊客服務中心、影視賓館等公共設施,改善了景區條件,提升了服務質量。2012年12月,焦作影視城順利通過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審,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焦作旅遊中一張新的當之無愧的名片!焦作影視城的影視文化也成為焦作乃至河南旅遊文化中的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而聞名遐邇。焦作影視城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後,不但進一步豐富了我市旅遊的載體,為我市創建國際知名旅遊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2年一年,焦作影視城年接待遊客近120萬人次。焦作影視城繼國家AAAAA級景區無錫、橫店影視城店後,已與象山影視城、上海車墩影視基地等一起構成了國內外知名影視拍攝基地的第二大陣營。
焦作影視城是以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時期文化為背景的仿古建築群,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依山而建、氣勢磅礴、造型古樸為特色,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園林特色。主要景點由文化廣場區、周王宮區、市井區、楚王宮區、古戰場區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城門廣場區以銅鑄方鼎、西周東遷和大秦一統的大型浮雕、青銅武士、古錢幣狀大門以及三皇像、六哲人、四神獸雕塑等為代表,集中體現了影視城所處歷史時期的政治文化色彩,周王宮區包括周王宮、攝影棚和靈台。周王宮雄偉壯麗、依山而建、層層相疊、逐級而上,體現中原地區黃河文化的古樸與渾厚。攝影棚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可滿足各類題材影視片的拍攝需要。靈台位居影視城最高處,是古時皇帝祭天和群英會盟的活動場所。楚王宮秀美亮麗,充分體現了長江流域楚文化的豐富內涵。市井區集中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平民百姓生產生活的場景,黃泥牆、茅草屋、小作坊在國內影視城中絕無僅有。由市政府投資700萬元安裝的大型夜間燈光表演系統,使影視城成為焦作市夜間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和好去處,堪稱「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原的好萊塢」。
『伍』 焦作雲台山住宿哪家比較好,最近要去旅遊。
雲台山鑫制園農家為你推薦
雲台山鑫園農家酒店座落於風景秀麗的河南雲台山景區里的岸上服務區,距離雲台山最好的景點紅石峽只有1500米,譚瀑峽、泉瀑峽、萬善寺、茱萸峰等景點都在岸上服務區周邊,游覽十分方便。雲台山鑫園農家酒店周圍有商業步行街、跑馬場、超市、夜市等,是您休閑、度假、旅遊觀光、舉辦會議的理想場所。
雲台山鑫園農家集餐飲、住宿、娛樂、會議、培訓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農家賓館。鑫園農家酒店內設有的標准間、情侶間、家庭間、三人標間。另有會議室,為賓客的聚會、研討、交流提供了氣派而舒適的場所。
『陸』 焦作創衛以來的特點
「『焦作現象』不僅是旅遊現象,更主要的是借旅遊促進城市職能、產業轉型的綜合現象,是多種轉型成功實施的結果。」接受采訪時,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方創琳一再強調。
方創琳認為,焦作的城市轉型主要通過了「四條路徑」:一是資源開發由地下轉為地上,走綜合開發之路;二是經濟結構由「黑」變「綠」,走新型工業化之路;三是旅遊發展由溫冷變為火暴,走旅遊旺市之路;四是廢物利用由廢變寶,走循環經濟之路。通過「四條路徑」的轉型,焦作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焦作的城市地位從單純的煤炭中心向區域經濟中心轉變,城市經濟基礎從以煤炭為單一主導的資源型經濟向以多元主導的綜合性現代工業城市轉變,城市人口主體從以工礦職工為主體向以現代城市居民為主體轉變,城市性質由原來的煤礦工業城市向綜合性工業城市、山水旅遊城市等綜合發展轉變。
新世紀以來,我國旅遊界最值得關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現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網路」上搜索「焦作現象」,可以找到大約18萬篇相關報道,在量級上幾乎可以與我國最知名的旅遊景點相比,其被關注程度可見一斑。「焦作現象」就是以發展自然山水旅遊,代替將要枯竭的煤炭資源開發,實現社會經濟全面轉型,並取得成功的現象。「焦作現象」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經濟轉型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對於焦作旅遊今後的發展,方創琳建議,一是堅持不懈地做強、做精、做好;二是將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搞綜合開發,發掘文化底蘊,提升焦作旅遊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遊開發中注重生態保護,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四是加強中心城區服務設施的改善,為遊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著力打造配套旅遊產品
——訪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旅遊室主任王誠慶
「『焦作現象』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話題,是與時俱進、謀求科學發展的範例,是努力拚搏、開拓創新的碩果。」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旅遊室主任王誠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解讀「焦作現象」。
王誠慶說,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使國民得以跳過無彈性的生存門檻,開始追求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強,發展旅遊業具備了初步的需求條件。「焦作現象」出現的根本保證,就在於焦作市委、市政府創造性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將高層戰略決策精神和本地實際以及當地各部門的集體智慧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地區全面發展的系統性指導思想和操作辦法,使焦作旅遊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王誠慶說,「焦作現象」的寶貴之處就在於,對外地發展旅遊業的成功經驗既借鑒又創新,而隱藏在這背後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的遊客至上的觀念、強烈的進取意識和孜孜不倦的創新追求。焦作的旅遊營銷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對傳統營銷手段不斷進行再研究、再比較、再評價,進而充分發揮想像力,形成了新的營銷手段。旅遊行為的發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即有錢、有閑、有情,只有打動了旅遊者的「情」,才能激發旅遊者將「錢」和「閑」投向旅遊目的地。焦作市的許多創新思路和創新舉措,正是瞄準並牢牢抓住了旅遊者的「情」這個關鍵因素。
對焦作旅遊業的下一步發展,王誠慶說,國內旅遊市場的空間還很大,需要進一步開發和挖掘。焦作應該在穩定和鞏固國內市場上下功夫,同時對國際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是以焦作山水為主題的觀光游,而這種觀光游發展雖然迅速,但市場終究會趨於飽和,應著力打造休閑娛樂游、體育健身游、工業參觀游、歷史文化游、黃河濕地游等多種配套旅遊產品,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在細節上豐富旅遊內涵
——訪上海復旦大學旅遊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遊業,正在從爭取大客流量向爭取高端遊客群體發展,從簡單粗放型向高質優質型轉變,從政府主導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型轉變。」這是上海復旦大學旅遊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對「焦作現象」的最新認識。
城市的旅遊功能更加完備、休閑氛圍更加濃郁、區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獨特、自然環境更加生態,讓城市真正成為旅遊業生存和發展的依託。」
『柒』 焦作30年來的變化
「『焦作現象』不僅是旅遊現象,更主要的是借旅遊促進城市職能、產業轉型的綜合現象,是多種轉型成功實施的結果。」接受采訪時,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方創琳一再強調。
方創琳認為,焦作的城市轉型主要通過了「四條路徑」:一是資源開發由地下轉為地上,走綜合開發之路;二是經濟結構由「黑」變「綠」,走新型工業化之路;三是旅遊發展由溫冷變為火暴,走旅遊旺市之路;四是廢物利用由廢變寶,走循環經濟之路。通過「四條路徑」的轉型,焦作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焦作的城市地位從單純的煤炭中心向區域經濟中心轉變,城市經濟基礎從以煤炭為單一主導的資源型經濟向以多元主導的綜合性現代工業城市轉變,城市人口主體從以工礦職工為主體向以現代城市居民為主體轉變,城市性質由原來的煤礦工業城市向綜合性工業城市、山水旅遊城市等綜合發展轉變。
新世紀以來,我國旅遊界最值得關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現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網路」上搜索「焦作現象」,可以找到大約18萬篇相關報道,在量級上幾乎可以與我國最知名的旅遊景點相比,其被關注程度可見一斑。「焦作現象」就是以發展自然山水旅遊,代替將要枯竭的煤炭資源開發,實現社會經濟全面轉型,並取得成功的現象。「焦作現象」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經濟轉型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對於焦作旅遊今後的發展,方創琳建議,一是堅持不懈地做強、做精、做好;二是將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搞綜合開發,發掘文化底蘊,提升焦作旅遊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遊開發中注重生態保護,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四是加強中心城區服務設施的改善,為遊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著力打造配套旅遊產品
——訪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旅遊室主任王誠慶
「『焦作現象』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話題,是與時俱進、謀求科學發展的範例,是努力拚搏、開拓創新的碩果。」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旅遊室主任王誠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解讀「焦作現象」。
王誠慶說,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使國民得以跳過無彈性的生存門檻,開始追求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強,發展旅遊業具備了初步的需求條件。「焦作現象」出現的根本保證,就在於焦作市委、市政府創造性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將高層戰略決策精神和本地實際以及當地各部門的集體智慧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地區全面發展的系統性指導思想和操作辦法,使焦作旅遊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王誠慶說,「焦作現象」的寶貴之處就在於,對外地發展旅遊業的成功經驗既借鑒又創新,而隱藏在這背後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的遊客至上的觀念、強烈的進取意識和孜孜不倦的創新追求。焦作的旅遊營銷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對傳統營銷手段不斷進行再研究、再比較、再評價,進而充分發揮想像力,形成了新的營銷手段。旅遊行為的發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即有錢、有閑、有情,只有打動了旅遊者的「情」,才能激發旅遊者將「錢」和「閑」投向旅遊目的地。焦作市的許多創新思路和創新舉措,正是瞄準並牢牢抓住了旅遊者的「情」這個關鍵因素。
對焦作旅遊業的下一步發展,王誠慶說,國內旅遊市場的空間還很大,需要進一步開發和挖掘。焦作應該在穩定和鞏固國內市場上下功夫,同時對國際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是以焦作山水為主題的觀光游,而這種觀光游發展雖然迅速,但市場終究會趨於飽和,應著力打造休閑娛樂游、體育健身游、工業參觀游、歷史文化游、黃河濕地游等多種配套旅遊產品,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在細節上豐富旅遊內涵
——訪上海復旦大學旅遊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遊業,正在從爭取大客流量向爭取高端遊客群體發展,從簡單粗放型向高質優質型轉變,從政府主導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型轉變。」這是上海復旦大學旅遊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對「焦作現象」的最新認識。
作為「焦作現象」課題研究組組長,夏林根在當初焦作旅遊異軍突起、很多學者懷疑「焦作現象」到底能否持續時,就撰文提出了「焦作現象」是中國旅遊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夏林根說,在2004年「焦作現象」國際研討會上,「焦作現象」的基本內涵是速度。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焦作現象」也在發展中嬗變,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具體來說,其本質意義在於為經濟轉型、發展旅遊業建立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現實標本,一些有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促進焦作旅遊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鑒、仿效、應用的經驗。
夏林根說,注重細節,把焦作打造成遊客心目中的旅遊目的地,是焦作旅遊未來的發展方向。焦作山水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知名旅遊品牌,但還應不斷深化主題,不斷開拓市場,增強焦作山水的競爭力。同時,焦作旅遊要取得持續發展,應在自然觀光旅遊的基礎上,開發鄉村旅遊、文化休閑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並把旅遊市場放在東南沿海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佔領最有消費潛力的遊客市場。
夏林根說,旅遊是游、購、娛、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綜合性體驗。為此,應有專門的機構、人員來編制完整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立足旅遊消費市場的需求,打造旅遊產品的特色,拉長旅遊產品的鏈條,並對遊客的不同層次、客流來源、消費水平等結構進行細化分析,指導旅遊產品開發、賓館基礎建設等,以保證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做到既「賣」山水又「賣」健康 ——訪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王衍用
「焦作旅遊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根本性變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質公園、焦作山水、太極拳三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主題品牌,而且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樹立了焦作新的對外形象。業內外人士把這種變化稱之為『焦作現象』。在我看來,『焦作現象』其實是一種精神體現,即敢為人先、真抓實干、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的精神。」這是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對焦作旅遊業快速發展最直接的感受。
王衍用說,焦作地理位置優越,北依太行,南鄰黃河,不僅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有濃厚的文化資源。通過兩天的了解和考察發現,焦作旅遊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確實不簡單,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城市建築沒有特色,沒有自己的個性,個別地方比較臟、比較亂;其次是通往景區的道路綠化還不夠,路兩側建築比較亂;第三是景區內設施規劃也不太合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焦作要想建成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還必須努力,進一步加以改進。
作為中國知名旅遊規劃專家,王衍用對焦作旅遊今後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一是深化經濟類型,實現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區域經濟轉化。每年來焦作旅遊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焦作當地吃、住、娛的人卻非常少,要拉長產業鏈,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帶動旅遊業全方位、多角度發展。二是進一步加強營銷宣傳,實現從資源營銷到景觀營銷再到環境營銷、文化營銷。焦作山水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以打出太行山水、太極文化的品牌, 形成從地下到地上、從大山到大河、從太行到太極、從山水到文化營銷的模式。三是要既「賣」山水又「賣」健康。焦作山水在全國也不多見,焦作要將山水與太極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做到既「賣」山水又「賣」健康。此外,焦作發展旅遊業不能停留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要深化「焦作現象」,讓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外地人游焦作、外國人游焦作,這將有力地促使焦作的社會經濟再創輝煌。
旅遊特色的靈魂是文化 ——訪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
「山水也是一種文化,既包括古代名人雅士對山水的理解,又包括現代人對山水的認識。焦作在發展山水旅遊的同時,要將對山水景觀的科學解釋、幽默解釋、趣味解釋融入山水文化中,因為旅遊特色的靈魂是文化。」談到焦作旅遊未來的發展,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中肯地對記者說。
作為資深的旅遊研究專家,李明德在講到增強焦作旅遊文化內涵時說:「目前,焦作已經充分認識到以名人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對旅遊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但主要問題是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表現形式和展現手段。」
「文化資源不僅僅指的是歷史文化資源。因為有些文化現象已經融入歷史,還有相當多的文化現象是一種現實存在,正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品位、生活情趣。這些新文化現象也應該作為新的資源來對待,尤其是在發展具有時代特徵和時尚魅力的旅遊業時。所以,焦作旅遊的發展還應該瞄向近代、現代社會產生的大量新的文化資源。」談到如何利用文化資源發展焦作旅遊時李明德說。
當談到焦作旅遊的品牌時,李明德說:「焦作最為寶貴的是山水品牌和服務品牌。但是,品牌的意義不僅僅是每個旅遊者的體驗和感受,還更應該體現在市場意義的層面。所以,焦作品牌應該發展的方向有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品牌。焦作應鼓勵更多的企業創造自己的品牌,與山水品牌和服務品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二是社會品牌。焦作要提升社會公共服務產品的品質,讓外來旅遊者和本地居住者都能感受到方便舒適。三是城市品牌。焦作應努力使城市的旅遊功能更加完備、休閑氛圍更加濃郁、區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獨特、自然環境更加生態,讓城市真正成為旅遊業生存和發展的依託。」